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國民中小學寫作教學之應用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國民中小學寫作教學之應用研究"

Copied!
2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語 文 教 育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黃 盛 雄 教 授

《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國民中小學

寫作教學之應用研究

研究生: 楊孏梨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2)

《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國民中小學寫作教學之應用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以《文心雕龍》創作論為本,與〈寫作歷程〉理論、〈課程綱要寫作 能力指標〉及近十年寫作論文研究和教學現場做比較,從理論面、政策面及研究 與教學三方面,探討《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國民中小學寫作教學之運用。 〈寫作歷程〉理論、〈課程綱要寫作能力指標〉及近十年論文研究,對學生 寫作過程的幫助是提供歷程性的協助,對於學生寫作成品的產出有正面的意義; 而《文心雕龍》創作論,能提供寫作過程背後資料庫的建立,如:〈神思〉、〈體 性〉、〈風骨〉、〈定勢〉、〈通變〉,包括〈養氣〉,從構思到風格到創新都探索到了。 其次像〈鎔裁〉、〈章句〉、〈比興〉、〈夸飾〉、〈事類〉、〈練字〉都是屬於寫作和修 辭的問題,是中文系統的寫作特色,可作為現代寫作理論的補充教材。 西方的寫作歷程理論有助於寫作成品的產出,而《文心雕龍》創作論的內容 能提供寫作資料庫的建立,兩者相輔相成有助於國民中小學寫作教學的內容。 ●關鍵詞:《文心雕龍》創作論、寫作歷程、寫作能力指標

(3)

Application of Wen Xin Diao Long Creative Writing Theory for Writing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Based on Wen Xin Diao Long creative writing theory,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ory of “writing process”, “program outline writing ability index”, thesis studies of recent decade and on-site i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y, policy,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pplication of Wen Xin Diao Long creative writing theory for the writing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Theory of “writing process”, “program outline writing ability index” and thesis studies of recent decade provide procedural assistance for students’ writing process and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students’ writing. Wen Xin Diao Long creative writing theory may offer establishment of database behind every writing process ranged from conception, style and innovation such as “lost in a reverie”, “appreciate the disposition”, “strength of character”, ”set the momentum”, “adapt to circumstances” and “cultivate the energy”. Moreover, issues of writing and rhetoric such as “fusion and trim”, “chapters in article”, “blend in the enthusiasm“, “lavish decorations“, “affair resemblance“, and “calligraphy practice “ are features of Chinese writing and supplemental teaching materials of modern

(4)

writing theory.

Western theory of writing process is helpful in writing production. Wen Xin Diao Long creative writing theory may help establish a writing database and complement writing

instruction in junior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Keywords: Wen Xin Diao Long creative writing theory, writing process, writing ability

(5)

《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國民中小學寫作教學之應用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方法...9 第四節 研究架構...12

第二章 《文心雕龍》創作論

第一節 概說...16 第二節 《文心雕龍》創作論剖析...24 第三節 結語...59

第三章

〈寫作歷程〉理論與《文心雕龍》創作論比較

第一節 〈寫作歷程〉理論...65 第二節 〈寫作歷程〉教學模式及其相關研究...80 第三節 與《文心雕龍》創作論比較...87

第四章

〈寫作能力指標〉與《文心雕龍》創作論比較

第一節 〈課程綱要寫作能力指標〉...96 第二節 與《文心雕龍》創作論比較...109

(6)

第五章

寫作歷程論文研究與《文心雕龍》創作論比較

第一節 近十年寫作歷程論文研究...130 第二節 與《文心雕龍》創作論比較...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59 第二節 建議...177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187 英文部分...202

附錄

附錄一:非傳統式命題...204 附錄二:寫作能力指標與十大基本能力的關係...207

(7)

圖 表 目 錄

圖 目 錄

圖 1-4-1 研究架構...12 圖 2-1-1 王更生《文心雕龍》創作論體系圖...22 圖 2-1-2 范文瀾《文心雕龍》創作論體系圖...23 圖 2-2-1 意象與風格主旨之關係...50

圖 3-1-1 Hayes & Flower 的寫作歷程模式(1980)...68

圖 5-2-1 概念構圖:蜘蛛網圖...149

表 目 錄

表 1-4-1 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評分規準一覽表...14 表 2-3-1 〈神思〉篇概念見於創作論各篇之例...63 表 3-1-1 早期的寫作過程模式...66 表 3-1-2 寫作過程三階段...69 表 3-1-3 寫作生手與專家之寫作歷程...75 表 3-1-4 寫作專家與寫作生手的教學策略...78 表 3-2-1 寫作認知策略教學法...84 表 4-1-1 〈寫作能力指標〉...97

(8)

表 4-2-1 寫作能力指標─長期記憶...109 表 4-2-2 寫作能力指標─寫作過程...110 表 4-2-3 寫作能力指標─修改階段...112 表 4-2-4 寫作能力指標─寫作方法...115 表 4-2-5 寫作能力指標─修辭...117 表 4-2-6 寫作能力指標─其他...121 表 5-1-1 近十年國內寫作論文─寫作文體...130 表 5-1-2 近十年國內寫作論文─回顧歷程...131 表 5-1-3 近十年國內寫作論文─現況討論...133 表 5-1-4 近十年國內寫作論文─寫作法...135 表 6-1-1 語文領域能力指標─發表及分享...173

(9)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自〈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以來,社會普遍認為學生作文能力下降。九十 五年度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首次加考作文,閱卷老師指出近四成學子未達三級分 1 ,這樣的測驗結果,印證了「學生作文能力下降」的事實。也因為加考作文,家 長及教師無不絞盡腦汁,期望能提升學生作文能力。(寫作測驗評比標準如表 1-4-1)。 由余光中為首的國文教師發起「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呼籲教育部應重視目 前學童語文程度下降的問題,他說:「中文能力就像半徑,半徑越大,所畫出來 的圓越大」2,在一波「英語熱潮」過後,國人語文程度下降,作文能力低落,如 何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是亟待教育部及社會大眾重視的問題。 ●就〈寫作能力指標〉討論: 研究者本身從事教育工作,也任教國語科,仔細閱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 要語文能力寫作能力指標〉(以下簡稱〈寫作能力指標〉),發現雖然〈寫作能力指標〉 1 台灣立報 2006/05/30 第 7009 期 http://www.tnajh.ylc.edu.tw/~yst/phpArticle%202.0-big5/article.php/68

(10)

明目繁多,但究其深層的理論基礎,仍不及國學中談論寫作方法的專書:《文心雕龍》。 《文心雕龍》〈神思〉以下而至〈總術〉之二十篇專論創作,對於寫作方法多有論述, 其內容可補足〈寫作能力指標〉之內涵,也可針對目前學子寫作之弊,對症下藥;了解 《文心雕龍》創作論,有助於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就〈寫作歷程〉理論(writing process)討論: 〈寫作能力指標〉,其理論基礎根植於Flower(1986)、Bereiter 和 Scardamalia(1987)等人,他們提出的「認知寫作模式」為理論依據,這些模式建 立在英文系統的寫作研究,透過寫作者以口述的方式,將寫作歷程分為「計畫⇒ 轉譯⇒回顧」三個階段,至於各階段的細部內容,如何應用在中文的寫作系統上, 例如:如何立意、如何取材、如何修飾文辭、如何裁章斷句……等等,寫作歷程 理論則敘述不夠完備。而《文心雕龍》在創作論中,對於以上問題,均有專章討 論,例如:談醞釀構思有〈神思〉一篇、論段落鋪陳有〈鎔裁〉、〈附會〉、針對 修辭,則有〈比興〉、〈夸飾〉、〈事類〉、〈隱秀〉等四篇,以上陳述的主題,西方 寫作理論則未曾提及。 ●就近十年研究寫作歷程論文討論: 至於近十年有關寫作的研究論文,多是針對學生文思貧乏的狀況,而發展出

(11)

許多寫作教學法,如:概念構圖、讀寫整合、創思教學法、看圖說故事、章法學、 修辭學、資訊融入、……,這些方法立意良好,可是閱讀研究結果發現,若學生 平時沒有閱讀習慣,對於文體沒有概念、對於寫作方法沒有認知,所得到的研究 結果多是「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與控制組無明顯差異」,那麼再多推陳出新的 研究法,對於寫作品質也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劉勰提出寫作的基礎在於「積學 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學生平時透過大量閱讀,累 積知識學問,酌取事理、道理,而令才性富有,研閱書籍以盡照察的能力,進而 漸次培養寫作敷辭的技巧,這些為學的工夫做得透徹,寫作能力自然能提升。以 上的四個基礎,與目前提倡的「讀寫整合」、「概念構圖」、「觀察法」、「章法修辭 訓練」,不謀而合。 仇小屏表示: 若是將「能力」落實到國文科的「讀」與「寫」上,所指的是特殊能力和 綜合能力,但是因為綜合能力涵蓋面極大,如果要加以測驗的話,最常見 的方式是寫作一篇完整的作文。3 整體來說,國語文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加以論述:「一般能力」、「特殊 能力」、「綜合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都必須用到的

