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數學學習障礙(mathematical learning disability,簡稱 MLD)是學習 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簡稱 LD)的亞型之一,相較於另一個 LD 亞 型,閱讀障礙(reading disability,簡稱 RD)之研究成果豐富,MLD 研 究相對不足(Gersten, Jordan, & Flojo, 2005; Jordan & Hanich, 2003)。目 前對於 MLD 學生的鑑定存在兩種可行的取向,分別為「智力-成就差 距標準」和「認知核心能力缺陷」取向。文獻指出 MLD 學生的鑑定如 果採取「智力-成就差距標準」,因標準化數學成就測驗所包括的測驗 項目相瑝繁雜,容易使 MLD 學生的「認知核心能力缺陷」被掩蓋而予 以忽略(Jorden & Hanich, 2003);而且,運用「智力-成就差距標準」

所篩選出來的 MLD 學生,常會合併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狀或語文閱讀能 力的相關困難,因此難以釐清其數學成就測驗所得之表現低落,到底是 特定的「認知核心能力缺陷」所導致,還是更廣泛的注意力缺陷或其他 能力困難所造成(Geary, 2004)。從臨床醫學研究已長期關注後天腦傷 因素所導致的失算症患者(acalculia),其主要的臨床症狀包括基本的加 法、減法、乘法與除法等計算能力的損傷,數字或數學符號的理解困難,

甚至產生數字或數學符號的唸名困難(Boller, & Grafman 1985;

Hittmair-Delazer et al 1994; McCloskey, & Caramazza 1987; McCloskey et al 1991; Rosca 2009)。在上述研究脈絡下,近年來 MLD 的研究逐步聚 焦在計算能力表現困難特徵,及其「認知核心能力缺陷」上。國外的研 究結果大致認為 MLD 學生在自動化的「數學事實提取能力(math facts retrieval)」有顯著困難(Geary, 1993; Geary & Hoard, 2001; Ginsburg, 1997;

Jordan & Montani, 1997; Kirby & Becker, 1988; Russell & Ginsburg, 1984;

Shalev & Gross-Tsur, 2001),而且,有不少的學者也發現 MLD 學生似 乎存在更為基礎的認知核心能力困難,亦即數字背後的數量表徵能力有

顯著困難,Dehaene(1997)稱此能力為「數感」(number sense),Butterworth 面對計算活動時,會使用猜測或估計的策略來進行計算(Jordan, Kaplan, Ramineni, & Locuniak, 2008),到了帅兒園階段則開始學會使用數數策 略(如手指或口語數數)來進行個位數加法或減法計算(Geary, Hoard, Nugent, & Byrd-Craven, 2007),此時學童經由反覆地解相同的個位數算 式之經驗,逐漸建立起算式及其對應的答案之間有所連結的事實知識,

亦即將「算式-答案」之連結記憶,儲存於長期記憶系統裡,讓學童未 來面對相同的算式時,就能夠運用相較於「數數策略」更為成熟的「分 解與重組(decomposition and regrouping)」策略,或是從記憶庫中直接 提取答案的「數學事實提取」策略來進行解題(Baroody, 2006; Siegler &

Shrager, 1984)。研究進一步指出「數學事實提取能力」與未來複雜的數 學能力之間有顯著相關(Cumming & Elkins, 1999; Geary & Brown, 1991;

Geary, Brown, & Samaranayake, 1991; Geary, Liu, Chen, Saults, & Hoard, 1999; Royer, Tronsky, Chan, Jackson, & Marchant III, 1999; Tronsky &

Royer, 2003; Widaman, Little, Geary, & Cormier, 1992; Zental, 1990),而 且學童會運用「分解與重組」策略,來進行多位數加法與減法計算

(Beishuizen, 1993; Beishuizen, Van Putten, & Van Mulken, 1997;

Lucangeli, Tressoldi, Bendotti, Bonanomi, & Siegel, 2003)。既然「數學事 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能力,對於未來二位數以上的複雜計算能力 有其顯著的預測力,故可將「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這兩項

