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

Copied!
20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賴文鳳 博士

魏美惠 博士

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

在校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陳學怡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2)

謝 辭

猶記得國內作家吳淡如所言:「沒有一種幸福的背後,不站著一個曾經咬緊牙 根的堅定靈魂」,正是這篇論文在努力地過程中最貼近的形容。我想,自己真的是 很用心、很努力地戰勝了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難,踏實地走過每一步,自己也因此 成長了許多。 這篇論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賴文鳳老師,跟老師進行研究的過 程中,感受到她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對我極高的期許,令我不敢懈怠。老師對於 論文的內容之指導巨細靡遺,更使得我在研究方法上受益匪淺,其中最大的獲得 則是提升了思考問題的深度以及解決問題的多元方法,這些收穫讓我不僅在論文 研究上有突破性的成長,也讓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更圓滿的將事情迎刃而解。 感謝指導教授魏美惠老師,不斷地提醒我身邊有很多的幸福要用心去感受、 凡事往正向思考,激勵了我積極看待事物的思維及態度,也讓以往總愛往死胡同 鑽的我漸漸地有了大的轉變。另外,老師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我理解研究中艱 澀的道理,讓自己習得更靈活地運用自己的小腦袋瓜,使知識得以觸類旁通。 感謝參與計畫與論文口試的老師們用心指導本篇論文,王文瑛老師紮實的研 究經驗,幫助我澄清許多模糊的概念;郭碧唫老師細膩嚴謹的思維,讓研究內容 更顯條理;謝瑩慧老師厚實的學術涵養,讓研究分析及方法更臻完善。感謝陳淑 琴老師、朱彩萍老師、蔣姿儀老師、葉雅真老師以及秀美老師平時溫暖的打氣支 持,讓我得以繼續充滿動力的向前行;還要感謝能仁家商的吳廉章主任及林建宏 組長在實習期間給予我最大的支持。 更要感謝研究對象及其父母親,非但讓我走入他們充實的生活,更讓我對越 南文化有更近一步的認識;感謝學校的兩位老師,讓我倍感信任的溫暖,有你們 的幫助才得以完成此篇論文。

(3)

這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皆成為難以抹滅的回憶,研究所的生涯既豐富又充滿 溫馨,同學間的相互扶持構為一幅美麗的畫面。感謝馨孺一路上的陪伴與支持, 在快樂的時候有妳陪我、難過的時候妳也從不缺席,令隻身在外地求學的我倍感 窩心,情同姊妹深是心情的寫照;感謝世潔總是不厭其煩地分擔我的煩憂與瘋狂, 成為我的避風港,有妳的日子難過都不會掉眼淚;感謝熊媽咪、張簡、建衡,相 互扶持的日子悠遊自在,研究所生涯更因為有你們增添了許多光彩;感謝怡君、 kiki姐及佩昭,一同在研究室打拼的日子,永遠難忘。 朋友的支持,成為背後一股極大的動力。感謝小旺、大旺、西瓜、譽臻、夢 勳、謙吉、淑貞、書菱、純慧、曦萱、IQ貓、濤濤、小癸、喬倪、婉婷、婉娟及 婉華,不僅時常成為我「心靈上的補給站」,更屢次給予實質上的協助;感謝德誠 ,這條漫長的路陪我攜手走過,一直給予我最大的支持,謝謝你的包容與關懷。 如今得以完成學業,最要感謝的人還是我親愛的家人,媽咪、爹地以及涵涵 謝謝你們,你們的鼓勵與支持才造就了今天的我,有你們在身旁,什麼苦我都不 怕。 前人說「一點一滴的付出,一串一串的收」,如今站在學校講台上的我,將更 堅定自己的意志、持續努力地充實專業知能,運用自身所學回饋到孩子身上。 終於,研究所生涯劃下一個期待已久的句點囉!未來仍要繼續加油! 陳學怡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4)
(5)

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之個案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幼兒)在校同儕互動之情形以及 與其同儕互動相關之因素,期望瞭解移民家庭中成長的幼兒,其家庭背景與在校 同儕互動 之關聯性。本研究以一位越南籍移民家庭之六歲子女為研究對象,採用 教室與家庭中非參與觀察;訪談其父母親、帶班的兩位教師、個案本身以及同儕; 輔以「幼兒氣質量表(Tempera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TABC)」、「修 訂畢保德圖畫語彙測驗(PPVT-R)」、「兒童口語表達能力測驗」三項測驗,並且蒐 集相關文件資料等方式作為資料分析時的參考。以下為本研究之結論: 一、家庭經驗、正向社會行為與同儕互動之間有關聯:個案的家庭經驗有利於其 在校的同儕互動;個案的正向社會行為是使得同儕喜愛跟其互動的主要原因;當 個案遇到困難或需要協助時,同儕樂於保護個案。 二、家庭語言互動模式與同儕互動之間有關聯:個案受限的語言能力與家庭中父 母的語言模式有關;個案針對「開放式」以及「知識性」的回應問題能力低落, 與家庭中父母親的語言互動模式有關聯。 三、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間有關聯:個案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常導致與同儕 的互動中斷無法持續;當同儕主動與個案互動時,個案出現過多肢體取代言語回 應的情形,常令同儕感到錯愕而導致互動中斷。 關鍵字:移民家庭子女、東南亞籍配偶、同儕互動、家庭互動關係、語言能力

(6)

Peer Interactions of Children Born to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 Parents in Taiwan:A Case Study

Chen, Hsueh-Yi

Abstract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factors related to peer interactions of young children born to Vietnamese immigrants in Taiwan. The research question was how family backgrounds and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young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s. Case study design was adopted for this study. The participant was a six-year-old girl attending a kindergarten at Taipei County. The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included non-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t home and school, interviews of parents, teachers and peers and collections of school documents. In addition, three measure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to the participant: TABC, PPVT-R, and The Test for Children’s Oral Expres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1) family interaction styless and the child’s pro-social behavior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er peer interaction. She was well liked by peers. (2) Parental conversational styles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her pattern of peer interactions. (3) Her limited language ability sometimes became an obstacle to her peer interactions. The implications for schoolteachers and policy makers were included.

Key Words: Children of Immigrant Families,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 Parents, Peer Interactions, Family Interaction Styles, Language Ability.

(7)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台灣跨國婚姻及其相關研究之探討... 8 第二節 同儕互動之相關研究探討... 23 第三節 與幼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個人因素... 39 第四節 與幼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家庭環境因素... 44 第五節 與幼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學校環境因素...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55 第一節 選擇質性研究及個案研究之原因...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9 第三節 實施程序... 61 第四節 研究者的背景... 64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9 第六節 三角校正... 86 第七節 研究信效度... 88 第八節 研究倫理... 91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

93 第一節 可涵的家庭描繪... 93 第二節 可涵學校背景之描繪... 106

(8)

第三節 親子語言互動模式分析... 119 第四節 課室同儕互動分析... 1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8 第三節 研究者之自我省思與成長... 161 參考文獻

...

164 一、中文文獻... 164 二、英文文獻... 174

(9)

表次

表 2-1 國內同儕互動之實徵研究彙整表 ... 29 表 3-1 不同研究策略的相關特徵 ... 58 表 3-2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 ... 60 表 3-3 觀察細目表 ... 71 表 3-4 正式訪談細目表 ... 76 表 3-5 文件資料細目表 ... 81 表 3-6 轉譯符號說明表 ... 83 表 3-7 提高本研究信效度之實際作法 ... 89 表 4-1 星星班作息表 ... 110 表 4-2 教師的基本資料 ... 112

圖次

圖 3-1 研究流程圖 ... 63 圖 3-2 研究甘特圖 ... 64 圖 3-3 質性資料分析之要素 ... 82 圖 4-1 教室環境平面圖 ... 108 圖 4-2 行政組織圖 ... 111 圖 4-3 可涵主動與同儕互動之行為模式概念圖 ... 137 圖 4-4 可涵的氣質評估圖 ... 140 圖 4-5 同儕主動與可涵互動之行為模式概念圖 ... 145 圖 4-6 可涵與同儕負向的互動經驗之概念圖 ... 154

(10)

附錄

附錄一:訪談大綱(教師) ...178 附錄二:訪談大綱(父母親) ...180 附錄三:參與研究同意書(母親) ...184 附錄四:參與研究同意書(教師) ...185 附錄五:參與研究同意書(園長) ...186 附錄六:初始代碼清單 ... 187 附錄七:代碼清單 ...190 附錄八:井字益智教具 ...196 附錄九:親子作業單 ...196 附錄十:娃娃家 ...197 附錄十一:單元活動網 ...197 附錄十二:可涵的薑餅人 ...198 附錄十三:可涵繪全家去海邊的日記圖... 198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深入瞭解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之情形。本章共 分為四部分,旨在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重要性、目的與問題以及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壹、研究動機

