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銀行往來影響公司治理對公司績效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銀行往來影響公司治理對公司績效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 碩士論文. 銀行往來影響公司治理對公司績效研究. 治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o The effect between Banks 政 relationship 大. 立. the Company.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e. i Un. v. n g林 ch 靖 指導教授:. 教授. 毛維凌. 教授. 研究生. : 徐仲凌.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十日. I.

(2) 謝辭 時光匆匆,兩年的碩士生涯已經到了尾聲。對這兩年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抱著非 常感激的心情。最感謝當然就是. 毛維凌教授、林靖教授以及何靜嫻教授,很感謝林靖. 教授當初願意收我當指導學生,老師教導我的不只是學術上的知識,還有很多做人的道 理,讓學生在未來受益匪淺,也很謝謝毛維凌. 教授以及何靜嫻. 教授兩位教授苦口婆. 心、費盡心思地指導論文上的問題,給兩位老師在論文上添了許多麻煩,讓不才學生學 習到了很多論文上的事情。. 政 治 大 幫忙,就像大姊姊般的照顧我們。也謝謝亭韋、屁屁、育潔、錦成、 立. 也很感謝共度兩年碩士生涯的寧靜家族,謝謝美淑學姊、金陵學姊在很多事情上的. ‧ 國. 學. 馨檥為碩班生活帶來許多歡樂,一起互相幫忙、一起共度難關,督促彼此完成論文,讓 寫論文變得沒有這麼困難。也很謝謝守杰、小魚、JOHN、茱莉亞幫忙我們處理很多口試. ‧. 上的事情,因為有你們的幫忙,讓我們可以專心準備論文。謝謝奕安、世傑、立彥、聯. sit. y. Nat. 吉指導了我很多論文的知識,在寫論文的時候分擔了許多擔憂與困難。. io. er. 很感謝我的家人,能夠無條件的在背後支持我完成碩士生涯,謝謝爸媽讓我在最後. al. 無後顧之憂的完成論文,也很謝謝哥哥、姐姐,時常關心我論文以及學業上是否需要幫. n. iv n C hengchi U 忙。也很謝謝我的朋友們,在碰到瓶頸的時候,能夠聽我抒發我所遇到的困難並且給予 我建議,幫助我完成困難。最後,要謝謝政大經研所的各位,在論文上以及課業上都有 你們幫忙,很謝謝能在總是需要幫忙的時候得到你們的幫助,謝謝你們為碩士生活帶來 許多歡樂與樂趣。 在最後,還是很感謝 林靖教授,很慶幸能夠找老師擔任指導教授,謝謝您的指導, 我們從您身上學到非常多的東西。謝謝師長、以及朋友們,讓我能夠完成我的碩士生涯。 徐仲凌. 謹致. 一百零四年六月. II.

(3) 摘要 在90年代以後因為政策的解禁金融業開始蓬勃發展,而在銀行與企業長 期往來關係下,兩者緊密的互動形成所謂的「銀行往來關係」。目前國內銀 行往來的關係研究中,多以探討融資敏感度以及資訊不對稱,較無針對公司 治理方面探討。本文以台灣上市公司為實證樣本,探討銀行往來關係對於公 司的治理以及經營績效是否有影響,並討論金融風暴發生後,銀行往來的關. 治 政 係對企業的影響。利用GLM模型以2005到2010年期間有與銀行借款的公司 大 立 ‧ 國. 學. 做分析,並以光電產業為例分析金融風暴後企業與銀行間的調適過程。其中 針對三項議題的具體結論如下:第一、台灣的銀行與企業來往中,對公司的. ‧. sit. y. Nat. 往來關係經營為正,而銀行進入董事會對公司治理及績效並無影響。第二、. er. io. 往來存續期間愈長,公司與銀行往來的關係就愈緊密,對公司的整體績效及. n. a. v. l C 治理皆有正向影響,除了貸款比率之外。第三、在金融風暴發生之後,顯示 ni. hengchi U. 愈強的往來關係對公司績效呈現負向影響。. 關鍵字:銀行往來關係、公司治理、公司績效. III.

