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男性與親密關係

二、 社會支持:從實境到虛擬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性」──選擇以真實世界的身份在網路上與人交流。

黃厚銘(2002)討論網路的人際關係時,進一步思考網路匿名性,提出

「化名」(pseudonymity)概念,他認為虛擬社群的互動過程,人們的「自我 認同」將不斷重塑,網路除連結與隔離的功能──使人際關係跨越地域限 制、擴展關係的形式與可能,並讓陌生人得以接觸與交誼,也讓人們隱匿真 實的身份資訊。

更重要地,網路使用者以兩項功能為基礎,進一步與他人建立新的人際 關係,這種溝通是多方動態的協商,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隱匿身份的程度,

以及自己呈現的面貌,可說經營網路身份(包含暱稱與 ID、簽名檔等)是 現代人有意為之的行為,隱身在化名機制背後的,其實是現代人對身份認同 的追求欲望,黃厚銘表示,在網路溝通中呈現出的自我,往往是自己期待、

但在現實生活受到結構限制的面向,因而網路的人際關係「必然呈現為一種 局部人格的接觸」。(黃厚銘,2002:81)

二、 社會支持:從實境到虛擬

過往對「社會支持」的研究多集中於心理學與社會學領域,用以討論傳 統社會的人際關係,關注雖多,「社會支持」的概念卻未曾統一,而由多種 定義綜合而成(Sarason, Sarason, & Pierce, 1990)。大致說來,社會支持被理解 為一種扶持的力量,當個體遇到挫敗、悲傷等負面情緒時,外界提供物質/

精神層面的幫助和鼓勵,Caplan(1974)這位早期研究者認為,社會支持對個 體的心理狀態而言,是相當正面的力量。

1970 年中期開始,許多研究者投入社會支持相關研究,Cobb(1976)指 出,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彼此給予情緒支持──相互 給予照顧、關心與愛、自尊支持──使人感到自身價值與被尊重,以及網絡 支持──使人在此群體獲得歸屬感。Berkman & Syme(1979)關注人們的社會 參與,例如婚姻、親戚、密友和宗教活動成員的互動情況,發現人們與他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逐步建立關係的過程裡,將獲得不同類型、不等程度的支持力。整體而言,

探查主體皆為傳統社會的人際關係模式。

Cutrona & Russell(1990)則將焦點放置於社會支持的細部分類,其研究 歸納出傳統面對面互動模式的社會支持類型,分類如下:(1) 資訊支持 (informational),包括建議、忠告和具體事實等資訊提供 ;(2) 實質支持 (tangible):提供實際物品和服務的協助,如金錢、食物或順風車與保母等;

(3) 自尊支持(esteem):肯定與確認社會支持尋求的能力或價值;(4) 網絡支 持(network):提供陪伴感、連結感與歸屬感;(5) 情感支持(emotional):表 達感情與憐憫、表示傾聽、同理心和鼓勵的態度。

上述可歸納為兩類──促進行動的支持(action-facilitating)與滋養(需求 者心靈)支持(nurturant),前者意指資訊與實質支持,藉具體幫助促使需求 者展開行動,進而解決問題;後者指涉情感支持,旨在安慰、理解當事者的 心靈,故情感、網絡與自尊支持屬於此類。

綜觀社會支持的研究方向,自 1970 年以來大致可分三類,最早期的社 會網絡/社會學取徑,研究者如 Cobb 關注社會網絡、社會連結與個人健康 之間的關係,但批評者認為,社會連結並不必然促進個體健康,若要探求個 體生理或心理是否健康,應關注個體是否能「覺察」到社會支持的可得性,

也必須注意社會支持的品質。(Burleson, Albrecht, Goldmith & Sarason, 1994)

其次,心理學取徑關注個體是否認知到社會支持之可得,重視個人主觀 認知(perception),當個體感知的社會支持越顯著,對其身心健康的幫助越大 (Burleson & MacGeorge, 2002)。雖然心理學取徑補充了社會學取徑未關注的

「認知」層面,認為研究社會支持力量,須以個體感覺為觀察重心,然認知 面的難以掌握,也成為此取徑之缺陷。Miller & Ray(1994)便提出應研究社會 支持的訊息內容,檢視社會支持力量的建立與運作過程,即不再將社會支持 視為靜態的社會關係,而是更細緻地關注訊息傳送者與接收者的互動過程,

傳播/互動取徑便由此而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傳播/互動取徑是社會支持的最新研究方向,此派學者將社會支持性的 傳播行為視為創造與維持人際關係的要件,傳播內容包括語文與非語文形 式,此類訊息可降低個體的不確定性,在訊息交換的過程,傳送與接收兩造 皆為支持性訊息影響,不斷修正雙方關係、以及個體看待自我的方式。

(Albrecht, Burleson & Goldsmith, 1994)

網路勃興使人際關係跳脫面對面的限制,有了更廣闊的可能。虛擬社群 不僅為參與者提供理性資訊,使他們得以互換心得,更重要地,是開闢一個 情感交流的場域,讓看板成員建立關係、獲得多元形式的支持。Hagel &

Armstrong (1997)討論社群成員的參與動機時便指出,虛擬社群聚集了同樣 遭遇的人,讓他們互相訴說心情、交換人生經驗與安慰,製造成員相遇的機 會,使他們的人際關係得以跨越地域限制而建立,顯示「社會支持」的研究 除面對面形式,應對發展蓬勃的網路場域投以更多關注。

學者指出,線上社會支持改變傳統面對面社會支持的兩個面向──人際 的溝通管道、尋求社會支持者與協助者的互動關係,二者皆擴展了個體的人 際網路,CMC 的溝通環境除去時空限制,也提供了社會支持的更多選擇,

網路環境可能潛藏更多元的專業人士(Walter & Parks, 2002),為需求者提供 多樣化的社會支持。

進一步言,Walther & Boyd(2002)認為 BBS 的設計較傳統面對面的媒介 提供更友善的溝通環境,不但 BBS 的主題討論模式能滿足個人需求,使用 者得以選擇最符合自身所需的討論看板,取得相關資訊(Colvin, Chenoweth, Bold, & Harding, 2004;Turner, Grube & Meyers, 2001),且其非同步性的互動 模式,也允許使用者依照自己的習慣閱讀、書寫、回覆,並在書寫或回覆前 有較多思考時間。(Walter & Parks, 2002)

綜合上述三小節,本研究除關懷男性個人經驗,理解網路參與過程對失 戀男性的影響,也希望初步描摹當前感情類看板的圖像,採「傳播/互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取徑,以 PTT 的 CATCH 板的文本內容,理解觀察看板成員於跨地、跨時間 的交流內容,如何使失戀男性在難以表露情感的現實生活之外,得到來自四 面八方的「專業」支持;而此過程中,男性又如何看待網路的匿名作用?既 有匿名性作為保護傘,在處理私密議題時,參與者的現身與不現身的各自考 量為何?其應對與交流方式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