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我教導策略之理論與實施

自我教導訓練(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是加拿大臨床心理學家 D. H. Meichenbaum 於 1970 年代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現今已被廣泛運用在不同領域上,且有良好成效。本節將就自我教導策 略的發展背景、理論基礎、實施內容與步驟分別詳細說明之。

壹、 自我教導策略的發展背景

美國心理學家 Watson 於 1913 年創立行為學派的理論,此後行為主 義風行一時(張春興,2004)。Watson 在 1962 年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 到「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一詞,其應用學習理論矯正 不良適應行為的方法,讓當時眾多教育學者及心理學家等深受行為學派 的影響(陳榮華,2009)。

早期的行為改變技術主要以外控方式改變個體行為,雖然具體且系 統化的方法對處理目標行為常能有立即成效,但此派理論過度重視症狀 處理及強調外在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忽略個體本身對環境認知與評價的 能力(許天威,1994)。此外,個體無法將處理過程及策略有效內化,也 招致許多批評。

1960 年代之後,行為論者受到認知心理學派的影響,開始重視認知、

行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認為個體行為受其思考影響,而非單純受 環境事件所主導,認知(cognition)因素對個體行為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結合認知學派與行為學派的認知行為學派開始蓬勃發展,傳統的行為改 變技術不再只運用外控方式來改變個體的行為,同時也介入心理認知的 歷程,認知行為改變技術(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簡稱 CBM)

便由此而生。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中,因應不同層面的認知經驗與處理策略,發展

出多種不同的治療技術,其中最主要的理論有以下三種:(1)Ellis 的理 情治療 (rational-emotive therapy);(2)Beck 的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3)Meichenbaum 的自我教導訓練(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

(廖鳳池,1990;吳秋燕,1998)。

一、 Ellis 的理情治療法

理情治療理論係指個體的理性信念及情緒能造成期望的情緒後果與 行為後果,反之,非理性信念則會造成不期望的情緒與行為後果,意即 對客觀事實不合理的解釋會造成個人的情緒困擾。所以,個體應辨認並 強烈駁斥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以「理性的思考方式」來替代「非理性的 思考」,用語言直接導正個人非理性的想法,轉向自己真正期望得到的理 性思考模式。

二、 Beck 的認知治療法

相較於 Ellis 直接駁斥當事人不良認知的進行方式,Beck 採用「蘇格 拉底對話」的模式,不但讓治療成為一種互動的過程,同時也鼓勵當事 人不斷檢核自己內在的思考內容及推理方式,被認為極有助益。

Beck 認為思考錯誤是造成心理問題的主因,認知治療法主要目的在 協助當事人克服認知盲點、自我欺騙、模糊知覺及不正確的判斷,以蘇 格拉底的對話方式引導當事人用嘗試錯誤的態度,領悟其想法的謬誤,

逐步解決問題,以改變其認知中對現實不合邏輯或扭曲的思考方式。

三、 Meichenbaum 的自我教導訓練

Meichenbaum 的自我教導訓練將治療重點放在當事人的內在語言上,

強調逐步養成的練習步驟與因應技術的訓練,與 Ellis 偏重打擊當事人非 理性信念的破壞性作法相較,更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Meichenbaum 認為個人對自己說的話決定了其感受及行為反應。因

此注重以正向內在語言為媒介,以達到駕馭自己行為或促進學習效果的 目的。自我教導訓練是 Meichenbaum 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多層面的訓練組 合,用以教導個體中斷其不適應之行為,並產生和工作相關並符合該情 境之因應策略與行為。訓練內容包含認知示範、外隱或內隱的複誦、漸 次性的工作與提供正向行為的直接回饋等。

由 Ellis、Beck 及 Meichenbaum 的理論模式可知,認知行為改變技 術最主要的治療重點在於改變當事人的認知,皆主張個體自我陳述

(self-statement)的重組能影響其行為的重組,去除不合理的思考,以正 確的內在語言建立合宜的內在對話,有助於個體適應行為的養成。(洪榮 照,1991)。

不過,從治療目標及步驟來看,廖鳳池(1990)指出,三者仍有不 同之處。.在治療步驟上,理情治療法採用尖銳的言辭直接攻擊當事人非 理性想法;認知治療法採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婉轉引導當事人自己領 悟其想法中的謬誤;自我教導訓練則是教導當事人改變內在語言,以直 接改善其不適應的行為。另外,Meichenbaum 的自我教導訓練為一逐步 養成的練習步驟,結合了如示範法、系統檢敏感法、行為預演等治療技 術,相較於 Ellis 偏重破壞性的打擊個體非理性信念,自我教導訓練較具 有建設性意義,被視為是改變個體行為的最直接有效之方法。

貳、 自我教導策略的理論基礎

前蘇聯心理學家 Luria 和 Vygostsky 在其語言與非語言行為的發展 交互理論中提出,說話是個人行為最初的管理者,說話可以引導複雜情 境中的行為,是認知行為改變技術與自我教導策略的重要理論依據與基 礎(吳秋燕,1998;洪榮照,1991)。

