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男性與親密關係

一、 性/性別/性別角色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合上述,學者認為失戀經驗對當事者影響甚深,無論是否具備情侶身 份,只要曾付出心力,關係破碎時都將體驗相當痛楚。誠如卓紋君(2000)

所言,愛情是兩人相遇、相識、相知、相愛,關係持續發展的過程,「互相」

成為重點,無論體諒、理解甚或猜測、忖度,都顯示個體在互動中涉入日深,

務求關係歡愉,這些難以向外人言明的悲喜,在情感破滅時,必需求發洩出 口,因個體渴望在傾訴/求解的過程裡,進行自我調適、繼而順利復原。

本研究即關注男性在經歷失戀事件後,處於苦痛情緒的破碎自我如何藉 由社會支持力量重建、復原,有別過往研究多關注現實生活的交際網絡,本 研究更欲瞭解,在網路蓬勃發展的今日,虛擬社群的社會支持如何產生作 用,其運作方式與特殊之處,何能使失戀男性藉參與看板,達到自我調適之 目的,此參與經驗對他們的生命有何影響,這些問題有待本研究加以解答。

第二節 男性與親密關係

一、性/性別/性別角色

性別相關論述發展至今,概念已有更細緻的分類。學者指出,性別分為 兩種,其一是生理性別(sex),意指與生俱來的、屬於生物學與解剖學的定義;

其次為社會化的性別(gender),來自社會與心理的定義,指涉透過社會化歷 程與旁人期待所型塑的性別(Basow,1992/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朱 蘭慧(2002)認為,生物性別將男女分稱男人(Men)和女人(Women),而社 會性別則稱男性(Males)和女性(Females),所欲突顯的是前者為先天/自 然,而後者為後天/人為的差異,兩者未可一概而論。

男女性別的差異,早期研究多歸因為生理因素,例如情緒特質與荷爾蒙 內分泌系統,由於男女生理構造不同,造成兩者外型、行為表現不一致,兩 者思維與反應方式亦迥異,然此觀點未能詳察社會裡「性別」的複雜現象,

一味認定「男性/女性必定如何」的觀念,正是性別刻板印象的來源,故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時代發展,學者亦認為考慮生理因素之外,也應將社會化歷程、社會酬賞、

原生家庭經驗,以及社會對兩性的角色期望等因素納入考量(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6/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此說法將生理因素視為造成 性別差異的因素之一,而更重要地,是必須檢視社會文化脈絡等後天要素加 諸個人的影響。

進一步言,個人生存於大環境,自有一套行為模式必須學習,不同社會 長期積累的文化風氣,提供個人必須遵循的生活規則,即便中西文化不同,

但傳統社會加諸男女的要求,似乎無甚差異。即便時代風氣漸有轉化,仍有 不少根深柢固的觀念禁錮著人們,因循生理性別而被要求服膺某些範式,要 求男孩該有男孩的樣子,女孩該有女孩的樣子(畢恆達、洪文龍,2006),

此所謂「性別角色」的概念,經由各種社會化機構如家庭、學校與大眾媒體 的強化,將社會常模(norms)或是人們對於男女行為的期望分別灌輸男孩和 女孩(Connell, 2002/劉泗翰譯,2004),在在影響、加強人們的觀感,於 無形的「規範」之中,個體的發展自由無疑遭受戕害,如王行(1998)表示,

違反社會對性別角色的規範,就不會得到肯定與欣賞,對男性而言,無形的 社會壓力更可能使其貶低自我價值,影響生活適應。

二、男性氣概(Maxculinity)之於親密關係

學者提出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之差異,這個「性別並非與生俱來」的概 念啟發了許多與男性氣概有關的研究。(MacKinnon, 2003)

然而什麼是男性氣概?Connell(2000)認為要為這個詞彙下一個定義相 當困難,因為各家學派的作者對於這個字眼各有解釋,有時男性氣概指涉一 個單純、靜止的認同,有時指涉、解釋男女之間的差異以及為何具有差異,

有時甚至意味著一個理想的男性形象或本質。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與女性特質相較,就不會有所謂的「男性氣 概」,因此男性氣概意指「過去主流文化盛行時,男性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調的價值。」(張英熙,1997:12),作為女性化事物的對立面,男性氣概是 社會認為身為男性者,應該具備的合宜行為、想法或活動,社會定義的男性 氣概,回應著何謂「理想男性」的探問,由整體文化營造的期待常成為男性 的黃金枷鎖,讓男性在「作為一個男人」期待下,隱匿真實情感,除表達憤 怒與欲望之外,絕不哭泣、亦不暴露恐懼與脆弱,因為隨意表露情感被視為 情緒、女性化的展現──這種脆弱、需要保護(袁薏晴,2002)的形象,是 社會文化難以認可的男性形象,對於女性氣質的厭棄,一方面壓制了女性主 體的能動性,也大大限縮了男性表達自我、與他人建立良好親密關係的權利。

然而過度壓抑、逃避正視情感等行為,往往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Levant(1992)指出傳統男性有躲避女性化、控制情緒、追求成就和地位、靠 自己等特點,雖然也有為家庭犧牲自我、為保護他人而忍受痛苦,以及冷靜、

冒險自主等正面特質,然社會文化的期許,加上宣傳工具的潛移默化,男性 面對親密關係時總保持幾分距離,有缺乏同理心、無法覺知、表達自身情緒 狀態、壓抑等負面特質,亦難享有情緒上的親密。 (Levant, 1992;O’Neil, 1981)

