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百科全書向來是學者研究開始的重要背景資料來源,是廣博知識的 聚合體,也是能夠輔助自學的良師益友。但隨著時間的推進,百科全書 從無形的目的與功能,再者外表型態、內容編排等,逐漸變得更為多元 且多樣化。西方百科全書起源於教育,其源頭是人類已有的知識,其性 質和形態從教科書逐漸地轉變為現代完備的工具書(金常政,2011)。百科 全書的價值來自於古代教育的需求,將人類擁有的知識經過分類、編 排,以輔助莘莘學子的求學歷程,但面對廣博的知識,學子若缺乏基本 的知識架構,將難以順利使用極具學習功能的百科全書,於是百科全書 的型態開始產生變化,逐漸具備一定的檢索功能,形成今日我們所稱的 參考工具書。

絕大多數的參考工具書都是無須從頭閱讀,僅供部分查閱、以獲得 某項知識或事實(王錫璋,1999)。於是百科全書由教科書轉變為參考工具 書,除了內容富含的知識量依舊廣博外,使用上更強調檢索性,提供許 多線上百科全書。隨著時間的演進,百科全書的價值不僅僅只是內容層 面,尚包含提供使用者獲取所需條目的檢索價值,換句話說,百科全書 的編輯過程中,重視條目內容之餘,更應該重視百科全書使用者的資訊 需求、資訊尋求行為與使用行為。

百科全書為收錄人類所有知識的一類參考工具書,有「沒有圍牆的 學校」之美稱(邵獻圖主編,2000),具備傳承文化和傳播知識的重要功 能,其中最為知名且具備權威性的代表為《大英百科全書》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與《大美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Americana)。

此二部百科全書皆由權威學者撰寫條目,因而溢增百科全書的權威性與 學術性價值,也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均發行線上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前後動員全球知名、來自 130 多個國家的各科學 者專家 4,300 餘人撰寫,每一主要條目之後,均註明撰述者的姓名,以示 負責與具權威性(邵婉卿、劉寶琦、丁彥平、林以文,2012)。《大美百科 全書》(Encyclopedia Americana)由以小條目呈現且提供快速查檢使用的德 國《布羅克豪斯百科全書》(Brockhaus Eyzklopädie)第 7 版的條目翻譯編 纂而成,並在 1829~1833 年於美國出版,初版共 13 冊,總計超過 6,5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

位專家學者負責編纂,收錄 45,000 篇大主題的全文及圖片,旨在成為專 家和一般讀者之間的橋樑(賴美玲,2003;邵婉卿等,2012)。

《大英百科全書》和《大美百科全書》的共通點在於,其內容條目 皆由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撰寫、編纂而成,顯示百科全書之所以能夠擁 有「工具書之王」的關鍵,實際上是由具有不同領域背景的專家賦予百 科全書內容上的權威,也就是專家編輯的價值。此外,前述以專家為權 威的百科全書,具有專家執筆、出版補編、附有書目、分析索引、參見 系統、圖文並茂等六項特點,其中專家執筆是指部分由專屬的編輯部門 人員撰寫外,大部分都是委請各學科的專家學者,就其個人對該條目的 體認,親自執筆撰寫,對該條目有融會貫通的效益(嚴鼎忠,1996)。

論及百科全書內容知識的特性,以往百科全書的編輯目的是要追求 學科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同時注重學術上的權威性,並且以條目的 形式,按學科構成的內在邏輯,由點而面地,架構出完整學科的知識體 系(劉士忠,2006)。換言之,百科全書內容的權威性是由專家編輯所奠定 而成,顯現專家因專業背景所執筆撰寫的百科條目,是具有一定正確 性、專業性,也是禁得起他人針對條目的知識內容進行挑戰。

專家編輯百科全書被視為權威性工具書的代表,並且收錄正確、高 品質的條目內容,所提供的知識應具備穩定性。因此金常政(2011)指出百 科全書介紹的知識和提供的資料至少應有十年之內的穩定性,即在十年 之內仍有查詢的價值。因此在百科全書編輯工作上,內容的穩定性與資 料的新穎性,兩者之間產生極大的矛盾,促使百科全書編輯工作完成 後,顧慮權威性的考量,不會即時出版與更新。再加上由專家所編輯的 百科全書,其編輯與修訂時間冗長,任何一套百科全書的新出版與微幅 修訂工作,無不是耗費大量時間。於是在知識快速增長的今日,專家編 輯百科全書易於發生內容新穎性不足、更新速度慢,甚至是易讀性較 低,使用者較難以理解等問題,這些問題皆被視為是專家編輯百科全書 長年發展上的劣勢,並且在無形之中導致使用者使用上的困難。

1960 年代起網際網路興起(黃鴻珠,1995;陳湘揚,2013),數位科技 促使人們生活週遭有所改變,並且進一步擴及百科全書載體形式,讓百 科全書除了有傳統的紙本形式外,先後產生 CD-ROM 版、DVD-ROM 版、線上版。百科全書以網路線上平台呈現時,大幅改變使用者的使用 行為,免去以往採用翻閱或是知識架構分類的查檢方式。透過辭書網站 提供的檢索功能,便能提升使用者在豐富的百科全書條目中,獲取需要 的百科條目機率。然而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除了影響百科全書的編纂 與修訂,讓整個過程更有效率外,其也對傳統專家編輯模式的百科全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3

