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余華小說中的「毛魘」記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余華小說中的「毛魘」記憶"

Copied!
2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一O一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張堂錡. 立. 先生. 政 治 大. ‧ 國. 學. 論余華小說中的「毛魘」記憶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鄭茹方 中華民國 102 年 1 月. v.

(2) 論余華小說中的「毛魘」記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2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6-11.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11-19. 第四節. 章節提要 ................................................................................................. 19-21. 第二章. 政 治 大 清醒的說夢者:余華成長經歷及其創作歷程 ................................ 22-65 立. 余華的成長經歷 ..................................................................................... 22-54. 一、. 兩個時代的見證 ..................................................................................... 22-46. 二、. 一位作家的誕生 ..................................................................................... 46-54. 第二節. 余華的創作歷程 ..................................................................................... 54-65. 一、. 先鋒傾向階段 ......................................................................................... 57-61. 二、. 民間傾向階段 ......................................................................................... 61-65. ‧ 國. ‧.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三章. 學.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毛魘記憶一:變異敗壞的家庭 ...................................................... 66-116. 第一節. 父輩:崩解與再現............................................................................... 75-104. 一、. 父輩的崩解 ............................................................................................. 75-96. 二、. 父輩的再現 ........................................................................................... 97-104. 第二節. 子輩:頹廢與失落............................................................................. 104-116. 一、. 肖與不肖 ............................................................................................. 104-108. 二、. 成長迷惘 ............................................................................................. 108-116.

(3) 第四章. 毛魘記憶二:扭曲病態的人性 .................................................... 117-163. 第一節 暴力奇觀 ............................................................................................. 122-137 一、. 理性與非理性的交鋒......................................................................... 122-127. 二、. 歷史及其權力的辯證......................................................................... 127-133. 三、. 展示中的看客與群眾......................................................................... 133-137. 第二節. 慾望張揚 ............................................................................................. 137-154. 一、. 窺慾:窺視監控 ................................................................................. 137-142. 二、. 性慾:壓抑放縱 ................................................................................. 142-148. 三、. 口慾:主義食人 ................................................................................. 148-154. 第三節. 語言失序 ............................................................................................. 155-163. 一、. 大話:忽悠本事 ................................................................................. 155-157. 二、. 宣示:詮解遊戲 ................................................................................. 157-163. ‧ 國. 學. 毛魘記憶三:呼告無望的宿命 .................................................... 164-197. ‧. 第五章. 立. 政 治 大. 偶然:世事如煙 ................................................................................. 166-184. 一、. 翻來覆去的命運 ................................................................................. 166-173. 二、. 因果報應的顛覆 ................................................................................. 174-177. 三、. 死亡盛筵的展演 ................................................................................. 178-184. 第二節. 荒謬:黑色幽默 ................................................................................. 184-197. 一、. 消解苦難 ............................................................................................. 184-192. 二、. 揶揄政治 ............................................................................................. 193-197.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第六章. Ch. engchi. i n U. v. 結論 ................................................................................................ 198-201. 附錄一:余華小說寫作年表 ............................................................................ 202-206 附錄二:中共文藝政策發展與毛澤東思想的關係 ........................................ 207-211 附錄三:參考書目 .......................................................................................... 212-222.

(4) 論余華小說中的「毛魘」記憶.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 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 政 治 大. 暴烈的行動。」1毛澤東曾為「革命」如此註解,從而改變中共歷史。自 1949 年. 立. 中共建政至 1976 年毛澤東逝世止,27 年間,毛氏一步步實驗其交雜著共產理想. ‧ 國. 學. 與個人陰謀、美好圖像與暴力真實、童貞神話與成人淫邪的集權遊戲,不論「大 躍進」 、「人民公社」或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毛氏為中國帶來的不是預期. ‧. 中的「超英趕美」 ,而是非自然、非戰爭因素造成的巨大饑荒;而其一手推動的 文化大革命,以一種「強烈青少年式的破壞狂熱」2席捲整個中國,造成一場史. Nat. sit. y. 無前例的傷害,一部「中國近代瘋狂史」3就此展開。中共中央在 1981 年發表〈關. al. er. io. 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文中,首次宣告:「1966 年 5 月至 1976. v i n Ch 這場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同志發動和領導的。 i U e n g c h 」文革時期,個人命運被時代之 n. 年 10 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1. 4.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1927 年 3 月,收於《毛澤東選集》第 1 卷,引自中國共 產黨新聞網 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5/66615/4488900.html。 2 楊照於〈理解現實中國的鎖鑰——讀《毛澤東最後的革命》〉文中提出:文革「造反有理」的 口號表現了毛派的最大特色,即「本質性地反對一切權威」 ,而這正是許多兒童、少年們曾經的 天真幻想。這種「暴力帶來的快感」 ,在「沒有大人」的想像裡無限膨脹,也因此迅速地在 60 年代後半到 70 年代初延燒到日本、義大利、歐洲甚至是南美, 「毛派」於是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現 象。但這些「毛派」風靡的,「不是長征的毛澤東,不是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毛澤東,是發動 『文化大革命』的毛澤東。更精確些說,是他們想像中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毛澤東。」他們無 法得知真正的中國如何承受著文革帶來的種種傷害,卻對這種強烈的青少年情懷感到著迷。參見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 、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著,關心譯,《毛 澤東最後的革命》 ,(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9 年),頁 12-14。 3 辛金順於〈暴虐與溫情——讀余華《兄弟》 (上部) 〉文中指出:余華不斷以文字暴力深入挖掘 文革時期歷史內部的創傷、殘酷、冷峻、狂虐,由文字敘述而企圖開展的,乃是一「中國近代的 瘋狂史」 。見《文訊》242 期,2005 年 12 月,頁 106。 4 轉引自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 、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著,關心 譯, 《毛澤東最後的革命》 ,頁 21-22。 1.

