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後香菇時期的社會心理及部落生活

第一節 香菇經濟的沒落

1983 年後之數年間,為台灣段木栽培發展之最高峰,每年栽培數量近 25 萬 公噸段木。1987 年後,由於大陸廉價香菇入銷、省內「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

之興起,及政府禁伐森林木材等因素,而致栽培者驟減;至 1990 年代後,台灣 之段木栽培者,幾近形成消失狀態18

民國八十年七月政府由於受到進口商的請求,擬有限度開放乾香菇進口,香 菇栽培業者認為政府若開放香菇進口,雖然是在需要調節香菇產銷時才會運用的 權宜措施,但菇農認為政府若一但開放恐怕成為常態而影響到菇價,好了進口商 苦了菇農大眾,為凝聚更多菇農的力量故擬聯合台灣省各縣市製菇。民國七十六 年,由於大陸香菇藉由走私大量進入我國市場,造成菇價大跌全國菇類自救會時 期 ,遂由青松農場(台中縣新社鄉)負責人王幼青先生發起組「台灣省香菇自 救會」聯盟,藉以向政府相關單位抗議,盼望政府協助菇農解決問題19

高山農業進入自由經濟市場

1990 年後大陸走私廉價香菇及政府經貿政策妥協開放進口、與政府禁伐森 林木材造成產業下滑。除了暗地裡走私中國香菇,台灣2002 年加入 WTO 後開 放進口香菇,每年可從日本、韓國、越南等地進口一定的關稅配額,許多不肖業 者直接化暗為明,以合法掩護非法,用日韓名義報關,正大光明進口中國乾香菇,

截至11 月為止,海巡署共查獲 58 噸中國乾香菇,八月還傳出掌握全台八成乾香 菇進口的鑫兆公司長期以韓商名義進口中國乾香菇,自民國 99 年起至少已經闖 關150 公噸20

為高海拔地區種植香菇品質最為市場喜愛,最早時期由平地漢人商人,主動 徒步進入山地部落直接收購交易,60-70 年代部落族人一陣風狂種植香菇的全盛 時期,族人不擅於金錢貨幣使用,當時不惜向平地人菌商高額賒借進菌種及雇工

18 http://blog.xuite.net/ssf101ssf101/twblog?st=c&w=9967359&p=1 (最後瀏覽 20190530)

19 台灣省香菇研究發展協會

20 http://www.web66.com.tw/web/Blog?MID=28(最後瀏覽 20190530)

成本,由於當時偏遠山地交通不便及資訊不發達,無法掌握市場供需失調,致使 許多族人債台高築和信用破產,嚴重影響家庭生活經濟。

田埔部落N1 是現在中生代少數有機會能下山讀書的青年,原本年輕時在外 打拼賺錢,因聽到部落一窩蜂種植香菇很好賺,民國 70 年代就借貸投資了數十 萬資金,回鄉跟部落親友看著學種香菇,因經驗不足,及菌種的弱化,又碰到大 陸菇走私,價格一落千丈,連採收生香菇工資都不夠,就讓香菇放到爛,還自我 安慰說是給松鼠和猴子賺到了。

部落族人回憶起以前種香菇的往事皆如歷歷在目。住在玉峰村五六鄰靠著馬 里光溪沿岸(大漢溪上游),緊鄰桃園三光部落的mama S1 講到尖石鄉提到早期 接觸香菇產業的過程,他應該是尖石鄉部落族人裡最早接觸及種植香菇的,因為 他的太太是從桃園復興鄉部落來的,香菇也是從那裡傳過來的,早期香菇價錢高,

一斤可以達1600~1800 元,也必須是看菇的長相形狀好壞、冬菇或夏菇,會事先 挑選分別大小、薄跟厚的,期望求得好價錢,而早期到部落收購香菇者幾乎是平 地漢人,玉峰村落大部分由復興鄉上來到的菇商,晚近道路開通後有部分來自鄰 近別鄉的族人,而收購價格間落差不大,通常香菇價格主宰不在族人,族人常嘆 市場交易無法掌控,菇商總是會找不同理由砍價,最後自認只不過是個勞動者。

民國70年後道路漸進開通到新光部落,隔著塔克金溪在對面的司馬庫斯部 落,族人必須徒步走到對面的新光部落,再走到或由親友用最好爬山的光陽機車 騎到泰崗部落,就在泰崗部落搭乘客車或貨車下山。當時司馬庫斯部落族人的小 孩子,就讀國小一年級就要離開父母身邊,到台灣最高海拔的新光國小就讀及住 宿,周末就跟著部落的大哥哥姐姐們跋山涉水徒步約2 小時路程回家。

Mrkwang 族群司馬庫斯部落 A1 青年回憶:

部落那時幾乎都從事種香菇,這樣相對的產量一多價錢就不是很好,那 些本來到部落收香菇的中間商,就開始剝削我們,所以我對這個部分印象非 常的深,這個中間商就像菜商一樣還不是我們原住民的東西,原本這個東西 是好的,他會找很多的藉口來殺價,那個一大包的香菇,種香菇時候非常的 辛苦,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在這個,還要冒雨去打香菇,還要背到對面的部