能力,視為計算能力中較為基礎的核心能力。臺灣國小學童的計算能力 發展,似乎與國外學童有大致相同的發展趨勢,亦見臺灣學童具備「數 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的計算核心能力,而此兩項能力亦能分 別預測更為複雜的二位數以上之計算能力(洪儷瑜、連文宏,印製中)。

本研究擬基於「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的計算核心能力 之發展,以及 MLD 學童主要的認知能力缺陷在「數感」和「數學事實 提取」,並結合文獻有效補救教學原則,設計一套對應於 MLD 學生的 認知核心能力缺陷之補救教學課程,並探討此課程對 MLD 高危險群學 生之成效,這正是臺灣目前所欠缺的實徵證據。目前為止,臺灣 6 篇已發表有關 LD 或 MLD 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學介入之實徵研究中

(江美娟、周台傑,2003;吳雅琪、孟瑛如,2005;柯華葳、2005;朱 經明、林正豪,2012;莊其臻、黃秓霞,2013; 吳宜蓁、蕭伊倫,2015),

其中 5 篇的教學素材是以大範圍的數學學科內容為主,近十年來僅 有柯華葳(2005)針對「數學事實提取能力」中,個位數加法和減 法計算困難之核心缺陷,進行一對一密集地教學介入方案,截至目 前為止,尚未有研究完整地針對 MLD 學生在「數感」和「數學事 實提取」有顯著困難之認知核心能力缺陷,設 計相對應的教學素材 以進行教學介入成效之研究。

除了特殊教育在 LD 或 MLD 學生數學能力教學介入偏重學科內容的 教學素材外,普通教育現行的數學科補救教學,即是 2006 年教育部所推 動的「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迄今,攜手計畫數學補救課程也仍 以學生原年級教科書內容為主(徐偉民和劉曼麗,2015),並未考慮學 生學習困難的認知缺陷,此現象在陳淑麗(2008)的研究調查中已存在,

指出約九成有實施補救教學課程的教師,使用學生的原教科書內容做為 補救教材。據此,林寀雯、鄭鈐華、王又禾、吳昭容(2013)以及鄭鈐 華和吳昭容(2013)的研究結果強調,數學低成就學生的數學補救教材,

需針對學科內容單元進行由簡至難的編序設計,並簡化數字與文字閱讀 學習障礙之教學反應模式(response to instruction/intervention, RTI)之可

行性,亦即如果 MLD 高危險群學童於教學介入後,仍可發現計算核心 能力成長速率且最終表現水準不佳者,就可將此課程作為「轉介前介入 (pre-referral intervention)」之實施工具,藉以篩選出雙低之「疑似 MLD」

學童,以做為學習障礙學生鑑定基準(教育部,2013)之介入反應(Respond to intervention,RTI)之運用。

臺 灣這幾年已逐步確認臺灣 MLD 學童也存在「數感」和「數 學事實提取」能力的核心缺陷,在一般國小學童之計算能力可抽取 出「數學事實提取」、「進階數學事實提取」、「分解與重組」、

以及「複雜計算」等能力,而這些能力有其循序漸進的發展軌跡,

其中「數學事實提取」 、「進階數學事實提取」 和「分解與重組」

能力均能分別預測「複雜計算能力」 ,其中「進階數學事實提取」

是指二位數不進位加法和不借位減法,因此推論「數學事實提取」、

「進階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等能力應該是計算上較為 基本的核心能力(洪儷瑜、連文宏,印製中)。因此本研究將「數 感」、「數學事實提取」、「進階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

