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收集及其分析檢核

第七章 實務印證與成效評估

第三節 資料收集及其分析檢核

或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所研究的社會現象或行為,進行全面式的、深入式的理 解。在質性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必須融入被研究者的經驗世界中,深入體會被 研究者的感受與知覺,並從被研究者的立場和觀點,詮釋這些經驗與現象的意 義。質性研究特別重視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以便取得相關的語文資料而形塑出 一套理論知識。而質性研究的方法,乃指任何不是經由統計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續 而產生研究結果的方法。它可以是對人的生活、人們做的事、行為及組織運作、

社會運動或人際關係的研究。(徐宗國譯,1997)所以其模式就可以約略為「經 驗→介入設計→發現/資料收集→解釋/分析→形成理論→回到經驗」。(胡幼慧主 編,1996:8‐10) 

質性研究法是實證研究的模式之一,屬於後詮釋的語文研究法。它相對於量 化研究這種「量化」取向的實證研究來說,特別重視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以便 取得相關的語文資料而形塑出一套理論知識。(周慶華,2004b:203‐208)本研 究的目標是理論建構與實務印證的歷程相配合,而實務印證運用到質性研究的方 法。 

質性研究涉及信度與效度的問題。在信度方面,隱含著外在信度與內在信度 等雙重意涵:所謂外在信度,是指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如何透過對研究者地位 的澄清、報導人的選擇、社會情境的深入分析、概念和前提的澄清及確認、收集 和分析資料方法的改進等作妥善的處理,以提高研究的信度;而所謂內在信度,

則是指當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同時運用多位觀察員,對同一現象或行為進行觀 察,然後再從觀察結果的一致程度來說明研究值得信賴的程度(而這些可以綜合 透過三角交叉檢查法、參與者的查核、豐富的描述、留下稽核的紀錄和實施反省 等來「確保」它的可信性)。(高敬文,2002:85‐92) 

在效度方面,量化研究的部分是指研究工具可以測量到正確答案的程度,或 測量本身是否可以正確的反應研究者要探討的概念的真實意義,但在質性研究方 面卻隱含著內在效度和外再效度等雙重意涵。所謂內在效度是指質性研究者在研 究過程中所收集到的資料的真實程度以及研究者真正觀察到所希望觀察的。外在

效度則是指研究者可以有效的描述研究對象所表達的感受和經驗,並且可以轉譯 成文本資料,然後經由厚實描述和詮釋的過程,將被研究對象的感受和經驗,透 過文字、圖表和意義的交互運作過程達到再現的目標。(潘淑滿,2008:92‐97) 

由於質性研究非常重視研究現象與行為對當事人的意義,所以研究者必須深 入了解這些現象或行為對被研究者的意義為何。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所收集到的 資料,無論是田野觀察日誌、錄影帶、訪談錄音帶或圖畫等,最後都必須轉化為 文本形式出現;研究者透過資料轉譯,再進入資料分析階段。研究者在整個資料 分析的過程中,研究者必須放空自我,不斷讓自己和資料對話,也讓資料和理論 產生對話,再由被研究者的立場和觀點了解資料脈絡的意義;而資料分析的主要 目的是在龐雜的資料中,透過交互運作對照、比較與歸類的方式,抽取主題或通 則,最後形成理論的建構。(潘淑滿,2008:23‐24)雖然如此,作為一種方法論 兼方法,質性研究法卻不可能如所「誇說」的那樣可以維護研究對象的獨特性和 擺脫研究者的主體意識和價值觀的介入「干擾」。(周慶華,2004b:203‐208)因 此,這裡只能儘量以「高度合理」的方式來展現這一部分的歷程和結果。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被用來了解周遭憑藉的方法,就是觀察、聆聽和接觸;

而訪談就是在創造一種情境,讓研究者可以透過口語雙向溝通過程,輔以聆聽與 觀察,共同建構出社會現象的本質與行動的意義,進而透過詮釋過程,將被研究 的現象與行動還原再現。訪談是由英文 interview 翻譯而來,參與訪談的人透過 口語或非口語的溝通方式,彼此之間相互交換思想與態度。Crabtree 與 Miller 將 質性研究的訪談是為一種「對話之旅」,在對話過程中,研究者(或訪問者)與 受訪者是一種夥伴關係,透過語言與非語言的溝通與情感的交流,達到對話的目 的。質性研究的訪談是一種有目的的談話過程,研究者(訪問者)透過談話過程,

進一步了解受訪者對問題或事件的認知、看法、感受與意見。(引自潘淑滿,2008:

135‐136)所謂「參與觀察」是指研究者進入研究領域,對研究現象或行為透過 觀察的方式,來進行相關資料收集及對現象的了解。Morris 則將「參與觀察法」

定義為「研究者為了了解一特定的現象,運用科學的步驟,並輔以特定的工具,

對所觀察的現象或行為,進行有系統的觀察和紀錄。」(同上,270‐272)在研究 中,我(施測者)與學生分別為第一及第二個參與觀察者,學校的同事則為第三 位參與觀察者。 