(4) 目錄 謝辭 .................................................................................................................................... II 摘要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 1、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3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 4 2、 文獻回顧 ................................................................................................................ 5 2.1 公司治理定義 .................................................................................................... 5. 政 治 大. 2.2 公司治理綜合指標文獻 .................................................................................... 9 2.3 銀行往來關係對企業的影響 .......................................................................... 11 2.4 衡量銀行往來的方式 ...................................................................................... 13 3、 研究方法 .............................................................................................................. 19 3.1 研究模型 .......................................................................................................... 19 3.2 研究假說 .......................................................................................................... 24 3.3 研究樣本與資料來源 ...................................................................................... 27 3.4 研究模性變數之定義與衡量 .......................................................................... 28.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4、 實證結果與分析 .................................................................................................. 34 4.1 迴歸分析 .......................................................................................................... 34 4.2 以光電產業為例 .............................................................................................. 41 5、 結論與建議 .......................................................................................................... 47 5.1 研究結論 .......................................................................................................... 47 5.2 研究限制 .......................................................................................................... 49 參考文獻 .......................................................................................................................... 51. Ch. engchi. IV. i Un. v.

(5)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2-1 公司治理定義彙總 ........................................................................................... 5 2-2 銀行往來研究文獻 ......................................................................................... 15 2-3 衡量銀行往來與公司績效彙 ......................................................................... 18 3-1-1 常用機率分配與連結函數 ......................................................................... 22 3-1-2 GLM 模型比較............................................................................................ 23 4-1-1 Chow Test 檢定結果 ................................................................................... 36 4-1-2 假說一&三迴歸分析 .................................................................................. 36 4-1-3 假說二迴歸分析 ......................................................................................... 39. 表 4-2-1 光電產業獲利能力 ..................................................................................... 47 表 4-2-2 光電產業貸款金額、利率 ......................................................................... 4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Un. v.

(6) 圖目錄 2-1 證劵櫃買中心-公司治理構面圖 ................................................................... 34 4-2-1 全球光電市場產值 ..................................................................................... 43 4-2-2 台灣光電市場產值 ..................................................................................... 44 4-2-3 光電市場需求圖 ......................................................................................... 45.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圖 圖 圖. Ch. engchi. VI. i Un. v.

(7) 1、 緒論 1.1 研究動機 國外許多銀行為了進一步獲得公司內部訊息,或是為了降低監督成本(monitor cost) 與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的問題,往往會透過購入公司的股權進入董事會就 近監督,以確保銀行債權能有效為公司所清償。台灣在 90 年代初期經過一連串的金融 改革以及資金限制的鬆綁後,金融業開始蓬勃發展,銀行與企業間的互動變得更多元。 而在銀行與企業長期往來的關係下,企業會要求銀行較其他借款企業提供更高的貸款額. 政 治 大 資訊,與企業有近一步的往來;雖然限制仍然很多,根據銀行法第 74 條 ,銀行也開始 立 度或是較低的借款利率,而銀行也為了賺取企業長期穩定的利息收入以及增加企業端的 1. ‧ 國. 學. 可以持股進入董事會中,兩者緊密且多元的互動便形成所謂的「銀行往來關係」。. 在過去有不少的新聞在說明銀行與企業往來關係的重要性,像是 2008 金融風暴,. ‧. 因為房貸市場在次貸的熱潮白熱化,而銀行也降低了貸款的限制,導致最後次級房貸的. sit. y. Nat. 發生,引起全球金融風暴;另外,曾為世界前三大、台灣第一大製鎖廠東隆五金,在 1998. io. er. 年 9 月 25 日傳出違約交割之消息,東隆五金在 2000 年初經法院裁定重整計畫,由匯豐. al. 銀行直接由投資公司全力介入東隆五金的重整,主導東隆五金的公司治理。東隆五金因. n. iv n C hengchi U 匯豐銀行的成功改造,也從一家原本面臨財務危機、列入管理股票的公司,正式脫胎換 骨,從過去家族事業蛻變成專業經理人領導經營的國際型企業,並成為台股中重整成功 再重新掛牌的首例。. 90 年代之後銀行與企業的往來關係開始被重視並加以探討,相關文獻有 Fama (1985)、Berger and Udell (2002)、Jackson and Moerke ( 2005)...等學者開始探討銀行借款 的獨特性。而眾多學者對銀行往來關係所帶來的影響說法不一,像是日本的企業特色是. 1銀行法. 74 條:商業銀行為配合政府經濟發展計畫,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得投資於非金融相關事業。為利. 銀行與被投資事業之合併監督管理,並防止銀行與被投資事業間之利益衝突,確保銀行之健全經營,銀行 以投資為跨業經營方式應遵守之事項,由主管機關另定之。. 1.

