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EEWH綠建築標章減廢面向指標評估提升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EEWH綠建築標章減廢面向指標評估提升之研究"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年 度 創 新 低 碳 綠 建 築 環 境 科 技 計 畫 協 同 研 究 計 畫()1E E W H 綠 建 築 標 減 廢 面 向 指 標 評 估 提 升 之 研 究 政 部 建 築 研 究 所105 年 度 資 料 蒐 集 分 析 報 告

(2)
(3)

EEWH 綠建築標章減廢面向指標評估提升

之研究

資料蒐集分析報告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協同研究報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小組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

(4)

10515B0001

EEWH 綠建築標章減廢面向指標評估提升

之研究

研究主持人:陳所長瑞鈴

協同主持人:黃博士榮堯

研究員:劉資祺、林霧霆、羅時麒、王家瑩

研 究 助 理 :林昱汶、潘榕宣

研究期程:中華民國 105 年 2 月至 105 年 12 月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協同研究報告

中 華 民 國 105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小組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

(5)
(6)

目 次

目 次 ... I 表 次 ... III 圖 次 ... V 摘要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2 第四節 研究成果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7 第一節 現有減廢面向指標申請案件彙整分析 ... 7 第二節 國內外綠建築設計及指標評估相關研究 ... 10 第三節 國內外綠建築相關評估指標系統 ... 14 第四節 建築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之彙整 ... 24 第三章 各國減廢面向指標彙整分析與建議新增評估項目 ... 33 第一節 各國減廢面向指標彙整分析 ... 33 第二節 各國減廢面向指標比較彙整 ... 36 第三節 建議新增評估項目 ... 39 第四章 減廢面向指標之調整 ... 41 第一節 調整原則與流程 ... 41 第二節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之調整 ... 42 第三節 廢棄物減量指標之調整 ... 46 第四節 專家意見 ... 49 第五章 減廢面向指標之案例驗證與分析 ... 57 第一節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案例驗證與分析 ... 57 第二節 廢棄物減量指標案例驗證與分析 ... 62 第六章 綠建築評估手冊修正建議 ... 65 第一節 二氧化碳指標手冊內容修正建議 ... 65 第二節 廢棄物減量指標手冊內容修正建議 ... 6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73

(7)

II 第一節 結論 ... 73 第二節 建議 ... 74 附錄一、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修正全文 ... 75 附錄二、廢棄物減量指標修正全文 ... 89 附錄三、期中報告審查委員意見回應表 ... 96 附錄四、期末報告委員審查意見回應表 ... 100 參考書目 ... 104

(8)

表 次

表 2-1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使用率檢討 ... 8 表 2-2 廢棄物減量指標使用率檢討 ... 9 表 2-3 國內外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相關文獻 ... 10 表 2-4 EEWH 綠建築家族評估系統與適用對象 ... 14 表 2-5 CO2減量指標與廢棄物減量指標簡易查核表 ... 15

表 2-6 英國 BREEAM 2011 New Construction 評估議題 ... 16

表 2-7 美國 LEED 指標評估項目... 17 表 2-8 加拿大 SBTool 指標系統架構 ... 18 表 2-9 日本 CASBEE Q 評估項目 ... 20 表 2-10 日本 CASBEE LR 評估項目 ... 21 表 2-11 綠色建築各類評價指標的權重 ... 22 表 2-12 Green Mark 指標項目與評分 ... 23 表 2-13 國內外減廢設計相關研究歸納 ... 25 表 2-14 國內外建築減廢相關評估指標歸納 ... 27 表 2-15 建築減廢設計相關建築理論歸納 ... 29 表 2-16 建築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之初擬 ... 30 表 3-1 各國指標與 EEWH 減廢面向指標比較彙整 ... 36 表 3-2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可新增項目 ... 39 表 3-3 廢棄物減量指標可新增項目 ... 40 表 4-1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評估表(2015 年版) ... 42 表 4-2 建築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計算表 ... 43 表 4-3 材料運輸優待倍數 k 計算... 44 表 4-4 非金屬建材使用率表 ... 45 表 4-5 廢棄物減量指標評估表(2015 年版) ... 46 表 4-6 餘土處置優待係數表 ... 47 表 4-7 第一次專家座談會議議程表 ... 49 表 4-8 第一次專家建議及回覆 ... 50 表 4-9 第二次專家座談會議議程表 ... 52 表 4-10 第二次專家建議及回覆... 53 表 5-1 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案例計算成果(科技廠類) ... 57

(9)

IV 表 5-2 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案例計算成果(學校類) ... 58 表 5-3 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案例計算成果(運動中心類) ... 59 表 5-4 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案例計算成果(辦公類) ... 59 表 5-5 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案例計算成果(住宅類) ... 59 表 5-6 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案例計算成果(其他類) ... 60 表 5-7 主體結構材料碳排放量案例總計算成果 ... 60 表 5-8 非金屬建材使用率案例計算成果 ... 61 表 5-9 工程不平衡土方比例 PIe 值計算 ... 62 表 6-1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手冊內容修正建議對照表 ... 65 表 6-2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手冊內容新增建議對照表 ... 67 表 6-3 廢棄物減量指標手冊內容修正建議對照表 ... 68 表 6-4 廢棄物減量指標手冊內容新增建議對照表 ... 70

(10)

圖 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4 圖 2-1 近年通過綠建築認證之案件數 ... 8 圖 2-2 近年通過減廢面向指標之案件數 ... 8 圖 4-1 第一次專家會議 ... 50 圖 4-2 第二次專家會議 ... 52

(11)
(12)

摘要

關鍵詞:綠建築標章、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

一、 研究緣起

國內綠建築標章制度自 1999 推動至今已超過 15 個年頭,申請候選證書 與取得標章案件數逐年增加。而在綠建築九大指標中減廢面向有廢棄物減量以及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其中廢棄物減量指標主要是針對工程平衡土方、施工廢棄物、 拆除固體廢棄物及施工空氣污染等四大營建污染源進行評估,雖申請該指標的案 件數逐步有成長,但截至目前為止,指標得分通常不高;而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主 要是以減少建材資源使用來達到減碳的效果,評估項目包括結構合理化、建築輕 量化、耐久化及再生建材使用,同廢棄物減量指標,申請該指標的案件數近年逐 步有成長,但得分通常也都不高。如此,目前綠建築標章中兩個減廢面向指標並 無法達成導引建築開發案重視建築廢棄物減量與減少碳排的目的,也無法辨識不 同開發案廢棄物減量與減碳作為的優劣,降低了指標的評估效能。 再者,目前減廢面向指標評估項目內容與計分方式也有改善提升的空間以 及目前指標內再生材料產品的使用加分並未與再生綠建材標章結合,錯失使指標 更多樣化及更完整的機會。

二、 研究方法及過程

其中研究方法請詳細說明1.採用之方法,2.採用本法之原因,3.預計可能遭 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4.重要儀器之配合使用情形,5.研究步驟。 (一) 研究採用之方法 1. 案例分析:蒐集自 1999 年至今申請綠建築標章中減廢面向指標的案件,

(13)

viii 快速檢視通過案例之得分項目、得分高低分佈等,辨識後續評估項目新 增、修正或變數微調。 2. 文獻回顧:藉由文獻回顧國內外綠建築指標系統,有助瞭解現今各系統 評估向之重點與計算原則,而回顧之內容不僅可確認我國綠建築指標評 估項目之強弱項,更可進一步探討計算準則之合適性與門檻值。 3. 專家座談:邀請產、官、學界之綠建築專家與公會團體等,除蒐集實務 界看法意見外,將逐步針對指標項目之修正提供合適意見及執行建議 等。 (二) 研究採用方法之原因 1.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直接檢討現階段申請與通過指標之案件,得快速 辨識案件申請之項目、得分重點等。 2. 文獻回顧:回顧相關研究與國外著名綠建築評估系統,將是最直接且最 快速檢視評估項目優劣方法之一,有助於後續評估項目之修正與調整。 3. 專家座談:透過專家會議可瞭解實務導入之困難與原則,並提供修正項 目之建議,可使指標項目更臻完備。 (三) 預計可能遭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 1. 案例取得與分析不易 本研究規劃分析通過指標門檻之案例蒐集,將商請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 心協助。 (四) 重要儀器之配合使用情形 無 (五) 研究步驟

(14)