(12)

能力,包含了觀察力、記憶力、聯想力,並以思維力貫串起來;「特殊能 力」是指在一般能力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落實到國文科的「讀」與「寫」 時所獨具的能力,包含了主題學(立意)、詞彙學(選擇詞彙)、意象學(取 材)、修辭學(措辭)、文法學(構詞與詞句)、章法學(運材與佈局)、風 格學(確立風格);綜合能力則是統合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而成的整體性 能力,最能彰顯綜合能力的重要性的,就是創造力的表現,而最能測出綜 合能力的是:寫作。4 Michael 提到: 書寫或寫作(writing),牽涉到提取以及組織那些被儲存於長期記憶裡的 訊息;此外,它也牽涉到複雜的思考歷程。思考和寫作是兩種非常相像 的心理生活;寫作是比較具有表現力的一種,而思考力則是比較隱晦的一 種。和寫作有關的研究,可以讓我們洞悉思考的心理學。5 綜論上述,我們可以知道寫作對於教學與學習而言,都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寫作能使老師知道學生的習得能力、能使老師了解學生的語文程度、能使家長明 4 仇小屏(2004)。〈論九十三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國文天地,第 20 期第 5 卷,頁 92。

(13)

白學生的學習狀況、能使學生認識自己的詞彙運用。

提升寫作能力的方法,除了認識寫作能力指標,知道寫作理論,明白近十年 寫作論文的趨勢,更希望能透過探究《文心雕龍》創作論,從文學理論的角度提出 有助於寫作教學現場的方法。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目前的作文教學模式,多是承襲國外教育理論6 。《文心雕龍》成書至今已一 千五百餘年,劉勰在〈序志〉中寫道「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序志〉 是全書總序,說明《文心雕龍》命名的含義,即是探討作文的用心。 作者劉勰對文學創作的理論,提高到美學的高度來認識,因此他的創作理論 中,不僅包含了文學創作的原則,更包含了極為豐富的美學思想,這是相當不同 於西方的寫作理論,能將文學與美學兩者並重,相提並論。教育部推動的「美德 教育」、「品德教育」在《文心雕龍》中也是多有論述的,作家的體性與作品內容 息息相關,提升寫作者的才性,始能有好的文章,「才」、「氣」、「學」、「習」四 個環節都顧到了,才是完整的寫作教學。 但是「美學」及「品德教育」非本文主要論述,在此不多贅述。中國文學史 上,寫作的專書首推《文心雕龍》,他確實像魯迅所說的,是可以「為世楷式」 的。沈謙認為: 研讀《文心》步驟有三:首則洞明章句,尋味義蘊,以印證作品;次則上 探師法,下究影響,以貫串源流;再則通變古今,斟酌中西,以鎔鑄新說。

(15)

7 本文以《文心雕龍》之創作論為本,即是站在「通變古今,斟酌中西」的角 度,將文學經典的文論與〈寫作歷程〉、〈寫作能力指標〉、近十年研究寫作論文 作討論,並非比較之間的優劣,而是希望能透過比較,發現之間的異同點,提出 有益於作文教學的方法。 〈寫作能力指標〉主要是學習西方的「認知寫作歷程」,以「能力導向」取 代「知識導向」,也是〈課程綱要〉所提出的願景。 鄭博真提出: 國內從事寫作教學研究,大多以國外 Flower 等人(1986)、Bereiter 和 Scardamalia(1987)提出的「認知寫作模式」為理論依據,這些模式建立 在英文系統的寫作研究,……這些模式是否適用於國內中文系統需要再審 慎思考。8 也就是說對於〈寫作能力指標〉是否適用於中文系統,還有討論的空間。因 為英文的書寫與中文系統的書寫,除了前者是表音文字後者是表意文字的差別之 7 沈謙(1977)。《文心雕龍批評論發微》。台北:聯經。頁 12。

(16)

外,在文化及文學史的發展上,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也會影響各自的書寫系統。 有關上文提出對於國內中文系統的寫作研究,王更生認為: 平心而論,劉勰之為《文心雕龍》,可謂參古驗今、博采周諮,既補充了 前人的未備,更闡發了個人的創獲,這不僅是中國論為文運思的頭等文 獻,就是置諸西方文論,也是毫無遜色的9 ! 〈寫作能力指標〉有標目而未論述寫作的內涵,《文心雕龍》創作論可補其 教學內容。〈寫作歷程〉理論影響近代寫作論文研究甚鉅,所以就理論面,也探 討其與《文心雕龍》創作論的對應之處。學術面的比較之後,研究者本身又身為 第一線教師,就現實面而言,對於學生寫作困境的問題,也做一併的討論,期能 從理論面、政策面及研究與教學三方面,討論《文心雕龍》創作論對國民中小學 寫作教學的運用。 簡言之,本文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 從探究《文心雕龍》創作論,提出對於寫作歷程理論補充之處。 二、 從探究《文心雕龍》創作論,提出對於寫作能力指標建議之處。 三、 從探究《文心雕龍》創作論,探討研究寫作的論文未來趨勢。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文所要研究的範圍包括《文心雕龍》創作論、〈寫作能力指標〉、〈寫作歷 程〉理論及近十年研究寫作的論文,所討論的問題包括創作論對應〈寫作能力指 標〉應補足之處、創作論對應近十年研究寫作的論文應補足之處,以下據此說明 本文的研究方法,分兩部分以說明之。 一、 蒐集資料 有關資料蒐集的部份,首先是文獻資料的搜集,分四方面: (一) 《文心雕龍》:《文心雕龍》距今近一千五百年,有關的註解及各家文獻 資料相當豐富,本研究參照各家對於創作論之註解,探討劉勰對於創作論 的論述。 (二) 〈寫作能力指標〉:由於網路的發達,教育部及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網對於 寫作能力指標的介紹相當完整,且為了推廣課程綱要,各校均有文本可參 閱,對於寫作能力指標的內涵及對應能力,在文本及非文本均可大量取得。 (三) 寫作歷程理論(writing process):教育心理學及各研究寫作論文或探討寫 作之書,均有提及。 (四) 近十年研究寫作的論文:至全國博碩士論文網查閱1994 年至 2005 年其

(18)

研究關鍵字為「寫作」的論文。本文以文獻探討的方式整理近十年研究寫作的論 文,其中論文的研究對象若為「國民中小學學生」,則列入討論;若論文的研究 對象非國民中小學學生,則不列入。 在蒐集資料方面,《文心雕龍》創作論文獻最多,以《文心雕龍》創作論為 研究主軸心,同時蒐集寫作能力指標、寫作歷程理論與近十年研究寫作的論文資 料,閱讀相關的期刊、論文等文獻,以及當代的研究報告,以此互相比較。 二、 研究方法 1. 系統分析法:就是將論文內容作一系統論證,以建立一完整系統理論。以《文 心雕龍》創作論結構為綱,與其他的相關面向比較為目,予以 詳實論述,系統的分析,使整篇論文有一完整體系。 2. 歸納演繹法:從個別和特殊的概念,歸納出一般和普遍的概念;再由一般和普 遍的概念,推論出個別和特殊的判斷。即是從個別中把握共性, 再從共性中推出個性。使論證能夠首尾呼應,前後連貫。以中 西方對寫作的歷程劃分差異,透過歸納及演繹,尋找其共通點 及差異性。 3. 比較分析法:將龐雜紛紜的資料,作一嚴整細密的對比,以找出其詳略異同所 在。並將蒐集的資料,組成一個整體,深入分析彼此的聯繫,

(19)

以及相互關係,以達到各部份的統一認識。比較同樣是寫作前 的準備,中西有何差異。比較同樣是寫作過程的進行,中西有 何差異。 在詳細閱讀《文心雕龍》等相關文獻及各種有關寫作歷程的研究之後,訂 定出本文所欲探討的論文架構。並據此綱目進行本文研究。 歸納法,即是從多數中歸結出一個普遍性的定論。透過歸納法的使用,歸 結出《文心雕龍》創作論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與普遍使用的表現技巧。演 繹法,即是經由推衍的動作,在普遍的概念中,推衍出個別、特殊的判斷。所 以藉由演繹法,推衍出寫作歷程、寫作能力指包所包含的個別的、特殊的寫作 意涵。 然後藉由比較分析的方法,探討《文心雕龍》創作論的時代價值。在研究 過程中,這些方法會視需要做綜合性應用。