(8) 以銀行為主的治理結構。一家日本銀行可持有同一家企業最高 5%的股權,而一群相關 的金融機構,共計可持有同一家企業高達四成的股份,Yao and Ouyan (2007)兩位學者利 用日本的企業做實證研究發現銀行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迫使客戶作出不利於公司的投 資或融資決策。而像 Dass and Massa (2011)則利用美國實證資料顯示銀行往來對企業的 公司績效有正向影響。也有許多學者開始探討當銀行進入企業董事會之後所帶來的影響 加以探討,例如 Golebiowska (2014)利用波蘭銀行的資料做實證分析,提出當債權銀行 進入董事會能夠提升公司治理的運作,能夠進一步的提升公司績。陳家彬 (2010)利用美 國的實證資料探討代理權問題以及公司現金流量敏感度的問題,發現銀行進入董事會導. 政 治 大. 致公司治理下降且現金流量敏感度降低。廖益興、陳昭蓉 (2014)兩位學者利用台灣的實. 立. 證資料研究資訊不對稱對企業的影響,發現銀行往來關係遇強則資訊不對稱的情況會下. ‧ 國. 學. 降。. 目前國內現今的文獻當中,較少是利用銀行與企業的往來關係與公司治理的層面結. ‧. 合來做討論。因此,本研究希望利用以銀行往來與公司治理所造成的交互作用,來探討. Nat. n. al. er. io. sit. y. 台灣2005-2010年之間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Ch. engchi. 2. i Un. v.

(9) 1.2 研究目的 經由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銀行往來與公司績效的關聯性。銀行與企業間的 往來關係是否因此對公司治理產生交互效果,進而影響了公司績效。並且討論在發生金 融風暴後,銀行往來與企業的聯結程度是否因此有所改變。而在變數方面,除了選取銀 行往來關係變數外,亦加入了公司治理綜合指標變數,作為衡量銀行往來對經營績效之 關係。主要探討目的如下: (1) 在銀行與企業的往來關係下,此關係可以降低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代理問題。利用 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往來關係,觀察因兩者之間的聯結所產生的交互效果是否會影響 企業的績效。. 立. 政 治 大. (2) 討論企業與銀行往來的存續期間,是否因為往來關係的時間長短,而因此造成兩者. ‧ 國. 學. 之間往來關係的強度有所改變,造成公司績效受到影響,影響為何。. ‧. (3) 觀察金融風暴發生之前與金融風暴發生之後的兩段區間,討論企業與銀行間的往來 關係是否發生結構性的改變。而銀行往來在發生大環境變遷之下,對企業的關係是. y. Nat. n. er. io. al. sit. 否有所調適,對企業的績效會造成何種影響。. Ch. engchi. 3. i Un. v.

(10) 1.3 研究流程與架構 本文之研究架構流程如下圖示之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回顧. 假說建立.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資料蒐集與整理. 建立模型方法與變數定義. ‧ sit. al. n. 金 融 風 暴 後. 往 來 期 間 長. er. io. 金 融 風 暴 前. y. Nat. 銀行往來&公司治理 v.s 公司績效. Ch. engchi. 實證結果 以光電產業為例 研究結論與限制. 4. i Un. v. 往 來 期 間 短.

