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與教學應用: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與教學應用: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 與教學應用: 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Initiation of Conversation between Strangers and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Spanish. 指導教授:謝佳玲博士 研究生:游皓雲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五月.

(2)

(3) 謝辭 活到 32 歲,經歷過許多喜怒哀樂、甚至生離死別,然而,能讓一個人 無時無刻皆心神不寧、牽腸掛肚,幾天沒碰就渾身不對勁的事,且時間長達 一年甚至更久,除了戀愛對象,大概就是論文吧! 碩二起我就嚷嚷著想儘早寫完論文,身邊友人一個個或成家立業為人父 母、或遠赴他鄉追尋夢想,每天為了論文僅能奔波於圖書館及教課討生活的 我,對於未來極度惶恐不安,感謝所有幫助、陪伴過我的每一個人,讓我能 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任務,續往人生的下一階段。 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謝佳玲老師,碩一的語言與文化課引起了我做 跨文化研究的興趣,碩二的語用學、社會語言學課堂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撰 寫這本論文的必備知識和能力,老師無私、耐心的指導,容忍我這個駑鈍之 材許多不該犯的錯誤,一直到最後的初稿的批改、修正,口試前溫暖的鼓勵, 學生都銘記在心。感謝兩位口試委員曾金金老師、陳淑惠老師在口試時給予 的專業建議,讓這本論文的研究品質在許多不完美中盡可能地提升。還有一 位點燃我研究靈感的是戴金惠老師,因為您,才有碩一的搭訕策略期末報告, 也才讓我能早在碩一便規劃出論文方向。 老人幫好友慧澐和淑杏,沒有你們在每一個熬夜趕報告的夜晚互相支持, 我或許連碩二都撐不完。排版達人慧澐,不管自己多忙,幫我檢查格式總是 義不容辭、口試前甚至熬夜跨海從美國線上陪我檢查投影片、預演;淑杏在 我寫作遇上瓶頸、心情起伏時,總會來封 email 或一通電話,幫我分析邏輯 盲點、陪我發洩情緒。妳們的友情是我研究所三年的美妙回憶。 冠妙學姊在論文撰寫後期給我許多過來人的成熟經驗談,減少我很多不 必要的鑽牛角尖,口試前還花一整個下午陪我大幅修改投影片;博班淑華學 姊在口語語料收集上給予許多語境設計的學術性建議甚至是經費贊助,由衷 感激;欣儒學姊從入學考試到論文階段給我許多學業上的提點,讓我少走很 多冤枉路;銀河和偉強熱心幫我修改英文摘要;弦陵、詩萍、孟寰聽我口試 預演給予意見;所辦的雪妮、淑華在口試前後熱情給予行政上的協助讓口試 得以圓滿順利;銀河、曼寧、心怡在口試當天給我的打氣;撐起家中經濟重 擔的弟弟盡可能讓我不必為家中經濟操心;曾經幫我填問卷、轉寄問卷、參 與角色扮演的每一位朋友和學生,感謝你們,有你們才有這本論文。最後要 感謝碩一認識我、碩三跟我簽下終身契約的老公洛飛南,你無限地包容我兩 年來的情緒起伏、不厭其煩地給我正面能量,陪我度過無數個只能在圖書館 約會的週末,絲毫沒有怨言,是讓我能夠定下心來寫完論文的極大動力。 感謝自己的意志和決心戰勝了撰寫論文這段時間每個關在圖書館苦思、 煎熬的日子,寫下這頁謝辭之後,我將迎向圖書館外、遠離鍵盤的陽光人生!.

(4)

(5)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與教學應用: 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中文摘要 關鍵字:開啟話題、陌生人、交際、跨文化、不確定性理論 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最初皆始於陌生(Berger & Calabrese,1975), 各文化族群對於不確定性的認知各異,因而提高跨文化陌生人交際的難度。 華語學習者處於目的語環境,需與陌生對象建立人際關係,本研究遂透過跨 文化語料分析,對比台灣地區華語母語者及中南美洲國家之西班牙語母語者 的語篇補全測試書面語料,另蒐集華語母語者及西語母語之華語學習者中介 語口語語料,研究兩文化陌生人之間如何開啟話題及互動。 語料分類的架構以 Svenneig(1999)之分類為基礎,並結合降低不確定 性理論(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Berger & Calabrese,1975)加以 劃分。在語境設定上,包括性別、已知交際對象背景與否、是否有熟識友人 在場等情境變因。此外,為將策略分布與其母語文化聯結,本研究並輔以問 卷調查,以了解兩母語文化對於陌生人交際行為之觀感。 不同於文獻將華語及西語皆認定為集體主義的交際模式,本研究結果以 不確定性理論為主軸,為華語及西語的交際規約異同提出不同角度的詮釋。 母語者語料結果顯示,西語受試者對於不確定性的接受度高於華語受試者, 華語受試者以自我揭露及尋求共同交集為主要策略;西語受試者則偏好以對 方為焦點,同時善用場域線索作為話題資源。西籍學習者語料結果顯示,華 語受試者及西籍學習者的陌生人交際皆以不斷提問為主要策略,華語受試者 偏好不確定性低的已知資訊提問,西籍學習者則不受此制約,但是學習者的 提問形式較為單一,需於教學中加強。鑒於上述研究結果,筆者提出教學建 議,培養學習者與陌生人的交際能力,需要在導入華語語用概念的條件下, 獨立訓練豐富多元的提問策略,以協助學習者與陌生人交際更為順暢。. i.

(6) ii.

(7) Initiation of Conversation between Strangers and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Spanish Abstract Key words: conversation initiation, stranger,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al, uncertainty theory When living in a 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 Chinese learners are forced to establish social networks with strangers. All relationships start with being strangers, which makes the feeling of uncertainty inevitable when confronting strangers (Berger & Calabrese, 1975). In order to reduce this uncertainty, people are inclined to communicate and develop relationships with strangers. Berger & Calabrese (1975) introduced the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URT)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URT implies a sense of insecurit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It assumes that the sense of uncertainty causes cognitive pressure. As a result, people tend to focus on reducing the uncertainty when confronting strangers (Berger & Calabrese, 1975). This theory explains why people naturally yield communication to strangers. Different cultures define uncertainty in various ways, which render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re difficult. This research utilizes Svennveig (1999)'s framework by employing a 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DCT) to investigate how Spanish speakers and Chinese speakers initiate conversations with strangers. Meanwhile, role play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how Chinese learners of Spanish 1 initiate conversations with Chinese speakers in Chinese. 1. 感謝口試委員陳淑惠老師的修改建議。 iii.

(8) with the purpose of comparing how object and gender variables affect strategies of initiating conversations. As opposed to previous research defining Chinese and Spanish culture as collective cultures, this research explains the differences of communication norms from the point-of-view of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The DCT results show that Taiwanese Chinese speakers use self-closure and common ground as main strategies of conversation initiation; Spanish speakers, however, focus on the listener and use setting topics as a resource for conversation. The outcome of the conducted role plays shows that Chinese monolingual speakers 2 limit their questions due to feeling uncertain about the backgrounds of the listeners, whereas Chinese learners of Spanish ask questions without much limitation from uncertainty. However, Chinese learners of Spanish need to diversify their question styl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mentioned above,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with teaching. suggestions. to. develop. Chinese. learner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which is to train their question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pragmatically, in order to enhance fluency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2. 感謝口試委員陳淑惠老師的修改建議。. iv.

(9)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 4 一、 相關研究回顧 ......................................................................... 4 二、 研究範圍與問題 ..................................................................... 7 三、 名詞釋義 ................................................................................. 8 第三節 本文架構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交際理論 ........................................................................................... 11 一、 交際能力 ............................................................................... 11 二、 跨文化交際 ........................................................................... 13 三、 跨文化交際與自我揭露 ....................................................... 14 四、 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 ........................................................... 16 五、 小結 ....................................................................................... 17 第二節 陌生人交際理論及定義 ................................................................... 17 一、 陌生人概念定義及類型 ....................................................... 17 二、 陌生人與不確定性理論 ....................................................... 20 三、 陌生人交際之文化觀感 ....................................................... 21 四、 陌生人交際與禮貌原則 ....................................................... 24 五、 小結 ....................................................................................... 26 第三節 陌生人交際歷程及話題 ................................................................... 27 v.

