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談判的過程中至關重要,沒有一中原則兩岸無法展開談判,但雙方對於一中也都 能夠做出轉變,兩岸一中之爭隨著時間從過去的意涵之爭逐漸走向了原則之 爭。40

另一方面,童振源從一個中國原則對於台灣戰略性思考角度出發,指出中華 民國當局,應該不要與中國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相衝突,特別是當時執政的民進 黨政府所採取的兩岸論述有著嚴重性的戰略錯誤和缺乏邏輯一至性,相對的《國 統綱領》雖然有預設立場,但是因為在兩岸統一的原則上,卻給台灣在兩岸問題 上爭取到更多的自主性與談判的時間與空間,綜合國內外總體情勢發展來看,時 任執政黨的民進黨政府,應該不再拘泥於文字或是意識形態之上,透過一中原則 來爭取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並發展出一套更加完整、包容性與全面性的兩岸關係 戰略。41 不過一個中國原則雖然可以幫助兩岸化解許多問題,但多屬於經濟面 向上的問題,未來如果進入深水區,可能會遇上許多障礙,而這些障礙起因於一 中原則。42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壹、 研究途徑

研究途徑是指選擇問題與相關資料的標準,闡明研究者將由何種層次、角度

40 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 78 期(1999 年),

頁 505~531。

41 童振源,「『一個中國』原則的戰略性思考」,遠景季刊,第 2 卷第 1 期(2001 年),頁 127~

140。

42 Pasha L. Hsieh, “The Taiwan Question and the One-China Policy- Legal Challenges with Renewed Momentum, ” Die Friedens-Wart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Organization, Berlin University Press, Vol. 84 Issue. 3 (2009),pp. 59-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為出發點進行觀察與分析。43 國際關係中,大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是最為重 要的議題,中國大陸與美國身為國際上綜合國力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彼此之間 的互動可以說是國際關係的重中之重。國際關係理論中以結構現實主義的發展最 為完備且具理論的簡約性,故本文將以結構現實主義的視角,深入探討美國「一 個中國」政策的變化。過去對於中國大陸外交文獻多是從歷史、共產黨意識形態 出發,從國際關係理論出發者較少,有運用國際關係理論進行分析者,比較多的 反而是從傳統現實主義國家利益觀點出發,或是做政策研究為主。44 因此本文 從結構現實主義的觀點出發,從結構層次對於美國的一中政策進行分析,能夠提 供一個宏觀的輪廓,提供不一樣視角下的觀點,以增進本文學術貢獻與價值。此 外本文也在二到四章的最後一小節探討,國家與個人層次對於該時期美國一中政 策的影響,以補足結構所無法完整說明之處,提供更多層次的思考。

一、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現實主義

歷史上國家出現後國際政治也跟著出現,1648 西伐利亞條約後更是確認了 當今國際政治的型態,而在國際關係理論中長期占據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關係理論 非現實主義莫屬,現實主義在諸多國關理論中發展最早,也是最完備的理論

。歷史上霍布斯提出自然狀態的概念,堪稱開創了現實主義國際無政府狀態的先 河,也被後繼許多國關理論視為圭臬,到了 1948 年摩根索出版國家間政治一書,

更奠定現實主義主流理論的地位,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實主義受到了政治學上行為 主義的挑戰,因而華爾滋透過國際權力結構的觀點,整合並且改良了過去的古典 現實主義,成為解構現實主義,在理論上結構現實主義更加的簡約,符合科學化 的發展,但是冷戰的結束與蘇聯瓦解,卻又為結構現實主義帶來許多挑戰。因此 現實主義內部又再做出檢討,發展出了以米爾茲海默為代表,視國家為安全極大

43 孫本初,「如何寫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發表於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期刊學術論壇,(台 北:台北大學,2005 年)。

44 邱坤玄,「台灣的中共外交研究與國際關係理論對話」,東亞研究,第 40 卷第 2 期(2009 年 7 月),頁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化者的攻勢現實主義,以及是國家為權力極大化者的守勢現實主義,另外還有一 派學者再次強調,國內與國家同樣也對國際關係有重大影響力的新古典現實主義。

這些學派的發展都促使現實主義更加的完備與能夠適應國際政治的不斷變化。

總結來說,現實主義雖然有這麼多的學派與主張,但是基本核心概念,台灣 學者鄭端耀指出,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理論各學派通用的核心理念有六,第一,