落去,可是到最後被平地的中間商給剝削,那個心情你可以想像是非常的不 好,那個滋味很不好。

那時會有人專門賣香菇的商人到部落裡面來看,買好之後就會僱用部落 的青年人把收購好的香菇背到對面去(新光部落), 你知道會有一些平地的 商人像內灣來的阿唐老闆也會到部落裡面,可是啊! 他的價錢不是很好,那 是我們沒有很好的選項,因為也只有他到部落裡面,除非你有認識的,以前 也沒什麼電話可以聯絡嘛!只能靠運氣了,有時候他會托別人來帶話說什麼 時候來,我們就會在部落裡面等他,或是直接背到對面的新光部落去等菇商 來看選購。

A1 在部落是民國 60 年代中壯青年,經歷傳統及現代交替年代,道路開通到 部落生活環境慢慢接觸及現代衝擊,有很深刻體驗。想起當時族人種植香菇年代,

看到香菇市場商機,時值年輕力壯的他,很拼命總是種的比別人還要多數量,說 到:

等到收成時有很多的香菇,就和親友講好一起背到對面的新光部落去,

湊成滿滿的一台貨車後載下山,自己找買商賣掉所得到的價錢,算算那上來 部落的中間商,很明顯的剝削了我們族人很多很嚴重。

部落原本傳統自給自足的農業體系,因著高山農業作物轉為經濟市場制度,

貨幣交易可獲的財富慾望,族人被迫參與市場間的利益交換。原本不善於經濟市 場結構遊戲的族人,卻能反向思考,在當時 70 年代香菇正值盛產期,在完全自 由競爭市場達到一個飽和狀況,考慮到另一區域市場銷售,才發現到這中間商人 剝削在山上的族人賺很大,心中有很大的不平,卻也逐漸了解市場操作模式。

人工栽培香菇需要非常大的勞動力,對於在高山上族人習於勞動力工作是沒 話說,經濟市場機制進入到部落,不但傳統自給自足的農業體系逐漸瓦解,部落 經濟對於平地市場依賴性越來越高。

新光部落的L2 回憶隨著鄉產業道路逐年開通,六零到七零年代因道路開通 後,交通便利載運貨物,整個部落都在大量種植香菇,家戶至少可種植菌菇3 千 到五千瓶以上,甚至也有上萬瓶以上,有幾個家戶一起說好共同訂購菇菌,請卡 車載運上山以分攤運輸成本,送到部落再用人力背到更高的山林。早期位在本鄉

入口處設立的尖石檢查哨尚未裁撤21,經過該檢查哨站要用雨布給蓋起來,族人 知道不能太囂張,怕引起林務局的注意。

族人在種植菌菇期間,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必須搶在菌種發酵前種完,若菌 絲在瓶子裡面長出來那就沒效,要接種之前必須要趕在菌絲開始要發酵之前,就 會先請人破瓶子把菌種整理好備用。傳統的集體勞動,在種植香菇過程中原先以 換工方式,而後也逐漸順應以現金僱用方式。筆者記憶中還小時後要到後山探親 時,在往後山的道路沿路邊坡下方,會看到很多成堆的玻璃碎片滿山谷,當時是 一大特色。

鎮西堡部落的A3 長老是一直沒離開部落的族人,國中畢業就在部落,也很 早就隨父親一起在山上森林裡採取野生香菇,之後也跟著家人一起種植段木香菇,

成家後另組家庭就想自己獨立創業種香菇,在沒有資金的狀況下,也隨著其他族 人一樣先向菇商賒帳,先拿菌種去種有收成在還賬,和太太兩人一起在山林間陡 峭山壁來回選樹砍樹、背負上山及種植菌菇、冒雨採收香菇及沒日沒夜的在烘烤 香菇,唯恐烤黑了就前功盡棄,那年背了兩大包的乾香菇下山,一路上和太太討 論如何分配即將賺到的金錢,算算孩子的教育學費,及家裡該付的帳單,應該還 有剩餘存留已備不時之需。很辛苦爬了好幾座山下來,一到部落家外面,菇商早 已在家門外等待多時,一口氣把那兩大包的香菇放在摩托車說剛好抵扣先前拿菌 菇的帳,那漫長等待八九個月的辛勞及計畫,全在菇商一句話給消失了,和太太 思考之前的辛苦勞累最後我們只是勞動者,只是在幫忙人在賺錢,之後開始改變 想法在自己的土地種有機作物。

早期對於民間借貸關係遊戲規則,先不談債權法律行為,對於部落族人習於 以物易物的生活習慣,借貸關係遊戲規則並了解,就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合意,

並沒有所謂的合約紙本,只靠的是信任對方,也沒有所謂的利率的說明,而是在 要賒欠菌種會比用現金購買時稍高,這應該是菇商在借貸風險時轉嫁和分散的補 償策略。這些為菇農與菇商雙方接受默許的,而族人在森林裡當時種植香菇本來 就有風險,不是只有要躲避林務局的威脅,山林裡有太多不可預知的危險,只是 習於住在高山上族人,對山林的一切是在熟悉不過。在與訪談中菇商也直言,先

並沒有所謂的合約紙本,只靠的是信任對方,也沒有所謂的利率的說明,而是在 要賒欠菌種會比用現金購買時稍高,這應該是菇商在借貸風險時轉嫁和分散的補 償策略。這些為菇農與菇商雙方接受默許的,而族人在森林裡當時種植香菇本來 就有風險,不是只有要躲避林務局的威脅,山林裡有太多不可預知的危險,只是 習於住在高山上族人,對山林的一切是在熟悉不過。在與訪談中菇商也直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