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之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公平與其 組織公民行為所建構的研究問題為研究的主要範圍。茲將研究對象與內容 說明如下: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係以服務於北北基公立國民小學之教師(含兼任行政人員,不 包含校長)為研究對象。

(二)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以探討國民小學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因素為研究內容,除 分別探究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公平與組織公民行為之整體現況與差 異分析外,亦探討三者之關係。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變項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採用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法,依據文獻探討所得理論基礎,

做為製作調查問卷內容架構的依據。因調查問卷的題目有限,以及只由填 答者依其個人判斷來了解實際的情形,可能因知覺偏差、人格特質或缺少 觀察、訪談等因素,而無法對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公平與教師組織 公民行為有十分客觀的描述。同時,問卷中部份題目涉及受試者對校長領 導、個人工作滿意度或是同儕關係等較為敏感性的問題,受試者在填答問 卷時,可能會有所保留或顧慮,造成答題上有所偏差。

(二)取樣誤差的限制

本研究以服務於北北基公立國民小學學校教師(含兼任行政人員)為 母群體,採取分層隨機取樣的方法(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因北北基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員廣大且學校規模懸殊,同時受訪者的性別、年齡及背景亦有差異,因此 在解釋和推論上難免有所限制。

(三)推論統計的限制

由於國內關於分布式領導的實證資料有限,本研究對於校長分布式領 導的理論架構,主要是參考國外的資料及研究。同時,因研究者經費、時 間有限以及研究範圍的因素,研究結果可否完整與國內現況比較,並進而 推論到其它各縣市國民小學、私立小學或是其它不同階段的各類學校,則 有待進一步驗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針對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公平以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 的相關文獻,進行深入地剖析與探討,以做為本研究架構之依據。本章共 有四節,分別闡述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公平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 發展、意涵、類型以及相關的理論與研究,最後再探討三者相關的研究,

以建立校長分布式領導、學校組織公平可能影響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 架構。

第一節 分布式領導之意涵、理論與研究

一、後英雄時代的學校領導

從人類社會運作的歷史來看,當「一群人」有人際互動,開始有共同 目標的意識時,即形成了組織(organization)(Robbins & Judge, 2012)。有了 組織形式,組織中也就出現了「領導者」,領導與被領導的行為成為與生 活息息相關的事務,在生活中時刻均持續進行,領導活動的足跡也不限於 組織或社會的高階層,領導行為與活動遍布於組織的各階層(林曜聖,2007;

Kouzes & Posner, 2002)。因為人類活動的複雜性,要確定(pin down)領導的 定義是有困難的(Leithwood & Riehl, 2003)。Yukl(2010)指出,領導(leadership) 未經過精確地界定便從一個普通的字彙列入科學性的技術詞彙之中,同時 與權力(power)、權威(authority)、管理(management)、行政(administration)、

控制(control)以及監督(supervision)等現象與概念的描述均有相似之處。因 此,有關領導的意涵與定義,不只眾說紛紜,甚至是百花齊放的現象。教 育事務千端萬緒,學校亦是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沒有適當的管理與經營,

難以發揮百年樹人之功效。因此,領導活動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議題,領導 理論也廣泛地運用在教育研究的領域。秦夢群(2010)以「教育領導」為

的整理(秦夢群,2010;Horner, 1997; Robbins & Judge, 2012),將傳統領 導理論的演進統整如表 2-1 所示:

行為走向 Halpin & Winer(1957);

Hemphill & Coons(1957)

成功的領導者有哪些領導 的作為。

Ohio State Studies 受雇者描述領導者的主要 行為:關懷(consideration)、

倡導(initiating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Michigan’s

Survey Research Center

領導者行為的面向:受雇者 導向的領導者

(employee-oriented leader)、

產品導向的領導者

(production- oriented leader) Blake, Shepard, &

Mouton (1964)

主要因素:關係導向

(concern for people)、工作導 向(concern for output) 1960 至

上領導效能(leadership effectiveness)層面才能完 備。

House & Mitchell(1974) 途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強調領導者和追隨 者對於目標的互動。

