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幼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個人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與幼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個人因素

一、性別

在許多研究中皆發現,性別與學前幼兒的同儕互動與其在團體中受歡迎的程 度有關,其中學前幼兒女生的社會偏好度(social preference)較高、男生的社會影 響力(social impact)較大(李雅芬,2003;陳忠傑,2000;簡淑真,1989;蔣惠 珍,1986),社會偏好度及社會影響力雙向度是 Perry(1979)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區 分不同社會計量地位的社會測量方法,用以分析社會計量的結果,他讓一群幼兒 指出喜歡和不喜歡和他在一起的幼兒,一個幼兒的社會偏好度是指其他幼兒投給 他正面的票數扣除負面的總票數決定,而一個幼兒的社會影響力則是指其他幼兒 投給他的正面或負面票數來測量。其他的研究中發現女生之社會能力顯著優於男 生(王珮玲 1992;李雅芬,2003;梁瑪莉,1987),其中梁瑪莉(1987)的研究中 發現,性別與社會能力之工作能力、了解人己關係、禮貌、語言能力上與總社會 能力有顯著相關,皆為女生優於男生。國外學者方面,Coie 等人在 1982 年以 311 位三、五、八年級的兒童為對象,研究同儕接納性高和同儕接納性低的兩組兒童 之行為特質,結果也發現男生比女生較容易被同儕拒絕,並且同儕認為男生比女 生容易打架及尋求協助,女生比男生較容易合作(引自陳忠傑,2000)。造成女性 之社會能力顯著優於男生的研究結果,可能原因是女生較合作、有禮貌、出現正 向社會行為較多,且被勾選為班級中受歡迎組的比例較高;男生則是具破壞力、

打鬥行為、出現負向社會行為較多,且被勾選為班級中被拒絕組的比例較高。

再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幼兒會傾向於選擇與同性別的同儕做朋友,故同儕互 動的選擇對象上便呈現出不同差異。Epstein 在 1986 年指出,在各年齡層中同性喜 好主宰著幼兒對於朋友的選擇和交往,接觸異性的頻率會形成曲線變化,亦即同 性交友喜好的情形從幼稚園到中學階段會慢慢減少,但到了青少年時期則又會增

加(引自謝美慧譯,2001)。蔡淑苓(1998)的研究中指出,幼稚園大班的幼兒在 選擇友伴時,傾向於同性別者為主,大多是與同性別幼兒組成各個不同的小團體 或產生互動關係。周淑娟(1998)也發現,國小三年級的學童男女活動彼此分界,

女生較常負責監督管理的工作,男生是以有活動力、遊戲點子多為主;女生則以 待人謙虛有禮、能與人和善相處為主。

二、氣質

隨著幼兒的成長,與外界互動的增加,氣質漸漸地影響其人際關係及學習行 為。國內學者王珮玲(1992)認為,影響幼兒在幼稚園中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 幼兒的氣質。王珮玲(1992)的研究中指出,幼兒氣質之適應性好、注意力分散 度低、堅持度高的孩子,其社會能力愈好;其研究中也發現,在同儕關係中,受 爭論的幼兒活動量比較高、注意力分散度高、適應能力差、堅持度低,而且比較 怕生;而受歡迎的幼兒則是情緒本質很好,每天笑咪咪的,不怕生,願意與他人 接觸,而且不固執、適應能力強。蔣惠珍(1986)的研究也顯示,幼兒氣質特性 中的活動量、適應度、趨避性及反應閾皆與其社會影響力有顯著正相關,而活動 量、反應閾及趨避性則與社會偏好度有顯著負相關。由上述研究我們可以得知,

幼兒本身的氣質特性會對其在校的同儕關係造成影響。

三、外貌

在與同儕互動時,個人的外貌長相亦會影響到他人對自身的評價,進而產生 接納或排斥的態度,尤其是幼兒比成人更容易以面貌作為擇友的重要條件之ㄧ。

Young & Gooper 在 1944 年研究小學生的人緣因素,在 30 個有關社會接受的變項 中,最顯著的是兒童面貌是否好看,而長相較佳的兒童有較多的人願意與他來往,

且這種以面貌作為標準的現象兒童比成人更為注重(引自陳聰文,1981)。但 Coie,

Dodge & Kupersmidt 於 1990 年表示,外表的長相雖然常被認為與兒童的人際關係 及社會計量地位有關,然而其重要性仍不及社交技巧,學生在班級中的行為表現,

才是決定其社會計量地位的主要因素(引自李雅芬,2003)。

四、年齡

關於年齡與幼兒同儕互動的影響,各研究的結果不盡相同。李雅芬(2003)

發現,不同年級的學童在社交技巧的整體上的差異達顯著水準,四年級的社交技 巧優於六年級。一部分的研究皆指出,同儕關係和受同儕接納的程度會隨著年齡 或年級而有顯著差異(陳忠傑,2000;蔣惠珍,1986);但是卻也有研究發現,年 齡與幼兒受歡迎的程度並無顯著相關,亦即年齡對幼兒同儕互動之影響不大(簡 淑真,1989),這些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研究結論。