(11) 2、 文獻回顧 本節文獻探討主要分成兩大部分,公司治理與銀行往來關係。其中前兩節回顧學者 對公司治理的定義以及公司治理綜合指標的方式與公司治理的文獻;而後兩節介紹銀行 往來關係對企業的重要性以及過去的學者衡量銀行往來的方式,以及銀行往來方式對公 司影響的文獻探討。. 2.1 公司治理定義. 政 治 大 務、社會及法律等面向思考將有不同的觀點。著重經濟觀點者以公司獲利最大化為原則, 立 公司治理定義目前並無統一之標準,從不同角度出發而有不同解釋,如從經濟、財. ‧ 國. 學. 追求公司員工、股東和債權人之最佳報酬;從財務管理之觀點者則是以出資人為出發點 去觀看公司內部如何運用其資金與賺取報酬;從社會觀點來看,是指組織在社會制度的. ‧. 規範下,自行訂定內部制度並且運用權力去引導、控制和規範所有成員的各個活動,最. sit. y. Nat. 大限度地增進該團體的共同利益;而法律觀點者認為公司治理是注重於企業經營與所有. io. al. n. 為之弊端。表2-1為各學者對公司治理的定義:. er. 權分離的公司組織體系下,透過法律制度的規範去監督企業的組織活動,以避免違法行. iv n C h e公司治理定義彙總表 表 2-1 ngchi U. 出處. 公司治理定義. Organisation for. 公司治理為指導與控管公司的制度,而公司治理的架構則是應. Economic Co-operation. 該具有透明和效率的市場,並且建立法律清楚地解釋管制、監督. and Development (1999). 和執行權責單位之間的責任分工。. 柯承恩 (2000). 公司治理是指透過一個適當的公司內部與外部機制,引導公司 負責人與管理階層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誘因之下,盡到對股東、債 權人與其他利害關係人的責任。. 5.

(12) 中 華 公 司 治 理 協 會 公司治理是一種指導及管理並且落實公司經營者責任的機制過 程,在顧及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下,加強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績. (2002). 效,以保障股東之權益。 葉 銀 華, 李存修 , 柯承 公司治理機制是透過完整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期待能提升策略 恩 (2002). 管理效能與監督管理者的行為,藉以保障小股東與債權人應得 的報酬,並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 企業體透過法律的管控,在企業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分離的組 金會 (2005). 織體系當中,能夠有效監督其組織活動以及健全其運作,提防脫. 政 治 大. 法行為之經營,以能夠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為高度目標。. 立. 公司治理是指內、外部機制皆健全的制度下(包含社會責任),透. 學. (2011). 過機制的衡量,提升對公司管理者的監督,盡到對股東、債權人 與其他關係人的利益負責。. Nat. y. ‧. ‧ 國. Philip, Wendy, and Peter. er. io. sit. 世界銀行 (1999) 將公司治理體系由公司角度與公共政策角度兩個層面探討。以公 司角度來看,公司治理是以符合法律以及契約規範之前提下,公司如何建立一套治理的. al. n. iv n C 機制促使公司價值最大化,亦及表示公司的董事會與監察人必須維護股東及各種利害關 hengchi U 係人(stakeholders)的利益,一方面給予公司經營者符合的報酬,而另一方面又能保障利. 害關係人的利益來創造公司的長期利益;由公共政策角度(public policy perspective)來看, 公司治理為社會支持企業發展時,同時要求企業在運用其權利善盡其企業應有的責任, 亦即建立市場規範機制,給予管理階層合理的薪資,提供公司誘因監督與保障利害關係 人之權益,追求公司獲利極大化促使公司永續經營與發展。 世界銀行於 1999 年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其提出一個值得參考的公司治理 架構,可分為內部機制與外部機制,內部機制是從公司的角度為出發點,股東與董事之 關係就如同腦與手之角色,由股東去選出董事並由董事去監督經理者與公司;而外部機. 6.

