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 研究方法

為達成本研究之目的,在研究方法上採用文獻分析法、專家會議與問卷 調查法,茲分述如下:

(一)文獻分析法(literature analysis)

蒐集並閱讀國內外使用行為與滿意度之相關文獻,尤其偏重於資訊通訊 產業相關之論文或著作,作為本研究編制問卷及研究結果解釋之重要參考。

(二)專家會議(expert meeting)

依文獻探討所得,編擬問卷大綱,再依此大綱自行編製「台灣網路電話 使用者的使用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問卷初稿,為使問卷能客觀地反映出 網路電話使用者之使用行為及滿意度,故將問卷初稿惠請10 位專家學者填 寫審查與指正,其中包含 8 位學術界的學者教授與 2 位相關領域的企業界 專家,進行調查問卷的審查,指正問卷先後順序的流暢性,加強問卷之專 家效度。

(三)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

經由專家會議,修正調查問卷內容後,編製成「網頁問卷」以進行線上 正式問卷的調查,利用這種電腦網路的問卷調查法,讓使用者能夠直接透 過網頁進行問卷調查,具有高度的匿名性,可突破時空籓籬的限制,使問

卷能客觀地反映出網路電話使用者之使用行為及滿意度,使用更完整文字 顏色來呈現調查的問項,以進行網路電話使用者其使用行為與滿意度現況 之調查研究。

二、 研究步驟

確立本研究之目的與研究方法後,本研究之步驟主要係依下列程序進 行,其程序共分為八個研究步驟(如圖1-5-1 所示),各別簡述說明如下:

(一)確立研究主題與目的:經由相關文獻整理與分析,確立本研究動機 及方向。因為網路電話在台灣近年蓬勃發展,但仍少有針對使用者 進行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蒐集國內外學者以通訊相關產業為研 究主體的相關研究資料,經由相關文獻整理與分析,依據以前的研 究加以整理彙總,並提出本研究之具體研究主題與目的。

(二)相關文獻與理論探討:廣泛蒐集國內外有關書籍、期刊等圖書資訊,

就服務品質理論、問卷調查理論、顧客滿意度、顧客後續行為、相 關研究及統計分析等文獻進行探討分析。

(三)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

1. 建立研究架構:根據研究主題,蒐集與主題相關之文獻加以探 討、分析及整理,經與師長、學者多次研討後確立研究架構。

2. 建立研究假設:當建立研究架構與定義變數之後,再針對各種變

數之間所要探討的彼此關係,來建立研究假設。

(四)分析方法與設計、問卷設計與預試:

1. 分析方法與設計:當研究架構與假設確立後,針對所設立的研究 假設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方法。

2. 問卷設計與預試:透過相關文獻之研讀並決定研究變項,設計相 關之問卷題目進行多次修正與討論,擬定問卷題目的內容,進行 問卷設計,並且請專家學者審查,以及透過具實務經驗之使用者 進行預試,瞭解和分析預測者的意見,以使本問卷量表更加周 全,確定問卷題目的內容。

(五)問卷調查:接著即利用網際網路展開正式網頁問卷的調查,利用所 設計的問卷量表,再針對研究對象發放問卷及回收。

(六)問卷回收與整理:將正式問卷測試和問卷回收後,進行問卷資料的 整理建檔。

(七)資料分析與假設檢定:將正式問卷測試經由分析,並且剔除無效問 卷,進行問卷資料的統計結果分析及假設驗證。

(八)研究結論及建議:依據資料分析,提供消費者選擇網路電話的參考,

進而給予網路電話業者顧客滿意度的改善意見之依據,並且提出後 續研究方向建議,最後供有興趣者能作更深入、更廣泛之研究。

1-5-1 研究步驟 確立研究主題與目的

相關文獻與理論探討

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

問卷設計與預試 分析方法與設計

問卷調查

問卷回收與整理

資料分析與假設檢定

結論與建議

第六節 名辭解釋

本節將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結合相關理論基礎,提出研究假設後,

推論所採用的各研究變項,利用操作型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對測 量或操弄變項的程序所做的清楚敘述,並進一步定出各研究變項之操作性 定義,分別闡述說明如下:

(一)網路電話(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或網路電話(Internet Telephony):網路電話是將語音訊號壓縮成數據資料封包後,在 IP 網路基礎上傳送的語音服務,也就是說,透過開放性的網際網路,

傳送語音的電信應用服務。利用Internet 不僅做到了可即時提供語音 服務,更可連接至世界各地,讓使用者可以不需透過傳統的公眾電 話網路(PSTN)進行遠距離電話交談。

二○○一年六月交通部電信總局針對第二類電信業者加以制定 相關法規,其中對於網路電話服務的定義是:「指經營者透過網際網 路傳送與接收所提供之語音服務。」因此,凡事只要能夠透過網路 傳送與接收所提供之所有語音服務皆為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其本研 究範圍及對象,以台灣地區為主的網路電話使用者,其次則是潛在 使用者,分別簡述說明如下:

1. 網路電話使用者是指具有使用網路電話經驗之使用者為主。

2. 潛在使用者是指具有潛在使用意願,或是對網路電話有興趣

的潛在使用者(即是未使用網路電話且填寫問卷的受測者)。

(二)使用行為:Kotler(1998)提到消費者之購買決策包括產品選擇、品 牌選擇、經銷商選擇、購買時機、及購買量等,而本研究蒐集國內 外學者以通訊、網路等相關產業為研究主體的使用行為,瞭解使用 者對於使用網路、網路電話的狀況,並探求使用網路電話的動機與 需求。各變數名稱及其問卷內容請參見第三章第二節問卷編製的問 卷內容。

(三)使用滿意度:使用者滿意度是影響持續使用意願的關鍵因素,而滿 意度是透過使用者購前的期望和購後的績效知覺的「確認」所產生 的,且會構成顧客再購買行為的因素。顧客在使用接受後,實際感 受到的滿意程度,亦即對網路電話整體使用過程與使用結果所產生 的相關評價,本研究將使用滿意度視為一種認知及情感上的判斷,

作為影響網路電話評價之滿意度衡量構面(品質、功能、服務)及 網路電話產品的相關屬性。

(四)顧客後續行為:顧客在使用產品或接受服務後,會將自身經驗的感 受,轉變為內在心理評斷的依據,進而決定對該產品或服務的喜厭 好惡(例如:是否滿意等),同時會影響到顧客後續行為的表現,當 感到滿意時,即會進而影響顧客後續行為的忠誠表現(忠誠度),當 感到不滿意時,則會產生抱怨(抱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