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尋找班雅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尋找班雅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說書人與聽書人已日漸凋零,人們不再有時間放鬆並且聽故事,聽故事的藝術業 已頹圮,歷史感受或是記憶頁已佚失,共同經驗不再是故事的基礎,而貨真價實的故 事如果不是來自人們的經驗,又怎麼能引發共鳴呢?就如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在《說故事的人》提到的:

說書好手越來越少見了。若有人說想聽故事,週遭的人臉上多半會浮現困窘、

羞澀之色;這種情形越來越常見。彷彿原本是人類無法失去的、最能妥善把握 的能力,也就是那種交換閱歷的能力,已經從我們身上讓人奪走了。1

事實上,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而每個小孩的心裡,都有個未來的成人 靜靜等候,對於說故事,其實不應該如此被忽略。當故事剛誕生時,人們都知道那「只 是」故事,只是替代品。在每個「為什麼」反面,應該有比故事更堅實、更普通、更 客觀的道理解釋。故事是人們編來敷衍自己、說服自己、或暫時滿足自己的。人們都 會編自己的故事,只是每個故事都不一樣。甚至今天編的故事,到了明天就會變個不 同的面貌。

在找到更好的答案之前,故事暫時幫人類組構世界。原本雜亂不堪的認知與經 驗,成為可以通通掛在同一個故事上,不再搞不清彼此關係,也不再苛求去一一照顧,

人們只要抓住故事就好了。當然,隨著認知、經驗有所改變,人們需要的故事也會跟 著改變。

說與閱讀是重要的;因為文章是另一種現實,要走進去,亦是需要契機的。在這 個契機之下,自然地放棄了日常週遭的一切,接受一個虛擬的存在,對此建立起全部

1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Reflections on the Works of Nikolai Leskov)。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頁 19-20。

的信賴。這信賴不是以為那是真實發生的,這信賴是因為那是可能發生的。這契機全 靠心境來完成,而且是靜止的,沒有任何外部的聯合與協作。小說或電影,常常有看 書 看 到 一 半 被 吸 入 書 中 世 界 的 一 些 描 述 。 例 如 德 國 作 家 麥 可 ‧ 安 迪 ( Michael Ende,1929-1995)的《說不完的故事》(The Neverending Story2,就是敘述一個小 男孩在書中世界的冒險經歷。但是,如果今天換成是書中的人闖進現實世界,又會發

2 麥克‧安迪(Michael Ende)著。廖世德譯。《說不完的故事》(The Neverending Story)。台北:遊目 族。2006。

3 柯奈莉亞‧馮克(Cornelia Funke)著。劉興華譯。《墨水心》(Inkheart)。台北:大田。2005。

4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著。管家琪改寫。《頑童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台北:東方。1996。

5 托爾金(J.R.R.Tolkie,1892-1973)著。朱學恆譯。《魔戒》(The Lord of Rings)。台北:聯經。2001。

6 Tintenherz是《墨水心》的德國原文書名。 Conrelia Funke. Tintenherz. Germany:Cecilie Dressler Verlag.2003.

7 Inkheart是《墨水心》的英文版書名。Conrelia Funke. Inkheart. Somerset:The Chicken House.2004.

時也不希望把這本書變成下一個哈利‧波特。《墨水心》已經賣出電影版權,馮克也 正替這本小說撰寫三部曲,似乎又形成另一個系列小說。《墨水心》略帶開放式、沒 有完整交代所有人物最後去向的結局,是否將會成為續集的伏筆,則要拭目以待。

《墨水心》的劇情節奏有時平穩,有時稍嫌緩慢,但整體而言,還是一本很精彩 的小說。更重要的是,作者創造出一個新的寫作手法,開啟了奇幻小說另一個境界。

故事,一定帶有某種程度的「自欺」。故事「似真」而「非真」。故事不能太假,

假到自己對之皺眉捏鼻子。當不再能「進入」故事,故事就失去了幫人們組織世界的 功能。然而故事也不能太真,真到變成事實,被當作「真的」事實相信,故事就失去 了流動性與暫時性,故事僵化了不再容納新的認知與經驗,於是本來應該作為幫手 的,會翻起撲克臉轉而成為發號施令的主人。