在自身思索著論文主題的同時,國內開始針對移民家庭以及外籍配偶此些外 來人口的議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討論熱潮,也因為本身參與了相關的座談、研 討會之後,逐漸對此主題萌生了研究的興趣。某日翻開報紙,一則出現在社會版 某個小角落的新聞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目光,標題是「越南新娘攜女自焚,兩屍三 命」。也許對一般大眾而言這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社會新聞,僅表示社會目前上又 有人因為經濟、家庭或其他因素尋短,但對我而言這則新聞引發了自己對此現況 極度的焦慮,這些移民來台的家庭或外籍配偶,皆面臨種族文化上的適應與衝突。 事實上,隨著國人迎娶東南亞與大陸籍配偶的比率越來越高,統計數字也顯示目 前每 7.4 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是東南亞或大陸籍母親所生(內政部統計通報, 2004.11.11)。 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以及其子女雖然都是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但隨著 語言的差異、膚色或家庭背景等種種不同的因素,是否會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小 孩在學校受教育是否會有適應上的困難?都是值得深入思索的問題。在此情況 下,探討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學校的情形儼然成為自己急迫希望深入瞭解 的方向,更藉由研讀近年來的相關研究以及與相關領域學者的多次討論,激發了

(12)

研究者強烈的研究動機,於是希望能藉由觀察和深入的訪談以瞭解目前東南亞籍 移民家庭之子女在學校的適應情形,因此我踏上了充滿意義的研究旅程。 家庭是我們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生活環境,不僅深深的影響著幼兒的人格發 展,更是成長的關鍵環境,父母親是幼兒社會化過程中重要的楷模,其教養態度 深深影響幼兒往後的發展。因此,家庭環境的好壞,對子女的成長與發展影響重 大(Noller & Callan, 1991)。許多研究結果均支持以上的論述,發現家庭環境、 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及期望、母親與孩子的依附關係,以及居家環境的選擇等 因素皆跟孩子與同儕相處的行為有關(王怡云,1995;王珮玲,1992)。陳奎熹(1995) 亦針對家庭的功能提出看法,認為家庭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組織,負 有生物、心理、經濟、政治、教育、娛樂及宗教等功能,其對個體的影響除了在 人格方面,還包括語言發展、價值觀以及學校經驗方面。 由於家庭對幼兒影響甚深,故本研究選擇以東南亞籍移民家庭所生之子女為 研究對象之主要原因為,國內雖然已有諸多研究發現東南亞籍配偶其家庭背景多 居於社經背景較為弱勢、教育程度較低者,由於來自於異國,與台灣的一般幼兒 之家庭背景有所不同。但雷同於東南亞籍配偶的另一個現象,即不僅母親是外籍, 而是連同父親也是外籍的移民的家庭人數也在攀升當中,截至目前為止,卻沒有 研究針對東南亞籍移民家庭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研究,也因此成為本研究著眼於 以東南亞籍移民家庭所生之子女為研究對象之原因。 家庭成員是幼兒最早接觸的對象,但幼兒遲早要步出家庭進入學校,走進社 會,共營團體生活、進而擴展其生活領域,開始學習著與家庭以外的人相處,特 別是學校中的老師與同儕,故影響兒童發展的相關因素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 漸由父母延伸至老師、同儕、學校或其他社會機構。Corsaro(2001)表示,當幼 兒從家庭走入學前學校,其社會經驗和社交範疇都會產生顯著的改變,幼兒會發 現每天與父母、手足的相處,和在幼稚園中與同儕相處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在 幼稚園中會形成一種同儕文化,且此時期幼兒進入園所就讀與同儕互動的機會增

(13)

多,進而開始發展新的社會能力和複雜的社會互動方式。時下的家庭常因父母無 暇照顧子女,而提前將孩子送進幼稚園或托育中心,因此孩子每天花大量的時間 與同儕相處,同儕儼然成為幼兒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隨著社會觀念的開放、急 遽的變遷,幼兒成熟速度之快,令人訝異,也導致幼兒間的同儕互動變得更為複 雜。 然而,與同儕的互動關係對幼兒的社會能力、學校適應及學業成就皆有莫大 的影響,研究發現學齡前階段幼兒與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與幼兒在校的同儕互動有 相關,並間接的對幼兒的學校適應及學校成就造成影響(Buhs & Ladd, 2001)。 同儕更是在幼兒社會化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因為幼兒可藉由與同儕 間的互動中,習得社會技巧、人際關係、社會規範、價值觀等,更從而建立其自 尊以及對自我的認知。因著家庭環境的不同,可能會展現不同的同儕互動情形, 進而對幼兒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由此可見,家庭環境及同儕對幼兒的發展而言 的確是需要重視的。因此,同儕關係儼然成為幼兒離開家庭、進入學校後重要的 一部分,深深的影響著幼兒的發展與學習,這也是研究者選擇從同儕互動中觀察 幼兒發展的出發點。 近幾年國內與東南亞籍母親有關的研究甚多,但相關研究的重心多著重在母 親本身的適應問題、幼兒在校的適應情形上。家庭環境與子女的同儕互動之間有 重要的相關性,但國內針對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的研究仍然缺乏, 而父母親雙方皆為東南亞籍的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的研究更是尙無人發 表。截至目前為止,大部分針對東南亞籍配偶之子女的論文或研究,多在探討這 些子女在進入國小後其學業成就(林璣萍,2003;陳烘玉等,2004;陳湘琪,2004; 謝慶皇;2004),或在學前階段以及國小階段的學校適應情形(林雅婷,2005;吳 柏姍,2004;陳金蓮,2005;楊淑朱等人,2003)以及亦有一篇論文在探討東南 亞籍配偶之子女心靈世界(車達,2004),而近期有些研究也開始針對語言發展問 題作討論(陳佩足、陳小云,2003;鐘重發,2003)。但是,關於父母親雙方皆為

(14)

東南亞籍人士所組成的移民家庭之研究,截至目前為止卻是缺乏的,甚至沒有詳 細的統計數據告知究竟台灣目前有多少這樣的家庭。 雖然針對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校的學業成就或學校適應情形已有許多的研 究發表,但針對其子女在校的同儕互動情形,目前國內卻僅有兩篇:一篇採用量 表並輔以遊戲團體方法探討國小學童同儕關係之論文(李怡慧,2004),研究發現 學童在校的同儕關係以被拒絕和被忽視者居多;另一篇則是採用與本研究相同的 觀察及訪談法探討大班幼兒同儕互動之學術研討會論文(蔣姿儀、曹鳳儀,2005), 研究發現幼兒在校的同儕互動與其他幼兒並無差異。上述兩篇研究提出了不一致 的研究發現,可能原因包括取樣對象的家庭背景、年齡、樣本數及研究方法選擇 上的不同所導致,誠如李怡慧(2004)的研究發現中指出,研究對象中有一些是 父母均不在身邊、寄居親戚家、單親和隔代教養者,雙重弱勢的因素之下,孩子 在學校的同儕關係容易產生問題,可能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陳烘玉等人(2004) 也指出國籍並非導致兒童適應不良的主因,其家庭狀況、家長的學歷及社經地位 才是重要原因。蔣姿儀、曹鳳儀(2005)的研究針對家庭背景的敘述方面著墨較 少,因此有必要繼續深入、完整的探討。目前對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同儕互動主 題的相關文獻仍十分有限,針對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同儕互動的文獻則是一 篇都沒有,而同儕關係卻與幼兒未來的學校適應、學業成就表現及情緒社會發展 息息相關,因此深入瞭解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的同儕互動情形,成為研 究者主要想探究此議題之研究動機。 期望透過本研究能更近一步深入瞭解幼兒的同儕世界,瞭解週遭環境對幼兒 的影響,讓社會大眾也能重新審視自己對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的看法,矯正 社會大眾以有色眼光看待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的觀念,並提供相關單位擬定 政策、從事家庭教育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15)

貳、研究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藉由國內外先行研究及相關文獻的整理分析瞭解現況後,深入幼 兒所生長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剖析在台灣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幼稚園 中同儕互動情形,並進一步討論家庭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本研究站在關懷弱勢家 庭子女的角度,期望深入瞭解跨國婚姻下的幼兒在校的同儕互動關係,並歸納出 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以及可能面臨到的問題。綜上所述,將本研究之重要性分述如 下:

一、對研究對象之重要性

本研究係以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為研究對象,藉由國內外先行研究及相 關文獻配合質性研究的方式作深入且完整的瞭解,分析現今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 子女在台灣的現況及其同儕互動之情形。藉由此份研究亦可提供研究對象之家庭 重新省思自身對幼兒的影響。

