•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美術教育與佛教關係之探討

本節嘗試從歷史的角度,探究美術教育及佛教的交集,歸納出兩者之關 係。「美育」的詞彙與概念自十八世紀 J. C. F. Schiller(1759-1805)提出後,形 成一門完整的理論體系,其思潮隨著時代轉變,在思維的方式或是教育的觀點 呈現不斷變化的狀態(仇春霖,1988)。相較之下,佛教則幾千年來緊密扣住心 靈的層面,一脈相承。兩者之間的關係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族群的思想。以 下將論述相關的議題與文獻。

壹、佛教與美術教育的淵源

佛教是由Siddhārtha Gautama8(約 BC641-561)所創,後人尊稱為釋迦摩尼 佛、佛陀、世尊、佛祖等,其意涵分別為覺悟者、世界的聖者、佛教的創始者,

本文統稱為佛陀(Buddha)。佛陀一生的行誼被後人以文字及圖像傳頌,統稱 為「本生傳」。而佛陀在成道之後對弟子的教育,則由弟子紀錄集結,編成「經」, 佛陀對弟子的種種規範被編輯為「律」,後代傑出的弟子針對佛陀教法的解釋與 討論則為「論」。佛教的學習者以及傳播者將本生傳、經、律、論,以及佛教創 始迄今所有重要的傳承師長相關人、事、物等,以平面或立體圖像呈現,並為 後人膜拜、研究、欣賞、收藏、展示、出版等,即「佛教美術」的範疇。

8 釋迦摩尼佛之梵文拼音。

佛教傳承迄今約二千六百年,最初於尼泊爾、印度等中亞地區蓬勃發展,

約西元前三世紀向南傳至斯里蘭卡等地,再傳入東南亞其他諸國。約於西元一 世紀向北傳入中國,再向外傳入日本、韓國等,遍布亞洲各國。七世紀時西藏 地區結合中國佛教和印度佛教,形成藏傳佛教傳承,和北傳佛教、南傳佛教合 稱為佛教三大體系。隨著地區與時代的差異,佛教美術的風格與流行的圖像產 生許多變化,形式上有摩崖、石窟、圓雕、浮雕、建築、繪畫、儀軌、編織、

沙畫、朵瑪、書法等不能勝數,尺寸上從幾公里的石窟群至微小的佛像米雕皆 具備,是人類重要的藝術遺產。除了寺廟與佛教信奉者,近代歐洲、美洲等各 地美術館,研究者、收藏家等亦投入佛教美術收藏與研究的領域,佛教美術蔚 為顯學。

中國是佛教北傳的最重要基地,因此北傳佛教又稱為漢傳佛教。佛教傳入 中國後產生豐碩的成果,在藝術領域上影響深遠。漢代時可於摩崖、用具、禮 器上見到佛像雕刻,其造形已融入漢人的服裝和臉部特徵。魏晉南北朝時佛教 信仰興盛,克茲爾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響堂山石窟、天龍山石窟等,皆於此時期開窟,是中國石窟興建最 盛行的時期(金維諾、羅世平,1995)。唐代盛期佛教為國教,處處佛寺、鐘聲 繚繞,樂山大佛迄今仍為世界最大的佛像,而唐代佛像圓潤挺拔的風格與藝術 特色隨著遣唐使、學問僧外傳入日本、韓國,是藝術史上的重要事件。宋代時 禪宗盛行,不僅出家僧人以禪入書、畫,文人雅士也暢談佛理,佛學修養與文 人畫家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元代、清代的國教皆為藏傳佛教,儀式用的佛教 禮器講究精緻,佛教工藝純熟精湛;清代皇室監修的大藏經更是結合工藝、書 藝、繪畫、裝禎的重要宗教藝術精品。明代則大興佛教建築,名山古剎流傳迄 今,是藝術家取景描繪的對象。佛教美術範圍中,除了以雕塑、古蹟、建築的 形式流傳的作品之外,也有以書畫家之名散播的藝術品,例如王維、吳道子、

貫休、李公麟、蘇軾、梁楷、牧谿、玉澗、因陀羅、石濤、弘仁、石溪、八大,

一直到近代的弘一大師,臺灣的妙禪法師、曉雲法師、李梅樹等。

佛教作為漢人藝術和思想的重要內涵,進而影響美術教育,研究者將上述 內涵歸納成三個層面說明。第一、美術教育將文化與生活的精華作為欣賞探討 的內涵,佛教美術則是漢人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佛教內涵及 教法影響歷代重要畫家,包括僧畫家,為深入了解畫家的創作表現,則必須先 了解佛教的基本概念。第三、佛教寺廟與佛教儀式長達二千餘年和我們的日常 生活並存,已成為生活美學的一部分。

