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的意涵與測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的意涵與測量

參與態度可以看出一位學生透過社團的學習成效,建立與生活中所表現的行 為模式,展現出因態度的高低而有不同的結果。本節主要探討社團活動參與態度 的意涵與測量,首先說明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的意義與內涵,其次說明社團活動參 與態度的測量,藉以瞭解社團活動參與態度之概念。

壹、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的意義及內涵 一、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的意義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經寫道:「如果理想是人生大船的舵,那麼態度則是人生 大船的帆」(引自黛恩,2004)。罹患肌肉萎縮症的生命勇士朱仲祥,在其著作朱 仲祥的生命故事—攀峰(1999)中提及,其在某次演講時曾說道:「對不知的未 來,我們唯一能代入的方程式,就是我們的態度;而態度將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同樣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陳俊翰,目前三十一歲的他,一路從台大讀到哈佛,

在美國兩年已拿到紐約州律師資格,目前正申請博士班(天下雜誌,2014)。他說:

「我總堅信且秉持著『生命是活的,端看你怎樣去經營。』的態度來面對我的人 生。」由此可知,態度的重要性可見一般,在探討社團參與態度時,首先便須了 解「態度」的意義。

「態度」(Attitude)一詞,在社會心理學範疇中占有中心地位,也是心理學 家與社會學家致力研究的重點,態度的研究對於社會心理學如同建築物的基礎般 重要(Allport, 1935),有人甚至認為社會心理學就是在研究態度的科學。因此,

有關態度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多半取自社會心理學的界定,Allport(1935)提 出具代表性的定義,認為態度是由經驗組織起來的心智與神經準備狀態,一個人 對事物與情境的反應都會受到此直接影響。

後續國內外相關學者對態度的看法與定義也略有不同。Secord 與 Backman

(1964)指出態度是關於個人的感覺與想法,以及面對某些環境面向時所採取的

37

行動傾向。Ajzen 與 Fishbein(1980)更指出態度是人們對事物或觀念採取一致 的方式去認知或行動,同時也是一種學習。而國內學者李美枝(1991)認為態度 與意見十分類似,態度包含有意見的成分,但意見並不一定等於態度,當意見涉 及情感成分時才稱為態度。張春興(1994)也提出態度是指個人對於人、事、物 及周圍世界,憑其認知及好惡所表現的一種具有持久性的行動傾向。是指對特定 對象的一種行為傾向,所以態度本身具有假設性的概念架構,有相當的持久性,

通常,態度的認知成分方面具有複雜性,是思想、信念和知識的一個集合體,而 態度的情感或評價成分方面則具簡單性(許延年、連章宸、張永朋,2012)。分 析態度的涵義,大致具有下列五項特點(引自張春興,1994;鄭慧蘭,2001):

(一)態度是由經驗中學習所形成的,是社會化的結果。

(二)態度只是一種行為傾向,而非指行為的本身;是個人的內在心理狀態,而 非外在行為,因此無法直接觀察,只能從個人的外顯行為(語文及動作等)

中去推知。

(三)態度是有組織的系統,其構成成分有三部分:

1、認知性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對態度對象的了解;屬於思想

或理智的部分。如:某人對早睡早起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道理知之甚詳。

2、情感性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對態度對象的好惡,帶有情緒的

傾向。如:某人的生活習慣是喜歡早睡早起。

3、行為性成分

(behavioral component)—對態度對象的實際反應或行動。

如:某人日常生活都是早睡早起。

一個人對某事的態度,通常都是三種成分協調一致的:他知道早睡早起對人 體有益,他喜歡早睡早起,他的習慣也是早睡早起。

(四)態度必有其對象,對象包括環境中的人、事、物,其中對人或與人有關的 社會事物所生的態度,稱為社會態度。

38

(五)態度是個人的反應準備,所以態度不等於行為,而是介於情境刺激與行為 反應間的一個中介變項。

綜合以上學者對態度的定義,我們可以瞭解到態度是一種內在的心理狀態,

個人對周遭人、事、物的感覺與想法,採取一致性的傾向,所產生的正面或負面 的評價或信念,進而表現出喜歡與否的行為意圖。就學生社團而言,學生參與社 團活動的態度亦具有上述態度的特性,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時,對活動常有自己 的看法、情感與評價,進而影響其對社團活動的參與行為,同時也在參與過程中,

經由學生自理,學習到良好的處事態度,並學著為自己負責,從團體中學習彼此 尊重、包容,並對他人關懷與互惠(張同廟,2013)。因此,本研究將「社團參 與態度」定義為學生對參與社團之功能與價值的認知,參與社團的情感好惡,進 而影響之後社團活動參與之行為表現的一種心理活動歷程,可從認知、情意、行 為三個層面進行探討。