二、對家庭教育工作者之重要性

本研究有助於從事家庭教育工作者瞭解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的需求,並 深入其境瞭解其子女在校與同儕互動之多元面貌,使得從事家庭教育工作者重新 體認孩子的真實世界,提供就學後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支持的網絡,並重新 省思自身的教導方式,提供他們必要的協助以及資源,並以此篇研究為依據擬定 適當的介入方案,從多元文化的觀點接受來自不同文化、不同種族的幼兒,且給 予相等的尊重及福利。

三、在學術上之重要性

本研究之提出,可增加移民家庭研究之參考文獻,尤其是針對在台灣的東南

(16)

亞籍移民家庭子女教育方面的議題,可供未來有心從事相關研究之研究者作為參 考。再者,以往針對同儕互動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多採量化的方式,用質性方式呈 現者並不多,故本研究對學術研究亦有所貢獻。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係以一位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為研究對象,希望透過全面性深入 的瞭解,採用教室中的長期觀察、訪談其家庭成員及帶班老師與蒐集相關文件資 料的方式,具體分析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在校同儕互動之情形。並根據研究 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家庭及教育相關單位參考。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三: 一、探討移民家庭子女在校的同儕互動情形,以瞭解是否遭遇同儕互動上的困難。 二、瞭解移民家庭中成長的幼兒,其家庭背景與在校同儕互動之關聯性。

貳、研究問題

綜合上述的研究目的,茲將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呈述如下: 一、移民家庭子女在校如何與同儕互動? 二、移民家庭子女在校如何回應同儕的互動? 三、移民家庭子女在校與同儕互動時遭遇到什麼困難? 四、移民家庭子女的家庭背景與其在校同儕互動之間有何關聯?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移民家庭

意指父母親雙方均來自於異國的婚姻結合,其形成原因可能為戰爭、政策、 經濟、環境、工作或婚姻等。本研究對象的父親屬於勞動移民的移民形式,亦即 為了在不同國家藉由勞務的提供以賺取更高的報酬,而由宗主國移民至地主國的 現象;研究對象的母親則屬於婚姻移民的移民形式,亦即以將來共同生活為目的, 透過婚姻管道,經法律一定程序與公開之儀式,婚嫁來台灣。 本研究著眼於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中之母親,且來台前不具備華語能力,其子 女已達就學年齡,進入幼稚園大班就讀者。由於本研究對象東南亞籍移民家庭與 東南亞籍配偶的背景相似(語言能力受限、低學歷、低社經背景、受限的家庭資 源等),也因此本研究的文獻探討將深入分析東南亞籍配偶之相關研究。

二、同儕互動(peer interaction)

「同儕(peers)」一般是指年齡相近的個體,包括同年齡者或相差一、兩歲的 友伴(Azmitia,1998)。「同儕互動」亦即以年齡相近的個體為對象,透過社會中許 多的語言符號與社會活動的參與,溝通彼此的思想,並經由討論的過程,建構出 自己的思維及觀念的過程。簡言之,「同儕互動」是指在一起學習或遊玩的幼兒們, 彼此之間所做的任何交互行為(方金鳳,2004)。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據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蒐集相關文獻,本章將分台灣跨國婚姻及其相關 研究之探討、同儕互動之相關研究探討、與幼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個人因素、與幼 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家庭環境因素、與幼兒同儕互動相關之學校環境因素等五節進 行深入探討。

第一節 台灣跨國婚姻及其相關研究之探討

壹、跨國婚姻的形成背景與發展

在台灣快速變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來不及跟上時代巨輪轉型的農村、偏 遠地區,這些地區的人們也因此變成了台灣社會上弱勢的群體、被忽略的群體, 他們求職不易、生活產生困難,再加上台灣女性的自主意識逐漸高漲,晚婚、不 婚的比例逐年增加,自由戀愛的風氣盛行,在此不利的條件及背景環境之下更使 得此地區的男子娶妻不易,只好自海外尋求結婚對象。對台灣男子而言,跨國婚 姻解決了他們延續後代的壓力;對這些遠嫁他鄉,來到台灣的配偶而言,則能藉 由婚姻移民脫離貧困(夏曉鵑,2000)。 現今,隨著國際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的便利,縮短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更 是增進了跨國通婚的可能性。全球在1960年代開始出現國際婚姻仲介業,同時也 因為科技的發展與介入,開始出現了電腦擇偶的方式(蕭昭娟,2000)。台灣在 此時也由於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及世 界貿易組織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對農業經濟的威脅日益逼近,工業大 量外移,娶妻心切的青年農民及工人開始思考去異鄉尋找婚配的對象,在媒人的

(19)

帶領下出國擇偶,而同樣是低度開發地區的女子嫁入較高度開發的地區(夏曉鵑, 2002b)。 台灣的東南亞籍與大陸籍配偶現象絕非特例,而是來自較低度發展國家女性 嫁入較高度發展國家的全球化下的結果。像在日本,1980 年代初期女性外勞逐漸 增加,亞洲其他國家的女子到日本從事的工作大多為娛樂業、舞女、妓女,造成 跨國婚姻的增加(蔡雅玉,2001)。1980 年代晚期,在日本鄉下出現一種,由地 方政府與婚姻仲介商合作的安排式婚姻(arranged marriage),政府和婚姻機構負 責介紹亞洲國家的女子嫁到日本來,幫助鄉村地區娶不到老婆的男子完成終身大 事(唐文慧、蔡雅玉,2000)。到了1990 年代更為多樣化,亞洲女性嫁到日本主 要透過三種管道:一為因旅遊認識彼此,日本男人到亞洲旅遊或是亞洲女子至日 本從事娛樂工作而認識;二為經由地方政府與婚姻仲介安排相親;三為透過族群 網絡的介紹(Ishii, 1996)。在日本男性所娶的女性中以菲律賓、韓國及中國大陸 為主(顏錦珠,2002)。 在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女性跨國通婚的情形與日本頗為相近,由此可知,台 灣與東南亞地區所形成的跨國通婚現象並非單一的獨特現象。以下就台灣與東南 亞地區所形成的跨國婚姻現象分為以下幾個時期加以說明: 一、約自七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台灣婚姻市場中男多女少性別比例的不均衡、 女性選擇不婚的比率增加等因素,導致台灣許多社經地位處於劣勢的男性受到婚 姻排擠的影響而必須向外通婚,因此台灣開始出現了許多的東南亞籍與大陸籍配 偶(蕭昭娟,2000;呂美紅,2001)。一些不肖業者假介紹工作之名,行販賣人 口之實,為數不少的泰國、印尼新娘開始出現在台灣農村;這些東南亞籍配偶被 迫嫁來台灣,且由於語言不通,使得逃婚的比例相當高,此男女受害而仲介獲利 的情況,使得東南亞籍配偶的人數逐漸減少(蕭昭娟,2000)。

(20)

二、到了八0年代,隨著政府南向政策的發展,許多台商紛至東南亞地區設廠, 強化國人與東南亞地區的聯繫,使得台商及外派的勞工發現東南亞地區廣大的婚 姻市場,也開始有婚姻仲介者的介入(蕭昭娟,2000)。八0年代中期,以來自 泰國及菲律賓的東南亞籍配偶最為普遍(夏曉鵑,2000)。八0年代末期則以泰 國配偶最為普遍(蕭昭娟,2000)。 三、九0年代開始,在國際政經結構下,台灣與東協國家間的互動關係,隨著亞 太經濟的興起益形密切與頻繁(蔡雅玉,2001)。來自東南亞國家的配偶亦開始 增加,自1991 年開始印尼配偶逐漸增加(夏曉鵑,1997),1994-1996 年期間, 外籍配偶主要來自印尼及菲律賓(王宏仁,2000),但隨著越南開放觀光及台商 投資後,越南配偶急速竄升(蕭昭娟,2000)。至1996 年越南配偶已超越其他國 籍,至2001 年底止越南籍配偶已達五萬一千七百五十九人,佔在台之東南亞籍配 偶總數的54%。且台灣新郎亦不再集中在客家聚落或農村(夏曉鵑,2002a)。另 一方面,隨著台灣人民對大陸的瞭解漸深、台商在大陸的人數遽增,台灣郎迎娶 大陸配偶的人數也快速地在增加當中,經由海基會收受的大陸婚姻類公証的結婚 證書中發現,大陸籍配偶從1998年的1萬5041人,逐年增加至2002年的3萬3840人 (行政院主計處,2003.8.26)。 自內政部戶政司(2004.09.13)台閩地區各縣市外籍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 數統計資料中更顯示,1987 年至 2004 年 8 月底止已申辦入境之外籍、大陸及港澳 配偶合計 32 萬 7449 人,亦即 2003 年結婚人數中平均每 3.1 對中就有 1 對是跨國 聯姻,跨國聯姻的比例大幅的上揚是否對台灣原本的人口結構有所影響,是值得 注意的。然而,根據內政部統計通報(2004.11.11)調查中顯示,外籍配偶所生之 子女占 2003 年出生嬰兒總數的 13.4%,意即平均每 7.4 個新生兒中即有一個「新 台灣之子」的誕生,足可見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對台灣人口結構之影響。

