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式 IOS 之個案分析

第四章 個案實證研究

第三節 網路式 IOS 之個案分析

一、健保 IC 卡系統(個案七)

中央健保局為防止醫療浪費、整合現行醫療憑證、避免醫療申報費用資料與實際 資料之落差,及促進醫事服務機構電腦化及連線,於九十年規劃實施健保 IC 卡政策,

並於九十一年底開始進行醫療院所試辦作業(中華民國醫院協會,2002c)。目前國內 健保醫療憑證仍採紙卡方式,超過就醫次數六次則需更換新的紙卡,並於每年年初進 行年度全面紙卡更新,耗費換卡成本甚巨。健保醫療費用申報則是採每月連線或媒體 申報方式,由於醫療院所每月月初進行上月資料批次申報,申報費用資料與實際資料 易產生落差,以致健保局無法每日及時掌握正確申報資訊,以杜絕醫療資源之不當使 用和浪費。

健保 IC 卡系統(個案七)即屬此類型 IOS 的應用,此系統是中央健保局九十年 度委託東元電機公司所發展的 IOS(中央健保局,2001),提供全國各醫療院所向健 保局建置於高雄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進行 IC 卡讀卡機之網路認證、病患 IC 卡 之網路更新,以及每日就醫資訊之網路上傳等功能。

合作體系成員包括中央健保局(一家)和全國各層級之醫療院所。由中央健保局 負責建置共同主機及資料庫,集合彙整全國醫療院所之就醫相關資訊,提供健保局支 付、管理及稽核使用。此種合作體系的特性在於參與的組織屬於產業的上下游關係,

連結目的是為了電子化醫療憑證、簡化就醫流程、提高申報效率,以及防止醫療浪費,

以達到降低就醫成本及提高服務品質的目的。

就組織相依性而言,此種 IOS 所形成的關係屬於相互式相依,主要核心技術以密

集配合為主,由於牽涉不同等級的醫療院所,其慣有之作業方式係由多個組織密切配 合才能處理病患就醫和保險申報等資訊,由於互為輸出入缺一不可,因此這些服務常 聯合安排在一起,以滿足受服務者的需要,屬於網路式 IOS。在跨組織合作關係分類 上,依據 Porter & Fuller(1987)的區分屬於作業及後勤聯盟,各醫療院所定時或不 定時將病患就醫和保險申報資訊,透過資訊網路傳輸集中到共同的資料庫,並藉由共 同修訂作業流程及建立標準,提供健保局之資料中心進行支付、管理及稽核使用。由 於本系統的連線組織皆從事病患就醫和保險申報等資料交換傳輸,依據楊亨利等

(1997)的區分應屬於共同價值活動型的網路組織。就醫院所採行的跨組織合作方案 而言,此項合作方案屬醫院聯合分擔服務之行政管理,所發展的 IOS 主要應用於醫院 價值鏈中基礎結構活動之櫃台作業和保險申報支援活動上。

個案七的 IOS 具有以下特性:

(一)合夥關係:藉由 IOS 在健保 IC 卡系統的應用,建立了組織間新的電子合夥關 係,此種 IOS 所形成的網路組織具低度結構性,各參與醫院需與健保局簽定試 辦同意書,因此跨組織之協調機制以標準、規則、排程、計畫,和相互調適為 主。為維持後續合作關係,健保局需定期檢討評估各參與醫院之健保 IC 卡應用 情況,若有任何作業異動,皆會影響醫院正常作業,因此水平溝通與決策制定 皆需要高度溝通,發生潛在衝突程度亦高。

(二)居中協調者出現:此 IOS 所出現的居中協調者是執行計畫之中央健保局資訊部 門和接受委託之東元電機公司,居中者提供各參與醫院有關健保 IC 卡應用之聯 繫協調、系統開發、訂定標準及必要的認證工作(中央健保局,2001)。

(三)作業流程修訂:各醫療院所雖然先前使用健保局規定之紙卡作業,但是改採 IC

卡作業後,醫療院所之門診、急診和住院就醫流程皆需面臨大幅修改,後續之 醫院資訊系統亦需配合更新。各醫療院所需遵循中央健保局訂定之通用流程及 作業標準,修改各自院內之就醫和申報作業(中華民國醫院協會,2002c;張音,

2002c)。

(四)技術標準採用:中央健保局針對 IC 卡作業訂定新版 IC 卡儲存之標準檔案格式

(計有基本資料段、健保資料段、醫療專區、衛生行政專區等),並預定公告新 版 IC 卡申報格式。醫療院所每日資料上傳部份則採 XML 格式(中央健保局,

2002)。

在組織的知識資產分類方面,由於本系統所處理的病患就醫和保險申報資訊是由 醫院每日例行櫃台作業和保險申報業務所產生,依據 Nonaka et al. (2000)的區分屬 例行性的知識資產,是具有實務特性的知識;但是在 IC 卡儲存和保險申報之醫師醫 令部份則是來自於醫師的經驗式知識,是較複雜且不容易文件化或標準化的內隱知 識,因此應屬於經驗性的知識資產。在知識管理的應用方面,從業務層面觀之,本系 統在知識使用與科技應用的內容是一致的,也就是當完成一筆病患 IC 卡交易時,知 識就呈現在系統使用者前,使用者僅能接受系統所呈現的知識,無法進一步選擇如何 存取或表達知識,因此依 Binney(2001)的區分應屬交易式的應用。