但是以同儕互動的頻率而言,研究有較為一致的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幼兒 與同儕互動的頻率也會跟著增加:Frinkelstein, Dent, Gallacter 和 Ramery 在 1978 年 觀察日托中心幼兒的互動情形發現,7 至 14 月的嬰兒互動率是 12%,15 至 31 月 的幼兒互動率則是 36%;Wright 在 1980 年研究學前兒童的社會能力時也發現,4 歲組兒童的同儕互動率高於 3 歲組兒童(引自簡淑真,1985)。可見隨著年齡的增 長、生理心理的發展,幼兒在逐漸擁有與他人互動的能力之後,相對地增加了與 同儕互動的頻率。

五、社會行為技巧

雖然幼兒的出生序、外貌吸引力及認知能力對其在同儕中的地位有影響,但 最能預測同儕接納的因素是社會行為技巧,如受歡迎的幼兒通常是親切、合作、

互助、熱情以及有同情心的同伴,他們有許多利社會行為的表現,而很少有破壞 或攻擊行為;被忽略的幼兒通常是有足夠的社會技巧,但他們卻低估了自己的社

會能力或有社會焦慮,使得他們會害羞,他們可能沒有朋友,在同儕團體活動的 邊緣地帶徘迴,不被他人所注意或特別討厭;而被拒絕的幼兒有許多反社會行為,

如爭論、爭吵以及攻擊行為,且利社會行為很少(Ladd & Price, 1987;Mendez, Fantuzzo, & Cicchetti, 2002;Santrock & Yussen, 1989;林翠湄譯,1995)。

蔣惠珍(1986)指出,被拒絕幼兒在團體中表現較多的分裂與打鬥行為,且 在領導的得分方面也最低。Coie 也在綜合許多有關兒童同儕關係與社會行為的相 關研究後也發現:和幼兒社會計量地位有關的主要行為因素是合群、分享與合作 等正向行為;以及打架、破壞、發脾氣與罵人等負向行為,前者可幫助兒童受人 歡迎,獲得良好的同儕關係,後者通常是被拒絕的主要原因(引自李雅芬,2003)。

而 Maters 與 Furman(1981)更進一步的發現,幼兒受到同儕與的喜好程度亦會影 響其反社會行為的發生次數,換言之,比較受到同儕喜愛的幼兒會產生比較多的 正向行為。

可見在兒童結交朋友的歷程中,利社會行為的確在幼兒與同儕建立關係的過 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且 Coie 等人表示,利社會行為可以彌補由於不同性別、

種族、文化及學習成就等差異所造成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引自李雅芬,2003)。

六、語言溝通能力

有些幼兒之所以不能在同儕團體中被接受,是由於他們缺少了某些社會技 巧,此社會技巧包括兩種:積極性的反應以及正確的溝通(陳聰文,1981)。溝通 的能力在孩子與同儕互動的情形中,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技巧。幼兒的溝通能力 和社會關係的發展是緊密聯繫的,語言的使用使得幼兒更能表達自己情感的狀 態,就如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Corsaro 在 1985 年觀察到,當一個幼兒受傷時,

其他的同儕會透過語言安慰他,展現出同儕間的溝通能力和社會能力是相關連 的;相反地,Howes 在 1992 年的研究中指出,溝通能力遲緩的幼兒則展現出較不

複雜的同儕互動(引自 Mendez, Fantuzzo, & Cicchetti, 2002)。Mendez, Fantuzzo, &

Cicchetti(2002)的研究中發現,具有高度溝通技巧的幼兒,其社會互動能力也較 佳。Hazen & Black 在 1989 年也指出,被同儕所喜歡的幼兒與不被同儕喜歡的幼兒 有較清楚直接的口語或非口語溝通能力,並且在與同儕的溝通的過程中能予以貼 切的回應,且同儕地位高的幼兒在拒絕同儕時,較會說理或提供另一各可選擇的 主意(引自王怡云,1994)。在國內研究方面,謝淑英(2004)研究 30 位幼稚園 大班的幼兒在角落情境中與同儕的互動發現,正向的語言互動有助於幼兒互動的 開啟,研究中發現幼兒在互動的初期若使用「邀請」、「接受」與禮貌性的「詢問」

這些正向的語言互動,則比較容易開啟正向的同儕互動。

國內研究發現,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不喜歡開口講話,

也使得幼兒對課堂參與較少,與同儕的互動甚至經常出現以肢體取代口語的情形

(盧秀芳,2004);另一份研究透過教師的問卷填答中也發現,在幼稚園與國小階 段,分別有 5﹪與 13.1﹪的教師認為,班上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語言問題影響到 其人際關係(楊淑朱等,2004),王瑞勳(2004)的研究亦發現,老師們一致地認 為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學習問題源自於語言。因此,本研究有必要針對幼兒的 語言表達能力與其同儕互動之間的關係作更深入、詳盡的探討。語言與溝通能力 可能會決定了幼兒的社會能力:語言能力較高的幼兒,較能適應學校情境,其行 為表現多呈現利社會行為、情緒調整能力強、堅持度高;相反地,溝通能力較差 的幼兒,其行為表現則傾向沉默寡言、缺乏情緒調整能力、缺乏注意力等(Mendez, Fantuzzo, & Cicchetti,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