(21)

貳、外籍母親之子女家庭背景

一、父母親教育程度

一般認為跨國婚姻的父母親,其教育程度相對於本國籍父母親有較低的情 形,其父親一方面也由於教育程度較低,因此才會至海外另尋婚配對象。根據新 竹縣調查的資料指出,婚嫁來台的外籍女性配偶其學歷大專以上者約佔 5.1%、高 中以上約佔 15%、國小約佔 75%(引自林璣萍,2003);而林璣萍(2003)及張家 楨(1999)的調查研究中均發現,外籍女性配偶的教育程度平均值落在國中階段, 與其丈夫相同,且其丈夫之教育程度有較本國籍女性配偶之丈夫為低的情形。根 據內政部統計通報(2004.05.27)的結果亦支持上述的數據發現,其統計結果顯示 2003 年在台登記的結婚對數中,外籍女性配偶教育程度為高中畢業以上比率者以 本國籍女性配偶(79.93%)為最多,大陸籍女性配偶(31.22%)居次,東南亞籍 女性配偶(26.11%)較低;而丈夫的教育程度為高中畢業以上比率者也以本國籍 丈夫(68.62%)為最多,大陸籍丈夫(28.80%)與東南亞籍丈夫(28.40%)較低。

二、父母親職業

外籍配偶之丈夫多為低階層工作者,且外籍配偶本身有就業者比率佔了半 數,在身兼家計、家務及教養工作的情形之下,外籍配偶的壓力並不小於本國籍 的配偶。林璣萍(2003)的調查結果中即顯示,外籍配偶之丈夫職業以無業、非 技術工、體力與農、林、漁、牧工作人員佔多數(55.6%),其次為技術工、機械 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服務人員及售貨員則佔(33.5%);而外籍配偶本身有就業 者佔 43.2%;無就業者佔 56.8%,其所從事職業多為體力勞動工,或協助先生擺攤。 而夏曉鵑(2002b)的研究中亦表示,迎娶外籍女性配偶的台灣丈夫大多來自農村、 勞工階程的青年,且多數為台灣階層社會中的底層。

(22)

三、父母親語言能力

許多婚嫁來台的外籍配偶多在完全對中文不熟悉的情況下,鼓起勇氣的來到 一個無法用共通語言溝通的陌生國度。諸多跨國婚姻的研究均指出,語言是所有 跨國婚姻面對的主要難題,同時語言上的障礙也會影響到外籍配偶與夫家的相處 關係及其與子女的溝通(吳芝儀、劉秀燕,2004;夏曉鵑,2002a;蔡雅玉,2001; 鄭雅雯,2000;顏錦珠,2002)。林璣萍(2003)更進一步的針對外籍配偶在其原 居地華語能力調查,結果發現外籍配偶在原居地所使用的語言如下:一般國語 (37.0%)、不會說任何華語(42.1﹪)、閩南語(14.2%)、客家話(2.2%)、廣東 話(1.3%)、潮州話(0.9%)廈門話(0.3%)、其他(1.9%),其中說國語及其他華 語者大多為大陸籍的女性,表示其他國籍的女性在來台前大部份不會說國語及其 他華語。林璣萍(2003)根據新竹縣調查報告所做的研究,發現婚嫁來台的外籍 女性大多不會說、不會寫中文。其次,張家楨(1999)的研究中卻發現,外籍配 偶在台所使用的語言以國語居多,其次為廣東話及閩南語;其丈夫所使用的語言 則以閩南語居多。可見外籍配偶在來到台灣後,唯有迅速的學習台灣陌生的語言, 才能有助於她盡快適應及融入台灣的生活環境、謀求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與自 己的丈夫、家人溝通。

四、家庭經濟狀況

跨國婚姻的家庭經濟來源大多由台灣籍的丈夫在維持,妻子由於身分國籍的 問題謀職不易,多是在丈夫旁擔任協助的工作,而其丈夫多來自農村或從事勞動 階程等社經地位偏低的工作,再加上近年來國內基礎產業生存不易,也使得台灣 籍的丈夫易有失業之虞,導致外籍配偶家庭經濟收入不甚穩定。有兩份研究分別 針對外籍配偶家庭的經濟狀況作調查:張家楨(1999)的研究結果中顯示,外籍 配偶之丈夫月收入在四萬元以下者佔 76%,此數據與陳嘉誠(2001)的研究報告

(23)

中,外籍配偶家庭的月收入四萬元以上者佔 22%,所得之結果相近。上述研究的 共同結論為,外籍配偶家庭的月收入大多低於四萬元,且家庭的月收入低於四萬 元者佔了七成多,雖然上述研究皆以四萬元為比較基準,無法看出其中細微的差 距,但是此統計數據仍提供了我們相當重要的比較資料,參照行政院主計處(2003) 的資料中可以發現,外籍配偶家庭的總收入約莫落在台灣國民平均所得的第 1 及 第 2 個十分位家庭,亦即外籍配偶家庭的總收入落在台灣國民平均所得的最低 10 ﹪~20﹪,因此相較於台灣本國籍配偶家庭,外籍配偶家庭的總收入居於台灣家庭 經濟狀況的較底層。

參、外籍母親之子女在台現況探討

一、人口概況

外籍母親之子女的人數不但會因所在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也會因就讀的 年級越低則比率越高,可以表示其人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由於外籍母親之子女 在台的總人數也逐年增加,吳清山(2004)預估到了 100 學年度的國小一年級學 生,可能有三分之一是屬於外籍母親所生之子女。 依據教育部統計,九十二學年度「大陸與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小學和國 民中學者已經達到 30,040 人,其中就讀國中部份有 3,413 人;國小部 26,627 人, 其中全縣市超過一千人的有桃園縣、台北縣、台北市、屏東縣、雲林縣、苗栗縣、 台中縣、高雄市、高雄縣、彰化縣與新竹縣共十一縣,而以台北縣與桃園縣人數 最多(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其中台北縣 外籍配偶約有 52,000 多人,在國民中小學就讀的外籍母親之子女有 4,777 人,幾 乎佔全縣學童人口近 2%(蔡榮貴等人,2004)。從教育部九十二學年度就讀國民 中小學之外籍母親之子女人數統計中可以發現,就讀國小一、二年級的人數約佔 所有外籍母親子女總數的 50%、中年級約 32%、高年級則為 18%,亦即就讀國民

(24)

小學年級越低人數比率有越高的現象。

二、健康狀況

在國內一般的報章雜誌中,有許多的論述均有嚴重刻板化的現象,且許多數 據資料的來源不明。如引用一些醫學的報導的引用者均無仔細說明其研究對象的 背景,如何取樣?例如林照真(2004)及陳佩足、陳小云(2003)引用了高雄長 庚醫學院在 2000 年,針對 109 對東南亞籍母親及其子女的臨床研究,其中發現來 長庚就診的東南亞籍母親所生的兒童有高達 63.6%出現發展遲緩的現象、早產兒 的機率比本地母親多 10%、胎兒的體重也比本地母親所產輕 100 公克;台中榮民 總醫院的陳展航與遲景上(2002)針對 102 名越南、大陸、柬埔寨以及印尼籍母 親進行調查研究中發現,其子女發展遲緩的比例為 26.47%,其中以語言發展遲緩 比率最高。這兩篇研究均未說明為何所引用的醫學臨床研究會有如此高的遲緩比 率?後續是否有針對這些對象做追蹤報導?兩篇文章的結論交代不清楚容易導致 大眾錯誤的印象,認為外籍配偶所生子女都會是有問題的。這些充斥在台灣各大 報章雜誌的研究數據不完整的呈現,已經使得部份嫁入台灣的東南亞籍配偶,因 為這些並未說明清楚的醫學研究報告遭受到嚴重的歧視,這些引用者也成為使東 南亞籍配偶被嚴重歧視的幕後推手。 事實上,根據最新的國民健康局統計資料中發現,其實無論是早產、剖腹產、 先天缺陷等,皆是本地母親高於外籍母親(引自陳烘玉、劉能榮、周遠邦、黃秉 勝、黃雅芳,2004)。誠如內政部(2004)公佈的普查結果發現,受訪的 154,289 名外籍子女中,有 99.6%健康情形都屬「良好」;「發展遲緩」佔 0.1%;「重大傷 病」佔 0.1%;「身心障礙」比例則為 0.2%。其比例相較於既有的研究發現,非但 要低上許多,更與國內普通兒童發生身心障礙的比率 2.1%(教育部,1992)相差 甚遠。換言之,從大樣本的全國性普查資料中並未顯示外籍母親所生的孩子有素

(25)