本年度研究方法主要以蒐集文獻、專家訪談,並回顧通過綠建築指標合 格案例之特性,進行既有指標之調整,並將調整之內容納入手冊中。

三、 重要發現

(一) 近五年公開資料中,申請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方面共 77 件,結構合理化 F 申請比率達 35%;輕量化係數 W 的申請集中在主結構體;非金屬再生 建材使用率偏低,集中於高爐水泥的使用(36.7%);在耐久化中,耐震設 計低於 20%,維修性則以明管設計為主(60.8%) (二) 近五年公開資料中,申請廢棄物減量指標方面共 55 件,空氣汙染及土 方平衡項目是申請重點;而拆除廢棄物則以高爐水泥及面磚較高申請率, 但仍不到 50%;施工廢棄物項目申請率則是最低。 (三) 其中 LEED 較注重材料的減量以及再生材料的使用量;BREEAM 及 Green Mark 則與 LEED 亦同;CASBEE 則注重再生材料的使用量、建築 外觀設計、耐震要求以及施工現場防污措施;ASGB 以建築外觀設計、 耐震需求及明管設計為主;SBTool 則注重再生材料的使用率以及材料的 輕量化,相似的項目也比 LEED 較來得多。 (四)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之新公式建立:「E-符合規範之建築主體結構材料碳 排放量係數」有助於建築物之用途辨別。 (五) 「非金屬建材使用率 R」計算表格修正可避免以往只申請 CSR 及 CSER 之兩項目就可滿足門檻值之缺點。

四、 主要建議事項

建議一 提供《2015 年版之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修訂內容參考: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營建署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 建議針對新建立的「符合規範之建築主體結構碳排放減量」及「單位總樓

(15)

x 地板面積餘土產生量」,能進一步蒐集更多案例加以計算分析,包括構造 方式、用途別、區域等影響因子探討。 2. 建議針對綠建築標章其他家族之減廢面向指標,亦參照本研究成果進行調 整研究。 3. 建議將本研究成果納入下一版綠建築標章評估手冊調整。 建議二 建立建築工程碳足跡及落實永續資源利用:中長期建議 1. 除建築主體結構材料外,逐步擴大建築工程碳排計算之範疇,建立建築 工程碳足跡。 2. 導入建築工程施工與拆除階段,營建資源回收再利用之計算與評估,進 一步落實資源永續利用。 3. 在累積足夠標章案例後,檢討因應減廢面向指標門檻值調整,綠建築標 章等級級距是否有必要加以調整。

(1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國內綠建築標章制度自 1999 推動至今已超過 15 個年頭,申請候選證書與取 得標章案件數逐年增加,尤其近年來不管是中央或地方環評、都審及都更案件, 皆要求取得綠建築標章,甚或給予容積獎勵,使得綠建築標章案件更急速成長。 而在綠建築九大指標中減廢面向有廢棄物減量以及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其中廢棄 物減量指標主要是針對工程平衡土方、施工廢棄物、拆除固體廢棄物及施工空氣 污染等四大營建污染源進行評估,該指標從早期因工程平衡土方項目分數權重過 高,都會區建築只要有地下室開挖,就不易通過指標門檻而乏人問津。到後來雖 因工程平衡土方項目最差得分設定為 1.5 分,加上許多建築開發案因需取得銀級 以上綠建築標章,申請該指標的案件數逐步有成長,但截至目前為止,取得該指 標的絕大多數案件主要都是以混凝土高爐水泥使用及施工工地環保法規要求的 項目來得分,得分通常不高;而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主要是以減少建材資源使用來 達到減碳的效果,評估項目包括結構合理化、建築輕量化、耐久化及再生建材使 用,但如同廢棄物減量指標,申請該指標的案件數近年逐步有成長,然目前取得 該指標的大多數案件主要都是以混凝土高爐水泥使用及目前建築普遍採用的輕 隔間與明管設計項目來得分,得分通常也都不高。如此,目前綠建築標章中兩個 減廢面向指標並無法達成導引建築開發案重視建築廢棄物減量與減少碳排的目 的,也無法辨識不同開發案廢棄物減量與減碳作為的優劣,降低了指標的評估效 能。 再者,目前減廢面向指標評估項目內容與計分方式也有改善提升的空間。例 如工地餘土外運對於環境影響甚鉅,包括空氣污染、噪音、運輸耗油排碳,甚至 影響交通安全。但目前土方之評估主要側重現地平衡減少外運,對於無法達成平 衡,外運時就近選擇收容場所以減少運距,降低環境衝擊等,無法加以評估計分。 又對於建築廢棄物之回收再利用非常關鍵的拆除作業方式、施工工法、工地現場

(17)

2 分類回收配置規劃等,目前指標皆未評估。還有,目前指標內再生材料產品的使 用加分並未與再生綠建材標章結合,錯失使指標更多樣化及更完整的機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即研究修改目前綠建築標章中減廢面向指標的評估項目及內容, 導入更完整的建築廢棄物減量再利用與建築減碳觀念手法,以提升其評估效能, 俾利導引建築開發更符合國際間資源永續利用與節能減碳的潮流趨勢。 1. 研析自 1999 年至今申請綠建築標章中減廢面向指標的案件,了解其基 本特性、得分項目、得分高低分佈等,並舉辦與業界座談,蒐集實務界 看法意見,做為後續指標修正之參考依據。 2. 蒐集國內外建築廢棄物減量再利用與建築減碳之最新觀念作法,並召開 產官學座談會,確立納含於指標修正的項目與評估方式。 3. 研擬修改廢棄物減量指標與二氧化碳減量指標的評估項目及內容,經專 家會確認後更新,並草擬綠建築評估手冊廢棄物減量指標與二氧化碳減 量指標之內容,納入後續新版手冊。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其中研究方法請詳細說明1.採用之方法,2.採用本法之原因,3.預計可 能遭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4.重要儀器之配合使用情形,5.研究步驟。 一、研究採用之方法 1. 案例分析:蒐集自 1999 年至今申請綠建築標章中減廢面向指標的案件, 快速檢視通過案例之得分項目、得分高低分佈等,辨識後續評估項目新 增、修正或變數微調。 2. 文獻回顧:藉由文獻回顧國內外綠建築指標系統,有助瞭解現今各系統

(18)

評估向之重點與計算原則,而回顧之內容不僅可確認我國綠建築指標評 估項目之強弱項,更可進一步探討計算準則之合適性與門檻值。 3. 專家座談:邀請產、官、學界之綠建築專家與公會團體等,除蒐集實務 界看法意見外,將逐步針對指標項目之修正提供合適意見及執行建議 等。 二、研究採用方法之原因 1.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直接檢討現階段申請與通過指標之案件,得快速 辨識案件申請之項目、得分重點等。 2. 文獻回顧:回顧相關研究與國外著名綠建築評估系統,將是最直接且最 快速檢視評估項目優劣方法之一,有助於後續評估項目之修正與調整。 3. 專家座談:透過專家會議可瞭解實務導入之困難與原則,並提供修正項 目之建議,可使指標項目更臻完備。 三、預計可能遭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 1. 案例取得與分析不易 本研究規劃分析通過指標門檻之案例蒐集,將商請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 心協助。 四、重要儀器之配合使用情形 無 五、研究步驟 本年度研究方法主要以蒐集文獻、專家訪談,並回顧通過綠建築指標合格案 例之特性,進行既有指標之調整,並將調整之內容納入手冊中。本年度規劃之研 究步驟與流程,如圖 1-1 所示。

(19)

4 圖 1-1 研究流程圖(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 研究範圍確立 本研究將針對我國綠建築評估系統中減廢面向之指標(廢棄物減量、二氧化 碳減量)進行分析,在既有指標之架構下,探討納入更完整的建築廢棄物減量再 利用與建築減碳觀念手法之可能。 2. 彙整國內外綠建築評估系統之減廢準則 為了瞭解國外目前廢棄物減量或二氧化碳減量之方法,本研究將針對國內外 綠建築評估系統、溫室氣體管理規範、先進國家減廢與碳排放評估等進行回顧, 輔助本研究研析與釐清國內外建築工程作為、工法、材料等評估項目之計算方法,

(20)

以利後續納入修正之參考。 3. 檢視申請減廢面向指標之案例現況 本研究將檢視既有案例之內容,快速辨識及彙整通過案件之「申請項目」、「得 分高低」、「未申請項目」等內容,簡易分析現階段申請案例之內容,以輔助後續 指標項目調整之作業。 4. 減廢面向指標之檢討 將會蒐集國內、外綠建築工程評估廢棄物減量與二氧化碳減量之手法與規定, 並搭配實際案例申請現況,初步彙整減廢面向指標中可修正或新增之內容。 5. 專家訪談與座談 邀集相關產、官、學界等相關專家召開 1~2 場座談會議,汲取現有綠建築導 入實務經驗與執行困難,以符合實務課題及國際趨勢為前提,並逐步研析與檢討 減廢面向指標修正之可能,並將訪談內容與建議納入後續項目修正之參考,以求 落實系統實用性,並反應實務操作需求。 6. 修正廢棄物減量與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依據初步專家訪談與文獻回顧之成果,建立候選評估項目與可調整內容,透 過多次專家座談之方式,逐一審查候選項目。在既有架構不變之前提下,分析國 內、外指標評估系統之計算原則與準則,研議廢棄物減量與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修 正之可能。 7. 草擬手冊 研擬修改廢棄物減量指標與二氧化碳減量指標的評估項目及內容,經專家會 確認後更新,並草擬綠建築評估手冊廢棄物減量指標與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之內容, 納入後續新版手冊。 8. 成果報告撰寫 依審查意見修正研究結果並撰寫成果報告。

