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電話者的使用行為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網路電話者的使用行為

一、 市場區隔的基礎

市場區隔最早由 Smith(1956)提出,其目的在於認清顧客的需求,以 便能具體實施行銷觀念,針對顧客的需求來調整產品與行銷方式。Wendell

(1956)指出市場區隔的基礎是建立在市場需求面的發展上,並針對產品 和行銷活動做更合理和確實的調整,以使其適合於消費者或使用者之需 要。由於本研究的市場範圍是由使用者、購買者及家計單位個人所組成的 市場,且主要是以網路電話使用者或消費者的市場群體為主,探就台灣網 路電話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因此必須了解區隔變數與使用區隔變數的程序。

(一) 區隔變數

一般來說,市場區隔的變數可分為兩大類:區隔變數與描述變數。區 隔變數可作為市場分群的準則;描述變數則可以其描繪市場區隔之特性。

Kotler(1998)將消費者市場區隔變數分為四大類,分別為:

(1) 地理變數(geographic variables):包括地區、州郡、城市的大小、人 口密度、氣候等。

(2) 人口統計變數(demographic variables):包括年齡、性別、所得、家 庭大小、職業、教育程度、家庭生命週期、宗教信仰、種族、國籍 等。它是市場區隔中最常用的變數,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及使 用率與它有高度相關性。

(3) 心理變數(pycho graphic variables):包括人格特質、生活型態、社 會階層等。

(4) 行為變數(behavioristic variables):包括購買時機、追求利益、使用 者情況、使用率、品牌忠誠度、購買準備階段及態度等。依購買者 的行為變數,會將市場區隔成不同的群體。

前三類變數屬於消費者特質(Consumer Characteristics),而行為變數 則屬於消費者反應(Consumer Response)。

(二) 區隔程序

Kotler(1998)提出行銷公司常用來確認市場主要的區隔程序,分別 為以下的三個步驟:

(1) 調查階段(survey stage):透過訪談或問卷調查,了解消費者的態度、

動機和行為。

(2) 分析階段(analysis stage):對初級資料進行因素分析剔除相關性高 的變數,再以集群分析區分出具有顯著差異的市場區隔。

(3) 描繪/成形階段(profiling stage):剖析各區隔中人口統計變數、行為 或消費習慣等,並根據區隔中主要顯著特性為各區隔命名。

綜合上述,有關區隔的衡量,本研究擬將以人口統計變數,行為變數 為區隔變數,並遵循區隔之程序產生各區隔。

二、 期望符合論

1980 年由 Oliver 所提出期望符合論(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Theory, ECT),ECT 理論架構為在購買前,顧客本身的期望(Expectation)購買商 品或使用服務,然後在接受或使用此商品或服務後,本身所感受到的實際 績效(Perceived Performance)與先前所期望的情形作一比較,以評比期望 是否符合(Confirmation),比較結果影響滿意度(Satisfaction)的高低,而 滿意度即成為下次再度購買或再使用(Repurchase Intention)的參考。

ECT 理論被廣泛用於研究顧客的滿意度與購買後行為,並為後繼學者

依據陳煜鑫(2003)期望符合論 ECT 架構,簡單說明定義之間的關係:

1. 期望(Expectation):ECT 理論中將期望定義為滿意的決定因素之一,

期望代表「預先看法(Pretrial belief)」,預先看法是由收集相關資訊處 理後而形成,看法將影響顧客態度、未來動機與行為,並由實際使用 產品所產生的經驗,來改變原先的看法。

2. 認知績效/感受到的實際表現(Perceived Performance):Cadotte, et al.

(1987)指出認知績效是指顧客對於產品或服務,其績效是否符合顧 客自身的需要或欲望。Churchill & Surprenant(1982)將績效最重要的 部分視為一種比較標準,用來評量購買前期望差異是否一致的程度。

3. 期望符合(Confirmation):期望符合的定義為顧客經由實際績效與期 望評比之後,所產生的主觀判斷,即顧客會藉由對事物實際的感受,

以評比預先建立的期望水準。

4. 滿意度(Satisfaction):Oliver(1980)認為滿意度的定義,為與期望 認知差異的評價,以及對產品的認知績效。

5. 再購買意圖(Repurchase Intention):Koufaris(2002)認為顧客的滿意 度將近似於顧客重複購買的意願,並此意願是實際能留住顧客的依據。

Oliver(1980)提出消費者心理機制的運作程序如下:(1)購買某一特定 產品或服務形之前,消費者會有初步的期望;(2)接著使用該產品或服務一 段時間後產生績效的認知;(3)評估這些績效認知是否符合原先的期望;(4)

評估結果影響他們對該產品或服務的滿意度或是情感;(5)若是滿意則有繼 續購買的意願。

期望符合論經常被用於消費者滿意、購買後行為(例如:再次購買、

抱怨等)、服務行銷…等消費者行為研究(Anderson and Sullivan, 1993;

Dobholkar et al.,1997)、及系統使用者的行為(Bhattacherjee, 2001)。且該理 論的預測力已獲得許多不同領域的證實,例如:產品的重購(product repurchase)(Spreng, et al, 1996)與服務的續用(service continuance)