(10) 一、 基本框架................................................................................ 27 二、 預備機制................................................................................ 28 三、 開啟話題................................................................................ 29 四、 話題類型................................................................................ 31 五、 小結........................................................................................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需求分析............................................................................................35 一、 問卷設計之說明.................................................................... 35 二、 受試者基本資料.................................................................... 36 三、 受試者學習經驗.................................................................... 37 第二節 語料收集方法.................................................................................... 43 一、 自然觀察法(natural observation) ..................................... 44 二、 語篇補全測試(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 44 三、 準實驗研究法(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 45 四、 角色扮演法(role play) ..................................................... 45 第三節 預試研究............................................................................................ 46 一、 預試研究對象........................................................................ 46 二、 預試研究設計........................................................................ 47 三、 預試研究結果........................................................................ 51 四、 預試限制改善........................................................................ 57 第四節 母語者語料收集:問卷調查............................................................ 58 一、 基本資料................................................................................ 58 二、 語篇補全測試........................................................................ 58 vi.

(11) 三、 陌生人交際之觀感調查 ....................................................... 59 第五節 學習者語料收集:角色扮演 ........................................................... 60 一、 徵求及篩選受試者 ............................................................... 60 二、 角色扮演語境 ....................................................................... 61 三、 角色扮演流程 ....................................................................... 61 第四章. 母語者語料研究結果 ....................................................................................... 65 第一節 陌生人交際之觀感分析 ................................................................... 65 一、 使用外語交際時間之比例 ................................................... 65 二、 主動與陌生人交談之比例 ................................................... 66 三、 主動與陌生人交談之動機 ................................................... 66 四、 回應與陌生人交談之態度 ................................................... 68 五、 與陌生人交談之話題選擇 ................................................... 68 六、 小結 ....................................................................................... 71 第二節 語篇補全測試語料策略分布 ........................................................... 71 一、 策略分類 ............................................................................... 71 二、 分類步驟 ............................................................................... 77 三、 量化分析 ............................................................................... 78 第三節 結果討論 ........................................................................................... 86 第四節 小結 ................................................................................................... 88. 第五章. 學習者語料研究結果 ....................................................................................... 91 第一節 量化分析 ........................................................................................... 91 一、 母語變因 ............................................................................... 91 二、 情境變因 ............................................................................... 93 vii.

(12) 三、 小結........................................................................................ 96 第二節 質化分析............................................................................................ 96 一、 已知對方背景情境變因........................................................ 97 二、 未知對方背景情境變因...................................................... 102 三、 小結...................................................................................... 104 第三節 結果討論.......................................................................................... 105 第六章. 教材檢視及教學建議...................................................................................... 107 第一節 教材檢視.......................................................................................... 107 第二節 教學建議.......................................................................................... 116 一、 教學原則.............................................................................. 116 二、 教學設計.............................................................................. 118. 第七章. 結論.................................................................................................................. 1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25. 參考文獻.......................................................................................................................... 127 附錄一. 西籍華語學習者 交際華語之需求分析問卷................................................ 137. 附錄二. 角色扮演說明單(華語版).......................................................................... 143. 附錄三. 角色扮演說明單(西語版).......................................................................... 144. 附錄四. 陌生人交際觀感及語篇補全測試問卷(華語版)...................................... 146. 附錄五. 陌生人交際觀感 及語篇補全測試問卷(西語版).................................... 155. viii.

(13) 表目錄 表二-1:陌生人類型 ..................................................................................... 19 表二-2:陌生人談話基本框架 ..................................................................... 27 表二-3:陌生人談話話題類型 ..................................................................... 31 表三-1:華語受試者背景資料表 ................................................................. 47 表三-2:西籍學習者背景資料表 ................................................................. 47 表三-3:華語受試者背景資料 ..................................................................... 60 表三-4:西籍學習者背景資料 ..................................................................... 61 表三-5:角色扮演錄音資料 ......................................................................... 62 表四-1:主策略及次策略關係表 ................................................................. 76 表四-2:華語及西語受試者開啟話題常用公式 ......................................... 84 表六-1:檢視教材陌生人交際出現比例 ................................................... 107 表六-2:檢視教材陌生人對話出現類型 ................................................... 108 表六-3:檢視教材對話性質分布 ............................................................... 109 表六-4:《新實用視聽華語第一冊》第一課對話(一) ....................... 109 表六-5:《新實用視聽華語第一冊》第一課對話(二) ....................... 109 表六-6:《新實用視聽華語第一冊》第五課對話(二) ....................... 110 表六-7:《新實用視聽華語第二冊》第六課對話(一) ....................... 110 表六-8:《新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第一課對話 ................................... 111 表六-9:《新實用視聽華語第三冊》第二課對話 ................................... 112 表六-10:《遠東實用生活華語第一冊》第九課對話(一) ................. 113 表六-11:《遠東實用生活華語第一冊》第九課對話(二) ................. 115 ix.

(14) 圖目錄 圖三-1:受試者年齡分布 ............................................................................ 36 圖三-2:受試者在台居住時間 .................................................................... 37 圖三-3:華語課程對於與台灣人交際的幫助程度 .................................... 37 圖三-4:華語教材對於與台灣人交際的幫助程度 .................................... 38 圖三-5:與台灣人交際時間之比例 ............................................................ 38 圖三-6:認識台灣朋友之場合 .................................................................... 39 圖三-7:使用華語與台灣人交際之難度 .................................................... 40 圖三-8:與台灣人之交際困難 .................................................................... 41 圖三-9:華語課對於不同交際情境之幫助 ................................................ 42 圖三-10:學習者之學習需求 ...................................................................... 43 圖三-11:前測陌生人交際話題分類及比例 .............................................. 52 圖四-1:使用外語交際時間比例 ................................................................ 65 圖四-2:主動與陌生人交談之比例 ............................................................ 66 圖四-3:主動與陌生人交談之動機 ............................................................ 67 圖四-4:回應與陌生人交談之態度 ............................................................ 68 圖四-5:適用話題比例分布 ........................................................................ 69 圖四-6:不適用話題比例分布 .................................................................... 70 圖四-7:華語及西語受試者主策略分布 .................................................... 78 圖四-8:華語及西語受試者次策略分布 .................................................... 79 圖四-9:性別變因主策略分布 .................................................................... 80 圖四-10:性別變因次策略分布 .................................................................. 81 圖四-11:華語受試者情境變因主策略分布 .............................................. 82 x.

(15) 圖四-12:西語受試者情境變因主策略分布 ............................................... 82 圖四-13:華語受試者情境變因次策略分布 ............................................... 83 圖四-14:西語受試者情境變因次策略分布 ............................................... 84 圖五-1:華語受試者及西籍學習者主動之提問 ......................................... 92 圖五-2:華語受試者及西籍學習者主策略分布 ......................................... 92 圖五-3:華語受試者及西籍學習者次策略分布 ......................................... 93 圖五-4:已知對方背景主動提問比例 ......................................................... 93 圖五-5:未知對方背景主動提問比例 ......................................................... 94 圖五-6:華語受試者情境變因主策略分布 ................................................. 94 圖五-7:華語受試者情境變因次策略分布 ................................................. 95 圖五-8:西籍學習者情境變因主策略分布 ................................................. 95 圖五-9:西籍學習者情境變因次策略分布 ................................................. 96. xi.