(20)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文研究架構如下: 圖 1-4-1 研究架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本研究的架構。 第二章、《文心雕龍》創作論:論述《文心雕龍》創作論,共二十篇。 第三章、〈寫作歷程理論〉與創作論的比較:先簡述西方認知心理學所提出的寫 《文心雕龍》創作論 寫作歷程理論 (理論) 寫作能力指標 (政策) 以往研究和教學經驗 (研究與教學) 具體作文教學建議

(21)

作歷程理論,並與創作論做比較。 第四章、〈寫作能力指標〉與創作論的比較:先論述寫作能力指標,並與創作論 做比較。 第五章、近十年寫作的論文研究與創作論比較:簡介近十年寫作的論文研究成 果,並與創作論做比較。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提出《文心雕龍》創作論與寫作能力指標、寫作歷程理論、 近十年寫作的研究比較後的結論,並提出對於國民中小學寫作教學的實 際建議。

(22)

表1-4-1 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評分規準一覽表10 根據〈寫作能力指標〉而訂定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標準,若未達三級分,則高 中階段仍須接受寫作補救教學。 六級分 五級分 四級分 三級分 二級分 一級分 零級分 概說 六級分之文 章十分優秀 五級分之 文章在一 般水準之 上 四級分之 文章已達 一般水準 三級分之 文章是不 充分的 二級分之 文章在各 方面表現 都不夠 好,在表 達上呈現 嚴重問題 一級分之 文章顯現 出嚴重缺 點,雖提 及文章主 題,但無 法選擇相 關題材、 組織內 容,並且 不能於文 法、字詞 及標點符 號之使用 上有基本 之表現。 立意取材 能依據題目 及主旨選取 適當之材 料,並能進 一步闡述說 明,以凸顯 文章之主 旨。 能依據題 目及主旨 選取相關 材料,並 能闡述說 明主旨。 能依據題 目及主旨 選取材 料,但不 能有效地 闡述說明 主旨。 嘗試依據 題目及主 旨選取材 料,但選 取之材料 不夠適切 或發展不 夠充分。 雖嘗試依 據題目及 主旨選取 材料,但 所選取之 材料不足 或未能加 以發展。 僅解釋提 示,或雖 提及文章 主題,但 無法選取 相關材料 加以發 展。 離題、重 抄題目或 缺考。(0 級分之 「重抄題 目」係指 只抄題目 而無內 容,無法 判斷其寫 作能力而 給予0級 分。)

(23)

結構組織 文章結構完 整,段落分 明,內容前 後連貫,並 能運用適當 之連接詞聯 貫全文。 文章結構 大致完 整,但偶 有轉折不 流暢之 處。 文章結構 稍嫌鬆 散,或偶 有不連 貫、轉折 不清之 處。 文章結構 鬆散,且 前後不連 貫。 結構本身 不連貫, 或僅有單 一段落, 但可區分 出結構。 沒有明顯 之文章結 構,或僅 有單一段 落,且不 能辨認出 結構。 遣詞造句 能精確使用 語詞,並有 效運用各種 句型,使文 句流暢。 能正確使 用語詞, 並運用各 種句型, 使文句通 順。 能正確使 用語詞, 文意表達 尚稱清 楚,但有 時會出現 冗詞贅 句,句型 較無變 化。 用字遣詞 不夠精 確,或出 現錯誤, 或冗詞贅 句過多。 用字、遣 詞、構句 常有錯 誤。 用字遣詞 有很多錯 誤或甚至 完全不恰 當,且文 句支離破 碎。 錯別字 、 格式及標點符號 幾乎沒有錯 別字及格 式、標點符 號運用上之 錯誤。 少有錯別 字及格 式、標點 符號運用 上之錯 誤,不影 響文意表 達。 有一些錯 別字及格 式、標點 符號運用 上之錯 誤,但不 至於造成 理解上太 大困難。 有一些錯 別字及格 式、標點 符號運用 上之錯 誤,以致 於造成理 解上之困 難。 不太能掌 握格式, 不太會使 用標點符 號,且錯 別字頗 多。 完全不能 掌握格 式,不會 運用標點 符號,且 錯別字極 多。

(24)

第二章 《文心雕龍》創作論

第一節 概說

劉勰所著《文心雕龍》,殫思淬慮,索隱探幽,堪稱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 的論文鉅作。故其成書之初,已備受重視,據《梁書‧劉勰傳》記載,沈約讀《文 心雕龍》後,謂為深得文理,常陳諸几案,以供披覽。黃叔琳注本序曰: 劉舍人《文心雕龍》一書,蓋藝苑之密寶也。觀其包羅群籍,多所折衷, 於凡文章利病,抉摘靡遺。綴聞之士,苟欲希風前秀,未有可捨此別求津 逮者。 寥寥數語,已將《文心雕龍》一書的地位與價值,隱括殆盡。創作論是《文 心雕龍》中價值最高的部分,過去黃季剛先生曾拿它當「文章作法」,向北大學 生講授,一時之間,轟動遐爾11,從此大家才知道,這部藝苑密寶,和實際的文 學創作,有如此重大的關連。

(25)

壹、《文心雕龍》基本體系 《文心雕龍》劉勰撰。約成書於南朝齊明帝建武三、四年(西元四九六-四九 七)12。章學誠認為: 《詩品》之於論詩,視《文心雕龍》之於論文,皆專門名家、勒為成書之 初祖也。《文心》體大而慮周,《詩品》思深而意遠。概《文心》籠罩群言, 而《詩品》深從六藝溯流別也」(《文史通義‧詩話篇》) 尤見其對《文心雕龍》的推崇。魏晉時期,中國的文學理論有了很大的發展。 到南北朝,逐漸形成繁榮的局面。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批評在其歷史發展中所積 累起來的豐富經驗,既為《文心雕龍》的出現準備了條件,也在《文心雕龍》中 得到了反映。 文心雕龍》共十卷,五十篇。原分上、下部,各廿五篇。全書包括四個重要 方面。上部:從〈原道〉至〈辨騷〉的五篇,是全書的綱領,而其核心則是〈原 道〉、〈徵聖〉、〈宗經〉三篇,要求一切要本之於道、稽諸於聖、宗之於經。從〈明 詩〉到〈書記〉的二十篇,以「論文序筆」為中心,對各種文體源流及作家、作 品逐一進行研究和評價。以有韻文為對象的「論文」部分中,以〈明詩〉、〈樂府〉、

(26)

〈詮賦〉等篇較重要;以無韻文為對象的「序筆」部分中,則以〈史傳〉、〈諸子〉、 〈論說〉等篇意義較大。下部:從〈神思〉到〈物色〉的二十篇,以「剖情析采」 為中心,重點研究有關創作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是創作論。〈時序〉、〈才略〉、 〈知音〉、〈程器〉等四篇,則主要是文學史論和批評鑑賞論。下部的這兩個部分, 是全書最主要的精華所在。以上四個方面共四十九篇,加上最後敘述作者寫作此 書的動機、態度、原則,共五十篇。 貳、簡述《文心雕龍》創作論 根據《文心雕龍》的創作論,對文學創作中的主客觀關係作了詳細而深入的 論述。先秦兩漢時期,文論已簡括涉及這一問題,如《詩大序》的「情動於中而 形於言」可為代表論點。魏晉時,曹丕開始接觸了作家的稟性氣質問題,陸機對 藝術想象問題作了精闢的論述。而劉勰則對創作中的主客觀的關係等,作了更為 明確而全面的論述。它首先肯定了「雲霞雕色」、「草木賁華」等現象之美,是一 種客觀存在,所謂「夫豈外飾﹐蓋自然耳」〈原道〉。同時又十分強調,創作主體 即作家先天的稟性、氣質、才能(〈體性〉、〈才略〉等篇)及後天的學識修養等, 對文學創作反映現實美的重要性。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文心雕龍》還論述了在創作中,主觀的「情」和客觀 的「景」,是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即「情以物興」和「物以情觀」(〈詮賦〉)、

