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歷程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歷程之研究"

Copied!
1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顏妙桂 博士. 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歷程之研究. 研究生: 陸欣怡 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2) 謝誌 我很貪心,所以希望可以工作、課業與童軍團三邊兼顧,也就在這樣不經大 腦的衝動下度過六年,六年間,公私領域中都發生了很多的事情,每天都在忙碌 的工作中度過,學業往往成為最後的順位。能夠完成這本論文,真的需要感謝很 多人,最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顏妙桂老師一直鼓勵與指導我,沒有老師的指導,我 想這本論文應該就不會出現了。也感謝兩位口委詹昭能老師與柯澍馨老師的具體 清楚的指導,讓這本論文更完整。 謝謝一路協助我的同事,春琳、芷菱、美珠與綜合領域的夥伴,這六年間發 生了很多事情,連從來不改裝的辦公室都要重新整修,如果沒有同事們的全力相 挺,在論文卡關時,可能就會遺憾放棄了,特別感謝春琳與芷菱協助我理出論文 脈絡,順利完成這艱鉅的任務。 選擇女童軍服務員為主題,對我而言是很大的冒險,因為我自己還在探索的 階段,但看到在女童軍運動中努力堅持的前輩們時,實在很想為這領域留下些甚 麼,因此大膽挑戰了極限。感恩女童軍夥伴康明團長、密媽、家愷、威爸、美玲、 穎昕、秀婕、子妮、曉凌、詠蕙、淑媛、芳瑀等幫助與支持我的女童軍夥伴,在 我最需要支援時,總是伸出雙手支持我度過崩潰的論文時光,讓我有力量繼續, 也謝謝研究參與者們願意接受我的訪談,給予我很大的幫助。 謝謝我的父母,相信我一定會完成學業,耐心包容老是無法完成的研究所歲 月。謝謝我的姐姐們,家中這幾年也發生了很多事情,如果不是你們的支持,我 是無法專心完成這本論文。 最後謝謝童軍團的夥伴,巧馨、令杰、柏年、家棋、許荃與說不完感謝的童 軍團的孩子們,因為有你們的出現,我才會在童軍這條路一路前進。.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歷程,以認真休閒理論探討女童軍 服務員志業承諾歷程。本研究選擇質性研究,訪談六位女童軍服務員的志業承 諾歷程,透過訪談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結論如下: 一、女童軍服務員展現認真休閒特質:包含「勞心勞力,心靈滿足」、「充實自 我,自我實現」 、 「結交好友,社交更豐富」 、 「長期經營,不畏挫折」 、 「專為 女生,發揮女性特質」、「傳承精神,許下承諾」等。 二、女童軍志業承諾探索時期受過往經驗影響,例如親人的童軍經驗、參與課 程或活動時的回憶等皆影響女童軍服務員初次參加活動的意願。 三、服務員基本訓練與原隸屬童軍團制度是影響服務員認同的關鍵:不論童軍 經驗的服務員、無童軍經驗的服務員或對服務員角色仍混淆者,在活動與研 習中扮演認同服務員關鍵的角色。 四、體認責任與女童軍的榜樣:女童軍服務員角色認同後,會更瞭解服務員角 色定位,具體行為上,追求童軍知能,尋求自我能力的增強;在心態上,更 有自信、榮譽感,責任感與自我要求更高。 伍、許下承諾為女童軍運動努力:女童軍志業承諾發展分為三個部分,探索、 認同與承諾三階段。探索階段中先因過往經驗而加入。後持續參加各式女童 軍活動,進而認同女童軍獨特的價值精神與女童軍運動,最後許下志業承 諾,為女童軍運動努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相關建議,及對未來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 關鍵字: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認真休閒. I.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commitment of Girl Scout leaders based on Serious Leisure Theory. By qualitative method, the researcher proceeded and analyzed the interviews of six Girl Scout leaders and had the conclusions as below. 1.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Girl Scout leaders in activities matches what is characterized by Serious Leisure Theory. All the interviewees have similar traits. They treat leisure as a career in the endeavor; they make significant personal efforts and show their perseverance for scouting. They have their unique ethos. They get durable benefits such as personal enrichment, self-actualization, self-gratif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Eventually, they would strongly identify with the Girl Scout movement and make their volunteer commitment. 2. The discovery stage of volunteer commitment of Girl Scout leaders is influenced by past experiences, such as the Scout experiences of their family members, their own experiences from Scout class or activities in school. All these will lead them to join their first official Girl Scout activity. 3. Primitive stage, to identify oneself as a leader. Girl Scout Adult Leader Training, Girl Scout experiences and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are the key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he/she firstly identifies him/herself as a Girl Scout leader. Why and when these interviewees formed their identification vary from their Scout backgrounds. 4. With role identity, one would recognize more responsibilities of a leader and encourage oneself to be a model for the Girl Scouts. Once identifying themselves as a leader, the interviewees changed behaviorally and spiritually. They would encourage themselves to proactively pursue mor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knowledge. They have more self-confidence and feel proud of being a member of Girl Scout groups. They would do their best to be a model for girl scouts, and therefore became more self-motivating and self-demanding. 5. To eventually make volunteer commitment. Based on the data, the researcher divide the development of a Girl Scout’s volunteer commitment into three stages – discovering, identifying and making commitment. In the first stage, people participated in Girl Scout movement because of his/her enjoyable experiences in scouting. By joining more and more activities,. II.

(5)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knowledge increase, they can therefore give free play in this field. They make like-minded friends, and They form their unique ethos. Their identity with the Girl Scout movement is enforced. Eventually, they are willing to make their volunteer commitment. The results conducted from the research will be provided to Girl Scout Adult leader,Girl Scout organization and the later researchers as reference. key words: Girl Scout leader, volunteer commitment, serious leisure. III.

(6)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 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10 第四節 名詞解釋................................................................................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女童軍服務員及其相關文獻...................................................................13 第二節 志業承諾意涵與相關研究.......................................................................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41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架構....................................................................41 第二節 研究步驟.......................................... ..................................45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之選取......................................................................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2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3 第六節 研究的信實度.........................................................................55 第七節 研究倫理................................................................................57. IV.

(7) 第四章 研究討論與結果.......................................................................... 59 第一節 女童軍服務員所展現的認真休閒特質................................................... 59 第二節 女童軍服務員角色認同之關鍵與改變................................................... 76 第三節 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的發展歷程.......................................................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建議..................................................................................... 117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120. 參考文獻............................................................................................................... 122 壹、中文部分..........................................................................................................122 貳、西文部分......................................................................................................... 125.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26 附錄二 研究同意書....................................................................................... 127 附錄三. 訪談記錄表........................................................................................128. 附錄四 逐字稿檢核表................................................................................... 129. V.

(8) 表次 表 1-1 臺北市 2004-2014 年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參加人數統計表...........................5 表 2-1 國內童軍論文研究........................................................................................24 表 2-2 國內童軍服務員研究論文............................................................................27 表 2-3 國內「認真休閒」與「承諾」相關研究論文....................................................39 表 3-1 研究參與者資料............................................................................................51 表 4-1 面對童軍阻礙與解決阻礙之整理.............................. ...............................112 表 4-2 志業承諾之整理.......................................................................................113. VI.

(9) 圖次 圖 2-1 國際女童軍組織隸屬圖................................................................................14 圖 2-2 女童軍訓練進程圖...................................................................... . .................21 圖 2-3 志業承諾模型............................................................... . ...............................38 圖 3-1 研究架構圖...................................................................................................44 圖 3-2 研究步驟.......................................................................................................47 圖 4-1 認真休閒特質分析........................................................................................75 圖 4-2 女童軍服務員角色認同關鍵與改變...................................... . .....................83 圖 4-3 志業承諾歷程................................................................................................84 圖 4-4. A 之志業承諾歷程........................................................................................89. 圖 4-5. B 之志業承諾歷程.......................................................................................93. 圖 4-6. C 之志業承諾歷程........................................................................................98. 圖 4-7. D 之志業承諾歷程......................................................................................101. 圖 4-8. E 之志業承諾歷程......................................................................................105. 圖 4-9. F 之志業承諾歷程......................................................................................108. 圖 4-10 志業承諾歷程分析....................................................................................114. V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歷程,本章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 背景,第二節為研究動機,第三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童軍活動的整體目標,是利用在青少年可塑性最高的時期,指出正確的方 向,鼓舞熱忱,發展個性,以期孩子們將來能自我教育,成為國家有用的 棟樑。(貝登堡的足跡,莊坤良譯,P.86) 就如同貝登堡爵士 (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所言,童軍運動 是一項培養健全公民的社會教育運動,活動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關,也需要獲得 廣大群眾的參與及支持,並得到社會的關切與迴響,透過各種行動的參與,落 實童軍運動最主要的中心概念: 「培養健全的公民」 。自 1919 年中華民國女童軍 於上海由張維禎女士等人成立第一團以來,女童軍運動在多年耕耘下,截至臺 灣總會 2014 年的統計,參與女童軍活動已達 17,010 人,在帶動青少女正確休閒 生活與發展上,發揮不可小覷的影響力。本節主要從女童軍運動的價值、女童 軍服務員的重要性及女童軍服務員所面臨的現況,敘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 壹、女童軍運動的價值 男女童軍運動的目的,是賦予男女公民三個「H」:健康、幸福、助人。而 女童軍活動比男童軍活動更重要,因為女童軍將是我們未來下一代的母 親。(貝登堡的足跡,莊坤良譯,P.36) 1909 年秋季,英國童軍在水晶宮舉行第一次大檢閱,出現了一群少女帶著 童子軍帽,著童子軍上衣藍色裙子,稱貝登堡爵士為她們的領袖,並渴望參與 童子軍活動,雖然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仍為保守,對於女性的行動仍有所顧忌 的氛圍下,貝登堡爵士仍請其妹艾妮絲(Agnes Baden-Powell)女士及夫人奧麗芙 (Lady Olave Baden powell)女士,設計與領導女童軍運動的組織與基本訓練。因. 1.