(16)

(1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最初皆需由陌生關係展開(Berger & Calabrese, 1975)。現代社會中,由於全球化的趨勢,加上交通、網路的快速發展,人 們移動於城市、國際之間越趨便利而密集,與陌生人交際的機會也隨之越加 頻繁。張康之(2008)便曾提出,傳統的農業社會為一地域性明顯的熟人社 會,人們鮮少有機會與陌生人打交道,而現代的工業社會轉型為陌生社會, 國際性商務、工業的迅速發展使得陌生人交際成為常態,跨文化交際幾乎無 可避免。 由陌生至熟悉的過程中,初期階段最為關鍵,跨文化交際中的陌生人交 際,更是每一階段環環相扣,交際過程中的每一行為、策略,皆無形中影響 交際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外語學習者學習外語,除了力求語言知識的精進,運用語言知識培養交 際能力同為迫切需求。具體而言,交際能力意指交際者應用語言知識,結合 目的語國家之文化規約,以符合該國文化的形式及習慣,進而順暢交際的能 力(沈家賢,2003)。 交際成功與否,取決於語言能力及交際能力的相互運用,而交際能力又 與文化規約習習相關,因此,外語學習者於建立語言能力的同時,還必須培 養文化意識,留意文化性的語用規約,以將語用失誤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陳 薌宇,2005)。 文獻中學者曾以各角度詮釋交際文化的重要性,Hymes(1972)指出, 外語學習者除了需掌握語言知識,還需拿捏適當的說話時機、內容、對象、 場合以及方式,上述的語用規約,皆為交際行為中的核心(許力生,2006)。 近年來,語用研究愈加看重文化意識,如康兆春(2010)曾指出文化差異既 然無可避免,交際者則須學習透過正視及尊重文化差異,以使交際順利進行; 相反的,若是誤解或忽視差異,交際則窒礙難行。 1.

(18)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Wolfson(1990)亦曾提出交際文化的影響力,他認為外語學習者與目 的語母語者交談時,語言知識上的不足並非主要阻力,因一般母語者多對外 國人語言形式上的錯誤容忍度高,而文化性的錯誤卻會直接影響交際效果。 Wolfson(1990)將此類因文化差異而使交際出現障礙的現象稱之為「交際 干擾」(communicative interference),意指交際者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無 意識地展現母語文化的交際習慣,產生交際規約的負遷移,因而造成誤解。 由上述文獻中可歸結出語用規約的導入對於交際成效的重要性,然而以 華語文化圈而言,近年來隨著來台學習華語的國際學生逐年增加,華語學習 者與華語母語者交際的需求越加顯著,華語教學中融入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 與日俱增。2001 年來台求學的國際學生僅約 6300 多人,10 年後已增至 36000 多人,其中由於多數西班牙語系國家與台灣有邦交關係,來台學生人數更是 快速成長。相對於歐美國家,台灣對於多數的西班牙語系國家資訊取得不易, 加上西班牙語在台不比英文普及,不免對其感到陌生而產生距離感。陌生程 度會加深交際困難度,西語系國家學生在台與台灣人可能因此面臨更多重的 交際障礙 3。 華語學習者遠渡重洋初至陌生的第二語言環境時,首先要面對的即為全 新的文化及交際對象,並建立生活圈,「跨文化」與「陌生人」的雙重距離, 難以避免成為華語學習者的交際難題。Berger 與 Calabrese(1975)曾提出, 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最初皆始於全然陌生狀態,陌生人交際的初期階段於 關係建立的過程中扮演重要關鍵,如未能在初期掌握適當的交際策略,往後 能建立穩固長久關係的可能性即隨之降低。 除了交際策略的掌握,外語學習者融入陌生文化環境順利與否的成因, 尚包含心理因素,如對其文化的態度、情感、信仰、價值觀和行為上的不確 定性(Gudykunst,2005)。為適應其文化,陌生人必須有意識地巧妙控制 焦慮感和不確定性,焦慮過低時,可能缺乏與該國文化互動的動力,而焦慮. 3. 數據資料取自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網站 http://ois.moe.gov.tw/html/B00Announcement.html 2.

(19) 第一章. 緒論. 過高,則影響交際表現,因此必須有技巧的處理及面對焦慮情緒,將不確定 性和焦慮控制在適宜的範圍,才能達到與其有效交往並適應其文化 (Gudykunst,2005)。 綜上所述,為使不確定性和焦慮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同時減低交際干擾 發生的機率,使在台華語學習者順利與陌生人交際、融入台灣交際圈,教學 者必須有策略、系統化地協助華語學習者快速融入目的語文化,因此將跨文 化交際融入華語課程勢在必行。除了重視跨文化交際之教學,更需同時培養 學習者與「跨文化背景陌生人」交際的能力,一方面加強學習者的跨文化意 識,一方面以文化對比的角度幫助學習者降低與陌生文化交際的焦慮感,使 交際進行更為順暢。 站在處於陌生文化的交際者角度,成功控制焦慮及不確定性實為一大挑 戰,Furnhamm與Bochner(1982) 4曾調查來自世界各地,在英國就學的國 際學生,發現十項他們認為最難適應的事情為:與該國同年齡的人交友、主 動向人示好以建立友誼關係、主動啟口並持續交談、和不太認識的人在一起、 與他人深交、出現在眾人面前、了解幽默語言與諷刺意涵、對待人群的眼神 接觸、對待粗魯不講理的人、公開抱怨或處理不滿意的服務。以上 10 項其 中前四項皆與「陌生人交際」有關,包括主動開啟談話、主動發展人際關係 等面向。 吳馥如(2009)的師生訪談研究中也顯示,如何向陌生人或交情淺的人 開口,被認為是開啟對話功能中最困難的一項。周祝瑛(2011)調查台灣國 際學生生活、學習狀況,發現「建立社會關係」及「解決文化鴻溝」皆被國 際學生所認為是高度挑戰,此外,該研究(周祝瑛,2011)並顯示國際學生 皆認為認識台灣朋友、甚至與其成為好朋友是在台生活中的重要課題,但因 文化差異及語言隔閡,不少學生對於融入台灣社交生活圈充滿無力感,或不 得其門而入,難以建立社會網絡。. 4. 資料參考自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271。 3.

(20)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上述研究皆顯示出在台國際學生的交際困境及培養華語交際能力的需 求, 事實上,即便是同文化,兩個完全陌生的交際者從陌生進展至熟悉, 原本即為一複雜的歷程,若又牽涉跨文化,所要考量的層面自然更廣。 然而現今跨文化交際的文獻中,以陌生人交際語料為主題的研究仍不多 見,大多僅限於個人語感的規則性描述,或是單一語言、單一文化下的語料 分析,如丁文娟(2008)提出陌生人交際需順應禮貌原則及合作原則;婁秀 榮(2004)則整理漢語中對陌生人的稱呼語,跨文化對比層次的研究,甚或 是加入語境、社會變因的探討仍待發掘。 本研究為具體對比不同文化下之交際策略,提出異同處作為華語學習者 依循之參考,筆者首先以西語母語者及華語母語者為研究對象,以語篇補全 測試蒐集與陌生人開啟話題之書面語料,對比華語及西語兩文化族群之跨文 化交際模式。而後以開放性角色扮演的方式,蒐集西班牙語母語之華語學習 者與台灣陌生對象交際之中介語口語語料,以觀察、驗證西班牙語母語之華 語學習者使用目的語與陌生人交際之實際語言應用情形,輔以問卷探析兩相 異文化下對陌生人交際之觀感。本研究盼能初步歸納兩文化面與陌生對象交 際之策略,探討其異同處,並分析西班牙語母語之華語學習者的語言表現, 最後檢視華語教材並提出教學建議。.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本節首先回顧相關研究,包括心理層面及語言層面的探討,第二部分為 研究範圍及問題的定義及說明。. 一、. 相關研究回顧. 為能培養外語學習者與陌生人交際的能力,首先必須了解陌生人交際之 特徵,本節分為心理層面及語言層面討論。在心理層面,主要現象為焦慮感 與不確定性,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這兩種心理狀態,便成為影響陌生人交際 效果的重要因素(Gudykunst,2005)。而在語言層面上,陌生人交際則具 有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程度低、話題制約性高、避免衝突、說話語調、 4.

