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與省思

第六章 結論

6.2 研究限制與省思

本研究因限於是個人研究,因此產生了一些研究上的限制與未盡之處,

在此提出,並提供未來研究之發展參考。如下:

1. 本文認為動詞影響句法最甚,故文中主要著重於動詞的探討,然而除了動 詞之外,其他詞類也可能影響句法,如連詞的屬性,還有副詞的可移動 性等。筆者於文中並沒有針對這些詞類進行細究。此外,囿於時間和能 力,筆者於 4.2 之撰寫理據,主要來自於鄧守信(2009, 2010)的詞類教學 語法概念,並沒有提出更創新的觀點,然而這些次類劃分是否有其他的 可能性。這些均有待日後進一步研究探討。

2. 本研究希望透過適當的教材標記,在初級階段建立學習者詞類及基式結構 的概念。因此筆者試圖透過詞類偏誤之分析來強調詞類標記的重要性,

並觀察其對句法輸出的影響,然而文中的偏誤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或是系 統性的蒐集,主要以筆者教學現場的觀察為主,範圍不夠寬廣,可能會 有所疏漏。

3. 最後,詞彙編寫除了詞類標記以外,注釋和例句也絲毫不可馬虎,然而筆 者於文中僅點到為止,沒有進行系統性的觀察研究,關於這些延伸之主 題,在此提出,可供教材詞彙編寫之進一步研究參考。

雖本文尚有許多未盡周詳的地方,仍希望透過本文的研究和探討,能提 供大家對於教材詞彙編寫的幾點思考方向,期使這個議題的討論能夠讓大家 對華語教材的詞彙標記再次進行反思,也期待日後的研究者能有更進一步的 研究,讓此領域的研究臻於完善。

參考文獻

Ahrens, Kathleen (1994). Classifier Production in Normals and Aphas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 (2), 202-247.

Bloomfield, Leonard. (1933). Language. New York: Henry Holt.

Chomsky, Noam.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IT Press.

Chomsky, Noam. (1957). Syntactic Structures. The Hague: Mouton.

Chafe, Wallace. (1970). Mean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ft, William. (1991). 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ft, William. (2000). Parts of speech as typological universals and as language particular categories. In B. C. Petra M. Vogel (Ed.), Approaches to the Typology of Word Classes (pp. 65–102).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Croft, William. (2001).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 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ystal, David. (1985).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Dixon, R. M. W. (1977). Where have all the adjectives gone? Studies in Language, 1, 19-80.

Halliday, Michael.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II.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

Haspelmath, M. (2001). Word classes and parts of speech. In P. B. Baltes & N. J.

Smelser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pp. 16538-16545). Amsterdam: Pergamon.

Hundiu, Harald and Kölver, Ulrike. (1983).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Numberal Classifiers in Thai. Studies in Language 7.2:165-214.

Jesperson, O. (1924).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Katamba, Francis. (1993). Morphology. Basingstoke, Hampshire : Macmillan.

Lewis, M. (1993). The Lexical Approach.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Lambrecht, Knud. (1994).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topic, focus,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discourse refer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mbrecht, Knud. (2000). When subjects behave like objects: An analysis of the merging of S and O in sentence-focus Construction Across Languages.

Studies in Language, 24, 3. pp. 611-682.

Li, Charles & Thompson, Sandra. (1981). [黃宣範 譯(2007)]。Mandarin Chinese.(漢語語法)。臺北:文鶴。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Vol. 1 & 2).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91). Natural language and universal grammar.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awley, James D. (1992). Justifying part-of-speech assignm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0: 211-245.

Miller, George Armitage. (1965). Mathematics and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y). New York : Wiley.

O’Grady, William and Michael Dobrobolsky. (1987).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ronto : Copp Clark Pitman.

Packard, Jerome Lee. (2001).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漢語形態學:語言認知研究法). 北京:外語教學與 研究出版社。

Quirk, Randolph, Sidney Greenbaum, Geoffrey Leech and Jan Svartvik.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Richards, Jack C, John Platt, Heidi Platt. (1992).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

辭典). 管燕紅譯(2000)。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Schachter, Paul. (1985). Parts-of-speeach systems, In T. Shopen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1: Clause structure (pp. 3-6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i, James H-Y. (1984). Verbs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p. 289-296.

Tai, James H-Y. (1994). Chinese classifier systems and human categorization. In Matthew Chen and Ovid Tseng (Eds.), In Honor of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pp.

479-494). Taipei: Pyramid Publishing Company

Teng, Shou-hsin. (l974).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9(2), 84-92.

Teng, Shou-hsin. (1977). A grammar of verb-particles in Chines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sitcs. Vol.5, 1-25.

Teng, Shou-hsin. (l990).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Chinese: A Pedagogical Perspective.漢語語法論文集。台北:文鶴。

Vendler, Zeno. (1967).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王力(1953)。詞和仂語的界線問題。中國語文,1953 年,9 期。

王力(1981)。關於漢語語法體系的問題。中國語言研究,1981 年,2 期。

王力(1985)。中國現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楚蓁(2008)。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 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楚蓁(2012)。探討漢語動詞的語法分析與語法教學之銜接與落實。台北:

第十一屆華語文教學年會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詞庫小組(1993)。中文詞類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 究所。

方瑾(2009)。論現代漢語詞素、詞、詞組之界定及其教學啟示。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5)。語法答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4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53)。語法學習。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呂叔湘(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7)。說”勝”和”敗”。中國語文,第 1 期,1- 5 頁。

呂文華(2008)。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李子瑄、曹逢甫(2009)。漢語語言學。正中書局。

李曉琪等(2005)。博雅漢語。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家煊(2009)。我看漢語的詞類。語言科學,第 1 期,1-12。

屈承熹(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邢志群(2011)。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法初探。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Volume 46:2, pp. 71-97.

