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建議

基於上述研究限制,本研究提出底下建議:

壹、課程與實驗設計方面

本課程以營隊集中式的教學介入實施流程,獲得教學介入之成效,

建議未來研究進一步探討學期分散式的實施流程,是否亦能獲得教學介 入成效,並以效果量結果檢視兩者之間成效是否有所差異;其次,本課 程為整合「數感」、「數學事實提取」和「分解與重組」等計算核心能 力之課程,未來研究亦可分開探討各個計算核心能力課程於教學介入後,

除了檢視對本身的計算核心能力是否有改善外,可進一步檢視「數感」

能力的提升是否能進一步預測未來「數學事實提取」或「分解與重組」

能力,可據以探討「分解與重組能力」在教學介入的角色是否需獨立出 來,或者該能力是否為「數學事實提取能力」在預測未來複雜計算能力 的中介變項;最後,建議臺灣未來亦能針對 MLD 學童的「心理數線表 徵及其數線估計能力」進行教學介入成效之探討。而國內 MLD 學童在 數學教育課程領域所談「數感」能力的表現為何、實徵證據支持該如何 提升此能力、以及釐清認知心理學家所談「天生數感能力」與數學教育 學家所談「課程內數感能力」之間的發展關係為何,亦是未來建議研究 的重點,此對於 MLD 或是數學低成就學童全面性的「數感能力」補救 教學將更有助益。

在實驗設計方面,建議未來重覆驗證本課程實施集中式教學介入流 程時,除了控制組的教學介入宜納入傳統教學外,亦可收集兩組學童後 續數學成就之表現,據以釐清教學介入成效確實是來自計算核心課程,

而非有無介入本身。

貳、統計資料分析方面

本研究在「準實驗研究」兩組樣本合計 21 位學童,屬於樣本數低於 30 以內之小樣本研究,然本研究運用了「自助法」和「線性混合效果模 式」兩項統計技術,嘗詴以多元統計的角度來增加本研究結果與推論之 可靠性,並報告了效果量資料,讓研究結果的討論更為全面。因此,建 議未來的小樣本研究能採取如本研究所進行的多元統計分析程序,並將 相關資料呈現於研究報告中,據以逐步累積研究數量作為後續整合分析 之重要參考。

此外,「自助法」和「線性混合效果模式」這兩項統計技術在小樣 本分析所呈現的優勢,其樣本數是否有其最低限度,因此建議未來的研 究可針對實徵數據,逐一縮減樣本數以進行統計分析,探討在何樣本數 下,就無法展現此兩項統計技術,相較於傳統重覆量數變異數分析,所 具備的優勢。

叁、RTI 鑑定模式方面

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的實驗組學童初步支持本課程作為 RTI 鑑 定模式的可行性,僅以一所小學的少數樣本進行分析,在推論上有其限 制,建議未來實施大規模樣本數的教學介入研究,以不同的操作標準篩 選介入無反應之個案,最後再以教育部學習障礙的診斷標準予以確認學 習障礙身份,並以此作為效標驗證可行性,期待建構臺灣 MLD 學童之 RTI 鑑定系統,能穩定鑑定出 MLD 學童,據以改善 MLD 學童鑑定率低 之問題(連文宏、洪儷瑜、蔡明蒼與闕嫣男,2013),並在鑑定資料庫 中累積穩定的 MLD 學童之人數,提高 MLD 研究之能量與水準。

肆、對未來數學補救教學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依據國內外計算能力發展與 MLD 認知核心能力缺陷的文獻 支持,針對介入對象的核心能力困難,建構計算核心課程作為介入的素 材,此作法可作為未來實施數學補救教學課程時的參考,具體建議如下:

一、 數學能力因素的抽取:在欲補救的數學學科內容裡,針對數學能力 分析具備該能力所需的能力因素有哪些。

二、 建立能力因素間發展的預測路徑:利用各年級在相同的能力因素所 得之資料,建立能力因素之間發展的預測路徑。

三、 建構數學核心能力課程:以能力因素之間發展的預測路徑為基礎,

將預測變項的能力因素視為核心能力,建構該數學能力的核心能力 課程,結合實證支持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原則,進行教學介入成效之 研究。

四、 有層次的數學補救教學系統之建立:篩選該數學能力不佳之高危險 群學童作為介入對象,實施數學核心能力課程後,有進步者回原課 程而離開補教教學系統,教學介入無反應者,提供密集程度更高之 課程,或提供該數學能力之先備能力補救課程,此先備能力課程亦 依據前項建議進行課程之建構。

參考文獻

支毅君(1997)。我國國小三年級數感教學研究。台東師院學報,8,83-116。

王國亨、簡清華(2008)。屏東縣國小一年級新生的數與計算能力。教 育實踐與研究,21(2),1-32。

江美娟、周台傑(2003)。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 生解題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8,107-151。

朱經明、林正豪(2012)。學習障礙學生應用基模化影片解原數未知多步驟 文字題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8,7-12。

吳明隆、王玉珍(2005)。國小三年級學童數感表現之個案詮釋。高雄 師大學報,18,245-263。

吳雅琪、孟瑛如(2005)。資訊融入解題策略教學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 乘除法文字題解題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1,103-128。

