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壹、研究方法   ㄧ、研究方法  

所謂「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係指蒐集與處理資料的手段與程式,

本篇論文採用的是「文獻分析法」與「歷史研究法」。  

「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  Method)指的是就研究議題相關各類文 件資料做探索性分析,包括書面文件、文件、回憶錄、日記、報紙文章、會議記 錄等等,取得對某議題宏觀的歷史脈絡,也可藉這些資料的搜集,比較一國之內 或國家之間的情形,以發現新事物或是支持對某一見解的看法。本論文將透過蒐 集中國官方出版品、專書、期刊、學位論文、報章雜誌以及網頁資訊等,以期獲 得第一手資訊以及具代表性的觀點,另以中英文學術著作之觀點與立場加以檢視,

期獲得較中立、客觀之具體研究成果。  

「歷史分析法」是對一個問題發生及演變的嚴格,有長時間的研究,對這一 個問題的相關資料,進行歸納、解釋並加以分析及預測。64運用此方法通常要藉 由考察歷史上各種事件的先後關係,找出因果線索,並從中抽絲剝繭分析出造成 當前狀況的源頭,長時間觀察有機會找出肇因,也可能逐步推導出影響未來發展 之變數,本論文最終將以分析獲得之結果,探討中國中亞能源戰略之展望。  

 

貳、研究途徑  

本論文將藉由「地緣經濟學(geo-­‐economics)」及「國際合作理論」探討中 國如何利用地緣與經濟的優勢,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  

一、地緣經濟學  

地緣經濟學是在冷戰結束後出現的國際關係理論。這一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 為前美國華盛頓戰略和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地緣經濟學專案主任愛德華.盧特沃克

(Edward  N.  Luttwak)65。盧特沃克教授認為,冷戰結束後,世界進入了地緣經 濟時代,標誌著國際關係從地緣政治學向地緣經濟學發展,是「發展」,而不是

「取代」,故有人稱之為「後地緣政治經濟學」。其主要論點為:(一)意識形態

64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4 年),頁 12。  

65   Armand  Clesse,  Richard  Newell  Cooper,  and  Yoshikazu  Sakamoto,  ed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East-­‐West  Order  (Bos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4),  25.    

的差異已不如以前重要;(二)按地緣政治標準劃定的對手或敵手,在地緣經濟 時代可能同時是貿易夥伴;(三)對全球的最大威脅已從核戰爭危險轉向經濟危 機和生態破壞,國際關係中「低階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問題)的迫切性 和重要性首次超越「高階政治」(軍事對抗和核嚇阻)。這一轉向「開拓了超越國 界的、競爭與合作並存的新時代」。66  

與「地緣政治學」不同的是,在這一理論中,地緣的概念是指民族國家以國 家領土作為地理含義上的競爭單位。地緣經濟學家研究的是,如何從地理的角度 出發,在國際競爭中,保護國家的自身利益。雖然地緣經濟學家把研究重點放在 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和較量上,但本質上地緣經濟學家與傳統現實主義仍有諸多 相似之處:  

(一)主要行為體仍然是國家;  

(二)冷戰後依然是競爭與對立關係,但強調是在經濟面的呈現;  

(三)強調權力,但是在國家的經濟權力和經濟安全;  

(四)國家所有的經濟較量都是由國家利益驅動的。67  

本論文希望以地緣經濟學角度,觀察中國中亞能源戰略與中國的能源安全的 變化關係。  

二、國際合作理論  

國際合作理論為各國實力的追求主要通過國家經濟力量的增長來實現,政治 衝突往往表現為經濟競爭,各國根據政治的需要來調節經濟關係,強調政治和經 濟的緊密關係。冷戰後,國際關係格局中出現了政治衝突和經濟合作的現象,即 低階政治(經濟發展)和高階政治(國際安全)開始相互靠攏,國際經濟關係重 新成為國際關係的一個焦點,成為影響國際政治的重要因素。  

1986 年,國際關係領域知名學者奧伊(Kenneth  Oye)主編出版國際合作理 論的經典書籍「無政府狀態下的合作」,提出國家應該透過無政府狀態下的合作

66   Armand  Clesse,  Richard  Newell  Cooper,  and  Yoshikazu  Sakamoto,  ed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East-­‐West  Order  (Bos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94),  25-­‐27.  

67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 年),頁 347-­‐356。  

實現共同的發展目標。他們認為要改善目前鬆散的國際合作情形,應針對三個主 要環節:利益的一致性、預測的共同性和參與者數目的調整。68他們強調,以「互 惠」原則開展「有條件的合作」才是最佳的選擇,69國際機制不是取代「互惠」

原則,而是強化「互惠」原則,並使之制度化。70  

1992 年,海倫米爾納(Helen  Milner)認為合作意指「行為者通過政策調整 過程,調整自身行為以適應別人目前及以後的需求」,政策調整的重點是各國調 整政策以減少對別國的消極後果。他在文章中總結六方面對國家間合作產生影響 的因素:  

(一) 絕對收益:當國家採取互動互惠的政策時,合作行為更有可能實現。

國家間進行合作是為了獲得絕對收益,但在一定條件下,國家也追 求相對收益。  

(二) 行為者數目:根據奧伊所說,行為者越多,合作就越困難,米爾納 提出,兩個行為者是合作的最佳數目,即雙邊合作最為可行。但有 的學者也提出不同觀點,認為在國家追求相對收益的情形中,行為 者的數目增加,更有益於合作。  

(三) 博弈論中「囚徒困境」模式的運用:若行為者將重點放在未來的期 待,合作就更有可能。  

(四) 國際機制因素:國際機制中的準則、原則和規則可對合作產生正向 效益,與國家間的合作有密切關係。  

(五) 認知一致因素:共同利益和價值取向,對問題和解決方法的一致認 知。  

(六) 權力的非對稱性:米爾納認為,權力的非對稱性有利於合作的實現。  

 

米爾納還提出兩點值得注意的理論思考。第一,代價的問題。米爾納認為,

68   Kenneth  A.  Oye,  ed.,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227-­‐228.  

69   Kenneth  A.  Oye,  ed.,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249.  

70   Kenneth  A.  Oye,  ed.,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250.  

若行為者對發生衝突付出的代價低,合作的可能性較小;反之,則合作可能性相 對較大。第二,國內政治問題,國內政治制度、利益集團及公共輿論對國家在外 交政策起決定性作用,唯有當國內一致,國際合作協議才能得到批准。71  

本文即透過國際政治經濟學中,有關國際合作理論,探討中國與中亞各國   如何透過雙邊及多邊共同發展、地區安全合作與區域經濟合作,建立彼此互利的 合作關係,間接鞏固中國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