林才均(2011)。現代漢語離合詞及其習得研究與教學初探。泰國:皇太后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秋芳(2007)。現代漢語離合詞之教學語法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若望(2004)。漢語的完成動詞:二十年以後。第九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 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 271-286。

邵敬敏(2007)。現代漢語通論(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易荷梅(2006)。現代漢語「離合詞」的研究及其在教學上之運用的探討。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曉(1998)。三個平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1979)。現代漢語。臺北:新文風出版社。

信世昌、鄧守信、李明懿(2010)。華語教學基礎詞庫 1.0 版。臺北:文鶴。

徐通鏘 (2005)。「字本位」和「語言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6)。

徐通鏘(2001)。對比和漢語語法研究的方法論。語言研究,第 4 期。

高名凱(1953)。關於漢語的詞類分別。中國語文 (10)。

高子晴(2010)。現代漢語詞類界定。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袁毓林(2000)。一個漢語詞類的准公理系統。語言研究,第 4 期。

郭銳(2002)。現代漢語詞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200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台北:正中書局。

符淮青(2011)。現代漢語詞彙。香港:商務印書館。

陸儉明(2005)。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陸志韋等(1957)。漢語的構詞法。北京:科學出版社。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偏誤分析。臺北:文鶴。

陳怡靜(2004)。現代漢語動詞後置成分之語法意義與教學排序。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國憲(2000)。現代漢語形容詞的典型特徵,中國語文,第 5 期。

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1992)。漢語詞法句法三集。台灣:學生書局。

黃正德(1989)。中文的兩種及物動詞和兩種不及物動詞。世界華文教學會議 論文集,39- 59 頁。

黄正德(2007)。漢語動詞的題元結構與其句法表現。語言科學,第 6 卷第 4 期, 3-21 頁。

黃居仁,蔡柏生,朱梅欣,何婉如,黃麗婉,蔡宜妮(2003)。詞義與義面:

中文詞彙意義的區辨與操作原則 [Sense and Meaning Facet: Criteria an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Chinese Sense Distinction]. To be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s. June 23-25 Hong Kong,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黃國營、石毓智(1993)。漢語形容詞的有標記和無標記現象。中國語文,第 6 期。

葉信鴻(2009)。現代漢語助動詞的界定與教學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元任(1968)。中國話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美國:加州 大學出版社。

趙淑華、張寶林(1996)。離合詞的確定及對其性質的再認識。語法教學與研 究(1)。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

劉珣(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等主編(1997)。中文聽說讀寫。Boston: Cheng & Tsui Company.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黎錦熙(1955)。詞類大系—附論「片語」和「詞類形態」。語文彙編,6(28),

64-76。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2004)。漢語的構詞法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 版社。

鄧守信(1975)。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義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鄧守信(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鄧守信(1990)。現代漢語詞彙中的句法現象。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 論文集 I,149-155。

鄧守信、孫珞(1992)。今日台灣。台中市 : 東海大學華語中心。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

鄧守信(2010)。現代漢語詞類的教學語法。華語與多元文化之觀點。臺北:

文鶴。

謝國平(2002)。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蘇欣敏(2008)。現代漢語臺灣口語量詞分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附錄

《實用視聽華語》《新實用漢語課本》《中文聽說讀寫》生詞表術語標記

術語名稱 實用視聽華語 新實用漢語 中文聽說讀寫

1.詞類標記

A/Adv. (Adverb) V V V

A (Adjective) V V

AV (Auxiliary) V V

OpV (Optative Verb) V

CONJ (Conjunction) V V V

CV (Coverb) V

Prep (Preposition) V V

DEM (Demonstrative Pronoun)

V

M (Measure) V V V

N (Noun) V V V

Pr (Proper Noun) V V

P (Particle) V V V

MdPt (Modal Particle) V

AsPt (Aspect Particle) V

QPt (Question Particle) V V

StPt (Structual Particle) V

PN (Pronoun) V V V

QPr (Question Pronoun) V V

SV (Stative Verb) V

V (Verb) V V V

2.構詞標記 BF (Unclassified) Bound

Form)

V

Pref (Prefix) V V

Suf (Suffix) V

3.結構標記

NP (Noun Phrase) V

VP (Verb Phrase) V

VO (Verb Object Compound) V V V

VC (Verb plus Complement) V V

IE (Idiomatic Expression) V V

CE (Common Expression) V

PT (Pattern) V

4.語義標記

PV (Post Verb) V

MA (Movable Adverb) V AT (Attributive) V DV (Directional Verb) V DC (Directional Compound) V RC (Resultative Compound) V RE (Resultative Ending) V

I (Interjection) V V V

Exc (Exclamation) V

L (Localizer) V

ON (Onomatopoeia) V V V

PW (Place Word) (V) QW (Question Word) (V)

TW (Time Word) (V) V

Nu (Numerals) V V V

5.語用標記

Coll (Colloquialism) V V

Abbr (Abbreviation) V

註:上表之整理以標注於生詞表中的術語為主,不包含出現於語法講解的部分。

其中「V」表示該教材使用該術語來進行詞彙標注;「(V)」表示該教材非將此術 語列為主要標注術語,而用於補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