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傑,你講話不要這麼大聲啦!太大聲了,很吵……」上課 中常會聽到其他學生的抗議,「你叫什麼叫,叫屁哩!自己就可以 講話」小傑不甘示弱的回應(觀 1021205)

「彭老師,○○政一直在叫人豬屎傑,亂罵人家……」、「老師,

○○宏上課偷喝奶茶,上課不可以喝飲料啦!」小傑不分場合,

聽到或看到甚麼就會立即回應或告狀,影響上課秩序(觀 1021209)

上課每幾分鐘就要插話,或回答不需要回應的問題、聽不懂課程 就唉聲嘆氣佯裝睡覺,趴著二十秒起來,又重複相似的行為。

(觀 1030110)

研究者在資源班教課的三個年段學生,其中五年級學生共有五個 人。因為是全數抽離的語文課程,一週有六節課到資源班上課,相當於 每天至少有一節課要來到資源班。開學上課一二週……漸漸地發現這名 叫小傑(化名)的學生,上起課來總是要插話、接話、清喉嚨,講話聲音 或笑聲大到讓同學抗議很吵,動輒生氣罵人。每一節課出現連續不斷的 課程干擾或攻擊行為,逼的研究者總是要停下來制止小組學生一連串的 互控行為。

回顧這些年在特教班當導師,學生從自閉症、智能障礙、多重障礙、

情緒障礙、腦性麻痺、小胖威利症等不同障礙類別的學生當中,似乎都 會出現大大小小不一的行為問題。研究者去年初任資源班教師,第一個

讓研究者感覺受到挑戰的學生,就是這個在暑假主動到資源班打招呼、

第一次見面的小傑。小傑是經由鑑輔會鑑定有輕度智能障礙的五年級學 生,認知能力及溝通能力稍弱,但個性活潑好動、喜歡幫助別人,卻因 情緒起伏很大,極易與同儕發生爭執,其慣有的口語攻擊行為,總講難 聽的話,使得班上大多數同學都不喜歡他;又因個性需要周遭環境的高 度關注,課堂上常會出現一連串的干擾行為,另個人衛生觀念薄弱,常 因身體體味被同儕排斥,在團體中的評價極差。一般教師對於學生行為 問題的處理方式,傾向於立即抑制或消除,希望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例如處罰、責罵等,比較少針對行為問題的動機與功能去改善學生的行 為問題行為。亦即,一般的處置並未考慮到如何預防行為問題的發生(陳 思允,2006)。研究者同樣採用削弱、站立反省、獎勵,甚至責罵等處置 方式,欲改善其行為問題,幾週下來行為導正的結果仍然有限。鈕文英

(2001)指出身心障礙學生受限本身生理或認知能力的障礙,若生態環 境無法滿足其基本需求,此情況下容易衍生各種行為問題,倘若站在教 學現場第一線的教師,能對學生的嚴重行為問題有更深一層的覺察,就 不容易陷入膠著的教學工作,因此研究者希望找出方法妥當處置個案的 行為問題,此為本研究之動機之一。

鈕文英(2001)指出早期的行為處理經歷過好幾種模式:1950 年代以 前出現了心理動力、醫學和行為模式;1950 年代心理教育模式修正了心 理動力模式的觀點;1960 年代人本和生態模式被提出;1970 年代認知模 式形成,到了末期,認知模式結合行為模式產生了認知行為模式。鈕文 英(2001)指出行為問題在過去一向帶給人「不良」、「令人嫌惡」的觀 感,對行為問題處置的方式無非是「壓抑」、「消除」,在處理行為問 題上容易採取消極的作法。Westling 與 Fox(2000)也指出採用斥責、

隔離、過度矯正、電擊、抑制等嫌惡刺激方式,迫使個體為避免產生不 愉快的結果而不再出現行為問題,此種處理方式備受爭議,原因有三點:

(1)當個體原來的行為問題消失,可能衍生另一行為問題取而代之;(2)

行為問題可能在某一情境下減少出現, 但在其他情境卻仍持續出現;(3)

強調使行為問題減少,而未考慮是否需要教導個體新技能並提供學習新 行為所需的支持(引自江芳宜,2005)。魏景銓(2001)指出以往在教育 環境裡,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的行為問題,便會立即著手處理,務求消除 這個行為問題,心急的結果往往忽略周遭環境的因素,短期內這個行為 可能減少或削弱,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只在行為表面進行探究,

根本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施顯烇(1995)指出:1980 年代以後,不論是 學術界或是實際從事行為治療的機構,對行為問題的認識以及處理方法 的使用都有重大的轉變。行為改變這個名詞漸漸的被行為處理 ( behavior management )所取代,這種改變就代表未來在觀念上的重大轉變。發展到後 來,除了設法處理行為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善個人所處的環境,同時 促進整個人生的改變。研究者欲探究現今學生行為問題處理的趨勢為何,

此為本研究之動機之二。

美國 1997 年的 IDEA 修正案中,明令要求地方教育機構在訂定特殊學 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時,必須提供功能性評量 (Fun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簡稱 FBA ) (羅婕予,2012)。而我國於民國 101 年修正之「特 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九條第四款,亦要求在個別化教育計畫中針對具有情 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提出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鈕文英(2009)指出 在一九九○年代提出的正向行為支持,強調相同的行為問題不一定適用 相同的策略,擬定策略時需進行功能評量( functional assessment ),找出 行為問題背後的功能,並以此擬定一套行為介入方案(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lan,簡稱 BIP),即正向行為支持方案。正向行為支持的理 論基礎是假設行為問題有其目的與功能,透過發現行為問題的動機,擬 定有效的行為支持方案,協助個體學習新的溝通或社會技能(Westling

& Fox,2000)。王素華(2008)針對一名嚴重情緒障礙學生、黃麗娟(2011) 針對一位一年級的普通班學生及李欣(2007)針對一名國小亞斯伯格症學 生,三個不同障礙類別的學生皆有干擾行為及攻擊行為,三位研究者都

採用正向行為支持方案的介入,研究結果皆能降低上述的行為問題,且 提升正向的替代性行為。本研究的個案小傑是一名智能障礙學生,與上 述三篇文獻的研究對象是不同的障礙類別,但都出現攻擊行為及干擾行 為。研究者及搭檔教師的班級經營困擾,很明顯的來自小傑的行為問題,

因此本研究欲藉正向行為支持理論的探討,來一探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 智能障礙學生的行為問題之介入,其最後結果能否也如上述三篇文獻之 結果,皆能降低個案的行為問題,提升個案的正向行為。透過此歷程,

希冀能解決研究者在教育現場的教學危機,此為本研究之動機之三。

本研究採用適合教學實務現場的行動研究法來探究個案的問題。藉 由行動研究的歷程,第一、找出小傑的干擾行為、攻擊行為發生的背景 因素:什麼情境下容易有這些行為出現?這些行為帶給個案什麼好處?

教師對這些行為的不同處置帶給個案什麼反應?第二、此研究的價值將 提供第一線教學者做為參考,即如何一邊因應研究個案的行為處置,一 邊順利運作每節課的教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