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相關 研究。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 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主要說明本研究的背景與動機,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研究背景

「分大班、中班、小班,這樣的教法不是很整齊嗎?」

「在混齡的班級裡,老師該如何指導不同年齡的幼兒進行相同的學習呢?」

「年齡小的幼兒上課會不會無法跟上其他人的進度?會不會造成老師的困擾呢?」

研究者身處在幼教現場數年,歷年來曾經於新竹市、臺北市、臺南市、臺中市等地 擔任公立的幼兒園教師,因為各縣市在環境、文化及教育資源上的不同,在編班形式上,

研究者曾接觸過採取「分齡教學」及「混齡教學」的班級模式;回想起往年單一年齡的 編班方式,抑或是中、大班的幼兒混齡在一起,對幼兒教師在班級經營及課程的教學上,

確實有著相當大的不同。其中,又由於混齡班級中包涵著不同年齡層的幼兒,而不同年 齡階段的幼兒也都各自有其不同的發展需求,因此,此時教保服務人員所扮演的角色,

以及所秉持的教學理念及指導方針,便顯得相當地重要(劉育君,2007)。

現今隨著醫藥與科技的進步,全世界人口已突破 70 億大關,但在近一、二十年來,

世界上有許多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正面臨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宋畹玖,2012;林莉莉,

2013;高德全,2013);依據內政部統計處(2013)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近年來幼年 人口(0-14 歲)比率,亦因出生率下降而逐年降低,我國 2013 年 0-14 歲者有 334 萬 6,601

2

人,占總人口之 14.32%,人口結構也因而呈現少子化的型態;由此可見,少子化現象 不只是全球文明國家的發展趨勢,也是社會變遷的危機。

如此家庭與社會結構的改變,這也使得現今獨生子女家庭愈來愈多(吳瑞巧,

2006),幼兒在家裡沒有兄弟姐妹,他們缺乏和不同年齡階段幼兒交往與相處的體驗,

導致幼兒在分享、輪流、等待的學習機會也相對地減少了許多;而此少子化現象所帶來 的幼兒人口數量之衝擊,除了直接影響教育方面的需求量,亦對教育的整體發展及學校 的規模產生了莫大的影響(高德全,2013)。近年來,由於,學生的來源數驟減,已經 導致了許多國小產生經營方面的困難,正面臨「招生不足」、「減班超額」問題(張馨方,

2009),這也直接促使我國幼兒園身處在少子化的危機當中。就臺中市公立幼兒園的招 生辦法(臺中市政府教育局,2011)來看,是以五足歲幼兒為優先進入公立幼兒園就讀 的對象,但是,在招收不到五足歲幼兒的情況下,只有向下延伸招收四足歲的幼兒;這 也就是說,一個公立幼兒園在招收不滿 30 名五足歲幼兒的情況之下,便將有可能採取

「混齡編班」的方式。因此,綜觀現今「少子化」因素對幼兒園招生的影響,研究者認 為,有關「混齡教學」的相關研究,應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研究領域。

二、研究動機

基於上述研究者之個人教學經驗,以及少子化現象的背景因素,本研究欲以「中部 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相關研究」為主題,進行深入的 探究,其主要研究動機有下列四點:

(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現況值得探討

盧美貴與黃意舒(1993)的研究指出,我國幼教機構的編班方式,大部份仍舊是按 照幼兒的年齡階段來編班,也就是同齡編班,或稱分齡編班,其主要是採取集體教學的 課程形式,如此,便得以方便教師們準備統一的課程內容、教材與進度,而習慣這樣課 程形式的教師,也都較為偏好這種編班方式。其中,也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做法,

3

不容易突破。此外,習慣分齡編班的教師也相信,同時要灌輸一群孩子知識,當然是把 發展能力相近的孩子集合在一起授課,才是最為方便且有效的方式,也因而導致多數的 幼教機構仍然是以「分齡編班」作為主要編班型態(邱琡雅,2006)。然而,這種分齡 編班的編班型態,卻不能很好地照顧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相對地,根據國內外的研 究指出,混齡教學的方式似乎能夠彌補分齡編班教育的不足(陳娟娟,1984;邱志鵬、

謝友文,1985;李信,1990;段慧瑩、陳紀萍,1998;Katz, 1995)。

基於研究者有感於現今幼教教學現場分齡及混齡教學模式之差異,以及研究者服務 的幼兒園也正處於是否實施混齡教學的轉型階段,因此,研究者便廣泛閱讀國內外有關

「混齡教學」之博碩士論文、期刊、雜誌、學術著作,結果發現,國內針對混齡教學所 進行的研究對象多以幼兒為主,研究混齡教學的內容亦多以幼兒與同儕間的互動及幼兒 的社會能力(陳娟娟,1984;葉蓁蓁,1985;李信,1990;潘慧玲,1992;萊素珠,1996;

段慧瑩、陳紀萍,1998;林瑞雲,2005;劉貞誼,2005;陳宜瑩,2007;林艷君,2008;

