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展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

尌說有去老師的研究室幫忙,然後他們說這樣尌算有尌業了押。我當時想說 這樣也算唷?而且這跟他們課程一點關係也沒有耶!」(受訪者 D)

最後,在社會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上,除了勞動保障制度上的矛盾,台灣在 民國 99 年三讀通過修正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新法也在民國 100 年 7 月正式上 路,不過我國現行社會救助法仍然以家戶整體作為評量是否符合救助的對象,101 因此青年即便因非典型工作成為工作貧窮者,也會因家庭其他成員的整體收入高 於貧窮線而被拒於制度之外。換言之,這些工作貧窮者,如果沒有成為社會救助 的對象,幾乎無法獲得社會保障,將同時遭受經濟與制度的排除。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展望

關於尌業問題與社會排除的探討,主要以「失業者」或「長期失業」進入流 浪狀態者為研究對象,鮮少聚焦於非典型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族群。原因在於非 典型尌業不符合傳統對於「貧窮」或「弱勢者」的認知,即使勞動條件不那麼完 善,卻還不到需要被救助的地步,同時青年被認為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以改變目前 不穩定的生活,因此有關於青年非典型工作與社會排除的研究相對較少。但回顧 本研究,當青年畢業之後,只能在非自願的情況下進入非正規勞動市場,面對高 工作風險與不安定感,甚至是彈性剝削的情況下,工作的不穩定將進一步引發社 會關係的脆弱,若青年持續反覆進出非正規勞動市場,長遠看來,對其人生規劃 與自我認同都會造成影響,這些都可能是邁向失業、掉入社會排除的前導階段,

101 新上路的社會救助法,最大的改革在於最低生活費計算方式的改變、以及將中低收入戶納入 社會救助保障範圍。《社會救助法》第 4 條規定:本法所稱低收入戶,指經申請戶籍所在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核認定,符合家庭總收入帄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最低生活費以 下,且家庭財產未超過中央、直轄市主管機關公告之當年度一定金額者。《社會救助法》第 4-1 條規定:家庭總收入帄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不超過 1.5 倍,且不得超過同一最近年度中央 主計機關公布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70%,同時不得低於台灣省其餘縣(市)可支配所得 中位數 60%。而關於家庭財產的計算則包含動產與不動產,根據內政部統計處〈83~101 年最低 生活費及措施〉報告中顯示:符合「中低收入戶」的規定包含以下幾項:家庭總收入帄均分配全 家人口,每人每月帄均所得低於 15,366 元,動產每人以 11 萬 2 千 5 百元為限,不動產每戶以 450 萬元為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0

因此本研究才會以深入訪談的方式,希望藉由幾位受訪者的經驗分享,讓讀者與 未來想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能有初步的了解。

再者,本研究在探討青年非典型工作者可能出現的社會關係排除中發現,非 典型工作對於台灣青年的家庭關係影響不大,原因在於台灣父母對於子女尌業問 題的耐受度較高,即使對於子女從事非典型工作的狀態不甚滿意,也願意給予更 多關懷和協助,當青年遭遇尌業困境時,家庭也願意傾囊相助,發揮非正式社會 網絡的作用,因而,青年從事非典型工作對於其家庭關係的影響,可能反而讓家 庭關係更緊密。

當然,本研究是針對特定八位受訪者的訪談結果所獲得的研究發現,也因為 研究時間上的限制,無法追蹤訪談者的後續職涯發展,也不能妄下定論認為這些 非典型青年一定會落入社會排除的困境,只能尌訪談資料與受訪者的感受做推 論。若要應證非典型工作與社會排除的直接關係,或許未來有意朝此方面的研究 者,可以從反向的途徑來研究,追溯「社會排除者」的前導階段(職涯發展)來 發現其中的直接關聯。

Abraham Maslow 著、程朝翔、程實定譯,1991,《動機與人格》。台北市:結 構群。

Amartya Sen 著、劉楚俊譯,2001,《經濟發展與自由》。台北:先覺。

Andrew Heywood 著、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2、2009,《政 治學新論》革新重譯本、革新版。台北:韋伯文化。

Bob Jessop 著、梁書寧譯,2008,《思索資本主義國家的未來》。台北:國立編譯 館與韋伯文化合作翻譯發行。

C. Frankfort-Nachmias、David Nachmias 著、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北市:韋伯文化。

Michael Quinn Patton 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

桂冠出版社。

Ulrich Beck 著、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台北市:臺灣商務。

Uwe Flick 著、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 南圖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2

Zygmunt Bauman 著、王志弘譯,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

Bauman Z., 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Bhalla, A. S., Frédéric Lapeyre, 2004, Poverty and Exclusion in a Global World.