(27)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物色〉)、「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神 思〉),認為作家觀察外物,只有帶著深摯的情感,並使外物染上強烈的感情色彩, 藝術表現上才會有精巧的文采。《文心雕龍》對於物與我、情與景關係的論述, 對唐代及唐以後有關這個問題的探討,有著重要影響。 《文心雕龍》十分強調情感在文學創作全過程中的作用。要求文學創作要「志 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主張「為情而造文」,反對「為文而造情」〈情采〉。認為 創作構思為「情變所孕」(〈神思〉),結構是「按部整伍﹐以待情會」(〈總術〉), 剪裁要求「設情以位體」 (〈鎔裁〉),甚至作品的體裁、風格,也無不由真摯的 感情起重要的作用,符合文學的特點和規律。 《文心雕龍》對於風格和風骨也有深入的研討和論述。在〈體性〉篇中,劉 勰承襲曹丕關於風格的意見,作了進一步的發揮,認為形成作家風格的原因,有 先天的才情、氣質的不同:「情性所鑠」﹔也有後天的學養和習染的殊異:「陶染 所凝」。並且將各種不同的文章,分為四組八體,每一組各有正反兩體:「雅與奇 反,奧與顯殊,繁與約舛﹔壯與輕乖」﹔但它們又互相聯繫,「八體雖殊,會通 合數,得其環中,則輻輳相成」。作者在這八體中參差演化,就會形成自己獨特 的風格。劉勰關於風格的研究,對後來的《詩式》、《二十四詩品》等,都發生直 接的影響。 在風格論的基礎上,劉勰特別標舉「風骨」。「風骨」一詞本是南朝品評人物

(28)

精神面貌的專用術語。文學理論批評中的「風骨」一詞,正是從這裡引申出來的。 「風」是要求文學作品要有較強的思想藝術感染力,即《詩大序》中的「風以動 之」的「風」。「骨」則是要求表現上的剛健清新。「風骨」的理論,既是針對南 朝浮靡的文風而發,也是從傳統文學理論中概括出來的。「風骨」之說,對唐代 詩歌的發展,曾經發生過重大的影響。 《文心雕龍》關於藝術想象的理論,繼承〈文賦〉關於這一問題的見解,作 了進一步的論述和發揮。〈神思〉借用「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這一成 語,論述藝術想象超越時空限制的特點:「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 視通萬里。」但他又比陸機的觀點進了一步,認為藝術想像並非凌虛蹈空而生的, 他以「博見為饋貧之糧」具象化的比喻,說明藝術想像的基礎只能是客觀生活中 的經驗或原料。這一見解,符合現代寫作理論。同時,他又提出「神與物遊」的 重要觀點。「神」即「神思」,是六朝時期的常用語彙,意即思維的特點是不疾而 速的﹔語出《易‧繫辭上》:「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物」即客觀現實。「神與物遊」即指作家在藝術想象的過程中,始終離不 開具體、感性的物象,兩者始終是結合在一起的,這正是形象思維的特點。《文 心雕龍》還指出,唯有當作家的精神心理處於「虛靜」狀態,用志不紛,不受外 界的紛擾時,才能更好地馳騁自己的藝術想像力。「虛靜」之說源於道家,荀子 曾有進一步的發展,而劉勰將它創造性地運用於文藝創作理論。

(29)

《文心雕龍》在論述藝術想像時,還提出了「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 閱以窮照」等見解,強調藝術想像要有平日廣泛的累積和生活經驗與知識,這樣 就為他的寫作神思的理論奠定了具體的寫實基礎。《文心雕龍》繼〈文賦》之後, 對於藝術想像及形象思維的論述,對後世發生了重要的影響。例如王昌齡所說的 「神會於物」(《唐音癸籤》卷二)、蘇軾所說的「神與萬物交」(《書李伯時山莊 圖後》)、黃宗羲所說的「古之人情與物相遊﹐而不能相舍」(《黃孚先詩序》)等 觀點,都是濫觴於《文心雕龍》「神與物遊」的。在〈附會〉篇中也對作者「情 志」、「事義」和作文「辭采」、「宮商」的關係作了很好的闡發,將寫作以人體為 比喻:「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說明文章 立意與文學成品是密不可分的。其創作論體系王更生教授曾作關係圖如下。 以〈總術〉篇為創作論主軸,其餘各篇構成支架:

(30)

思無定數 理有恆存 控引情源 制勝文苑 定勢 通變 風骨 體性 神思 摛振金玉 養氣 品藻玄黃 鎔裁 文體多術 共相彌綸 聲律 物色 章句 麗辭 練字 比興 夸飾 隱秀 指瑕 附會 事類 情采 宮商為 聲氣 辭采為 肌膚 事義為 骨髓 情志為 神明 圖 2-1-1 王更生文心雕龍創作論體系圖1

(31)

范文瀾《文心雕龍註》13 創作論二十篇之組織: 以〈神思〉篇為創作論根源,其餘各篇因是而生。 圖 2-1-2 范文瀾 文心雕龍創作論體系圖 神思 性 體 骨 風 通變 定勢 情 采 鎔 裁 附會 聲律 章句 麗辭 比興 夸飾 事類 練字 隱秀 指瑕 養氣 總術 物色

(32)

第二節 《文心雕龍》創作論剖析

劉勰的創作理論,一方面建立在「原道」、「徵聖」、「宗經」等基本觀點之上, 一方面也建立在先秦以來豐富的創作經驗的總結的基礎上。同時他寫作的主要動 機之一,是要糾正當時文壇上重形式而輕內容的不良傾向,所以他對創作的敘 述,是從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的。 〈序志〉篇說,全書後半部的內容是「剖情析采」四個字裡,就是對於情志 和辭采的分析。在「剖情析采」的總目標下,有關創作理論的部份,包括「摛神 性、圖風勢、苞會通、閱聲字」的工作。這些都闡述在〈神思〉、〈體性〉、〈風骨〉、 〈定勢〉、〈附會〉、〈通變〉、〈聲律〉、〈練字〉等篇;此外〈鎔裁〉、〈比興〉、〈總 術〉等篇所提到的問題也是很重要的。 古來文章作法多論述文辭而已,劉勰能就情志的部份加以論述,是文章寫作 的創見,故本文「剖情」的部份,因為是創作論的一大特色,因此置於其餘後章 和現今理論做比較,以免重出。本節就「析采」的部份加以論述,就文章組織與 文章修辭作討論。 壹、論文章之組織 《文心雕龍》創作論有關文章組織部份,共談及謀篇、裁章、鍛句、用字四部

(33)

份,以下分述之: 一、謀篇 (一)、聚束文理,統貫首尾 謀篇的方法,是所有文章的基礎,易經亙卦六五曰:「言有序」,書經畢命曰: 「辭尚體要」,詩經正月曰:「有倫有脊」,曰序、曰體、曰倫,都是指謀篇的意 思。《文心雕龍‧附會》開宗明義: 何謂附會?謂總文理,統首尾,定與奪,合涯際,彌綸一篇,使雜而不越 者也。若築室之須基構,裁衣之待縫緝矣。 名曰〈附會〉,也就是謀篇的意思,在下筆之前,好比建築宮室,宜先擬好 支架,而後逐步建構完成。文之成也,名之曰篇,篇之定也,累積於章,章之合 也,構成於句,句之造也,集基於字。《文心雕龍‧章句》: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 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為文從最基礎的文字運用開始,而不是僅強調一篇文章的完成,而忽略文字

(34)

的應用;現今的作文教育往往多重視文章的完成,而忽略基本的字詞訓練,教師 為符合學校要求,每學期完成四至六篇寫作成品,強調篇數卻忽略寫作的基本 功,這完全是小學而大遺。 夫畫者謹髮而易貌,射者儀毫而失牆,銳精細巧,必疏體統。故宜詘寸以 信尺,枉尺以直尋,棄篇善之巧,學具美之績,此命篇之經略也。〈附會〉 畫工之人寫人像,但僅毛髮的細節,而輕容貌之大體;射手之瞄鵠的,只重 毫釐的微準,而失堵牆的輪廓,為文謀篇有類於此,若徒聚精會神以鑽研字句的 纖巧,必然也會忽略全篇文章的體統。范文瀾注曰: 此為謀篇之始,宜規劃大體,明立體幹,體幹既立,然後整理枝派,獻替 可否,以裁厥中。若僅知銳精細巧,則體幹必有倒置紛亂之失。 這整理體幹的功夫,近年來的研究如「概念構圖」之作文教學法。先整理出 文章命題的主要概念,而後推衍出次要概念,有主要概念及次要概念之後,再教 導學生寫出文章。

(35)

(二)、意主辭副,先後有定 情理設位,文采行乎其中,剛柔以立本,變通以趨時,立本有體,意或偏 長;趨時無方,辭或繁雜。蹊要所司,職在鎔裁,隱括情理,矯柔文采也。 規範本體謂之鎔,剪截浮辭謂之裁。裁則蕪穢不生,鎔則綱領昭暢,譬繩 墨之審分,斧斤之斲削也。〈鎔裁〉 又曰: 百節成體,共資榮衛,萬趣會文,不離辭情。若情周而不繁,辭運而不濫, 非夫鎔裁,何以行之乎? 鎔,可以矯治情理的邪枉,裁可以糾正文采的歪曲,統籌兼備,也就是文章 的內容與形式。《文鏡秘府論‧定位》: 先看將作之文,體有大小;又看所為之事,理或多少。體大而理多者,定 制宜宏;體小而理少者,置辭必局。須以此義用意準之,隨所作文,量為 定限。