(21) 第一章. 緒論. 風格皆小心謹慎,以求符合社會規約等傾向(Morton,1978;Taylor & Altman, 1987:259)。筆者以下分別就心理及語言兩層面回顧相關研究。 在心理層面上,需考量的是不確定性及焦慮性。Gudykunst(2005)認 為,不確定性為一感知現象,交際者與文化背景相異者交際時所感知的不確 定性,通常高於與同文化對象交際。Gudykunst(2005)進一步指出,恰當 地控制不確定性程度為成功有效交際的必備條件,不但能提高交際者對陌生 交際對象的預測能力,更能降低焦慮。然而要做到控制或掌握不確定性這個 抽象概念,需要深層掌握交際對象雙方的文化背景及交際規約,進而應用合 於其文化下的具體交際策略。 Tannen(1984:109-110)則由語言層面探討陌生人交際,他提出雙方 交互篩選(mutual self-selection)的機制,他認為陌生人交際中,雙方皆須 對談話作出貢獻,除了適當自我揭露,也同時需注意談話對象是否能舒適、 無負擔地表達自我。他發現互相熟悉的談話者,能自在地透過自我揭露引入 新話題,反之陌生人的自我揭露頻率低,且話題範圍有限,難以暢所欲言。 不過 Tannen(1984:109-110)認為,如交際者面對陌生人時能有意識地主 動自我揭露,亦即於對方未主動提問的情況下,主動開啟與自身相關的新話 題,顯示其願意分享自我,並且展現對於該陌生對象的信任與接納,聽話者 無形中亦更能產生認同,減低陌生感。 對於主動的自我揭露,Brown 與 Levinson(1987:106)更進一步提出 「避免衝突策略」的反向思考模式,因陌生人交流初期,關係仍嫌薄弱,第 一階段的對話過程中,自然易將注意力放在尋求和諧、避免衝突,維護剛成 形的對話關係等面向上,以照顧雙方的積極面子,尚無暇顧及自我揭露的程 度或話題,也因此忽略自我揭露所能構成的積極貢獻。Brown 與 Levinson (1987:106)指出透過主動自我揭露、引起話題,反而更能打破陌生人的 界線,加速關係的建立。另一方面,避免衝突、尋求和諧亦非隨時適用的通 則,因如果對話雙方對各種話題總是持有相同意見,便不須任何協商,可能 失去進一步討論的動力,對話繼續的必要也會降低,反而不利於交際互動。 5.

(22)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即使文獻中強調自我揭露的重要性,在過往華語的陌生人交際研究中, 以此為主軸的研究並不多見。華語部分的陌生人交際相關研究成果為陌生人 稱呼語及陌生人會話開頭兩項。婁秀榮(2004)觀察,華人社會傾向以年齡、 輩分、性別、禮貌用語等代替稱呼語,來稱呼陌生人;瞿聰(2010)從社會 語言學角度分析陌生人稱呼語的泛化情形,包括同志、師傅、先生、小姐、 帥哥、美女、老師、你好、請問等。 在陌生人會話方面,丁文娟(2008)以語用學角度探討與陌生人打交道 的方式,提出陌生人交際應遵守禮貌原則及合作原則,以避免交際失誤;關 穎(2006)從陌生人之間會話的開頭語看對外漢語教材會話的編寫,以教材 內容作為語料,透過會話分析理論探討陌生人之間會話開頭的結構類型、功 能類型及話輪交接模式,提出教材中與陌生人會話課文在以上三方面皆不夠 多元亦不夠接近真實語境,學生只能學到有限而形式性的會話,難以應用, 建議教材應在會話結構、功能、話輪交接上的編寫多加著墨。 西方文獻中探討陌生人交際行為的面向較廣,從陌生人交談前的前置行 為、開啟話題、延續話題、談話序列等皆有研究成果。Goffman(1963:124) 觀察陌生人談話開始前需要經過特定步驟,如說話者以一些行為預示期望與 對方交流的意願,拍手、發出聲響等等,透過上述前置行為取得對方注意, 才有理由開始溝通的行為;或以發語詞、預示語等等來作為向說話者宣告「要 開始說話」的行為。Clark(1996:149)也提出,說話者會進行明確的言語 行為,例如提問,並且須得到聽話者的辨識與認可,確認是否適宜開始交談。 而在開啟話題及延續話題方面,Svennevig(1999)批評社會學家僅憑 談話內容的語言表層探討交際策略,而忽略背後的語用規約因素,於是提出 以真實語境會話語料分析的研究方法。Svennevig(1999)的研究中,在瑞 典的大學校園隨機徵求三組互不認識的學生共十名,安排兩兩到餐廳用餐, 要求其自然交談並以互相認識為目的,並將過程全程錄音,再以其自然語料 歸類交際策略,此為少有的從「接近真實語境」取得語料的陌生人交際研究。 Svennevig(1999)從語料推導出陌生人對話的基本原則,包括提問通常具 6.

(23) 第一章. 緒論. 歸類性,例如以個人參與或所在團體有關的話題來得知對方身分類型,以便 定位其社會角色並了解對方生活圈的文化背景,進而取得延續話題的線索, 歸類性的提問焦點通常為說話對象的背景。而在自我揭露方面,說話者主動 分享與個人成長資訊有關的話題,同時期待對方分享相同的話題,如過去的 工作經驗、對未來的規劃等等,達成自我揭露同時引導聽話者就對等的話題 來分享,能使對話雙方同時成為焦點。Svennevig(1999)歸結,適當的自 我揭露反而更能提升交流的深度。 綜上所述,陌生人交際的制約性較高,且若涉及跨文化,由於交際對象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對建立人際關係過程的觀感自然各有異同之處(Klopf, 1998),因文化造成的觀感異同包括話題選擇、交際習慣及態度,都可能在 潛移默化中影響交際效果(Gass & Varonis,1984)。 5 因此跨文化陌生交際者除了掌握語言知識,還得具備一定的交際文化知 識才能應對合宜,對外語學習者來說難度更高。不僅得拿捏尋求和諧及適度 表達之間的尺度,更須同時顧及提問時機、技巧,並觀察聽話者的回應形式, 判斷其交際意願,並做出適當反應以維持談話,比起與非陌生人的交際,心 理負擔及語言掌控能力皆需要關注。加上在非母語文化、不熟悉交際規約的 時空之下,如何短時間內掌握普遍的交際原則更顯重要,可見對於身處非母 語文化環境下生活者,培養陌生人交際能力有其必要性。. 二、. 研究範圍與問題. 綜上文獻所述,陌生人交際研究之範圍涵蓋心理層面及語言層面,在語 言層面方面,本研究為補足文獻中華語相關研究之缺口,同時進行跨語言對 比分析以應用於華語教學,故將語言層面的研究範圍劃分為開啟話題策略、 話題類型兩方面,並從策略歸類中探討自我揭露在兩語言中的情形,研究語 料分為書面語料及口語語料,書面語料來源為語篇補全測試問卷,口語語料 的來源為角色扮演的錄音。此外,藉由觀察交際策略及話題類型,也能判斷. 5. 感謝口試委員陳淑惠老師的修改建議。 7.

(24)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跨語言策略、話題異同與不確定性接受度之間的關聯。除了語料分析,為能 蓋括性地綜觀跨文化交際者對於陌生人交際行為之感知,本研究另輔以問卷 調查法,以便了解雙邊文化對陌生人交際的觀感。筆者將研究問題具體條列 如下: 1.. 華語母語者及西班牙語母語者對於陌生人交際行為的觀感為何?. 2.. 華語母語者及西班牙語母語者面對陌生人的開啟話題策略為何?. 3.. 華語母語者及西班牙語母語者面對陌生人,交際對象背景的掌握與 否、對象的性別、及現場有無熟識友人的變因,如何影響開啟話題 的策略?. 4.. 西班牙語母語之華語學習者使用華語 6面對陌生華語母語者的開啟 話題策略為何?交際對象背景的掌握與否如何影響開啟話題策 略?. 三、. 名詞釋義. 為避免閱讀上的混淆,筆者先將本研究常出現之專有名詞加以說明: (一)開啟話題:本研究所探討的「開啟話題」,意指說話者主動與陌生的 另一方進行交際性談話,為陌生人建立人際關係的開端。所謂交際性談話意 指交際者意圖認識對方,或與對方建立長期關係,並且期待對方回應或延續 話題(謝佳玲、游皓雲,2012)。而功能性的談話如向陌生人問路或尋求資 訊,交際雙方不帶有建立關係的意圖,不在本研究的「開啟話題」範圍之內。 (二)7不確定性:本研究所指之不確定性,為降低不確定性理論(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所延伸的概念,此理論最初由Berger與Calabrese(1975) 所提出,Berger與Calabrese(1975)指出,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最初的交 際都得從陌生開始,而在陌生的人際關係環境中,人們或多或少帶有某種程. 6. 感謝口試委員陳淑惠老師的修改建議。. 7. 感謝口試委員陳淑惠老師、曾金金老師的修改建議。 8.