(5) 手翻來覆去,嘉年華式的街頭文、武鬥熱鬧上演,今日呼盧喝叱的看倌,明日可 能是戴高帽掛木牌的「牛鬼蛇神」5,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6的時代; 後文革時期,自 1978 年鄧小平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以來,逐步將毛澤東「政 治掛帥的獨白時代」,帶入「經濟掛帥的複調時代」7,鄧氏對「極左」的修正, 一度使中國人民獲得相對寬鬆的思想控制,文藝創作也邁入嶄新的新時期8。80 年代以後,眾聲喧嘩,在「倫理顛覆、浮躁縱欲」9的時代裡,卻隱約浮現一條 清晰的脈絡:從傷痕、反思、改革、尋根到先鋒,都在揮之不去的文革創痛、毛 魘陰影下,時而舔舐傷口、顧影自憐,時而回歸文化地母、謀求解套。而余華 (1960-)做為中國當代極富影響力的作家,不斷在「現時」的此岸,反覆召喚 「記憶」的彼岸:. 政 治 大 一個過去的時代其實並沒有過去,它和我們的今天重疊起來了,它的存在 立. ‧ 國. 學. 5. ‧. 文革時期的紅衛兵運動包含: 「破四舊」 、「文攻武衛」和「上山下鄉」等。其中「破四舊」指 的是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及舊習慣,此概念在 1966 年 6 月於《人民日報》發表,在經 陳伯達授意、審定的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裡首次提出,「無產階級文化革命」就是要徹底 破除幾千年來剝削階級對廣大人民的毒害;而所謂「牛鬼蛇神」 ,在文革期間指思想文化界裡資 產階級的「專家」 、「學者」、 「權威」、 「祖師爺」等。見宋如珊, 《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 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秀威資訊公司,2006 年),頁 121。 6 余華, 《兄弟》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年),封底後記。 7 陳雀倩引用劉再復〈從獨白的時代到複調的時代——大陸文學四十年發展輪廓〉一文,說明: 從 50 年代到 70 年代的大陸文學,總體而言是一個獨白的時代。在政治觀念上是馬克思主義意識 形態的獨白;在文學觀念上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列寧的文學黨性原則的獨 白;在創作方式上則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獨白。獨白時代結束,隨之而來的複調時代,其 徵象有二:一是尋根文化小說與現代主義基調小說的登場,二是先鋒文學的展開,於此,皆標誌 中國當代文學逐漸走向多元。見陳雀倩, 《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 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頁 3-4。 8 宋如珊以為:政治對文學的干預,若就毛澤東時期與鄧小平時期的文藝政策相較,不論是毛的 文藝從屬政治,或是鄧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共產黨 領導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內在涵義皆近似,意即文藝工作者應創作有利於社會主義道路、 共產主義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作品,但此種引導式的政策指導對創作影響有限,真正左右創作的 因素,應是類似文字獄的文學整風運動。相對於毛時期的強硬作風,鄧基於發展經濟建設和對外 開放的政策,唯恐「四人幫」極左勢力再度造成社會動亂,又怕「民主派」動搖其根基,兩相牽 制下,此時期的整風運動,規模只限於中共黨內,次數較少,手法也較溫和,因此,雖一度造成 文藝界恐慌,但並未完全壓制大陸文學的發展,因此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發展出「傷痕文學」 、 「改 革文學」 、 「反思文學」 、 「朦朧詩」 、 「尋根文學」和「先鋒文學」等不同風格的文學流派。但不可 否認地,這些文學流派的消長,仍與當時文藝政策的走向有關:傷痕文學是中共批鬥「四人幫」 的產物,在胡耀邦點名批評話劇《假如我是真的》之後,漸進入尾聲。反思文學和改革文學起於 鄧氏推動平反和四化(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的現代化) ,但在他批判「人道主義」和「現代 派」之後, 「反思文學」和「朦朧詩」逐漸從大陸文壇消失。清污運動的推展,使創作者刻意避 開政治題材,淡化政治色彩、追求民族文化的走向,在胡啟立於「中國作協」重申創作自由後, 自 1985 年起,文壇再度活躍,帶起「尋根文學」和「先鋒文學」的熱潮。見宋如珊, 《從傷痕文 學到反思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頁 70-71。 9 余華, 《兄弟》封底後記。 2.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6) 並不是為了讓我們這些擁有著過去的人在回憶往事時增加一些甜蜜,或者 勾起一些心酸,而是繼續影響我們,就像它在過去歲月裡所做的那樣,影 響著我們的理解和判斷。10. 過去不曾過去,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影響著今日的思考與判斷。不論是早期實 驗性濃厚的先鋒作品,企圖以否定、顛覆的方式,藉由斷裂、切割、拼貼、混雜、 重組,在失憶的世紀挑戰備受主流文化洗腦、壓迫、支配從而「再現」的歷史, 以一種「個人化」11的書寫,跨越「現實」與「真實」的差異,以「小寫」翻轉 「大寫」12;或是後期新寫實色彩濃厚的作品,體現人與生存環境的關係,表現 人的生存困境,進而探討人性、生命的本質,吾人可藉由探討余華創作軌跡在當. 政 治 大 總是透過「不在」之「在」來還原現場。 立 綜觀大陸文學發展,在「不盡是文學的世紀」 裡,始終與政治思潮、意識. 代文學發展中的脈絡,來呈現毛權夢魘下創傷書寫的「蹤跡」 ,而這存在的印記,. 13. ‧ 國. 學. 10. ‧. 余華, 《我能否相信自己》,(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 年),頁 165。 根據張堂錡的說法:關於「個人化書寫」語意內涵的討論與性質界定目前尚未能統一,據呂 永林研究,其作為一個創作概念並被廣泛使用是在 1990 年代中後期的一些女性作家、 「晚生代」 作家及「70 後」作家,然符合其實質概念的寫作卻更早得多。張氏於文中引用戴錦華對個人化 書寫的三項涵義界定,包含「個性、風格意義上的創作個人化」 、 「只從個人的視點、角度切入歷 史,構成對權威話語和主流敘事的消解」及「就女作家而言,具有私密化的自傳意義」 ;再引用 呂永林歸納陳曉明對「個人化書寫」一語的兩項闡釋,一是「遠離社會的中心價值體系」,個人 經驗為「文學寫作的全部根本」 ;二是「無法建立,也無法認同任何一種明確的『集體想像』關 係」 ,「寫作者不再有充當歷史主體的慾望」 ,「文學寫作不再追逐意識型態實踐」 。張堂錡對兩說 加以探討,而後提出對「個人化書寫」的界定,即「回歸創作主體的審美意識,不受集體、政治、 意識型態箝制的個人書寫。它是個人的獨語、私語,是言志、抒情、詩意的追求,是自覺的、大 寫的『我』 ,是自由的、向內轉的美的寫作。它相對於政治文化、時代話語、公共話語,不偏向 載道、功能、使命,反對宣傳的、共名的一體化寫作。」見張堂錡〈「一個人」的文學史——中 國現代作家個人化寫作的自覺追求與歷史經驗〉, 《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 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 年),頁 411-412。若依張氏對「個人化書寫」的闡釋來檢視余 華創作,則余華作品呈現對集體歷史的顛覆、生命存在的狀態與人性本質的探索等,亦符合「個 人化寫作」的精神。 12 作為一種個人化的寫作,余華對「權威與主流的消解」 ,並無意「充當歷史主體」。王德威以 為八十年代「歷史流散,主義量產」 , 「小說家發現他(她)們越能言所欲言,他(她)們在家國 『大敘述』中的地位反而每況愈下。」王氏究其原因,以為「經過半世紀的磨練,現代中國小說 的可讀性與日俱增,昔日的讀者卻不可復求。世紀末影音文化的風靡騷動,不過是問題的一端而 已。」當代中國小說最大的弔詭之處,莫過於「小說世紀的繁華看似方才降臨,卻又要忽焉散盡。」 參見王德威麥田【當代小說家】系列叢書編輯前言,收於余華, 《許三觀賣血記》(台北:麥田出 版社,1997 年),頁 4。故此, 「小寫」或許更真實地保留了歷史的部份樣貌,卻究竟無法、也不 必然完全翻轉,又或許當一個作家企圖透過作品宣揚特定意識,成為發話中心時,又墮入了另一 種弔詭的矛盾。 13 張堂錡以為:部分學者以「非文學的世紀」來看待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發展是不完全正確的, 雖然在意識形態的掌控下,文學自主性的發揮受到很大的鉗制,但「這不是全部,而是局部,不 是『一網打盡』 ,而是『夾泥沙以俱下』 。在苦難重重的時代,抒情審美意識不會、不能、也不允 許成為作家創作思想、生命存在的全部,但是,在他們心靈的皈依、精神的寄託與藝術的嚮往、 3. io. sit. y. Nat. n. al. er. 11. Ch. engchi. i n U. v.

(7) 型態與時代鬥爭保持著密切關係。隨著對岸文學著作的出版與引介,目前台灣地 區對「大陸當代文學」14的研究正逐步發展中,特別在新時期文學的研究裡, 「文 革書寫」始終是探討的焦點,對於毛澤東政權帶來的影響與破壞也成為研究的重 心,因為毛氏政權帶來的傷害與破壞,如夢魘般揮之不去,在毛逝世後仍存在於 昔日文革經歷者、參與者和旁觀者的記憶,甚至是文革後出生的中國人民,也在 「集體記憶」的塑造與參與中,不可避免地共同經驗了這場浩劫。 大陸文學在政治思潮與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可從不同階段的中共文藝政策指 導方針觀察其發展軌跡。中共建政以前,毛澤東在 1942 年發表的〈在延安文藝 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方面以列寧和史達林的文藝觀點為基礎,強調文藝服從於 政治,一方面又受左聯影響,逐漸由大眾化文藝轉向工農兵文學,並主張以整風. 政 治 大 說為日後中共文藝政策的形成奠定主要理論基礎,不論是建政後十七年間的五次 立 整風運動 ,或是文革十年間由毛授意,江青和林彪共同策劃發表的〈部隊文藝 運動糾正思想。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的文藝政策,當時雖僅作用於延安地區,但可. 15. ‧ 國. 學. 工作座談會紀要〉,內容以批判黑線專政為主,重申文藝定位為無產階級文藝; 在 1976 年毛逝世以前,中共文藝政策基本上隨著毛政治勢力的消長而時放時. ‧. 收,在延安時期工農兵文學的基礎上,逐漸加強政治對文學的控制,從大躍進時. y. sit. Nat. 期的「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 ,到文革時期的「三突出原則」 16. 和「主題先行論」等理論 ,都沿著毛延安文藝講話而來。1976 年毛逝世以後,. io. n. al. er. 基於不同的政治考量,不論重申支持或批判反對,華國鋒和鄧小平都在毛思想的. Ch. engchi. i n U. v. 文學的追求過程中,抒情審美意識也不會、不曾、不可能從他們的思想、生命中完全消失。故而 稱之為「不盡文學的世紀」,更符合文學史實。見張堂錡, 〈「一個人」的文學史——中國現代作 家個人化寫作的自覺追求與歷史經驗〉 ,《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家》,頁 392。 14 關於中國「當代文學」的界定,多以 1949 年以後為界,陳思和主編《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 1949-1999》對此有所討論,並羅列眾家說法: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概說》以為始於 1949 年迄 今的中國文學,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文學。在五、六十年代,中國文學界在談到這一 時期的文學時,較少採用「當代文學」的說法(參見該書頁 1,香港:青文書屋,1997 年) ;金 漢、馮雲青、李新宇等人合編的《新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以為當指 1949 年發展於中國大地 上的,包括台、港、澳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學。 (參見該書頁 1,杭州:杭州大學,1997 年) ;朱 寨、張炯主編《當代文學新潮》以為按文學史界的一般歷史分期,新中國成立後的文學被稱為「中 國當代文學」,用以區別 1949 年以前的「中國現代文學」,而「當代文學思潮」具體而言,指的 ,(台北: 是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學思潮。以上參見陳思和主編, 《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 1949-1999》 聯合文學,2001 年),頁 19-29。 15 五次整風運動對象分別為孫瑜電影《武訓傳》、俞平伯《紅樓夢研究》 、胡風文藝觀點、文藝 界右派份子、文藝界修正主義者,對象由個人、單一集團到整個文藝界。見宋如珊, 《從傷痕文 學到反思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頁 13-16。 16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頁 36。 4.