(36)

這是說,情理有多有少,體裁有大有小,情理構成內容,內容豐富的適用巨 大的篇幅,內容簡約的要用短小的篇幅。黃侃《札記》對鎔裁作了補充: 意之患二:曰雜,曰竭。竭者,不能自宣;雜者,無復統序。辭之患二: 曰枯,曰繁。枯者,不能求達;繁者,徒逐浮蕪。枯竭之弊,宜救之以博 覽,繁雜之弊,宜納之以鎔裁。 當時齊梁文風,內容空洞,文辭浮蕪,《札記》正指出了這一缺點,劉勰從 「內容決定形式」出發,強調立意先於修辭,「意授於思,言授於意」〈神思〉即 言由思想而產生文意,由文意而產生言辭。「意得則舒懷以命筆」〈養氣〉此言文 意有得,然後振筆舖辭。「設模以位理,擬地以置心,心定而後結音,理正而後 摛藻。」〈情采〉理正,意得也;摛藻,鋪陳修辭。「夫才量學文,宜正體制。必 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然後品藻玄黃,摛振金 玉,獻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綴思之恆數也。」〈附會〉所謂情志、事義都是文 章立意的範疇,而辭采、宮商,為修辭的對象,宜先宜後,都是屬筆為文的正常 程序。

(37)

為文謀篇,「立意」是下筆為文的第一步,劉熙載《藝概》14 : 古人意在筆先,故得舉止閒暇;後人意在筆後,故至手忙腳亂。 杜牧之〈答莊允書〉: 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未有主強盛而輔不 飄逸者,兵衛不華赫而莊嚴者。 洪邁《容齋隨筆》載蘇軾之言曰: 儋州雖數百家之聚,而州人所需,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 以攝之,然後為己用,所謂一物者錢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經 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攝之,然後為己用,所謂一物者意也。不 得錢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 以上所論,都是說明為文謀篇,應當先立意,而後修辭。「是以草創鴻筆,

(38)

先標三準。……然後疏華布實,獻替節文。」〈鎔裁〉若一味強調修辭,其創作 易至雜亂無章,而終將失敗。 (三)、附辭會義,務總綱領 謀篇立意,須能嚴守中心的主題。主題訂定之後,文章推展萬變,不離其宗。 凡大體文章,類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幹。是以附辭會義,務總 綱領,驅萬塗於同歸,貞百慮於一致。使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 雖多,而無棼絲之亂。扶陽而出條,順陰而藏跡,首尾周密,表裡一體, 此附會之術也。 又曰: 夫能懸識腠理,然後節文自會,如膠之粘木,白之合黃矣。是以駟牡異力, 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馭文之法,有似於此,去留隨心, 修短在手,齊其步驟,總轡而已。故善附者異旨如肝膽,拙會者同音如胡 越。〈附會〉

(39)

曾國藩〈復陳又銘書〉: 一篇之內,端緒不宜繁多,譬之萬山磅礡,必有主峰,龍滾九章,但挈一 嶺。否則首尾衝決,陳意蕪雜,茲足戒也。 主題確定,則前後文意能貫串如珠,而不致辭繁失統。 劉永濟《文心雕龍校釋》: 為文之道,百義而一意,全篇而眾辭,辭散而不相符,則章節顛倒,而文 失其序。義紛而不相會,則旨趣黯澹,而言乖其則。概百義所以申一意, 眾辭所以成全篇也。 由此可知,謀篇立意要能嚴守主題是最重要的。「統序失宗,辭味必亂;意 脈不流,則偏枯文體。」〈附會〉 (四)、草創鴻筆,先標三準 〈附會〉嘗言「才量學文,宜正體製」,初學者為學必須有法,劉勰提出三 準法,作為寫作者發展主題的軌範。

(40)

是以草創鴻筆,先標三準:履端於始,則設情以位體;舉正於中,則酌事 以取類;歸餘於終,則撮辭以舉要。〈鎔裁〉 此言作家經營草稿之始,先要標立三層程序。他借用《左傳‧文公元年》步 曆之數,說明鎔意的三個層次。說明作者為文,首先應安排適當的情理,以確立 主旨需要的體裁。其次應斟酌主旨的要求,選取同類的材料;最後應用扼要的詞 藻,來體現本文的主旨。三者都是以「主旨」為軸心,圍繞著主旨來確立體裁, 選取材料,運用辭采。周振甫15 的解釋為: 練意、練辭相結合,這就接觸到三準: 1、設情以位體,根據情理來確定體裁風格,就是「因情位體」、「情理設 位」;2、酌事以取類,從〈事類〉來看,引事引言來作證,從而豐富文章 的內容;3、措辭以舉要,總括文辭來舉出要點,劉勰對文辭看得很重要, 反對浮詭訛濫。 寫作,要根據情理的內容,來考慮體裁風格和運用文辭,至於要不要引事、引言,

(41)

要根據練意、練辭來考慮,能作到「情周而不繁,辭運而不濫」,達到鎔裁的目的。 二、裁章 (一)、篇之彪炳,章無疵也 謀篇與裁章有連屬的關係,但無相同的意義。謀篇有「始中終」的三準法, 而裁章則分論三準的結構。范文瀾《文心雕龍注》曰: 篇,謂從始至末使有文意可得連接而成也。章者若文章皆有科別,敘義可 得連接而成事者以為一章,使有事理,可結成義。 也就是說謀篇與裁章,一整一散,大小是有別的。所謂的章(裁章)、句(綴 句),仍是說明作文結構之事,也就是文意的結構,結字而成句以成章,章句之 體,本所以為篇也。 (二)、章總一義,配合篇旨 夫設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 也。局言者聯字以分疆,明情者總義以包體,區畛相異,而衢路交通矣。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為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

(42)

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 畢矣。〈章句〉 以上就創作立場以言遣詞造句、裁章之術,陳拱認為「本篇自作文而言章、 句,於古似未有見,概為彥和所新創也16 」創作文章皆因依字而生句,累積句而 為章,累積章而成篇,字、句、章、篇之關係,就好像點、線、面、體之構成幾 何圖形,四者密切配合,今人陳滿銘、仇小屏所力倡之「章法論」有類於此,「章 總一義,須意窮而成體」,每章總束一義,須意趣完具,乃能成其體段。謀篇必 有中心主旨,而各章是由諸端闡明文章的中心題旨,所以每章之中,雖各有重心, 但仍不離篇旨。日僧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 故將發思之時,先須推諸事物合於此者,然後定其體分,必使一篇之內, 文義得成;一章之內,事理可結,通人用思,方得為之。 這裡所說的「一章之內,事理可結」與彥和所說的「章總一義,須意窮而成 體」是相通的。

(43)

(三)、前後貫串, 一氣呵成 章旨大綱既明,則章節的安排,應隨情理的發展,循序漸進,原始要終,首 尾一貫。〈章句〉: 夫裁文匠筆,篇有大小,離章合句,調有緩急,隨變適會,莫見定準。 此言章句的安排,要隨從事物的變遷,適應情理的際會,因時制宜,並沒有 一定的準式。劉永濟《文心雕龍校釋》17 : 此篇於分章造句之法,但挈其大綱,所謂言之有序也。大而一篇之中,各 章之後先,小而一句之中,各字之次第,皆有天然之秩序。賦情則情之曲 折,記事則事之本末,論理則理之層次,皆天然之秩序也。作者茍當情懷 澄澈,事理通明之會,則安章宅句,自成條理。至於期間變化波瀾之妙, 正側穿插之奇,短長高下之度,輕重隱顯之限,回互激射之勢,則非法所 能拘,亦非言所能盡。大抵天才開朗者,杼軸之心,自然靈妙。 故知裁章之妙,貴在變化曲折,波瀾起伏。但一篇中之各章,一章中之各句,

(44)

