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以二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藉由「網際網路多媒體搜學 教學法」,探究其在詞彙學習之成效。待確認研究方向後,研究者隨即著手相 關文獻的收集,研究步驟包括:蒐集相關文獻、篩選與決定研究對象、擬定「網 際網路多媒體教學法」步驟與訓練方案、篩選教學材料、教學目標詞彙篩選、

編製詞彙理解測驗、進行教學實驗、資料分析、撰寫研究報告。各研究流程茲 說明如下:

篩選教學材料

教學目標詞彙篩選 蒐集相關文獻

篩選與決定研究對象

擬定「網際網路多媒體搜學教學法」步驟與訓練方案

編製詞彙理解測驗

進行教學實驗

資料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圖 3-9 研究流程圖

ㄧ、蒐集相關文獻

本研究針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的學習問題與詞彙學習特徵、中文詞彙特徵 分類之探究、詞彙教學法相關研究等相關文獻進行資料蒐集、閱讀分析、統整 分類、歸納整理,並研擬研究的架構與方法,選擇適當的研究工具,設計相關 表格,例如: 「家長同意書」、「詞彙檢核表」等做為日後研究之用。

二、篩選與決定研究對象

研究者為了研究教學之便,從目前任教學校的資源班選取二名輕度智能障

礙學生為研究對象,其皆具有基本識字能力、基本注音符號輸入電腦技能,以 及詞彙理解方面表現不佳的研究條件。

三、擬定「網際網路多媒體搜尋教學法」步驟與訓練方案

「網際網路多媒體搜學教學法」係研究者針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 質,運用文句脈絡法教學架構並結合資訊科技(電腦與網際網路的搜尋引擎的 功能)的便利,ㄧ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詞彙教學方法。其教學步 驟如下: (ㄧ)引導學生從課本中尋找目標詞彙的上下文;(二)請學生唸讀目標 詞彙的上下文,並運用上下文猜想詞彙的意義;(三)在唸讀的過程中,教學 者的任務在隨時修正學生唸錯的拼音,必要時可請學生在目標詞彙的上下文 中標註注音符號,特別是不會認讀的生字;(四)請學生使用電腦進入網際網 路Google搜尋引擎起始頁面;(五)利用注音符號輸入法在Google搜尋引擎搜尋 欄處輸入不理解的目標詞彙或是目標詞彙上下文中不理解的詞彙;(六)進入 Google搜尋引擎視覺媒體選擇區或是在Google搜尋引擎圖片顯示進階搜尋區 點選適當的圖片和影片,教學者必要時可在旁協助選擇適當的圖片或影片;

(七)學生看完圖片或是影片後,將自己猜想的詞彙意義放入原句中或是經由 師生共同討論驗證,此外,教師可針對學生不了解的地方透過Google 搜尋引

從文章中再唸讀含有目標詞彙的上下文句子;(九)學生將有關目標詞彙的圖 片或影片另存放在學習資料夾中,以供日後複習或是檢索之用;(十)進行詞 彙理解測驗。

四、篩選教學材料

本階段進入教學前,研究者先調查那些國語課本版本是學校教學較為常用 的,並利用中文識字量表了解研究對象的識字程度。研究者為了避免重複教學 導致影響研究結果以及太難的字會影響研究對象對詞彙理解,擬採用一百學年 度二年級下學期翰林以及康軒版的國語課本作為教學材料。

五、教學目標詞彙篩選

教學目標詞彙篩選分為兩個程序,首先,研究者使用詞彙檢核表對兩位研 對象進行詞彙能力測試,教學目標詞彙的選擇以兩位研究對象在詞彙檢核表得 分皆為0分以及1分的詞彙,並符合形容詞、動詞、名詞三種詞性的實詞為主。

其次,請研究對象的班級導師、資源班老師以及研究者本身依據 Vacca 等 人(2000)的詞彙教學的原則進行挑選。最後再從皆符合兩個篩選程序的詞彙,

依照受試者每一節課的詞彙平均學習速度,篩選足量的教學目標詞彙。

六、編製詞彙理解測驗

依據研究對象每節課的詞彙學習數量以及選定的教學目標詞彙編製詞彙 理解測驗,每份測驗題數為教學目標詞彙的三倍。依詞彙詞性分為形容詞、名 詞、動詞三種詞彙理解測驗,每ㄧ種詞性的測驗各編製八份,每份試題編製完 成後,先由學校內擔任國語科教學的低年級教師、普通班老師以及資源班老師 進行試題的初審,再由兩位資源班智商水準差不多的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進行預 試,最後將預試結果太過困難或是簡單的測驗內容進行修整或調整。

七、進行教學實驗

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三個階段,由於尋找符合條 件的研究對象少且降低其在教學實驗的過程中產生學習意願低落或興致缺缺

的狀況,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法中跨行為多探試進行研究。

八、資料分析

研究者使用自編的詞彙理解測驗,將研究對象在基線期、介入期、維持 期階段的評量結果進行紀錄以作為量化分析的資料,並在教學結束後使用教 學意見訪談表作為質化分析的資料。

九、撰寫研究報告

教學結束後,研究者透過蒐集的資料與統整的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 對照其他研究者的相關文獻,加以省思,並整理成研究報告與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