(21)

6

第四節 研究成果

本研究研擬修改廢棄物減量指標與二氧化碳減量指標的評估項目及內容,並 草擬綠建築評估手冊之修改,建議納入後續新版手冊,如此可提升綠建築標章減 廢面向指標評估效能,將建築減廢的觀念做法更落實推廣於國內建築工程中。 此外,本研究研擬指標修改將國外於建築減廢之觀念作法導入,使國內綠建 築評估更符合國際間資源永續利用與節能減碳的潮流趨勢,有利國內 EEWH 綠建 築標章制度之國際接軌。

(2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現有減廢面向指標申請案件彙整分析

截至 2015 年 12 月 30 日止,申請通過「綠建築標章」之總案件共 1,707 件。 自民國 100 年行政院推動之「綠建築推動方案」規定總造價 5,000 萬元以上的公 共工程案件,須先取得「候選綠建築證書」始得核發建造執照,促使其完工後便 於申請「綠建築標章」之案件逐年增加。本研究可從圖 2-1 發現,自 100 年起每 年申請之案件皆超過 150 件,顯示政府法令之影響,確實有助於綠建築或相關永 續議題之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際永續議題之發展與我國政策之推行下,申請廢棄物減量指 標或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之案件確實有顯著成長,如圖 2-2 所示。然而,在初步分 析認證案件之內容後發現,目前通過或申請減廢面向之指標之案例數量仍偏低, 其中通過廢棄物減量指標之案件共 269 件,占總案件 15.8%,通過二氧化碳減量 指標之案件共 319 件,佔總案件 18.7%,而同時通過兩指標之案件共 177 件,僅 佔總案件 10.4%,顯示出減廢面向指標之推廣或導入仍有提升之需要。 本研究蒐集了近五年的公開指標申請資料,在申請二氧化碳減量指標方面共 77 件,如表 2-1,結構合理化 F 申請比率達 35%;輕量化係數 W 的申請集中在 主結構體;非金屬再生建材使用率偏低,集中於高爐水泥的使用(36.7%);在耐 久化中,耐震設計低於 20%,維修性則以明管設計為主(60.8%)。而申請廢棄物 減量指標有 55 件,如表 2-2,空氣汙染及土方平衡項目是申請重點;而拆除廢棄 物則以高爐水泥及面磚較高申請率,但仍不到 50%;施工廢棄物項目申請率則是 最低。

(23)

8 圖 2-1 近年通過綠建築認證之案件數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本研究整理) 圖 2-2 近年通過減廢面向指標之案件數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本研究整理) 表 2-1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使用率檢討 申請內容 評估項目 使用率 結構合理化 F a 平面規則性 32.9% b 長寬比 34.2% e 樓板挑空率 34.2% g 立面退縮 34.2% h 立面出挑 32.9% i 層高均等性 34.2% j 高寬比 34.2%

(24)

(資料來源:[27]、本研究整理) 表 2-2 廢棄物減量指標使用率檢討 輕量化係數 W W1 主結構體 97.4% W2 隔間牆 55.3% W3 外牆 19.7% W4 衛浴 1.3% W5RC、SRC 構造混凝土減量設計 0.0% 非金屬再生建材 使用係數 R x1 高爐水泥 36.7% x2 高性能混凝土 21.5% x3 室內再生面磚、地磚 20.3% x4 室外再生面磚、地磚 22.8% x5 立面再生面磚、地磚 10.1% x6 再生級配骨材 3.8% x7 其他 3.8% 耐久化係數 D d1 建築物耐震力設計 7.6% d2 柱樑部位耐久設計 19.0% d3 樓版部位耐久設計 20.3% d4 屋頂防水層 44.3% d5 空調設備管路 50.6% d6 給排水衛生管路 d 60.8% d7 電氣通信線路 49.4% d8 其他有助於提升耐久性之設計 3.8% 申請內容 評估項目 使用率 土方平衡 有利他案之土方 Mr 7.3% 是否交換 7.3% 施工廢棄物 r1 金屬系統模版 0.0% r2 鋼承版系統或木模系統模版 5.5% r3 預鑄外牆 0.0% r4 預鑄樑柱 0.0% r5 預鑄樓版 0.0% r6 預鑄浴廁 0.0% r7 乾式隔間 3.6% r8 其它工法 1.8% 拆除廢棄物 x1 高爐水泥 34.5%

(25)

10 (資料來源:[27]、本研究整理)

第二節 國內外綠建築設計及指標評估相關研究

EEWH 綠建築標章減廢面項指標評估分為 CO2與廢棄物減量兩部份,過往 研究多由後端營建廢棄物產出做探討,包含產出之減量、流向管控、營建資源再 利用等,而本研究希望可透過蒐集的減廢之相關研究,探討現階段 EEWH 的評 估指標的適用性及評估效能,相關研究如表 2-3 所示。 表 2-3 國內外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相關文獻 x2 高性能混凝土 12.7% x3 再生混凝土骨材 5.5% x4 再生面磚 29.1% x5 其他 3.6% 空氣汙染 清洗措施 90.9% 污泥沈澱 49.1% 路面防塵 63.6% 灑水噴霧(工地的車行路面) 89.1% 灑水噴霧(推料棄土區/傾卸作業) 58.2% 灑水噴霧(裸露地面) 69.1% 防塵罩(結構體施工後加裝防塵罩網,採用網徑 0.5mm,網距 3mm 為基準) 81.8% 防塵罩(土石運輸車離工地前覆蓋不透氣防塵塑 膠布) 76.4% 防塵圍籬 90.9% 防塵覆被 21.8% 其它措施 1.8% 文獻作者 探討標的 研究摘要 黃亮達(2002) 綠建築 經由問卷對於台灣前五百大服務業中的營建 業之實地調查,了解綠建築推動之現況,並 分析各企業對綠建築之看法與接受程度。 林政賢(2003) 綠 建 築 廢 棄 物 減 量 指標 根據過往廢棄物減量指標的四個係數 PIe、 PIb、PId、PIa 得分情形,提供建議修改得分 比重以便誘導申請者可利用各評估項目得到 分數。 曲筱帆(2003) 綠建築 彙整各國推廣綠建築的作法以探討我國綠建

(26)

築政策之機制,除進行綠建築相關應用工具 之比較介紹,也針對國內案例進行實證計 算,並檢討我國綠建築標章制度。 Lawrence Lesly Ekanayake, George Ofori(2004) 減廢評估 探討廢棄物之來源,並將建築分為梁柱牆結 構系統、樓版結構系統、牆結構系統、牆面 飾材、地板飾材、天花板系統、屋頂系統等 7 項以問卷決定其係數,做為建築方案比較之 依據。 吳穹霑(2005) 綠建築 針對台灣住宅之特性,提出永續整建之建 議,並彙整各國之相關政策、研究課題以及 技術與產品,以達到節能、居住健康、資源 循環再利用與減廢等。 吳啟炘(2006) 綠 建 築 廢 棄 物 減 量 指標 從成本、法令、建築師態度、業界態度、政 府態度及建材回收再生樣式等方面,探討國 內綠建築之廢棄物減量指標未被廣泛採用之 原因,並修正及簡化評估方式。 邱騰誼(2007) 綠建築 對台中、彰化、南投地區之建築設計者進行 調查,探討影響「設計者」進行「綠建築設 計」的主要因素及自覺面臨之助力及阻力。 澳洲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7) 減廢設計 探討從能源、運輸、材料、廢棄物等面向探 討建築設計應考量之作為。 英國 Waste & Resources Action Programme(2008) 減廢設計 針對建築設計時應如何考量減廢,提出五大 原則與需考量之關鍵問題,以原則性的論 述,並以舉例方式提出相關減廢設計手法。 Osmani M.,Glass J.,Price A.D.F. (2008) 減廢設計 針對英國前一百大的建築公司做問卷發放, 探討設計過程中可能產生之浪費,並了解常 用之減廢設計策略,包含使用標準尺寸和單 位、預鑄構件、使用定尺料等。 侯文祥(2010) 綠建築 擬定「農村綠建築簡易評估指標與基準」及 「農村綠建築設計圖例」等建議內容外,探 討減廢指標與結構體的關聯性。 林憲德(2011) 綠建築 探討台灣建築產業中,營建廢棄物的來源及 原因,而促使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推動綠建 築政策。

Tao Wang et al. (2014) 綠建築廢 棄物減量 指標 此研究依據全生命週期之碳排放計算為原 則,探討綠建築具備的減碳功效,並建議綠 建築評估系統重視溫室氣體排放能力計算之 項目,鼓勵低碳能源及高性能設備之開發與 使用。 吳瓊玉(2015) 綠建築 本研究統計民間及公有案件對綠建築指標各 項目通過總數,並進行比較與檢討。結果顯 示公有案件注重綠化設計,民間案件減廢指