(25) 第一章. 緒論. 度的不安感,此理論假設任何不確定感都會造成認知上的壓力,甚至因此逃 避交際,因此人們處於陌生環境時,自然會將注意力集中於如何降低不確定 性,陌生人之間意圖建立關係,其實也就是減少此不安定感的手段。 依據此概念得知,陌生人交際的過程中,必須以各種策略來降低不確定 性,本研究遂以「不確定性」為主軸,將陌生人的交際策略以不確定性的程 度加以劃分。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指的不確定性為:說話者在使用某一策略開啟話題 後,對聽話者「所回應內容」之「確定程度」。意即說話者開啟話題時,雖 難以預期聽話者的確切回應內容,但對其可能的回應仍可有一預期範圍,如 對陌生人採用開放式話題或探詢對方私人資訊,甚至無意間威脅雙方面子, 說話者對聽話者的可能回應便難以預測,需要冒的風險較高,因此不確定性 較高。若說話者對聽話者使用封閉式話題或僅以寒暄問候,聽話者僅需順勢 簡短回應,則說話者較容易預測聽話者的回應,不須冒太大的風險,因此不 確定性較低。換言之,說話者所採用策略之不確定性越高,表示聽話者回應 的空間越具多樣性,範圍也越廣,說話者因而較難掌握話題走向或下一步應 對策略,反之亦然。. 第三節 本文架構 本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敘述研究背景及目的,並回顧相關研 究,具體列出研究問題。第二章為文獻探討,概述交際相關理論、前人研究、 陌生人交際類型、策略與話題,並以此清楚界定本研究的分析架構。第三章 說明研究方法,逐步介紹預試、問卷設計、研究對象背景、角色扮演過程、 語料收集狀況等。第四章為華語及西語母語受試者研究結果及討論,共分為 三小節,包括陌生人交際的觀感、整體開啟話題的策略、各變因下的分佈現 象。第五章探討華語母語受試者及西籍學習者角色扮演的語料,探討西籍學 習者應用華語交際的情形。第六章為教學建議,分析與評估現行教材,依照 本文的研究發現提出建議,第七章為結論,總結本研究之結果,同時說明研 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9.

(26)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10.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分為四小節,第一節概述交際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陌生 人交際的各個面向,第三節細部檢視文獻已歸結出的陌生人交際話題類型, 第四節為小結,將前三節文獻做一簡要總結,並具體統整本研究及文獻之間 的關連。. 第一節 交際理論 本節首先探討文獻中如何以各角度定義交際能力,其次聚焦跨文化交際 的解讀,接著呈現跨文化交際與自我揭露之關聯,最後討論集體主義、個體 主義文化下之跨文化交際。. 一、. 交際能力. 交際屬於一種高互動性(interactive)、高動態性(dynamic),以及不 斷編碼與解碼的過程,且具備不可挽回(irreversible)的特質,每一次的言 談行為都可能對接續的交際成效產生影響(畢繼萬,2011)。 學者曾以各種角度剖析交際能力的認定面向,包括 Hymes(1972: 284-285)的四項交際參數指標、Gumperz(1981:325)的交際能力定義、 以及 Canale(1983)與 Swain(1984)的交際策略概念。 Hymes(1972:284-285)舉四個交際參數(parameters of communication) 來檢視交際能力,包括可能性(possib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得體 性(appropriateness)以及現實性(attestedness)。可能性意指語言形式本 身,即符合語法規則與否;可行性指的是交際者不但理解語言的各類形式, 還有能力在交際過程中將其實施執行;得體性則檢測語言的運用情形,例如 某種語言形式在特定交際環境是否適切;最後為現實性,探討已發生的、未 發生的,或是特定語言形式的使用頻率問題。從 Hymes 提及的四個交際參 數,可看出其意將語言與社會環境、語境連結的概念,同時支持培養交際能 力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畢繼萬(2011)評述,Hymes 的交際參數理論突破語言結構的框架, 11.

(28)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語言不應僅限於結構及知識,語言的角色還有交際媒介,他提出研究語言符 號類及交際類的概念,為交際能力研究的一大進展。畢繼萬(2011)並指出, 交際能力的分析若只對比不同交際語境,僅足以解釋單一文化中不同語境的 交際行為,必須藉由跨文化交際的分析,才能滿足第二語言教學之需要。 Gumperz(1981:325)從另一視角為交際能力做出定義,Gumperz 認 為,交際能力是指語言知識及交際規約知識的綜合,包括語法及語境化規範 (contextualization convention)兩方面。 Canale 與 Swain(1980)進一步提出「交際策略」的概念,將「交際能 力」分為四種能力逐項討論,分別為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及 策略能力。語法能力為語言知識本身的掌握;社會語言能力代表具備隨著語 境不同而調整言談策略的能力,其中所謂的語境,牽連的層面包含交際者的 身分地位、交際目的、交際規約等,具備社會語言能力的交際者,應能隨時 依據上述語境條件,恰當地調整交際策略;語篇能力指的是將語法形式和語 言意義組合起來的能力,亦即達成語言表達的銜接及連貫;策略能力表示交 際者能因地制宜選用或嘗試各種交際策略,克服交際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並且維持或提升交際效果。 從 Canale 與 Swain 對策略的定義,可看出策略能力的具體表現指的是 為了改善交際效果所應用的任何手段,例如:有意識地放慢語速、以簡化的 形式表達複雜概念,或是當交際者發現交際出現障礙時,盡力尋求補救措施, 而非乾脆放棄交際(梁潤生、白海瑜,2006)。在交際過程中,說話者並不 一定會有意識地使用交際能力,但是交際能力是能夠透過策略性的培訓而產 生效用的(梁潤生、白海瑜,2006)。 Bachman(1990)對交際能力的闡釋,同樣以策略為主軸,且另外納入 語用能力。他將交際語言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分為語言能 力、策略能力、以及身心理機制三個方面。其中語言能力又細分為組織能力 及語用能力;策略能力涵蓋評估、計畫、執行三個部分,重視的是在交際過 程中靈活運用各種形式語言知識的能力;身心理機制則是意指交際過程中所 使用的身心感知能力。 12.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上述國外學者對於交際能力的定義皆著墨於「語法」、「語篇」、「語 境」上的描述,尚未考量交際者的文化背景因素。康兆春(2010)的研究中, 將交際者的跨文化變因,納入交際過程的討論,他認為交際指的是人際間交 流的過程,過程中包括編碼和解碼的角色,每個角色有其符號系統,符號系 統來自文化體系,亦受該文化體系所制約,因此交際行為本身具有文化色彩, 交際研究需將文化因素納入考量。. 二、. 跨文化交際. 在資訊迅速發展的科技社會,各類通訊器材的發展打破空間的限制,使 得文化間各種形態的交流日漸頻繁,如協商、談判、外交等,皆為典型的跨 文化交際形式(吳為善、嚴慧仙,2009)。 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不存在文化差異和文化衝突的問題 (畢繼萬,2011) 。跨文化交際則不 同,因文化背景會 左右交際邏輯 (Gudykunst. & Kim,2005),各個文化背景有其特定的價值觀念、交際. 規約、語用規則,交際者的文化、價值觀自然會使其產生不同的交際策略行 為(strategic behavior)(畢繼萬,2011)。 因此,在不熟悉對方文化背景的情形下,交際過程中不免出現障礙、誤 解,影響交際成效,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跨文化交際研究需求因此而生(吳為 善、嚴慧仙,2009)。 學界對跨文化交際曾做出不同視角的定義,Paulston(1992)認為,跨 文化交際是兩個文化不同的人進行交際互動,跨文化交際的困難之處,即在 於交際雙方在文化認知上的不同,因此交際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交際能力。 Chen 與 Starosta(1996:358-359)指出,跨文化交際能力其實是交際 能力的延伸,但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特別看重跨文化語境(cross-cultural context/setting)的影響力,也就是交際者是否有能力將交際對象、交際環境 與交際雙方文化一一連結,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定義為「互動者雙方談 判文化意義(cultural meaning),透過有效的溝通行為,以達到認同雙方多 重文化的能力」。 13.

