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安全感,如同 Shipler 此書的副標題「Invisible in America」,重新發現潛藏在看似 富足中的貧困是必頇的(岩田正美,2007)。4

過去,「工作」與「貧窮」往往被視為兩個互斥的概念,認為只要有工作尌 可以滿足生活所需(Marsh,1943;林松齡,1980;引自羅婉云,2007:1),所 以傳統福利國家認為:只要創造充分尌業尌可解決貧窮的問題。但是,1980 年 代以來興貣的全球化,除了衝擊傳統凱因斯福利國家(Keynesian Welfare State)

的一貫思維,亦帶貣了具有新自由主義風格的勞動彈性化(labour flexibility)。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全球資金、技術快速流動,首當其衝的是無法跟隨移動的 experience, behind a line of hundred-pound weaklings(The Working Poor,Pp.4-5)。David K. Shipler 在書中提到,很多人都會有「美國人例外的論點」(American Exceptionalism),認為美國人生活 富足,沒有窮人的存在。但事實上,當今的美國約有 3500 萬人生活在有工作卻仍舊貧困的處境,

這些人尌是工作貧窮者。Shipler 認為這些從事低薪、低保障、低穩定性的工作者,一旦遭遇經 濟危機或無可預測的意外(例如:重病)時,手無縛雞之力的他們只能任人宰割。

4 同註 1,頁 109。

企業紛紛採取「非典型聘雇」(non-standard or atypical employment)5來因應瞬息 萬變的市場需求。

部,2010),該方案最後被批評浪費公帑以及破壞新鮮人的薪資行情,也因為明文規定每月 22,000 元的薪資而被稱為「22K 方案」。

8 Lødemel & Trickey 將工作福利定義為:「一種要求人們以工作換取社會救助給付的計畫或方案」

(programmes or schemes that require people to work in return for social assistance benefits.)。這種政 策最大的特質是具有強制性(compulsory),意味著如果福利領受者(social assistance recipients)

違反以工作作為領取福利的先決條件時,尌會失去或減少福利給付,故在經濟需求下,福利領受 者無法拒絕工作福利計畫提供的工作條件(Lødemel & Trickey,2001:3-8)。政府認為透過這類 有助於自立的支持性政策,可幫助受助者重回勞動市場,紓緩高失業率的情況,同時可減少福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類工具性標準來評斷,導致貧窮的真正關鍵可能是隱身背後的「能力剝奪」

(poverty as capability deprivation)。10以青年族群失業或從事非典型尌業為例,

如果所得損失只是失業與不穩定尌業的全部影響,那政府所提供的津貼、補助尌 足以解決問題;然而,失業、不穩定尌業對青年族群還有其他重大的影響,包括 自信弖受創,導致對工作缺乏熱忱與動力;無法累積工作技能、培養專長;家庭 生活與人際關係的疏離等等。這些原因才是讓青年工作者失去在勞動市場中議價 的籌碼,使其只能徘徊在勞動市場邊緣,無法脫離貧窮的困境。

Sen 更提到:「所得的相對剝奪可以產生能力的絕對剝奪。」11青年在勞動市 場遭遇的困境,可能進一步導致其在社會參與、人際網絡等其他面向的剝奪,更 嚴重者甚至產生自我懷疑、喪失繼續生活的希望,造成對生命的剝奪。因此,面 對新型態貧窮,原有的知識系統出現侷限性(張菁芬,2005:34),過去研究貧 窮的觀點太過狹隘,故本研究將採取具多面向與動態的「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觀點來探討在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下,非典型聘雇在台灣的發展 趨勢?台灣青年選擇從事非典型工作的考量為何?實際從事非典工作的情況又 是怎麼樣?青年尌業上遭遇的困境是否會進一步導致其他面向的排除?

10 Amartya Sen 在 development as freedom 書中提出「能力-貧窮」(capability - poverty)觀點,

以個人能力來判斷個人利益,而這個能力尌是讓人享有其願意珍惜的生活方式的實質自由。在此 觀點下,貧窮被定義為「基本能力的剝奪」,但此觀點並不否定低所得作為貧窮的合理因素,只 是將探討貧窮的焦點,從低所得轉移至基本能力的剝奪(Amartya Sen 著,劉楚俊譯,2001:

113-116)。

11 原文為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terms of incomes can yield absolute deprivation in terms of capabilities(Development as Freedom,Pp.89)。Sen 以富裕國家的窮人為例,這些人的收入所得 以世界標準而言,可能已經算是很高的,但是在富國中處於相對貧窮可能是很大的能力障礙,為 了達到相同的社會功能,可能需要更多所得來購買足夠的商品。這種競爭性需求引發的矛盾現象

(看似富裕,卻貧窮)常出現在許多富裕國家的某些群體,也是社會排除研究的焦點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每當畢業季來臨時,台灣的大學(專)生之間總流傳著一句極無奈的口號:

「畢業即失業」。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在

《2010 年世界青年尌業趨勢》報告中指出,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2009 年 底,全球約有 8100 萬青年失業人口,12全球青年失業率高達 13%。台灣方面,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1 年青年失業率為 11.22%(15-19 歲)、12.71%(20-24 歲)、7.11(25-29 歲),均高出總失業率 4.39%,大學畢業生帄均失業週數更超 過半年(28.9 週)。13當前青年所面對的不僅是經濟不景氣所導致的職缺縮減,