(27)

12

(資料來源:[1,2,3,4,5,6,7,8,9,10,11,12,13,14,15,16]、本研究整理)

林政賢(2003) 分析廢棄物減量指標中的四個係數 PIe、PIb、PId、PIa 得分 情形,呈現出其主要得分皆來自 PIe,其次為 PIa,並由於 PIe 得分比重過大, 而使 PIb 及 PId 皆少有得分情形,建議降低 PIe 之比重以便誘導申請者利用 PIb 與 PId 值得到分數。 曲筱帆(2003) 的研究顯示,「營建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種類及管理方式」雖提 及了營建廢棄物的再利用種類與方法,卻沒有明文規定建築物的「建材回收率」。 所以該研究建議應該要制定我國建築物之「建材回收率」才有效抑制營建廢棄物 的產生,也可避免盜採砂石所引起的環境危機。 吳啟炘(2006) 經次級資料分析及德爾菲專家訪談法,探討廢棄物減量評估 指標未被廣泛採用之因素及研擬對策。該研究發現廢棄物減量未被廣泛採用之原 因可從成本、法令、建築師態度、業界態度、建築習性、政府態度及建材回收再 生樣式等方面進行檢討。 2005 年農委會曾嘗試導入農村綠建築評估基準及設計概念,侯文祥(2010) 的研究中,除擬定「農村綠建築簡易評估指標與基準」及「農村綠建築設計圖例」 等建議內容外,無法以更多的數值分析提供農村綠建築設計手法應用在農村住宅 後評估效益上之影響。本研究顯示在不更動設計外型及空間配置條件下再進行一 次評分,結果顯示 CO2 減量指標與變更主結構與外殼結構關聯性較強,而廢棄物 減量指標與土方不平衡比例以及鋼構結構採用與否的關聯性較強。 標成效較高。 Zezhou Wu et al. (2015) 綠建築廢 棄物減量 指標 此研究針對目前五個知名綠建築評估系統 (包含 LEED、BREEAM、GG、ESGB、GBI)的減廢 評估項目進行比較。

Seungjun Roh et al. (2015)

綠建築廢 棄物減量 指標

此研究針對建築物溫室氣體排放開發涵蓋施 工與使用階段之 Building Life Cycle Carbon Emissions Assessment Program (BEGAS 2.0),並指出完善的材料碳排放資料庫與有 效碳排放計算原則,才能反應出對環境之影 響。

(28)

林憲德(2011)曾在專題報導中,指出台灣的建築產業消耗了大量的水泥,也 排放了很多的營建廢棄物,原因在於國內砂石價格低廉且鋼筋混凝土構造技術簡 單,使台灣成為世界上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最多的地方,比率約為 95%。而且因 砂石的需求量約有 5 成盜採自河川山谷而衍生出諸多社會問題。因此綠建築的推 行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的努力。

Tao Wang et al.(2014)依據全生命週期之碳排放計算為原則,指出具綠建 築合格之建築物應比為具認證之建築具備減碳功效,甚至達到零排放之可能,但 是綠建築評估系統鮮少考量建築物實際溫室氣體排放之能力。透文獻回顧與實際 案例之計算,此研究建議綠建築評估系統應重視溫室氣體排放能力計算之項目且 溫室氣體排放應以全生命週期計算,再者應鼓勵低碳能源及高性能設備之開發與 使用。 吳瓊玉(2015) 統計民間及公有案件對綠建築指標各項目通過總數之檢討, 結果顯示公有案件因公共工程關係,較注重於綠化方面設計,「二氧化碳減量指 標」及「廢棄物減量指標」之成效較差;民間案件因偏好施作鋼骨及其他輕量構 造,故在「二氧化碳減量指標」及「廢棄物減量指標」之使用成效較高。就法規 面,「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中的結構合理化、建築輕量化及耐久化,廢棄物減量 指標」中的土方及施工廢棄物都尚未作為法令規範,故約束力尚不足。

Zezhou Wu et al. (2015) 針對目前五個知名綠建築評估系統(包含 LEED、 BREEAM、GG、ESGB、GBI)的減廢評估項目進行比較,該研究發現此五個綠建築評 估系統中減廢面向之評估仍以 3Rs(Reduce , Reuse, Recycle)為主軸,其中 ESGB 特別強調廢棄物處理之項目,而在管理議題上 GG 和 ESGB 更專注於減量(Reduce), 而 LEED,BREEAM 和 GBI 則多採再利用和再循環之原則。 過往研究透過已獲得綠建築標章的綠建築統計資料,提供不少目前綠建築指 標的不足與限制,但尚未提出完整、具體的解決方案。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過往 的綠建築標章的統計資料及國內外相關指標系統的比較,提出減廢指標的修正方 案以提升台灣綠建築標章的評估效率及適用性。

(29)

14

第三節 國內外綠建築相關評估指標系統

國內外對於建築之指標評估系統已發展具有相當規模,其中也不乏針對廢棄 物處理之建議事項,包含臺灣綠建築指標 EEWH(Ecology,Energy Saving,Waste Reduction,Health)、英國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美國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指標、加拿大 SBTool(Sustainable Building Tool)、日 本 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等。 2.3.1 臺灣綠建築指標 EEWH 2003 年我國行政院啟動「綠建築推動方案」四年計畫,強制經費五千萬元 以上的大型公有建築物必須取得「綠建築候選證書」。隨後,在 2008 年推出「生 態都市綠建築推動方案」,在 2010 年推出「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隨著綠建築 及永續國土綠色產業之政策的擴展,「綠建築家族評估體系」也於 2009 年在內政 部建築研究所的推動之下誕生。2011 年以 1999 年最基本通用的綠建築基本型的 「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為定位,正式改編為「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EEWH-BC),並擴大至不同綠建築類型,開發完成「綠建築評估手冊-社區類」 (EEWH-EC)、「綠建築評估手冊-廠房類」(EEWH-GF)、「綠建築評估手冊-舊 建築改善類」(EEWH-RN)及「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EEWH-RS),一共五 種「專用綠建築評估手冊」,如表 2-4 所示,目前已更新到 2015 版。 表 2-4 EEWH 綠建築家族評估系統與適用對象 專用綠建築評估系統 適用對象 一 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EEWH-BC) 除了下述二~四類以外的新建或既有建築 二 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 (EEWH-RS) 供特定人長或短期住宿之新建或既有建築 (H1、H2 類) 三 綠建築評估手冊-廠房類 (EEWH-GF) 以一般室內作業為主的新建或既有工廠建築

(30)

(資料來源:[17]、本研究整理) EEWH-BC 以生態、節能、減廢、健康四大範疇與九大指標為主要架構, 並設立「創新設計」的優惠升級辦法。其中,「日常節能指標」與「水資源指標」 為必要門檻指標。而其他不同類型之建築物會因其不同特性,而評估不同的指標, 詳見表 2-5。評估完成後的綠建築,可透過分級制度獲得分級獎勵。分級制度劃 定為五個概率區間作為標準,以得分概率 95%以上為鑽石級、80%~95%為黃金 級、60%~80%為銀級、30%~60%為銅級、30%以下則為合格級等五等級。 表 2-5 CO2減量指標與廢棄物減量指標簡易查核表 (資料來源:[17]、本研究整理) 2.3.2 英國 BREEAM 2014 BREEAM 評估項目主要根據(1)能源、(2)運輸、(3)污染、(4)廢棄物、 (5)水資源、(6)土地使用與生態價值、(7)健康與福祉、(8)材料、(9)管 理、(10)創新等十大議題來評分 。它對於不同觀點並不賦予權重評分,最終評 四 綠建築評估手冊-舊建築改 善類(EEWH-RN) 取得使用執照三年以上,且建築更新樓版面積 不超過 40%以上之既有建築物 五 綠建築評估手冊-社區類 (EEWH-EC) 鄰里單元社區、新開發住宅社區、既成住宅社 區、農村聚落或原住民部落、科學園區、工業 區、大學城、商業區、住商混合區、工商綜合 區與物流專用區等 四大範疇 九大指標 BC RS GF RN EC 生態 一、生物多樣性 V V V V 二、綠化量指標 V V V V V 三、基地保水指標 V V V V V 節能 四、日常節能指標 V V 減廢 五、CO2減量指標 V V V V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V V V V 健康 七、室內環境指標 V V 八、水資源指標 V V V V 九、汙水垃圾改善指標 V V V

(31)

16 估以上述議題之最低得分與總得分來評判其為:Fair、Good、Very Good、Excellent 等四階段。 大部份跟二氧化碳減量與廢棄物減量的相關指標都在材料和廢棄物(Material, Waste)項目裡面,評估項目總表如表 2-6 所示。 根據評估總表與 EEWH 二氧化碳減量相關評估項目為 1. 生命週期的影響、 2. 責任材料採購、3. 材料效率、4. 回收骨材、5. 適應氣候變遷。 與 EEWH 廢棄物減量相關之評估項目為 1. 營建施工還有拆除廢棄物管理計 畫、2. 回收骨材、3. 營建廢棄物管理、4. 推估天花板和地板裝潢。

