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

第四節 來店禮兌換意願相關文獻探討

本研究認為,顧客對於百貨公司來店禮的兌換意願(willingness),其贈品價值的 告知、顧客對於來店禮的涉入和購物中心來店禮的促銷情境有所關連,因此欲以這三 項因素的探討,當作兌換意願構面。

一、 贈品價值的告知(mention of the premium’s value)

Zeithmal(l988)在探索購買飲料的消費者對於飲料購買價值的定義得到四類,

分別為(1)低價格就是有價值,對消費者而言,只要是打折、能使用折價券的產品,

即被知覺到具有高價值。(2)價值就是想從產品獲取的部分,認為消費者能從產品得 到的利益、效用,亦可說是由消費所產生的滿意度。例如消費者購買減肥茶,想利用 減肥茶達到減肥的效果,能夠讓消費者減肥的減肥茶,消費者即知覺到高價值。(3)

價值就是付出價格所獲得的品質,消費者以價格去換取品質,以最低的價格去換取品 質,以最低的價格得到有品質的品牌。(4)價值是由付出而得到的,也就是在付出的 金錢下可以得到多少產品,換句話說就是指可以得到多少總數的產品。在同樣的價格 之下,得到越多數量的產品,消費者知覺到的價值越高。他最後將價值定義為消費者 在付出與獲得的知覺基礎上對產品效用的整體評估,價值代表付出與獲得元素的顯著 交易。

d’Astous 和 Landreville(2003)指出告知贈品的價值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實行方 式,不過這背後的基本理由好像也沒有太多相關的資料,然而,似乎需要被證明。

d’Astous 和 Landreville 覺得大概是廠商推測贈品價值的資訊或許可以整體增強顧客在 贈品贈予活動的知覺價值,這明顯的是基於傳達價值和結果的重要性,尤其當贈品的真 實價值確實相對地高並且當消費者自己無法推測贈品的價值時,所以告知贈品價值對消 費者來說,應具有正當的理由。d'Astous 和 Jacob(2002)的研究結果發現,當贈品的價 值被告知時,消費者對於贈品贈予的整體評價有顯著的提升。而黃麗霞(2002)以 實驗操弄方式的研究結果也指出,明確標示搭配品(贈品)的價格時,會有較高的知 覺價值和購買意願。黃麗霞和張重昭(2004)在以高價產品(電腦)與低價產品(便 當)作為實驗對象,結果發現告知搭配品(贈品)價格確實會對顧客產生較高的知覺 價值與購買意願。

另外,d'Astous 和 Landreville(2003)更提到,在告知贈品價值之前,當消費者 遇到贈品促銷活動時,他們可能會致力於推斷贈品的價值,並認為廠商可能會藉由告 知贈品的價值來提升表面的整體評價。但是d'Asrous 和 Landreville 後來以 IBM 電腦 搭配贈品的實驗方式,並引用部份d'Astous 和 Jacob(2002)的衡量量表進行研究,

其研究結果發現,贈品價值的告知對顧客的整體評價並沒有顯著的影響。而陳士葦(

2007)在以數位相機為主要販售的產品的研究結果中,發現如果告知贈品的價值並不 會對消費者有顯著的影響,他也推測也許實驗的對象對贈品的價值都有清楚的了解,

所以即使有沒有告知贈品的價值,對消費者來說,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由上述可知,贈品價值的告知為廠商常會在廣告媒介或者口頭傳達告知消費者某 贈品的價值,讓消費者有實際獲得價值利益的感受。而探討過去文獻也說明當廠商告 知消費者贈品的價值時,對消費者的反應並不一致。因此本研究考量顧客在兌換來店 禮時可能面臨來店禮價值的疑慮,所以欲以贈品價值的告知與否作為來店禮兌換意願 的因素之一,因此採用d'Astous 和 Landreville(2003)的贈品價值告知觀點,進行問 卷設計與分析。

二、 涉入(involvement)

(一) 涉入的定義

Krugman(1965)首次將涉入的相關理論導入行銷領域,以低涉入程度來分析電 視廣告效果,當消費者受到廣告影響時,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一種是對低涉 入者而言,較不會聯想到廣告內容;另外一種是對高涉入者而言,較會聯想到廣告內 容。Kapferer 和 Laurent(1986)認為涉入為個體之差異變數,其視為誘發或因果變 數,伴隨著一連串消費的資訊處理與購買決策過程之行為結果。Celsi 和 Olson(1988)

詮釋涉入是基於本身價值、目標及自我概念,反應個人攸關的結果。Johnson 和 Eagly

(1989)亦認為涉入是活化的態度和自我概念的結合所產生的動機狀態。之後 Andrews、Durvasula 和 Akhter(1990)更進一定義涉入是個人內心的擾動狀態,其具 有強度、方向性及持續性等屬性,決定個人如何回應外來的刺激。一般來說,最常為 人引用的是Zaichkowsky(1985)的定義,認為涉入可廣義的解釋為個人對標的物所 感受到的攸關程度。整體而言,涉入是個人對事物所感覺到關心程度,個人基於自身 之需求、興趣及價值觀,對一事或物所認知之重要程度。茲將相關學者對涉入定義彙 整如表2-13 所示。

表2-13 相關學者對涉入定義之彙整

學者(年代) 定義

消費者涉入代表著因果及激勵,消費者不同的涉入程度,會在 一連串的購買及溝通行為中,產生顯著差異。

Krugman(1965)

涉入可廣義的解釋為個人對標的物所感受到的攸關程度。整體 而言,涉入是個人對事物所感覺到關心程度,個人基於自身之 需求、興趣及價值觀,對一事或物所認知之重要程度。

Zaichkowsky

(1985)

Kapferer & Laurent

(1986)

涉入為個體之差異變數,其視為誘發或因果變數,伴隨著一連 串消費的資訊處理與購買決策過程之行為結果。

Celsi & Olson

(1988) 涉入是基於本身價值、目標及自我概念,反應個人攸關的結果。

Johnson & Egaly

(1989) 涉入是活化的態度和自我概念的結合所產生的動機狀態。

Andrews et al.