(13) 制則主要是以法律規範為出發點之前提下,透過債權人、市場、證券商、主管機關、會 計師等外部力量來共同監督公司。. (1) 公司治理的內部機制 1.. 界定公司內部股東與負責經營之管理階層間的契約安排 就股東來說,股東可能是個人或法人,股權亦有可能集中在少數股東或是分散在一. 般大眾之間;另一方面,管理階層可能是專業經理人,亦可能是主要股東。此兩者間的 契約關係,普遍規範於相關法律當中。 2.. 政 治 大. 與股權的分散程度有密切關係. 立. 在公司股權分散之下,由於缺乏明確的大股東,因此公司的管理階層基本上由負責. ‧ 國. 學. 經營的經理人所掌握,而公司治理的重點在於設計一套制度,使外部股東能監督公司經 理人,此即為董事選任制度,選出具有獨立性的董事以監督經理人的經營;而在股權集. ‧. 中下,由於股權集中在主要股東上,公司的經理人或高階管理可能由股東擔任,此時公. Nat. sit. y. 司治理的重點在於如何防止主要股東只為維護自身利益,利用職權進行利益輸送而侵害. n. al. er. io. 一般小股東的權益。為了預防此種情況發生,通常會採取防止主要股東與關係人交易,. i Un. v. 並要求董事會中代表小股東的外界人士擔任,或建立有效的公司併購規範,開放外界或. Ch. engchi. 個人併購的機會,打破原有主要股東及其經理人完全控制公司的獨佔權。 3.. 公司治理的核心在於董事會 董事會之責任為提供公司經營上的建議與監督負責經營公司的管理階層,以確保公. 司永續經營。董事會所扮演的角色在於維護公司利益,因此董事會的責任是對公司而非 只對股東負責。. (2) 公司治理的外部機制 公司治理的外部機制在於法律規範之建立,透過市場機制運作提供誘因促使公司建 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原則上這些機制是以公共規範與市場體系作為基礎。 7.

(14) 1.. 法規體系與會計審計準則 公司治理的外部機制的基礎為建立一套有效規範公司行為的法規與執法體系。在公. 司法、證劵法規中明確界定股東權益與董監事之責任,使股東能合理的執行其權益。另 外,對於公司經營成果與重大決策必須明確揭露,提高公司與其他外部機制的透明度。 而法律對於違反規定的交易行為,必須要有適當的懲罰,方足以制止違規行為的發生。 2.. 市場競爭機制 一個完善的市場環境可以誘使公司管理階層以公平競爭的方式來增加公司及股東. 的價值,否則將使公司面臨衰退、破產或被併購的後果,這是市場機制的基本原則。在. 政 治 大.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為促使封閉的國內公司控制權市場得以開放,政府必須建立. 立. 保障市場公平競爭與併購的制度使市場機制得以發揮,進而使公司的管理階層提高經營. ‧ 國. 3.. 學. 績效,保障其對公司的控制權。 金融市場機制. ‧. 銀行提供資金給企業,會要求公司遵循融資合約條款並提出適當的財務報表與相關. Nat. sit. y. 資訊,此時銀行扮演著公司治理的角色。然而,銀行與公司之間的交易必須依照市場機. 資本市場體制. al. n. 4.. er. io. 制,若是因為彼此交叉持股過高或私底下的利益往來,銀行將會失去其公司治理的角色。. Ch. engchi. i Un. v. 當公司欲從股票市場及債劵市場上募得資金,必須提供財務報表與其他相關資料給 投資人參考。在有效率的資本市場上,股票價格能迅速、充分的反映公司的績效與前景, 倘若公司經營不善或投資人信心不足,投資人便會拋售股票,故資本市場亦存在著公司 治理的功能。 5.. 法人投資者之角色 法人投資機構由於持股比例較大眾投資人高,且本身資源較豐富,在保護自我利益. 之下,逐漸成為公司治理監督的重要參與者。除了對其他股東的保護有相當的貢獻外, 對於管理當局的經營行為也能產生約束力,在適當的監督下,提高經營成果與公司價值。. 8.