Vygotsky 認為將口語命令內化成自我語言(self-verbalization),能讓 兒童控制自我非語言的行為,對兒童行為控制的發展是很重要的步驟。

Luria 提出「內隱自我語言」(covert intrapersonal speech)階段模式,認 為兒童可藉由內在教導,以內隱的內在語言,引導自我控制自己的行為

(洪榮照,2001;陳政見,2008)

Luria 強調語言溝通與語文體系在複雜的行為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 色,其提出的內隱自我語言階段模式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兒童 依賴成人的語言引導和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指導兒童穿襪子,成人 可先示範並說出動作,兒童在成人的語言引導下完成穿襪子的動作。第 二階段是兒童開始透過外在語言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兒童藉由大聲 說出穿襪子的步驟,一面說,一面做,自己練習。第三階段:兒童逐漸 使用內在語言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兒童慢慢將穿襪子的動作與方 法的口語內化,成為內在語言的一部份,穿襪子的行為經由練習已逐漸 成為自動化行為(洪榮照,1991)。

綜合 Vygotsky 和 Luria 的觀點,可知道透過語言作為行為的外在引 導,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發展內化為內在語言對行為的自我引導。

Meichenbaum 根據 Vygotsky 和 Luria 的理論以及自己的臨床經驗, 發現 個體確實存在一種隱匿的對話(innerdialogue),這種對自己所說的內在 語言(inner speech),不僅具有引導及控制自己行為的功能,而且可能是 改變個體行為的重要關鍵所在(廖鳳池,1990)。Meichenbaum 首先探討 藉由自我教導訓練以改變有強迫行為傾向之過動兒童的成效,研究結果 發現,接受自我教導訓練的兒童,其行為問題獲得顯著的改善。

Meichenbaum 與 Goodman 在 1972 年以衝動型兒童為實驗對象,設計了 一些教導他們各種內在語言的方案,以協助其更了解所要面對的問題或 任務,以語文為媒介來引導、監督及控制自己的行為。經過實驗後,

Meichenbaum 與 Goodman 發現結果具有相當成效,自我教導策略的理 論架構便由此建立(洪榮照,2001;廖鳳池,1990)。

綜合上述,自我教導策略乃是藉由外在語言教導個體運用正向自我 語言與自我增強技術,引導自我學習並控制行為,進而達成學習目的與 增進學習成效。在自我教導的訓練過程中,個體的思想、能力及環境的 配合都是必要的,再透過訓練者的認知示範、外顯的自我引導、內隱的 自我引導,設計積極的正向語言以改變個體的負向內在語言,經由不斷 練習後完成目標行為的學習。

參、 自我教導策略的實施內容與步驟 一、 自我教導策略的實施內容

自我教導訓練的基本假設為人們對自己所說的話,決定他們所做的 事情。Meichenbaum 認為個體的行為受到生理反應、情意反應、認知和 人際互動等各種不同內外在層面的影響,「內在語言」(inner speech)是 這些層面中的一項。Meichenbaum 使用自我教導策略增進個體的正向內 在語言,讓個體面臨問題情境時,能使用發自內心的內在語言,指導自 我解決問題(紐文英,2001)。

Higa(1978)指出自我教導訓練是由訓練者以自我陳述(self-statement)

配合式動作的示範(modling),協助個體使用適當的語言媒介(mediation)

產生自我陳述(self-statement),進而運用正向的自我語言與自我增強等 方法,將注意力集中在所欲訓練的技能上,以達到有效學習新行為技能 之目的。

洪榮照(2001)指出,透過自我教導歷程,內在語言能增進個體對 環境中刺激的區辨能力,指導個體將注意力集中在適切的方向,協助個 體形成一系列假設並將許多認知訊息存於記憶之中。除此之外,內在語 言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可以改變與影響一個人的認知結構,認知結構為個 體監督與指導自我的策略,個體內在對話的腳本來自其認知結構,認知 結構決定個體內在語言的本質,兩者相互影響。

因此,Meichenbaum 認為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必須考慮他在行動 之前所做的思考。因此,Meichenbaum 強調讓個案強調讓個了解負向語 言的不良影響,讓個案不斷練習以積極之「正向自我語言」替代消極無 助的「負向自我語言」,進而改變其認知結構,讓個案能有良好的適應與 改變,Meichenbaum 稱此因果關係為「良性的循環」(virtural circle)(洪 榮照,2001;廖鳳池,1990)。

從內在語言的內容性質,可將自我教導分為以下四類型(王碧暉,

2003;吳秋燕,1998;洪榮照,2001;黃美慧,2008;廖鳳池,1989)

(一) 行動式的自我教導(action self-instructions):

行動式的自我教導語言是最基本的自我教導模式,為個體告訴自己 要做或不做某些事情。通常在行動之前沒有任何外在刺激引起個體反應,

行動式的自我教導語言是最基本的自我教導模式,為個體告訴自己 要做或不做某些事情。通常在行動之前沒有任何外在刺激引起個體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