葉若瑩,2009;曹湘玲,2011;劉怡君,2012)為其研究重點;由這些研究資料可以得 知,國內對實施混齡教學的現況,以及針對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及教學 困擾方面較缺乏深入性的研究;加上研究者目前服務於中部地區的幼兒園,因此,探討 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現況,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下的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學困擾有其研究 價值

國內學者劉貞誼(2005)與李明芳(2009)在其研究中皆指出,少子化時代的來臨,

導致幼兒人口逐年減少,其所處的幼兒園在編班上產生了行政運作之困難;為了解決在 招生方面的問題,所以,從往年單一年齡的編班方式,改採為混齡編班的方式。而如此 教學型態的轉型改變,對身處在教學第一現場的幼兒園教師而言,著實是一項全新的挑 戰;不論是在準備混齡教學的課程,或是理解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發展需求,甚至是在 轉型時期與家長的溝通方面,都面臨到極大的壓力(李明芳,2009)。由此可見,教師 對混齡教學的瞭解,也成為混齡教學課程是否能實施成功的關鍵因素。然而,在沒有對

4

混齡教學理論的足夠瞭解下,這些習慣分齡編班教學的幼兒教師,又該如何理性面對經 營混齡班級的緊張及壓力感,其對混齡教學之教學態度與困擾,著實引發研究者的關注。

由於,國內針對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及教學困擾方面較缺乏深 入性的研究;因此,研究者進一步搜尋國內其他教學態度及教學困擾的研究,結果發現,

教師的教學態度,會因年齡(劉仲成,1996;丁吉文,2001;吳玲綺,2007)、服務總 年資(丁吉文,2001;曾怡寧,2003)、教育程度(曾怡寧,2003;吳玲綺,2007)、任 教區域(劉偉哲,2004;翁清課,2005)等而有所差異;教師的教學困擾,亦會因年齡

(簡楚瑛,1996;林少雀,2005;楊芳美,2006)、服務總年資(許朝信,1999;蔡鎮 宇,2011)、教育程度(黃瑛綺,2002;林怡妙,2009;蔡鎮宇,2011)、任教區域(許 朝信,1999)、幼兒園性質(林怡妙,2009)等而有所差異;但這些教學態度及困擾的 研究對象多為國中、小教師,以教保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之教學態度及困擾的研究甚少。

綜上所述,研究者將探討中部地區教保服務人員之不同背景變項,包括年齡、服務 總年資、教育程度、幼兒園所在區域、幼兒園性質、其服務幼兒園之課程模式、實施混 齡教學的經驗及服務的班級是否正在實施混齡教學,瞭解此八種不同背景變項下的教保 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是否存有差異性,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三)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是否與其教學困擾存有相關性及及其預測力 值得探究

國內外論述到有關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實證研究並不多見,特別是針 對「混齡教學困擾」方面的研究更是鮮少。而從國內針對其他教學議題所做的研究資料 中,可以發現,教學態度與教學困擾之間似乎存在著部份的相關性(林少雀,2005;劉 軒銘,2008;蔡鎮宇,2011),但其相關的程度究竟為何呢?仍要看研究者的研究重點 是什麼,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確定。因此,探討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的教學態度是否 與其教學困擾存有相關性;以及,上述教保服務人員之「不同背景變項」與其在「混齡 教學的教學態度」上,又是否得以預測出其對「混齡教學的教學困擾」,研究者亦認為 有其研究的價值,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5

(四)目前國內缺乏教保服務人員對混齡教學之調查研究

在盧美貴與黃意舒(1993)的研究中曾論述到,一個生理年齡五歲的孩子,其語言 能力有可能發展到達六歲的程度,但在操作能力方面,卻也可能只有四歲的程度水準。

因此,倘若完全按照分齡編班的方式,將可能導致有些幼兒會面臨學習上的困難或遭遇 挫折;然而,若改採混齡編班的方式,尚有不少難處需要克服,如幼兒園的行政制度、

教師角色、教師的教學活動安排、家長認同、幼兒的學習與學校生活的適應等(盧美貴、

黃意舒,1993;段慧瑩、陳紀萍,1998;劉貞誼,2005;李明芳,2009)。就幼兒教育 的基本理念來看,便是強調希望能透過教師的教學引導,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培養幼 兒成為「全人」的小孩(敖韻玲,1991)。因此,儘管混齡編班的教學型態,對教保服 務人員會感到有些不熟悉與不習慣,但混齡的相關議題,卻仍舊值得我們加以深入探究。

黃意舒,1993;段慧瑩、陳紀萍,1998;劉貞誼,2005;李明芳,2009)。就幼兒教育 的基本理念來看,便是強調希望能透過教師的教學引導,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培養幼 兒成為「全人」的小孩(敖韻玲,1991)。因此,儘管混齡編班的教學型態,對教保服 務人員會感到有些不熟悉與不習慣,但混齡的相關議題,卻仍舊值得我們加以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