質較差的依據,故外籍母親子女並非像想像中的那般弱勢。

三、使用語言/主要照顧者

陳湘淇(2004)的研究中顯示,外籍母親之子女在家中的主要照顧者仍以母 親佔絕大多數(74%),除了母親以外的照顧人僅佔 26%,此點與林璣萍(2003) 所獲得的研究結果相符合。此外,這些母親在家庭中所使用的語言以國台語居多。 大多數的外籍母親在來台前是不具任何華語能力的,但一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台 灣,非但要快速的掌握華語,甚至得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語言教導孩子、與孩子溝 通,成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實屬不易。雖然外籍母親身擔家計,但是照顧孩子的 責任仍多負擔在外籍母親身上,且孩子在家中與母親的互動接觸仍最為頻繁。 陳湘淇(2004)針對九十一學年度就讀高雄市國民小學一年級的東南亞籍母 親之子女,且來台前並不具有華語能力之 50 名東南亞籍母親所做的調查研究中發 現,其子女的主要照顧者在家中常與學童交談的語言,以國語(34%)、台語(56 %)所佔的百分比最多,其他語言所佔的百分比鮮少;謝慶皇(2004)則以台南 縣一所國民小學的 4 位外籍母親之子女為研究對象,也發現相似的研究結果,指 出外籍母親在家中和孩子溝通可能是國台語並用,且在家很少或不會教授其子女 學習母親原居國的母語。 東南亞籍母親在家鮮少與孩子使用其原生的語言做交談,可能原因是家中成 員認為沒有必要。關於東南亞籍母親到底有無必要教授孩子母親原居地的語言此 項爭議,柯華葳(2004)提出學習語言同時是在學習概念的觀點,認為重點不在 於孩子應該學那一種語言較合適,而是哪一種語言才是母親所熟悉的語言,可以 清楚傳達概念的語言,是故,柯華葳認為這些母親應該用原生國的語言與孩子互 動。柯華葳提出了一個一般性的原則供大家思考,但是當基本原則要運用到實際 情況時,究竟該如何做值得深思。

(26)

四、主要課業輔導者

有許多東南亞籍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產生了力不從心的心情,由於父親時常 因為忙於生計而沒有時間幫忙輔導孩子的課業,甚至是就連父親本身也缺乏課業 輔導的能力時,對孩子的學校適應方面是更為不利的。不過,近期有研究發現此 時若能藉由親友或學校老師的關注、就讀學前教育機構以及安親班或補習班老師 的協助,可以顯著降低其對學業成就偏低的影響性(林璣萍,2003;陳烘玉等, 2004;謝慶皇,2004)。 陳湘淇(2004)的研究中顯示,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家中的主要課業輔導 者分別為母親(24%)、父親(28%)、父母親以外的家人(28%,包括祖父母、 兄姐等),甚至家中未有輔導者(14%)。雖然研究中顯示有 24%的東南亞籍母親 家庭中孩子的主要課業輔導者皆為母親,但謝慶皇(2004)在訪談了四位東南亞 籍母親後也發現,除了其中一位家中職業及收入較為穩定的個案,其母親有強調 回家會教他功課之外,其餘三位個案的母親均表示,面臨孩子的功課遇到「不會 教」、「不敢教」的困境;在吳芝儀、劉秀燕(2004)針對 6 名居住嘉義縣偏僻山 區,且其子女已就讀國小以上之東南亞籍母親深度訪談的研究中也發現,東南亞 籍母親在管教子女上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她想教孩子但她又不會教,於是此時父 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林璣萍(2003)發現,父親的職業與受教年數對孩子的學業成就達顯著相關, 其中父親的職業、受教年數與孩子的語文、數學、生活、綜合等科目達到正相關; 但東南亞籍母親對於孩子的學業成就所存在的相關不顯著,唯母親在原國受教年 數與孩子的數學、生活科目達到正相關,其他如來台後所接受到的教育、來台時 間等皆與孩子的學業成就未達顯著相關,表示雖然有多數的母親成為孩子的主要 照顧者,但是其實對孩子的學業成就影響卻不顯著。此研究發現有別於國內研究 母親對子女學業成就影響的文獻,也顯示了東南亞籍母親在子女課業輔導上的無

(27)

力。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不同的結果?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作更深入的調 查。 謝慶皇(2004)指出東南亞籍母親受限於語言文字的使用,不易參與子女課 業學習活動,且母親自身的中文語文程度,會影響其在教導子女課業方面的自信 心。綜合上述的討論,東南亞籍母親與台灣本籍母親在指導孩子課業時是否有差 異呢?社經地位及職業的穩定性是否連帶會影響到孩子學習資源的多寡呢?仍待 更深入的研究查證。

五、親師互動

陳烘玉等人(2004)指出,聯絡簿通常是爸爸或其他的家人簽名。甚至有研 究發現,由於東南亞籍母親看不懂國字,所以對於聯絡簿上老師所簽的意見都看 不懂也都未簽字(吳芝儀、劉秀燕,2004)。現今台灣幼托園所普遍的親師互動作 法多以聯絡簿為主,近期的研究中均發現家庭聯絡簿也是東南亞籍配偶與老師溝 通的主要工具(王光宗,2004;陳烘玉等,2004;謝慶皇,2004)。然而,東南亞 籍母親在不熟悉台灣的文字時,要如何藉由家庭聯絡簿來與老師溝通呢?誠如王 光宗(2004)所言,東南亞籍母親大多看不懂家庭聯絡簿,但卻是老師與家庭最 主要的聯絡管道。王光宗(2004)的研究中發現,東南亞籍母親剛開始真的無法 理解聯絡簿上的意思,所以往往是透過先生或孩子來瞭解。 陳烘玉等人(2004)以就讀國小之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為研究對象卻意外的 發現,雖然多數的東南亞籍母親不認識中文字,但是當問卷讓母親勾選自己希望 以那種方式與老師進行互動時,卻仍以選擇聯絡簿(65.5%)的比率最高、其次才 是電話溝通(27.6%)、班刊(3.4%),比率最低的竟是個別面談(1.7%);老師的 選擇也是以聯絡簿(62.7%)的比率最高、其次是電話溝通(28.8%)、個別面談 (5.1%)、班刊(3.4%)。母親與老師雙方似乎都認為聯絡簿是與東南亞籍母親溝

(28)

通的適當管道。這些研究發現又代表著什麼樣的現象呢?這幾位研究者並沒有深 入去探究背後的原因,是因為老師太忙,沒有時間與家長做面對面的溝通?還是 家長不願意或認為沒有必要與老師面對面溝通呢?這種種的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 研究來釐清。 東南亞籍母親對於子女的教養態度也會影響與學校老師的親師互動關係,在 研究者所進行的前導性研究中發現,個案的母親表現出對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不是 很在意也不會與老師多聊,可能原因是個案的母親曾多次表示自己聽不懂老師在 說些什麼,因此放學時間常常看到孩子急急忙忙接了就離開,老師便傾向於少跟 父母做交談,在家庭作業方面,老師發現個案回家後很少完成作業,老師針對此 情形與母親討論多次之後仍無改進,老師也就放棄繼續作溝通了。誠如蕭昭娟 (2000)的研究發現,東南亞籍母親對於子女在校情形的關心程度會進而影響到 學校教師與她們及其子女的互動關係。

肆、外籍母親之子女在校行為表現

一、學校成就表現

截至目前為止,絕大多數關於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研究多著重在其子女在 校學業表現的主題上,其中性別、智力、家庭社經地位及語言能力經常是被研究 者拿來與學業成就作比較的變項。 性別上的差異是一個影響學業成就表現的因素之一,在一些研究中也發現就 讀國小階段的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女生的表現顯著地優於男生。林璣萍(2003) 發現,在語文、生活、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領域及團體適應的表現上,東南亞 籍母親之子女中女生顯著地優於男生。陳湘淇(2004)的研究中也發現,不同性 別的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國民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的生活領域及綜合活動領域有 顯著差異,女生的表現都比男生好,且達到顯著差異。這些研究發現也許呈現出

(29)

