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五節 華語聲調與日語高低重音的對應關係

根據 Best (1995) 所提出的感知同化模型 (Perceptual Assimilation Model, PAM),

人類具有將非母語的音素歸類至母語語音類別的能力。當面對未曾學習過的陌生 語言時,聽者能夠根據所感知到的音素成分與母語音素在發音上的相似程度分為

三類:

(11) a. Categorized:目標音素可歸類至母語既有的類別中。

b. Uncategorized:目標音素無法歸類至母語既有的類別中,但似乎介於 兩個類別之間。

c. Non-Assimilated:目標音素無法偵測到任何與母語相似的部分。

立基於此理論,So (2010) 假設母語非華語的成年受試者,也能夠將華語聲調歸 tone,L=low tone,LH=rising tone,HL=falling tone。

fu u to o

27

屬於 Uncategorized 的音素。儘管受試者無法將三聲歸類,卻不影響他們辨認出三 聲兼具下降與上升的部分。由此可知受試者能夠利用母語既有的音韻系統感知一 個陌生語言的音高,並加以化約歸類為已知,這樣的傾向對於未來的外語學習可能 是有利的。

然而 So (2010) 所主張的華日語音高對應關係中仍有值得議論之處。首先如 (7c) 所示,日語的第一與第二音節音高必定不同,然而 So 卻主張日語有 HH 重音 型式,這是否與日語的重音規則產生矛盾?實際上,這種音高型式的確存在,服部

(1954)發現當第一拍與第二拍形成如 /CVV/ 或 /CVN/ 之特殊拍結構時,如こ うばん (ko.u.ba.n) 或こんだん (ko.n.da.n),在東京方言中,兩拍會形成一個音節,

並且音高變化也趨向一致,呈現高平的音高型式。雖然常見,然而這種型式可說是 東京方言的一種特殊現象,並非傳統上典型的重音型式。

另外,由 LH 型的重音音高曲線可知,日語對應處 “fuu” 並非該詞中音高上 升的部分,受試者所感知到的上升來自於整個詞的音高變化,是跨音節、跨音拍存 在的,對比之下,華語的字調變化總是壓縮至一個音節內完成。換言之,這樣的對 應關係建立於整個詞彙音調的上升與一個音節的上升之間,對於受試者未來學習 華語聲調是否能產生助益?是否有更細緻、更直觀的對應方式?本文將繼續討論 這樣的可能性。

前文曾經提及,華語雙音節詞中「半三聲+二聲」的組合對日籍學生而言是一 大難點,在日從事華語教學的植田也發現了這一點,於是他便利用日語本身的語言 特色,發展出一種能夠幫助學習的教法(植田渥雄,1986)。

(13) 很 忙 (hěn máng)

he . n . ma . ng → hěn máng L L L H = → ↗

如 (13) 所示,將一個華語漢字拆為日語的兩拍,分別賦予日語中的高音或低 音(見方框內文字),最後將分開的音拍連起,形成有音高起伏變化的華語音節。

由於日籍學生說華語時經常將每個音節發得太過短促,故他在獨立的音節後方加 上 n 或 ng 等類似於日語撥音的成分,形成如/CVN/的特殊拍,用兩拍的形式來拉 長學生單個漢字的發音。面對二聲的上升調型,也能利用日語低音與高音的連續做 出彷彿上升一般的起伏。有趣的是,植田的作法與 Duanmu 的理念「音拍是承載聲 調的單位 (mora as tone-bearing unit)」(Duanmu, 1990) 不謀而合,對他而言,華語 的音節有兩個音拍的長度,各自承載低音與高音等音調,便可結合成上升的曲折調 (Duanmu, 2000)。植田的方法可說是以日語高低重音逼近華語聲調的典型,然而學 生實際操作時卻容易發生音長過長的偏誤,並且當音節結構越複雜時(如同時存在 介音與鼻音韻尾),音長會拉得越長,聽起來反而不自然。這種現象孟子敏稱之為

「音節音拍化」(孟子敏,2002)。依筆者所見,以高低音的連續變化逼近曲折調調 型並非不可行,然而若以 (13) 為例,日語標準語中並不存在這種連續低音起頭的 詞彙,就算試圖將華語讀成日語也是徒增彆扭。反過來想,同樣是以高音與低音的 組合來類比於華語的聲調,在日語自然的語流中是否存在能與華語聲調類比的音 高變化呢?也就是說,在某個語音環境中,華語與日語的發音碰巧一致,擁有相同 的調域與調型變化。接下來筆者將探討這種對應關係。

陳永基(1993)曾經針對華語聲調日語重音的對應關係提出一些觀察,他認為 日語高低音調中的「低音」應該對應到華語的「輕聲」,「低高」的組合可以對應到 二聲,「高高」組合則是一聲,最後「高低」相當於四聲。並且,如果使用帶有長 音 (/CVV/) 或撥音 (/CVN/) 等特殊拍的詞彙來進行對應教學,應該是最有效果的。

具體的對應例如 (14) 所示:

(14) a. 平板型「こういう (ko.u.i.u)」=二聲+一聲 b. 頭高型「くうき (ku.u.ki)」=四聲

29

c. 中高型「おにいさん (o.ni.i.sa.n)」=四聲

d. 中高型「じゅぎょうりょう (ju.gyo.u.lyo.u)」=輕聲 e. 尾高型「いもうと (i.mo.u.to)」=一聲

(斜體為與華語聲調對應的部分)

