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2

依變數迴歸分析模型」(truncated regression model)進行分析,以提高對參數的估 計和模型的解釋力(黃紀、王德育,201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廣度

本文希冀探討長照 2.0 的績效成果,在感知性測量方面,本文以長照滿意度 和長照知悉度作為依變數,藉由問卷調查探討可能影響長照滿意度和知悉度的因 素。本文的問卷調查對象是以居於長照服務遞送樞紐的照顧管理中心人員為主,

包括照顧管理專員、照顧管理督導和主任,以及衛生局或社會局負責長照業務的 承辦人、主管。

經由問卷調查分析,本文發現不論是針對組織績效或政策滿意度的個別問項 或者整體問項,回答滿意的比例偏高,這可能是因為照管專員、照管督導、長照 承辦員或照管中心主任在機關組織績效或政策滿意度中,本來即是被評價的範圍,

但是在本研究中他們是評價者,因此對於組織績效的評價或長照政策的滿意度評 價,或有回答滿意偏高的傾向,因此在解讀時,必須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因此,

如果從顧客滿意度的角度來看,這個研究成果只能顯示出內部顧客的觀點,未來 如有相關研究,建議可以納入外部顧客的觀點,也就是針對接受服務的長者或家 屬進行施測,以期更廣泛的探討長照滿意度的課題,並能進一步對比內部顧客與 外部顧客的評價,探討兩者評價差異之處,避免內部觀點的偏差。

二、研究代表性與推論的有限性

本研究問卷總計發放 1181 份,問卷回收 203 份,回收率達 17.18%。受訪率 偏低,主因是非經官方授權的調查故拒絕受訪。拒訪的原因主要是非衛生福利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3

授權調查的訪問一律拒絕,或因業務繁忙不克接受調查,或因照顧管理專員於分 站上班不便受訪35

由於問卷回收率低,因此本文並未使用加權,未能滿足一般問卷調查的代表 性要求,在相關的結論或推論上,必須比較謹慎看待,不過未來研究仍可參考本 文的研究架構,持續探討長照可能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三、研究範圍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從「組織建築」和「網絡管理」的理論觀點觀察長照 2.0 的推動,由於長照 2.0 方於 106 年起步,因此本文所獲得的政策績效或組織績效 的測量,以及相關問題的整理與耙梳,都只能代表政策初期的階段性成果與挑戰。

隨著政策執行的推移,這些成效可能越來越好,也可能衍生出新的問題,這是本 文的侷限性。未來仍然需要相關研究持續回饋具有循證基礎(evidence-baded)的政 策建議(Dunn,2016:40-42),讓長照政策的規劃與執行更具可行性與正當性。

35 除電話催訪之外,作者親訪臺北市衛生局,官員仍以非政府機關委託之調查研究,拒絕受 訪。經衛生福利部官員轉介,作者多次聯繫新北市衛生局,前經同意接受問卷調查,但承辦人 簽陳公文之後,該局決定仍以非政府機關委託之調查研究,拒絕受訪。作者親訪桃園縣衛生局 僅有簽陳同意 1 人受訪,經作者親訪說明希望顧及問卷代表性,官員仍表示,未經機關首長同 意,不得受訪。經衛生福利部官員轉介,作者親訪臺北市衛生局,該局表示,由於年底長照工 作繁忙,且未經機關首長同意,故拒絕受訪。作者親訪基隆市衛生局,該局表示照管人力配合 長照業務滾動式調整,沒時間受訪。新竹縣衛生局及新竹市衛生局均以業務繁忙拒絕受訪。作 者兩度致電雲林縣衛生局,照管督導均表示,長照人力短缺嚴重,拒絕受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5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王光旭 (2016)。社區據點服務品質與成功老化提升程度關連性之初探:政府角色 認知的調節效果。公共行政學報, (50), 77-115。

王光旭、陳敦源 (2014)。跨域治理下的政策執行: 對政策網絡與理性選擇比較 與整合的方法論評估。 民主與治理, 1(2), 1-34。

王光旭、陳筠芳 (2015)。老人福利服務輸送公私夥伴關係之評估: 臺南市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的初步調查與反思。 民主與治理, 2(1), 1-35。

王芷萱(2012)。養護中心內的照顧服務員工作特性, 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相 關性探討。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1-86。

王篤強(2010)。臺灣社會福利民營化的未預期後果:地方政府相關人員「官僚自 主性」的初步闡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14(2), 91-146。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四版)。臺北市:巨流。