(11) 此一個純屬於女生,可以無憂的參與戶外活動,世界最大的青少女組織就此孕 育而生。以童軍運動的四大活動目標:品格、健康、手工藝與服務為主軸,設 計相關活動,協助女童軍在活動中發現潛能、關懷社會、幫助他人與培養多元 化的能力,以面對各種挑戰 (中華民國女童軍服務員手冊,2002,P1-2) 。同時 透過跨國性組織的力量,集結各參與國的資源幫助需要的國家。以每年紀念貝 登堡夫婦的懷念日為例,世界女童軍會利用由各國所募集的資金,協助在女童 軍運動發展上因經濟而困擾的國家,提供青年領袖與服務員訓練經費、及社區 經費的支援,期望幫助更多的青少女可以透過女童軍的力量,得到幫助並幫助 他人。 在進入童軍百周年後,世界女童軍發表全球行動主題「一起行動,我們可 以改變世界 (WAGGGS)」 。這不僅是世界女童軍在 2009 至 2011 年的行動目標, 也結合聯合國千禧年所提出的八大發展目標與反暴力宣言。透過女童軍每年的 活動,如懷念日、行動方案活動、每兩年一度的世界奧麗芙傑出社區服務團體 的甄選,鼓勵世界的女孩、年輕女性及各級女童軍們,透過自己個人力量與行 動來改變周圍的世界,關懷我們的社區、國家與世界,希望每位女童軍可以成 為獨立自主,幫助他人的新時代女性。 臺灣女童軍也曾發起「世界清潔日」 、2011 年的「日本 311 大地震募款與祈 福」、「禮讓宣導」等活動,鼓勵女童軍以具體可行的行動來改變、關懷我們的 世界。研究者實際帶領女童軍們參與活動多年的發現,女童軍在其中除獲得個 人成就感、做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外,與社區民眾的互動,也得到許多正面的 回應,而透過這些活動,具體落實女童軍運動的精神。 綜合上述所言,女童軍運動的價值,不僅是帶領女童軍走出戶外,協助女 童軍發展多元智慧、自我成長,也讓女孩不只在社區、國家內付出她的能力, 讓社會變得更美好,更重要的是,帶領女孩關注世界脈動、與他人交流,讓女 孩透過女童軍運動向世界發聲,改變世界。. 2.

(12) 貳、女童軍服務員的重要性 團長是孩子們心中的英雄,對兒童的成長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力,同時也肩負相 當的責任。~~(貝登堡的足跡,莊坤良譯,P86) 根據艾瑞克森(Eric H. Erikson)的人格發展論中提出,每一個人在每個階段 會有不同的發展任務要達成,透過發展任務的完成與否,影響下一階段的發展。 提供每一階段適當的教育內容,將協助個體在該階段的危機化為轉機,提升自 我發展,適應社會 (張春興,1992)。在青少年階段(12-18 歲),所面臨的任務是 自我認同與角色整合,這時青少年所需要的是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追尋自我方向 的引導。在這段期間內,由於主觀的身心變化與客觀環境的的影響,使青少年 在自我成長上面臨諸多問題,張春興(1994)認為青少年面臨的問題有三: (1) 孩子在這時期因生理的成長,兩性開始有了顯著差異,性生理的成熟,使女生 感到不知如何處理的壓力。(2)由於學校與社會的要求,使自己對日益繁重的課 業與考試成敗的壓力感到苦惱,模糊的感受到,此時的努力與未來有所關連, 但對未來的方向卻又是不明確且無法控制。(3)兒童時期的生活多由父母安排, 但到了此時期卻開始有多事情要學習自己做主,父母與周圍的成人也期望他們 有能力去選擇,但這時的青年們卻可能認為自己缺乏價值判斷的標準,而在從 事抉擇時,感到徬徨無措,故成年人能提供適當的協助青少年完成自我認同與 角色整合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成人的角色不在於主導孩子的成長,而在於 引導孩子,提供一個以青少年與青少女為主體,讓他們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中, 尋求自我成長的空間,協助她們順利度過混淆的時間,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童軍 活動便是最適當的方式之一。 童軍運動需要服務員的大力支持與參與,女童軍運動更需要服務員,因為 童軍服務員在各項活動中,不僅是孩子的團長、生活上的諮詢者,更是孩子學 習的榜樣,他是青少年在追尋過程中的重要他人,在各類童軍訓練及活動,適 應需求,使孩子在其中得到滿足與進步,協助青少年釐清自我的形象、認同與. 3.

(13) 協助瞭解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位置。. 參、女童軍服務員所面臨的培訓窘境 女童軍依照年齡分級,共分為七個級別:5-7 歲小小女童軍、7-11 歲幼女童 軍、11-15 歲女童軍、15-17 歲蘭姐女童軍、17-21 資深女童軍、23 歲以上蕙質女 童軍及 20 歲以上的服務員(中華民國女童軍訓練標準,2002)。根據各級別女童 軍的身心發展,所需要發展的活動目標、需服務人數與訓練也有所不同。因此, 每位女童軍服務員必須要實際參與女童軍團活動與各級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 後,才正式為女童軍服務員。如果要成為辦理女童軍成人服務員訓練的工作人 員,就必須再參與訓練專員的兩階段訓後,成為預備及正式訓練專員後,服務 女童軍成人服務員。 女童軍服務員訓練依照各級別女童軍的發展目標與需求,分別辦理服務員 基本訓練及晉級訓練。例如,幼女童軍與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各有基本訓練與晉 級訓練。但因小小女童軍為剛剛發展之階段,故目前只有基本訓練。而蘭姐女 童軍則因為訓練方法與女童軍相近,故只辦理蘭姐女童軍服務員晉級訓練。資 深與蕙質女童軍目前則未辦理服務員訓練。另外,為培養專業成人訓練服務員, 在專員訓練階段分為兩梯次,分別為預備專員訓練與專員訓練。 透過數次的各級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每年培養超過百名以上新進女童 軍服務員,根據 2014 年最新的三項登記(女童軍團長會議紀錄,2014)發現,臺 北市新進服務員人數就高達 200 多位,證明服務員人數是持續成長且穩定。但 就實際持續參與活動或訓練者卻非如此,不論是那一個級別的訓練,近年來參 加人數逐漸下降或為了召集足夠的人數參加,甚至出現數年辦理一次,以臺北 市女童軍會所辦理的服務員訓練參加人數統計(如表 1-1),就可以發現人數的消 長,其中打空白的部分,便表示為當年未辦理。. 4.