Vroom & Yetton (1973) 領導參與模式 (leader-participation

model),描述領導者在何種 情況下要讓追隨者參與決 定。

Graen(1976) 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

(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 LMX),領導者和組 織成員如何培養關係,以及 這種關係影響領導的過程。

Hersey &

Blanchard(1977)

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綜合三層 面領導效能模式

(tri-dimensional leader effectiveness model)以及領 導生命週期理論(life cycle theory of leadership)兩者發 展而成。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另外,Chen(2012)則將領導理論的研究,以不同的理論為基礎,分成 四種不同類型,如表 2-2 所示:

(directive leadership)

1-1 X 領導理論(McGregor, 1960)

1-2 Ohio 州倡導結構理論研究(initiating structure):

Fleishman(1953)

1-3 Michigan 州任務導向行為研究(task-oriented behavior):

Katz, Maccoby, & Morse(1950)

1-4 懲罰研究(punishment research):Arvey &

Ivancevitch(1980) 2.交易領導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2-1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Vroom(1964) 2-2 途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House(1971) 2-3 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Adams(1963)

2-4 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Homans(1961) 2-5 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Luthans &

Kreitner(1985)、Sims(1977)、Thorndiske(1911) 2-6 獎賞研究(reward research):Podskoff et al.(1982) 3.轉型領導

(transformation al leadership)

3-1 魅力社會學(sociology of charisma):Weber(1946)

3-2 魅力領導理論(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y):House(1977) 3-3 轉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Bass(1985)、

Burns(1978) 4.賦權增能領導

(empowering leadership)

4-1 行為自我管理(behavior self-management):Thorenson &

Mahoney(1974)

4-2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Bandura(1986) 4-3 認知行為改變(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Meichenbaum(1977)

4-4 參與管理和參與目標設定研究(participative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ve goal setting research):Likert(1961, 1967)、

Locke & Latham(1990)

資料來源:Explo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vertical and shared leadership for team effectiveness in retail shops in Hong Kong (p.32), by S. Y. Chen, 2012, The Faculty of Business & Law Newcastle Business School,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由表 2-1 與表 2-2 的歸納可以看出,領導理論研究所涉及的面向非常 廣泛,途徑也相當多元。但傳統理論論述的重點均在於觀察領導者如何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領導,研究焦點幾乎鎖定在單一而且正式角色的領導者身上,組織其他 成員之間關係的影響並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Scribner, Sawyer, Watson, &

Myers, 2007) 。 Crawford(2012) 指 出 , 過 去 40 年 發 表 於 《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期刊中關於學校領導的論文,經 常 將 領 導 概 念 化 成 由 高 階 層 領 導 職 務 的 個 人 所 進 行 的 單 獨 活 動 (solo activity)。因此,Smylie、Conley 以及 Marks(2002)建議以網絡領導(networked leadership)的概念重新思考領導的實踐,網絡領導的概念挑戰關注於特定職 位的慣例,強調學校人員(school personnel)做了什麼,而不是誰(who)在做。

換句話說,領導應重視學校關鍵活動的表現,而不只在乎校長是如何解釋 管 理 學 校 的 理 念 (Scribner et al., 2007) 。 校 長 放 棄 權 力 (power) 和 權 威 (authority)是必然的轉變,透過互動與組織成員建立高度的互信是學校成功 的基礎(Harris, 2012)。Goodwin(2013)認為,有效能的學校通常以社會說服 (social persuasion) 、 人 脈 關 係 (personal connections) 與 分 享 領 導 (shared leadership)來運作,而較少使用命令式的領導。因此,網絡領導與傳統領導 概念的比較,可藉由圖 2-1 來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1 領導者為中心與網絡領導的概念比較

資料來源:研究者修改自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teams: The network of

leadership perceptions and team performance”, by A. Mehra, B. R. Smith, A. L. Dixon, & B.Robertson, 2006,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7(3), 232-245.