(30)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畢繼萬(2011)同樣提出文化語境的概念,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 的交際,雙方觀念、編碼、解碼系統皆有其差異,若忽視文化語境所造成的 差異,文化衝突可能難以避免。 本文所研究的範疇為跨文化交際中的陌生人交際,由於對交際對象缺乏 認識,與陌生人交際的過程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自然更加深交際難度。 Gudykunst、Wiseman 與 Hammer(1977)曾針對跨文化陌生人交際,描述 交際者所需的特質,包括:(1)以開放的態度看待新事物。(2)能以同理心看 待異國文化。(3)具備感知母國文化及他國文化異同處的能力。(4)遇上異國 文化中令人難以理解的情形時,能以客觀描述取代主觀評論。(5)無種族優 越觀念。(6)有意識地突破文化框架,以第三方角看待文化行為(Gudykunst, Wiseman & Hammer,1977)。 除了上述特質之外,交際者還須具備正確解讀陌生人交際行為的認知能 力(Gudykunst & Kim,2005),包括(1)描述能力:不帶價值觀地客觀中性 描述。(2)解讀能力:對於所見所聞加註個人意見。(3)評價能力:給予正面 或負面的評判。Gudykunst 與 Kim(2005)指出,一般交際者常忽略「描述」 的步驟,而直接以自身價值觀來「解讀」交際對象,但如能先確實做到「描 述」,交際者較能對其描述做出多樣化的「解讀」,甚至向交際對象主動表 述其解讀觀點,進而與交際對象確認訊息,誤解形成的機率就可降低,並提 升跨文化交際之效果(Gudykunst & Kim,2005) 。. 三、. 跨文化交際與自我揭露. 在 跨 文 化 交 際 的 過 程 , 文 化 差 異 所 形 成 的 情 境 模 糊 性 ( contextual ambiguity)通常帶來高度不確定性(uncertainty)(陳國明,2003),不確 定性過高,會使得交際難以順暢進行,因此,交際者以適當的自我揭露策略 來彼此建立認識的基礎,是減低這種不確定情況的重要方法之一(Berger & Bradac,1981)。 自我揭露的觀點首先由 Jourard(1971)提出,他指出談論個人資訊、 個性、活動興趣、未來規劃等皆可算為自我揭露的一部分,它是交際雙方從 陌生到熟悉、從膚淺言談到深入言談的必經過程(Jourard,1971)。從行為 14.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面來說明,自我揭露意指交際者在溝通的過程中,主動和對方表述自我的意 願,此意願的強弱程度雖然可能受個性及其他因素影響,但是揭露的表現屬 於訊息傳遞過程中的表達行為,因此仍可將它歸納為跨文化能力的行為面向 (Nakanishi,1987;Nakanishi & Johnson,1993)。 自我揭露的功能包含減少交際者對彼此的不確定性、預測未來的交際情 況(Berger & Bradac,1981),也有效提升溝通效果,並達成溝通目的 (Spitzberg,1991),且能做為兩人關係深淺程度的測量依據(Holtgraves, 1990)。 陌生人交際的過程中,必須以自我揭露來降低不確定性,Douglas(1990) 曾研究陌生人開啟談話時,降低不確定性的策略為何,他以美國西南部大學 生共 78 人為研究對象,將受試者分為三組,讓受測者自行選擇一位陌生夥 伴,並告知受試者與陌生人對話的目的是「建立自身的第一印象」,受試者 分別兩兩交談兩分鐘、四分鐘、六分鐘。結果顯示,陌生人交際過程使用的 降低不確定性策略包括「自我揭露」、「尋求資訊」及「提問」,不確定性 隨著交際時間增加逐漸降低。 Svennevig(1999)則提出如何從陌生人交際當中的自我揭露策略,觀 察交際雙方是否有延續交際的意願。他發現若精簡的(minimal)對話資訊 出現次數越多,如僅簡短回答對方所問或回答「是」、「不是」這類封閉性 回應,顯現交際者對對方繼續提問或對話的意願不高;但如在互相自我揭露 的過程中展現延伸的(expanded)訊息量高,也就是除了回應對方所問之外, 再附加新訊息,擴展話題的延續性,並提高自我表述的豐富性,由此便可看 出交際者有意願持續交際。 適當的自我揭露是有效溝通的必要條件,表露的質量和主題都與雙方關 係深淺與文化背景有關。(Nakanishi,1987;Nakanishi & Johnson,1993)。 有研究指出,中國人對團體內成員的自我揭露明顯高於團體外成員,澳洲人、 美國人對團體內外成員的自我揭露則並無顯著差(Gudykunst、Gao、Schmidt, et al.,1992)。. 15.

(32)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不過 Brown 與 Rogers(1991)對於以自我揭露來解釋陌生人交際策略 提出批判,他認為雙方交際的深度或成效不能與自我揭露程度相提並論,因 為對話行為是一種雙方互動的關係,陌生對話者建立關係的過程中,除了注 意個體的自我展現,同時也需觀察互相認同身分的過程,以及如何與對方尋 找共同交集,僅從自我揭露程度判斷交際雙方的熟悉程度,缺乏說服力。. 四、. 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 在個體主義文化中,個人權利、利益的重要性皆高過於集體,「我」的 核心價值大於「我們」,傾向先考量「自我」需求,再考慮「團體」需求, 而集體主義則相反(Hofstede,2001)。 正因個體主義對於團體界限的意識不強,加上對於不確定性的接受度較 大,因此與團體內或團體外的對象交際時,所呈現出來的差別也不大 (Gudykunst & Kim,2005)。集體主義者與團體外成員交際時,因其所感 知到的不確定性明顯較高,交際行為明顯不同(Gudykunst、Gao、Nishida、 Bond、Leung、Wang & Barraclough’s ,1992)。 除了交際對象的所屬團體之外,集體主義者與個體主義者對於交際行為 的態度、策略、話輪運用等,都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態度方面,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對於交際行為的焦慮程度呈現兩極, 集體主義者的團體意識強,傾向留於團體的安全範圍內,對交際行為的焦慮 程度較低,甚至認為保持沉默較具有價值,類似於華人社會「沉默是金」的 概念。而個體主義者需以獨立主動出擊的交際方式來獲取社會認同,因此對 交際行為的焦慮程度較高(Okabe,1983)。 在話題策略的運用及管理上,集體主義屬於依賴型,傾向以支持性的短 語使得對話流暢地進行下去,訊息交流的重要性是其次,個體主義者的話題 屬於獨立型,常使用提問或評價的回應機制,以表達其對話題內容的吸收和 重視(Hayashi,1990)。Gudykunst(1983)的研究同樣支持此論點,他發 現集體主義者傾向於推論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提問內容也多與對方背景相 關,個體主義者卻無。 16.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就話輪分布情形而言,集體主義者會將發話時間切得較短,不論開啟話 題者是哪一方,會盡量使話輪平均分配,而個體主義者的發話時間相對較長, 尤其開啟話題者更是常掌握多數話輪(Yamada,1990:291)。 在 Hofstede(2001)的文化維度模式當中,台灣與多數西班牙語系國家 如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皆屬於集體主義文化, 依照 Hofstede(2001)將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一分為二的概念,華語及西語 的交際表現應存在許多相似之處,而集體主義文化中又存在程度上的差異, 本研究希冀以此概念觀察華語及西語的交際策略,並對其做出不同於以往的 詮釋。. 五、. 小結. 本節首先以宏觀角度回顧交際能力理論,並討論過往文獻中檢視交際能 力的多方面向,以此為基礎,提出跨文化交際為交際概念之延伸,以及探討 跨文化交際所需具備的特質和能力,最後聚焦跨文化交際與自我揭露行為、 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的關聯,並舉出正反兩面文獻的論點,以做為本研究語 料分析參考。. 第二節 陌生人交際理論及定義 8 本節第一部分闡述陌生人的概念及定義,第二部分回顧國內外學者之陌 生人交際相關研究,第三部分說明影響陌生人交際之變因,以綜合歸納文獻 不足之處,並總結本研究之探討問題。. 一、. 陌生人概念定義及類型. 現代社會生活中幾乎無法避免與陌生人交際,無論是否願意,人們總是 需要和各種陌生人共處共存、建立關係,甚至是相互合作(曲蓉,2009), 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文化的陌生人交際也已愈形普遍。 然而關於陌生人概念的界定,學者看法各異,隨著時空不同也產生跨時. 8. 感謝口試委員曾金金老師的修改建議。 17.