(1990)

涉入是個人內心的擾動狀態,其具有強度、方向性及持續性等 屬性,決定個人如何回應外來的刺激。

Blackwell, Miniard

& Engel (2001)

在特定的情境下因刺激引發的興趣,感覺對個人重要性的程度 與認知產品或服務的重要性。

(二) 涉入的分類

涉入的分類可以從涉入的本質及處理的對象兩方面來看,從本質上分類可分為情 境涉入、持久涉入和反應涉入(Houston & Rothschild, 1978);從處理的對象分類則可 分為廣告涉入、產品涉入及購買決策涉入(Zaichkowsky, 1985)。

Houston 和 Rothschild(1978)認為涉入可以分為情境涉入、持久涉入和反應涉 入,分別說明如下:

1. 情境涉入(situational involvement)

指的是在特定的時間與地點下,個人對於某一件事情短暫的關切,對進行中的行 為造成可觀察而有系統的影響,當情境改變時行為也隨之改變。例如,過年期間因為 拜訪親友而特別注意禮盒廣告,一但購買完畢,涉入程度也隨之下降。

2. 持久涉入(enduring involvement)

指個人對事或物的相對長久關係,這是與情境因素相對的觀念,也就是說這種關 係不會因情境不同而有所差異。造成持久涉入的來源有兩種:個人主觀價值系統,例 如自我觀念、個性,以及對該產品的先前經驗。

3. 反應涉入(response involvement)

是指情境涉入與持久涉入結合或互動之後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具有因人而異 的特質。當消費者進行購買決策時,所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反應涉入結合了情境與 持久涉入,能夠對於產品購買決策提供較佳的解釋。上述三類涉入的關係如圖2-4 所 示。

消費者

產品

情境

持久涉入

情境涉入

反應涉入

圖2-4 涉入分類

資料來源:Bloch, P. H. & Richins, M. L. (1983).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Product Importanc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47, 78.

Zaichkowsky(1985)以認知為基礎,對消費者涉入對象進行劃分,其可分為下 列三種:

1. 廣告涉入(involvement with advertisement)

廣告涉入又可稱為訊息涉入,是消費者對廣告訊息所給予關心的程度或接觸廣告時的 心理態度。從集中精神的注意,到視而不見,都有可能在消費者觀看廣告時發生。在不同 的廣告涉入水準下,消費者對訊息處裡的方式也可能激發不同的購買效果。

2. 產品涉入(involvement with product)

產品涉入是指消費者將產品與持續特定情境目標相連結的程度,亦即消費者對於 產品的重視程度或消費者個人賦予產品的個人主觀意識,是以個人本身而非產品來定 義。產品涉入的不同,可能引起對於不同產品種類、不同產品屬性及不同產品品牌的

重視與偏好程度的差異。

3. 購買決策涉入(involvement with purchase)

購買決策涉入是指消費者對某一購買活動的攸關程度。若購買決策活動具有高度 自我相關,需花費時間考慮及蒐集較多的資訊,方能做出合理的決策,則稱為高涉入 購 買 決 策 (high-involvement purchase decision ); 反 之 則 稱 為 低 涉 入 購 買 決 策 low-involvement purchase decision)。不同的購買涉入決策可能會造成決策時間長短、

資訊收集數量、決策模式上的差異。

Broderick 和 Mueller(1999)從行銷及消費者研究領域的期刊、書籍及研討會論 文的30 個涉入相關研究,歸納過去學者對涉入度的研究,提出經常被探討的涉入構 面,整理出8 個涉入構面:持久涉入(enduring involvement)、規範涉入(normative involvement)、情境涉入(situation involvement)、品牌承諾(brand commit)、享樂涉 入(hedonic involvement)、風險機率(risk probability)、風險重要性(risk important)

與效用(utility),將研究中的涉入構面及調查結果進行分類及後設分析(meta-analysis),

最後得到最能代表消費者涉入的四大構面,分別為持久涉入、規範涉入、情境涉入與 風險涉入。

1. 規範涉入(normative involvement):產品類別對價值、情感及自我的重要性。

2. 持久涉入(enduring involvement):在長時間中對產品類別的興趣及熟悉程度。

3. 情境涉入(situation involvement):在特定時間點對產品類別的興趣及支持程度。

4. 享樂涉入(hedonic involvement):引起個人相關的激發程度。

5. 風險涉入(risk involvement):主觀的風險及作出錯誤購買決策的機率。

(三) 涉入的衡量

如前所述,涉入是一種心理狀態且涵蓋範圍廣,所以很難直接加以測量。有關涉

如前所述,涉入是一種心理狀態且涵蓋範圍廣,所以很難直接加以測量。有關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