其先後次第,皆應有天然之秩序,是以章節的安排,自有條理步驟可循。 其控引情理,送迎際會, 譬舞容迴環,而有綴兆之位;歌聲靡曼,而有 抗墜之節也。尋詩人擬喻,雖斷章取義,然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 要終,體必鱗次。啟行之辭,逆萌中篇之意;絕筆之言,追媵前句之旨; 故能外文綺交,內義脈注,跗萼相銜,首尾一體。若辭失其朋,則羈旅而 無友,事乖其次,則飄寓而不安。是以搜句忌於顛倒,裁章貴於順序,斯 固情趣之指歸,文筆之同致也。 說明章句的安排必須照顧全局,須使上下有所呼應,首尾得以圓合,作者對 於控制或是引申感情的發展時,對上文的承接、下句的繼往,之間要交通融會, 密切配合,其情形如同舞蹈隊形的迴環旋轉,進退行止都有固定的位置;又像唱 歌時聲調的細微柔和、高亢低沉,都合乎自然的音節。章句在整個詩篇的作用, 如同抽絲剝繭,既需推究文章的開端,又要總括全篇的結束。從頭到尾就像魚身 上的鱗片一般,結構是緊密的。開頭的話,要預先埋伏線索,暗示篇中的內容, 收尾的文字,要檢討過脈,回應發文的要旨。這樣一來,從形式上看,則辭采綺 麗交錯;從內容上看,則文義脈絡貫注。一篇傑出的作品,好比美麗的花朵,花 瓣成於花萼,花萼承於花跗,彼此密切相接,首尾連貫,結合而成一整體。

(45)

(四)、內義脈注,體比鱗次 所謂內義脈注,即各章之間,內在義理,彼此貫注。劉勰所謂「啟行之辭, 逆萌中篇之意;絕筆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此論實有所承,陸機〈文賦〉「或 仰逼於先條,或俯侵於後章,或辭害而理比,或言順而義妨。」即說明前段文辭 與後段文辭常相矛盾,辭意不能相稱。若各章獨立,不相綴屬,不能脈絡相通, 徒使文章支離破碎。沈謙認為劉勰於此章節的安排,是就整體而論,重點在照顧 全局。 其要領概有二端:就情理之前後貫串而論,則曰「內義脈注」;就章節之 先後安排而論,則曰「體必鱗次」。19 也就是說內義脈注,是各章之間密切配合,首尾呼應,脈絡相通;體比鱗次, 是指章節的安排需妥善佈置,如魚鱗之相依次。唐彪《讀書作文譜》: 文章不貫串之弊有二:如一篇中有數句先後倒置,或數句辭意少礙,理則 不貫矣;承接處字句或虛實失宜,或反正不合,氣則不貫矣。二者之弊, 19 沈謙(1981)。《文心雕龍之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華正。頁 145。

(46)

雖名文亦多有之。 所以說彥和所謂「搜句忌於顛倒,裁章貴於順序」,就是這個道理。 三、 鍛句 (一)、章之明靡,句無玷也 引而申之,則兩句敷為一章;約以貫之,則一章刪成兩句。〈鎔裁〉 句可延伸為章,章可刪成句,可知裁章與造句關係的密切,不可須臾離也。 劉勰〈章句〉專論裁章與造句的方法,並述及兩者的關係,其言曰:「積句而成 章,章之明靡,句無玷也。」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曰: 凡為文辭,未有不辨章句而能工者。凡覽篇籍,未有不通章句而能識其義 者。故一切文辭學術,皆以章句為始基。所惡乎章句之學者,為其煩言碎 辭,無當於大體也。若夫文章之事,固非一瞭章句而即能工巧,然而捨棄 章句,亦更無趨於工巧之途。規矩以馭方圓,雖雕刻眾形,未有遯於規矩

(47)

之外者。章句以馭事義,雖牢籠萬態,未有出於章句之外者。漢師之於經 傳,有今文與古文異讀者焉,有後師與前師異讀者焉。凡為此者,無非疑 其義訓之未安,而求其句讀之合術而已21 。 故知創作為文,詞句的鑄造,首應講求句子的鍛鍊,此裁章之所以有待於造 句也。所以童稚為文,應當先練習造句,一切文辭學術,都是以章句為基礎。 (二)、置言有位,忌於顛倒 「置言有位」、「位言曰句」〈章句〉。位,指的是位置。劉勰論鍛句的方法, 貴在順正其位,「句者,局也。局者言聯字以分疆」造句之時,句中各字的安排, 必有其適當的位置,必使各稱其位,以各正其所。劉勰認為搜句顛倒者,是逐奇 失正的現象。 故文反正為乏,辭反正為奇。效奇之法,必顛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辭 而出外,回互不常,則新色耳。夫通衢夷坦,而多行捷徑者,趨近故也; 正文明白,而常務反言者,適俗故也。然密會者以意新得巧,苟異者以失 體成怪。舊練之才,則執正以馭奇;新學之銳,則逐奇而失正;勢流不反, 則文體遂弊。秉茲情術,可無思耶?〈定勢〉

(48)

這是說明喜好詭巧之作者,往往違反文辭的常態,煞費苦心以追求新奇。以 為辭句反常態即為新奇,故意顛倒句法,將應置於句首的文字按抑於句尾,以求 變異。大道平坦,可是多走小路的,是為了抄近路;照正常講話,意思明白,卻 要常常說反常的話,是為了迎合世俗的緣故。深通寫作的,因為用意新穎而寫得 巧妙;只求標新立異,因為體裁不合,而變的怪異。熟悉舊體裁的能夠依照正常 的方法來駕馭新奇,迎合新風氣的只是追求新奇而違反正常。趨勢的發展是不再 回頭的,文章的體裁便會敗壞,要掌握寫作中的這種情況和方法,可真要深思「求 新求變」的意涵了。 (三)、句無定方,長短適會 中國字是屬於單音系統,一字一音節,也因此字數的多寡,會影響造句的緩 急弛促。 四 字 密 而 不 促 , 六 字 格 而 非 緩 。或 變 之 以 三 五 , 蓋 應 機 之 權 節 也 , 至 於 詩 頌 大 體 , 以四 言 為 正 , 唯 祈 父 肇 禋 , 以 二 言 為 句 。 尋 二 言 肇 於 黃 世, 竹 彈 之 謠 是 也 , 三 言 興 於 虞 時 , 元 首 之 詩 是 也 ; 四 言廣 於 夏 年 , 洛 汭 之 歌 是 也 ; 五 言 見 於 周 代 , 行 露 之 章 是也 。

(49)

六 言 七 言 , 雜 出 詩 騷 , 而 兩 體 之 篇 , 成 於 兩 漢, 情 數 運 周 , 隨 時 代 用 矣 。〈章句〉 造句的用字,或長或短,並沒有定數,主要能取其適合的聲氣而已。劉勰的 主張,認為四字六字句還是較能符合聲氣的。「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 後來的駢文發展為四六文,證實了他的這種看法。但是他也認為「情數運周,隨 時代用」,當今的白話文學也因為情理的趨向複雜,所以字句由短變長。字數的 繁簡,無關乎句子的好壞,重點是辭達而已。也因此〈鎔裁〉篇曰: 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精論要語,極略之體;游新 竄句,極繁之體。謂略與繁,隨性所好。 又提到: 思贍者善敷,才覈者善刪。善刪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辭殊而意顯。字刪 而意闕,則短乏而非覈。辭敷而言重,則蕪穢而非瞻。 三個準則確定了,其次就要斟酌字句。文思豐富的善於擴充,才思簡練的善

(50)

於簡化。善於簡化的減少了文字沒有減少文意,善於擴充的增加了文辭,使文意 更明顯。要是簡化了而意思殘缺不全,那是短缺而不是覈要;要是擴充了而語言 重複,那是蕪雜而不是豐富。所以〈鎔裁〉不僅講文章的練辭,練意也考慮到了。 四、 用字 (一)、斟酌損益,虛心修改 夫文象列而結繩移,鳥跡明而書契作,斯乃言語之體貌,而文章之宅宇也。 〈練字〉 從文字的發明,論中國文字的發展情形,由此可知文字對於文學的重要。〈練 字〉由創作立場論「練擇文字」,從「鳥跡代繩」說明中國文字的獨特性:不止 於具聲,更足以使其具形而為體貌之體。劉勰認為文字乃「文章之宅宇」,文章 是語言最精者也,精語必得精字以代之,所以為文用字,必須正確、精練、通俗。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 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 畢矣。

(51)

由字之不妄,而言句之無玷;由句之清英,言章之明靡;由章之無疵,論篇 之彪炳;其中肯扼要,具體說明字為「文章之宅宇」,更切於事實,更見作文練 字之必須。用字的妥善,是一篇文章的基礎,「振本而末從」即是也。劉永濟《文 心雕龍校釋》: 文家之有文字,如梓匠之有利器,器不厭其多,惟求其精,所以便於製作 也。古人謂為文首在識字,概文字以代言語,有是語必有是字;而文章者, 言語之最精也,精者必得美字以達之。 說明為文用字,欲求得心應手,識字是首要的功夫。 (二)、貫練雅潔,依義棄奇 為文用字,務求不妄,若多識奇僻之字,反而為文所累。劉勰認為: 自晉來用字,率從簡易,時並習易,人誰取難?今一字詭異,則群句震驚, 三人弗識,則將成字妖矣。〈練字〉 屬筆為文,重點要能通情達理,若是三人弗識,文章就沒有「辭達」之義,

