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少有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產生敵意的情節。

而 2019 年,日本動畫公司 BONES 與音樂公司 Flying DOG 聯手打造了一部 雙方的週年紀念作品【Carole & Tuesday】,這是日本少見的以非機器人的形式描 繪 AI 與人類關係的作品,其故事即是在人類開始移居火星,而音樂全由 AI 創作 的背景之下開展。在這樣的時代,AI 已經成為了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從 器具類的鬧鐘、行李箱,到工作性質的生活管家、警衛、競選助手等等,故事中 隨處可見製作者對 AI 的想像與擔憂,但本作與過去的 AI 主題影視作品核心的差 異在於它的故事主軸:人類音樂作品與 AI 音樂作品的競爭,本作試圖透過 Carole

& Tuesday 這個音樂組合與女配角 Angela 的星路競爭中作出一個提問:AI 創作 與人類創作的差異何在?在本作的劇情中,雙方有數次的交手競爭,但始終不曾 明確的給出任何優劣判斷,留給了觀眾一定的想像和討論空間。

相較於往年的 AI 作品,雖然【Carole & Tuesday】的故事中處處可見 AI 的 作用,然而故事中的 AI 卻都是具備特定功能的人工智慧,與現今的科技發展更 為貼近。且相較於過往作品時常以直接性的衝突或者以感情層面作為敘事主軸,

【Carole & Tuesday】明顯採取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去描繪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係,

即利用 AI 與創作之間的關聯,這是過去的影視作品中幾乎沒有關注的面向,也 許是因為過去人們傾向認為 AI 無法擁有審美也不會有人類的情感經驗,因而不 具備創作能力(李開復、王詠剛,2017),然而如前一節所述,實際上 AI 已經逐 漸在藝術領域取得進展,這一點正證實了,如【Carole & Tuesday】所描述的,

音樂作品主要由 AI 生產的狀況並非不可能發生,而這種對於 AI 的新詮釋更進一 步激發我的好奇,想要去探究本作文本中與過去的 AI 影視文本在詮釋上有何差 異?跟作品創作的社會背景、科技發展又有何關聯?

第三節 研究目的

綜上所述,如今人工智慧的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趨勢,也漸漸融入了日常生

有鑑於此,本研究試圖應用「想像符擔性」(Imagined Affordance)理論來分析之。

Nagy & Neff(2015)提出的想像符擔性,延伸於常見於人機關係研究中的 符擔性理論(Affordance Theory1)。這個概念由 Gibson 提出,並由 Norman 進一步 納入人機關係的討論中。符擔性強調的是外在環境跟個體感知之間的協調,用於 傳播科技中,即個體如何感知並理解科技物的功能,也就是說科技物的功能是產 生在科技物與人的連結之中,因此應是能囊括科技物物質性以及個體心理兩方的 理論(Benjamin D. Nye & Barry G. Silverman,2012)。

然而 Nagy & Neff(2015)認為,在傳播研究中所使用的符擔性角度,實際 上卻經常忽略了人們的感知,反而多以科技的角度進行探討;甚至認為單憑感知 並不足以詮釋在科技持續發展下產生的新人機關係,因此兩人提出了「想像符擔 性」,指出人機關係並不只是人如何理解科技物應該怎麼被使用,或者設計者認 為科技物能做甚麼,更應該是人們怎麼想像科技物的作用,這些期望與想像影響 了人使用科技物的方式。後續 Shaw(2017)重新用 Hall 的編碼/解碼理論 (Encoding/Decoding)去詮釋 Nagy & Neff 論述的「想像符擔性」,在編碼解碼的角 度中,科技物即是文本,解碼者從觀眾變成了使用者,而編碼者從創作者成了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使用者的想像解釋之,同時也是將本研究的後設立場清楚點出:將 AI 作為一種

「科技物」去檢視。而這也正是本研究選擇【Carole & Tuesday】作為研究文本 的原因之一。【Carole & Tuesday】因其故事背景與設定,以及播映時間都更符合 研究需求與立場。因此,本篇研究中將會援引想像符擔性與編碼/解碼作為理論 框架,以【Carole & Tuesday】為核心,並與過去發表的科幻影視作品進行比較,

從文本中展現的 AI 形象,探問創作者如何從【Carole & Tuesday】的情節中展現 其對科技物的想像?而【Carole & Tuesday】作為 2019 年播映的作品,與過去的 作品有何差異?文本中的 AI 又是怎麼與現實的科技產生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科幻作品與人工智慧

所謂科幻(Science Fiction, Sci-fi),最早由 Hugo Gernsback 在其創辦的雜誌中 提出,廣泛而言包含了所有具備幻想與科學要素的作品,一般以現有的科學知識 或現象為基礎,描繪並架構出新的科學想像,由於是幻想性的作品,經常以「未 來」作為故事舞台(張暐欣,2014;王冠婷,2016;胡郁,2016);但若以嚴厲 的標準審視之,吳文龍(2006)指出一部科幻作品中,幻想的情節必須由科學方 式實現,才會被科幻迷視為「正統」,這也正是絕大多數科幻作品遭到詬病之處:

幻想難以以現存的科學理論解釋。然而,科幻作品確有其教育與研究上的必要性,

科幻透過幻想激起大眾對科學的興趣,也藉此激發了研究者的靈感(M. Michael

& S. Carter,2001)。D. Lorenčík, M. Tarhaničová & P. Sinčák(2013)對照了科幻 電影中出現的科學元素,並與現實生活中的科學發展相互對照,指出科學發明與 科幻題材之間存在一個相互刺激並化為現實的迴圈;在其他研究中,則把這個迴 圈以「互文性」來詮釋(許麗雪,2005)。

雖然科幻一詞到 1926 年才被正式提出,然而提到科幻小說乃至整體科幻類 型作品的起源,一般都以瑪莉.雪萊(Mary W. Shelley)於 1818 年創作的《科學怪 人》(Frankenstein)作為代表。以廣義的角度論,其實《科學怪人》並非第一部具

圖 2- 1 科技與藝術影響迴圈

資料來源:D. Lorenčík, M. Tarhaničová & P. Sinčák(2013)

岩,1991;張暐欣,2014;王冠婷,2016)。

回顧《科學怪人》中的故事情節,即便當時的社會背景才只是第一次工業革 命的開始,離人工智慧概念的出現尚有一段距離,但在《科學怪人》中卻已出現 了與人工智慧相似的人造生命概念。瑪莉.雪萊最終給予人造生命一事一個毀滅 性的結局,並以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來發人省思(吳岩,1991;黃鈺婷,

2009)。《科學怪人》中這種批判性的寫作方式,也成了後來科幻作品中的傳統,

甚至可以說是科幻作品必須具備的內容(吳文龍,2006;張暐欣,2014)。

然而《科學怪人》雖作為科幻作品的經典之作,但故事中乘載中心思想的主 傳統與批判(J. Wosk,2010)。

雖然人工智慧概念直到 1950 年代才被提出,但具備機器人概念的科技物早

即英文中的 Automaton(賁可榮、張彥鐸,2006;李享,2014;植田康孝、菊池 魁士,2016)。直到 1920 年,機器人一詞(原為 robota,後發展為今日的 robot)

正式出現,這類自動機械才被以機器人概括論之。

事實上捷克劇作家 Karel Capek 在劇作【羅梭的萬能工人】(Rossum's Universa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Robots, RUR)中提出的機器人一詞,語源來自於捷克語中的奴隸,而劇作中的機 器人對人類的反抗並不是暗示對科技發展的擔憂,而是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下 的貧富差距,利用機器人來代表工人階層在機械化的情況下,標準化的操作以及 在工作上和機械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成為了機械的附庸,正如同馬克思於《資 本論》中所述;在外觀呈現上,RUR 中的機器人也更接近複製人,與人類有相 同的外表;反觀【大都會】中的瑪麗亞,在外觀設計上雖維持著人型,但體表帶 有金屬感,相較於 RUR 的機器人更體現一種科技物的異質性(郭宣靆,2006;

西山禎泰,2011)。許麗雪(2005)也指出相較於科學怪人,【大都會】透過人造 生命「機械化」的轉向更凸顯了科技與人類之間的差異,而吳景琦(2017)認為,

瑪麗亞不僅僅是繼承了科學怪人的異類設定,更重要的是透過機械化強調人類對 異類的操控,加強了人類導致危害的影響力。

換句話說,若以科技與人類關係論,【大都會】繼承了科學怪人的思想並透 過異類外型的轉變來強化這個論述;而若用「機器人」這一符號的角度觀之,【大

圖 2- 2 大都會中的機器人瑪麗亞

資料來源:西山禎泰(2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都會】帶來的是機器人符號意義的轉變:機器人從被壓迫的工人階層,轉換成造 成壓迫甚至危害的加害者,這是機器人在科幻作品中的第一次形象變化(西山禎 泰,2011)。

到了 4、50 年代後,隨著電腦技術發展、圖靈測試與人工智慧一詞在學界出 現、智慧型機器人誕生等科技的快速發展,科幻作品中的批判思想也更常以科技 物來做為載體(許麗雪,2005;郭宣靆,2006)。相較於先前服從人類指令的形 象,此時期科幻作品中的機器人具備自我思考的能力,這是機器人形象在科幻作 品中產生的第二次變化。而所謂「具備自我思考」的能力,也是人工智慧在科幻 作品中的體現,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兩者邊界的模糊與不可分割,既是科技帶來的 影響,也是【大都會】作為經典之作帶來的效應,然而這兩者之間並非等同,機 器人是人工智慧作品中的一大類型,卻無法囊括所有的人工智慧,如圖所示。

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 Isaac Asimov 的短篇小說集《機械公敵》(I, robot),Asimov 在當中提出了赫赫有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 第三法則:除非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否則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此三大法則被提出後,不僅成為許多科幻作品中參照的對象,提供後續對於 機器人或者人工智慧想像的一個基準,更是後來機械倫理學的基礎(許樂,2016)。 但 Asimov 所提出的三大法則之貢獻不僅在於它提供了科幻作品一個可遵循的方

機器人 人工智慧

圖 2- 3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關聯性概念圖

上映(李享,2014;王冠婷,2016)。

當時蘇美冷戰,太空競賽也是其中一環,美國人無不關心國家航太發展,

當時蘇美冷戰,太空競賽也是其中一環,美國人無不關心國家航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