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願景」(vision)一詞乃源自於企業界的研究用語,近年來已成為學術 界耳熟能詳的名詞。當代管理學大師 Senge 在《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 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 --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一書中提出「塑造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的理 念,最先以「願景」一詞來描述企業的未來理想方向。因此,願景不僅孕育著 無限的創造力,而且擁有強大的驅動力,能創造明天的機會(郭進隆譯,2002)。 一時之間,「願景」成為企業界間談論的熱門話題,影響所及,更廣泛成為社會 各界流行使用之名詞。

我國各級政府首長,也注意到這波世界潮流趨勢,紛紛在各種場合提出願 景宣言,如:陳水扁總統在 2001 年召開跨黨派的「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

確立「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為新世紀國家經濟發展願景(中華民國總統府,

2005)。馬英九市長也在台北市政府的《施政報告》中說到「他與市府團隊心存 營造『2010 長勝台北』願景,讓 2010 年的台北與台灣在亞洲甚至全球引領優 勢」(馬英九,2005);又在 2005 年國際扶輪社專題演講中以《台北願景》為講 題,希望「將台北市打造成世界級首都」(于慧蓮,2005)。

嗅覺神經敏銳的商人,更不會白白錯過願景這班熱門列車,於是建築商人 在推出房屋個案時,也以願景當賣點來命名,如 2005 年彰化市一家建商所推出 的房屋個案名稱就命名為「惠來願景」;就連兒童夏令營也以「許個暑假願景,

快樂英語夏令營」為標題(孫慶國,2005),來招攬學生。

願景的熱潮至今未退,研究者進一步蒐集並研讀願景相關書籍,發現以「願

景」為主題的書籍並不多見,以「學校願景」為書籍名稱的更是稀少。但是文 章標題或內容提到「願景」的書籍卻又多不勝數,例如在「全國碩博士論文資 訊網」(http://datas.ncl.edu.tw/theabs/1/)(2005/4/18),搜尋以「願景」

為論文名稱的論文共計 30 篇,研究的內容包羅萬象,橫跨各領域,範圍涵蓋企 業界、學校、醫院、社區、媒體、外籍新娘以及空間規劃等,其中以企業界的 研究佔多數;以「願景」當關鍵字的論文則有 52 篇;研究內容提及願景的論文 更有 2868 篇。其中以「學校願景」當論文名稱者僅有 8 篇;以「學校願景」當 關鍵字的論文則有 9 篇;內容提及學校願景的論文計有 124 篇。

1990 年時 Ramsay 和 Clark 即已指出「願景」的概念已受到相當的關切,

有必要做更多的研究與釐清。Collins 和 Porras 更直言有關「願景」的概念,

整體而言相當模糊不清,且已成為過度濫用,又沒有人了解的詞彙(周旭華譯,

2000)。由此可知,「願景」或「學校願景」,雖不是新興卻是個熱門的議題,

深入探究的少,但是影響的範圍卻非常廣泛,甚至有過度濫用的情形,似乎沒 有提到「願景」就顯得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影響所及,學校教育也關注到此一現象。不管是欲借用企業界的新管理觀 念,以突破學校經營的困境,提升整體綜效,或者只是單純的為趕上流行的腳 步而已,「學校願景」經常出現在當今學校的各種文件中,是個存在的事實。然 而大家是否知道願景真正的意涵呢?而各校所建構的「學校願景」是否符合願 景的概念呢?此點深深吸引研究者的興趣,是研究者進行本研究的第一個動機。

近年來世界地球村觀念已然成形,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沛然莫之能禦,我國 政府為符應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與需求,以提昇國家整體競爭力與國民素質,

教育部乃參酌他國教育經驗,推行九年一貫教育課程。依據教育部公佈的國民 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各校應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且學校課程發展 委員會應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

合全體教師和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審慎規劃全校課程計畫。學校 課程計畫應含各領域課程計畫和彈性學習節數課程計畫,內容包涵:「學年/學 期學習目標、能力指標、對應能力指標之單元名稱、節數、評量方式、備註」

等相關項目(教育部,2003a)。

雖然課程計畫並未要求學校必需提出「學校願景」,但各校在設計學校本 位課程前,幾乎都會就學校內外在環境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

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進行 SWOT 分析,並據以發展出學校 願景,做為課程計畫的依據。因此,課程計畫大都包含學校願景或教育圖像等 內容,一時之間,各學校願景傾巢而出,令人目不暇給。各校在這麼短的時間 內就能創造出學校願景,並且呈現出豐富的面貌,實屬不易。然而根據 O'Brien 等企業界人士的實務經驗,建立願景是耗時的,需要的時間短則二年,長則十 二年或是二十年不等(齊若蘭譯,1995)。此點引起研究者的好奇,為什麼學 校建構願景所需的時間與企業界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那麼學校願景建構出來 後,會是什麼模樣呢?此是研究者進行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

學校教育與社會息息相關,不能自外於社會潮流。廖春文(1994)就指出

「教育系統乃整個社會系統的一個次級系統(subsystem),其與政治、經濟、科 技、文化等外部環境之次系統,存在著彼此相連、環環相扣的動態辯證發展關 係」。在今日多元價值社會中,學校無法再固守單一價值體系,鼓勵各校發揮多 元辦學特色,承認學生特質的多樣性,以多元化的教學與評量滿足不同學習型 態的學生需求,深受多元智慧理論的影響,都是學校教育多元的發展趨勢。

多元智慧理論的提出,為學校教育開拓更寬廣的視野,也帶來許多實質的 影響,其打破傳統偏重學生語文、數理邏輯智慧的培養,尊重不同學生獨特的 智慧發展,更影響了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的發展方向。許多國外研究發現多元智 慧的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問題解決、提昇自尊、改善違規行為

均有正面的效果(歐慧敏,2002)。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建立與發展,深受 近代學術思潮的影響,例如心理學的人文主義、多元智慧理論、社會學的批判 理論以及知識論的建構主義等(甄曉蘭,1999)。另外,王為國(2000)從多元智 慧的角度,檢視九年一貫課程的十大基本能力以及七大學習領域,發現其內涵 頗符合多元智慧理論的精神,兩者之間有頗多關聯之處。仔細分析,十大基本 能力中具有八種多元智慧的要素,而七大學習領域也涵蓋了所有的智慧類別。

由上可知,九年一貫課程內涵與多元智慧理論關聯甚深,皆是我國教育改 革與發展的重點。學校願景引領學校發展,更需關注到此教育發展重點,那麼 學校願景與九年一貫課程內涵及多元智慧理論的關聯性又是如何呢?此是研究 者進行本研究的第三個動機。

最後,研究者透過文件內容分析,提出發現與建議,希望研究結果能做為 國民小學各學校建構學校願景時的參考,以建構出符應我國未來教育發展的學 校願景,引領學校發展,此是研究者進行本研究的第四個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