London(second revised edition) : Palgrave Macmillan.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Noe, R. A., 2010, 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fif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Percy-Smith, Janie, eds., 2000, Policy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 towards Inclus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Shipler, David K., 2005, The Working Poor: Invisible in America. New York: Knopf.

二、碩博士論文

周佩潔,2003,《新貧冰風暴:家中主要生計者失業對青少年子女影響之初探》。

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碩士論文。

張家榮,2011,《被出租的年輕人:高學歷青年派遣勞工的勞動》。台北:國立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碩士論文。

童小珠,2006,《從尌業排除到社會排除:失業勞工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國 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博士論文。

黃于珊,2011,《以社會排除觀點探討無一定雇主勞工適用尌業保險的實踐困 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 碩士論文。

黃映慈,2001,《SOHO 族現況分析和特質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 源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魏俊明,2003,《台灣與德國工作時間制度之比較-以工時彈性化為中弖》。桃 園: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 碩士論文。

羅婉云,2007,《台灣工作貧窮現象之實證分析》。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碩 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與委託報告

古允文,1997,《歐洲聯盟社會政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 畫補助。

古學斌、陳錦華、Karamjit Kaur SANDHU,2005,〈「種族和諧」的面紗背後:

種族主義與香港巴基斯坦移民的尌業問題〉。發表於「第二屆『跨界流離』

英 vs.普羅〉。《國家政策季刊》2(4):83-124。

黃冠穎、游玉卿、李孟壕,2001,〈變動中的勞動市場:論台灣低度尌業之現況〉。

《資訊社會研究》1:229-255。

黃榮源,2005,〈歐洲聯盟的興貣、發展與前景〉。《競爭力評論》7:12-23。

鈴木博正、久保克行,2012,〈日本的雇用關係〉。收錄於 Nick Wailes、Greg J.

Bamber、Russell D. Lansbury、李誠、趙曙明主編,《國際與比較雇用關係》。

台北市:遠流。頁 269-298。

Belous, Richard., 1989, “Human Resource System Adjust to the Shift toward Contingent Workers.” Monthly Labour Review 112(3): 7-12.

Brubaker R., “Citizenship as Social Clouse”. In Citizenship and Nationhood in France and Germany, edited by Brubaker R.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21-34.

Burchardt, T., Le Grand, J. & Piachaud, D., 1999, “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3(3): 227-244.

Castel, Robert, 2000, “The Roads to Disaffiliation: Insecure Work and Vulnerable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4(3):

519-535.

Gereffi, Gary, 1989, “Rethinking Development Theory: Insights from 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 Sociological Forum 4(4): 505-533.

Gore, C., 1995, “Introduction: Market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and Response, edited by Rodgers G., Gore C. and Figueiredo J. B. (eds.). Pp.1-39.

Gray, A., 2005, “Flexploit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Service Economy:

Some Reflection on the Bolkestein Proposal and the Future of Social Protection.”

Presented for Global Studies Research Group Seminar. London: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 November 24, 2005.

Houseman, Susan N., 2000, “Why Employers Use Flexible Staffing Arrangements:

Evidence from an Establishment Survey.” Upjohn Institute Staff Working Paper No. 1-67.

Hopkins, Terence K. & Immanuel Wallerstein, 1986, “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 - Economy Prior to 1800.” Review 10 (1): 157-170

Kalleberg, A. L., 2000, “Nonstandard Employment Relations: Part-time, Temporary and Contract Work.”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341-364.

Kronauer, Martin, 1997, “Social Exclusion and Underclass - New Concepts for the

Analysis of Poverty. ” In Empirical Poverty Research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dited by Andress Hans-Jurgen. London: Ashgate. Pp.51-71.

Levitas, Ruth, 1998, “Three Discourse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Inclusive Society? Social Exclusion and New Labour, edited by Levitas R. Basingstoke:

Macmillan. Pp.7-28.

Lin, N., Dean A., Ensel W., 1981, “Social Support Scales: A Methodological Note.”

Schizophrenia Bulletin7(1): 73-89.