(8) 趨避中發展17,可以說大陸文學發展始終與毛澤東思想保持密切關係。其次,在 政治活動方面,除了由毛澤東直接推動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以外,毛氏 對文化大革命的產生也扮演相對重要的角色18,足見他對整個文革結束前政治社 會的影響力;其三,在余華小說文本及散文隨筆中,對毛權陰影的描述,也具備 充分的例證可供參考。基於以上三方面的思考,觸發筆者進一步研究的動機,筆 者於是借用陳雀倩自創而尚未定義的「毛魘」一詞19,將其限定為「毛權夢魘」, 作為本文研究余華小說文本的核心。所謂「毛權」 ,在本文意指「毛澤東於 1949 年建政至 1976 年逝世止,其間推動的政治措施與背後的意識形態」 ,而名之為「夢 魘」 ,則含括「後毛澤東時代」 (毛逝世迄今)中國人民受「毛權遺產」影響的趨 避狀態,特別是那揮之不去、如「魘」隨行的心靈特徵,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形成. 政 治 大 余華小說的相關探討,或聚焦於先鋒特質,或關注 90 年代後的轉型變遷,本文 立 則嘗試在前輩研究基礎上,以「毛魘記憶」連結前後期貌似迥異的書寫風格,並 20 今日「毛學為體,西學為用」 的現象,潛移默化著國民性格。然目前學術界對. ‧ 國. 學. 配合余華於 2005 年出版的新作《兄弟》 ,藉由研究材料的更新,期盼能對既有議 題的探索有更進一步的發揮。. ‧. 新時期作家中,余華小說不論在敘事手法或語言風格都獨樹一幟,其作品透. y. sit. 17. Nat. 過翻譯,在國際間並取得相當的關注與肯定,21但在台灣研究界卻相對冷清,22「毛. n. al. er. io. 參見本文「附錄二:中共文藝政策發展與毛澤東思想的關係」 。 中共中央於 1981 年發表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一文,以文革定位與毛 澤東的歷史定位為全文核心,宣告:「1966 年 5 月至 1976 年 10 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 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這場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同志發動和領導的。」中共將 此決議視為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撥亂反正」任務的完成。筆者可從中覺察中共中央於文革結束之 初統一定調以「四人幫」為控訴對象,至此已明文指出毛澤東對文革此一歷史錯誤應負之責。宋 如珊以為: 「雖依舊強調毛澤東『功績第一、錯誤第二』的說法,但究其背後原因,則是為了解 除大陸民眾於長期平反工作中產生對中共政權的疑惑,以重拾對中共領導的信心。」 ,也因此在 決議公布後不久,鄧小平便下令對白樺《苦戀》的批判。見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 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 ,頁 55-56。 19 陳雀倩於論文第五章第二節「童年往事——『毛魘』與形式」 ,首先提出「毛魘」一詞,藉由 從先鋒文本中觀察到普遍以童年或青少年為敘事視角的特色,探究其深層意義在因文革的錯謬, 促使他們拒絕現實,他們在革命的年代,不是真正的主人,在新興的年代,也不是朝氣蓬勃的青 年,在兩代之間,都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幼小時目睹文革浩劫,但當時懵懂無知,遂無形中形成 不可言說的積壓,即使在文革後,仍有一層陰霾亟需剝離,但又時而陷入迷亂的回憶與思考中。 陳雀倩引用楊小濱〈中國先鋒文學與「毛語」的創傷〉一文,說明先鋒對過去文革記憶的穿透, 通常是以變形的、瓦解性的修辭來暗指那個暴力錯亂的不透明性和時代錯亂。陳雀倩雖於標題處 首先提出「毛魘」一詞,在內文論述中強調先鋒作家「靈魂早衰」 、「拒絕現時」及「書寫記憶」 等特徵,且此「記憶」是「變形的」 、 「瓦解性的」暗喻性質,然並未對「毛魘」一詞做具體定義。 見陳雀倩, 《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 ,頁 173-177。 20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台北:聯經出版 社,2012 年) ,頁 19。 21 參見本文附錄一:余華小說寫作年表。其作相繼翻譯為法、荷、英、義、德、韓等語言出版, 5 18. Ch. engchi. i n U. v.

(9) 魘記憶」的書寫固非余華獨有23,本文即試圖透過對余華小說文本意涵的探討, 呈現余華筆下個人獨特的「毛魘記憶」,除了歸納毛權對中國人民的精神戕害, 從而造成國民性格的重塑和價值意識的轉變外,也希望將余華置於五四以來新文 學發展的脈絡中,觀察其承先啟後的獨特位置,尤其是與魯迅的遙相轉承。.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由於新時期的先鋒文藝也是「文革後」的產物,而「文革」帶來的劫難和. 政 治 大. 病灶絕不會因「文革」的外在形式結束而結束。它給中國的政治、經濟、. 立. 文化、倫理、道德、藝術所帶來的影響是極其深重的,消除這種影響遠比. ‧ 國. 學. 它存在的時間要長的多。這就註定了中國的先鋒作家是在一種陰影之下寫 作,也就是說他們必須時時剔除「文革」思潮的種種潛在的或顯在的腐蝕,. ‧. 而在剔除過程中又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起「文革」的思維和方式來,因而 新時期的文藝發展過程,尤其是實驗性的先鋒文藝便成為剝離自己心靈陰. y. Nat. al. er. io. sit. 影的過程。24. n. v i n Ch 離」的過程裡,其實仍無法擺脫「文革陰影」的思考邏輯。新時期文藝,尤其是 engchi U 新時期文學發展在文革的多重陰影下,成為一種「夢魘式」的記憶,在反覆「剝. 並應邀至歐、美、亞洲各地發表演講。2002 年英文版小說集《往事與刑罰》獲澳大利亞詹姆斯. 喬伊斯基金會頒發年度懸念句子文學獎;2003 年《許三觀賣血記》獲美國巴恩斯.諾貝爾發現 新圖書獎;2004 年獲法國文化部長授予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22 目前台灣以余華為研究核心的學位論文僅有兩篇,一篇在 2000 年淡江大學碩士論文,陳雀倩 的《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 ,另一篇在 2002 年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游舒晨的《論余華小說的主題與書寫策略》;其他單篇期刊論文,據國家圖書館台灣期刊論文檢 索網站,以「余華」為關鍵字搜尋,僅得 20 篇;相較於對岸中國期刊網所載,單篇期刊論文數 量即高達數千篇,而據中國優秀學位論文檢索網站所載,以「余華」為關鍵字的學位論文亦高達 百篇之多,足見兩岸研究界關注的落差。(檢索範圍自余華處女作發表時間 1987 年起,更新檢 索日期截至 2011 年 6 月 4 日止) 23 蘇童在《河岸》一書的發表時接受採訪,被問及此書與余華《活著》的異同時,蘇童坦言他 們有共同的情感, 「我跟余華有著共同的天堂,也有著共同的夢魘」 ,他們都是典型的街頭少年, 第一次在友人家初見余華就有親近的感覺,不僅年齡相仿,成長背景相似,也有共同的記憶與體 驗,寫出類似題材的文本並不奇怪,但風格是完全不同的。見舒坦摘編, 〈蘇童認為自己和余華 有共同的情感記憶〉, 《文學教育(上)》 ,2009年6月,頁159。 24 王干, 〈一個幽靈:自省或批判——新潮文藝中的「文革」陰影〉 ,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1994 年 2 月,頁 52。 6.

(10) 先鋒文學,即在文革夢魘的趨避中更實在地體現了這段記憶,在余華而言,不僅 是文革,整體由毛權霸據時代而來的潛在影響,則從文革、後文革,一直持續至 今。本文即以「論余華小說中的毛魘記憶」為題,首先界定「毛魘記憶」一語: 「毛魘」即「毛權夢魘」;所謂「毛權」,在本文意指「毛澤東於 1949 年建政至 1976 年逝世止,其間推動的政治措施與背後的意識形態」,而名之為「夢魘」, 則含括「後毛澤東時代」(毛逝世迄今)中國人民受「毛權遺產」影響的趨避狀 態,特別是那揮之不去、如「魘」隨行的心靈特徵。在此研究核心下,筆者進一 步限定本文研究範圍:. (一)文本範圍. 政 治 大 短篇作品〈十八歲出門遠行〉至 2005 年長篇小說《兄弟》止,含短篇小說 21 篇, 立 中篇 10 篇,及 4 部長篇小說作品,並兼涉雜文隨筆作品為相關佐證。其次, 「毛 主要以余華在台出版的小說文本為考察對象,範圍自 1987 年發表的第一篇. ‧ 國. 學. 魘記憶」的書寫固非余華所獨有,則其獨特性必須在與其他作家的比較參照中突 顯出來,因此,諸如蘇童、莫言、閻連科等人的「毛魘」書寫,亦是筆者觀察的. ‧. 對象。. sit. y. Nat. (二)新時期與後新時期文學發展概況. io. n. al. er. 新時期文學的發展基本上延續著文革的傷痛而來,文革後,中共中央一方面. i n U. v. 批判文革,進行平反,一方面在追求「現代化」的方針下,各種西方思潮逐漸引. Ch. engchi. 進登陸,由於中共中央的政策轉變與西方思潮的衝擊,大陸民眾開始產生所謂的 「三信危機」,即對馬克斯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信仰危機,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危 機和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危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省思中共建政以來的文 藝發展,以「反傳統、反主流、反現存秩序與反一切行之有效的規範」(即所謂 「四反」)呈現出新時期文學的風貌,因而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25 「傷痕文學」便是文革後興起的第一股創作熱潮,約在 1977 年底到 1980 年 間,以盧新華的短篇小說〈傷痕〉為代表,1979 年旅美學者許芥昱首先以「傷 痕文學」名之,即 「Hurts Generations」 ,他以為這類小說的作者回憶文革所受的 身心傷害及後遺症,能夠充分反映當時年輕一代作家的現象。所謂「傷痕文學」,. 25.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頁 73。 7.

