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為實驗教學研究,旨在探討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是否能習得自 我教導策略及自我教導策略介入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清潔工作學習、維持 之成效。實驗教學過程共分為四階段,研究程序圖如圖 3-4 所示:

一、準備階段 1. 蒐集相關文獻

2. 擬定研究計畫 3. 選擇研究對象

4. 教學活動設計與編製評量工具 5. 協同觀察者的訓練

二、實驗教學階段 1. 基線期:蒐集受試者基線期資料 2. 介入期:進行實驗教學

3. 維持期:評量維持成效

三、資料處理階段

四、撰寫研究報告階段 圖 3-4 研究程序圖

壹、 準備階段

一、 蒐集相關文獻

在產生研究動機後,研究者開始蒐集與閱讀過內外相關文獻,以作為 本研究理論基礎與架構。

二、 擬定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方向與研究主題後,與指導教授討論題目與擬定研究方法,

確認以跨受試多基線的研究實驗探討自我教導策略介入中重度智能障礙 學生清潔工作學習之成效,並開始擬定研究計畫。

三、 選擇研究對象

依據研究動機,研究者從任教之年級篩選出符合研究條件之三名學生 作為研究對象,並與家長聯繫,取得家長同意書。

四、 教學活動設計與編製評量工具

研究對象確定後,研究者開始根據受試者之能力,將清潔工作進行工 作分析,設計工作步驟與相關教學內容。同時編製「清潔工作技能正確率 評量表」、「清潔工作效率評量表」與「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

用以觀察記錄與評量受試者在各實驗階段之學習表現。

五、 協同觀察者的訓練

實驗開始進行前,研究者先與協同觀察者說明本研究之實驗情境、目 標行為的操作型定義與評分標準,並解釋評量表使用方式,以確認協同觀 察者明瞭實驗程序與記錄方式。

貳、 實驗教學階段 一、 基線期

基線期主要是針對自我教導策略尚未介入之前,觀察受試者在清潔工

作的表現水準。三位受試者同時進入基線期並進行連續評量,藉此蒐集受 試者在基線期的相關資料並繪製成表。

二、 介入期

介入期意指開始介入自我教導策略進行每週三次、每次九十分鐘的實 驗教學。並於每次教學結束後立即進行評量,以進行受試者在介入期工作 表現相關資料蒐集,並將結果繪製成表,以探討自我教導策略介入成效。

三、 維持期

維持期在介入期結束後一週後開始進行資料蒐集,間隔的一週內研究 者不對受試學生再進行任何教學、提示或練習,在維持期階段亦然。研究 者在維持期對受試者進行連續三次的評量,評量之所有項目皆和基線期相 同,目的在於評量受試者是否能在間隔一週後,維持如果介入期的成效。

參、 資料處理階段

研究者將受試者在各實驗階段的評量表得分加以整理,以視覺分析法 及 C 統計考驗進行資料處理,以檢視受試者在自我教導策略習得及清潔工 作學習之立即與維持成效。

肆、 撰寫研究報告階段

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實驗結果分析情形,歸納整理後與相關文獻進 行比對驗證並撰寫研究報告,同時提出建議供其他教學者與未來相關研究 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