Oborn、Barrett 以及 Dawson(2013)指出,不論領導特質論、行為論或 是權變論的研究,研究的焦點有二:其一仍然以正式領導職位為中心,強 調偉大的領導者應具有的特質、行為與技能;另一種觀點則著重於領導實 踐過程中權變(contingency)的重要性。而過去十年中,學者的研究已逐漸 轉向到關注轉型領導者如何藉由影響組織成員的態度、行為與表現以帶領 組織變革(Avolio, Walumbwa, & Weber, 2009)。

Gardner 在 1990 年定義領導時認為,領導的功能就是要達成團體的目 標,要更進一步促進目標的成功,不光是需要有效能的領導者,也需要革 新者(innovators)、企業家(entrepreneurs)和思想家(thinkers)等角色,還要輔 以可利用的資源、價值命題(questions of value)和社會凝聚力(social cohesion) 等資源的組合(as cited in Horner, 1997)。因此,M. Wood(2005)將領導視為 組織運作的過程(leadership as process)。另外,Spillane(2006)論述分布式領

傳統以領導者為中心的結構 分布式領導的結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的意涵時指出,任何領導的概念,都可以解釋成一 種特別的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所以,領導除了是組織運作的過程 外,另一方面,領導者在動態互動的過程中,要憑藉著有意圖的影響力,

與追隨者建立人際關係(leadership as a relationship with followers),以促使 組織成員採取行動以完成共同目標(Kouzes & Posner, 2002; Owens &

Valesky, 2011)。由此可見,領導的本質不是個別的參與,而是無法察覺的 管理、行動和導向關係,既沒有明確的開始,也沒有結束的時刻(Wood, 2005),領導成為個人特質、領導行為、互動方式、角色關係與組織目標的 整合行為(Yukl, 2010),領導的核心工作在於組織設計中,如何激勵與影響 組織成員的動機、知識與日常的實踐(Spillane, 2006)。

Owens、Valesky(2011)指出,古典的理論以官僚式理論(bureaucratic theory)解釋組織行為,組織中某個偉大的人物(great people),或是擁有法 令權威的個人所能提供的功能就是領導。除前述傳統的三大走向領導理論 外,相對於官僚理論的非官僚理論(non-bureaucratic theory),如強調領導者 如何使追隨者願意投入工作的動機理論 (motivation theory) 、組織文化 (organizational culture)和組織文化管理面向等,在政經、科技等環境變化是 持續和快速進行中的 21 世紀,就成為研究的重要焦點(Horner, 1997)。因 為領導理論的面向如此的廣泛,單一重點走向的模式出現瓶頸,領導理論 的研究發展趨勢在 1980 年代之後,進入了「新興領導理論時期」,也就是 採取整合與多元的模式進行領導研究(秦夢群,2010)。新興領導理論的 架構,如圖 2-2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2 新興領導理論的架構

資料來源: “A simplified 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der development” by P. K.

O'Connell, 2014,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5(2), 187.

因此,大多數學者基於下列三項論述,進行領導的研究:

(一)領導是由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或網絡之間互動下的產物;

(二)領導的疆界具有開放性;以及,

(三)專門技術的種類很多,分布在團體中的許多人身上,而非少數 人所擁有(Bennett, Wise, Woods, & Harvey, 2003)。

所以,新興的領導理念挑戰領導存在於單一個人和特定時空的說法,

因為組織成員與領導者對內、外部事件的解釋、預期的目標或結果、個人 的動機與能力以及組織權力關係均相互影響。取而代之的理念認為,領導 應 該 要 讓 組 織 成 員 自 願 對 組 織 貢 獻 與 付 出 , 領 導 者 角 色 著 重 於 協 調 (coordinate)與引導(guide),藉由分工合作以凝聚共識,進而達成組織目標 (Kaiser, Hogan, & Craig, 2008)。換言之,近年來對領導理論的研究開始在 權 力 下 放 (decentralized) 或 部 分 下 放 (partly decentralized) 的 脈 絡 中 進 行 (Bush, 2014)。

複雜性(Complexity):

混沌、不確定性 (Chaos & Uncertainty)

真實性(Authentic):

真實性(Authe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