(11) 是取意於「受到傷害的訴苦文學」 ,只能說「受傷、訴苦」 ,因為「他們還沒有提 出一個解決之道,沒有一篇作品指出下一步該怎麼辦,也沒有一篇敢徹底分析受 苦的根源,只控訴四人幫算完事。」26「傷痕文學」以後,陸續在不同文學思潮 影響下刺激著不同的創作傾向,如與「傷痕文學」同樣受現實主義思潮影響的「改 革文學」 ,在回顧過去的傷痕中開始將眼光投向未來,尋求改革之道, 「改革文學」 其實受到鄧小平文藝政策指導的影響,鄧氏於〈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 表大會上的祝辭〉一文27賦予文藝工作者新任務,即是積極塑造改革英雄,為推 動四個現代化而努力,以改革為題,激勵群眾,以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為代 表。約莫與此同時,1979 年,在人道主義思潮影響下,興起了「反思文學」與 「知青文學」的創作熱潮,「反思文學」在傷痕文學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更深一. 政 治 大 響,包含華國鋒為鞏固領導地位,批判「四人幫」,有利於傷痕文學的發展;鄧 立 小平也為曾導致他下台的天安門「四五運動」等進行大規模平反,平反對象從文 層探究造成文革悲劇的原因,實則兩者都不同程度受到當時政治社會環境的影. ‧ 國. 學. 革時期上溯到「反右」時期,反思文學就在這個背景下日益茁壯,以茹志鵑〈剪 輯錯了的故事〉為代表。「知青文學」作為「反思文學」的支流,兩者不同之處. ‧. 在於作者的背景和作品的取材,反思文學作者以中年作家為主,如茹志鵑、王蒙. sit. y. Nat. 等,在文革前已嶄露頭角,文革中遭受批鬥,文革後復出文壇,透過作品來思索 這段遭遇;知青文學作者則以青年作家為主,如王安憶、梁曉聲等,多生於建政. io. n. al. er. 前後,在文革中下放農村,文革後回顧書寫這段農村經驗,宋如珊以為將知青文. i n U. v. 學定義為「知青寫知青的文學」,更能突顯其特色,同時亦能呈現這一代作家透. Ch. engchi. 過文學作品對成長歷程的省思。28可惜的是,隨著 1983 年中共開始黨內「清污運 動」 ,人道主義思想被視為導致「三信危機」的精神污染, 「反思文學」也失去發 展的空間。 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四個現代化」的指導方針下,大陸當局在經 濟上的改革開放,連帶引進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的「先鋒文 學」,最早以戲劇的形式呈現,及至 1985 年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正式標誌 先鋒小說發展的里程碑,不論是對傳統的反叛或是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先鋒小說 26. 許芥昱, 〈美國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中共文學討論會上的發言〉 ,原載於高上秦主編, 《中國大 陸抗議文學》,今轉引自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 ,頁 116-117。 27 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辭〉,《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1975-1982) ,頁 181-182。 28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頁 192。 8.

(12) 在表現手法上都有淡化情節和人物性格的傾向,先鋒作家除了重視「說什麼」之 外,也開始注意到「怎麼說」 ,挑戰讀者審美習慣,由「寫實」走向「寫意」29。 一般而言, 「新時期」的界定通常由毛澤東逝世次年算起,即 1977 年,進入 由鄧小平專政的新時期,而後「新寫實小說」的出現,最具代表性的是發表於 1987 年方方的〈風景〉30與池莉的〈煩惱人生〉31。「新寫實小說」不刻意塑造英 雄或典型人物,而多半寫普通人的庸常生活,原原本本展示生活的「原生態」, 要求正視生活、歷史及人的生存本相,在語言上不刻意求新求奇,不製造故弄玄 虛的敘事技巧,而提倡平實,貼近自然。「新寫實」的出現,為文學取得獨立地 位,為大陸文學「純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可能的機會,至此,大陸文學不再需要 在意識形態本位的基礎上去反思或反叛,也不需去尋找超越政治現實的文化之. 政 治 大 新時期走入後新時期,藉由「新寫實小說」的誕生,直接揭示大陸各階層人民生 立 存的困窘與精神的尷尬。. 根,也不必透過各種荒誕怪異的現代主義文本來旁敲側擊發洩對現實的不滿,從. 32. ‧ 國. 學. (三)討論余華小說中的「毛魘記憶」與「傷痕」、「反思」文學的不同. ‧. 文革後關於此類對毛氏政權的負面記憶所形成的「毛魘」情緒,以各種多樣. sit. y. Nat. 的方式滲透出來,基本上,從「新時期」到「後新時期」,都籠罩在廣義的後文 革時代中,「新時期」的反叛精神,不論傷痕、反思、改革、尋根、先鋒,或是. io. n. al. er. 「後新時期」新寫實小說的直指生活、生命的「原生態」書寫,都或多或少流露 毛權遺毒的蹤跡。然本文必須進一步釐清:. Ch. engchi. i n U. v. 1、討論「毛魘記憶」與「傷痕文學」的界定,同樣作為創傷心理,「傷痕文學」 在華國鋒批鬥四人幫的政治背景下產生,僅停留在表面、機械式的訴苦,仍不敢 直探意識形態的弊端,與本文所欲論述的「夢魘」型態的精神混亂,有程度深淺 的差異。 2、討論「毛魘記憶」 ,不涵蓋「反思文學」從創傷去省思原因,也不涵蓋如「改 革」、「尋根」這類具積極意義的內容,反而更多在表現悲劇下的無望。 29.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頁 249-250。 發表於《當代作家》1987 年第 5 期。 31 發表於《上海文學》1987 年第 8 期。 32 唐翼明,〈從反叛異化到回歸本體——論大陸文學從「新時期」到「後新時期」〉 ,《大陸新寫 實小說》 ,頁 25-27。 30. 9.

(13) 3、將「毛魘記憶」置於余華書寫的脈絡中,更需結合「先鋒」和「新寫實」的 視角來看待,故余華如何運用這些方法來表達「毛魘記憶」,也在討論範圍中。. 二、研究方法. (一)先鋒理論 一般小說的敘事結構與事序結構大多依循著「開頭」 、 「發展」 、 「結局」的線 性模式, 「先鋒派」不僅打亂原有的敘述模式,同時也打亂了「事序結構」中的 因果關係。許子東在大陸當代文學的「文革敘述」類型模式中,以敘事學的角度 提出了先鋒派的「荒誕敘述」:排除了「壞人」導致災難的倫理道德審判,也否. 政 治 大 明顯的反派形象, 「迫害者」不是「無名」便是「無意」 ;且有「多數」的「旁觀 立 者」參與迫害,先鋒派營造出來的「荒誕敘述」表明了一種「沒有意義」的災難 定了「因禍得福」的意義結構,敘事重點多在描述災難來臨的方式與過程,沒有. ‧ 國. 學. 過程,而這正是「荒誕敘述」的「意義」所在。33其特殊的敘事技巧,包含預言 式、回憶式或循環式,甚或是運用懸念、敘事圈套或意識流的方法,都是企圖跳. ‧. 脫「相同的故事」34。. sit. y. Nat. (二)新寫實理論. io. n. al. er. 唐翼明歸納「新寫實」的五項特色主張:一、 「還原生活本相」 ,表現「生活. i n U. v. 的原生態」 ;二、「不談理論」;三、「感情零度介入」;四、「避免做理性評價」; 35. Ch. engchi. 五、表現「現象的真實」 。從這五項特色可看出新寫實對中共文藝指導、理論 指導的反叛,一如陳曉明所謂「放棄烏托邦衝動,拒絕提供集體想像,回到生活. 33. 關於先鋒派的「荒誕敘述」 ,見許子東, 《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 ,(台北:麥田出 版社,2000 年),頁 234-235。 34 J.希利斯‧米勒(J.Hmis Miller)以為:「故事的文化功能,是對一種文化中關於人類存在, 關於時間、命運、自我,關於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等等人類生活的最基本的假設進行肯定、 鞏固、甚至創造的功能。我們之所以一再地需要『相同的』故事,是因為我們把它作為最有利的 方法之一,甚至就是最有力的方法,在維護文化的基本意識形態。」因而多數時候,許多故事的 敘述都帶有很強的摹仿、重複的特性,若先鋒派的「荒誕敘述」也在企圖經營反常規敘事的過程 中,落入「一種模式」 ,演變成「相同的故事」 ,那麼「先鋒」便「名存實亡」 。J.希利斯‧米勒 (J.Hmis Miller)著,申潔玲譯, 〈敘事〉 , 《文學批評術語》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年), 頁 95。 35 唐翼明,〈從反叛異化到回歸本體——論大陸文學從「新時期」到「後新時期」〉 ,《大陸新寫 實小說》 ,頁 21-24。 10.