另一方面,從使用者角色及知識流向觀之,各醫院必須隨時依線上業務需求向健 保局資料中心申請連線認證、更新或上傳資訊,健保局則依據醫院之申請需求,線上 回覆認證或申請結果,為使各醫院之 IC 卡系統能正常順利運作,醫院和健保局必須 以線上作業模式,密集溝通交換資訊。知識提供者和知識使用者是直接透過應用系統 進行互動,彼此之間雖不直接接觸但互動較為頻繁,應用系統提供了一個整合和建立

體系成員收集 IC 卡相關知識的共同平台和整合式知識庫,因此依 Tiwana(2000)的 區分應屬整合式的應用。

在應用 IOS 之效益方面,從價值鏈分析可知,本系統的應用節省了醫院與保險機 構間處理病患就醫和保險申報資訊的作業時間,提高病患就醫服務品質、降低醫院保 險申報的成本,至於醫院和病患則可獲得較快速的回覆。對於健保局而言,則有助於 與醫院間建立標準化的電子憑證和申報網路,降低行政作業成本,避免醫療資源浪 費,達到衛生主管機關要求建立院際間之標準化資訊流通的目標。從知識管理的應用 可知,本系統屬交易式及互動式的應用,具有互動性較高及結構性低的特色。此種 IOS 應用提高了參與合作體系在競爭優勢、聯結、顧客關係之策略效益,資訊存取和資訊 品質之資訊效益,及溝通效率和企業效率之交易效益等三個層面的組織效益。

二、遠距醫療系統(個案八)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八 十 四 年 度 起 為 配 合 行 政 院 NII (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國家資訊通信基礎建設)的推動,負責主導「遠距醫療先導實驗計劃」

進行(行政院,1995),其目的除配合 NII 網路建設外,主要在於補償醫療資源之不 足,以及了解新科技之引進對醫療照護的影響(衛生署,1996)。衛生署九十年修訂

「加強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服務計畫」之「山地離島遠距醫療業務補助原則」,指 定以醫療資源缺乏的六區十五個次區為發展整體遠距醫療計畫的重點(衛生署,

2001),以解決台灣山地離島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

遠距醫療系統(個案八)即屬此類型 IOS 的應用,此系統是衛生署八十四年委託 教育部所屬南北部二個國立醫學中心所發展的 IOS,主要目的是利用資訊及網路科

技,將責任醫學中心之醫療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服務,提供給偏遠及離島地區的民眾和 醫療人員,以爭取治療時效。由於醫學中心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較廣,而偏遠地區因醫 療資源不足或部份專科缺乏,透過院際會診合作,可將病患之臨床醫療服務交由接受 會診醫院來提供,而形成醫院間生產作業價值活動的互補。本系統主要提供院際間同 步和非同步之遠距會診功能,系統功能包括遠距會診視訊暨醫學影像診斷、遠距會診 單開立和回覆、遠距會診病歷查詢和回覆、遠距會診病患管理,以及安排預約轉診等

(張音等,1996;Chang, et al., 1998;Chi, et al., 1999)。

合作體系成員包括醫學中心(北部醫學中心一家,南部醫學中心一家)、地區醫 院(數家)、區域醫院(數家)。此種合作體系的特性在於參與的組織屬於同一產業的 水平相依關係或垂直相依關係,連結目的是為了提供病患適當的臨床醫療會診服務或 是互補性的分工合作,以達到醫療資源的合理運用。

就組織相依性而言,此種 IOS 所形成的水平及垂直整合關係,屬於相互式相依,

主要核心技術以密集配合為主,由於牽涉不同等級的醫療院所,其慣有之作業方式係 由多個組織密切配合才能處理某些服務,由於互為輸出入缺一不可,因此這些服務常 聯合安排在一起,以滿足受服務者的需要,屬於網路式 IOS。在跨組織合作關係分類 上,依據 Porter & Fuller(1987)的區分屬於作業及後勤聯盟,醫學中心將資訊網路 連接到同等級或中下游之不同層級醫療院所,並藉由共同修訂作業流程及建立標準,

將病患之會診作業及臨床醫療服務與合作醫院的病患生產作業活動作雙向的緊密配 合。依據楊亨利等(1997)的區分則屬於共同價值活動型的網路組織。就醫院所採行 的跨組織合作方案而言,此項合作方案屬醫院聯合分擔服務之照護及醫療設備方面,

所發展的 IOS 主要應用於醫院價值鏈的生產作業之主要活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