(52)

就沒能達到表達的目的。 (三)、省權聯邊,參伍單複 屬筆為文,除了識字重要,在用字上仍有所避忌。 是以綴字屬篇,,必須練擇:一避詭異,二省聯邊,三權重出,四調單複。 〈練字〉 這樣的主張,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特有的論點,因為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與 西方的表音文字不同,表音文字就不會有「避詭異、省聯邊、權重出、調單複」 的主張。 聯邊者,半字同文者也。狀貌山川,古今咸用,施於常文,則齟齬為瑕。 如不獲免,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林乎!〈練字〉 黃叔琳注曰: 按三接者,如張景陽雜詩「洪潦浩方割」,沈休文〈和謝宣城詩〉「別羽汎 清源」之類。三接之外,則曹子建〈雜詩〉「綺縞何繽紛」,陸士衡〈日出

(53)

東南隅行〉「鷸珮結瑶璠」,五字而聯邊有四,宜有字林之譏也。若賦則更 有十接二十接不止者矣。 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詩騷適會,而近世忌同,若兩字俱要,則寧在相 犯。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一字非少,相避為難也。〈練字〉 同辭重句,文之肬贅也〈鎔裁〉 說明文章用字本已無多,重出則更見其少,為文用字,貴在精簡,重出容易流於疊 床架屋,單薄寡味。 單複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則纖疏而行劣,肥字積文,則黯 而 篇闇。善酌字者,參伍單複,磊落如珠矣。〈練字〉 字形之肥瘠,猶如人體的胖瘦,由瘠字累句,則纖細空疏,由肥字積文,則 陰暗沉重,過猶不及。 貳、論文章之修辭 修辭學是探究文辭之美的一門學問。沈謙認為中國語文特具聲色之美、意象 之美、情韻之美。無論古典的比興、夸飾、隱秀,乃至現代的譬喻、象徵、夸飾、

(54)

曲折、微辭、吞吐、含蓄,乃至於映襯、示現、層遞、頂真……各種修辭方法, 琳琅滿目,美不勝收。22 《文心雕龍》是中國最重要的文論巨著,其有關修辭理論與方法,不僅是創 作論中重要的一環,且承先啟後,影響深遠: 凡 精 慮 造 文 , 各 競 新 麗 , 多 欲 練 辭 , 莫 肯 研 術 。落 落 之 玉 , 或 亂 乎 石 ; 碌 碌 之 石 , 時 似 乎 玉 。 精 者 要 約, 匱 者 亦 鮮; 博 者 該 贍 , 蕪 者 亦 繁 ; 辯 者 昭 皙 , 淺 者 亦 露 ; 奧 者 複 隱 , 詭 者 亦 典 。 或 義 華 而 聲 悴 , 或 理 拙 而 文 澤 。 知 夫 調 鐘 未 易 , 張 琴 實 難 。 伶 人 告 和 , 不 必 盡 窕 槬 桍 之 中 ; 動 用 揮 扇 , 何 必 窮 初 終 之 韻 ; 魏 文 比 篇 章 於 音 樂 , 蓋 有 徵 矣 。 夫 不 截 盤 根 ,無 以 驗 利 器 ; 不 剖 文 奧 , 無 以 辨 通 才 。 才 之 能 通 , 必 資 曉 術 , 自 非 圓 鑒 區 域 , 大 判 條 例 , 豈 能 控 引 情源 , 制 勝 文 苑 哉! 〈總術〉 說明創作文章貴能掌握要術,必須鋻識文章的各種體製,全盤了解文章的作 法,始能掌握情理源泉,而得心應手。〈總術〉可以說是創作論的序言,「術」即 言創作之術。劉勰認為光注意練辭而不注重創作方法是不對的,練辭只在字句上

(55)

用功夫,可以將字句修飾的很亮麗,但是卻無法矇騙有識者的鑑別。能夠對文章 的寫作作全面的研究,掌握文章的條理,在寫作上才有把握。 是 以 執 術 馭 篇 , 似 善 弈 之 窮 數 ; 棄 術 任 心 , 如 博 塞 之 邀 遇 。 故 博 塞 之 文 , 借 巧 儻 來 , 雖 前 驅 有 功 , 而 後 援 難 繼 , 少 既 無 以 相 接 , 多 亦 不 知 所 刪 , 乃 多 少 之 並 惑 , 何 妍 蚩 之 能 制 乎 ! 若 夫 善 弈 之 文 , 則 術 有 恒 數 , 按 部 整 伍 , 以 待 情 會 ,因 時 順 機 , 動 不 失 正 。 數逢 其 極 , 機 入 其 巧 , 則 義 味 騰 躍 而 生 , 辭 氣 叢 雜 而 至。 視 之 則 錦繪 , 聽 之 則 絲 簧 , 味 之 則 甘 腴 , 佩 之 則 芬 芳 , 斷 章 之 功, 於 斯 盛 矣 。 〈總術〉 說明研術的重要和要求,不研究寫作技巧,有時也會偶然寫出好文章,好比 賭博的碰運氣,但是能夠精確掌握寫作技巧的人,寫出的文章水準是較平穩的, 而不會有時好時壞的表現。本節以沈謙先生所著之《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為 本,介紹文心雕龍中的四種修辭:一、比興;二、夸飾;三、隱秀;四、事類 一、 比興 比興的用途,基於聯想功能,是文章修辭的重要法門。沈謙認為比興之修辭

(56)

方法: 緣於聯想,奠基於人類心理之類化作用,以舊經驗引發新經驗,以易知說 明難知,以具體形容抽象。因物興感,由外界的景象激發內在的情感24。 簡言之,文學的產生,出於自然,「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原道〉)比興,基於人類的心理類化,心有所感,而屬筆為文,牟世金認為: 客觀的物,主觀的情,和抒情狀物的辭,是文學創作的三個基本要素26。 寫作者以物情相融的方式增加寫作的情感,〈比興〉篇曰: 詩人比興,觸物圓覽。物雖胡越,合則肝膽,擬容取心,斷辭必感。攢雜 詠歌,如川之渙。 這裡說的南越北胡,不是物與物的距離,而是指所寫的物和寫作者用以體物 寫志的「志」,也就是物與情的距離。要將具體的物與抽象的情結合的像肝膽一 24沈謙(1992)。《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台北:文史哲。頁 17。 26

(57)

樣密切,就必須「觸物圓覽」,透過全面的接觸、觀察、研究所寫的物。「觸物圓 覽」、「擬容取心」,劉勰提出這兩個命題,前者說明比興的產生源自於作家對客 觀事物的全面觀察與研究,後者則說明比興的本質,乃在於通過對現實生活狀況 的描寫,以寄託作家的思想感情,將文學創作過程中的形象思維特徵和作為藝術 表現手法的比興,兩者的緊密結合起來。 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 隨物以婉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物色〉 一方面有來自外物的刺激,一方面有出自作者內心的思想情感,只有思想情 感與外物兩相交融,然後才有意象產生,創作構思才得以進行。氣貌指物的神氣 形貌,描寫景物要寫出物的氣貌,所以要「隨物宛轉」;采聲指文采聲律,指語 言,用語言來寫景物,要寫出作者的心情,所以「與心徘徊」。這兩者說明了孕 育文情的時候,心與物之間,是一種互相呼應、聯想力的重要表現。童慶炳在《中 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中說道: 聯想是人的一種心理機制,主要指人的頭腦中表象的聯繫,即其中一個或

(58)

一些表象一旦在意識中呈現,就會引起另一些相關的表象27 當寫作者在構思文章的組成時,主要是透過意象的聯想,陳滿銘對意象的解 釋為: 所謂的意象,乃是合『意』與『象』而成。廣義者指全篇,屬於整體,可 以析分為意與象;狹義者指個別,屬於局部,往往合意與象為一來稱呼28 主旨是核心的意,而風格是以主旨統合各意象之形成,關係如下圖: 圖 2-2-1 意象與風格主旨之關係29 27 童慶炳(1994)。《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台北:萬卷樓。頁 133。 風格 主旨 意象之統合 (綜合思維) 意象之組合排列 (邏輯思維) 意象之形成表現 (形象思維) 章法 (篇章) 文法 (語句) 修辭 (表現二) 詞彙 (表現一) 意象 (形成)

(59)