三角檢核法的基本假設是任何一種資料、方法和研究者均有其各自的偏差,

唯有納入各種資料、方法和研究者時,才能「致中和」。研究者在考量採多種方 法時,常常也考慮納入「量性」的方法(如普查統計、調查法、實驗法);但由 於「多元方法」的科學哲學上的取向為「尋求值得信賴的解釋」,而非實證主義 的「否證(假設)原則」,所以多元方法及使用納入量性方法仍屬「質性研究」

的範疇。(胡幼慧,2002:271‐272) 

研究對象是研究者所「選」與所「觀」的,而整個訪談的過程和最後的分析 詮釋,也一再受到研究者的「設定」和「前結構」的制約,根本沒有所謂的「客 觀性」和「純粹性」可以標榜。(周慶華,2004b:203‐208)本研究間採用實證 研究的方式,配合實際教學活動,來驗證本理論建構的成效。如此,當可降低對 於本研究客觀性不足的存疑,也可以提升本研究的可信度。而本節是將實務印證 的各項資料進行收集、編譯以及分析,透過這些檢核的資料來印證本研究理論建 構的成果。 

就質性研究者而言,研究就是探索人類日常生活社會世界的過程,而人類的 社會世界則是由不斷的互動與溝通所建構而成。通常,透過質性研究所收集到的 資料,往往可以依其形式區分為文本與非文本資料兩種形式。所謂「文本資料」

是指研究者透過訪談、觀察或文件檔案,所收集到的資料或紀錄;而「非文本資 料」則是指研究者透過研究過程,所收集到的聲音或影像資料。(潘淑滿,2008:

319)在質性研究方面,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是兩個重大的項目,因此資料的收集 和分析,與理論的發展是彼此相關、彼此影響的。(徐宗國,2005:25)質性研 究資料的收集方式,主要為經由研究者的「觀察」、「錄製」、「訪談」三種方式取 得,每一種方式也非固定的程式,研究者仍有相當程度的選擇。(胡幼慧,2002:

151-152)

在質性研究分析的階段,第一步研究者要將不同方式所收集到的相關資料,

轉譯成文本資料,以便進行下一步的資料分析工作。然後,在交互運用備忘錄、

編碼及情境策略於分析工作上。所謂「備忘錄」則是研究者在資料分析時,應該 不時撰寫備忘錄,備忘錄不僅能捕捉分析時的想法,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刺激思 考。所謂「編碼分析」是研究者打破既有的規則,將資料重新分類,以便在不同 類別中進行比較,從而發展出理論概念。「情境策略」則是根據情境來了解資料,

並將資料中相關要素給予串連,最後發展出一整體的關係。(潘淑滿,2008:

130-131)

資料的分析是指有系統性的收尋及組織研究中收集資料的過程,以利於增進 研究者對資料的理解與發現。研究資料分析的步驟是針對教學現場中與研究相關 的材料資訊,將資料先行轉譯、閱讀、編碼及不斷的反思與校正,並尋求客觀與 變通的解釋,進而撰寫研究報告。(徐宗國譯,2005)綜合以上的說法,我先將 所收集的資料作整理與歸納,然後依所建構的理論作相互的印證,來檢視研究的 成果。

(一)資料轉譯:在研究過程中我將收集來的文本與非文本資料,一一轉為 文字的資料,包含第一觀察者的觀察紀錄、第二觀察者的前後測學習單、第三觀 察者的訪談紀錄、實際教學所錄製的影音資料等,依據這些檢核的資料來和本理 論互相印證。

(二)資料閱讀:先將轉譯的資料閱讀並吸收,依據資料所呈現的訊息了解 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學習情形。

(三)資料編碼:重新分類收集的資料,藉以進行比較,作為參考依據。

(四)反思與校正:秉持客觀的態度來看待資料所呈現的狀況,依據資料所 顯現的訊息,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同的意見並加以改善,完成一個有實際成效而 且可以供別人參考的研究。

(五)研究報告撰寫:我將有關橋樑書與寫作結合在寫作教學上的應用的理 論建構、寫作教學過程的觀察、第一觀察觀察紀錄、學生的前後測學習單資料與

第三觀察者的訪談紀錄等,整理出研究發現與結果,撰寫研究報告。

為使本研究更有效度,以三角檢測法來作交互的印證,依據實施過程的訪談 紀錄及觀察紀錄、前後測問卷等來實施三角檢測。由第一觀察者、第二觀察者、

第三觀察者三方面來作檢測。第一觀察者由我來擔任,在研究中寫作教學活動進 行的觀察紀錄、資料的檢視與整理,以及課程內容的調整、課程結束後的訪談等;

第三觀察者三方面來作檢測。第一觀察者由我來擔任,在研究中寫作教學活動進 行的觀察紀錄、資料的檢視與整理,以及課程內容的調整、課程結束後的訪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