(14) 表 1-1 臺北市 2004-2014 年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參加人數統計表(單位:人) 活動名稱. 04. 05. 06. 07. 小小基訓 幼女基訓. 08. 09. 18 203. 幼女晉訓. 75. 75. 64. 66. 24. 26. 14. 9 25. 女童基訓. 43. 30. 24. 22. 女童晉訓. 10. 10. 10. 9. 蘭姐晉訓. 10. 55. 22. 10. 11. 12. 17. 29. 47. 59. 54. 16. 13. 20. 24. 21. 31. 13 20 67. 自強女童基訓. 49 17. 28. 10 22. 14. 29 20. 37 31.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北市女童軍會 2004-2014 年會員大會手冊,P6-7。 從表 1-1 得知,不僅參與人數銳減,在實際活動中也可以發現,許多新進女 童軍服務員,為了團活動、家庭、工作與地方縣市會所辦的童軍活動疲於奔命, 往往熱情就在過程中慢慢的逝去,當遇到許多大型活動如女童軍節慶祝大會、 寒暑假的秋菊考驗營等,就會發現出現的夥伴還是老面孔,新面孔總是在幾次 後消失不見。推究其原因很多,但卻顯現出女童軍服務員,無法持續保持熱誠 繼續參加女童軍活動,能持續參加服務員訓練或持續參與活動者更少。這樣的 情況確實為女童軍運動推展的隱憂。因此,探討女童軍服務員的志業承諾有其 重要性。. 肆、女童軍服務員領域的相關研究 搜尋臺灣碩博士論文網發現,由 1987 年至 2015 年 6 月前,對於童軍研究 共有 93 篇,童軍服務員相關研究,共有 20 篇,其中主要討論重點分別為:(一) 以童軍團長方面,討論童軍團長的壓力、自我效能、領導風格、生涯承諾與工 作滿意度等(邱琳甄,1994;賴玥米,2006;張議,2007;林義舜,2010;方郁. 5.

(15) 集,2010;湯宏鈞,2010;林昭妤,2010;邱宜瑾,2012;張慧美,2012;李振 興,2014);(二)童軍服務員專業知能的訓練方面,也各有針對男女團之童軍服 務員的培訓進行相關研究。(楊子妮,2006;姚良杰,2009;傅仁鵬,2010;蕭 維武,2010;連建華,2011;陳麗妃,2011);(三)針對服務員的招募,服務員之 參與動機(陳俐臻,2009;杜瑋倫,2010;胡德和,2011);(四)童軍服務員之 其他研究(胡智為,2008)。但純以女童軍、女童軍運動或是女童軍運動的論文, 卻僅有 4 篇著作(楊子妮,2007;李穎昕,2010;鄒美玲,2013;鄧涵方,2013)。 研究者因擔任童軍教師且多年參與女童軍運動,參與過程,深深感受到在女童 軍活動中,提供青少女一個單純又安全的空間思考,讓青少女發揮自我、展現 多元潛能,五育並重、與世界活動接軌,讓女童軍進一步關懷社會的理想,實 有持續推廣的價值。當然,其中重要的推手,女童軍服務員更是不可忽略,希 望透過探討服務員志業承諾形成過程中,達到瞭解服務員自我認同與形成志業 承諾的契機,並將研究結果提供女童軍服務員訓練課程之建議。. 6.

(16) 第二節. 研究動機. 以研究背景為基礎,在實際參與女童軍活動後,激發研究者對於女童軍服 務員志業承諾歷程之研究動機,分述如下。. 壹、女童軍服務員前輩的啟發 研究者還記得第一次(2001 年)見到已故臺北市會總幹事陳美玉女士(文後以 陳總幹事稱呼),當時陳總幹事年屆七旬,一臉精神奕奕地與會務人員一起整理 納莉風災後的女童軍會。只有兩個人的臺北市會中,泥濘不堪的場所卻依然無 擋陳總幹事的熱情與溫暖,雖是短短相會但印象深刻。再次見面已是 2002 年冬 天,當時參加臺北市女童軍會所主辦的冬季秋菊考驗營,在將近兩百位學員的 考驗營中,所有義務服務員除了帶自己的團員,還需要操作所有考驗及教學。 剛踏入這世界、二十初頭的我,光是早起晚睡,考驗後的團檢討會與大隊檢討 會等等行程,就已經體力透支,更不用說其他年長的服務員們了。但陳總幹事 卻總和我們在一起,四天三夜的考驗營中,除了每天的早晨升旗與夜晚的檢討 會,任何時間進入營本部,都可以看到陳總幹事的身影,隨時支援與諮詢。到 底是甚麼樣的力量,讓一位應該在家中享受休閒生活或含飴弄孫的阿嬤選擇與 我們一起為女童軍努力?像陳總幹事一樣的夥伴也不只一位,不論是現任臺北 市會的總幹事李惠美團長、退休後依舊活耀於女童軍會的劉康明老師、房子玉 團長與恩師謝美連教授,又即使身體不適也要從南投老家當天往返出席臺北市 會四十周年的江桂枝團長等。在 2011 年成功嶺大露營、各項成人訓練營隊、女 童軍各組織委員會中,及各項女童軍的活動總會見到她們的身影。這群年屆六 旬、七旬以上的資深服務員們,總是精神奕奕地傳達對女童軍的熱誠與支持。 女童軍運動的確有其價值與珍貴之所在,但到底是甚麼理由讓這些資深服務員 願意,花費自己休閒時間、精力與金錢來參與女童軍運動?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研究者因工作進入女童軍服務員世界,且因肯定女童軍活動的價值與個人. 7.

(17) 高度職業道德,而在女童軍運動中努力不懈。但與我共同為女童軍服務的義務 服務員們,卻不一定是因為工作而參與。中華民國台灣女童軍總會為非營利事 業性組織,所有參加者除會務人員以外,有賴於來自各行各業的服務志工們, 在繁忙的本業之餘,參與各項女童軍活動。在服務、考驗與國際活動等皆可見 一群義務服務員的身影,尤其近十年總會見到這些資深服務員。更有服務員在 接受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後,簽下終身為女童軍運動而努力的承諾書,他們為何 能夠堅持在工作之餘,持續參與?為何在退休後得以享受休閒時刻會選擇女童 軍運動?到底是甚麼因素影響他們持續參與?是甚麼因素讓他們選擇此為志業 承諾?此為本文研究動機之二。. 貳、服務員角色的認同過程 人人都可以參加童軍活動,只是根據年齡發展會有各自不同的角色。研究者 自大學畢業後才參加童軍運動,為了讓自己對童軍的認識更多,積極參與各項 成人服務員訓練,就角色認定上就是服務員。雖然對童軍技能不純熟、對童軍 會務尚不瞭解,卻沒有歷經角色衝突或混淆的時期,因為我就是服務員;但當 推薦由本團女童軍一路參與童軍活動的夥伴接受訓練後,透過她們在受訓後成 為服務員的過程,才發現「服務員」這個角色是需要學習認同的。雖然我們可 能年紀相仿,但資深女童軍與服務員的角色就有所不同,期待也不同。到底一 位服務員和即將成為服務員的夥伴有甚麼不同?在這段角色混淆的過程中,又 如何讓自己在甚麼關鍵下開始認同自己是一位服務員而非女童軍?此為本文研 究動機之三。. 参、女童軍服務員的認真休閒分析 Stebbins 於 1982 年所提出的「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之概念,根據 Stebbins(2001a)對認真休閒的定義:個人有系統的從事一種業餘、嗜好、志 工的活動。不以此項為謀生的工作,但他們投入如工作般的專注,藉此獲得及. 8.

(18) 展現特殊的技巧、知識及經驗,也使得參與者有非常充實及有趣的感覺。女童 軍服務員除了學校團的團長是以教師兼團長的身份及女童軍會本身的約聘人員 外,女童軍服務員多數為不支薪、不以女童軍活動為工作,在取得女童軍服務 員資格時,須經過規定的訓練活動,同時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付出自身的體力、 精力與時間,為女童軍運動延續而努力。有些服務員因為女童軍運動確認了自 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更有前輩女童軍服務員一生為女童軍運動而奮鬥,女童軍 服務員所展現的特徵與認真休閒的所描述相符,但女童軍服務員在服務過程 中,到底展現了哪些認真休閒的特質?在女童軍服務活動中,漸漸成為一生為 女童軍運動努力的志業承諾?此為本文研究動機之四。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之說明,促使研究者期望在研究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 過程中,期望發現女童軍服務員志業承諾歷程中的因素,給予女童軍服務員訓 練建議,讓更多女童軍服務員形成志業承諾,為女童軍運動增加更多人力資源。. 9.

(19)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具體目的如下: 一、 探討女童軍服務員所展現的認真休閒的特質。 二、 探討女童軍服務員認同服務員角色之認同關鍵。 三、 探討女童軍服務員在女童軍活動中的志業承諾的發展。. 貳、待答問題 (一) 女童軍服務員展現哪些認真休閒的特質? (二) 女童軍服務員服務員角色認同之關鍵為何? (三) 女童軍服務員角色認同後的改變為何? (四) 女童軍服務員形成及持續志業承諾的發展歷程為何?. 10.