(14) 事實」36,特別是表達一種作家心靈中的生活樣貌,不帶激情,不發議論,不加 評價,拒絕為任何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背書。. 本文除運用先鋒與新寫實理論分析余華小說文本,進行歷時性的文本考察 外,並據詹明信「政治潛意識」爬梳文本潛藏的「毛魘記憶」。在本文第三章由 五四以來「家國論述」的傳統切入,兼用王德威與石曉楓對先鋒余華的五四轉承 評論,釐清余華個人獨特的「家∕國轉喻」 。第四章則在楊小濱對先鋒文學的「創 傷論述」脈絡下開展,討論「慾望」作為主體缺失的小他物填補,與由文革「延 異(difference)」而來的「毀形的(deformative)、瓦解性的」書寫特質,其對先 前的話語暴力的「追憶(an-amnesis)」和「變像(anamorphosis)」 ,亦正符合「毛. 政 治 大 政治模式,討論毛魘作用對「語言」的戕害。 立. 魘」的特質。其次,藉格爾茨「劇場國家」的理論,揭示充滿展示性和表演性的. ‧ 國. 文獻回顧. ‧. io. sit. y. Nat. al. er. 一、台灣地區. (一)專書. 學. 第三節. n. v i n Ch 1、錢理群, 《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 : engchi U. 37. 此書以「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為敘述框架,指出毛時代所底定. 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體制與後毛時代有著高度的內在關聯,提供看待當代中國諸 多現象的思想資源,此觀點正與本論文研究核心相契;此書除了提供豐富的文史 資料,錢氏個人極其自覺又極其曖昧的敘述態度,亦正如中國整體文化對「毛氏 遺產」的趨避繼承,如其所言:既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浪漫主義者、烏 托邦主義者,更是個毛澤東時代自覺的反叛者。」故不論從錢書所舉個案,甚或 是錢氏個人寶貴的經歷自述,都可作為本文論述的相關佐證。錢書確實提供筆者 認識從 1949 年至今,中國社會主義發展、民間思想知識狀況與毛澤東思想實踐 36. 陳曉明,〈反抗危機:論新寫實〉, 《文學評論》,1993 年 2 月,第 3 期,頁 88。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台北:聯經出版 社,2012 年)。 11. 37.

(15) 的「另一種歷史」的觀點。. 2、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38 此書對文革後十年大陸文學各流派的源起背景與發展概況有詳盡敘述,尤其 綜合社會環境、文學理論和文學創作三方面的探討,對毛時代重要文藝政策與相 關談話及其影響做系統性地爬梳,以簡馭繁,條理清晰,提供筆者對大陸當代文 學發展的基礎認識。. (二)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1、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 : 立 此文是台灣地區第一部涉及「余華」的學位論文,深具意義。此文以三人出 目前台灣地區以余華為研究對象的學位論文僅有 2 篇39,分別為: 40. ‧ 國. 學. 生年代相近,且出生地皆在南方,故首將「南方寫作意識」作為先鋒派小說研究 的視角,在先鋒的「橫的移植」性之外,加入「本土性」的文化思維,除深入探. ‧. 討三人作品中的「政治潛意識」 (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如何形塑其特有的敘. io. y. sit. 現象。. Nat. 事風貌外,也進一步定義並梳理「南方敘事意識」在文本中透露出來的特定文化. n. al. er. 此文共分五章,首先探討先鋒性的發軔,如何有別於尋根文學,並與五四時. i n U. v. 期的否定與反對者姿態相連,將先鋒定義為五四以後中國第二次西化的現代性指. Ch. engchi. 標;接著分析先鋒派虛構與想像的歷史敘事,其背後文化心理乃在違抗現實主義 傳統寫作及文革歷史暴力的政治潛意識;繼而闡述先鋒文本中父子紐帶的糾結; 最後總結三位作家以不同形式卻呈現出「南方寫作意識」的異構同質性,達到此 文論證的目的,即「先鋒文本的社會象徵性意義」。 論證過程採用海登.懷特的「新歷史主義」、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德勒茲 與瓜達里的「反伊底帕斯」及德勒茲的「精神分裂症」等概念,而以詹明信的「政 治潛意識」為此文探究先鋒文本的主要思考路徑。 38.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秀威資訊公司, 2006 年)。 39 據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以「余華」為關鍵字搜尋,搜尋時間截至 2011 年 6 月 4 日止。 40 陳雀倩, 《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0 年。 12.

(16) 此文不僅在主題的開拓與方法的運用上富有新意,論證過程縝密,參考資料 亦兼顧完整性與代表性,許多議題的開發都予後來研究者有提示與延伸的價值, 本文即由陳氏「毛魘」一詞生發,對毛權毒害延至後毛權時代那極欲剝離又反覆 攪擾的心靈狀態進行研究。. 2、游舒晨《論余華小說的主題與書寫策略》41: 此文乃台灣地區第一部以「余華」個人為研究核心的學位論文,深具意義。 此文主要在前文架構上,分四章依序探討新時期文學發展脈絡、余華文學背景、 小說的四大主題(「死亡意象的迷戀」 、 「人性的探索與關懷」 、 「現實的敘述」 、 「歷 史書寫」)及形式上的書寫策略。游氏此文在第三章主題探討部分稍嫌紊亂,然. 政 治 大. 第四章對余華先鋒敘事的書寫策略分析頗具價值。. 立. (三)期刊論文. ‧ 國. 學. 1、王德威,〈傷痕即景,暴力奇觀——余華的小說〉42:. ‧. 此文考察余華作品從〈十八歲出門遠行〉至 1995 年發表的《許三觀賣血記》. sit. y. Nat. 止,分析其中隱而未言的「政治潛意識」,在在都是毛文毛語、共產論述和革命. io. 徵引論述的重要資料。. n. al. er. 暴力的原始創痛,而將余華小說文本附會至更龐大的「國族記憶」中,亦是本文. Ch. engchi. 2、楊小濱,〈中國先鋒文學與歷史創傷〉43:. i n U. v. 此文突出中國先鋒文學的產生與文革創傷的關聯,中國先鋒文學表現由文革 「延異」而來的「事後震驚」,特色就在透過「追憶」和「變像」的方式對原初 壓抑的語言性「毀形」,從而瓦解和抵抗過去的霸權式解釋,透過「語言毀形的 現時運作」將精神創傷的感受表現出來。此文「創傷論述」的觀點亦是本文分析 余華小說文本的方法視角之一。. 41 42 43. 游舒晨,《論余華小說的主題與書寫策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收於余華,《許三觀賣血記》 ,頁 7-31。 收於《中國研究》第 37 期,1998 年 9 月,頁 14-22。 13.

(17) 3、楊小濱,〈慾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44: 此文延續楊氏一貫的「創傷論述」,透過對拉岡—紀傑克「分裂主體理論」 的闡述,探討「實在界中的創傷如何經由小他物對主體的填補而形成一種反諷的 歷史敘事」 ,而《兄弟》一書即透過「窺陰情節」完成小他物的填補。此文將《兄 弟》置於中國現代「成長小說」的發展歷史中,探察關於歷史的反諷敘事,對本 文第四章第二節涉及「慾望」的討論頗有助益。. 4、賀淑瑋,〈大陸先鋒派小說:兼論余華〉45: 此文先論先鋒小說緣起,繼而從余華出發,談先鋒小說在主題與敘事手法上 的諸多特色,特別在五四的脈絡中,比較兩次中國西化思潮最顯著的時期之異. 政 治 大 對先鋒特色的歸納言簡意賅,論述清晰明朗,在揭示先鋒與五四異同處,提供筆 立 者聚焦余華的相關思考。 同,結論部分則藉探討陳曉明謂先鋒一輩「晚生感」一語,總結先鋒本質。此文. ‧ 國. 學. 5、賀淑瑋,〈毛語創傷與當代中國黑色幽默論述〉46:. ‧. 此文著重討論 1970 年代末期開始的黑色幽默論述形成之背景與過程,特別. sit. y. Nat. 強調毛話語邏輯造成的精神創傷與中國黑色幽默論述的關聯。在「創傷論述」的. io. n. al. er. 脈絡下討論中國式的黑色幽默,提供本文第五章第二節相關論述的佐證資料。. i n U. v. 6、陳雀倩, 〈時間與暴力的對位:格非、余華寫作中的歷史蜃影與集體敘事〉47:. Ch. engchi. 此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份討論格非一系列的麥村敘事,及其中存在的歷史 觀與時間觀,第二部份以余華〈世事如煙〉為討論重心,深究其中歷史與政治的 相關隱喻,第三部份在前述基礎上,深入其歷史敘事縱深處,討論這些敘事策略 間接對文革歷史所持的態度。此文論述清晰,條理分明,在格非與余華的分別討 論對照中,提供筆者對余華有別於其他作家同中之異的認識,也充分展現先鋒一 輩對文革記憶書寫的同質異構性。. 44 45 46 47. 收於《清華學報》新 39 卷第 2 期,2009 年 6 月,頁 261-285。 收於《中外文學》第 25 卷第 9 期,1997 年 2 月,頁 137-160。 收於《中外文學》第 30 卷第 9 期,2002 年 2 月,頁 265-319。 收於《中外文學》第 33 卷第 12 期,2005 年 5 月,頁 119-153。 14.