透過對物的敘寫,要能使人有所感,須能透過「聯想」的作用。文辭終究離 不開「意象」的,如果沒有了「意象」,那麼文辭也就沒有意義了。朱光潛對於 聯想提出以下的解釋: 聯想是一種最普遍的作用,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類似聯想」,例如看 到菊花想起向日葵,因為它們都是花,都是黃色,在性質上有類似點。一 種是「接近聯想」,例如看到菊花想起中山公園,又想起陶淵明的詩,因 為在中山公園看過菊花,而陶淵明的詩中也常提起菊花的句子,兩者對象 雖然不同,而經驗卻很接近30。 文學的創作,透過聯想,能豐富文章的內涵與張力。透過聯想的功夫,作者 將自己最切身的情感描寫出來,他的作品就不至於空疏而不近情理。 二、 夸飾 (一)天地以降,夸飾恆存 夸飾作為一種修辭方法,最早見於《文心雕龍‧夸飾》,劉勰肯定誇張的必 要,由於有些感情不容易敘寫,有些事物不容易描摹,作者要達難顯之情,寫難 29陳滿銘(2004)。《修辭論叢:第六輯》台北:洪葉文化。頁 37o

(60)

狀之物,這時候就要運用誇張。沈謙對夸飾的定義如下: 語文中夸張鋪飾,遠超過客觀事實,使其所表達之形象情意鮮明突出,藉 以加強讀者或聽眾的印象,這種方法就是夸飾31 。 劉勰認為夸飾是與天地俱生: 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神道難摹,精言不能追其極;形器 易寫,壯辭可得喻其真;才非短長,理自難易耳。故自天地以降,豫入聲 貌,文辭所被,夸飾恆存。〈夸飾〉 自言有天地以來,萬事萬物,原本具備聲音形貌,創作文辭誇張舖飾經常使 用,不可或缺。此謂「自天地以降,夸飾恆存」,說明夸飾出乎自然,本乎天性。 (二)夸而有節,飾而不誣 基本立場上,劉勰對於夸飾雖然持積極性的肯定態度,但卻是有所保留的。 在論夸飾的缺失時,他極力駁斥夸飾的浮濫,夸飾篇末尾,揭示夸飾的原則:

(61)

然飾窮其要,則心聲鋒起;夸過其理,則名實兩乖。若能酌《詩》、《書》 之曠旨,翦揚馬之甚泰,使夸而有節,飾而不誣,亦可謂之懿也。 說明夸飾之要,美文固然需要誇張聲貌,增飾丹采以動人,但須有其節度。 「夸過其理,則名實兩乖」,是要避免夸飾之失。「酌詩書之曠旨,翦揚馬之甚泰」 是列舉夸飾成功之典範與偏之的警惕。至於真正揭示夸飾的運用原則,則為「夸 而有節,飾而不誣」 1.夸而有節 夸而有節,謂夸飾之運用得當。擴而充之,即夸飾所言「壯辭可得喻其真」, 「因夸以成狀,沿飾而得奇」。陳望道《修辭學發凡》32論鋪張辭的原則有二: (1)主觀方面須出於情意之自然流露。如古文苑裡名為宋玉作的大言賦、 小言賦,完全出於造作,可說毫無意義。 (2)客觀方面須不致誤為事實。如「白髮三千丈」,倘若不說「三千丈」 而說「三尺」那變容易使人誤認為事實,就不是修辭上的鋪張,而是 實際上的說謊。

(62)

陳氏所言第一項,即「夸而有節」的申論,如果更進一步,則「夸而有節」 即為夸飾得當。如何而能夸飾得當?不但要出於情意的自然流露,更要「爲情而 造文」,充分發揮夸飾的效用,彰顯作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藉以打動讀者心 坎,領略作者的真意。達到「傳難言之意,摹難傳之狀,得言外之情」33的境界。 2. 飾而不誣 飾而不誣,謂夸飾不可使人誤會,流於欺騙。即〈夸飾〉本文所謂「事義睽 剌」、「夸過其理」、「曠而不溢,奢而無玷」。陳望道所論夸飾的第二項原則,即 是由此而來。飾而不誣最主要的是不可欺騙,如何能不流於欺騙呢?最簡單的方 法就是讓讀者知道這段文辭是「夸飾」。蔡謀芳對夸飾的註解如下: 夸飾格不在事物的「性質」,而在其性質的「程度」;是反映作者的感覺, 而不在進行事實的陳述35。 意即夸飾在主觀上要能符合寫作者本身所要表達的情意,而客觀上須能不致 使人誤認為事實,才是夸飾的修辭。沈謙對此提出很好的解釋: 33 黃侃(1978)。《文心雕龍札記》。香港:新亞書院。頁 21。 35

(63)

簡言之,「飾而不誣」須極意形容,越荒唐不合理越不致使人誤會而流於 欺騙,這也正是夸飾時強調「誇張舖飾,遠超過客觀事實」的理由36。 綜合以上論述,可知夸飾在主觀上要符合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意,而客觀上須 不致使人誤以為事實。 三、 隱秀 意念的轉動可以想得極為遙遠,文情的變化可以顯得極為深刻,源頭深遠才 能產生支流,根底盤屈才能使枝葉高大。因此文章的精華,有秀有隱。隱是文外 所含蓄的言外之意,秀是篇中最突出的話,隱還有另一種意思為工巧,秀以特出 為巧妙,這是前人文章中的美好成就,作者才情的很好表現。 夫心術之動遠矣,文情之變深矣。源奧而派生,根盛而穎峻,是以文之英 蕤,有秀有隱。隱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隱以 複意為工,秀以卓絕為巧,斯乃舊章之懿績,才情之嘉會也。〈隱秀〉

(64)

陸機《文賦》以「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可為隱秀之說明。而沈 謙37下了如下的解釋: 從現代修辭學而言,「隱秀」即「婉曲」與「警策」。婉曲又可分為含蓄、 曲折、吞吐、微詞四類。警策又可包括映襯、示現、層遞、頂真等。據張 戒歲寒堂詩話引劉勰云「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 總結來說,深刻的文辭是含蓄而多采,言外的餘味盡量包含著。不直接表達 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閃爍的言辭,流露或暗示本意,就是「婉曲」 的應用。因為意念的轉動可以想的極遙遠,文情的變化可以顯得極深刻,善於立 意的人,要能對內容創造奇特的命意;而工於修辭的人,也要能盡量創造美好的 文辭。 臣密言:陳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 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李密:〈陳情表〉) 李密上表晉武帝,願乞終養祖母,辭不赴命。文章一開始,敘述自己的遭遇

數據

表 1-4-1  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評分規準一覽表 10 根據〈寫作能力指標〉而訂定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標準,若未達三級分,則高 中階段仍須接受寫作補救教學。  六級分  五級分  四級分  三級分  二級分  一級分  零級分  概說 六級分之文 章十分優秀  五級分之文章在一般水準之上  四級分之文章已達一般水準 三級分之文章是不充分的  二級分之文章在各方面表現都不夠好,在表達上呈現嚴重問題 一級分之文章顯現出嚴重缺點,雖提及文章主題,但無法選擇相 關題材、 組織內 容,並且 不能於文 法、字
表 2-3-1  〈神思〉篇概念見於創作論各篇之例     范文瀾認為創作論二十篇以〈神思〉為本,下表為〈神思〉中的概念散見於其餘 各篇,以利讀者歸納整理。  神思篇  創作論其他各篇  思理為妙,神與物遊  •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  •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 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婉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 徊。〈物色〉  秉心養術,無務苦慮; 含章司契,不必勞情  •心慮言辭,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則理融而情暢,鑽礪 過份,則神疲而氣
圖 3-1-1 Hayes & Flower 的寫作歷程模式(1980) 46 Hayes 和 Flower(1981)所提出的寫作歷程模式對寫作心理描述相當完整,近代 寫作教學的技巧或工具,是由此理論衍生而來。根據其理論,完整的寫作必須具 備三要素:寫作者的長期記憶、寫作者所處環境和寫作本身,並將寫作分為三階 段:計畫、轉譯、回顧。                                                    寫              作              環
表 4-1-1  〈寫作能力指標〉  編號  寫作能力指標內容  F-1-1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1-1-1-1   能學習觀察簡單的圖畫和事物,並練習寫成一段文字。  1-1-2-2   能在口述作文和筆述作文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  1-1-4-3   能相互觀摩作品,分享寫作的樂趣。  1-1-9-4   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F-1-2   能擴充詞彙,正確的遣辭造句,並練習常用的基本句型。    1-2-1-1   能運用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hink purposefully about what they want, and how they’re getting there, is a great way to make creative writing assessable.. One more

incorporating creative and academic writing elements and strategies into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deepe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writ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 promoting discussion before writing to equip students with more ideas and vocabulary to use in their writing and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work in discussion groups and

•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enriched to allow for value addedness in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are interested and

Part 2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tasks based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articulated in the LPF to enhance writing skills and foster

• To introduce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as a reference tool for designing a school- based writing programme to facilitat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At least one can show that such operators  has real eigenvalues for W 0 .   Æ OK. we  did it... For the Viraso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