(15) 2.2 公司治理綜合指標文獻 公司治理目的在於利用公司的管理階層、董事會的結構、股東與其他持股人之間的 互動以及利用國家法律、資訊管理與市場結構的分析,衡量公司治理是否符合一般標準。 像是葉銀華 (2002)認為在公司治理評等一書中提及公司治理在資本市場中具有降低投 資者遭受管理者傷害的程度、幫助公司撮合資金、與協助上市、櫃企業提升公司治理。 本研究參考葉銀華 (2002)對公司治理的定義以及研究,採用三種公司治理的方式來 建構公司治理綜合指標,以下為公司治理所探討層面的文獻回顧:. 政 治 大. (1) 董事會. 立. 董事會的責任在於確保公司能夠永續經營,並監督公司經營的管理階層。獨立董事. ‧ 國. 學. 因為沒有實際參與公司運作,在監督效率上較優於內部董事,確保董事是為了公司的最 佳利益而行動,提升公司價值。 董事會規模. ‧. 1.. Nat. sit. y. Bacon (1973)認為基於董監事的多樣背景、技術和對經營決策的看法,當董事會的. n. al. er. io. 規模愈大時公司的決策品質也愈佳。因為較多的董事會人數可以容納不同專業領域的專. i Un. v. 家,彼此集思廣益可以做出具有全盤性考量的管理決策。Zahra and Pearce (1989)的研究. Ch. engchi. 發現當董事會規模擴大,董事成員的教育技術與產業背景更具多樣性,其利益範圍隨之 愈廣,因此在制定重大決策時可提供多面向的意見,使得公司績效提升。 Chaganti and Sharma (1985)與Jensen (1993)則對此看法不同,其認為成員數較多的董 事會很難有效的加以控制,不如讓最高管理當局來管的好。亦即表示成員數較少的董事 會能夠達到較有效率的控制,比較不易出現管理者有機會去做出自利之情形。Eisenberg and Wells (1998)則認為當董事會人數變多,會增加董事之間溝通以及協調的困難度,進 而影響到董事會對管理者的監督能力,導致公司的代理問題沒有減輕並使績效降低。 2.. 獨立董事佔董事會比例 Fama and Jensen (1983)指出獨立董事是被授權來選擇、監督、考核、及獎懲公司的 9.

(16) 管理階層,通過減輕管理階層和股東之間的利益衝突來維護公司的效益。在聲譽機制的 約束下,和公司沒有關聯的獨立董事因其客觀性更能有效地行使監督職能,從而降低企 業所面臨的代理成本。舉例來說,若管理者為了極大化自身利益,欲從事一些多角化投 資行為,但董事會中有較多獨立董事就會對此多方評估,甚至抱持反對意見,對於管理 者行動會有制衡的效果。Kesner (1987)以及Baysinger and Hoskisson (1990)認為獨立董事 擁有較高的自主性與超然獨立的立場,不易有自利動機的現象產生,能保持客觀的立場 提供企業多樣化的觀點。. (2) 管理型態. 立. 支持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學. ‧ 國. 1.. 政 治 大. 張明峰 (1991)的實證研究發現董事長或其近親兼任總經理的企業相對於非董事長. ‧. 或其近親兼任總經理的企業能有較佳的財務績效。Jensen and Meckling (1976)指出董事. y. Nat. 長兼任總經理通常是家族企業之訊號,而當董事長或者其家族有相當比例之股權時,董. er. io. sit. 事長之行為比較不容易偏離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原則。Donaldson and Davis (1991)主張因 總經理需為公司績效負責,當董事長同時兼任總經理時可以得到董事會全力支持,且清. al. n. iv n C 楚了解及掌握公司內部資訊,將有助於監督的執行並提高公司價值。 hengchi U 2.. 反對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Patton and Baker (1987)則認為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具有雙重身份時,因同時具有執行 與監督的職責,故缺乏獨立與中立性,可能因為自身利益影響董事會的監督功能,不但 使的代理問題益趨嚴重,也使董事會的治理功能受到不良影響,致使公司績效不佳。 Rechner and Dalton (1991)的研究也發現,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比起董事長與總經理分別由 不同人擔任會有較差的平均報酬率。. 10.