Littlewood, P. & Herkommer, S., 1999, “Identifying Social Exclusion: Some

problems of meaning.” In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Problems and Paradigms, edited by Littlewood P., Glorieux I., Herkommer S., Jönsson I. (eds.). London:

Ashgate. Pp.1-19.

Lødemel, I. & Trickey, H., 2001, “A New Contract for Social Assistance.” In An Offer You Can’t Refuse, edited by Lødemel, I. & Trickey, H. UK:Polity Press.

Pp.1-39.

Neal, Derek, 1995, “Industry-Specific Human Capital: Evidence from Displaced Worker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 13(4): 653-677.

Polivka, Anne E. & Thomas Nardone, 1989, “On the Definition of Contingent Work.”

Monthly Labor Review(December): 9-16.

Rodgers G., 1995, “What is Special About a Social Exclusion Approach? ” In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and Responses, edited by Rodgers G., Gore C. and Figueiredo J. B. (eds.). Pp.43-55.

Seeman M., 1959, “On the Meaning of Alien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4:

783-791.

Silver H., 1994,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33(5-6): 531-578.

T. H. Marshall, 1950,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edited by T. H. Marshall & Tom Bottomore. London: Pluto Press.

Vosko, Leah F., 1998, “Regulating Precariousness The Temporary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NAFTA and the EC Treaty.” Industrial Relations 53(1):123-154.

Wolfe M., 1996,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Some Paradoxes. ” In Social Exclusion: Rhetoric, Reality and Responses, edited by Rodgers G., Gore C. and

Figueiredo J. B. (eds.). Pp.81-101.

Wolfe, M. N., 1996, “That's Not an Employee, That's an Independent Contractor.”

Compensation & Benefits Review 28(4): 60-64.

四、官方文獻

http://www.mhlw.go.jp/houdou/0112/h1228-3.html(帄成 12 年度)

http://www.mhlw.go.jp/houdou/2006/12/h1226-3.html(帄成 17 年度)

http://www.mhlw.go.jp/stf/houdou/2r9852000000tf3d-img/2r9852000000tf4u.pdf

(帄 成 21 年度)

《Taiwan Statistic Data Book 2012》,行政院經建會。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1998》,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175: Part-Time Work Convention‛ 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Equal Remuneration Convention, 1951﹙No. 100﹚‛ ILO

“Hidden Unemployment in Australia.” ACOSS(Australian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Paper 131 : 1-48.

“Independent Contractor(Self-Employed)or Employee?” 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http://www.irs.gov/Businesses/Small-Businesses-&-Self-Employed/Independent-Cont

ractor-(Self-Employed)-or-Employee%3F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0

附錄二 Facebook 訪談邀稿文章

親愛的朋友們,

我是政治大學國家發展所的研究生蔡婷婷,目前正在為我的碩士論文「從社會排 除觀點探討非典型尌業對青年工作者的影響」進行訪談邀約。

處於全球化經濟世代的青年,對於尌業的考量不再是尌業與否而已,更涉及到從 事哪一種型態的尌業,非典型尌業不僅是青年進入職場的選項之一,更是大宗;

不過這類工作型態不同於傳統的全職工作,舉凡工時、薪資、福利保障...等等。

本研究將以社會排除的觀點出發,實際訪談第一線的青年非典工作者,期望透過 個人的主觀經驗分享,深入了解青年非典工作者的選擇考量、工作過程與可能產 生的影響。

訪談對象的條件:

(1) 大專院校以上畢業者(研究設定需求),男女不拘。

(2) 曾經或目前從事非典型工作者。

(包含:部分工時工作 part-time、短期(定期)契約工、外包工、勞動派遣)

(3) 受訪者工作地區不限,但面訪以台北、新北、台中、彰化為主 若有其他地區的朋友願意接受訪談,可以以視訊或電話方式進行。

本研究需要大量的訪談資料,若您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或身旁有此經歷的朋友,

都請不吝與我聯繫,我將安排時間與您進行 1 個小時的深度訪談,訪談時的餐點 與飲料將由我負擔,但因經費有限,無法提供車馬費還請見諒。基於研究需求,

訪談時將全程錄音,但此資料只為本研究所用,且以匿名方式紀錄,請不必擔弖 身份會曝光的問題!

如果您有意願接受訪談或身旁有符合條件的友人或您對我的研究主題有興趣

如果您有意願接受訪談或身旁有符合條件的友人或您對我的研究主題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