朱鎮明(2005)。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的成效:理論性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 17, 113-158。

吳肖琪(2017)。我國長照政策之新契機。長期照護雜誌, 21(1), 1-7。

呂寶靜(2012)。高齡社會的來臨:為 2025 年的臺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臺灣 老人社會整合之研究:以社區生活參與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 報告(編號:NSC 97-2420-H-004-159-KF3)。臺北市:科技部。

李百麟、王政彥(2016)。我國邁向高齡社會之發展特色與公共服務新思維。國土 及公共治理季刊, 4(1), 8-20。

李長晏、林煥笙(2009)。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以臺中縣潭子段旱溪 整治工程為例,公共行政學報, 31, 49-100。

沈建中、吳美雲、施乃元 (2017)。政府績效管理之變革。 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5(3), 94-107。

林志遠、陳珮青、李玉春 (2016)。以連帶思想檢視台灣長照政策發展之挑戰與 啟發。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35(4), 359-375。

林依瑩 (2017)。長照政策量能提升的政府策略性作為之探討-以臺中市政府為 例。長期照護雜誌, 21(1), 19-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6

林明禛(2004)。談老人社區照顧服務輸送品質。社區發展季刊,106, 141-150。

林春只、曾明月(2005)。照顧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長期照 護雜誌, 9(4), 349-360。

林桓(2016)。邁向高齡社會之公共服務發展趨勢。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4(1), 3-7。

林淑馨(2017)。從協力治理檢視日本的災害防救:以東日本大地震為例。行政暨 政策學報, 65, 1-37。

張鎧如、陳敦源、簡鈺珒、李仲彬(2015). 探索臺灣公務人員工作績效之影響因 素: 能力, 動機與機會的整合觀點. 東吳政治學報, 33(4), 1-71。

莊文玲、張文典、黎秉東(2012)。長期照顧管理師的角色任務探討與服務滿意 度調查之專案研究: 以苗栗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為例. 健康與照顧科學學 刊, 1(2), 33-41。

莊秀美(2009)。從老人的類型與照顧需求看「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及「機構 照顧」三種方式的功能。社區發展季刊, 125, 177-194。

陳怡君 (2008)。優質網路政府主動服務新思維-民衆 e 管家。 研考雙月刊, 32(1), 57-65。

陳政智(2003)。「顧客導向」的服務理念在老人安養機構之發展。社區發展季 刊,101, 421-428。

陳美惠、簡莉盈(2010)。居家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 誌, 57(2), 39-48。

陳重安(2011)。政府契約委外的再檢視: 目標、理論應用、績效衡量與知識論基 礎。公共行政學報, 40, 111-145.

陳敦源(2002)。行政與民主:誰掌握官僚體系?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

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頁 69-98。

陳敦源(2002)。績效制度設計的資訊問題:訊號、機制設計與代理成本。行政暨 政策學報, 35, 45-69。

陳敦源(2009)。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臺北:五南。

陳敦源、廖洲棚、董祥開 (2017)。公共治理與績效管理: 以政府網站管理為例 之研究。 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5(3), 34-53。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

3(1), 27-5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7

曾冠球(2017)。良善協力治理下的公共服務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5(1), 67-79。

曾桂琴 (2002)。運用衛生服務利用行為模式探討影響主要照顧者對長期照護服 務利用及滿意度之相關因素.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暨碩士在職專 班學位論文, 1-173。

黃紀、王德育(2012)。質變數與受限依變數的迴歸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 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健育譯(2017)。2025 長照危機:理解在宅醫療實況,起造一個老有所終的長 照美麗島。商周出版社。朝日新聞 2025 衝擊採訪小組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黃源協、吳書昀、陳正益 (2011)。政府推動長期照顧服務機制之評估研析。研 考雙月刊, 35(3), 56-70。