(34)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代的變化。追溯起源,陌生人一詞於 1908 年由德國社會學家 Simmel 首度 提出(潘一禾譯,2011;侯東陽,2001),當時的陌生人,從文化角度詮釋, 指的是不同文化群體的人,從社會學觀點,指的是一種社會體制中的局外 人。 另一位德國學者 Malctzke 將陌生概念更加詳述,他認為「陌生」是理 解跨文化交往的一個中心詞(潘亞玲譯,2001),由於其詞意上的不確切性 和多意性,帶來一種怪異不安的感覺。從空間範疇論述,陌生的即外地的, 即一定空間界線以外的人事物,指的是空間上的可及性;從認知範疇定義, 陌生的即奇怪的,包含不正常、不恰當,與自身認知形成對比的一切概念; 從經驗角度出發,指的是超越自身感官經驗的外部因素,即不熟悉的、尚未 體驗過的,因此對其缺乏辨認能力;從心理角度探討,陌生是可怕的,指的 是相對於自身所熟悉的人事物所形成的安全感的強烈對比(潘亞玲譯, 2001)。 Gudykunst 與 Kim(2005)以交際者的角度劃分陌生人的範疇,他指出, 和不認識的人或是和處於自己所不熟悉的環境的人所發生的交際都可以算 是和陌生人交際,在陌生(strange)與親密(intimate)之間相互對待的過 程,即為建構起陌生人之間人際關係的過程。 劉虹(2004,143)則是針對陌生人建立人際關係的交談形式,對陌生 人概念具體描述,進一步細分各種陌生程度的可能組合。他將陌生人定義為 從未交談過的人,而從未交談過的兩個人,又包括互相從未見過面、彼此見 過以及其中一方見過另一方共三種情況,筆者依照其陌生程度不同,整理如 表二-1:. 18.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表二-1:陌生人類型 雙從未見過面. 其中一方. 雙方彼此見過. 見過另一方 了. 低 互相完全不了解. 互相完全不了解. 相也不了解. 解 程 度. 從未交談過,互. 中 某一方聽說過另 某一方對另一方 某一方對另一方 一方. 稍有了解. 高 互相聽說過另一. 稍有了解 互相對對方稍有. 方. 了解. 以上八種類型,將陌生人的各種陌生程度清楚劃分,不過不論雙方見過 面與否、互相稍微瞭解與否,都存在一共通點,即互相從未交談過,此特點 決定陌生人關係的認定(劉虹,2004:143)。 上述文獻闡述陌生人一詞的概念,以及陌生人關係的定義。而在陌生人 交際語言特徵上的論述,也曾有相關研究。Schneider(1988)將陌生人交際 分為言談層次(discourse level)及話語層次(utterance level)兩方面討論, 言談層次包括(1)話題類型:如安全話題、非私人話題等之界定。(2)交際功 能:例如在交通工具或公共空間當中,陌生人無預期性的交談的,常是為了 避免靜默的尷尬而產生的,打破沉默不自在的場面即為一交際功能 (Schneider,1988)。而話語層次包括(1)指示功能:周邊所見事件、對話 者本身外在或行為。(2)言談模式(illocutionary patterns)如同意、反對或問 答等。 從談話雙方所使用語言形式的相近程度,便能觀察出雙方的陌生程度。 Schneider(1988)指出,對話者的親密程度與對話形式的相似度成反比,即 兩人越陌生,對話形式的相似度越高。Svennevig(1999)也提出類似概念, 他認為陌生人因為談話的制約因素複雜,具有其常規或慣例上的模式,因此 形式自然相似,這些特徵都可被視為檢視陌生人之陌生程度的標準。. 19.

(36)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劉虹(2004)則以交際功能的觀點,具體歸納陌生人談話類型,他認為 陌生人的談話有其特殊的目的性,必須有能夠被對方認可的理由,會話目的 不同時,會話的方式也有別,其類型主要可分為: 1.. 詢問式:為了得到未知信息的會話,如問時間、問路。. 2.. 請求式:為了尋求幫助的會話,如在郵局跟別人借筆。. 3.. 介紹式:為了建立人際關係。如會議期間與會者彼此介紹。. 4.. 提供式:為了提供幫助,如提議幫助別人拿包包。. 5.. 閒聊式:為了打破沉悶尷尬的局面,如在火車上旅客間的閒談。. 透過上述陌生人概念的探討,可得知陌生人交際當中,上存在著各種陌 生程度的因素,各種因素對於交際過程及結果自然會造成影響。為符合本研 究的研究目的,對比華語母語者及西語母語者陌生人之間的交際策略,以作 為對外華語教學之初步參考,本研究探討的陌生人限定為劉虹(2004,143) 的分類當中陌生程度最高的一類,即雙方從未見過,互相也完全不瞭解。. 二、. 陌生人與不確定性理論. 即使陌生帶來怪異不安的感受,但是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最初的交際 都得從陌生開始。多數人際關係的開始,總是帶有一定程度的不安感(Berger & Calabrese,1975),人之所以意圖發展人際關係,其實目的就是為了減少 此不安定感,Berger 與 Calabrese(1975)針對此現象,提出降低不確定性 理論(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來闡釋。 降低不確定性理論所表述的主要觀點為,在陌生的人際關係環境中,人 們會感到不確定感,其中又分為行為上的不確定感(behavioral uncertainty) 及認知上的不確定感(cognitive uncertainty),此理論假設任何不確定感都 會造成認知上的壓力,進而令人心生逃避之念,因此人們處於陌生環境時, 自然會將注意力集中於如何降低不確定性,或尋求提高可預測性的機會,甚 至自尋如何預測他人行為的通則(Berger & Calabrese,1975),正因如此, 陌生人之間自然產生相互交際的需求。. 20.

(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依循降低不確定性理論的觀點,人際關係發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人際間 的不確定感,此發展具有階段性的特徵,可依序分成進入階段(entry phase) 、 熟絡階段(personal phase)以及離開階段(exit phase),各個階段當中,人 們分享資訊的數量、性質及形式都會隨之改變。 Knapp(1978:17-22)以心理層面的角度探討陌生人建立關係以及降低 不確定感的歷程,包括開始(initiating)、試驗(experimenting)、強化 (intensifying)、整合(integrating)及融合(bonding)五個階段,以下針 對各階段加以描述。 在開始(initiating)階段時,雙方從觀察、詢問第三者等等方式互相了 解基本資料,包括興趣、交際圈等等,到兩人第一次接觸的對話都算在內, 不確定感最高。接著進入試驗(experimenting)試驗階段,兩人開始以談話 形式建立關係,內容多在於兩人對彼此的基本認識,少有承諾性言語或批評, 語調隨性、話題內容中性。第三為強化(intensifying)階段,兩人對話從客 觀基本資料轉化為感情性的語言,開始分享較私人的想法、資訊。四為整合 (integrating)階段,兩人開始建立共識,並出現共有物、共有特徵或風格。 最後為融合(bonding)階段,雙方以公開儀式或言語行為宣布彼此的承諾, 不確定感最低(Knapp,1978:17-22)。 以上論述將陌生人的概念由抽象導入具體,並且宏觀地呈現由陌生至熟 悉,不確定性由高至低的歷程。. 三、. 陌生人交際之文化觀感. 由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際對象,對建立人際關係過程的觀感及認知 各有不同,因此觀感的差異從陌生兩人開始互動起即無形中影響每個交際步 驟,交際者本身難以覺察(Klopf,1998)。交際雙方的文化觀感差異越大, 文化距離就越遠,陌生感因此隨之增加,交際過程中產生誤解的可能性也就 越高,反之亦然(潘亞玲譯,2001)。 表達方式無法讓對方正確理解,或是交際對象自己誤解訊息內容時,交 際效果便會隨之受到負面影響。影響陌生人交際的文化因素包羅萬象,如對 21.