男女生在發展情形上的不同,但會產生不同的適應情形、不同的行為表現的影響 因素,可能不單只有性別。 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與一般本國籍母親所生之子女,其智力測驗分數並無顯 著的差異。林璣萍(2003)以瑞文氏彩色圖形推理測驗(Coloured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 CPM)施測研究指出,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智力表現上不低於一 般學童,並認為其天賦表現並無不佳。此點與陳湘淇(2004)同樣以瑞文氏彩色 圖形推理測驗(Coloured Progressive Matrices,簡稱 CPM)施測所得到的研究發現 一致。因此清楚可見,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並無因為其母親特殊的文化語言背景、 家庭社經地位、父母親的職業和學歷,而使得其智力低於本國籍的子女。 語言能力方面,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並沒有承接家中多語文環境的優勢,反 倒是對其子女的語文能力造成影響,可能原因是其母親使用本身不熟悉的語言教 導孩子而導致。陳湘琪(2004)藉由國小一年級上下學期的語文領域成績得知, 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語文能力的表現上與本國籍配偶子女並無顯著差異。但許 多研究卻得到與上述研究不同的研究發現:吳芝儀、劉秀燕(2004)透過訪談國 小級任教師中發現,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語言、文字發展上,較一般學生發展 緩慢;陳碧雲、魏妙如、郭昱秀(2004)從學前教師的訪談研究中也同樣發現, 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有出現語音構音不清的困擾;車達(2004)針對 7 位東南亞 籍母親之子女進行訪談、觀察的研究中也發現,其學童普遍存在著語文表達能力 不足,導致學習表現不佳,但此情況會隨著年齡增加逐年改善。然而,謝慶皇(2004) 指出,外籍配偶子女注音符號的學習,在老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並沒有遭遇很 大的困難,其所呈現的學習特性是拼讀某一些音有困難,帶有一些腔調,在聲調 方面,讀二、三聲會混淆,至於注音符號的拼音或書寫上,並沒有遭遇困難。 雖然國內有部分學者宣稱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是語言發展遲緩的高風險族群 (陳佩足、陳小云,2003;鍾重發,2003),然而這部分的宣稱多為學者自行揣測 推斷,目前的研究中似乎尚未直接的發現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語言發展真實的

(30)

情形究竟是如何?有的研究大部分皆是透過級任教師的訪談中瞭解,另一部分則 是藉由學童在校的學業成績中推測,但這兩部分的研究卻得到相左的研究結論。 可見目前國內對於此類幼兒的語言發展狀況仍尚未有實地更深入的瞭解,但由於 幼兒的語言能力對於其他科目的知識學習、學業成就以及生活適應皆有影響,可 見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去瞭解這一類幼兒的語言發展情形究竟如 何? 吳芝儀、劉秀燕(2004)的研究中發現,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學業成就上 普遍都偏低。蔡榮貴等人(2004)針對全台灣分層立意叢集取樣東南亞籍與大陸 籍母親子女就讀之 35 所國民小學及 22 所國民中學的研究中也發現,整體上就讀 國民中小學之東南亞與大陸籍母親之子女在學校主要學科(國小:國語、數學; 國中:國文、數學、英文、理化)的成績均低於平均數,有相對較低的現象。然 而,亦有研究得到與上述研究相左的結論:謝慶皇(2004)研究中發現,外籍母 親子女的學習表現在國語和數學的成績表現是優異的,尤其國語科的表現甚至優 於數學科,由於研究對象僅為 4 位,無法有效推論全體母群。陳湘琪(2004)進 一步將對照組中本國籍子女以隨機取樣跟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社經地位指數、性 別以及居住環境相同的對象與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作比較,其研究發現東南亞籍 母親之子女在整體學業成就表現上與本國籍母親之子女無顯著差異;蕭彩琴 (2005)亦以學童性別、父母親教育程度以及職業指數為配對標準,比較東南亞 籍與大陸籍母親和本地母親之子女的學業成就發現,兩者在國語、數學、生活課 程、綜合活動以及健康與體育五大課程領域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是故,綜合上 述研究方法可以得知,當控制了社經地位、性別及環境地區因素時,東南亞籍與 本國籍母親之子女表現或許是相當的。 蔡榮貴等人(2004)根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在 2003 年針對「國小外籍及大陸 配偶子女適應狀況調查」的資料發現,外籍與大陸籍子女共 2199 人,其中 732 人 有學業適應欠佳的情形,佔所有外籍與大陸籍子女在校總人數的 33.29%;458 人

(31)

有生活適應欠佳的情形,佔所有外籍與大陸籍子女在校總人數的 20.83%;整體適 應欠佳總人數為 838 人,佔所有外籍與大陸籍子女在校總人數的 38.11%,經由此 項調查中可以發現在台北市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外籍配偶子女在學習與生活上, 產生適應不良的情形,其中又以學業方面的問題居多。陳烘玉等人(2004)也發 現,外籍母親之子女在校之學習表現呈兩個極端現象,有的表現相當傑出,有的 則需要個別指導,要視其家庭狀況而定。研究結果顯示,外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 績表現有四成的孩子相當好,為全班排序前三分之一,而學業表現成績較弱者(34.5 %),其實比例與一般孩子差不多。此研究發現也與台北市的研究所得之結果雷同。

二、生活適應

雖然國內目前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相關研究正在增加當中,但目前有關於 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在校適應情形及行為表現的調查研究,多透過請教師填寫 問卷、訪談教師等方式得到的資料居多(吳芝儀、劉秀燕,2004;楊淑朱等,2003; 蔡榮貴等,2004),尚未有以幼兒為研究對象並實地進入其就讀學校中作長期的觀 察瞭解的,尤其在針對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校的同儕互動目前僅有少數的研究 進行探討(李怡慧,2004;蔣姿儀、曹鳳儀,2005),其他研究者則是將同儕互動 納入學校適應的一小部分去探討(林璣萍,2003;林雅婷,2005;陳烘玉等,2004; 楊淑朱等,2003;盧秀芳,2004)。 陳烘玉等人(2004)針對台北縣 138 位東南亞籍母親發放問卷,並針對其中 16 位東南亞籍母親子女之級任老師進行訪談,研究發現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校 「生活適應」現況中,老師普遍認為他們在人際關係、同儕互動、師生互動、自 信心等方面均與一般學生無異,常規方面大部份是正常的。謝慶皇(2004)根據 與 4 位國小級任老師的訪談中也發現,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與同儕的溝通上除了 有語音不清的情形外,並沒有溝通上的困難存在。在常規適應方面,卻有一部分

(32)

的研究顯示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較為缺乏對事情的專注度、缺乏持續力、缺乏主 動解決問題的精神或有常規不佳的情形(陳碧雲、魏妙如、郭昱秀,2004;楊淑 朱等人,2004)。吳芝儀、劉秀燕(2004)的研究中更表示,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 在行為表現上,由於母親疏於照顧,負面行為表現較多,此負面行為包括內在行 為表現(含被動、不愛說話、沉默、沒信心、不專心)及外在行為表現(愛打架、 愛打電動、亂跑、調皮坐不住、打長輩、作弊、逗人家、愛發脾氣、對師長不敬 等)。 造成如此不同研究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究主要關注在結果的呈現,較少深入 去探討其生活適應與家庭運作之間的關聯,研究方法也多透過老師的訪談,缺少 研究者長時間的實地觀察瞭解。因此,關於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在校「生活適應」 的情形,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方法來釐清。 也有部分研究關心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其自信心與自我概念的發展情形。車 達(2004)根據老師的觀察中發現,這些學童隨著年齡增長,普遍出現被標籤的 自卑之困境。鄧秀珍等人(2004)針對台南縣四所國小二至四年級隨機選取同班 級之東南亞籍學童 80 名與本籍學童 568 名做比較研究,結果顯示本籍與東南亞籍 學童「擔心事項」比較分析中發現:東南亞籍學童有較高的比率會擔心國語困難 (32.5%)、數學困難(23.75%)、被瞧不起(21.25%),相較於本籍學童的 16.2 %、9.15%、8.8%確實有顯著性較高的擔心比率;在比較所有學童、東南亞籍學 童及本籍學童前十大生活難題分佈情形後發現:考試壓力、課業壓力、親子關係 都佔學童生活難題之前三名,而東南亞籍學童與本籍學童十大生活難題分佈情形 中較有差異的是,東南亞籍學童較擔心同儕關係(7.5%)、捉弄鬥毆(7.5%)、師 生關係(6.25%)、自我傷害(6.25%),以上四件事項較本籍學童排名較前。為何 會造成如此的差異,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來釐清。 國內針對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相關教育議題的研究論文仍在發展中,有關東 南亞籍母親之子女的在校行為表現情形,目前也並沒有大規模的調查性研究證實

(33)

他們有適應不良的情形,有的多是透過教師填寫問卷或訪談所得到的資料居多, 甚至僅是大眾媒體、報章雜誌的零星報導,再加上不具嚴謹性的推論或揣測,導 致國人對於東南亞籍母親以及東南亞籍移民家庭之子女造成嚴重的刻板印象,由 此可見,急需要深入的研究去實地瞭解他們,以期瞭解其家庭及子女的真正需要。