(2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壹、女童軍活動(Girl Scout Movement) 女童軍活動又稱為女童軍運動,是一個世界性的,富有教育性的活動社會團 體組織。自 1910 年貝登堡爵士創始至今,目前已有 145 個國家及地區,將近一 千萬的女童及青年婦女參與,是一個國際性、世界性的青少年運動,也是當今 世界上最龐大的青少年組織之一(謝美連等,2002;WAGGGS, 2009d)。 本研究所指女童軍活動,是指參與女童軍團組織運作,參加女童軍會所辦理 之相關考驗、服務活動、成人服務員訓練等。以品格、健康、手工藝、服務為 主要活動目標,充分發展女童軍與青年婦女的潛能,成為健全的世界公民為最 終目的。. 貳、女童軍服務員(Girl Scout Leader) 服務員是女童軍運動中二十歲以上的成人領袖,根據臺灣女童軍服務員登 記辦法(中華民國台灣女童軍總會,2007)第三條,女童軍服務員包括:一、 團長、副團長;二、各級輔導員;三、總會、省(市) 、縣(市)各級女童軍會 理監事、團務委員會委員、教練、專科考驗委員等;四、總會、省(市) 、縣(市) 各級女童軍會工作人員;五、贊助女童軍運動之社會人士。 根據女童軍服務員登記辦法第二條,申請服務員登記,需具備下列條件: 一、中華民國國民,或居留中華民國境內六各月以上之外籍女性,年滿二十歲 以上。二、接受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三、對女童軍運動確有認識,願為青 少年工作,推展女童軍事業。 本研究所指女童軍服務員,是於 2014 年以前已接受過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 練並向女童軍會辦理完成登記之女童軍服務員,包含團長、副團長、服務員、 團教練。. 11.

(21) 參、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 本研究採 Stebbins(2001a)定義認真休閒:個人有系統的從事一種業餘、嗜 好、志工的活動。從事者投入如工作般的專注,藉此機會展現特殊的技巧,知 識及經驗,也使得參與者會有充實與有趣的感覺。. 肆、志業承諾(volunteer commitment) 本研究所指之志業,具有志願服務之意。志願服務乃是「民眾出於自由意 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 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 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志願服務法,2001) 。 A. K. Jr , Tyree (1991)(引自廖淑珍,2002)提出承諾包括:(1)具有強烈的意願 留在某一組織或行業;(2)對組織或行業的目標有強烈的信仰;(3)希望能持續成 為組織或行業的一員。 因此,承諾主要特質為認同、投入與忠誠三大要素,同時具有四個特性: (1)是一種心理狀態;(2)是經由自身智性的評估和抉擇而生;(3)是一種內化的自 我規範,也是付諸行動的外顯行為; (4)具有特定的對象(廖淑珍,2002)。本研 究所定義之志業承諾是指肯定認同女童軍運動價值,願意用時間、金錢、精力 為女童軍活動努力,擔任女童軍義務服務員,作為未來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努力 目標,為女童軍運動努力不懈,持續參與女童軍各項活動。. 伍、角色認同(role identity) 角色認同是指人在社會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種角色都有一套眾所期待的 行為標準,此種行為標準也就是角色認同的對象(張春興,1992)。 本研究所指之角色認同,是指認同女童軍服務員角色,表現出具有女童軍 服務員之行為與態度。. 12.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蒐集女童軍服務員及志業承諾相關理論作為本研究之理 論基礎。第一節探討女童軍服務員及相關文獻。第二節則以認真休閒理論、志業 承諾形成為主要探討方向。. 第一節 女童軍服務員及其相關文獻 本節探討女童軍服務員。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女童軍運動的組織與活動、女 童軍服務員的角色、訓練與職務及女童軍相關研究文獻之探討。. 壹、女童軍運動的宗旨、組織與活動 一、女童軍運動的宗旨 女童軍運動的目的是要幫助父母、教師和牧師,在校外提供孩子們理想的環及 健康的活動。(貝登堡的足跡,莊坤良譯,P.86) 各國女童軍運動皆載明女童軍運動之宗旨、目標,以下列出世界總會(World Association of Girl Guides and Girl Scouts)、我國、美國及英國之宗旨與目標之後, 並說明相關組織與活動。 世界女童軍總會(WAGGGS)清楚說明:「透過參加我們組織的會員國與清楚 的各個活動中可以發現,我們透過給青少女及青年領袖一個高品質、非正式的教 育課程與參與國際的機會,透過活動的、順應各區域文化的、以基本價值觀為中 心的訓練,培養女孩們的生活技能、領導能力與公民素養。」 根據中華民國女童軍服務員手冊描述,女童軍運動目標的為:「中華民國女 童軍以發展女童軍之工作能力,培養優良習慣,使其品格高尚,知能豐富,身心 健全,成為智仁勇兼備之女青年,闡揚女性之美德,切實服務人群為宗旨。」(謝 美連等,2002) 美國女童軍運動的宗旨為協助每位少女「1.加深認識其自我乃為一獨特、有 價值之個體;2.發展對生命具有意義及指引作用的各種價值;3.透過與他人之交 往,以增進其技能、成熟度及滿足度;4.個人才能及與他人合作之方式,能對社 13.

(23) 會有所貢獻。」(女童軍服務員手冊,2002,P5) 英國女童軍服務員手冊則指出:「女童軍活動旨在提供一套青少女所喜愛的 活動課程,並藉此以協助每一個體,在體能上、心智上、精神上得以發展成為一 完整的人--亦即使青少女能在理解女童軍諾言的意義及踐履其承諾的歷程中成 長。」(女童軍服務員手冊,2002,P5) 就上述世界總會與世界各國女童軍運動的宗旨來看,女童軍運動所以可以 獲得 145 個國家,將近千萬女性參與,在一致的目標、原理與則上,就在於充分 發揮女童及青年婦女的潛能,使成為負責任的世界公民為女童軍運動的總目標 (謝美連等,2002)。以下說明女童軍組織,了解女童軍運動推展方式。. 二、女童軍組織 女童軍運動乃學校教育以外的非正式教育,女童軍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屬 於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世界女童軍總會是由各國總會所組成的國際女童軍組 織,其隸屬關係如圖 2-1 所示。根據圖 2-1,以我國女童軍組織隸屬於世界女童 軍組織關係而言,由團、縣市至國家層級,例如各縣市的各女童軍團,均隸屬於 各縣市女童軍會,間接隸屬於中華民國台灣女童軍總會、亞太區女童軍會及世界 女童軍總會。以下參考組織隸屬圖與我國女童軍總會網頁及女童軍服務員手冊 (謝美連等,2002)。. 阿拉伯區 女童軍會. 世界女童軍總會 歐洲區女 童軍會. 亞太區女 童軍會. 西半球女 童軍會. 非洲區女 童軍會. 中華民國台灣女童軍總會 各縣市女童軍會. 臺北市女童軍會. 高雄市女童軍會. 團 小隊 圖 2-1 國際女童軍組織隸屬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中華民女國臺灣女童軍網頁 14.

(24) 三、女童軍活動形式 女童軍活動,根據品格、手工藝、健康與服務之四大目標,依照不同目的、 對象而有不同的性質與舉辦方式,範圍廣泛,以下僅列出女童軍於團主辦之活動 與對外參加縣市所舉辦,探討女童軍團在推展女童軍活動時可運用的活動形式及 其適用情況。根據中華民國女童軍服務員手冊(謝美連等,2002),以活動目的來 區分,包括訓練活動、服務活動、儀典、交誼活動、特別團集會、會議等。 1.訓練活動:即實施女童軍五育知能的訓練,通常採團集會或是小隊會的形式舉 辦,團集會中有可採分站或分組的方式實施,配合遊戲或驗收活動可使學習效 果更佳。例如,臺北市會中則會舉辦冬夏季秋菊營、兩次假日專科章考驗及兩 次藝術創作研修章考驗,另外還有手工、急救、紙工專科章研習營等協助女童 軍五育知能及專科章的考驗。 2.服務活動:原則由小而大,由簡而繁,由少而多,由近而遠,先由個人家庭、 班級、學校及社區的服務做起,在擴及小隊或團為單位的服務活動,如環境清 潔、慈善捐款、認養弱勢兒童、至老人院或育幼院慰問、協助宣導活動等。例 如,臺北市會每年五月舉辦禮貌讓位宣導活動,世界清潔日打掃等。 3.儀典:目的在激勵女童軍,使女童軍能在精神上達到理想的最高目標,認識女 童軍運動莊重高超的一面,並加深印象。常用儀典包括:入團、宣誓、升團等, 沒有固定方式,可配合各團特色自行設計,但須莊重、簡短為原則,以臺北市 會為例,每年固定儀典為懷念日、女童軍節慶祝大會。 4.交誼活動:聯絡團內的情感為主要的目的,包括團員、服務員、家長皆可為參 與對象,可為靜態的餐會,也可為動態的營火、露營等。 5.特別團集會:在特殊時機為了特別目的所舉辦之團集會,如懷念日紀念會等。 6.會議:包括團務委員會、團務工作會議、幹部會議、小隊長會議、榮譽庭等; 蘭姐女童軍以上可舉辦全團大會,為特定的團內大小事務討論或決策。 女童軍活動的形式有多種組合,因應不同的活動目的、需求、人員配置、經. 15.