表 2-6 英國 BREEAM 2011 New Construction 評估議題

(資料來源:[18]、本研究整理) 減少 CO2排放量 耗水量 能源監控 水質監測 外部照明節能 漏水檢測和預防 低或零碳技術 節水設備(流程) 冰庫節能 廢 棄 營建廢棄物管理 交通運輸系統節能 再生骨材 實驗室系統節能 營運廢棄物 節能設備(流程) 推估天花板和地板飾材 空間乾燥 材 生命週期的影響 運 無障礙公共交通 環境美化和邊界保護 鄰近設施 材料採購責任 單車設施 絕緣 最大停車能力 設計的穩健性 旅次計劃 污 冷媒的影響 土 地 和 生 選址 加熱/降溫 的 NOx 排放 生態價值的地點/保護生態功能 地表水徑流 緩解生態影響 減少夜間光污染 加強現地生態 噪音衰減 對生物多樣性的長期影響 管 永續採購 健 康 和 福 視覺舒適 負責的建設行為 室內空氣質量 施工現場的影響 熱舒適 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水質 可服務期間的規劃和成本計算 隔音性能 創 新的技術、流程或作法 安全和保安

(32)

2.3.3 美國 LEED V4.評估系統

美國 LEED 評估之內容主要涵蓋下列八個面向:(1)永續敷地計畫

(Sustainable Sites)、(2)水資源利用 (Water Efficiency)、(3)能源效率與 大氣層 (Energy &Atmosphere)、(4)材料和資源 (Materials & Resources)、(5) 室內環境品質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6)地點與交通(Location & Transportation)、(7)創新(Innovation)、(8)地域優先(Regional Priority)。 大部份跟二氧化碳減量與廢棄物減量的相關指標都集中在材料和資源(Material & Resources)指標,LEED 評估項目總表如表 2-7 所示。 表 2-7 美國 LEED 指標評估項目 地點與交通 材料和資源 鄰近發展地點 回收物儲存與收集 敏感地保護 建設廢棄物管理計畫 高優先地區 建築生命週期影響 周邊密度和多樣化用法 建築物產品揭露與最佳化-環境產品宣言 品質運輸的管道 建築物產品揭露與原生材料採購最佳化 腳踏車設施 建築物產品揭露與最佳化-材料成分 停車場碳足跡減量 建設廢棄物管理 綠交通工具 永續敷地計畫 室內環境品質 營建活動污染預防 最低 IAQ 表現 場址評估 環境尼古丁控制 工地發展- 棲息地保護與回復 IAQ 強化策略 開放空間 低排放材料 雨水管理 建設 IAQ 管理計畫 熱島效應 IAQ 評估 光污染減量 熱舒適度 能源效率與大氣層 室內採光 基本調試和驗證 採光 最低能源表現 品質視野 建築物等級能源量測 聲音表現 基本冷卻管理 室內環境品質 加強試運行 水資源利用 最佳能源表現

(33)

18

(資料來源:[19]、本研究整理) 其評定等級的方法是用通過之選項計算總得分後,凡是得到 40 分以上者, 即可獲得 LEED 認證(LEED Certified)。而按照分數多寡,總共可評定為四個 等級,最高者為 80 分以上的白金級認證(Certified Platinum),其次為 60~79 分 的黃金級認證(Certified Gold),再其次為 50~59 分的銀級認證(Certified Silver), 最後為 40~49 分的符合認證(Certified)。

2.3.4 加拿大 SBTool

SBTool 為加拿大的綠色建築評估指標系統,其前身為 GBTool,起初為由加 拿大自然資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發起建立,並於 2002 年移交給 iiSBE(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for a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進行管理與發展 目前陸陸續續更新至 2015 年版。此系統建立在 EXCEL 平台上,評估基準值設定 來自國際間不同專家配合地域性發展出的數值。而該套建築評估法也反應出不同 國家以及地區所重視的優先條件、文化等等,更能因地制宜,因此適用於各國家、 地區以及各類建築甚至不同氣候。評估的項目為七大因素:(1)基地選擇、開發 與發展、(2)能源與資源消耗、(3)環境負荷、(4)室內環境品質、(5)服務品質、 (6)社會與經濟面、(7)文化與感知,如表 2-8 所示。 表 2-8 加拿大 SBTool 指標系統架構 室外使用水減量 優越能源良策 室內使用水減量 需求回應 建築物等級使用水減量 再生能源產品 冷卻塔使用 強化冷卻管理 水量測 綠能源與碳補償 創新 地域優先 創新 地域優先 LEED 認可專業人員 指標 A 工址選擇,專案規劃與進展 A1 工址選擇 A2 都市計畫與工址進展

(34)

(資料來源:[20]、本研究整理) 2.3.5 日本 CASBEE 日本原有針對環境負荷的 AIJ-LCA 評估系統(1998 年)與針對住宅的環境 共生住宅評估法(1998 年);而近年來因各國相繼推出綠建築評估指標,乃跟隨 潮流於 2002 年建立起屬於該國之綠建築評估體系,以建築物為主的 CASBEE。 指標 B 能源與資源消耗 B1 全生命週期非再生能源 B2 設備運作的尖峰電力需求 B3 材料 B4 飲用水、雨水與中水 指標 C 環境負荷 C1 溫室氣體逸散 C2 其他氣體逸散 C3 固體與液體廢棄物 C4 現地衝擊 C5 其他區域性衝擊 指標 D 室內環境品質 D1 室內空氣品質 D2 通風 D3 空氣溫度與相對濕度 D4 日照與照明 D5 噪音與聲響 指標 E 服務品質 E1 營運的安全與保全 E2 效能與效率 E3 操控性 E4 容忍性與適應性 E5 營運表現的維持 指標 F 社會與經濟層面 F1 社會層面 F2 成本與經濟 指標 G 文化與知覺層面 G1 文化與遺產 G2 感性

(35)

20

CASBEE 應用建築環境性能效率(BEE)的觀念作為評估的依據;所謂建築環境 性能的效率,即是建築物與環境所營造出的環境品質(Q:Quality)與其所產生 的環境負荷(L:Load)之比值,主要是抑制建築物耗能、資源消耗以及對建築 用地外環境的負面影響。其依比值的高低分為 Excellent、Very good、Good、Fairly Poor、Poor 五個等級。日本 CASBEE 評估系統包含之環境品質(Q:Quality) 與環境負荷(L:Load)內容如表 2-9 及表 2-10 所示。 表 2-9 日本 CASBEE Q 評估項目 指標 次指標 評估項目 Q1.室內環境 1.聲環境 1.1 噪音 1.2 隔音 1.3 吸音 2.熱環境 2.1 室內溫度控制 2.2 濕度控制 2.3 空調系統的類型 3.光環境 3.1 自然光利用 3.2 防眩措施 3.3 照明度 3.4 照明控制 4.室內空氣品質 4.1 資源控制 4.2 通風 4.3 運行管理 Q2.服務品質 1.服務能力 1.1 功能性與可用性 1.2 舒適度 1.3 維護 2.耐久性&可靠性 2.1 抗震 2.2 組件的使用壽命 2.4 可靠性 3.使用彈性&適應性 3.1 空間裕度 3.2 地板負荷裕度 3.3 設備的可更新性 Q3.室外環境 (建築用地內) 1.保護&創建生活小區 2.城市景觀&風景

(36)

(資料來源:[21]、本研究整理) 表 2-10 日本 CASBEE LR 評估項目

(資料來源:[21]、本研究整理) 2.3.6 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系統

中國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系統又簡稱 ASGB(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2015 年已發行最新 2014 年版,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和上海市劍竹 3.地方特色&戶外美化 3.1 注重地方特色&舒適的改進 3.2 現場的熱環境改善 指標 次指標 評估項目 LR-1 能源 1.降低建築物冷熱負荷 2.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 用 3.設備系統的高效化 4.高效運行 4.1 監控 4.2 運行管理系統 LR-2 資源與材料 1.水資源保護 1.1 節水 1.2 雨水&汙水再利用 2.使用低環境負荷材料 2.1 減少材料使用 2.2 現有結構框架的繼續使用 2.3 回收材料作為結構材料 2.4 回收材料作為非結構材料 2.5 木材來源從永續林業 2.6 努力提高零部件和材料的 可重用性 3.避免使用易汙染的材 料 3.1 使用的材料無有害物質 3.2 CFCs 和鹵代甲烷的排放 量 LR-3 建築用地外環境 1.考慮全球暖化 2.考慮當地環境 2.1 空氣污染 2.2 熱島效應 2.3 對當地基礎設施之負擔 3.考慮周圍環境 3.1 噪聲,振動和氣味 3.2 風/沙害及日光阻礙 3.3 光污染

