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綜合討論

第一節 計算核心課程教學介入成效之探究

本 研究實施較為嚴謹的控制組 前後測設計之「準實驗研究」,

以進行教學介入成效之探究,由於「前驅研究」的結果章節確立了 運用多元統計技術進行教學介入效果分析之必要性,因此在「準實 驗研究」階段仍延續此資料分析程序進行整體性綜合評估;此外,

「前驅研究」lme 分析結果顯示,有納入成長斜率個別差異之「隨 機截距與斜率模型」是適配度較佳之模型,因此會更進一步檢視實

驗組和控制組學童在「隨機截距與斜率模型」的估計下,其前、後 測 95%信賴區間的重疊性,據以確立教學介入 成效是否可靠。

「 準實驗研究」階段運用了五種 多元統計資料分析方式,進行 教學介入效果的綜合評估,茲將整體分析結果彙整如表 19 所示。

表 19:「準實驗研究」多元統計分析結果彙整表

計算核心 能 力

交互作用 統 計顯著 性 分析註 一

兩 組前後測 95%

CI 重疊性分析註 二

效果量 分析註 三 rm-ANOVA bootstrap-F lme 點估計 區間估計 數學 事實 提 取 sig. sig. sig. 介入 效果可靠 中至 大 進階 數學 事 實

提取

sig. sig. sig. 介入 效果可靠 小至 大

分解 與重 組 sig. sig. sig. 介 入效果不 可靠 中至 大

看數 sig. sig. sig. 介入 效果可靠 小至 大

註一:sig.表示達.05 顯著水準

註二:「介入效果可靠」表示實驗組前、後測 95%CI 未重疊,而 控制組有重疊;「介入效果不可靠」表示實驗組和控制組前、

後測 95%CI 均有重疊。

註三:點估計「高」表示> .8 以上的效果量;區間估計「中至大」

表示效果量下限>.2 而上限>.8,「小至大」表示效果量下 限<.2 而上限>.8。

單 就「組別」與「重覆施測」因子間交互作用顯著性的

rm-ANOVA、bootstrap-F 和 lme 等三種統計分析結果而言,均獲得 一致的交互作用達.05 的顯著水準,表示 MLD 高危險群實驗組學童 在計算核心課程教學介入後,其四項計算核心能力的成長斜率均顯 著高於控制組學童的成長斜率。

大 部分的實驗組和控制組前後測教學介入實驗研究獲得交互 作用達顯著水準後,即可作出教學介入有成效之結論,然本研究認 為進一步檢視實驗組和控制組分別在前、後測的 95%信賴區間是 否有所重疊,應更可確認實驗組的能力成長本身是否顯著,據以推 論能力的顯著成長確實是來自教學介入的效果,亦即瑝實驗組學童 的前後測 95%信賴區間未重疊,而控制組學童有所重疊,就可據 以判斷在實驗組的成長斜率顯著高於控制組 的前題下,該能力本身 亦有顯著成長,其成效確實是來自教學介入的效果,如此作出教學 介入有成效之結論將更為可靠。據此,本研究以 lme 設定「隨機截距 和斜率模型」作為分析模型,檢視兩組學童在此模型估計之前後測 95%

信賴區間是否有所重疊,結果顯示「數學事實提取」、「進階數學事實 提取」和「看數」等三項計算核心能力均獲得相瑝可靠的教學介入有成 效,至於「分解與重組能力」,由於實驗組學童和控制組學童各自的 95

%信賴區間均有重疊,所以雖然實驗組學童該能力的成長斜率顯著高於 控制組學童,但「分解與重組能力」本身的前、後測成績未獲得顯著的 差異,表示該能力在教學介入後具備樂觀的顯著成長斜率之趨勢,但可 能是課程設計本身的密集程度尚不足以讓該能力的前、後測成績獲得顯 著差異。

上述統計顯著性考驗結果顯示,本課程對於 MLD 高危險群學童的 天生數感之「看數能力」在整體 1-8 點的正確性有顯著地教學介入成效,

此結果與 Wilson 等人(2006)和 Fischer 等人(2008)的研究結果類似,

前者以 7-9 歲由教師篩選推薦具有持續且嚴重的數學學習困難之學童為 對象,接受每週四天,每次約 30 分鐘的看數訓練課程,持續累積約 8 小 時結束課程,結果顯示 1-4 點的前、後測成績,在正確率與反應時間均 有顯著改善,後者以 7-8 歲數學成就測驗低於百分等級 16 者為對象,施 以每日 10-15 分鐘的看數訓練持續三週後,累積 3.75 小時,其 4-8 點的 看數能力後測成績,在正確性和反應時間均比控制組學童有顯著改善。

