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命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為解決單一方法、單一觀察者和單一理論研究容易產生的固有偏 見,本研究採方法、資料來源、研究者的三角驗證法(Triangulation) 以補研究方法的不足[Denzin, 1970;Jick, 1979]。本文應用的研究方 法包括:文獻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情境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次級資料分析法(Secondary Analysis)、深度訪談法(Depth Interview)。因為研究資料蒐集主要來自「觀察」及「深度訪談」,

為增進本研究可靠性,透過次級資料分析法選擇訪談單位及對象,並 輔以文獻內容分析法及情境分析法加以驗證與補充。本章節就有關本 研究之研究設計與命題、研究方法、對象、驗證、資料分析等加以說 明。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主題為政府 IT 治理架構研究,第二章文獻探討區分 IT 治 理文獻、IT 治理標準與治理架構演進、各國政府 IT 治理現況與策略 三部分。第三章依據文獻探討結果建構符合我國政府的 IT 治理架構

「主動服務治理架構(ASGF)」。第四章描述本文採用的研究方法,

包括研究設計、研究方法、資料蒐集整理及分析方法,以及透過次級 資料分析法選擇深度訪談對象,包括:服務提供者、IT 支援單位、

服務對象。最後採用深度訪談法蒐集並整理訪談意見,以作為國內政 府機關對於「政府 IT 治理架構」的現況與問題及改進意見。

第五章透過公民遷徙服務情境分析法了解主要國家電子化政務 的現況,參考可能的科技及環境發展趨勢以建立理想情境,藉此判斷 預測 IT 治理未來的優勢與可行性,並修正建構符合我國政府的「IT 治理架構」。第六章則分別從協同作業、服務供應鏈、跨域領導三個 面向討論深度訪談資料的分析結果。第七章以殘疾人士案例發展主動 服務治理架構的系統模型及系統運作方式。第八章則為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命題

實務上有關鏈結治理和後端整合發展在政策允諾和實際提供二 者間總是存在落差[莊文忠等,2011],以致政府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到 基於 IT 的「主動服務治理」。雖然 IT 治理方向朝向主動服務演進,

但是卻沒有較明確的方式告訴政府該怎麼去達成?綜合以上,本文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出以下命題。希冀透過命題建構可以遵循的 IT 治理規範,幫助政府 達到治理目標。

有甚麼架構可以讓我們依循來達到主動服務的

IT

治理?

第三節、 研究方法

壹、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是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地分析、評 鑑這些資料的研究方法。當研究者對歷史資料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 後,便可以從了解、重建過去所獲致的結論中,解釋社會現象的現況,

甚至預測將來之發展[葉至誠,2000]。本文首先從正面檢閱 IT 治理、

電子化政府相關文獻,為防止其侷限性,擴大蒐集 IT 治理國際標準,

以輔助立論根據。經過蒐集國內外 IT 治理、電子化政府文獻以及現 有國際標準,經整理、分析、歸納後建構政府 IT 治理架構。主要步 驟包括:

一、 文獻蒐集:儘可能的收集國內外相關 IT 治理、電子化政府 文獻。

二、 國際標準:總覽目前國際上針對 IT 治理的相關標準。

三、 各國發展:透過電子化政府評比卓越選出國家了解其現況發 展。

四、 研訂政府 IT 治理架構:初步研擬符合我國政府的 IT 治理架 構。

貳、 情境分析法

情境分析法是以一連串的假設事件來界定一種未來的情境,來探 討在此情境中事件的因果過程,以預測未來情境可能產生的結果,以 供決策參考。目的藉由不同事件與預測趨勢間的交互影響來提供未來 的理想藍圖;確認預測結果與預測假設之間的一致性;以簡單明瞭的 方式描述所預測的未來[Whaley & Helen, 1986]。情境分析區分為從現 在向未來外推的(Outward)探索性情境分析,另一為從未來向內回推 的 Inward 規範性情境分析。情境分析必須進行具體的、區域性的分 析,將原始資料放入情境脈絡中,讓資料產生意義[陳向明,20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文採探索性情境分析,透過電子化政府評比卓越的南韓、美 國、新加坡、加拿大、英國、日本等國家,以公民遷徙情境為例,觀 察其電子化政府網站中,對公民遷徙服務的實踐「現況」,擬定出可 應用在「未來」的策略。其次參考可能的科技及環境發展趨勢以建立 理想情境,藉此判斷預測 IT 治理未來的優勢策略與可行性,最後將 各國情境資料放入「政府 IT 治理架構」,讓各國的公民遷徙服務現 況資料產生意義。

情境分析工具採用融合物件導向(Object Oriented)軟體工程概念 的統一塑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所定義的循序圖 (Sequence Diagram)作為情境塑模工具(modeling tool),以妥善表達因 遷徙事件所觸發的對象、活動、事件、訊息等行為,而具有時間概念 的的先後關係。情境分析步驟如下[OMG, 2011]:

一、 發展情境的分析架構:(1)找出公民遷徙服務需求項目;(2) 主要國政府入口網遷徙服務項目範圍;(3)主要國政府遷徙 服務協同服務單位數量;(4)公民尋求遷徙服務時間循序情 境。