(37)

22 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相關單位,以中國原國家標準 2006 年版為基礎進 行修定完成。其共分為 11 章節,主要包含的內容有:(1)總則、(2)術語、(3)基 本規定、(4)節地與室外環境、(5)節能與能源利用、(6)節水與水資源利用、(7)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8)室內環境品質、(9)施工管理、(10)運營管理、(11) 提高與創新。其中,(4)~(10)為本標準主要評估的 7 項綠建築指標項目。 本標準評分方式為各指標評分項目實際得分值除以適用於該建築的評分項 總分值再乘以 100 分計算,而得到 7 類指標各自的評估分數 Q1、Q2、Q3、Q4、 Q5、Q6、Q7,另外可再按照(11)提高與創新的規定獲得加分項目的附加得分 Q8。 最後總得分會根據各指標評分項的權重ω1~ω7而得,如下述公式及表 2-11 所示。 綠色建築分為 3 個等級,均應滿足本標準所有控制項的要求,且每類指標的評分 項得分不應小於 40 分。當綠色建築總得分分別達到 50 分、60 分、80 分時,獲 得的綠色建築等級分別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 ∑ 𝑄 = 𝜔1𝑄1+ 𝜔2𝑄2+ 𝜔3𝑄3+ 𝜔4𝑄4+ 𝜔5𝑄5+ 𝜔6𝑄6+ 𝜔7𝑄7+ 𝑄8 表 2-11 綠色建築各類評價指標的權重 註:(1)表中“ -”表示施工管理和運營管理兩類指標不參與設計評價。 (2)對於同時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單體建築,各類評價指標權重取為居住 建築和公共建築所對應權重的平均值。 (資料來源:[22]、本研究整理)

2.3.7 新加坡 BCA Green Mark

新加坡的綠色標誌(Green Mark)是由其營建署(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 BCA)自 2005 年起制定實施,目前最新已有新建非居住建築 2015 更新 ω1 ω2 ω3 ω4 ω5 ω6 ω7 設計評 價 居住建築 0.21 0.24 0.20 0.17 0.18 - - 公共建築 0.16 0.28 0.18 0.19 0.19 - - 運行評 價 居住建築 0.17 0.19 0.16 0.14 0.14 0.10 0.10 公共建築 0.13 0.23 0.14 0.15 0.15 0.10 0.10

(38)

版及新建居住建築 4.1 版。其目的在於提升建築環境的永續性和提高建築發展的 環境意識,評估的範疇包括能源效率、用水效率、環境保護、室內環境品質及其 他綠色概念與創新,如表 2-12 所示。得到 50 分以上即可獲得綠色標誌之認證, 若達到 75 分、85 分或 90 分以上,又可分別得到金色、金色 Plus 及白金認證。 表 2-12 Green Mark 指標項目與評分 類別 配分 能源相關需求 至少 30 分 能源效率 建築外殼的熱能效率 15 自然通風設計及空調系統 22 採光 6 人工照明 10 停車場的通風 6 升降機 1 節能功能 7 再生能源 20 小計 87 其他綠色需求 至少 20 分 用水效率 節水配件 10 用水監測 1 灌溉系統和美化 3 小計 14 環境保護 永續建築 10 永續產品 8 綠地提供 8 環境管理措施 8 綠色運輸 4 雨水管理 3 小計 41 室內環境品質 噪音程度 1 室內空氣污染 2

(39)

24 (資料來源:[23]、本研究整理)

第四節 建築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之彙整

本研究依據文獻回顧之彙整,先擷取具減廢效益之具體手法,惟各文獻所列 之減廢範疇與本研究之定義不盡相同,故就以各文獻所提及之設計手法作擷取, 而後進行歸納、分層,以作為本研究之減廢面向分析架構。 2.4.1 國內外減廢設計相關研究歸納 本研究係透過國內外以設計減廢為主題之研究做手法之萃取,針對建築造 型及結構形式,僅林憲德(2010)在綠建築 84 技術一書中提及,主要包含簡樸的 建築造型與室內裝修、合理的結構系統、結構輕量化與木構造四項,本研究將前 兩項涉及建築造型之項目合併,各項並依據其敘述列出實際作為,而相較於此, 國外相關研究則是對於易拆解設計、標準化材料的使用、設計空間的應用靈活性 等項目有所著墨,相關研究會提到的主要為建築軀體再利用、採用再生建材、採 用預製元件等三項,從整體來看,各研究所提之手法主要考量目標可分為減少材 料使用、選用再利用及再使用材料、減少剩餘土方量、減少施工時之耗材或損耗、 增加未來裝修之便利性等五大面向,彙整結果如表 2-13 所示。 廢棄物處理 1 潮濕地區的室內空氣品質 2 小計 6 其他 創新 7 小計 7 總計 155

(40)

表 2-13 國內外減廢設計相關研究歸納 執行手法 作為 主要考量 相關研究 A B C D 簡 單 的 建 築 造 型 與 合理結構 外型應盡量簡單、均勻、對稱 降低結構需求,減 少材料使用 V 層高均等 V 建 築 結 構 輕量化 輕量鋼骨結構 V 木結構 V 採用輕量的金屬帷幕外牆 V 採用輕隔間 V 中高層部分避免大量使用石材 V 設 計 考 量 材 料 的 標 準尺寸 使用定尺料 降 低 材 料 裁 切 可 能,減少材料需求 V 設計採用標準尺寸和單位 V 簡 樸 的 室 內裝修 簡單室內裝修 最小化室內裝修, 減少材料使用 V 建 築 軀 體 再利用 保留舊建築之樑、柱或版 使用舊有材料,減 少拆除廢棄物 V V V V 使用拆解後舊建築之樑、柱、 版 V V V V 採 用 再 生 建材 採用高爐水泥 使用再生材料,消 耗廢棄物 V V V V 採用再生骨材 V 經過認證之再生建材產品 V 簡 化 材 料 的使用 減少材料使用種類 考慮未來回收性, 增加資材再利用或 再使用的可能 V 土方平衡 多餘土方用於現場地形改造 土方直接用於需求 地,減少剩餘土方 V 多餘土方用於其他基地工程之 土方平衡 V 減 少 實 際 餘土產出 減少地下室開挖 降低開挖需求量, 減少剩餘土方產出 V V 採 用 預 製 元件 採用預鑄外牆 減少模板損耗,減 少材料損耗 V V V V 採用預鑄柱樑 V 採用預鑄樓版 V 採用預鑄浴廁 V 明管設計 明管設計 降低維修難度,減 少維修廢棄物 V

(41)

26 (資料來源:[8,9,10,24]、本研究整理) 2.4.2 國內外建築減廢相關評估指標歸納 對於評估指標來說,絕大多數國外的指標項目都是以原則性的方式進行鼓 勵,因此並無太多實際作為供參考,而國內則是在特定項目給予優惠計分,因此 提出許多減廢相關建議手法或作為,做為優惠計分之依據。因國外對於減廢指標 項目多是用整體廢棄物的比例做評估,僅有英國 BREEAM 指標之廢棄物指標項 目提及較多之實際建議,其他多數對於減廢手法都是從材料相關指標擷取,共同 會提到的主要有建築軀體再利用、採用再生建材、使用具永續森林認證木材,主 要還是針對建材的再利用與再使用,且國外並無對木建築有特別評分項目,而是 直接針對木材選用時要求使用永續森林認證之木材。從整體來看,其主要考量之 目標還是可以同前述相關研究相當,為減少材料使用、選用再利用及再使用材料、 減少剩餘土方量、減少施工時之耗材或損耗、增加未來裝修之便利性等五大面向, 彙整結果如表 2-14 所示。 易 拆 解 設 計 採用螺絲、螺栓、釘等易拆解 接點 增加構建未來再使 用可能,減少未來 變更或拆除之廢棄 物 V V V 標 準 化 材 料的使用 採用常見規格與材料 易於更換維護,減 少特規材料需求 V 設 計 空 間 的 應 用 靈 活性 採用易拆換之乾式隔間 減少未來空間需求 變動之裝修廢棄物 V

A:Osmani M.,Glass J.,Price A.D.F.(2008) B:英國 WRAP(2008) C:澳洲 ESD(2007) D: 林憲德(2010)

(42)