本研究對象的年齡與這兩個研究大致相瑝,但除了研究對象在數學能力 的篩選方面有差異外,最大的差異就是整體課程的密集程度,本研究在 看數課程密集實施 9 單元,每單元 15 分鐘,合計 135 分鐘(2.25 小時),

確實遠低於這兩個研究的密集程度,然而依然能獲得顯著的成長,可能 原因之一在於本研究對象的篩選將此計算核心能力表現納入考量,亦即 看數能力有缺陷之高危險群者,而另二個研究對象的篩選主要是聚焦在 教師觀察與標準化數學成就測驗顯示數學成就表現困難者;另一個可能 原因是,本研究對象後續仍接受密集的「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 組」能力的課程,研究指出「看數」能力可以預測未來的計算能力(Fischer, Kongeter, & Hartnegg, 2008 ; Sood, & Jitendra, 2011 ; Wilson, Dehaene, Pinel, Revkin, Cohen, & Cohen, 2006),甚至可以預測計算流暢性/數學事 實提取能力(Locuniak & Jordan, 2008),而且單純看數訓練亦能轉而提 升基本計算的能力(Fischer, Kongeter, & Hartnegg, 2008),故推論後續 的「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能力的課程介入可能也會轉而強 化或穩固其看數能力,因此雖然本課程就「看數」訓練本身的密集程度 不高,但後續的計算核心能力訓練仍能持續強化與穩固「看數能力」。

瑝然也有可能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的密集程度之多寡本身不是重點,而是 看數能力在本研究的密集程度下即可獲得成效,換言之,本研究的 2.25 小時,Fischer 等人(2008)研究的 3.75 小時,到 Wilson 等人(2006)

研究的 8 小時之上課密度可能都會有效。

本課程對於 MLD 高危險群學童的「數學事實提取」和「進階數學 事實提取」能力亦有顯著且可靠地教學介入效果,表示 MLD 高危險群 學童在個位數加法和減法,以及二位數不涉及進位/借位之加法和減法等 計算的流暢性有顯著改善。國外研究單純聚焦在數學事實提取能力的教 學介入研究仍不多,又如本研究一樣僅聚焦在加法/減法事實提取的研究 就更為少見,而且研究對象也不全然是以 MLD 學童為主。Goldman、

Pellegrino 和 Mertz(1988)以 7-13 歲的 LD 學童為對象,提供單純的電 腦輔助軟體延伸性的練習機會(extended practice)之介入方案,研究結 使用。而且雖然 Beirne-Smith(1991)以及 Poncy、Skinner 和 Jaspers(2007)

的研究指出不管是規則式(rule-based)或機械式(rote-based)的記憶策

趨勢。國外研究目前尚未針對個位數加法或減法計算時所運用的「分解 與重組能力」,將其視為獨立的依變項進行研究,然而本研究將此能力 視為計算核心能力之一,並作為獨立的依變項進行探討有其必要性,主 要原因在於國外研究指出「分解與重組能力」是基本計算流暢性發展中 重要的一環(Canobi, Reeve, & Pattison, 1998; Geary, Hoard, Byrd-Craven,

& Desoto, 2004; Ng & Rao, 2010),即使到了小學四年級以後,「數學事 實提取」已成為個位數加法與減法計算的主要策略,但「分解與重組」

策略的使用仍維持一定的比例(Imbo & Vandierendonck, 2007),可見兩 者之間的彈性運用,在計算過程中是相瑝重要的,研究也指出隨著年級 增加,學童除了運用數學事實提取策略外,也會運用「分解與重組」策 略來進行多位數加法與減法計算(Beishuizen, 1993; Beishuizen, Van Putten, & Van Mulken, 1997; Lucangeli, Tressoldi, Bendotti, Bonanomi, &

Siegel, 2003),此外,兒童的個位數「計算流暢性」和「分解與重組」

能力彼此具備交互作用,而且均能預測二位數「複雜計算」的效率與正 確性,明確指出這三種能力發展上的預測路徑(Vasilyeva, Laski, & Shen, 2015),上述學者均指出「分解與重組能力」是項重要的計算核心能力,

在國內國小學童計算能力的發展中,到了三年級亦可將「分解與重組能 力」獨立成為計算核心能力之一,只是在目前國內的數學教育卻被嚴重 忽略(洪儷瑜、連文宏,印製中)。縱使國外的研究者有將「分解與重 組」的活動放進課程設計中,但仍未將該能力做為依變項進行討論

(Bryant et al., 2008、2016),本研究應是首次將「分解與重組能力」納 入依變項測量者,並獲得樂觀的具備顯著成長斜率之趨勢,只是目前課

體物操作,以師生問答雙向互動的方式講解學生手冊上的題目,並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