故事是「活」一點比較好。但還是不要變成事實得好。故事最好還是存在於「似 真」而「非真」的某種三歲兒童式的想像空間裡,與現實若即若離。不懂得故事與現 實的這種曖昧,一定要去揭穿故事的「真」或「假」,會讓我們喪失說故事與聽故事 的天生能力。如果故事都變成現實,那不只對故事是個災難,對現實也會是場可怕的 浩劫吧!

因為過於計較故事的「真」、「假」,以至於故事式微,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大災難。

至於故事如果變成事實,會給現實帶來什麼樣的麻煩,就是柯奈莉亞‧馮克在《墨水 心》裡所要關心的主題。

《墨水心》的書名有明顯的雙重意涵。一重是書中明白講的︰如同墨水般濃黑人 心;還有一重則是隱藏在故事敘述形式中的︰用墨水寫出來,原本只存在於書籍裡的 心。如果讓書裡的角色活過來,說故事的世界搬到我們的世界裡,那會發生什麼事?

《墨水心》從這個很多人都好奇過、想過的假設出發,鋪陳了一段包括了作者與誦唸 者與角色之間的複雜關係。

馮克設計、規劃了故事時空與現實時空出入的基本法則︰這兩個時空維持著某種 基本的能量、數量平衡原則,有角色從故事裡被召喚出來,似乎就會有現實世界裡的 人物消失遁入了故事中。我們可以預見什麼角色會從故事裡鑽出來,卻控制不了什麼 人物會充當成替換品跑進故事去。還有,寫在紙上的故事不會無緣無故、自動自發活 過來,從那裡到這裡,需要一個神秘的、生動靈活的誦唸聲音,將平板的文字立體化,

(Luigi Pirandello,1867-1936)《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8以來的後現代文學傳統。然而骨子裡,撥開那層後設迷霧,馮克寫的實質內

8 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著。陳玲玲譯。《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台北:商務。2007。

9 轉引楊照〈故事,活在不真不假中——讀《墨水心》〉。柯奈莉亞‧馮克(Cornelia Funke)著。《墨

水心》(Inkheart)。台北:大田。2005。頁 3-5。

10 同註 1。頁 26。

11 奧爾蘭多‧巴羅內整理。趙德明譯。《博爾赫斯與薩瓦托對話》(Borges Sabato)。雲南:人民。1999。

比較遠,以便更自由地發揮想像。」12

其實是需要來自遠方的訊息,這便是為什麼童話故事總是要說:「很久很久以 前……」因為,這是通往一切神奇世界的開始。然而,《墨水心》的「真」畢竟不是

「真」;「假」也不全是「假」。《墨水心》如此逗誘,回到那個非真非假、既真又假的 故事曖昧情境裡。只有在那個情境下,故事才能繼續有意義,繼續帶我們整理,組織 紛亂的認知與經驗資料。

故事為什麼重要?因為人們的認知與經驗間,永遠存在著落差。很多事,是無法 經驗的。許多切身實在的經驗,又沒辦法以理智來解釋。當認知與經驗兜攏不來時,

怎麼辦?就講故事。就像文本中的主角一樣,拿自己寫的書與故事創造出來的一個世 界,找到自己的方法,透過故事將自己的恐懼與心魔表達出來,藉由主角的女兒,透 過「閱讀」這種行為更敏銳地感受外在世界,「說」出了他期待。小說的功能像是三 稜鏡,將生存的現實碎解成細部,用全然不同的方式來觀看每個部份。

小說能暫住在他人的意識裡面,為同理心鋪路,那躲在故事背後的一切,也就是 在《墨水心》裡所追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