表 2-14 國內外建築減廢相關評估指標歸納 執行手法 作為 主要考量 指標系統 E F G H I 簡單的建築 造型與合理 結構 外型應盡量簡單、均勻、對稱 降低結構需求, 減少材料使用 V 層高均等 V 建築結構輕 量化 輕量鋼骨結構 V V 木結構 V 採用輕量的金屬帷幕外牆 V 採用輕隔間 V 採用高性能混凝土 V 簡樸的室內 裝修 簡單室內裝修 最 小 化 室 內 裝 修,減少材料使 用 V V V 確認未來使用者的需求 V 建築軀體再 利用 保留舊建築之樑、柱或版 使用舊有材料, 減少拆除廢棄物 V V V V V 使用拆解後舊建築之樑、柱、 版 V V V V V 採用再生建 材 採用高爐水泥 使用再生材料, 消耗廢棄物 V V V 採用再生骨材 V V 經過認證之再生建材產品 V 使用易於回 收之材料 採用公告可回收建材 考 慮 未 來 回 收 性,增加資材再 利用或再使用的 可能 V 使用具永續森林認證木材 V V V V 土方平衡 多餘土方用於現場地形改造 降 低 開 挖 需 求 量,減少剩餘土 方產出 V 多餘土方用於其他基地工程之 土方平衡 V 減少實際餘 土產出 減少地下室開挖 降 低 開 挖 需 求 量,減少剩餘土 方產出 V 採用高使用 效率之耗材 採用金屬系統模板 減少模板損耗, 減少材料損耗 V 採用系統模板 V 採用預製元 件 採用預鑄外牆 V 採用預鑄柱樑 V 採用預鑄樓版 V

(43)

28 (資料來源:[18,20,25,26,27]、本研究整理) 2.4.3 建築減廢設計相關建築理論歸納 本研究擷取具有減廢效果之建築理論,主要依據房屋工業化、開放建築及 易拆解設計、再生構法等四項進行萃取,可以發現不管是工業化建築或是開放建 築,皆以預製化、規格化構建以及其他乾式構建之使用進行探討,開放建築則是 利用子系統填充的方式,使內部空間彈性化,通常也是需配合預製化構建之使用, 易拆解設計則是考量建築構件拆解後之再使用特性,為了拆解容易,預製構件也 是主要建議之一,因此在前三項理論之中,預製構建、乾式工法等之使用是一重 要之方式,而再生構法則是從材料或構建未來的再利用再使用面去看,因此鼓勵 使用天然材料、避免複合材料的使用,以增加未來回收再利用或處理之便利性, 或是利用易拆解的構件設計,提高構建再使用的可能,減少破壞性的拆除,這也 是易拆解設計的精神。因除再生構法外,其他建築理論並非以減廢觀點做探討, 部分手法如金屬帷幕外牆、輕鋼骨結構對應到結構輕量化,主要是以前面彙整之 減廢手法做對應,並非為該理論所提。其主要效益來自於預製構建的使用以及各 項易於維護之設計手法、材料或產品之再利用與再使用等。彙整如表 2-15 所示。 採用預鑄浴廁 V 明管設計 明管設計 降低維修難度, 減少維修廢棄物 V 易拆解設計 採用螺絲、螺栓、釘等易拆解 接點 增加構建未來再 使用可能,減少 未來變更或拆除 之廢棄物 V 結構耐久設 計 提高結構體設計耐震力 提 高 結 構 體 壽 命,延長生命週 期 V 增加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V 屋頂層設備防水層分離 V

(44)

表 2-15 建築減廢設計相關建築理論歸納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執行手法 作為 主要考量 建築理論 J K L M 建 築 結 構 輕 量化 輕量鋼骨結構 易拆解設計鼓勵採用 作為,可對應到結構 輕量化之效益 V 木結構 V 採用輕量的金屬帷幕外牆 V 採用輕隔間 V 建 築 軀 體 再 利用 保留舊建築之樑、柱或版 使用舊有材料,減少 拆除廢棄物 V 使用拆解後舊建築之樑、柱、版 V 採 用 再 生 建 材 採用高爐水泥 使用再生材料,消耗 廢棄物 V 採用再生骨材 V 經過認證之再生建材產品 V 使 用 易 於 回 收之材料 - 促進資材循環使用, 減少廢棄物 V 採 用 預 製 元 件 採用預鑄外牆 減少模板損耗,減少 材料損耗 V V 採用預鑄柱樑 V 採用預鑄樓版 V 採用預鑄浴廁 V 模組化設計 採用工業化系統建築 V 明管設計 明管設計 降低維修難度,減少 維修廢棄物 V V 保留配線擴充空間 V V 易拆解設計 採用螺絲、螺栓、釘等易拆解接點 增加構建未來再使用 可能,減少未來變更 或拆除之廢棄物 V V 標 準 化 材 料 的使用 採用常見規格與材料 V 設 計 空 間 的 應用靈活性 採用易拆換之乾式隔間 V V 採用活動式隔間 V V

(45)

30 2.4.4 建築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之架構 根據上述相關文獻所匯集之手法,共彙整出 17 項手法與針對各項手法之 39 項作為,其中依據其減廢之設計目的,主要可分為七大原則,分別為舊有建築再 利用、最適化設計、輕量化設計、模組化設計、耐久化設計、土方平衡設計、再 生建材使用等,因此本研究依據此七項作為各手法之主要設計原則,並將該 17 項手法與 39 項作為依其層級之高低重新歸納、分類,簡化為 37 項手法,透過各 項研究、指標、理論重新彙整如表 2-16 所示。 表 2-16 建築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之初擬 原則 說明 手法 1.舊有建築再利用 評估是否可由舊有建 築整建符合新需求,或 考量納入舊有建築之 結構或拆除之構件,亦 或於材料使用或結構 設計時即考量建築未 來之再使用或再利用 保留舊建築之樑、柱、版 使用拆解後舊建築之樑、柱、版 易拆解設計 採用常見規格與材料 使用易於回收之材料 簡化材料的使用 舊建築活化 2.最適化設計 在符合需求下做合適 之設計,避免過量設計 造成額外材料消耗或 廢棄物之產出 外型應盡量簡單、均勻、對稱 層高均等 簡單室內裝修 確認未來使用者的需求 減少地下室開挖 設計考量材料的標準尺寸 3.輕量化設計 減輕建築結構自重,減 少 建 築 所 需 結 構 斷 面,可減少建築材料使 用 輕量鋼骨結構 木結構 採用輕量的金屬帷幕外牆 採用輕隔間 中高層部分避免大量使用石材 採用高性能混凝土 4.模組化設計 透過系統化、模組化之 設計,提高建築施工效 率 及 場 外 施 工 之 可 能,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及減少模板等耗材之 消耗 採用金屬系統模板 採用系統模板 採用預鑄外牆 採用預鑄柱樑 採用預鑄樓版 採用預鑄浴廁 採用易拆換之乾式隔間

(46)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本研究就各原則與手法歸納說明如下: 1. 「保留舊建築之樑、柱或版」、「使用拆解後舊建築之樑、柱、版」、「易拆 解設計」、「採用常見規格與材料」、「使用易於回收之材料」、「簡化材料的 使用」、「舊建築活化」等,因其各手法主要考量目的為建築構件或建材的 再使用、再利用,因此將其歸類於「舊有建築再利用」之原則下。 2. 「外型應盡量簡單、均勻、對稱」、「層高均等」、「簡單室內裝修」、「確認 未來使用者的需求」、「減少地下室開挖」、「設計考量材料的標準尺寸」等, 主要避免過量之設計,透過適量之建築造型與地下室空間,減少因過量設 計造成之建材與廢棄物之增加,因此將其歸類於「最適化設計」之原則下。 3. 「輕量鋼骨結構」、「木結構」、「採用輕量的金屬帷幕外牆」、「採用輕隔間」、 「中高層部分避免大量使用石材」、「採用高性能混凝土」等,其本身就為 輕量化設計之作為,因此將其歸類於「輕量化設計」之原則下。 4. 「採用金屬系統模板」、「採用系統模板」、「採用預鑄外牆」、「採用預鑄柱 樑」、「採用預鑄樓版」、「採用預鑄浴廁」、「採用易拆換之乾式隔間」、「採 用活動式隔間」等項目,主要之目的即為透過系統化、模組化等方式,提 高現地效率或場外施工,減少模板需求、提升材料使用效率與品質,避免 不良打除之情況,因此將其歸類於「模組化設計」之原則下。 採用活動式隔間 5.耐久化設計 延長建築生命週期,減 少未來維護之需求,避 免維護時對結構體之 損害 明管設計 保留配線擴充空間 提高結構體設計耐震力 增加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屋頂層設備防水層分離 6.土方平衡設計 透過供需之平衡,減少 土方最終處置之數量 多餘土方用於現場地形改造 多餘土方用於其他基地工程之土 方平衡 7.再生建材使用 可消耗廢棄物,並減少 天然資源之使用,達到 減廢及資源保育效果 採用高爐水泥 採用再生骨材 經過認證之再生建材產品

(47)

32 5. 「明管設計」、「保留配線擴充空間」、「提高結構體設計耐震力」、「增加混 凝土保護層厚度」、「屋頂層設備防水層分離」等,主要是考量未來修繕維 護的可能及結構體之耐久性,提高建築或材料之使用週期,因此將其歸類 於「耐久化設計」之原則下。 6. 「多餘土方用於現場地形改造」、「多餘土方用於其他基地工程之土方平衡」 等,主要是將挖方做供、需平衡,因此將其歸類於「土方平衡設計」之原 則之下。 7. 「採用高爐水泥」、「採用再生骨材」、「經過認證之再生建材產品」等本身 即為「再生建材使用」之作為,可消耗廢棄物,為最直接減廢之手法。