(18) 7、陳雀倩, 〈中國先鋒小說中的廢墟寓言——從蘇童、余華的歷史敘事論其後現 代的意義〉48: 此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專論蘇童的楓楊樹傳奇,第二部份先合論蘇童、 余華、格非三人的「南方宅院與地主傳奇」 ,再專論余華「血的歷史」 ,以此兩者 作為殘破創傷的家國寓言,第三部份就「歷史空間的意義」討論這群南方作家如 何拒絕現實,以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座標,形構一種後現代的書寫。此文以「廢 墟寓言」為核心,試圖聚焦於「空間意義」上,以歸納先鋒作家的「南方書寫意 識」,視角新穎,然章節安排略顯紊亂,時而專論各家,時而合論,與題名對照 也不盡是以「空間」為核心的論述,是白璧微瑕之處。. 政 治 大 此文共分三部份,第一部分論蘇童小說的父與子,第二部分論余華的家庭書 立 寫,第三部份則在少年家變的意義論述上,為頹廢型家國敘事溯源至五四時期。. 8、石曉楓,〈蘇童、余華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及其意義論述〉49:. ‧ 國. 學. 然石氏以為,經先鋒作家個人的轉化,其中雖有對「國體」傾頹的影射與批判, 卻無任何改革意圖,反而更著重個人的無所依歸感,尤其意在對文革扭曲時代的. ‧. 卑微人性做赤裸的深層透視。此文對傳統「家國寓言」的論述有不同洞見,在釐. sit. n. al. er. io. 二、大陸地區. y. Nat. 清五四頹廢型家國敘事的脈絡及其轉化處,提供本文論述重要依據。. (一)專書. Ch. engchi. i n U. v. 1、洪治綱, 《余華研究資料》50: 此書蒐羅大陸地區余華研究的重要資料,並附上作者訪談,所輯單篇論文兼 具代表性與完整性,提供研究者豐富的考察資料。 51 2、洪治綱,《余華評傳》 :. 此書綜合述介余華生平及寫作歷程,對余華文學理論與重要作品的分析亦十 分精闢透徹,完整呈現其創作生涯,提供研究者對余華的基礎認識。. 48 49 50 51. 收於《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 19 期,2004 年 6 月,頁 29-68。 收於《中國學術年刊》第 25 期,2004 年 3 月,頁 203-223。 洪治綱,《余華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 洪治綱,《余華評傳》(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年)。 15.

(19) 3、洪世誠,《向死而生——余華》52: 此書以時間為序,著重余華作品的文本分析,及與當代整體文化氛圍變遷的 關聯,相較前書對余華 90 年代後轉型的正面肯定,此書作者則持批判態度,以 為余華作品「悲憫心」的欠缺,使他在兩個不同的時代只能分別成為「半個陀斯 妥耶夫斯基」 ,而無法達至陀氏既有「逼視現實、洞視存在的勇氣與銳利」 ,又有 悲憫心構成的對「人性的偉大和生命的堅強不屈」的歌頌,洪氏以為,這和中國 作家先天性精神資源的貧困與匱乏不無關係。此書論述具批判性,提供研究者多 元思考的面向。. (二)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據「中國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 所載,以「余華」為關鍵字檢索,目前 立 大陸地區涉及余華的博士學位論文共 2 篇,分別為南志剛《敘述的狂歡與審美的 53. ‧ 國. 學. 變異》54, 與張莉《卡夫卡與 20 世紀後期中國小說》55。前者著重先鋒派特殊的 敘事手法與審美傾向,後者爬梳 20 世紀後期中國小說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刺激與. ‧. 影響下,特別是卡夫卡對先鋒小說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滲透。兩者均提供研究者. sit. y. Nat. 關於先鋒形式的認識與問題的探索。. 據「中國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所載,以「余華」為關鍵字檢索,目前大. io. n. al. er. 陸地區以余華為研究對象的碩士學位論文共 160 筆,多著重於先鋒理論的探討、. i n U. v. 90 年代後轉型變遷的評述、暴力血腥的文本分析,或為其溯源自童年經驗的影. Ch. engchi. 響,關於小說主題的研究並無涉及「毛權」的相關內容。以下擇二簡要述介:. 1、李小吉,《論余華小說中的父親》56: 此文以余華小說中一貫出現的「父親」角色為脈絡進行爬梳,從先鋒時期的 〈十八歲出門遠行〉 、 〈四月三日事件〉等中短篇小說,到 90 年代中期發表的《活 著》、《許三觀賣血記》,及 2005 年發表的長篇《兄弟》,探究其中「父親」書寫 的嬗變過程。主要論述基礎在余華童年特殊經歷、文革記憶及先鋒文學的影響。 52. 洪世誠,《向死而生——余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 本資料庫內含中國大陸地區 1999 年至 2011 年間,各大專院校中文所博碩士學位論文。本文 更新檢索日期至 2011 年 6 月 4 日。 54 南志剛,《敘述的狂歡與審美的變異》 ,蘇州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 年。 55 張莉, 《卡夫卡與 20 世紀後期中國小說》 ,蘇州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 年。 56 李小吉, 《論余華小說中的父親》,遼寧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0 年。 16 53.

(20)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冷酷審視:被顛覆的父親」,談父親的陰險、異化與懦 弱;第二章「溫情召喚:回歸的父親」,探討福貴、許三觀和宋凡平三位特殊的 父親角色設定;第三章「父親形象的重構」將前述兩種父親書寫的差異,歸因於 迥異的創作思想,即「童年記憶造成的極端式寫作」與「平靜後的反思與寬恕」。 全文脈絡清晰,主題明確,對「父親」主題的探討能涵攝余華創作的重要精神, 可惜第三章的歸因過於片面,論述略顯單薄,提供後來研究者補足的空間。. 2、范秀玲,《從余華小說中的暴力血腥敘事看童年記憶對其創作的影響》57: 此文主要探究余華童年記憶對其「暴力血腥敘事」的影響,從心理學、精神 分析及文本分析的角度切入,全文共分兩章,第一章「余華小說的暴力血腥展示. 政 治 大 等真實的歸納結果;第二章「余華小說中充滿暴力等敘事的原因」,以下分述均 立 歸因至「童年記憶」。全文緊扣「童年記憶」與「暴力血腥敘事」的關係,然並 及其對現實暴力的指正」,舉證相關文本,說明「暴力」是余華對歷史、對社會. ‧ 國. 學. 未對「童年記憶」的概念進行明確界定,章節劃分也略顯籠統。. ‧. (三)期刊論文. sit. y. Nat. 58. io. 以下依內容分類概述:. n. al. er. 據「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所載,涉及「余華」的單篇論文約高達 1680 筆 ,. Ch. engchi. i n U. v. 1、暴力美學:主要研究余華小說中血腥暴力的現象,或為其追溯至童年家庭成 長與文革歷史背景,如孫彩霞〈刑罰的意味——卡夫卡〈在流放地〉與余華〈一 九八六年〉的比較研究〉 、摩羅〈論余華的〈一九八六年〉〉和季紅真〈余華:逃 避殺戮〉等。. 2、悲劇意識:主要研究余華小說由苦難堆疊輻射而出的悲劇意識,如郜元寶〈余 華創作中的苦難意識〉 、張新穎〈荒謬、困境及無效克服——余華小說試評〉 、夏 中義、富華〈苦難中的溫情與溫情地受難——論余華小說的母題演變〉、洪治綱 57. 范秀玲,《從余華小說中的暴力血腥敘事看童年記憶對其創作的影響》,東北師範大學中文所 碩士論文,2006 年。 58 本文設定檢索時間範圍為 1987 年(余華首部作品發表年代)至 2011 年,更新檢索日期至 2011 年 6 月 4 日止。 17.