男性在親密關係中遭遇困難時,即便無所適從,也不願尋求協助,張英 熙(1997)認為原因有三:首先,男性往往不願承認自己有問題;其次,求 助行為彰顯男性之無能,有損自尊;傳統的協助方式(如諮商)有過於情緒 化的刻板印象,與傳統男性特質不符,以上原因使男性面對情感困境時,不 是逃避處理、就是坐困愁城,無法找到有效的解決途徑,徒加劇心理負荷。

而 Farrell(1985)也表示,父權社會讓男性自我壓抑,男人強勢的刻板模式,

以及社會一直以來對於女性形象的輕忽與蔑視,迫使男人必須在女人面前維 持強者的形象,避免被劃入女性氣質的框架之內,同時塑造男優於女的虛假 意識以維繫自尊,極不利於男性的身心發展。

這些研究成果,在在顯示社會對男性氣概的要求已形成枷鎖,誠如賴逸 琳(2005)指出,社會對性別的期待常造成人們壓抑自我,本研究體察男性 身處父權社會的為難之處,由於社會設定的男性氣概與親密關係二者,性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兩相違背,外界「作為男人」的期許逐漸內化於心,而成長歷程鮮有處理親 密關係的指引,內外匱乏的困頓中,一旦失戀,男性往往難以調適自我,而 缺少接觸相關資訊的管道,也造成他們的苦痛無從紓解。

此困境在網路蓬勃發展之際,是否得以解除?網路的隱蔽與開放特質,

能否允許男性在男性氣概的存續中,盡情抒發心情,進一步藉由成員互動重 建自我(或者,在這個嶄新的途徑裡,「男性氣概」不再需要被特別考慮)?

箇中複雜的過程與作用,將由研究過程一一釐清。

第三節 虛擬社群的社會支持力量

一、 虛擬社群相關文獻整理

(一)、虛擬社群的定義與種類

在現代科技、乃至網路未蓬勃發展前,人們僅能依靠言談或肢體接觸相 互溝通,面對面(face to face)的交流立基於共同的生活空間、語言,分享價 值觀與生活經驗,以達成共同的生活目標,此種互動網絡形成「真實社群」

(楊惠貞、廖文忠、曹文瑜、董俊良,2001),如學校、辦公室與鄰里,真 實社群的組成須有「實際接觸」,故成員往往同質性高(具備類似特質,如 血緣、年齡等),社群規模也受地域限制。

網路興起開創溝通的嶄新可能,人們的互動開始跳脫地理侷限,經由一 條纜線和數個指令,即可與世界各地的人們產生關聯,互通資訊、交流感情,

由於需求日增,網路逐漸發展出目的各異的聚集場所,提供不同喜好、興趣 與需求的參與者互動的機會,而「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於焉成型。

虛擬社群的定義,最早指涉的是透過電子媒體(電話、傳真、或廣播)

相互溝通與聯絡的一群人(Cerulo, Ruane & Chayko, 1992),其後研究逐漸聚 焦於將網路作為溝通媒介的社群,研究對象雖隨時間改易,然核心概念並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更動。”Virtual”譯為「虛擬」,並非表示社群為虛構或不存在,而是特別彰 顯這種組織不必侷限為固定或正式形式,但具備該形式擁有的實質功能。(黃 雲龍、謝清佳,1996;范慈芳、黃興進、董少桓、詹溪山,2001)

Rheingold(1993)認為虛擬社群是藉網路形成的社會集合體,由足夠數量 的成員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參與、交流、討論與溝通,加上充分的人際情感在 網路上形成的關係網絡。Hagel & Armstrong (1997)則強調「主題」的重要,

認為網路形成的中介空間具有整合內容與溝通的能力,社群成員針對特定主 題持續產出資訊、資料和論點,創造信任和彼此理解的氛圍,這種新型態的 社會組織具備以下特質:(1) 表達的自由;(2) 缺乏集中的控制;(3) 多對多 傳播;(4) 成員自願的行為。Adler & Christopher(1998)則提出工具觀點,認 為人們利用網路這個工具,找到具備相同興趣的愛好者,在虛擬社群交換資 訊、互動交流。

國內研究對虛擬社群的定義與西方相去不遠。陸承志(2000)表示,網 路的普及,讓人們的溝通逐漸跨越時空限制,更衍生出一個以電腦帳號或暱 稱,成員在不知彼此真實身份的情況中進行互動的虛擬世界;吳筱玫(2003)

則將虛擬社群細分為不同層級,從較低層次的「虛擬」、「採集」乃至高層次 的「認同」,符合以下條件越多者其層級越高:

(1) 虛擬社群是一個模擬與想像的共同體;(2) 虛擬社群是一個臨時的 聚集,以語言與資源為基準的社區,社群成員較缺乏實質的交流;(3) 虛擬 社群有地域性,也就是具備「地方」的感覺,有一看不到、動態的疆界,可 以區分內團體與外團體,成員來到網際空間,享有空間的自由度,但同時也 建構一片地域,以尋求安全感;(4) 成員有某種共同性,使他們的參與可以

(1) 虛擬社群是一個模擬與想像的共同體;(2) 虛擬社群是一個臨時的 聚集,以語言與資源為基準的社區,社群成員較缺乏實質的交流;(3) 虛擬 社群有地域性,也就是具備「地方」的感覺,有一看不到、動態的疆界,可 以區分內團體與外團體,成員來到網際空間,享有空間的自由度,但同時也 建構一片地域,以尋求安全感;(4) 成員有某種共同性,使他們的參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