從以上的對應關係可知,自然的日語重音中可能產生音調起伏類似於華語的 音節,若是能夠利用這些母語中既有的詞彙,日籍學生也能更好地把握華語的音高 變化,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令人興奮的。然而在陳永基的對應比較中,並沒 有說明華語的三聲該如何對應到日語中,故仍需要探討其他的對應可能。

日語的音高層次如前所述,只有高、低兩種具有辨義功能的音位,然而華語的 聲調卻擁有一到五度的音高差異(如五度標調法所示),要把兩種語言的音高對應 起來並非易事。因此,戶田昌幸、黃國彥(1989)進一步將日語的低音分成重音核 前與重音核後兩種,並且表示重音核前的低音比重音核後的低音高12。根據他們的 說法,日語的高音與華語的一聲高度相近,用五度標調法來表示應為 [55],而日語 的低音若位於重音核前,則高度 [33],重音核後的低音比前者低,故為 [11]。舉 例來說,「あなた(a.na.ta)」一詞中的あ (a) 為 [33],な (na) 為 [55],た (ta) 則為 [11]。至於二聲與四聲,則可以在日語帶有長音 (/CVV/) 的詞彙中找到。如表示「大」

的「おおきい(o.o.ki. i)」這個帶有兩個長音的詞彙,其前半部分有兩拍,音高分別 是「低─高」,連續發音時兩拍合併成一個長音節,而本來屬於各音拍的獨立高低 音,也隨之成為類似於音節內部變化的連續上升音了,聽起來就很像華語的二聲。

同理,後半部兩拍的音高本來是「高─低」,受到長音影響而形成一個音節之後,

聽起來就像連續下降的四聲。

關於戶田昌幸與黃國彥提出的對應方式,黃招憲也有類似的觀察:華語中三聲

12 這一點在王曉青(2003)的研究中已經得到證實,重音核前的低音的確比重音核後的低音高,

並且第一二拍的高低差約為最大音域的一半,相當於五度標調法的 [33]。

的本調雖然是 [214],實際上發音時卻常常只有前半,即所謂半三聲 [211],他認 為日語中的低音和華語半三聲的音高是相同的(然而他並未區分重音核前與後的 兩種低音)。至於二聲與四聲的對應也得到更清楚的界定,當詞彙中具有長音 (/CVV/) 或撥音 (/CVN/) 等特殊拍的情況下,其上升或下降的音響持續狀態能產 生近似於華語二聲與四聲的音高變化(黃招憲,2000)。立基於黃招憲的音高對應 關係,王曉青制訂了以學習日語的臺灣學生為對象的重音教學計畫,其中以華語的 一聲類比於日語的高音、半三聲類比於低音為主要的內涵,實際施行後得到了比傳 統教學法更好的成績表現(王曉青,2003)。

除了以日語詞彙語調中的高低對應於華語聲調外,也有人使用句子整體的語 調來對應。續三義(2000)即提出以日語短句的句調來比擬華語聲調的教學建議,

如以日語疑問句「えっ?」或是「あれっ?」類比於華語的二聲,以感嘆句「アー ア」類比於華語的三聲等等。參考自續三義所提出的對應關係,黃慧中(2014)承 繼了以母語正遷移促進學習的精神,以日語重音及語調與華語的對應關係出發,制 訂了以零起點日本學生為對象、為期三週的發音教學計畫,經過實際操作後得到了 學生進步的結果。然而由於缺乏對照組,無法確定學生的表現進步是否真的受到此 教學計畫影響,亦或只是單純的指導效果。

受到前人研究的啟發,筆者也認為從日華語音高對應的角度切入,能發展出有 利於日本學生學習華語聲調的途徑,只是礙於日語與華語語音的差異,勢必得經過 許多調整。首先,在對應關係的單位上,筆者認為相對於以句子語調為對應,以詞 彙重音對應至華語聲調是比較恰當的。華語聲調乃以音節為單位,若是能對應至日 語同層次的語音單位最好,然而這並非易事,故以單一音拍或特殊拍(通常是兩拍)

作為對應的單位不失為一種折衷方案。其次,對應關係的選擇上,筆者選擇綜合戶 田昌幸、黃國彥和黃招憲的對應提案,具體的對應關係如下所示:

31

(15) 一聲:平板型或尾高型後半的高音,如じかん (ji.ka.n)。

L H H 二聲:由低而高上升的長音或撥音,如おんな (o.n.na)。

L H H 三聲:起伏式重音核後的低音,如いのち (i.no.chi)。

H L L

四聲:由高而低下降的長音或撥音,如さいご (sa.i.go)。

H L L

(斜體假名與灰底羅馬字為與華語聲調對應的部分)

左邊是華語四聲,其中三聲係指自然語流中較常出現的半三聲;右邊則是與之 對應的日語部分,以某個重音形式的部分來表示。如此便能在兼顧日華語語音單位 差異的情況下達成音高變化對應的目的。除此之外,由於日語在書寫系統上也使用 漢字,漢字可說是兩個語言間互通的橋樑,若是能善用日華語的音高對應關係,並 且輔以漢字的視覺刺激,相信對於學習者的語音正遷移會有更多幫助。在第六節中,

將針對日語中的漢字讀音以及中日同形詞進行討論,並更具體地說明漢字詞彙對 於日籍學生的聲調學習能起到何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