(25) 費等條件。讓各階段女童軍可以增加他們的參與感,培養他們做事的能力,學習 解決問題及溝通協調的能力;過程中服務員扮演引導的推手,讓女童軍們可以在 多元管道到學習,帶給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 貳、服務員的角色、訓練與職務 團長的態度最重要,團長的態度最重要,因為孩子們都以他為榜樣。他有義務 用較寬廣的角度來看自己的角色,為全體的利益,隨時都準備好用自己的情感 來影響童子軍們,這才是訓練的真義。~~(貝登堡的足跡,莊坤良譯,P.84) 服務員與其他女童軍最大的不同在於,除了參與女童軍活動,更重要的是要 協助女童軍完成屬於女童軍的階段任務,因此屬於服務員階段需要角色定位、 學習的方向、參與的訓練與職務,說明如下。. 一、服務員的角色與認同 (一)角色之意涵 角色的意義是指依地位而來的行為模式(Linton, 1957),也是在社會化的過程 中,大眾對於該角色的期待。在女童軍運動中,大眾對於「服務員」的角色有所 期待,期待一位服務員表現出應有的行為,而個人在成為服務員時必需在與人及 團體間的互動中,學習達到眾人對「服務員」角色的期待。 (二)服務員的角色 服務員的角色是一位服務員應該擔任的職務與責任,各國童軍總會皆說明, 例如根據世界女童軍總會(WAGGGS)對於女童軍服務員的說明,女童軍服務員是 致力於協助與領導青少女們,完成他們的社區服務,協助女童軍們不僅享受成為 女童軍一員的樂趣與收穫,更要將這些收穫與樂趣分享到這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進一步改變這個世界。 又根據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的童軍團長暨服務務員手冊(P35-36)的說明: 甲、 本著不受酬、不居功的信念、利用業餘時間為下一代服務。 乙、 不僅在學校活動中服務,也是普遍性、志願性的奉獻。 丙、 是社會上許多優秀、具有教育興趣的人,樂於貢獻青少年的成人領袖。 16.

(26) 丁、 服務的意願是由愛國心轉化而來的。 戊、 奉獻自己的業餘時間,克服自己堅強的敵人--在進步的社會中人人盡其 所能為下一代服務,而且要延續這寶貴的觀念與豁達開朗的作法。 己、 義務服務員的責任與任務: (1)輔導青少年身心之正常發展 (2)推展童子軍運動,並延續此運動 (3)貢獻自己的學識與技能,致力於童子軍運動 (4)不斷研究,充實有關童子軍技能與學識 又英國童軍總會(The Scout Association ,2002b:15) 指出:童軍服務員角色 是一個團是否成功的核心,是領導和經營這個團,並使每個年輕和成人成員獲得 充分發展。重要的是尊重每個成員。我們都知道當某個人說「謝謝」或「做得不 錯」可以造成多大的影響。 日本女童軍服務員手冊(財団法人ガールスカウト日本連盟,2004)則指出, 身為一位女童軍服務員,必須要能夠幫助女童軍樂於參與並進行各項活動,且能 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潛能(楊子妮,2006)。 美國女童軍會 (Girl Scout of USA)強調要成為服務員需利用自己的時間,貢 獻自己的技能與興趣,提供女童軍一個安全和自由的環境,讓這些女童軍可以發 展自己的興趣、潛能與領導能力,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榜樣,支援的女童軍可以 成長更好、更穩、更有自信。 綜合上述所言,各國對於服務員角色與功能,大致認為童軍服務員不僅是志 願奉獻自己的時間、心力參與各項活動與團務運作之外,對於女童軍來說是一個 榜樣、協助者、心靈支持者的角色,協助女童軍探索自己的潛能,進而達到培養 健全公民的目標。 (三)角色認同之意涵 角色認同( role identity)是指人在社會上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且都有一套 眾所期待的行為標準,也就是角色認同的對象(張春興,1992)。李宛玲(2008) 進 17.

(27) 一步說明,角色認同是一個人想自己在某特定位置上是甚樣的人及該如何行動。 Foote (1951)指出沒有認同的角色是空洞且無意義的。也就是指角色不僅是一個身 分,是經過個人思考詮釋後,表現出自己與他人皆認可期待的行為,方可稱之角 色認同。 Burke 和 Reitzes(1981)提出角色認同具備三種特徵概念(引自李宛玲,2008) : 1.角色認同是社會的產物,透過社會的認可,角色得以形成與保持,因此配合 社會的想法是角色認同的必要過程。 2.角色認同是個人的詮釋,個人會對角色有不同於社會期望的詮釋,也可能有 與社會期望相同的看法。 3.角色認同是個人與他者的互動後,經由個人理解與內化並加以詮釋而來。 綜合上述,當服務員認知到在女童軍運動中所擔任的角色是服務員時,會 有一套伴隨而來的行為模式及應擔負的責任,經由與他人互動及社會期待影響之 自我概念的連結,進而產生接受認同的程度。認同度越高表示對於該角色被大眾 所期待的行為模式越理解,越表現出該角色應有的行為,對個人也越重要。. 二、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制度 在童軍運動中的服務員,除了須具備愛心與耐心等特質外,必須保持對童軍 運動的興趣,隨時充實自己的知能,訓練自己的領導技巧,才能夠勝任這一個義 務工作(傅仁鵬,2010)。因此,需要接受服務員的培訓。 我國女童軍服務員訓練課程乃是參考美國童子軍木章訓練課程研擬基本訓 練,與英國童子軍服務員訓練內容發展出晉級訓練課程。課程內容主要目的在於 協助有意願成為女童軍服務員的成人們,能夠對於女童軍運動更身一層的認識並 增加自我專業知能充實。以下就女童軍服務員訓練階段及完成該階段訓練後所應 盡的責任與義務如圖 2-2 逐一說明如下。. 18.

(28) (一) 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 年滿 20 歲以上,對女童軍有興趣、願為青少年服務,經所屬女童軍團推薦 並志願參加便可參加女童軍基本訓練(中華民國女童軍訓練標準,2002)。基本訓 練主要目的在於認識女童軍運動的基本內涵及童軍運動所欲達到的目標,與達協 助服務員能順利進行每次團集會;在實務訓練上,包括團集會設計原則、認識晉 程、儀典、團組織及團實務與活動設計等,透過實際參與及課程說明,幫助第一 次參與女童軍運動者可以更快瞭解團集會;在技能訓練上,包括教授與複習女童 軍活動中基本需要的技能項目,如基本操法、歌曲、通訊、諾規銘背誦、童軍史 略、生火、遊戲等;在情感上,透過宣誓儀典,確認預備服務員是否已做好準備 並願意成為一位服務員,瞭解身為服務員的責任義務。 (二) 女童軍服務員晉級訓練 完成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服務女童軍兩年以上,具有實務經驗後,透 過該團或女童軍會的推薦便可參加晉級訓練(女童軍訓練標準,1986)。訓練和基 本訓練一樣兼含技能操作世界女童軍運動的發展趨勢、儀典設計等,但更重視服 務員自身的能力發展,領導風格、帶領技巧、活動規劃能力、儀典設計原則等等, 希望服務員不僅是技能精熟,而是具備更高視野協助或帶領女童軍前進。晉級訓 練中根據課程綱要,在每位主持訓練的團長風格中展現不同面貌。 在通過晉級訓練後,服務員方能協助成人訓練中幕後工作,雖不能授課但也 有計畫的協助服務員階段性的成長與視野拓廣,服務員的職責也在每次受訓後責 任更重要,可以服務的範圍更廣更全面。 (三) 預備訓練專員訓練 在完成晉級訓練後,年齡於 50 歲以下,服務至少 2 年以上並由地方女童軍 會推薦者,方能參加預備訓練專員訓練。本階段主要是培養協助服務員訓練,擔 任專業訓練課程設計的人才為主,並提升服務員領導才能以健全訓練制度。由此 階段開始,由女童軍總會負責進行統一辦理,以利進行統整的訓練。 完整六天的訓練課程中,由總會邀請訓練專員協助預備成為訓練專員者授 19.