(21) 〈悲憫的力量——論余華的三部長篇小說及其精神走向〉和昌切、葉李〈苦難與 救贖——余華 90 年代小說兩大主題話語〉等。. 3、死亡哲學:主要研究余華小說人物大量死亡現象,如戴錦華〈裂谷的另一側 畔——初讀余華〉、高紅衛、沈斌〈死亡的蘊含與生存的拷問——解讀余華小說 對人物生存的體驗〉 、肖百容〈死亡:分裂的喜劇——論余華小說的死亡主題〉、 王燕〈論余華《活著》的死亡體驗〉、郭運恒〈向死而生——論魯迅、余華小說 中的「死亡」意蘊〉、胡健〈余華小說《活著》所滲透出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死 觀〉和李建、朱煥〈余華小說對傳統「死亡」命題的變革與承繼〉等。. 政 治 大 過父法:絕望的心理自傳——評余華《呼喊與細雨》〉 ,此文專論《在細雨中呼喊》 立 一書,以「棄絕」為小說核心意象進行論述, 「棄絕」來自渴望「承認」的心理, 4、父親書寫:主要研究余華小說中的「父親」形象與其背後意涵,如陳曉明〈勝. ‧ 國. 學. 也正是整個時代最普遍、也最致命的經驗。從父親與家庭的棄絕,到父法與政治 的棄絕,陳氏更進一步追溯關於「棄絕」的文學譜系,並以余華小說中的「棄絕」. ‧. 意象為作品內在力量的來源,此文提供筆者論述余華小說政治潛意識的重要佐. io. sit. y. Nat. 證。. n. al. er. 5、敘事手法:主要研究余華小說創作的「先鋒性」與「民間性」 ,或受西方現代. i n U. v. 文學影響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 ,如吳義勤〈告別「虛偽的形式」——《許. Ch. engchi. 三觀賣血記》之於余華的意義〉 、吳惠敏〈小說敘事:余華與契訶夫之比較〉 、何 鯉〈論余華的敘事循環〉 、余弦〈重複的詩學——評《許三觀賣血記》〉和余岱宗 〈論余華小說的黑色幽默〉。. 〈匱乏時代最後的憑 6、綜論:討論中國現當代文學相關特質與問題,如郜元寶, 弔者——談 60 年代出生作家群〉和張夢陽〈阿 Q 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典型問題〉。 其中郜氏一文專論 60 年代出生作家群的寫作特色,指出他們以「頑童」眼光逼 視父兄輩作家的寫作取徑,「向過去傾斜」的後向寫作更使其作充滿「普遍的臆 想症或者諸如緬懷和憑弔的情緒色彩」,凡此均透露著這一代人關於「早年的某 種集體記憶」。郜氏論述對筆者探究余華小說中的毛權記憶書寫頗有助益,特別 是如「魘」隨行的情緒色彩,同時具備緬懷、憑弔又懷疑一切的矛盾心理。 18.

(22) 三、香港地區. (一)期刊論文. 1、李琮敏,〈中國社會的潘多拉盒子被打開了嗎?——對余華《兄弟》的批判性 思考〉59: 此文以為《兄弟》一書描述文革的態度迥異於余華此前之作,關鍵在其對現 實中國改革開放所持的不同態度。李氏先論《兄弟》的「巴赫金理論」性,然又 指出其差異:拉伯雷作品寫的是「中世紀存在於禁慾之外的具有民眾喜劇性的生. 政 治 大 的狂歡,不但沒有生氣蓬勃的嘉年華生機,反而是一群失去生氣、為慾望窒息的 立 觀眾。此文集中論述改革開放後的《兄弟》下部,既而與上部連結,突出劉鎮群 氣蓬勃的嘉年華世界」,而《兄弟》則是改革開放時代民眾瘋狂渴望物質和肉體. ‧ 國. 學. 眾的看客性,提供本文相關論述的重要依據。. ‧. 2、董國禮、胡文娟, 〈國家、儀式與社會——解讀余華小說、電影《活著》〉60:. sit. y. Nat. 此文藉格爾茨「劇場國家」的理論,闡述《活著》小說與電影文本中充滿展 示性與表演性的政治模式,並同時討論當代中國國家和社會的關係,解構民族國. io. n. al. er. 家的建構過程,以及人們行動邏輯的變遷乃至國民性重塑的過程和原因。. 第四節. 章節提要. Ch. engchi. i n U. v.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 並透過文獻回顧,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進一步以「毛魘記憶」為核心,藉由相關理 論方法的運用,展開本文論述。. 第二章「清醒的說夢者——余華成長經歷及其創作歷程」,本章藉莫言評論 余華為「清醒的說夢者」一語,突出余華作為兩個時代的親歷者,如何以自身的 59. 李琮敏為韓國慶星大學中文系教授,香港嶺南大學訪問學者,此文收於《二十一世紀》(香港 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總第 120 期,2010 年 8 月,頁 126-136。 60 收於《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 20 期,2001 年秋季,頁 163-183。 19.

(23) 書寫勾勒「夢魘」般攪擾的毛權記憶。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成長經歷」,目 的在探討余華的家庭背景、童年記憶、求學階段、閱讀經驗到職業轉換等過程, 伴隨時代政治社會變遷的脈動,從個人的、家庭的、社會的背景因素,綜合述介 余華創作的文學背景。就余華而言, 「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獨特經歷」 ,即是以四 十多年的歲月,在同一個國度裡經歷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61在這「兩個截然 不同的世界」裡,余華感受到「天壤之別」的變動,這彌足珍貴的經驗便成為他 寫作的中心,表達「兩個時代的疼痛」也成為一份無可旁貸的責任。由於時代的 囿限,少年余華因文革失去閱讀中國傳統經典的機會,反而在西方思潮與翻譯小 說湧進的浪潮下,受到許多外國作家的啟發,然而,來自中國土地的滋養卻也不 曾止息。於是,儘管其作品表現多元影響的複雜性,卻依舊在人存在的共相上,. 政 治 大 第二節「創作歷程」,目的在探討余華的創作轉型。從早期鮮明的「先鋒傾 立 向」到 90 年代後「民間傾向」濃厚的長篇作品;從充滿新時期反叛性的實驗精 展現一份屬於中國歷史、土地和人民的殊相。. ‧ 國. 學. 神,到重構小說人物、故事與場景的形式回歸;這看似分割斷裂的兩種創作傾向, 實則透過文本分析,仍可在余華小說創作的脈絡中找到連貫且一致性的書寫。. ‧ sit. y. Nat. 第三、四、五章進入本論,分別論述余華筆下「毛魘記憶」呈顯的三大面向。 第三章「毛魘記憶一:變異敗壞的家庭」,本章共分二節,目的在探討「毛魘記. io. n. al. er. 憶」呈顯在家族體制內倫理崩壞的樣貌,從五四家國論述的傳統切入,釐清「家. i n U. v. 父、政父、毛父」的轉喻,並辨析余華對此「家國論述」的承轉異同。第一節「父. Ch. engchi. 輩:崩解與再現」 ,分別論述父親的「在」與「不在」。父親的「在場」,余華常 賦予仇視、迫害子輩,或猥瑣的形象出現,顛覆「父親」巨大權威的「樣板」, 同時隱含對絕對權威盲目崇拜的解構;父親的「缺席」,則常表現在子輩的「尋 父」情懷裡,以「繼父」形象的重構填補原初之父的缺失。在顛覆解構與緬懷追 尋中,余華看似矛盾的創作轉折,實則在「毛魘記憶」的架構下,維持他一貫的 批判態度,卻同時折射出中國人民對「毛父」的複雜情感。 第二節「子輩:頹廢與失落」 ,分別論述子輩的「肖與不肖」及「成長迷惘」。 子輩對應父輩的「肖」,常在余華筆下表現為一種「宿命式的重覆」,「不肖」則 常是一種「弒父」的精神表徵, 「肖」與「不肖」間,又再次呼應迷離魍魎的「毛. 61. 余華,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頁 91-92。 20.

(24) 父情結」 ,而這群游離於「家∕國」內外的子輩則永遠溺於「成長迷惘」的窠臼 中。. 第四章「毛魘記憶二:扭曲病態的人性」,本章共分三節,目的在探討「毛 魘記憶」呈顯在人性扭曲的變調,在「創傷書寫」的架構下,探究此精神遺毒對 國民性格的潛移默化,並進一步與魯迅的國民批判兩相比較。第一節「暴力奇 觀」 ,余華駭人的暴力展示是文革武鬥的夢魘遺毒,本節即由一系列的暴力書寫 探討由「紅色理性」而來的「暴力合法心理」,和其所隱含的權力奧秘,並分別 論述暴力場景中的「群眾看客」與「群眾暴力」的關係。第二節「慾望張揚」, 無所不在的窺視監控、道德狂熱下的壓抑反彈與餓得逼出人性之惡的嗷嗷之口,. 政 治 大 的慰藉和填補。第三節「語言失序」,大躍進式的浮誇虛報、文革文鬥的批判口 立 號、毛文毛語的權威標語及輸誠獻忠的自我表態,革命語言的表演性和虛假性昭 「窺慾」、 「性慾」和「口慾」作為一種「本能」,在創傷的陰影下,成為最原始. ‧ 國. 學. 然若揭,「大話」的忽悠本事和「宣示」的詮解遊戲便成為另類的語言藝術。. ‧. 第五章「毛魘記憶三:呼告無望的宿命」,本章共分二節,目的在探討「毛. sit. y. Nat. 魘記憶」呈顯在中國人生存意識的轉變。第一節「偶然:世事如煙」,因為革命 之手翻來覆去的命運、因果報應的顛覆和死亡盛筵的展演,余華藉生存的偶然與. io. n. al. er. 不定,展示了人生的種種無常,於是人生的本質是「苦難」,而「苦難」的現狀. i n U. v. 只能接受,無能置喙,無從改變。即使聊作安慰的「黑色幽默」也不過更加突顯. Ch. engchi. 生存的荒謬,第二節即以「荒謬:黑色幽默」為題,探究余華筆下用以「消解苦 難」和「揶揄政治」的「民間智慧」,實則流於表面的插科打諢,仍舊無法移異 毛魘陰影帶來的「宿命觀」,如同《活著》一書所揭示的:一切生存無可掌控, 生命的意義只剩活著本身。. 第六章「結論」。本章綜合全文研究成果,歸納余華筆下毛魘記憶表現在小 說文本的三大面向,並說明本文不足與未來研究展望。. 21.

