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維持新橋樑書基本的「動態」運作

第五章 橋樑書與寫作教學結合的向度

第一節 維持新橋樑書基本的「動態」運作

兒童在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認知與發展,童書出版社依據心中的理想讀 者——兒童的發展,在寫作或出版前就已勾勒出一個「理想兒童」的閱讀進程。

以目前童書出版的出版品為例,多數會依照閱讀年齡來規畫書系,從學齡前 0~3 歲、幼稚園、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國中到高中。可見童書出版社從一 開始就已根據兒童不同年齡層的發展,企畫或書寫出和「隱含讀者」能力相對應 的內容。近幾年來受歡迎的「橋樑書」,因為考慮到「隱含讀者」為低、中年級 的孩童,因此提供給低、中年級閱讀的書籍,也減少圖像比例。相對於圖畫書,

更是加多內文的總字數,比起圖畫書的圖多文少的比例,更改為圖文各半的比 例,貼心的為即將從圖像閱讀轉為文字閱讀的兒童,給予一段時間適應文字增多 的閱讀模式,也讓閱讀變得較為輕鬆。(陳玉金,2008)

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點一滴培養、累積的結果。因此,「循序漸進」就顯 得相當重要了。孩子還小的時候,陪讀或朗讀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孩子進入「過 渡」的閱讀期,父母引導孩子閱讀的策略及配備也必須升級;透過圖文並茂的橋 樑書,讓孩子開始接受字較多、圖畫較少、篇章較長的故事。有趣、適齡的橋樑 書,是引導孩子再度進入書香世界的最佳媒介。有趣的書籍讓孩子得到閱讀的滿 足感,對孩子也會產生吸引力。不同年齡的孩子,因為詞彙與認知能力不同,適 合的橋樑書也有難易的分別。(范郁玟,2009:41)

「橋樑書」是西方國家閱讀分級系統中的「章節書」,它的功能設定在「由 圖畫書的少字多圖」漸進到「純文字的青少年文學」、「中介的插圖書」或「篇章 較短,故事結構較清晰的簡易兒童文學」,也就是由繪本過渡到文字書的銜接書 籍。在臺灣,橋樑書的發展,目前都是由出版社主導,直接翻譯國外經典的橋樑 書,或邀約本土作家創作的模式,但後者正在起步,量不多。在繪本尚未普遍進 入校園之前,中華兒童叢書已在校園圖書館或教室中,藏書量豐富,編輯內容紮

實,讓所有的孩子都可人手一本,實施班級共讀的兒童讀物。中華兒童叢書是臺 灣省政府教育廳為輔導學生課外活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特別設立兒童讀物編 輯小組,負責編印適合各年級學童閱讀的書籍,以供應國小學生閱讀的讀物。臺 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的中華兒童叢書,一向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包括有文學、

科學、健康、藝術等四大類。(曾麗珍,2009:55-56)

坊間出版社所指的「橋樑書」,是指由繪本過渡到文字書的銜接書籍,它的文 字量與難度高於繪本,又經過特別設計,能使孩子讀起來不覺得吃力或沒興趣。

在書籍的設計上,字體較大,文字量比圖畫書多,圖畫比圖畫書少;內容為生活 題材;文體多元化,有別於其他書籍的設計。(陳玉金,2007:32-35)又依據孩 子的生活經驗,陸陸續續推出適合學生閱讀的「橋樑書」,依孩子的年齡,編製 適合閱讀的書籍,讓孩子閱讀起來不會覺得有負擔或感覺乏味。但是所出版的書 籍,並不一定符合所有孩子的需要。制式的教材無法全面顧及所有孩子的需求以 及生活經驗。坊間的橋樑書以文類為依據,「新橋樑書」優於「舊橋樑書」是因 為它不再是由一個出版社來編輯書籍,它可能是專書,可能是單篇文章或是影 像,也有可能是聲音,它不再只是一個紙本的橋樑書型態;它可以是靜態的文本,

也可以是動態的文本。教材來源多樣化,學生透過多種教材來學習,在有趣的氛 圍中,將有助於學習者提升學習動機。以往橋樑書是由出版社編製而成書,教材 的編製不管是使用何種文本,在選材時要選擇適合學生的特質,符合他們的生活 經驗,依學生的階段性作考量,並透過不同的戲劇方式呈現,提升學習動機,獲 得良好的學習成果。「新橋樑書」可以由教師編製,家長、學生可以參與,同事 之間也可以組成一個團隊來編輯新橋樑書的教材,如此所編製出來的教材大家都 可拿來使用,並分享大家的經驗。在這樣的教學下,不僅可以提升班級的閱讀成 效,也可以將整個學校的閱讀力提升。新橋樑書結合寫作、閱讀、說話教學,它 的編輯依據跨文類、跨學科、跨學派、跨文化型態,結合主題或議題,可以取用 的教材來源多樣化,比舊橋樑書更適合教學。教師倘若要作生命教育議題的教 學,除了可以從書本中找到想要的資料,有時網路上也會有相關的資訊, 另外