(29) 課,課程內容包含世界女童軍目前趨勢、特殊活動方案、國際活動的介紹、訓練 專員應具備的基本概念,在設計課程與授課中因對象的改變方式也隨之改變,更 強調與成年人間溝通與應該傳遞的觀念。此時,和前階段的訓練最大不同是技能 課程減少、情意與知識性的課程比重增加,所要傳遞的訓練原則雖一致,但課程 方式較為多元,根據每次辦理團長與該其學員的互動,展現不同訓練課程,觀念 的傳遞大於每次團集會的執行能力。在經過訓備專員訓練後,服務員便可於基本 訓練階段開始授課。 (四) 訓練專員訓練 完成前階段訓練後,並協助 3 次以上的服務員訓練與完成追蹤作業及地方女 童軍會使推薦者能參加專員訓練(中華民國女童軍訓練標準,2002)。此一訓練聚 集全台灣各地有志成為訓練專員者參與,提供是六天訓練課程,最主要的目標是 提升服務員領導才能,健全服務員訓練制度,也是預備訓練專員訓練的延伸,以 確認預備訓練專員是否完全瞭解自身的任務與是否可以勝任訓練專員的職務。 訓練中除了共同課程以外,也會分組(女童與幼女)進行抽課試教,也邀請他 國訓練專員授課,分享該國訓練課程進行與文化交流。與其他訓練最大不同者在 於訓練期間的小課程,約有三~四成為學員帶領再給予回饋分享,加上訓練專員 的示範,協助學員成長。強調宏觀的視野看女童軍運動,同時希望學員可以更深 入瞭解女童軍運動的運作與參與。訓練結束並完成追蹤作業與服務記錄後方可成 為訓練專員,追蹤作業時預備專員可進行授課與協助進行成人訓練,成為專員後 才可主動辦理成人訓練擔任團長、協助他國訓練專員訓練課程。 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制度(Training System for Adult Leaders)整理如下(圖 2-2):. 20.

(30) 圖 2-2 女童軍訓練進程圖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女童軍總會第七期訓練專員訓練手冊,2010,P7. 21.

(31) 三、女童軍服務員的職務 女童軍運動是一個國際性、層級分明的組織,除了參加的各級女童軍外,參 與女童軍運動,協助女童軍發展服務員擔任重要的職務。一位服務員在接受過女 童軍基本訓練及該年登記為服務員後,所要執行的任務不僅於團內,還要協助市 會所舉辦的女童軍各級考驗、服務、研習活動等,當然服務員也有相關的訓練, 透過不斷的服務員訓練,進一步瞭解世界女童軍趨勢,給予女童軍新的視野,透 過各階段服務員訓練瞭解各級女童軍發展現況。以下簡述女童軍服務員於童軍活 動中所需擔負之職責。 (一)團務發展 包括團長(顧問)、副團長(輔導)、教練等服務員,負責團年度計畫及 團活動之擬定與執行,團務行政事務之管理等;蘭姐、資深及蕙質女童軍團 務由團員自組委員會處理,服務員則從旁輔導。根據女童軍服務員手冊(2002) 說明團務發展如下: 1. 建立小隊制度,訓練少年領袖來推動團的訓練與活動。 2. 執行童軍重要法規及女童軍會的決定事項。 3. 執行團務委員會的會議。 4. 擬定全團工作計畫(行事曆)與報告。 5. 編列全團預、決算。 6. 處理日常團務、行政。 7. 團服務員及幹部之工作分配與協調。 8. 辦理宣誓、考驗、頒章及儀典等事宜。 (二)女童軍活動 1. 辦理考驗活動:根據我國各階段女童軍訓練內容發展出的訓練標準,訓練 方針中的五育,各再分為三項,共十五顆研修章,為各階段女童軍的基本 訓練。其中童軍智慧、自然研究、衛生保健與藝術創作研修章由市會統一. 22.

(32) 辦理考驗,進行訓練與頒章。同時訓練及考驗項目不同,由女童軍會聘請 學有所長之服務於擔任考驗委員。以臺北市女童軍會所公佈行事曆為例, 每年寒暑假各辦理一次女童軍秋菊營及專科考驗營,每年四月及十一月舉 行各舉辦一次藝術創作研修章考驗及六月和十二月各一次的假日專科章 考驗,每次考驗皆由臺北市女童軍服務員擔任主要任務。 2. 協助總會及市會活動:縣市女童軍會及女童軍總會均為正式、民間性組 織,並有不從事盈餘分配、能自主管理、從事志願服務及公益屬性等特質, 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便是各團女童軍服務員,當有重要活動,便由市會統一 聘請服務員負責各項活動,每年的慶祝女童軍節慶祝大會、四年一次的女 童軍全國大露營,或是臨時追加的服務活動與研習活動,皆屬於服務員需 要協助範圍。 3. 協助成人服務員:雖然年滿二十歲以上,參加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後, 另外有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晉級訓練、第一階段訓練專員、第二階段 訓練專員訓練,其中於基本訓練及晉級訓練部分,為配合各級女童軍訓練 目標、方針的不同,分別進行不同級別的基本訓練。截至 2014 年為止, 臺北市女童軍會已每年定期舉辦過小小女童軍、幼女童軍、女童軍及蘭姐 女童軍等四各級別的基本訓練與晉級訓練,2014 年針對中重度障礙女童 軍所參加的自強女童軍部分,新辦自強女童軍服務員基本訓練。每位女童 軍服務員在接受第一階段訓練專員訓練後,皆有義務協助各級女童軍服務 員基本訓練之舉辦,擔任工作人員與授課人員。 4. 協助國際活動:女童軍活動為國際性、為女生而努力的青少年跨國組織, 每四年一次的世界大露營、前往女童軍四大活動中心與參加各國際露營活 動時,皆須服務員擔任領隊或作人員協助女童軍完成國際活動的責任及服 務範圍。. 23.

(33) 參、女童軍相關研究文獻之探討 本研究女童軍服務員為主要探討對象,研究者整理國內以「童軍」之相關研 究,自 1987 年至 2015 年 6 月為止,共有 93 篇(如表 2-1)。透過歷年來相關論文 可以發現研究方向分為五大部分:(1)童軍精神、意義與未來發展的研究。(2)童 軍活動進入校園後成為童軍教育之相關研究。(3)童軍運動的推展與發展。(4)童 軍服務員之相關研究。(5)其他童軍相關研究。其中童軍活動進入校園後成為童軍 教育之相關研究為最多。 表 2-1 國內童軍論文研究 研究方向. 篇數. 研究者(年代). 童軍精神、意義與和未來. 6. 朱俊彥(2010)、江彥青(2008)、周衍均(2010)、. 發展 童軍活動進入校園成為 童軍教育之相關研究. 黃茱莉(2006)、曾唐鋒(2013)、蔡連裕(2008) 44. 白金樹(2009)、江幸純(2010)、余貞妹(2008)、 吳國基(2005)、吳雅琪(2004)、呂建政(1988) 、 宋淑娟(2012)、李方瑜(2015)、林恩仲(2004)、 林淑芬(2008)、周彥汝(2013)、范國樑(2006)、 高宏上(2006)、高美蕙(2010)、許書維(2005)、 徐志寧(2014)、莊佩禎(2015)、陳. 忠(2005)、. 陳明琮(2011)、陳姿伶(2012)、陳思穎(2010)、 陳敏銓(2010)、張睿芷(2014)、郭芷菱(2011)、 游秀靜(2006)、游奇雅(2007)、賀楚彎(2014)、 黃冠東(2014)、黃茱莉(2013)、黃瓊儀(2009)、 楊大慶(2009)、廖新芳(2014)、蔡志文(2006)、 (續下頁). 24.

(34) 表 2-1 國內童軍論文研究(續) 研究方向. 篇數. 研究者(年代). 童軍活動進入校園成為. 蔡炳炎(2006)、鄧涵方(2011)、盧. 鵬(2011)、. 童軍教育之相關研究. 蕭逢世(2010)、賴昌伸(2012)、賴敏慧(2003)、 龍懷成(2012)、謝育錚(2013)、謝佳鳳(2006)、 謝俊民(2009)、蘇雅君(2003). 童軍運動的推展與發展. 10. 朱珮芬(2009)、李穎昕(2010)、林士奇(2009)、 張文鑫(2011)、莊舜榮(1990)、游韋楓(2009)、 鄒美玲(2014)、蔡唯嶸(2010)、劉庭如(2014)、 蕭維志(2010). 童軍服務員之相關研究. 20. 方郁集(2010)、李振興(2014)、邱宜瑾(2012)、 邱琳甄(1993)、杜瑋倫(2010)、林昭妤(2010)、 林義舜(2010)、胡智為(2008)、胡德和(2011)、 姚良杰(2009)、張慧美(2012)、張. 議(2006)、. 陳俐臻(2009)、陳麗妃(2011)、連建華(2011)、 楊子妮(2006)、傅仁鵬(2010)、湯宏鈞(2010)、 賴玥米(2003)、蕭維武(2010) 其他童軍相關研究. 13. 李逸哲(2014)、吳慧珠(2009)、宋俊緯(2005)、 林繡子(2003)、陳志南(2010)、陳淑娟(2011)、 郭娟伶(2014)、曾國欽(2012)、黃文馨(2014)、 黃金城(2005)、黃菁琇(2012)、劉峻光(2015)、 劉慶餘(2009). 資料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網 透過歷年論文主題與研究方法可以發現以下幾點:(1)以參與童軍活動的學生 25.