吳宜蓁、蕭伊倫(2015)。自我教導策略對國小中年級學習障礙學生在多位 數乘法運算題的學習成效。雲嘉特教期刊,21,36-44。

林秀柔(1989)。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兒童鑑定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

林素微(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數感特徵暨數感動態評量發展之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林寀雯、鄭鈐華、王又禾、吳昭容(2013)。從課前診斷的觀點省視七 年級數學補救教材暑期推廣的教學成效。科學教育月刊,362,

32-42。

徐偉民、劉曼麗(2015)。國小攜手計畫數學補救教學課程決定與教學

實施之探究。瑝代教育研究季刊,23(1),113-147。

許惠欣(1997)。我國帅稚園帅兒數算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學報,30,339-372。

陳怡如(2011)。不同社經地位與性別帅兒的加法運算能力與策略之研 究。國立臺南大學帅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台東大學教 育學報,19(1),1-32。

李淑娟(2008)。父親和帅兒的互動與帅兒簡單加法運算能力之關係。

國立臺南大學帅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源順(2014)。數學這樣教:國小數學感教育(二版)。台北:五南。

陳秀芬(2014)。教學反應模式在國中閱讀障礙鑑定系統之建構。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彥廷(2008)。數概念教學活動實踐中帅兒的表現分析:以「十以內 合成與分解」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1,60-90。

柯華葳(1999)。基礎數學概念評量-四、五、六年級題本。臺北: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柯華葳(2005)。數學學習障礙學生診斷與確認。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29,113-126。

洪儷瑜(2005):學習障礙鑑定工作檢討與建議-由「各縣市實施學習障 礙學生鑑定工作調查表」談起。教育部委託報告。

洪儷瑜、何淑玫(2010):「介入反應」在特殊教育的意義與運用。特 殊教育季刊,115, 1-12。

洪儷瑜、連文宏(2015)。基本數學核心能力測驗。臺北:中國行為科

學社。

洪儷瑜、連文宏(2017)。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載於詹士宜、楊 淑蘭(主編),突破數學學習困難: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 版社。

洪儷瑜、連文宏(印製中)。國小學童計算能力之測量、發展軌跡與預 測路徑。測驗學刊。

袁媛、王淑芬、陳國龍(2016):國小二年級學生在數值線段上的數字 估計能力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臺灣數學教育期刊,3(1),

1-18。

連文宏、洪儷瑜(2017)。數學學障與數學合併閱讀障礙國中生計算能 力表現之特徵及其差異分析。台灣數學教育期刊,4(1),35-62。

連文宏、洪儷瑜(2018)。國小數學學習困難學童之心理數線表徵發展 及其數線估計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3(1),1-25。

連文宏、洪儷瑜、闕嫣男、蔡明蒼。(2013)。三個轉介時程之疑似學 習障礙學生後續鑑定結果比較─臺北市國中階段學習障礙學生之鑑 定通報資料庫分析。特殊教育季刊,127,9-21。

莊其臻、黃秓霞(2013)。電腦圖示表徵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的乘除法 文字題解題之學習成效。國小特殊教育,55,1-26。

黃秓霞、方美珍(2007)。圖示表徵解題策略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數學 文字題學習成效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57-278。

楊德清(1997)。數學教育中目前大家關切之一個主題-數字常識。科 學教育月刊,200,12-18。

楊德清(1998):筆算能力與數字常識表現之差異性的探討。科學教育 月刊,212,3-10。

楊德清(2000)。國小六年級學童回答數字常識問題所使用的方法。科 學教育學刊,8(4),374-394。

楊德清(2002):從教學活動中幫助國小六年級學生發展數字常識之研 究。科學教育學刊,10(3),233-259。

鄭鈐華、吳昭容(2013)。與八年級課程同步實施的數學補救教學:成 效與反思。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4(2),1-31。

劉曼麗、侯淑芬(2006)。整數數感融入國小四年級數學科教學之研究。

科學教育學刊,14(2),121-147。

蕭金土(1995)。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學習問題診斷及學習 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 所,臺北。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text rev.). Washington, DC: Author.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Ando, M., & Ikeda, H. (1971). Learning multiplication facts—more than a drill. Arithmetic Teacher, 18, 365-368.

Ardoin, S. P., Witt, J. C., Connell, J. E., & Koenig, J. L. (2005). Application of a three-tiered 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model for instructional

services.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23, 362–380.

Ashcraft, M, H. (1992). Cognitive arithmetic: A review of data and theory.

Cognition, 44, 75-106,

Ashcraft, M.H., Fierman, B.A., & Bartolotta, R. (1984). The production and verification tasks in mental addition: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Developmental Review, 4, 157–170.

Ashkenazi, S., Mark-Zigdon, N., & Henik, A. (2013). Do subitizing deficits in developmental dyscalculia involve pattern recognition weakness?

Ashkenazi, S., Mark-Zigdon, N., & Henik, A. (2013). Do subitizing deficits in developmental dyscalculia involve pattern recognition wea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