國家是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國家作為國際社會的行為者,是對國際社運作最重 要單位;第二,國家是單一實體,現實主義將國家視為單一理性的行為者進行分 析;第三,國際社會為無政府狀態,由於國際社會缺乏一個最高政府,各國處在 自助的國際社會之中;第四,國家企求的目標相同且相互衝突,現實主義認為國 家追求生存為最重要的目標,而會將他國視為對自己生存潛在的威脅,因此各國 是相互衝突的;第五,國家對外影響力主要建立在國家的物質基礎之上,現實主 義強調國家的硬實力,在國際社會中行動看的是實力,國家綜合實力越強的在國 際社會上影響力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說「強者為所欲為,弱者為所必為」;第 六,權力分配決定國際體系運作與國家對外關係,45 權力的分配塑造國際體系 的結構,例如兩極、多極等等的體系,體系進而影響國家的行為。46

雖然長期以來現實主義受到許多的挑戰與批評,但仍舊是國際關係中最有影 響力的理論,現實主義可以屹立於國關中最具影響力理論而不搖的原因有,第一,

對於人性的精準掌控,現實主義強調人性本惡,在無政府狀態下的國際社會,人 性本惡的本質最能夠解釋國家行為;第二,對於衝突的理解,國際政治最重要的 議題有二那就是和平與衝突,而國際上衝突與合作的邏輯又是千百年來一成不 變,47 現實主義從權力的觀點出發解釋衝突,從歷史上來看最能夠精闢的解釋 國際關係上衝突為何發生;第三,不斷的變化,現實主義曾遭受的其他國關理論 的挑戰,因此發展出了多個分支來補充理論上的不足,透過這樣不斷演變的過程,

45 除了古典現實主義,其他現實主義皆強調結構的影響。

46 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 42 卷第 2 期(民 國 92 年 3、4 月),頁 1~21。

47 Joseph, S. Nye 著,張小明譯,理解全球衝突與合作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 頁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現實主義也更趨完備,發展出一套理論架構最清晰的國際關係理論。

二、結構現實主義

面對國際關係的快速變化與行為主義的挑戰,Waltz 為了第一,發展出更嚴 謹的國際政治理論;第二,尋求如何區別單元層級與結構因素,並找出兩者間的 關係;第三,說明由內而外形式的分析是化約論,並不恰當;第四,顯示體系發 生變化時,國家行為如何轉變,期望與結果又如何與過去不同;第五,建立一套 可供預測的理論途徑,在實際國際關係的運用上提供例證。因而發展出結構現實 主義,結構現實主義又稱為新現實主義,繼承了傳統現實主義對於理性的假設與 權力的假設,並且認為國際關係單元層級加上結構層級所形成的解果,並指出無 政府狀態和權力分配是結構的兩項重要因素。無政府狀態就是每個國家所置身的 國際結構也構成國際環境的特色,權力分配構成國際體系的結構,兩者相互作用 決定了國際關係的運作與國際行為。48

傳統的現實主義認為國家內部政治對於國家的對外行為影響很大,但是結構 現實主義則一改這樣的認知,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家的功能基本類似,不同的是 能力,無政府狀態決定了結構的本質,結構又限制國家採取行動,或是促使國家 行動,更進一步的說大國的數目改變會造成結構的改變,而造成國家估算與行為 的改變。49 此外權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國家目標的手段,因此在國家追求 安全極大化的情況下,權力平衡就可以達到國際上的和平,透過簡約的理論結構 現實主義將國際關係的研究帶入更符合科學的領域,在預測上也能夠做出更精闢 的分析,因此本文將透過結構現實主義理論來對美國一中政策的變化進行分析,

以求對於學術上有所貢獻。

三、權力轉移理論

針對國際結構的變化,本文也將在第四章時運用結構現實主義另一次理論,

權力轉移理論進行分析,根據權力轉移理論,當一個崛起的強國逐漸趕上霸權國

48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Boston: Addison-Wesley Pub, 1979).

49 包宗和,「結構現實主義的論點、辯述與反思」,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 年),

頁 5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家綜合國力時,如果崛起的強國對於現狀不滿,那麼國際體系將出現動盪。本文 將運用此理論針對中國大陸綜合影響力持續的上升,所造成東亞地區結構變化所 帶來之影響,是否產生美中之間的權力移轉進行評估。並進一步探討這樣結構的 變化是否確實出現,以及如果出現這樣的變化,對美國一中政策帶來什麼樣的影 響與轉變。

貳、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蒐集與處理相關資料的程序與手段,主要是針對自己所欲探究 的主題與相關問題,擬定如何進行蒐集與分析資料。50 本文將透過歷史研究法、

文獻分析法以及比較研究法,來對於不同時間背景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變

文獻分析法以及比較研究法,來對於不同時間背景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