(48)

第三章 各國減廢面向指標彙整分析與建議新增評估項目

第一節 各國減廢面向指標彙整分析

本節以上章節所彙整建築減廢設計原則與手法之架構找出各國綠建築指標 中與減廢面向指標對應之項目,探討其計分方式、挑選機制及評估項目,檢視 是否有我國 EEWH 需要新增或修改的項目。 一、美國 LEED V.4 評估系統 根據 LEED 評估系統與 EEWH 二氧化碳減量相關評估項目為: 1. 建築物生命週期衝擊減量。 2. 建築物產品揭露與原生材料:採購最佳化。 與 EEWH 廢棄物減量相關之評估項目為: 1. 營建施工還有拆除廢棄物管理計畫。 2. 建築物生命週期影響減量。 3. 營建施工還有拆除廢棄物管理。 二、英國 BREEAM 2014 根據評估總表與 EEWH 二氧化碳減量相關評估項目為: 1. 生命週期的影響 2. 責任材料採購 3. 材料效率 4. 回收骨材 5. 適應氣候變遷。 與 EEWH 廢棄物減量相關之評估項目為:

(49)

34 1. 營建施工還有拆除廢棄物管理計畫 2. 回收骨材 3. 營建廢棄物管理 4. 推估天花板和地板裝潢。 三、日本 CASBEE CASBEE 與 EEWH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相關之評估項目為: 1. 服務品質之耐久性及可靠性 2. 服務品質之使用彈性&適應性 3. 服務品質之使用低環境負荷材料、考慮當地環境的項目 與廢棄物減量指標較無相關項目 四、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系統 ASGB 中國 ASGB 與 EEWH 二氧化碳減量相關的評估項目: 1. 結合場地自然條件,對建築的體形、朝向、樓距、窗牆比等進行優化設計 2. 建築造型要素應簡約,且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3. 擇優選用建築形體 4. 土建工程與裝修工程一體化設計 5. 公共建築中可變換功能的室內空間採用可重複使用的隔斷(牆) 6. 採用整體化定型設計的廚房、衛浴間 7. 採用資源消耗少和環境影響小的建築結構 8. 對地基基礎、結構體系、結構構件進行優化設計,達到節材效果 9. 合理採用高強建築結構材料 10. 採用工業化生產的預製構件 11. 合理採用高耐久性建築結構材料

(50)

12. 合理採用耐久性好、易維護的裝飾裝修建築材料 13. 施工過程中採取相關措施保證建築的耐久性 14. 採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迴圈材料 15. 使用以廢棄物為原料生產的建築材料 16. 合理選用廢棄場地進行建設,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舊建築 17. 選用本地生產的建築材料 18. 制定並實施施工節能和用能方案,監測並記錄施工能耗 19. 制定並實施施工節水和用水方案,監測並記錄施工水耗 20. 進行建築碳排放計算分析,採取措施降低單位建築面積碳排放強度 中國 ASGB 與 EEWH 廢棄物減量相關的評估項目: 1. 制定並實施施工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計畫 2. 減少預拌混凝土的損耗 3. 採取措施降低鋼筋損耗 4. 採取灑水、覆蓋、遮擋等降塵措施 五、加拿大 SBTool 經分析後與 EEWH 二氧化碳減量相關評估項目為: 1. 既有構造的改造程度:評估已經有的構造使用在新建物上的比例 2. 結構材料使用效能:評估結構以及建築元件等物理資源是否有被有效的應用 3. 使用非再生材料比率:評估建築中結構以及非結構材料使用非再生材料的重 量比 4. 使用裝修材料的程度:計算使用於室內裝修於樓板、天花板、牆壁的材料數 量以及適當性 5. 易於拆解、重複利用、回收:查明建物元件在建物生命週期結束時容易被拆

(51)

36 解、重複利用、回收的百分比 與 EEWH 廢棄物減量相關評估項目為: 1. 結構材料使用效能:評估結構以及建築元件等物理資源是否有被有效的應用 2. 使用非再生材料比率:評估建築中結構以及非結構材料使用非再生材料的重 量比

六、新加坡 BCA Green Mark

與 EEWH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以及廢棄物減量指標相關的項目皆為:永續建 築、永續產品及創新項目,原因為 Green Mark 以材料使用量以及再生建材的比 例為主,其對應細部評分項目分散於 EEWH 的二氧化碳減量指標與廢棄物減量 指標。

第二節 各國減廢面向指標比較彙整

就上節結果彙整出各國綠建築指標與台灣 EEWH 有相關的指標如表 3-1 所 示,有打勾的代表有相關的評估項目,其中 L 代表 LEED、B 代表 BREEAM、C 代表 CASBEE、A 代表 ASGB、S 代表 SBTOOL、G 代表 Green Mark。

表 3-1 各國指標與 EEWH 減廢面向指標比較彙整 二 氧化 碳減 量指標 EEWH L B C A S G 「結構合理化」: a1. 建築平面設計盡量規則、格局方正對稱 V V a2.建築平面內部除了大廳挑空之外,盡量減 少其他樓層挑空設計 a3. 建築立面設計力求均勻單純、沒有激烈退 縮出挑變化 V V a4. 建築樓層高均勻,中間沒有不同高度變化 之樓層 V V a5. 建築物底層不要大量挑高、大量挑空

(52)

a6. 建築物不要太扁長、不要太瘦高 「建築輕量化」: b1. 鼓勵採用輕量鋼骨結構或木結構 V V V b2. 採用輕量乾式隔間 V b3. 採用輕量化金屬帷幕外牆 V b4. 採用預鑄整體衛浴系統 V b5. 採用高性能混凝土設計以減少混凝土使 用量 V 「耐久化」: c1.結構體設計耐震力提高 20~50% V V c2. 柱樑鋼筋之混凝土保護層增加 1~2cm 厚 度 c3. 樓板鋼筋之混凝土保護層增加 1~2cm 厚 度 c4. 屋頂層所有設備以懸空結構支撐,與屋頂 防水層分離設計 c5. 空調設備管路明管設計 V c6. 給排水衛生管路明管設計 V c7. 電氣通信線路開放式設計 「再生建材使用」: d1. 採用爐石粉替代率約 30%的高爐水泥作 為混凝土材料 V d2. 採用再生面磚作為建築室內外建築表面 材 V V V d3. 採用再生骨材作為混凝土骨料 V V V V V d4. 採用回收室內外傢俱與設備 V V 廢 棄物 減量 指標 工程不平衡土方 1. 盡量減少地下室開挖以減少土方 2.多餘土方大部分均用於現場地形改造或用 於其他基地工程之土方平衡 施工廢棄物 3. 採用木構造以減少水泥用量 V V V 4. 採用輕量鋼骨結構以減少水泥用量 V V V 5.若為 RC 構造,可採用爐石粉替代率約 30 %的高爐水泥作為混凝土材料 V 6. 若為 RC 構造,可採用再生面磚作為建築 室內外建築表面材 V V

(53)

38

(資料來源:[17,18,19,20,21,22]、本研究整理) 由此表能看出各國指標考量減廢面向相關項目不盡相同,其中 LEED 較注重材 料的減量以及再生材料的使用量;BREEAM 及 Green Mark 則與 LEED 亦同; CASBEE 則注重再生材料的使用量、建築外觀設計、耐震要求以及施工現場防污 措施;ASGB 以建築外觀設計、耐震需求及明管設計為主;SBTool 則注重再生 材料的使用率以及材料的輕量化,相似的項目也比 LEED 較來得多。 7. 若為 RC 構造,可採用再生級配骨材作為 混凝土骨料 V V V 8. 戶外道路、鋪面、設施盡量採用再生建材 V V V 9. 若為 RC 構造,可採用金屬系統模版以減 少木模版使用 V 10.若為 RC 構造,可採用預鑄外牆以減少木 模版使用 11.若為 RC 構造,可採用預鑄柱樑以減少木 模版使用 拆除廢棄物之固體廢棄物 12. 多採用預鑄浴廁以減少現場廢棄物 V 13. 多採用乾式隔間以減少現場廢棄物 14. 建築工地設有施工車輛與土石機具專用 洗滌措施 V 15.工地對於車輛污泥、土石機具之清洗污水 與地下工程廢水排水設有污泥沈澱、過濾、 去污泥、排水之措施 V 16. 車行路面全面舖設鋼板或打混凝土以防 營建污染 17. 土石運輸車離工地前覆蓋不透氣防塵塑 膠布以防營建污染 V 18. 結構體施工後加裝防塵罩網以防營建污 染 V 19. 施工工地四周築有 1.8m 以上防塵圍籬以 防營建污染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