(17) (3) 設立審計委員會 審計委員會的主要職權就是對公司會計之審核與執行業務上的監督,並且持續地充 實股東會監控功能,以達到公司內部自行監控之目的。卓佳慶 (2005)利用台灣實證資料 探討會計師選擇與公司治理之關係時,發現企業有設立審計委員會對於公司的績效有正 向表現。陳暐智 (2012)研究發現公司績效越好的公司,大部分都有設立審計委員會。. 2.3 銀行往來關係對企業的影響 銀行在間接金融市場除了扮演資金撮合與授信的角色、提供企業的融資管道之外,. 政 治 大. 也間接促進金融發展、提高資金的流動性。當企業向銀行購買各項服務過程中,長期的. 立. 交涉與信任下,形成所謂的「銀行往來關係」。而過去對企業績效的相關研究已廣泛討. ‧ 國. 學. 論,所以本文將焦點著重在銀行往來關係搭配公司治理機制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做研究。. ‧. (1) 銀行往來關係為企業所帶來的好處. Nat. y. 銀行往來的關係為小型企業提供了主要的融資來源. sit. 1.. n. al. er. io. Agarwal and Elston (2001)研究顯示緊密的銀行往來關係可以幫助企業取得額外的資. i Un. v. 金來源。Berger and Udell (2002)以美國小型企業的相關實證研究指出,銀行往來關係為. Ch. engchi. 決定小型企業貸款成功的重要因素。Bhaqat and Forst (1986)證實研究顯示公開融資所需 的固定成本高於私募,指出要公開募集資金的條件是企業需擁有規模經濟。而公開舉債 除了高成本之外還有許多限制與規定,像台灣企業公開舉債的方式為普通債、可轉換公 司債以及海外普通債或海外可轉換公司債,其規定與限制複雜許多。且發行成本與相關 的手續費會是一大負擔,因此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利用資本市場發行金融商品來募集資 金,此時銀行借款便是一個管道。 2.. 可降低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企業多具有私有資訊,使得企業與外界存在資訊不對稱的問題,Golebiowska (2014). 指出這種問題在小型公司或年輕的公司具有此類問題。在資訊不對稱之下,企業要向外 11.