(Patterson et al., 1997)等。

Bhattacherjee 認為持續使用行為與顧客再購行為類似,因為從事此行為 時的決策包含:(1)受到初期決定(接受或購買)所影響,(2)受初期使用經 驗(資訊系統或產品)所影響,(3)使用後可能潛在地改變初期的決策。資 訊系統使用者的決策過程正如ECT 模式所描述,藉由使用後的期望改變心 中的想法。 Bhattacherjee(2001)為預測與解釋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持續使 用行為,以網路銀行系統使用者為研究對象,針對資訊系統使用情境以修 改ECT 模式,並認為 ECT 模式應該做部分理論延伸,以符合研究資訊系統 持續使用行為的情境:(1)ECT 持續使用模式應注重事後接受的變數,因為 事前變數已經被包含期望符合和滿意度的構面內。(2)原本 ECT 模式僅檢驗 事前期望,但由於期望會隨時間而改變,所以持續使用模式中,應注重事 後期望。(3)ECT 持續使用模式的事後期望包含認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符合 ECT 的期望定義(個人信念或信念的集合),因為認知有 用性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是顯著認知信念(Davis et.,1989),如圖 2-3-2 所示。

2-3-2 接受後的資訊系統持續使用模式 資料來源:Bhattacherjee(2001)

Bhattacherjee(2001)研究結果發現當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產生滿意以及 認知到系統的有用性,即會提升持續使用的意願,並且事後期望的正向符 合(績效高於預期)與對系統的有用性認知均正向影響著使用者的滿意程 度。事後期望符合的程度也影響著使用者的認知有用性,即表示若資訊系 統績效高於使用者的預期,則會讓使用者認為此系統是有用的。

因此,由Oliver(1980)為研究消費者行為而提出的期望符合論(ECT), 經過Churchill & Surprenant(1982)等學者加以驗證,及將各構面予以明確 定義,並引用於網路情境所作的修改,均表示此理論為顧客滿意度與重複 購買或持續使用的行為,提供有力而顯著的解釋,能有效的藉由顧客的期 望是否符合(正向符合或負向符合),來推估顧客是否滿意及其後的行為。

McKinney et al.(2002)認為網路使用者本身已經具備不同網站的使用經 認知有用性

確認

使用滿意度 資訊系統IS

持續意向

驗,因此透過ETC 模式來衡量使用者的期望確認可以分析網站的滿意度。

三、 消費者行為理論

Williams(1982)認為一切與消費者購買產品或勞務的過程中有關的活 動、意見和影響,即是消費者行為。而 Schiffman &Kanuk(1991)對消費 者行為的定義則是消費者為了滿足需求,所表現出對於商品或勞務的尋 找、購買、使用、評價和處置等行為。林秋慧(2003)、蔡瑞宇(1996)將 消費者行為定義為:當消費者在需求尚未滿足的情況下,如何去尋找、評 估、購買、使用與處理一項產品或服務所表現的各種行為。

(一) 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分類

一般而言,購買決策愈複雜,參與者就愈多,購買者的考慮也愈多,因 此,消費者在決策時和購買行為的類型有關。Henry Assael(1987)以購買 者的涉入程度與品牌的差異程度為基礎,區分出四種消費者購買行為,此 四種類型的名稱為:複雜的購買行為、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降低失調 的購買行為、習慣性的購買行為,如表2-3-1 所示。

1. 複雜的購買行為(complex buying behavior)

當消費者所要購買的商品價格昂貴、不經常購買、購買的知覺風險高、

具有高度的自我表現,並瞭解現有品牌之間存有顯著的差異時,消費者會 有更多的參與。通常此類型的消費者,對於商品的類別所知不多,其會經

歷一個學習過程,先發展出個人對此商品的信念,然後轉變成態度,最後 成為明確審慎的購買行為。

2. 降低失調的購買行為(dissonance-reducing buying behavior)

有時消費者雖屬於高度涉入者,但卻無法在現有各品牌中分辨出彼此的 差異時,消費者會尋訪很多商店,且會因各品牌間差異並不明顯而很迅速 的購買。消費者的品牌決定可能是某一品牌提供特惠價格或圖個方便而購 買。但在購買後消費者可能會經歷到認知失調(postpurchase dissonance)的 情形,此時消費者會開始探知更多的事物,以便支持已作的決策來降低認 知失調。因此,消費者首先會經歷某種行為狀態,獲得一些新的信念,最 後以較有利的方式來評估自己的決擇。

3. 習慣性的購買行為(habitual buying behavior)

許多產品是在消費者低度涉入且品牌之間差異很小的情況下被購買。消 費者對於大多數低成本及經常購買的產品,並沒有經過正常的「信念/態度/

行為」的順序;沒有廣泛的尋找有關該品牌的資訊,沒有評估各品牌的特 徵,亦沒有仔細權衡之後再作最後的決定。消費者會尋找購買相同品牌的 產品,純粹出於一種習慣,並非有強烈的品牌忠誠度。此類型的購買過程 是由被動地學習形成品牌信念,然後是購買行為,而在採取行動之前可能 有亦可能沒有評估程序。

4. 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variety-seeking buying behavior)

有些購買情境的特徵是低度消費者涉入,但卻有顯著的品牌差異,此時 消費者會經常變換品牌。這類型消費者的信念是選擇產品的品牌,不需作 太多的評估,只有在消費時才加以評估。但消費者於下次購買時可能會轉

有些購買情境的特徵是低度消費者涉入,但卻有顯著的品牌差異,此時 消費者會經常變換品牌。這類型消費者的信念是選擇產品的品牌,不需作 太多的評估,只有在消費時才加以評估。但消費者於下次購買時可能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