第二節 同儕互動之相關研究探討

壹、幼兒期同儕互動的重要性

同儕係指與自己年齡相近,相似學習階段、相同成熟水準,或是參考模式較 類似的他人(林翠媚譯,1995;黃德祥,2000)。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同儕對幼 兒的重要性也日趨增加。美國多位學者(Rubin,1988;Whaley & Rubenstein,1994) 指出,同儕互動的發展從學前時期即已開始,其互動的內容也已經具有相當的複 雜性(引自陳忠傑,2000)。再者,同儕互動可以促進社會及人際能力的發展,而 這些社會及人際能力是很難自非平權之親子關係中獲得(林翠媚譯,1995)。同儕 可以提供除了家庭以外的訊息來源與比較,幼兒的能力可以藉由與同儕的互動中 得到回饋,這些是他們很難從家庭中得到的訊息(Santrock & Yussen, 1989)。 家庭是幼兒社會化發展的起點,對於幼兒的同儕關係、與同儕相處的方式有 長遠的影響。由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所組成的家庭環境是幼兒第一個接觸到的社 交環境,許多研究歸納出下列特定因素與幼兒的社會化發展最有關聯:第一,幼 兒會觀察他的父母與其他家庭成員或朋友相處的情況,來發展自己與他人互動的 方式;第二,父母與幼兒的依附關係與品質也會影響他對同儕團體的社會適應能 力;第三,幼兒的社交能力和父母帶小孩的方式有關聯,特別是家長的教養態度 以及家庭的氣氛關聯最為顯著(謝美慧譯,2001)。 幼兒與同儕互動的關係對其日後生活中的學校適應會有延續性的影響,幼兒

(34)

期倘若沒有比較親近的朋友或建立正向的同儕關係,將可能導致日後學校生活上 的困難,一個學前幼兒的正向同儕關係,通常可以預測其在校會有相對較佳的學 校適應(Ladd & Price, 1987;Mendez, Fantuzzo & Cicchetti, 2002;Rubin, 1980)。 在班級中被同儕拒絕的幼兒認為自己是孤單的、不快樂的,他們會有著較嚴重的 適應問題(Santrock & Yussen, 1989)。幼兒與同儕良好的的互動關係有助於其在 學校中作出正確的判斷,長期的影響則是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挫敗感,學校中的 好朋友不但成為讓幼兒喜歡上學的原因,還會增加學校活動中更多的學習興趣及 樂趣(謝美慧譯,2001)。余思静(1999)的研究發現也支持上述的論點,研究指 出幼兒的同儕關係是其能否適應學校或喜歡上學的重要原因。Ladd(1990)的研 究中指出,在幼稚園階段,幼兒對於學校的學習成就感不但有助於維持舊有的人 際關係,更有助於他發展新的人際關係,促使良好的學校適應。由此可見,幼兒 與同儕互動的關係和其在校的學校適應的確有關連性存在。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幼兒在校的同儕互動關係不僅僅只與學校適應有關, 而是甚至於能夠延續影響到日後的學業成就。Buhs & Ladd(2001)表示,在班 級中被拒絕的幼兒很可能由於經歷同儕的負面對待,表現出孤單、想逃避學校的 慾望,也可能會出現表現不佳或產生成就低落的情形。Ladd 等人(1997)指出, 同儕接受度(peer acceptance)是經常被用來預測幼兒學習準備度及課堂參與情形 的重要指標。另外,有研究發現與同儕互動的情形也和教室中的學習狀況有關, 與同儕互動良好、遊戲中展現主動行為的幼兒,對課業的堅持度較高;相反的, 與同儕互動不佳、遊戲中缺乏互動的幼兒,則相對地對課業的堅持度較低、注意 力不集中(Mendez, Fantuzzo, & Cicchetti, 2002)。

以上的證據指出了幼兒時期同儕互動的重要性,由於家庭是首先對幼兒的同 儕互動能力有所影響的重要環境,幼兒的同儕互動關係對其將來學校適應有延續 性的影響,連帶的也會影響到未來的學業成就及課堂表現,因此我們可以從中推 知,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之下同儕互動可能對幼兒未來的學業成就有重要的影響。

(35)

父母及同儕的確對幼兒的社會發展有著獨特且不可取代的功能。幼兒可以藉 由與同儕的互動,而習得社會技巧、學習人際關係、建立自我概念、形成道德規 範、獲得安全感及慰藉、學習性別角色、建立自尊、擁有歸屬感等(呂翠夏譯, 1988;陳忠傑,2000;謝美慧譯,2001)。而父母敏銳、有回應的照顧方式以及建 立與幼兒的安全依附關係,皆對幼兒社交能力的發展有正向的幫助(林翠媚譯, 1995)。 Hartup 在 1979 年的研究中也提出同儕是社會化重要的中介者,其影響性別角 色的學習、道德發展及攻擊行為的控制(引自李淑惠,1995);余思靜(1999)的 研究中也得到相同的結果,發現孩子本身的行為會受到所在情境很大的影響,孩 子與人互動的策略亦會隨著他們所在情境的要求而改變;洪莉竹(1996)表示, 在同儕互動中,可幫助兒童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根據他人及自己的需求和願 望來調整行為,在這些經驗中,兒童慢慢明白何時該堅持己見、何時該讓步;另 外,在呂翠夏(1988)的書中也提及,從同儕團體中,孩子學到如何建立、維持 和斷絕友誼,為了要在團體中生存,他們可能得熟悉某些技巧,如折衷和解決問 題的藝術,故同儕對兒童亦產生了教育上的影響。故當孩子想要與同儕相處或一 同遊玩時,孩子會改變原本自我中心的態度,試圖與同儕溝通、協調,以維持同 儕關係(Rizzo, 1989;Yu, 1994)。陳娟娟(1984)則認為同儕友伴是幼兒行為的 示範者,幼兒從與同儕互動中獲得樂趣,並學習社會技巧與人際關係,建立積極 的自我概念,並成功的扮演其性別角色(引自李淑惠,1995)。在一些研究中更發 現,發展出高品質的同儕關係或較為被同儕所接受的孩子,會有較正向的自我概 念,其學校適應情形較佳,表現也較好(Berndt, 1996;Youniss, 1980;余思靜,1999)。 同儕關係的重要性,經常可以在幼兒的情感支持、行為楷模、增強正向行為 及同儕學習方面看到影響。同儕關係扮演了以下四種功能:(一)同伴是情感支持 的重要來源;(二)學習平等關係中的人際互動;(三)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 (四)形成態度和價值觀(林惠雅,1998)。許多研究更指出,兒童時期的同儕關

(36)

係對往後社會及認知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早期同儕關係的好壞比智商的高低、學 業成績、教室內的行為等因素更能成為兒童長大成人後社會適應與否的預測指標 (Harup ,1991;Sroufe,1979)。相對的,Harup (1991)表示兒童如果時常表現出 攻擊、破壞行為及無法與同儕維持親密關係,將會導致兒童逐漸不被同儕喜愛, 使得兒童身陷危機之中;且幼年期與同儕關係不良與青春期、成年期的適應不良, 及日後的情緒、心理異常、退學與犯罪都有相當的關係(陳貞旬,1992)。至少擁 有一個好朋友的孩子,比沒有好朋友的孩子,有顯著較高的自尊(Bishop & Inderbitzen, 1995)。消極負面的人際關係會帶來壓力,減少讓人在面對困難時仍保 持精力充沛的自信心,再者,社會關係的孤立也會減少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謝 美慧譯,2001)。 綜上所述,與同儕的互動關係對幼兒的社會化有莫大的影響,雖然學齡前的 幼兒是以自我為中心,符合「孩子自身的利益」又是其交朋友或與其他同儕相處 的原因,但當幼兒想要跟其他同儕成為朋友時,幼兒卻會改變其自我中心的態度, 試圖與同儕溝通協調,以維繫其友誼關係,是故同儕在幼兒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更 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誠如謝美慧(2001)書中指出,當幼兒開始由一個「自 然人」變成一個「社會人」的時候,就表示他已經漸漸地進入社會化的過程,同 儕互動則是幫助幼兒社會化的主要方式 。由於幼兒可藉由與同儕間的互動中,習 得控制情緒、社會技巧、性別角色、人際關係、社會規範及道德價值觀等,從中 提升認知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更從而建立其自尊以及對自我的認知,獲得安全 感,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由此可見,同儕互動的品質與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息息相關,也是帶領幼兒進入社會化的橋樑,是故同儕互動的好壞對幼兒的發展 而言的確是需要重視的。

(37)