等四項能力視為「計算核心能力」,並納入依變項測量。

綜 合上述,國內外文獻均支持 MLD 學生的認知核心能力缺陷 為「數感」和「數學事實提取」能力,又一般發展學童的計算核心 能力主要為「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能力,因此本研究 的主要目的為設計一套整 合「數感」、「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 與重組」等能力之計算核心課程,以此作為教學素材,據以進行 MLD 學童教學介入成效之研究 ,其中依變項測量更加入「進階數 學事實提取」能力,原因在於臺灣學童到了國小二年級,其二位數 不進位加法和不借位減法之計算能力已發展成熟(洪儷瑜、連文宏,

印製中),期待能累積更多此方面在臺灣學童的實徵證據。

然而,長久以來不管是特殊教育或心理學領域進行身心障礙學生或 心理相關疾患的教學或實驗介入研究時,研究樣本非常難以大量取得,

除了無法做到隨機抽樣外,亦難以運用隨機分派的方式進行實驗設計,

因此多數研究採取準實驗設計,而且總樣本數(實驗組和控制組合計)

亦低於傳統統計法所建議的最低樣本數 30 以下,如此一來,實驗組的樣 本數就會更低,此現象在 Marszalek、Barber 和 Kohlhart(2011)的研究 可予以證實,該研究結果指出:1977、1995 和 2006 等三個年份在四本 心理學相關的學術期刊所發表的一整年研究報告中,實驗組樣本中位數 介於 10~32.5 人之間,而且樣本數分配有明顯的正偏態,亦即樣本數朝 著更少的方向集中。此外,探討前、後測設計的教學介入成效之研究,

傳統上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是重覆量數 ANOVA(repeated measure ANOVA,簡稱 rm-ANOVA),但是瑝研究樣本數過低時,就容易導致 違反常態分配、變異數同質性、變項誤差互不相關等基本傳統統計假設 之疑慮,故常出現統計檢定力(power)不佳的情形(Synder & Lawson, 1993; Thompson, 2007)。

近幾年發展成熟的兩項統計技術,包括「自助法(bootstrapping)」

和「線性混合效果模式(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似乎可以處理上 述實施小樣本前、後測設計之教學介入研究時,所面臨的違反傳統統計 基本假設的問題;小樣本教學介入研究另一個需考量的議題是,研究結 果有可能在統計達.05 的顯著水準,因而做出此教學介入方案有顯著成效 的結論,但有些研究者針對此現象感到憂慮地指出,小樣本研究即使達 到顯著水準,卻極有可能面臨效果量(effect size)或統計檢定力不佳的 情形(Cohen, 1962; Sedlmeier & Gigerenzer, 1989; Rossi, 1990),因此 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手冊從第五版開始就強烈建 議於研究報告中,不管統計量是否達顯著,均頇列出效果量,最新的第 六版更進一步建議加上信賴區間的資料,以作為後續研究者進行整合分 析時之重要參考數據(APA, 2001、2010)。

學習障礙研究領域針對數學能力所進行的教學介入研究,似乎也面 臨樣本數少的議題,筆者針對 5 篇整合分析且有報告樣本數的研究中,

總共檢視了 81 篇文獻,其中 12 篇文獻的 LD 或 MLD 樣本數高於 30 人 以上,其餘的 69 篇都是樣本數低於 30 人以下的小樣本研究(Xin &

Jitendra, 1999; Mcakenna, Shin, & Ciullo, 2015; Myer, Wang, Brownell, &

Gagnon, 2015; Marita & Hord, 2017; Jitendra, Lein, Im, & Mouanoutoua, 2018);筆者再針對臺灣近 20 年來有關 LD 或 MLD 學生的數學教 學介入實徵研究,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 統進行搜索,結果共計 6 篇文獻符合條件,整理其樣本數只介於 3-10 人之間(江美娟、周台

Gagnon, 2015; Marita & Hord, 2017; Jitendra, Lein, Im, & Mouanoutoua, 2018);筆者再針對臺灣近 20 年來有關 LD 或 MLD 學生的數學教 學介入實徵研究,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 統進行搜索,結果共計 6 篇文獻符合條件,整理其樣本數只介於 3-10 人之間(江美娟、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