黃源協、蕭文高(2006)。社會服務契約管理:社會行政人員觀點之分析。臺大 社會工作學刊, 13, 173-218。

葉淑娟 (2003)。病患服務員在長期照護機構之滿意度研究。秀傳醫學雜誌, 4(1), 11-21。

靳燕玲 (2016)。友善高齡化社會生活環境之公共服務發展策略。國土及公共治理 季刊, 4(1), 63-78。

劉宜君 (2006)。公共網絡的管理與績效評估之探討。 行政暨政策學報, 42, 107-142。

劉宜君、陳啟清(2013)。國民年金政策執行之研究-福利治理的觀點。臺灣社會 福利學刊, 11(1), 69-111。

劉宜君、陳敦源、蕭乃沂、林昭吟 (2011)。利害關係人管理之概念與實務: 以我 國全民健康保險政策改革為例。國家與社會, 10 , 1-65。

劉宜君、陳敦源、蕭乃沂、林昭吟(2005)。網絡分析在利害關係人概念之應用--以 我國全民健保政策改革為例。臺灣社會福利學刊, 4(1), 95-130。

蔡玉霞、彭馨穎、江佩珊、林邵慈、涂慧慈、劉佳柔、史麗珠(2015)。長期照 顧管理中心的服務滿意度調查。台灣醫學, 19(4), 335-3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8

賴兩陽(2006)。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修訂版)。臺北:洪葉出版公司。

魏陌、陳敦源、郭昱瑩(2001)。政策分析在民主政體當中的機會與挑戰。中國行 政評論, 11(1), 1-28。

英文書目

Agranoff, R. (2006). Insid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Ten lessons for public manage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 56-65.

Agranoff, R., and M., McGuire. (2001). Big questions in public network manage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1(3), 295-326.

Agranoff, R. (2007). Managing within Networks: Adding Value to Public

Organization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Ashworth, R., G. Boyne and T. Entwistle, eds. (2010). Public Service Improvement:

Theories and Evidenc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o, G., X. Wang, G. L. Larsen and D. F. Morgan. (2013). Beyo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A Value-Based Global Framework f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Leadership.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45(4), 443-467.

Boyne. G. A., K. J. Meier, and L. J. O’Toole and R. M. Walker. (2006). Introduction.

In K. J. Meier, L. J. O'Toole, and R. M. Walker ads.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 Perspectives on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Leid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ewer, G.A., andS. C., Selden. (2000). Why Elephants Gallop: Assessing and Predict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Federal Agencie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0(4), 685-712.

Brewer, G. A. (2006). All Measures of Performance Are Subjective: More Evidence on Federal Agencies. In Kenneth J. Meier, Laurence J. O'Toole, and Richard M. Walker ads.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 Perspectives on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Leid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ickley, J. A., C. W., Smith, J. L., Zimmerman, Z., Zhang, and C., Wang.

(2004). Managerial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3r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9

Boston et. al.: McGraw-Hill/Irwin.

Bryson, J. M., B. C. Crosby and L. Bloomberg. (2014). Public Value Governance:

Moving beyond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4(4), 445-456.

Bryson, J. M., B. C. Crosby, and M. M. Stone. (2006).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 Proposi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Special issu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 44–55.

Burke, W. W. (2017). Organization Change: Theory and Practice. Sage Publications.

Chen, C. W., J., Herr, and L., Weintraub. (2004).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30(6), 714-721.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enhardt, R. B., and T. J., Catlaw. (2014).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Cengage learning.

Dunn, W. N. (2016). Public Policy Analysis. Routledge.

Eggers, W., and S., Goldsmith. (2004). Government by Network: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Ferris, G. R., D. C., Treadway, R. W., Kolodinsky, , W. A. K., Hochwarter, C. J. C., Douglas, and D. D., Frink. (2005).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olitical Skill Invento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31(1), 126-152.

Freeman, R. E. (1984)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

Pitman Publishing.

Gill, K. (2012). Usability of Public Web Sites. Edited by Elizabeth Buie and Dianne Murray, Usability in Government Systems User Experience Design for

Citizens and Public Servants. Waltham, MA:Elsevier, Inc.

Gulick, L. (1937). Notes o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In L. Gulick and L. Urwick (Eds.)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0

Hardy, C. and S., Maguire. (2008).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In Greenwood, R., Oliver, C., Suddaby, R., and Sahlin, K. (eds.),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 First Edition, Los Angeles: Sage.

Hasnain-Wynia, R., S., Sofaer, G. J., Bazzoli, J. A., Alexander, S. M., Shortell, D. A, Conrad, B. Chan, A. P., Zukoki, J. Sweney. (2003). Members’ Perception of

Hasnain-Wynia, R., S., Sofaer, G. J., Bazzoli, J. A., Alexander, S. M., Shortell, D. A, Conrad, B. Chan, A. P., Zukoki, J. Sweney. (2003). Members’ Percep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