貳、幼兒同儕互動的發展

家庭是幼兒最早接觸的環境,但是當幼兒走進學校,幼兒除了受到一些正式 的團體(例如:家庭、學校等)對他的影響之外,尚有一種非正式的組織對幼兒 有著深切的影響力,那就是同儕團體(Peer Group),它在個體社會化的歷程當中 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由於孩子的同儕團體始於嬰兒期而在幼兒期漸趨複雜(呂 翠夏譯,1988),故瞭解幼兒期同儕互動的發展過程是有必要的,也唯有在深入瞭 解孩子同儕互動的發展過程後,才能真正知悉幼兒同儕互動的複雜性、重視同儕 互動的影響力並尊重幼兒在同儕互動中的行為表現。 首先,家庭對於幼兒同儕互動方式的學習與表現有著長遠的影響,從嬰兒出 生開始,嬰兒學習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做社會性的回應,他開始會觀察爸爸、媽媽 或其他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方式,憑藉著那些他所觀察到的事物,對他往後的社會 行為與表現皆會產生相當的影響(謝美慧譯,2001;呂翠夏譯,1988)。在第一年 裡,嬰兒學習在與他人相處中做社會性的反應,表示互動的情形在嬰兒期即已出 現,嬰兒不僅與週遭的成人互動,嬰兒對其他孩子的興趣也開始展現,從出生第 一天的嬰兒一聽到其他嬰兒哭,便會跟著一起哭開始。Jacobson 在 1981 年的研究 中指出,在六個月後到一歲之間,她們會更加有意識地表現出這些社會性表情或 行為,並且對同伴所發出的訊息給予較多的回應(引自王怡云,1995)將近一歲 時,他們開始互相模仿(呂翠夏譯,1988)。第二年中,幼兒逐漸地更能暸解他們 的社會夥伴,並增加了遊戲的複雜度,而且使得團體的互動成為可能(陳嘉惠、 陳淑芳,1999),幼兒開始變得較愛社交,此時他們也更能理解關係,一個十個月 大的孩子把玩具遞給另一個孩子時,不會去注意對方的背是否轉過來面向自己, 但一歲多的孩子則知道何時給予被接受的機會最大,從一歲半到三歲左右,孩子 對同儕的所作所為興趣逐漸增加(黃慧真譯,1994)。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 與同儕互動的機會越多,互動內容也越來越豐富。

(38)

邁入成長第二年的孩子,不僅正向的社會行為跟情感的表達更為頻繁,就連 負向的社會行為也開始增加(Santrock & Yussen, 1989)。幼兒透過彼此間的互動 的社會學習,與自父母親那所能學到的孑然不同。三到五歲之間,幼兒能夠針對 玩伴的的年齡調整自己的行為,這種和一個以上的玩伴共同玩耍和改變遊戲型態 以謀相容的能力,表現出對同儕高度的敏感力(呂翠夏譯,1988)。Maccoby& Feldman(1972)的研究中指出,三、四歲以後的幼兒逐漸減少與母親接觸的次數, 而把活動範圍擴展到家庭以外的同儕團體,到了兒童中期這種趨勢更為明顯。且 四到五歲幼兒的社交行為常是想要得到同儕而非成人的注意或讚賞(林翠湄譯, 1995)。雖然並非所有的幼兒都重視與朋友間的關係,在不同的發展情況之下,或 許有些幼兒比較不重視與朋友的互動關係,而對畫畫、閱讀,甚至幻想更有興趣,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從三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與朋友間的同儕關係會成為 他們生活的重心,且經常是他們最大的歡樂來源,也可能是使他們產生最嚴重挫 折的原因(Rubin, 1980)。

參、幼兒同儕互動之國內實徵研究

幼兒的同儕互動受到很多因素的交互影響,而國內外有關同儕互動之研究非 常多元,每個研究均針對不同的變項作分析。其中絕大部分探討影響同儕互動之 研究多倚重量化的資料分析,採用社會計量法並輔以其他資料蒐集的方式,以探 究同儕互動中受歡迎與被拒絕的幼兒(李雅芬,2003;周淑娟,1998;陳忠傑, 2000;廖信達,1988;蔡延治,1984;蔡淑苓,1998)、被同儕接納的幼兒(王柏 壽,1989);以及探討同儕地位與家庭因素之間的關係(徐慶娟;1996;梁瑪莉, 1987)、同儕互動與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之間的關係(王怡云,1994),亦有廣泛 探討幼兒擇友的相關因素(蔣惠珍,1986);還有探討幼兒社會地位與寂寞之間的 關係(李佳玲,2000)、國小學童社會技巧與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李雅芬,2003)、

(39)

國小學童同儕互動與學校適應之間的關係(余思靜,1999);此外,近期研究亦有 關注到孩子在幼稚園及國小班級中同儕關係的發展歷程(王萌光,2004;施宜煌, 2004)以及在幼稚園角落情境中同儕互動的發展歷程(李淑惠,1995;謝淑英, 2004),也有一篇研究特別針對幼稚園自由遊戲時間同儕互動之策略進行探究(方 金鳳,2004)。在眾多探討同儕互動與同儕關係的研究中,僅有兩篇研究以東南亞 籍母親之子女同儕互動關係為研究主題進行探討(李怡慧,2004;蔣姿儀、曹鳳 儀,2005),此外尚有研究者是將東南亞籍母親之子女同儕互動納入學校適應的其 中一小部分去探討(林璣萍,2003;林雅婷,2005;陳烘玉等,2004;楊淑朱等, 2003;盧秀芳,2004)。 另外,亦有不少的研究者對同儕衝突的議題進行探究(謝怡珮,2000);然而, 在幼兒同儕互動中的友誼部分亦有不少研究者加以探討(余思靜,2000;馮惠偵, 2003;劉劭純,2003)。誠如陳忠傑(2000)所述,在每個研究中,學者皆以自己 有興趣的變項來作探討,這也導致與「同儕互動」主題相關的研究,變得相當的 多元化。本研究將國內歷年來與同儕互動相關之實證研究論文彙整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國內同儕互動之實徵研究彙整表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主要發現 蔡延治 (1984) 學前兒童同 儕關係研究 197 名 4 歲至 6 歲 的幼兒 實驗法 受歡迎兒童的「順從」行為及「情感與 人格接受」的行為出現次數,顯著高於 不受歡迎兒童的行為出現次數。 蔣惠珍 (1986) 學前友伴關 係的相關因 素研究 160 位 4 歲至 6 歲 的幼兒 問卷 1.年齡與社會偏好度有顯著正相關;2. 男生的社會影響力較女生為高;女生的 社會偏好度較男生為高 3.男生比女生有 較多干擾及打鬥行為表現;4.家庭社經水 準與友伴關係無顯著相關。 (續後頁)

數據

表 2-1  國內同儕互動之實徵研究彙整表(接前頁)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主要發現  梁瑪莉  (1987)  學前兒童社會能力之家 庭相關因素 研究  122 名 3歲至 5 歲的幼兒  問卷、 觀察  1.女孩之社會能力顯著優於男孩;2.不同家庭社經水準之幼兒,其社會能力之差異不顯著,但在禮貌、陌生及公共場合反應二分項上,高家庭社經幼兒顯著優 於低家庭社經幼兒;3.年齡、家庭社經、 父母期望與社會能力有正相關;4.父母期 望、幼兒年齡、家庭社經水準在社會能 力的預測上最重要。
表 2-1  國內同儕互動之實徵研究彙整表(接前頁)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主要發現  周淑娟  (1998)  國小班級同儕團體互動 之研究  40 位 國小三年級學童  觀察、 訪談、 問卷、  文件蒐集  1
表 2-1  國內同儕互動之實徵研究彙整表(接前頁)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主要發現  李雅芬  (2003)  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 交技巧、生 活適應之比 較研究  862 位國小 四 年級、六年級學童  問卷、  1.不同性別之兒童在社會地位上有明顯的差異,女生在受歡迎組的比例較高;2.中上社經地位的兒童在社會計量上顯著高於低社經地位的兒童。  劉劭純  (2003)  我們都是好朋友-進入 國小二年級  兒童的友誼 世界  國小二年級 1 班  觀察、  文件蒐集  1.在教
表 2-1  國內同儕互動之實徵研究彙整表(接前頁)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主要發現  方金鳳  (2004)  自遊遊戲時間同儕互動 策略之研究 -以一個幼 稚園大班為 例  18 位 大班幼兒  觀察、 訪談、  相 關 文 件蒐集  1.遊戲時幼兒開啟與因應互動的原因大多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引發,原因常因 人、事而異,更關係著同儕互動的結果;2.策略的運用在同儕互動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和同儕互動的過程和結果息息相關;3.成功的互動關係跟耐心等待、適度 舉止有一定的相關;4.幼兒在遊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鼓勵家長一同參與,每天與孩子互相分 享感恩和快樂的事,建立正面積極的生

在支婁迦讖之後,著名的譯經師有漢靈帝末的嚴佛調,嚴佛調譯《佛說菩薩

在室內模擬衛星運動具有新意,但只模擬正常 狀況似乎延伸性不足,宜再增加一些特殊情況

危機事件 後果 可預測性 持續性 震撼程度 估計危機 影響程度 一對小四及小. 二的兄妹,居 於學校同邨的

 活動後 BRIEFING.

我在寄宿中便感受到日本家庭對子女的自立教育之成功。儘管泉家的經濟

Motion 動畫的頭尾影格中只能有一個 Symbol 或是群組物件、文字物件;換 言之,任一動畫須獨佔一個圖層。.. Motion

粒子所具有之初始動量較大,因此,在流場改變時,粒子受到流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