以下以華嚴經〈覺林菩薩偈〉(唐譯八十華嚴卷 19「夜摩天宮中偈讚品第 20」)為例,略窺佛經中的美育思想: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 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 分布諸彩色 虛妄取異相 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 色中無大種 亦不離大種 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 彩畫中無心 然不離於心 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 無量難思議 示現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畫 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應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 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根據夢參老和尚的釋義,這一段偈文以「工畫師」,即優秀的專業畫家,如 畫馬的郎世寧,畫竹的鄭板橋等,來說明「心的作用」。畫家在空白的畫紙上作 畫,其實是「無中生有」,透過心的想像,和手、眼等身體的動作,創造出一件 作品。而觀賞者見到畫,感受到畫面中的竹子被風吹動,馬兒栩栩如生,是因 為畫家的心,感染了觀賞者的心而產生的。若能了解畫家作畫心中沒有念頭,

就不會產生這個結果,如果心念不動,就不會生起境界。一切現象都是心動,

接著才會產生後續接二連三的情境(夢參法師,2012)。

佛經中談到繪畫,往往作為說明佛法概念的舉例,或者作為世間善妙物質 以供養三寶之物。如〈覺林菩薩偈〉所言,所有身體的行為或造成行為的思想、

反應等,都來自於「心」的作用。信仰者將佛法視為上層的思想體系,由此體 系的引導而影響其生命觀與想法,化為藝術作品或者教育實踐時,也將產生相 應的格局。藝術創作者、美術教育者,或者學生等所有不同身分、年齡、性別、

宗教、種族等,都在這個架構之下運作。因此佛法探討的是根本的問題,也是 影響一切世間運作的關鍵問題,佛教徒美術教師之美術教材、課程、教學、評 量、師資培育、進修、目標、策略等,都能因為佛法的學習與詮釋,建構完整 的理論背景與相呼應的思考模式。

貳、「美育代宗教」理論

民國元年,蔡元培(1868-1940)擔任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第一任教育總長,

發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一文,文中「據清季學部忠君、尊孔、尚公、尚 武、尚實的五項宗旨加以修正,改為軍國民教育、實利教育、公民道德、世界 觀、美育五項,第一次把美育列入中國的教育宗旨當中(井敏珠,2000)。民國 六年他在北京的演講進一步提出「美育代宗教」的理論(中國蔡元培研究會,

1997)。蔡元培認為宗教建築位於名山勝水,其建築之壁畫與內部的雕像皆有美術 教育之作用,宗教對教育有益之處為刺激感情,陶養感情,但宗教卻將藝術歸屬 於宗教之一部分,限縮了藝術的可能性,不如捨棄宗教而推動美育。至於美育則 具有自由、全人、理想的特質,可以取代宗教,作為教育的核心,其主要觀點為:

一、宗教上被認為有價值的,限於美育的原素。二、兩者本質不同,基於美育 是自由的,宗教是強制的、美育是進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 宗教是有界的,所以美育可以代替宗教。他所謂的美育,並不限於「純美術」

之繪畫、雕塑、建築等,而是廣泛的生活當中俯拾皆是的美感教育(吳耀庭,

2002:59)。蔡元培的理論可上溯 I. Kant(1724-1804)的美學觀,強調審美的

自由與純粹性,並承繼王國維所推動的四育(體育、智育、德育、美育)延伸 而來,後有魯迅、梁啟超、豐子愷、朱光潛等人從不同的視野豐富了美育的概 念,奠定了在國民政府來臺灣之後推動五育的理論基礎。直到今日,臺灣仍是 將美術課程列為高中以下必修課的少數國家之一。

蔡元培企圖引進西方文明的美學概念,捨棄或對抗西方宗教以及中國民間宗 教,以提升國民競爭力。民國十一年,蔡元培再度發表〈美育實施的方法〉一文,

主張將美育普及化。美感教育經蔡元培的提倡,對當時的影響主要有三:一、普 通中小學藝術科目的增加。二、美術專門學校的設立。三、高等教育的配合(井 敏珠,2000)。蔡元培推動美育的影響不僅確立了美術學科的重要地位,使國民 政府實施的義務教育包含「美育」,並配合推動高等教育美術系和美術專門學校 以培育師資。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宗教進入校園的可能性,民國以來憲法明定,不 能於公立校園中施行灌輸的宗教教育等法規。也影響了後來美學家的概念,例如 李澤厚在他的美學體系中強調美學與宗教的分野,無形中框限了美育工作者的觀 念。

然而反對的論點也並非不存在,在近十餘年來臺灣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蓬勃 產出的階段,不同的探討觀點陸續發表。蔡元培認為科學基於概念,美術偏於 直觀。而成人生活之關係複雜,必須以種種概念因應。積久而感疲勞,則有賴 直觀之美,做為調劑之用(中國蔡元培研究會,1997:605)。他將美育視為科 學的調劑,以應和科學。鄔昆如則認為科學求知識為真,倫理重人際為善,藝 術重表現為美,宗教為修行求聖,彼此間應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鄔昆如,

1978,137)。周小安認為美育與宗教都是以止於至善的人生理念作為終極目的,

1978,137)。周小安認為美育與宗教都是以止於至善的人生理念作為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