(35) 為主體,多以研究參與者的滿意度、自我效能及實施現狀。(2)以討論學校中的童 軍課程出發,主要討論的是課程融入與實施效能者較多。(3) 以問卷方式的量化 研究為主。 以「服務員」為主要的討論主題相對較少,但在童軍運動中服務員不僅是其 中的參與者更是發展童軍運動的重要推手,對於服務員的留存與意願承諾研究, 也將帶給未來招募與訓練的參考,實應多加探討。在國內現有服務員相關論文共 有 19 篇。雖以服務員主要探討方向,討論服務員訓練方式者僅有 5 篇(姚良杰, 2009;陳麗妃,2011;連建華,2011;傅仁鵬,2010;楊子妮,2005);而以學校 擔任團長的童軍老師為主體進行研究者比例上較多(方郁集,2010;邱琳甄,1993; 林義舜,2010;林昭妤,2010;張議,2006;賴玥米,2003),但所討論的學校團 長與本研究中所強調不因工作而參與的「女童軍服務員」一詞有所不同,而進一 步討論服務員參與動機與承諾者也僅有 4 篇 (李振興,2014;林昭妤,2010;杜 瑋倫,2010;蕭維武,2010)。綜觀 1987 年至 2015 年的論文也可以發現,以女童 軍為主的論文共有 4 篇(李穎昕,2010;楊子妮,2006;鄒美玲,2014;鄧涵方, 2011),其中鄧涵方(2011)採行動研究法,討論服務學習課程有助於幼女童軍提升 同理心、社交技巧能力與持續參與服務活動;鄒美玲(2014)以幼女童軍為主體, 討論幼女童軍知參加動機與自我概念。而針對女童軍階段的論文,至今僅有 2 篇。 楊子妮(2006)以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內容進行分析,研究女童軍服務員訓練內 容雖然技能教學為大部分,但大部分服務員仍自覺為最不符合的部分;對於女童 軍運動的認識則大多數服務員表示瞭解,但對於世界女童軍的特殊方案與組織等 表示不瞭解者為多;另外,也可發現擔任服務員年資越久,對於專業知能的自我 肯定也越高。 李穎昕(2010)研究以討論女童軍團務發展現狀為主,然因女童軍服務員屬於 團的人力資源的部分,故在研究中也有女童軍服務員訓練討論,其研究發現,女 童軍服務員參與訓練的人數有逐年減少的現象,在專業知能的研習上,也逐漸減 26.

(36) 少或未辦理,顯示目前在服務員部分,不論是在滿足服務員需求或培訓上都還有 極大的調整空間。 根據上述兩篇論文研究發現,證明專業知能的訓練肯定對於女童軍服務員很 重要,但參加專業知能訓練的服務員確有逐漸減少。 承諾及參與動機部分,共有四篇與童軍服務員相關的論文(李振興,2014; 杜瑋倫,2010;林昭妤,2010;蕭維武,2010),歸納幾個重點:(1)在參與動機 上,是為滿足個人成長與發揮所長以外,研究中也發現,部分參加者的參與動機 是為了子女兒參加(杜瑋倫,2010)。(2)發現對童軍服務員而言,專業知能的增 長有助於服務員形成生涯承諾的歷程,兩者之間呈現正相關,在專業知能訓練 中,有助於童軍服務員自我成長與建立自信心,也是童軍服務員參與程度最高的 活動(李振興,2014;林昭妤,2010;蕭維武,2010) 。 (3)討論對童軍組織承諾 的論文,目前以量化兼質性的論文為主,但主要還是以量化主要基本架構。服務 員研究論文整理如下(表 2-2)。 表 2-2 國內童軍服務員研究論文 研究者. 主題. 方法. 李振興. 童軍服務員 問卷調. (2014). 團務服務與 查. 研究發現 1.童軍服務員參與團務服務屬於優等現象,其 中以服務訓練與活動參與程度最高。. 生涯承諾關. 2.服務員在參與團務服務上不因性別、童軍職. 聯性之研究. 務、團主辦單位性質不同而有所差異。 3.童軍服務員參與團務服務與生涯承諾呈現 出顯著正相關。 4.童軍服務員以生涯認同層面最高、其次是生 涯投入與留業傾向。 (續下頁). 27.

(37) 表 2-2 國內童軍服務員研究論文(續) 研究者 杜瑋倫 (2010). 主題 臺北市國民 小學社區化. 方法. 研究發現. 問卷調. 1.幼童軍服務員,女性約佔六成。. 查. 2.幼童軍服務員之參與動機以「成就感動機」. 幼童軍團服 與「社交學習動機」為主要。. 務員參與動. 3.對於組織認同部分,曾有童軍經驗之服務員. 機與組織承. 高於無經驗者。. 諾之研究 李穎昕. 臺北市女童. 問卷. (2010) 軍運動發展. 調查. 現況之研究. 1.女童軍團運作穩定,團長素質良好,以青壯 年女性為主。 2.女童軍登記人數遞減,服務員登記人數則略 有成長,女童軍團有朝複式團發展的趨勢。 3.升學壓力、女童軍與服務員招募困難對團務 運作最具影響。. 林昭妤. 國民中學童. 問卷. 1.「專業知能」 、 「專業服務態度」 、 「專業倫理. (2010) 軍團長專業. 調查. 規範」、「專業自主」、「專業成長」等顯示. 角色知覺與 生涯承諾之 研究. 與生涯承諾有正相關。 2.在不同背景變相中對於生涯承諾的差異: 男性、專業程度越高者與服務年資越高 者,生涯承諾越高。 (續下頁). 28.

(38) 表 2-2 國內童軍服務員研究論文(續) 研究者. 主題. 方法. 研究發現 1.女童軍服務員對於自己所具備之專業知能. 楊子妮. 臺北市女童. 德懷. (2006). 軍服務員專. 術. 業知能與需. 呈現高度的自我肯定。 2.女童軍服務員對於專業知能的需求會一句. 求之研究. 「服務年資」、「團內職務」、「過往童軍經 驗」而有所不同。. 蕭維武. 童軍義務服. 質性. (2010). 務員參加木. 研究. 章訓練及服 務承諾實踐. 1.木章訓練對於義務服務員的角色認知部 分,使服務員瞭解所扮演之角色與責任。 2.在參加完木章訓練後,對於服務承諾多抱持 正面的肯定。. 之歷程探究. 資料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網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以下三點:(1)女童軍服務員相關文獻部分,對於專業 知能增長與服務員形成承諾是所成長,但進一步針對於服務員持續參與活動的部 分,並沒有更深入的討論。(2)在影響持續參與動機與服務阻礙的討論中,可以發 現在「人」的因素為重要影響,參與動機因人脈擴展而延續,也因人的問題而能 成為阻礙。(3)針對於服務承諾、生涯承諾、組織承諾的部分,對於形成承諾的歷 程討論尚有很大的空間。因此本研究探討女童軍志業承諾歷程,更有其重要性。. 29.

(39) 第二節. 志業承諾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之志業承諾是根據 Stebbins 所提出的認真休閒理論延伸而來,故要瞭 解志業承諾前,應先討論認真休閒理論,再討論志業承諾。本章共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份為認真休閒探討;第二部分則探討志業承諾及相關文獻分析。. 壹、 認真休閒 認真休閒一詞在國內也翻譯為深度休閒、嚴肅休閒等詞,Stebbins(1982) 提出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與隨意休閒(Casual leisure)的概念,將隨意休 閒定義為:是一種不需要太多訓練或練習,就可以從事的活動,可以為從事者帶 來立即但相對短暫的歡愉,如看電視、坐在搖椅上打瞌睡等活動都屬之。反之, 認真休閒與隨意休閒完全不同,以下說明認真休閒的定義與特質。. 一、認真休閒的定義 Stebbins(1982)提出認真休閒(serious leisure)與隨意休閒(casual leisure) 的概念,將隨意休閒定義為:是一種不需要太多訓練或練習,就可以從事的活動, 可以為從事者帶來立即但相對短暫的歡愉,如看電視、坐在搖椅上打瞌睡等活動 都屬之。Stebbins 所提出的認真休閒則為: 「認真休閒者為業餘者(amateur) 、嗜 好者(hobbyist)、以及志工(volunteer)。他們投入如工作般的專注,藉此獲得及展 現特殊的技巧、知識及經驗,這也使得參與者有非常充實及有趣的感覺。」 由此可見,認真休閒和隨意休閒不同,隨意休閒所產生的是短暫的歡愉,不 容易使參與者產生內在的滿足感。但認真休閒不單單是調劑身心,而是花費了許 多的時間、精力,理由如下:(Stebbins, 2001b) (一) 認真休閒並非工作,不以此為謀生。 (二) 認真休閒所帶來的期待與經驗,這些鮮少於工作中獲得,雖然休閒活動會 受外在因素所限制,但可以選擇的範圍還是比工作還多。 (三) 雖然許多認真休閒的種類中,許多是需要參與者付出時間去參與和投入, 但是比起工作還是算限制較少。 30.

