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三、 虛擬社群的社會支持力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過往研究既未能確實考察男性在社會文化脈絡的情感困境,隨時代變 遷,往昔充斥於網路空間的性別刻板印象已漸轉變,討論兩性互動的虛擬社 群日益熱門,看板成員互相交流、共同營造的和諧氣氛,使未可在現實生活 一吐怨氣的失戀男性,有一個抒發解惑的管道,過往呈現的網路風氣自未可 一概沿用,本研究除有意突顯親密關係之於男性的重要,填補男性研究空缺 外,亦希望呈現感情類看板當前的性別印象。

三、虛擬社群的社會支持力量

對現代人而言,網路之重要無須贅言,其跨地、跨時、匿名的便利特性,

消解了人們對於面對面交流的顧忌,開創人際交往的嶄新模式,相關研究也 隨之蓬勃發展。「虛擬社群」的相關討論,觀照的正是人們出於相同興趣、

愛好而在同一網路場域聚集的現象,這種跳脫實體社群的時空限制,允許來 自異地的人們相互交流的全新模式,隨著網路科技的日新月異,虛擬社群議 題的討論角度更形豐富。

綜合過往對虛擬社群的定義,其指涉一群具備相同愛好/興趣/關懷的 人們,出於共同的資訊或情感需求,聚集於同一處網路空間,進行交流、分 享經驗等活動,虛擬社群的蓬勃發展,適足證明現代人將情感交付其中,拓 展交際經驗、建構新自我的渴望,參與者在經驗分享的同時,也因他人反饋 獲得新知,得以拓展視野、獲得社會支持,PTT 便為重要一例,其符合集體 智慧──由使用者貢獻內容,與其他人分享、溝通,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 的展現自我(陳勁宇,2008)的特徵,同時亦是台灣規模最大、使用者最的 虛擬社群,其成員的互動經驗,實可供研究者一窺風貌。

虛擬社群發展日盛,參與看板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元素,藉由訊息 的分享與回饋,個體尋求、獲取社會支持,達到心理狀態的調和與滿足。學 者認為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是人類基本的溝通方式,人在自身人際網絡 中其他人提供的各類社會支持下,經歷人生的各種事情(Albrecht, Burleson &

Goldsmith, 1994),個人是否獲得足夠社會支持(包含關心、愛和尊重等正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情緒,並使其感到自身與他人同為社會網絡成員),獲得以「語言以及非語 言的溝通方式,傳遞於社會支持的尋求者與提供者之間的資訊」(Albrecht &

Adelman, 1987:19),將影響個人身體與心理健康。

誠如本研究欲探討的失戀議題,便是人人皆可能面臨的難題,如何自情 感失落的苦痛中順利復原,社會支持力量的運作必然相當關鍵,過往社會支 持的相關研究多聚焦於面對面(如家族成員、親朋好友)的形式,然而隨著 網路蓬勃發展,不但個人視野因此擴大,社會支持的類型亦跳脫面對面的限 制,轉以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為另一天 地,而網路提供的社會支持環境也被認為比面對面傳播更為優越、成功。

(Robinson & Turner, 2003;Walther & Parks, 2002)

研究指出,線上社會支持環境種類繁多,其中「新聞討論群組」的社會 支持團體的溝通最為熱絡(Walther & Boyd, 2002;轉引自張惠蓉、何玫樺、

黃倩茹,2008),張惠蓉等人表示,新聞討論群組是以電子佈告欄系統為溝 通方式,人們在看板貼文尋求協助並等候他人回應,是一種以文字為主、非 同步、透過 CMC 形成的社會支持團體,這群陌生人彼此連結的唯一共同點 是擁有感同身受的苦惱或議題。

本研究探究之失戀議題,多為心理、諮商領域的關注對象,或以質化途 徑研究個人經歷與生命轉化,或用量化方式調查分手類型與個人反應,「線 上社會支持」相關討論極少,遑論專門探討參與虛擬社群對失戀復原的作用 者。而虛擬社群種類雖繁、且討論者眾,如部落格(Blog)與目前熱門的 Facebook,然個人的失戀經驗具有私密性,這兩種虛擬社群因媒介性質,而 難成為失戀者的選擇。

如部落格多為個人獨力經營,縱然經營主軸為討論感情議題,然而經營 者可依個人喜好隨意刪改回應,以經營者的觀點為依歸,成員彼此地位不 均,使得意見趨於單一,而媒介介面亦不利搜索與回應;而 Facebook 進入 門檻雖低,但多為個人社交用途,而非討論專門議題之用,即便成立感情類

研究《線上社群與失戀創傷復原之研究──以 PTT Broken-Heart 版為例》,

實難詳察箇中情態。

陳勁宇(2008)的初探性研究,探討看板成員對所處網域及失戀創傷復 原的認知,田野為 PTT 的 Broken-Heart12板,採線上問卷方式,以 2002.11.09 至 2009.02.16 間曾於此看板發表文章或回應的成員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

其一為田野選擇,Broken-Heart 板相較其他感情類看板(如 CATCH 板),文章數量與瀏覽人數較少,且看板討論風氣並不熱烈,誠如板主

12 Broken-Heart(失戀板)為一隸屬於「生活娛樂館」的 SecretGarden 群組,為一提供失戀 者抒發心情、交流的板面。平日白天瀏覽人數約 10 人、假日與晚上約 15 人,單日發文約 10 至 15 篇(參考數值 2011/4/17 發文數 13 篇)。

13 置底文意指由板主設定、置於看板最底部的文章,內容通常為看板規則、注意事項等 提供給板友參考的重要條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我也有過這種感覺,加油,這一切會過去的。」、「拍拍…我也是這樣,會 沒事的,我想…」,其他類型的回應並不多見。

若欲探查失戀者如何參與看板,乃至看板本身運作模式與特色,應考慮 觀察田野代表性,我認為將 Broken-Heart 板作為觀察對象,將產生瀏覽量與 回應情況的疑慮;其次為研究方法,陳勁宇利用線上問卷調查參與者身份、

年齡與性別,探查看板成員瀏覽、使用感想,但誠如其自陳:

認知的療效通常只能反映填答者對過去個人經驗的記憶,或是對他 人經驗的猜測。不能作為判定線上社群互動對於失戀治療效果的直 接依據。(陳勁宇,2008:52)

我認為,問卷方式無法觀照個體經驗之殊異,也難以深入理解當事者的 生命與看板的相繫之處,故本研究採質化途徑,希望突顯失戀者經驗之特 殊,由小觀大,從個人經歷連結至虛擬社群,瞭解感情類看板的風貌──特 色和運作方式,探查看板為失戀者提供什麼樣的資訊與幫助,使其自失落中 順利復原,繼而理解此參與經驗對於當事者本身的確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