二、 理想情境:建立理想情境脈絡,併入比較各國情境使產生意 義。

三、 修訂政府 IT 治理架構:修訂符合我國政府的 IT 治理架構。

參、 次級資料分析法

本研究在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初步研擬 IT 治理架構,透過民眾 對政府服務品質滿意度調查的次級資料蒐集分析,作為評估選擇深度 訪談對象,以檢證 IT 治理架構的可用性與適切性。以次級資料分析 除彌補既有研究的不足外,也讓訪談對象的選擇與實務的現狀連結,

使本文更加完整。

本研究透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全國公信力民意調 查股份有限公司辦理之「民眾對政府服務品質滿意度的看法」民意調 查報告結果[研考會,2011],選擇列入前十大民眾頻繁使用的公共服 務項目:「郵局、垃圾處理及資源回收、搭乘捷運、繳稅或其他稅務 業務」;以及列入前十大不滿意公共服務項目:「尋求警察服務、辦 理公司工廠商業登記或進出口貨物通關、就業服務、申請或接受社會 福利服務」。以作為接續的深度訪談研究對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99 年 4 月 26 日至 28 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全 國公信力民意調查股份有限公司辦理之「民眾對政府服務品 質滿意度的看法」民意調查,以台灣地區 18 歲以上的民眾 為對象,透過住宅電話簿隨機抽樣,有效樣本 1,099 人,95%

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 2.96%。

二、 99 年 9 月 28 日〜30 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全國 公信力民意調查股份有限公司辦理之「民眾對政府服務品質 滿意度的看法」民意調查,以台灣地區 18 歲以上的民眾為 對象,透過住宅電話簿隨機抽樣,有效樣本 1,087 人,95%

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 2.97%。

肆、 深度訪談法

訪談法(interviewing)概分為非結構式、半結構式與結構式訪談,

本研究採用「訪談大綱」來深入探問以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訪談是一 種交談行動,是受訪者與訪談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主要使用開 放、直接、口語問題,針對特定主題描述、解釋與討論,受訪者可提 供的資料包括:意見、動機、回憶、經驗及感受[Mishler, 1986],訪 談對象為個人的深度訪談法(dapth interview)。

訪談大綱將本次訪談主題與內容,採取大綱的形式訂定。主要在 確定訪談時研究者所想要取得的資訊皆能被涵括,訪談的內容並無一 定之順序,在訪談前,研究者將會就訪談之目的作一簡要的陳述,藉 以集中受訪者之注意力與使其做好接受訪談的準備[陳向明,2003]。

訪談時,研究者將會透過直接觀察與現場錄音的方式,藉以深入探討 受訪者的經驗、態度、認知、感受等訊息,錄音目的在於完整紀錄所 有研究對象的言談,避免因筆誤而產生之遺漏,並保持訪談過程的流 暢性[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訪談後更可依錄音與筆記繕寫逐字 稿,以確保資料之完整。直接觀察則以觀察受訪對象的肢體動作與非 口語訊息,用以和受訪者的口語訊息相互對照比較。

為求「政府 IT 治理架構」在實證資料之蒐集內容完整,並深入 瞭解各利害關係人的相關問題與改進意見,本文依據次級資料分析,

就服務提供者、IT 支援單位、服務對象之深度訪談結果,以作為修 正政府 IT 治理架構依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伍、 三角驗證法

本研究採行方法、資料來源、研究者的「三角驗證」步驟,透過 深度訪談實施所保留的手稿及建立的逐字稿紀錄,以達到資料與實施 的可驗證性,以減少資料的系統偏見,具體做法如下:

一、 方法三角驗證:本文透過「文獻內容分析法」、「情境分 析法」、「深度訪談法」等三種方法蒐集資料,除了減少 方法上的系統偏見,強化資料的事實性,也用以檢驗研究 發現的一致性。

二、 來源三角驗證:本文資料來源,一方面從觀察蒐集各國遷 徙網站、電子化政府維運網站的資料作差異比較;另方面 從次級資料分析選擇受訪單位及對象,並於實施訪談時研 究者所作的行為觀察、手稿,以及訪談後的逐字稿轉化意 義單元為主,從而檢驗不同資料來源的一致性。

三、 研究者三角驗證:在訪談進行中,針對受訪談對象先行闡 釋訪談大綱,並以受訪者詮釋觀點對內容進行建議。對於 分析資料由不同研究成員進行驗證,以防個別研究員產生 潛在偏見[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

陸、 模型建構

本文從 IT 服務管理導向探討政府 IT 治理架構,期望從文獻探 討、情境分析中探求 IT 治理未來的優勢策略與可行性,也就是理想 情境,進而嘗試初步的 IT 治理架構的模型建構(model construction),

其次再依訪談結果修正初步模型。關於模型建構,本文依據以下步驟 完成:

一、 確認發展原則:(1)找出理想情境脈絡;(2)建立模型發展方

一、 確認發展原則:(1)找出理想情境脈絡;(2)建立模型發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