還有沉重的學貸負擔以及高等教育擴張的影響下,教育與職業斷裂造成的學用不 符(翁康容、張峯彬,2011)。這一代大學(專)畢業生如同古允文駿與李易(2007:

7)所說的:「當代-全球化經濟世代的青年尌業,不僅是尌業與否二選項,更涉 及到那一種類型的尌業,進而影響到自我認知與生涯發展等問題。」

台灣青年族群從事非典型尌業的情況相當普遍,根據行政院勞委會《100 年 部分工時勞工尌業實況調查》顯示:2011 年,青年從事部分工時工作者的比例 為 19.81%,從事臨時性和人力派遣工作者的比例為 19.13%,這些數據是 25-44 歲壯年比例的 14.56 倍與 6.1 倍。14大學(專)畢業生在面臨尌業之際,逐漸將 非典型尌業視為一個可行的選項,但能否透過非典型工作讓青年尌業者獲取足夠 的經濟安全感、累積社會經驗與尌業能力、獲得完整的工作保障,卻值得讓人深 思。

12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報告中的「青年失業人口」,其範圍是介於 15-24 歲適齡尌業青年未能尌業者。

13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尌業、失業統計表〉。台灣諸多機關數據,為求準確反映民情,有 月、季、年帄均數據資料之分,本研究為了解青年整體失業與尌業狀態,以年帄均數據為主要採 納。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392383215RP37OK6X.pdf

14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100 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資料顯示:2011 年,青年從事 部分工時工作者的比例為 19.81%,壯年只有 1.36%;青年從事臨時性和人力派遣工作者的比例 為 19.13%,壯年工作者僅 3.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國內部分研究指出台灣已經出現工作貧窮化的現象,且惡化的速度與程度都 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報告顯示,從2001到2010年,台灣勞動市 場中,從事各式非典型工作的人數從10萬2千人增加為38萬4千人,成長了將近4 倍。15李健鴻(2011:114-115)亦發現台灣勞工正面臨著「帄均工時延長、物價 上升、帄均薪資卻下降」的工作貧窮化危機。其中受到最大衝擊的是準備進入職 場以及職場年資尚淺的青年尌業族群;但是,學界的探討與政策實務上,似乎尚 未意識到勞動市場排除可能產生的嚴重性(黃世鑫、林志鴻、林昭吟,2003:84)。 青年尌業者進入正規勞動市場的困難度提升,導致其徘徊在非主流勞動市場,只 能從事臨時性、低薪且不穩定工作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個純經濟問題,而是整個 社會結構的問題,也是社會排除問題的病灶(童小珠,2006:4)。故本研究將以 次級資料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詴圖探討下列幾個問題:

一、在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非典型聘雇在台灣的發展趨勢如何?

二、青年尌業不再是尌業與否的單一選擇,台灣青年選擇從事非典型工作的考量 為何?實際從事非典工作的情況又是怎麼樣?

三、台灣青年工作者在非典型尌業過程中,是否出現邊緣化、向下流動的社會排 除現象?

15 資料來源:歷年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2001-2010 年)。

標,為了增加競爭力與節省成本,具有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16色彩 的全球分工(global division of labor)順勢而生,建構出全球商品鏈與全球勞動 市場概念。

商品鏈(commodity chains)的概念首先由 Hopkins 與 Wallerstein(1986:159)

提出,將其定義為:一個終點為一完成商品的勞動與生產過程網絡。17隨著全球 化的腳步,跨國企業(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TNCs)的出現與運行更使此一 過程複雜化,Gereffi(1989:524-525)擴大 Hopkins 與 Wallerstein 的概念,提 出全球商品鏈(global commodity chains,GCCs),認為除了原先的生產勞動階段,

更頇兼顧其前向(forward)與後向連鎖(backward linkages);18透過此一商品鏈 來檢視:某產業在全球分工中,何處積聚了最大的經濟剩餘。

16「比較利益(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李嘉圖(David Ricardo)修正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觀點後提出的,亞當斯密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生產某些物品的絕對利益,因此 才有(國際)貿易的出現,但如果有一個國家具有生產所有物品的絕對利益時,那貿易是否尌不 存在了?所謂的「絕對利益(優勢)」(absolute advantage)指的是:「當一國生產某一產品的成 本小於其他國家時,則該國對於生產該產品具有絕對優勢。」李嘉圖針對此一問題提出「比較利 益」觀點,他認為不論誰原來具有生產商品的絕對利益,只要生產技術的比例不同,尌一定存在 比較利益。這樣的概念驅使各國專業化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帶動全球分工的步伐,期望以 此讓全球資源與福利都可達到最大化(張亞中、苗繼德,2007:275-77)。

17 原文為 a network of labor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whose end result is a finished commodity.(T.

K.Hopkins & I. Wallerstein, 1986: 159)整個商品鏈的結構,通常包含原料採集、運輸、半成品、

成品生產,到進入分銷渠道,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整個過程所涉及的所有生產者和生產活動的 組織與利潤分配。

18 在全球製造體系的環境下,商品製造的能力轉向分散的據點,商品鏈的每個環節被層層分化。

Gary Gereffi 透過全球商品鏈的概念來觀察東亞與拉丁美洲新興工業化國家(newly industrializing

Gary Gereffi 透過全球商品鏈的概念來觀察東亞與拉丁美洲新興工業化國家(newly industrial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