(25) 第二章. 清醒的說夢者1——余華成長經歷及其創作歷程. 本章主要述介余華成長經歷及其創作歷程,共分兩小節。第一節「余華的成 長經歷」下分兩點: 「兩個時代的見證」與「一位作家的誕生」 ,本節目的在探討 余華的家庭背景、童年記憶、求學階段、閱讀經驗到職業轉換等過程,伴隨時代 政治社會變遷的脈動,從個人的、家庭的、社會的背景因素,綜合述介余華創作 的文學背景。第二節「余華的創作歷程」 ,下分兩點: 「先鋒傾向階段」與「民間 傾向階段」。在上一節「成長經歷」的脈絡中,本節將進一步研究余華創作的兩 個傾向,從早期強烈的先鋒實驗精神,充滿新時期的「反叛性」,到後期「新寫 實」逐步回歸「民間性」,這看似分割斷裂的兩種創作傾向,仍可在余華小說創. 政 治 大. 作的脈絡中找到連貫且一致性的書寫。. 學. 第一節. ‧ 國. 立. 余華的成長經歷. ‧. 一、兩個時代的見證. sit. y. Nat. io. n. al. er. (一)政治專制時期(1960-1976). Ch. i n U. v. 余華,1960 年 4 月 3 日生於浙江杭州,父親華自治當時正在浙江醫科大學進. engchi. 修專科,母親余佩文則在浙江醫院工作,雙親從醫的家庭背景深深影響著余華的 童年生活,尤其是熱愛醫學並以之為一生職志的父親,更曾將自身對醫學的執著 投射到余華身上,左右他第一次的職業選擇。 1. 莫言在〈清醒的說夢者—關於余華及其小說的雜感〉文中提及:因曾與余華當同學,同居一室, 對余華這個人有特別的了解,儘管要了解一位異稟的人有些困難,但他也試圖從文學和思想的能 力方面給他定位。在莫言眼中,余華首先是位理性思維很強的人,邏輯很強,他的思想總是曲折 卻不隱諱地表達出來,其次,又善於在小說中施放煙霧彈,在煙霧中捕捉亦鬼亦人的幻影,正因 上述兩個特質,構成他一批條理清晰的「仿夢小說」 , 「於是余華便成了中國當代文壇上的第一個 清醒的說夢者。」這類型的小說,余華並非第一人,莫言以為卡夫卡的作品篇篇都有夢中境界, 而余華也坦率說過卡夫卡對他的啟示,莫言舉〈十八歲出門遠行〉為例,這篇小說揭示的就如同 「夢」的本質一樣,既違反邏輯又準確無誤地存在, 「夢」沒有事件的意義,僅僅是由一系列事 件構成的過程,正因為它充滿各種可能性,也因此瓦解了本身的意義。透過這種說夢的方式,故 事的意義崩潰了,但一種關於人生、關於世界的新的把握方法產生了。這就是莫言認為當代小說 不僅在形式上的突破,也是一種哲學上的突破。原載於《當代作家評論》1991 年第 2 期,收於 《中文自學指導》1995 年 2 月,頁 3-4。 22.

(26) 余華父親本是山東人,根據余華的記述,「父親一生只念過六年書,三年是 私塾教育,另外三年是正規的大學教育,中間的課程則是在共產黨部隊裡當衛生 員時自學的。」2華自治隨著部隊一面行軍,一面從戰爭中繳獲而來的字典裡背 誦生字,部隊一路打到福建,而後又返回浙江杭州,華自治便在此轉業為地方醫 院的護士,在浙江省防疫大隊工作3,並結識了同為護士的妻子,而後因社會主 義教育下派到浙江省海鹽縣擔任孫蕩鎮衛生所所長。為了成為一名專業的外科醫 生,余佩文教他學習數學、物理和化學,華自治憑藉自學考取了浙江醫科大學, 再度回到杭州進修,得以和家人團聚,就在進修的第二年,余華誕生了,當時整 個社會雖正經歷大躍進後的蕭條4,物質生活非常貧乏,一米八多的華自治,體 重還不足 60 公斤,晚上餓得徹夜難眠,只能以鹹菜泡開水裹腹5,所幸余佩文服. 政 治 大 余華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無疑較一般人幸福許多。 立 華自治結束了三年進修,必須再回到防疫大隊工作,身為隊長的他,隨著大. 務的浙江醫院向來屬浙江省的高幹醫院,醫護人員的物資供應相對充裕,因此,. ‧ 國. 學. 隊來到嘉興地區後,拒絕領導安排的衛生學校教務長的工作,選擇再次回到更偏 遠的海鹽縣武原鎮,如願以償成為海鹽縣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6,但卻因此必須. ‧. 和杭州的家人分居,經歷一段時間的兩地往返,華自治終於說服妻子,於 1963. sit. y. Nat. 年初正式舉家遷居海鹽,余佩文則成為該院手術室護士。當時,基於嚴酷的戶籍 制度, 「一個人只能在一個地方生活工作,只有死亡可以讓這個人離開,就像是. io. n. al. er. 一枚鐵釘被永久地釘在那裏,直到生鏽斷裂後才獲准離開。」7對於這個決定, 2. Ch. engchi. i n U. v. 余華,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頁 283-284。 3 1950 年代後期,毛澤東為了徹底消滅血吸蟲病,於是組織城市裡的醫護人員,這支醫療隊當 時名為「防疫大隊」 ,負責奔赴醫療資源缺乏的農村,免費為農民們治療血吸蟲病。見余華, 《十 個詞彙裡的中國》 ,頁 283。關於「防疫大隊」的工作內容,洪治綱以為是「專門負責全省家禽 牲畜的防疫工作」 ,《余華評傳》(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年),頁 2。 4 三年困難係指從 1959 年至 1961 年期間,由於大躍進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政策所導致 的全國性糧食短缺和饑荒。中共官方在 1980 年代以前則多稱其為三年自然災害,後改稱為三年 困難時期;海外學者則稱之為三年大饑荒或三年大災荒,西方學者也稱其為大躍進饑荒。據荷蘭 學者、香港大學教授馮客(Frank Dikotter)研究估計大躍進約造成 4500 萬人非正常死亡。見氏 著, 《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 年的中國浩劫史》(台北:印刻出版社,2012 年),頁 298。 5 洪治綱,《余華評傳》 ,頁 2。 6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嚴謹的醫學訓練無疑需要更為嚴肅和一絲不苟的性格,拒絕想像和浪漫的 可能,但余華父親對自己職業的執著與追求,又充滿著夢想家精神,他放棄繁華都市的安穩生活, 選擇來到偏僻的小縣城,甚至不惜與家人分居,終至舉家遷移,這一勇於實踐、不懼改變現狀的 行為,更像是一位「任性詩人」 。如此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徵,或許存在於許多人身上,但余華父 親無疑更勇於向命運挑戰,尤其在高度體制化的六十年代更是難能。王世誠以為,若干年後,余 華的轉業「又以某種驚人的相似性,再度演繹了類似的一幕。」見《向死而生―余華》(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頁 5。 7 余華,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頁 285。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他們會回到中間,這是打羽毛 球很重要的一環。目標是為了 準備下一球。試想想如果你在

④ 小腸:小腸有消化和 吸收作用,藉由小腸 壁分泌的腸液、來自 胰臟的胰液和來自肝 臟的膽汁,消化為葡 萄糖、胺基酸等營養 物質,再由小腸壁上 的絨毛吸收。.

監察委員葉大華於 12 日公布申請立案調查國中借課問題。葉大華表示,教育部於 2010 年組 成「教學正常化防治小組」,並於

小毛今年8 歲, 大寶比小毛多6 歲, 小恩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監察委員葉大華於 12 日公布申請立案調查國中借課問題。葉大華表示,教育部於 2010 年組 成「教學正常化防治小組」,並於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