也可以從視聽教材中取得。參與編輯者不受限制,文本的選擇多樣化,提高了學 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將會顯著的提升。以上這種全新的作法,是取新橋樑書 的方便性而可能的。換句話說,所以要從舊橋樑書過渡到新橋樑書,就是以它的 藉便性為優先考量。

在這裡所說的「橋樑書」,並非單指一般坊間出版社所出版的舊橋樑書,而 是指新橋樑書。所謂「新橋樑書」,並不一定是一本本的書,沒有書的形式的限 定,它不一定是平面媒體。(曾麗珍,2009:56-57)「新橋樑書」涵蓋多種文類,

舉凡紙面文本、視聽文本、網路上的資源,以及藝術動、靜態文本都可當作教材 資源。目前出版社出版的橋樑書雖然有部分是翻譯自國外的橋樑書,但臺灣目前 本土創作的也不少,而且能夠貼近兒童的生活經驗,教學者可以先理解這些橋樑 書的內涵,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將它們妥善的運用在教學活動中。紙面文本的取 得非常容易,孩子的識字量夠多,學習起來非常方便。目前視聽教材普遍,而且 兼具聲光、視覺效果,孩子學習起來興趣加倍,更能加強學習的效果。而現今網 路發達,網路資源更加豐富,教學者要慎選適宜兒童學習的教材來編製教學活 動,達到學生學習的目標。藝術可以結合聲音、圖形、動畫、文字成為多媒體動 態或靜態的文本,產生了新文類。新橋樑書的編輯方式透過紙面文本、視聽文本、

網路文本以及藝術動、靜態文本等多方面呈現,使教材的發展更靈活,課程更細 緻有趣。

「新橋樑書」的教材來源多元化,只要是適合的教材都可以拿來當作教學資 源。「新橋樑書」和寫作各有其特性,彼此能相輔相成,運用得宜,會達到良好 的效果。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但是如果學習環 境讓學生覺得太沉悶,學習將會有反效果。使用寫作學習,輔助學生達到語言學 習的目的。教師可將橋樑書的故事帶入寫作中,藉戲劇的發展與討論,讓學生 更了解該故事的內容。傳統的教學是老師說什麼學生就得接受;現在的教學呈現 多元化,取代了單向灌輸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參與,增加教學的趣 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教學的目標。

「新橋樑書」以文類、學科、學派以及文化型態來作為編輯的依據,並以主 題或議題的方式呈現。九年一貫課程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重心,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學習除了包含學科知識與技能之外,也要能充分反映當前社會 重要的關注議題。將新橋樑書與各大議題作結合,編製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教 育部在 2003 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融入資訊、家政、環境、人權、性別平等以 及生涯發展等六大議題,並於 2008 年新修訂且於 100 學年度實施的課程綱要中,

再加入海洋教育議題,培養學生成為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 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的健全國民。「新橋樑書」的定義很廣,沒有 什麼限制,周遭生活中只要是適合學生閱讀的讀物或良好的作品,都可以是橋樑 書;學生對教材有多元的選擇,如此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以學生的 生活經驗為教材資源,再依據學生所發展出來的特質,以及教師本身具備的專才 來編製「新橋樑書」教材。「新橋樑書」的特性有:增加閱讀量、擴充經驗、彌 補制式教材的不足。有研究指出,小學四年級以前為學習閱讀(learning to read),

閱讀成為一種工具性技能,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科目的學習都以閱讀為 基礎。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舉凡讀報紙、讀廣告單、讀物品的使用說明……等,

在在都需要閱讀能力。(馬行誼等,2008:221-224)兒童在進入學校正式學習前,

已經從日常生活中累積不少語文的資源,而且能夠講出完整流暢的句子。很多小 孩子在幼兒階段已經認得很多字,這些是從生活中的交談、看電視、透過親子閱 讀,聽故事以及辨認路名、認識招牌得來的。但是有些學生由於閱讀刺激不夠,

認得或會寫的字不夠多,看起書來就缺乏耐性、感覺吃力,以至於興趣缺缺。部 分學生認字不深,寫習作或作文碰到不會寫的字時會直接寫出注音來代替國字,

因為他想不出國字怎麼寫,甚至有些小朋友連字典都懶得查了。這些學生因為缺 乏閱讀,考試時或平常的作業中,倘若遇到文字敘述性的題目,就會覺得很困擾,

對題意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些人根本連題目都看不懂。因此,對任何人而言閱 讀是相當重要的事,對學生來說當然也是如此了。當學生的閱讀量增加了,識字 量就會相對的提高,認識的語詞和成語也會增多,更學會了將語詞或成語運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