(38)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對方母語文化不了解、話題選擇不適當、不熟悉其交際習慣、對交際語言掌 握程度有限,或其他社會因素,都可能影響交際效果(Gass & Varonis,1984) , 可預測性也會大為降低(Gudykunst & Kim,2000)。 主要的誤解常是因錯誤解讀對方訊息而產生,即交際者以自身的文化框 架來解讀對方的任何交際行為(Gudykunst & Kim,2005),或以單一形式 框架解讀所有行為上的錯誤(Lakoff,1990)。 從文獻中探討各文化對於陌生人交際的相異態度,即不難理解文化距離 造成交際過程誤解的因素。以各文化對於交談的開放程度認知來說明,有些 文化習慣中的說話時間,所佔比例較其他文化高出許多(許力生,2006:58), 若交際者對此交際習慣的差距缺乏意識,則很可能形成交際障礙。 如阿拉伯人的人習於維持不斷交談,因此人際關係開始與發展的速度高 過其他文化(Klopf,1998)。某些地區的美國白人則是透過交談來消除不 確定性,談話除了可達到交際目的,甚至具備雙方處於同一空間,兩人沒有 交際,行程尷尬空白場面的功能(許力生,2006:59)。更有甚者,帝汶島 西南角的羅帝人(Roti)能夠自在享受於閒聊、吵架、爭論、賣弄說話技巧 等過程,因此他們的社交始終填滿談話(Fox,1974)9,交際的重點偏向於 情感抒發,而非訊息傳達。 法語母語者看重的則是交際的動態性,他們重視一來一往的快速互動, 並視其為評判交際能力的標準之一,因此對於交際過程中被打斷習以為常, 甚至就算提問也不期待對方回答,規律而有問有答的對話型態只在正式場合 較常出現(Carroll,1988)。 相反地,有些文化對與陌生人交談的態度則相對保守(陳國明,2003: 323-324)。如芬蘭文化不鼓勵在公共場合與陌生人交談,處於同一空間下 的兩人,不需交談也可自在共處(Tannen,1984:189-195)。北美的阿薩 巴斯可人(Athabaskan)認為與陌生人說話是不恰當、不得體的,彼此認識. 9. 資料參考自許力生(2006:58) 22.

(3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之後再交談較為適合(Scollon,1985)10。英國人也沒有與陌生人閒談的習 慣,如果遇到陌生人主動交談,他們的回應也會盡可能簡短,如「是」或「不 是」(潘一禾,2011)。 此外,有些文化視「沉默」為交際的主體形式。如西阿爾帕切人面對尚 不確定的社會關係時,傾向選擇沉默(Basso,1990)11。日本文化中,「沉 默」甚至代表著一種與陌生人交際的正確態度,他們的觀念是視陌生人為「不 存在」最為適當,因陌生人的行為難以預測,且日本人對不確定性的接受度 低,因此他們不認為有任何與陌生人交際的必要。但美國文化背景的交際者 就對「沉默」的反應感到不適,因而降低交際動力(Gudykunst & Kim,2005)。 另外還有些文化習於有話不明講,如在波多黎各,人們習慣於在談話中 保留模糊空間,讓對方自行解讀,並將其視為一種尊重對方的表現(Morris, 1981)。華人文化也是習慣管彎抹角,因此見面時通常先閒聊,適當時機才 提出要討論的正事(曾仕強、劉君政,2002)。另外,華人認知中存在一種 恥感(shame)文化,他人焦點情緒常比個人觀點更容易影響其行為(張嘉 真、李美枝,2000),此態度也影響華人與陌生人交際的開放程度。莊建庭 (2007)的調查顯示,台灣男性認為對陌生人表達建立關係的意圖不宜過度 積極主動,策略性的迂迴婉轉比直接表達來的適當。 另外,陌生人之間的對話,除非有特殊的必要性,或是在某些特定的場 合,一般不被鼓勵。如果不存在必要性,會話就不容易被接受,甚至說話對 象因為被迫應答,還可能引起反感(劉虹,2004)。Ye(2004)也指出, 中國教育下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與熟人打招呼、但不與陌生人打招呼的觀 念。只有在某些特定場合,陌生人之間的會話才會顯得合理,如在火車上旅 行,或共同參加一個會議,或者同時在醫院候診等等(劉虹,2004)。 在某些文化下,與陌生人交談甚至存在性別上的限制,中國婦女傳統上 是不能與陌生人攀談的,中東回教國家,婦女與陌生人交談也是一種禁忌 (Barnlund,1989)。 10 11. 資料參考自許力生(2006:58) 資料參考自許力生(2006:58) 23.

(40) 陌生人開啟話題策略:華語與西班牙語對比研究. Barnlund(1989)曾比較美國學生與日本學生對陌生人的態度之開放性 與接受性,發現美國學生可以在不同場所自然地與陌生人攀談;日本學生在 同等時間內,與陌生人攀談次數,則明顯少於美國學生。 在提問技巧上,不同文化也各有看法。陌生人交際的話題,具有表面性、 非私密性的特點,因為詢問對方資訊本身就是一個入侵對方私領域領土的行 為,但是要注意的就是不同文化中所認定的「私密」、「禁忌」話題皆有所 差異,「成長環境」及「職業」算是較符合大多數文化的一般性安全話題 (Svennevig,1999)。. 四、. 陌生人交際與禮貌原則. 熟悉度越高的兩個人交談,禮貌原則的限制越少,違反禮貌原則的言語 行為如請求、反對、諷刺等,皆常出現於熟朋友的對話中 (Brown & Levinson, 1987)。相反地,陌生人開始交際的初步階段,由於雙方關係尚未穩定,需 要透過不斷地摸索試探,進而逐漸了解對方的交際習慣,以避免面子威脅的 言語 行為 ,因 此陌 生人 交談 之禮 貌原 則的 拿捏 便更 顯重 要(Brown & Levinson,1987)。 陌生人交際的禮貌原則可由言談形式及言談話題兩方面著眼。Brown & Levinson(1987:103)提出,在形式方面,禮貌原則與話輪數量及發話權 的掌控有關。說話者在交際中若有意識地以對方為談話焦點,讓對方主導話 輪,加以適時表示對聽話者關心,並對聽話者的興趣、需求等表示關切,即 為一種禮貌的表現。 而言談話題方面,Svennevig(1999)認為,由於說話者對陌生人一無 所知,選擇話題的難度因此比與熟人談話高,說話者無法得知哪些話題對陌 生談話對象來說有可能是敏感話題,若拿捏不恰當就有可能威脅對方面子, 因此所需考量的面子問題比與熟人要來得廣泛。 首先探討選擇話題的過程,有其特殊的試探機制,Goffman(1959: 192-193)指出,當說話者無法明確掌握對方觀點時,其中一位說話者會先 釋放出某一觀點,以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接收到正向回應,即表示其為安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nly diagonal YN/YY forces in SU(3) irrep used).. • Baryon forces: Bridge

Generalized LSMA theorem: The low-energy states in gapped phases of SU (N ) spin systems cannot be triv- ially gapped in the thermodynamical limit if the total number of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 為協助新來港非華語學生融入學校,教育局 資助啟動課程及適應課程,並為啟動課程畢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 應用 Greedy choice ,將問題劃分成子問題,根據 optimal su bstructure ,可以持續應用 Greedy choice

 Definition: A problem exhibits optimal subst ructure if an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 m contains within it optimal solutions to su bproblems..  怎麼尋找 optimal

 The class of languages decided by polynomi al-time algorithms 是 the class of languages accepted by polynomial-time algorithms 的 su bset.. G=(V,E) is a simple cycle that cont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