二、社團活動參與態度的內涵

態度是人在內心裡面的一種傾向,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一種內隱變項,我 們不能完全從外顯的言行表現,推論個人的態度,每個人也無法用外在的表現和 言語來說明自己內心的想法。態度的形成是基於情境、他人和社團的三個交互因 素的刺激,有如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進而形成社會態度。亦即學生在發展過程 中,必須與某種情境、人物和社團接觸,從接觸中獲得經驗,形成個人之態度(張 同廟,2003)。為了使態度的概念能夠讓人理解並加以測量,社會心理學家及文 獻(張春興,2002;Secord&Backman,1964;Weber,1991)將態度的組成元素分 為「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動傾向」等三種。Katz 與 Scotland(1959)

認為態度是由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行動傾向(behavior)等三個層 面構成,包括認知層面,即個人對於遇到的人、面臨到的事、物經由意識而產生 認識與理解;情感層面,即個人對於遇到的人、面臨到的事、物經由情感而產生

39

的感情情緒;行動層面,即個人對於遇到的人、面臨到的事、物經由認知理解與 情感情緒而產生行動。Myers(1993)將此三個層面稱為「態度的 ABC」,就是 Affect(情感)、Behavior intention(行動傾向),以及 Cognition(認知)。對於 態度的層面,本研究依據上述學者的看法,將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分成下列三層面 並加以說明如下:

(一)認知層面

認知層面是指個人對態度對象帶有評價意義的敘述。敘述的內容包括個人對 態度對象的認識、理解、相信、懷疑,以及贊成或反對等。社團參與態度的認知 層面是指對社團的功能與價值的認識與瞭解,是持肯定或否定的看法;依本章第 一節文獻探討的結果,在學生社團活動的功能與價值包括發展多方興趣提高創造 力、培養領導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適應民主的生活方式、達到身心平 衡發展、培養服務社會的熱忱、安定學校環境等,因此分析社團參與態度之認知 層面的內涵應包括以上七項社團的功能與價值。一般而言,學生對參與社團活動 的認知不同,即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態度,例如:井敏珠(1981)發現六成以上 的大學生認為參加社團活動對人際關係的增進有幫助,但在羅麗雲(2001)以逢 甲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卻發現,一年級的大學生對社團參與有助於人際互動與興趣 培養有負向偏差的評價。由此可知,不同學校的學生所認識的社團活動可能有所 不同,因而產生不同態度,這是由認知所造成的差異。

(二)情感層面

情感層面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情感體驗,如尊敬—蔑視,同情—冷漠,喜歡—

厭惡等,亦即對人或事物的情感與好惡。社團參與態度的情感層面,是指個人對 社團參與的情感好惡,持肯定或否定的感受;即是指個人對參與社團活動的喜好、

評價與情緒感受。一般而言,此情感好惡往往受到在社團參與過程中獲得的經驗 所影響,如許龍君(2002)在大學社團認同度的研究發現,參與六學期學生的社 團認同度高於參與一至四學期者;每週參與三次社團活動的學生,其社團認同度

40

高於每週參與一至二次者;且對社團的認同度越高,人際關係也相對較佳,學生 經由社團活動的參與,在過程中結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彼此支援、相互砥礪,

認真處理社務且獲得成就感與歸屬感,因而對社團產生認同感,以自己的社團為 榮。

(三)行為層面

行為層面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或行為的準備狀態,也就是個體準備 對態度對象做出何種反應,通常會有積極與消極兩種性質。社團參與態度的行為 層面,是指個人在特定情境下,參與社團各項活動所可能採取的行動取向,包含 積極或消極的具體參與行動。從社團課現場實際觀察可得知,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的方式,包括參與社團上課及表演活動、接受擔任幹部或領導人的挑戰、參與策 劃並執行活動、積極處理社團分配或指派的工作等,因此,分析社團參與態度之 行為層面的內涵應包括以上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方式。當學生在認知層面上對社 團活動持正面肯定的看法時,情感層面上變得喜歡參加社團活動,於是產生積極 投入社團活動的行動傾向,甚至願意接受參與社團活動所帶來的挑戰。但目前國 內的研究陳玫伸(2007)發現臺北縣高中生在社團參與的行為上較為不足,仍以 學校社團時間為主,且較少主動協助社團事務,而當前北市高中學生社團參與行 為現況為何亦為本研究關注之重點。

楊國樞(1989)指出認知、情感與行為三層面並非彼此獨立,甚至有如一連 續函數。因此,社團參與態度具有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三個層面,但此三層面 並非各自獨立、互斥或不相聯繫的。綜上所述,研究者將社團參與態度的內涵整

楊國樞(1989)指出認知、情感與行為三層面並非彼此獨立,甚至有如一連 續函數。因此,社團參與態度具有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三個層面,但此三層面 並非各自獨立、互斥或不相聯繫的。綜上所述,研究者將社團參與態度的內涵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