帶來衝擊,發展出不限定編輯者學科背景的協作編輯模式,其中最為著 名的協作編輯百科全書,就是至今興起未滿二十年的維基百科

(Wikipedia)。

維基百科(英文版)於 2001 年創立,以「向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 書,並希望各地民眾能夠使用自己選擇的語言來參與編輯條目」為號 召,將成為「世界性網路百科全書」列為發展目標,吸引眾多民眾進行 內容的編輯,促使內容快速增長(維基百科,2015),開啟百科全書協作編 輯模式。不同於任何一套以專家編輯模式產生的百科全書,協作編輯模 式百科全書的編輯者並非以專業領域的學科專家為主,而是數百萬來自 世界各地的民眾,以網路協作、互動、匿名方式撰寫條目,顛覆過去僅 能由特定專業背景與權威學者撰寫百科條目的方式。

維基百科於 2002 年成立中文版,根據維基百科中文版(2015)的統 計,從 2002 年至 2015 年 9 月 14 日為止,已有 840,986 條條目,編輯參 與者共有 6,050 人,總編輯次數高達 38,458,586 次,每個頁面的平均編輯 次數為 8.75 次。藉由數字的呈現,可以瞭解協作編輯百科全書內容成長 快速,更新頻率高,整體的新穎性比專家編輯百科全書更新穎,惟維基 百科是匿名撰寫,一般不列於學術文章引用文獻。專業性較高的研究報 告與學位論文中,則是避免將維基百科中的條目列為參考文獻的一環,

但是仍舊可以給予使用者對於陌生知識初步的說明,促進對不熟悉概念 的理解。

我國也有線上百科全書編輯,國家教育研究院(簡稱國教院)(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NAER),每年召集各個學科領域的專 家,進行專科性百科全書的新編、修訂與數位化工作,並因應數位化潮 流,於 2005 年建置「辭書資訊網」,並在 2011 年將「雙語詞彙」、「學術 名詞」、「辭書資訊網」合併為同一網站,取名為「雙語詞彙、學術名詞 暨辭書資訊網」(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2),本研究主要 探討辭書資訊網的部份,故將該網站簡稱為「辭書資訊網」。

國教院所主編的辭典、辭書及百科全書共有 20 餘種,其中 10 種已 建置於「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總計約 5,500 萬字、8 萬 條辭目,編輯過程中由不同領域的不同編審委員進行條目的撰寫與審 核,以維持內容的權威性與正確性,並搭配簡單易懂的檢索功能,提供 快速、免費的全文取得服務,滿足使用者學術方面的使用需求,促進國 際學術與文化交流,而現在已提供線上取用的百科全書有《圖書館學與 資訊科學大辭典》(1995 年版)、《教育大辭書》(2000 年版)、《脊椎動物百 科全書》(2007 年版)等專科性百科全書(林慶隆、鄭恒雄、邵婉卿、劉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琦、范芯芸,2014)。

從條目的結構而論,專家編輯百科全書條目由條目標題(條頭)、釋文 (義)、插圖、參考書目等共四項組成,並在每個條目附上條目撰稿人的姓 名以表示權威與著作權歸屬(金常政,2011);維基百科(中文版)則有條目 標題、釋文、插圖,以及少量的參考書目、大量的外部與內部連結,以 及部分參見功能。釋文結構上,專家編輯百科全書條目撰寫工作前,會 進行框架設計、統一編纂體例,解決檢索性和條目規範化問題,保證能 提高內容的質量(金常政,2011),而協作編輯百科全書對於釋文細節則是 沒有任何限制。由此可知,專家編輯百科全書的架構嚴謹,並且有明確 的條目撰寫者作為權威代表,協作編輯百科全書則採用自由編纂的方 式,凸顯編輯者的匿名機制將會降低條目的權威性,造成有價值的條目 也無法提供學術研究上的引用,而同一部百科全書中,有各式各樣不同 的釋文結構,也將會影響使用者的閱讀情況,降低易讀性。

百科全書條目品質而論,Giles(2005)發表在 Nature 的 Internet

Encyclopedias Go Head to Head 研究指出,採用雙盲審查方式比較維基百 科(英文版)和《大英百科全書》中的 42 篇科普文章的正確性,發現《大 英百科全書》的平均出錯率是每篇文章有 2.92 個錯誤,略低於維基百科 (英文版)的 3.86 個錯誤。Cohen 於 2013 年 5 月 4 日刊登於〈紐約時報〉

的一篇報導指出,以往課堂教授認為維基百科缺乏專家審核,以至於對 百科條目正確性給予保守態度,然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UCSF School of Medicine)的教師 Azzam 開設一門課,要求學生編輯維基百科中 有關疾病的文章,提高醫學文章的質量以修得學分,於是學生編輯的條 目成為維基醫學項目(WikiProject Medicine)的一部分,讓後續的投稿者集

的一篇報導指出,以往課堂教授認為維基百科缺乏專家審核,以至於對 百科條目正確性給予保守態度,然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UCSF School of Medicine)的教師 Azzam 開設一門課,要求學生編輯維基百科中 有關疾病的文章,提高醫學文章的質量以修得學分,於是學生編輯的條 目成為維基醫學項目(WikiProject Medicine)的一部分,讓後續的投稿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