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教導策略介入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清潔工 作學習之成效。本章分為三節,分別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 題、名詞釋義等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受到社會福利發展過程的影響,政府提供給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服務,

早期大多數以物質補助為主,無形中增加社會成本負擔,也讓身心障礙 者成為社會中的依賴人口。近幾年政府開始注重身障者獨立生活能力與 機會的培養,依身心障礙者之需求,再考量其就業意願與能力,提供職 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就業服務、職務再設計等相關服務,並將訓練 身心障礙者由依賴人口轉變為生產人口的理念落實在法令中(身心障礙 者權益保障法,2011)。

在現今注重潛在人力資源開發的年代,身心障礙者因為各方條件不 如一般人,往往處於「低度開發」的層次(吳武典,1994)。林坤燦(1994)

指出,智能障礙者為殘障類別中為數眾多的一群,但一般人對智障者工 作能力的成見,都直接影響了智障者就業的權益與機會,也間接影響人 力資源的開發。

蔡昭宏(1986;引自胡雅各,1993)指出:職業技能養成速度過慢、

習得之技能無法長期保留或有效類化、缺乏後續追蹤輔導等三點,是造 成智障者就業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身心障礙者不論在身理或心理上,

彼此之間的內在差異極大,不同障礙類別會影響其就業型態與造就不同 的工作生態,障礙者本身的程度輕重、就業意願與工作潛能等因素均會

影響其就業內容與工作品質(林宏熾,2003)。

智能障礙者的學習特性相較於常人有顯著弱勢,如:注意力不易集 中、辨認學習與組織能力能力薄弱、短期記憶力欠佳(郭為藩,2007;

陳榮華,1995)。尤其中重度智能障礙者生理展與語言發展有明顯遲緩現 象,相對影響其學習能力與職業能力。

對於智能障礙者而言,何華國(1988)提出智能障礙者教育的終極 目標,應是讓其有良好的職業生活適應能力,如此智能障礙者才能發揮 職業潛能、獲得工作成就、增強自我概念。「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 魚」說明了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的重要性,身心障礙者唯有獨立生活與 經濟自主,始能擺脫弱勢情境,讓社會大眾改變對他們的觀感。

D. E. Borlin 認為大多數中度智障者能進行半獨立之工作,或在經過 訓練後具有從事競爭性工作的能力;重度智障者則可以在以工作為主的 庇護工廠或發展中心獲得就業的機會(許天威,民 80;引自林坤燦,1994)。 Baroff(1986)指出在庇護工廠內,中度智障者能從事生產性工作,而重 度智障者則是能完成部分對生產有幫助的工作(引自林坤燦,1998)。

因此,智能障礙者雖受限其本身障礙造成其能力上的限制,但具有 不同程度之職業潛能,若能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給予合適的職業教育 與訓練,即能發揮其最大的職業潛能,使其有獨立工作的能力,或是逐 步增進生活之自理功能,相對皆能減輕對家庭社會的負擔及依賴。

由此可見職業教育對智能障礙者之重要性,而設計符合智障者身心 特質及職業潛能的職業教育與訓練內容,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其工 作技能之學習與類化保留效果,則是身為第一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們,

所亟需思考的重要目標。

職業教育的課程目標會依發展階段而有所不同,小學的重點在於指

令聽從與完成分內工作為主;國中時期則讓學生學習工作相關知識,進 行職業陶冶與生涯規劃探索;而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則為高中階段的核 心。根據「高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2009),職 業教育的目標為培育學生職業工作之基本能力、豐富其生活內涵以增進 社會適應能力、陶冶職業道德與培養職業興趣以奠定未來生涯發展之基 礎。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是高職教育階段重要的課題。

認知行為學派中的自我教導策略是由 Meichenbaum 與 Goodman 於 1971 年發展出來,教導學習者運用自我語言及自我增強技術,引導自己 的行為改變以增進學習效果,因此能進一步增進學習者獨立的工作表現

(胡雅各,1995)。

近幾年自我教導策略被運用於教導智能障礙者各方面技能之學習,

例如:工作技能、學業學習、生活能力等。胡雅各(1993)比較自我教 導與妹和輔助性教學提示之自我教導策略對重度智障者既能養成之成效;

徐惠玲(2005)以自我教導策略訓練國小中重度智障學生的工作態度與 習慣養成;林家麒(2013)以自我教導結合圖片提示之訓練方案介入高 職智能障礙學生大型清潔機具之操作學習。林惠芬(1997)運用自我教 導問-答閱讀策略增進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之閱讀理解學習成效;鄭燕 心(2010)以自我教導策略增進國小輕度智障學生專注行為與提升數學 學習效果。吳怡瑱(2010)訓練高職部智能障礙學生運用自我教導策略 於搭公車的技能學習上。

自我教導策略將目標行為之學習內容,以工作分析細分為合適的步 驟,由易而難讓學習者以正向內在語言的自我引導,逐步由外控至內控 達成目標行為的習得,且具維持與類化之成效。上述研究中,研究者皆 採取自我教導策略,將引導之任務,由教學者引導轉變為學習者自我引 導,進而增進其獨立的學習或工作表現。表示智能障礙者不但可習得並

運用自我教導策略,同時也促進其工目標技能之學習,並提升獨立工作 與及保留類化能力。

研究者任教於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程度多以中重度甚至極重度為主,

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在職業課程的學習,受其習於依賴他人大量提示與 協助之影響,要習得單一工作技能往往需要花大量時間方能精熟,間接 影響其工作效率、技能的維持與類化,更遑論獨立完成包含數個連續步 驟之清潔工作流程。

為降低學生對提示的依賴與增進其工作效率與獨立性,研究者嘗試 以自我教導策略應用於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的清潔工作技能學習。

然而,以自我教導策略來教導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學習清潔工作技 能,學生而能否有效習得自我教導策略?習得之後能否有效應用,進一 步提升其工作正確率與工作速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習得之職業技能,

是否具有維持成效?為解答以上問題,研究者以自我教導策略為教學方 法,探究使用「自我教導策略」進行教學,對於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 生清潔工作學習之成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