(40) Stebbins(2001)也認為,若人們從事過多的隨意休閒,反而使人因為生活 中缺乏足以令人興奮的活動而感覺百般無聊,再也不需要於工作中投入大量精 力。認真休閒將可以成為生活的重心,提供已退休的女童軍服務員解決無聊、繼 續有目標的好方向。. 二、認真休閒的六大特質 認真休閒有六項獨特的特質,這六項均可在業餘者、嗜好者以及志工三種認 真休閒的類型中發現,分別說明如下:(Stebbins, 1982, 2001a) (一) 需要堅持(need to persevere): 雖然在活動中參與上遭遇困難然仍展現堅持力,突破許多困難,得到美好的 回憶。較隨意休閒顯著許多。 (二) 像工作般努力(a career in the endeavor) :就是指認真休閒者會像工作般的 努力,一樣投入、學習、目標達成及遇到這些關鍵時刻,甚至可能會影響後 續參與情況下,也會持續的努力不退縮。 (三) 個人努力(significant personal effort):由於投入認真休閒需要具備技能、 知識和經驗,因此參與者需要付出個人的努力來達成。 (四) 持久的效益(durable benefits) :投入認真休閒提供八種持久的效益:自我 實現、自我表達、自我形象、增加生活豐富性、提供社交機會與歸屬感、自 我重生、成就感、持續性的實質回饋。 (五) 獨特的精神(unique ethos):在他們的特殊信仰、社交圈、價值觀、道德 標準、工作及表現水準自然會形成一種專屬的次文化。這是一種獨特的精 神,認真休閒者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持續從事所喜愛的活動,是隨意休閒所不 會出現的特質。 (六) 強烈的認同感(identify strongly) :基於上述五項特質,參與者對其從事的 休閒活動有很強的認同感。 透過特質可以發現認真休閒所指的是個人從事的休閒活動是長期而非一次. 31.

(41) 性行為,需要經過準備並在過程中面臨挫折仍不放棄,會在休閒中獲得休閒者效 益具有持久性,最後在過程中漸漸形成認同感。. 三、認真休閒與女童服務員的相關 根據上述認真休閒的定義、類型與特質,女童軍服務員所從事的休閒在類型 上屬於志工一類,針對「志工」的部分進行解釋: Stebbins(1992a)指出志工源自於集體或個人性的行為,而志工行為是非出於強 迫性的一種自願行為,並且不是以經濟的獲得考量為主要目的。依據加拿大 1980 年的統計資料(Statistics Canada),將志工區分為以下七大類型:1. 健康:分各年 齡層的心靈健康照顧。2. 教育:體制內的室內、戶外教育。3.社會福利:孩童照 顧、家庭諮詢。4. 休閒:運動與非運動的相關組織。5. 宗教:宗教性質的團體 組織。6.市民╱社區活動:專業型服務或勞工組織 7. 政治:政治團體的相關服 務組織(葉源鎰,2011)。女童軍服務員即屬於第 6 類,市民/社區活動:專業型 服務或勞工組織一類。 志工不同於嗜好者及業餘家的部分有以下兩點(Stebbins, 1982, 2001): (一)利他主義(altruism):志工從事一項活動除了自我興趣外,尚有很強的利 他動機,是其他兩種人從事認真休閒較少有的動機。 (二)委託職務(delegated tasks):志工因主管或贊助者的要求,必須代為處理 某些事務,例如協助收集資料等,為這些事務必須接受事前的訓練及學 習。在從事認真休閒的過程中,其持久性的利益感受是來自於幫忙他人後 所獲得的愉悅感,和其他兩種從事認真休閒所追求的價值過程剛好相反。 他們樂於奉獻,在辛苦工作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在安慰那些受難的人的過 程中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感覺。 女童軍服務員為義務服務員,不居功,不受酬,主要任務為協助女童軍完成 女童軍活動與訓練考驗,透過女童軍的成長與改變,獲得成就與愉快,具有強烈 的利他主義特質。同時為完成協助女童軍之職責,所有女童軍服務員需經過女童. 32.

(42) 軍服務員基本訓練,習得童軍技能方可成為服務員,與 Stebbins 所定義認真休閒 的志工部分相符。. 四、認真休閒的效益 因為有所付出,必期待努力後的果實是好的,不管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獎 賞。Stebbins(1997)根據 Homans(1974)所提出的社會交換論,及由個人從事 某一活動後心裡所產生的得失感覺來評量,討論認真休閒者在過程中所得到的回 饋效益,讓認真休閒者持續的原因可歸納為個人與社會酬賞兩大類因素。 (一)個人酬賞來說,包含七點(Stebbins,2007) 1. 個人生活充實(personal enrichment):參與者可從中得到特殊的、不同於 一般的生活經驗,並藉此拓展自己的生活視野與增加生活經驗。 2.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參與者從中發展知識與能力,發現自我的潛 能與天賦。 3. 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參與者從中可以發揮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學 以致用,身體力行的存在感。 4. 自我形象(self-image):參與者的知識與能力發展成某一領域的專業,參 與者會產生自尊自重的心理,進而提升其自我形象。 5. 自我滿足(self-gratification):除了表面享樂式的愉悅,參與者會得到更深 層的、精神上的樂趣與滿足。 6. 身心重建(re-creation):參與者可以跳脫工作與日常生活的壓力得到暫時 性的解放,達到身心放鬆恢復精神與體力,獲得自我恢復與重建的效果。 7. 經濟酬賞(financial return):雖不是最主要的持續動力,但某些參與者確 實從休閒活動中發展第二專長,成為另一項經濟來源。 (二)社會酬賞因素,分為三點: 1. 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可認識同好或是有志一同者,建立友誼形成 社交圈,結伴共同參與活動等,是許多認真休閒者最主要的社會性酬賞。. 33.

(43) 2. 團隊任務完成(group accomplishment):滿足來自於參與者融入同好團 體,享受團隊共同參與、共同經歷與共同完成某件事的成就感。 3. 團隊歸屬發展(contribution to the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對於參與團體有強烈的歸屬感,願意為此團體盡心盡力,透過 貢獻與付出的過程,感受到被需要及幫助他人的喜悅。 綜合上述,成為一位服務員,除了個人內在期望動機之外,外在影響也十分 重要。在不斷進行認真休閒的循環中,參與者不斷經驗這樣的循環,增強對組織 的意識,學習更多專業知能,得到更多不同挑戰,讓每次服務經驗都有些微不同 變化,讓每次的循環都可以升級,創造更高成就感與自我滿足,認真休閒參與者, 自然會更投入活動,並將這樣的經驗傳遞給他人,分享自己在這循環中的感動與 樂趣。本研究探究女童軍服務員展現之認真休閒特質。. 貳、 志業承諾的意涵與模型 本研究所指之志業,其意義源自於志願服務之意,指將志願服務視為一生 的追求、努力實踐的目標。. 一、 志願服務的意涵 2001 年為國際志工年,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志願服務法」,旨在提升民眾 參與志願服務的意願,推動全民共同關懷社會。根據該法的解釋(第三條第一 款),志願服務乃是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 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提高公 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整理學者對志願服務說法。 陳武雄(2001)針對志願服務,提出以下說明。 (一) 志願服務由團體組織來推動,非強迫參與,而是自由的結合。 (二) 志願服務是需要經費與人力資源的整合,方可有效進行。 (三) 志願服務貴在善用時間來服務,而非全部時間的奉獻。 (四) 志願服務最重要的是熱誠,其他專業皆可再學習,唯有熱誠不行。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ly choosing mod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hen choosing a dormitory based upon thorough familiarity with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TRIZ theory, try to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pencils and personalize the design1. TRIZ theory includes contradiction matrix, physical contradictions, and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1. Based on the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