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探索性研究的資料需要是較模糊的,也沒有清晰的資料來源,這種研究設計極具 彈性,研究人員在資料來源及收集方法等各方面均擁有相當自由,可視實際情況需 要,隨時加以調整變動。本研究探討的 IOS 策略規劃主題,由於缺乏前人的理論架構,

尤其在知識管理理論部份;且變項間的關係和研究命題亦不甚清楚,因此採用探索性 研究進行。探索性研究常用方式有:(1)文獻調查,(2)經驗調查,(3)個案分析;

本研究亦將採用這三種方式進行研究主題的探討。

(一)、文獻調查

文獻調查是搜集他人所做研究,分析其結果與建議,指出需要驗證的命題或假 設,並說明這些建議性的命題或假設是否值得應用,以做為自己的研究基礎。文獻調 查的範圍或來源,大致可以有三種:一為相關科學的研究報告、定期刊物、學位論文 等;二為類似的科學學說與理論;另一種來源為一般論著、或具創造性或思考性的文 章(楊國樞等,1998b)。本研究的文獻調查,在理論方面是搜集相關學術期刊和論文 以推論研究架構和命題,在實證方面則是搜集與研究個案有關之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公開發表之期刊和研討會論文、計畫成果發表會資料等。

(二)經驗調查

經驗調查是訪問有豐富知識的相關人士,亦稱為專家意見調查,對於受訪者的人 選須審慎選擇,俾能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所需有用的資訊,訪問方法宜以開放式 訪問進行(楊國樞等,1998c;黃俊英,1997b)。本研究的經驗調查是選擇各個個案 的系統規劃者和參與個案的主要管理者為訪談對象,並輔以依研究架構所設計的半結 構性問卷,由研究者親自約定訪談。

(三)個案分析

個案方法係對某些少數的情境或案例進行深入詳盡的研究,其目的在對各個個案 中的各種因素之相互關係有一完全的暸解(楊國樞等,1998c)。本研究為深入暸解 IOS 策略規劃此一新興議題,採用迷你個案(mini-case study)研究方法進行。所謂迷你 個案,係指因單一個案的一般化能力有限,而同時進行數個個案的研究,再從不同個 案的比較中獲致相同的結論,進而支持命題的一種研究方法(Weill & Olson, 1989)。

二、個案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的目的在於修正及確定研究架構,依 Bonoma (1985)和 Yin(1989)

的定義,個案研究包括下列特色:(1)研究的環境是天然的而非操縱的環境。(2)可 使用多種資料蒐集方法。(3)研究對象可能為一個或多個對象。(4)對每個研究對象 均深入暸解其複雜性。(5)較適合運用在對問題仍屬探索性階段,尚未有許多前人研 究可循之情況下,或是在假說衍生階段,亦可用在否定或確認假說階段。(6)研究中 不操控變數。(7)研究重點為當前問題。(8)個案研究對研究「為什麼」以及「如何 做」的研究問題較為有用,可做為追蹤未來相關研究的基礎。(9)研究結論與研究者 整合能力存有極大的關係。

Yin(1989)則強調個案研究可以是探索性(exploratory)、描述性(descriptive)

或解釋性(explanatory)的研究。這種方法尤其適合運用在資訊管理相關研究,因為 近來資訊系統的研究已漸漸從純科技走向組織中運用資訊系統解決管理問題為重 點。而資訊科技引進組織又日新月異,每年有許多新的主題等待研究,在既有研究極 少甚至沒有的情況下,個案研究極適合在資訊管理這樣的領域,用以暸解現況並衍生

假說的研究問題(吳琮璠,1997)。

由於個案研究具有下列優點:(1)推論是從整個情境、實體的研究中獲得,而僅 非僅從一個或若干個層面的研究中獲得;(2)個案研究是對一真實事件或情境的敘 述,而統計研究只是真實情境的抽象概念;(3)由於研究者和受訪者可能較長時間的 共處,通常可發展出較融洽的關係和開放式的問答,較易獲得可靠的資料;這種研究 設計使研究人員對某一問題的性質能有基本的暸解,有時亦可獲得其他研究設計所難 以收集的資訊(Boyd, et al., 1991;黃俊英,1997c)。

但是個案研究亦有客觀性不夠及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缺點:(1)個案方法係對整個 情境做詳盡的描述,較難發展正式的觀察和記錄方法。非正式的方法可能不夠客觀,

研究人員可能只看他們想看的部份。(2)在分析個案資料時也會有不客觀的情事。由 於未使用正式的統計方法,資料係根據研究人員的直覺來做分析。(3)在分析個案時,

研究人員傾向於將個案分析的結果推廣到個案以外的群體。因為樣本通常很小,個案 係主觀選擇,而且常有選擇不平常個案的傾向,因此將個案分析概括化是危險的

(Boyd, et al., 1991;黃俊英,1997c;楊國樞等,1998d)。

綜上所述,個案研究方法有其適用領域及優缺點,且國內外資訊管理領域之學術 期刊和論文亦經常採用做為探討新興主題的研究方法(宋餘俠,1994;楊亨利等,

1997;Kim & Michelman, 1990; Tukana & Weber, 1996; Payton, 1997; Zack, 1999;

Warkentin et al., 2001)。本研究經評估所屬研究領域、主題和性質後,認為宜採用此 種研究方法較為適當,惟在研究過程應儘量克服客觀性不夠及樣本代表性不足的問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