(18) 募集資金較為困難,因資本市場的大眾無法獲得企業的充分訊息而不敢貿然投資,只能 藉由公司顯露在外的資訊加以判斷,造成企業與投資人的搜尋成本增加。Sharp (1990)以 及 Rajan (1992)的實證研究指出銀行相較於一般投資人擁有較佳的資訊並且較有意願與 能力,且銀行往來關係可扮演一認證功能。Kroszner and Strahan (2001)指出銀行往來關 係能幫助企業在市場中釋出公司經營體質正面的訊號以及緩和代理衝突的成本,進而降 低其外部融資之資金成本。 3.. 建立聲譽 企業與銀行建立往來關係後,貸款者透過沒有倒帳紀錄、按期還款的支付行為上逐. 政 治 大. 漸累積的表現形成聲譽(reputation),即為一種宣示效果。Diamond (1991)以及Datta (2000). 立. 研究指出貸款企業靠著聲譽的建立,能在銀行貸款上獲得較低的還款利率或條件較佳的. ‧ 國. 學. 貸款契約,且在初次發行公司債能夠降低公司債成本。Diamond (1991)亦提及銀行與企 業來往的資訊傳播到資本市場上,有助於企業取得更多的融資管道。James (1995)研究顯. ‧. 示因銀行較外部投資者更為了解借款企業的內部資訊,因此當銀行同意借款給一家企業. Nat. sit. n. al. er. 提供較具彈性的契約. io. 4.. y. 時,即顯示銀行對貸款企業的未來或者公司的營運狀況深具信心。. i Un. v. 企業與銀行的長期往來關係下形成主力銀行機制,能使銀行較願意提供具有彈性的. Ch. engchi. 協調空間。而當公司遭受外在衝擊或是本身經營不善,主力銀行不也會馬上緊縮銀根, 會視公司狀況幫助企業度過難關。Mitton and Todd (2002)認為公司若將銀行視做金援後 盾後,即使違約仍可靠主力銀行進一步融資。故預期主力銀行協助公司紓困的舉動,將 使管理人不會在事前盡力避開績效不彰的投資專案或形成自由現金流量的問題。. (2) 銀行往來關係為企業所帶來的壞處 企業與銀行的往來關係亦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成本,像是獲得貸款企業私有訊息的關 係銀行,將形成資訊壟斷造成貸款者成本增加。Rajan (1992)提出銀行與企業簽訂的契約 所產生的資訊流通,會為銀行帶來利益並給予銀行新契約的議價力,進而產生壟斷以及 12.

(19) 軟預算限制問題。Bolton and Scharfstein (1996)以及Dewatripont and Maskin (1995)研究顯 示壟斷問題容易造成無效率的投資決策,而軟預算限制問題會影響銀行再次放款的合約 制定。Bhattacharya and Chiesa (1995)指出借款企業與單一銀行進行貸款時,銀行擁有企 業較多內部私有資訊因而讓銀行續約時的議價力增加,造成企業利益降低。 資訊不透明的企業透過與銀行建立往來關係,能夠將私有資訊有效傳遞。一方面可 以增加企業獲得貸款的機會,幫助企業成長並降低銀行的逾放比率。但另一方面也會造 成銀行資訊壟斷的問題,降低企業的利潤。這些不同的影響,使得企業與銀行的往來關 係成為重要的研究議題。. 政 治 大. 立 2.4 衡量銀行往來的方式. ‧ 國. 學. 過去銀行與企業的研究中,以各項變數衡量銀行與企業往來關係之密切程度。這些. ‧. 變數包含了雙方往來關係期間長短、借款企業銀行往來家數、銀行放款佔借款企業中負 債之比率等。以下將分別進行說明。. io. sit. y. Nat. n. al. er. (1) 借貸雙方往來存續期間. Ch. i Un. v. 許多實證研究以雙方往來存續期間作為銀行往來關係的衡量變數,但其結論並不一. engchi. 致。像是Berger and Udell (1995)的研究顯示與銀行往來期間愈長,能夠有較低的還款利 率且無須擔保品。而Booth and Daniel (1999)也認為長期關係可以改善放款合約的條款。 但Degryse and Van Cayseele (2000)的實證研究顯示,借貸雙方的往來期間越長久,會使 授信合約條款變差,並使放款利率越高。Ongena and Smith (2001)研究顯示當企業與銀行 往來期間越長,關係愈有可能中止,且規模小、負債比率高、獲利高的企業,較容易中 止關係。Blackwell and Winters (1997)實證指出企業與銀行往來關係期間對於貸款利率並 無影響。Goldberg and White (2004)企業與銀行往來關係長短和大、小型銀行借款許可並 無顯著影響。. 13.

(20) (2) 企業與銀行往來家數 也有許多研究以企業往來的銀行家數來衡量企業與銀行的往來關係強弱。企業與多 家銀行維持往來關係也有可能是為了減少企業自身的風險。何加政 (2008)指出與一家銀 行維持往來關係則表示其與該銀行的關係密切,但也有可能是雙向關係。Tumer and Von (2010)以及Ongena and Smith (2000)實證指出當企業往來的銀行家數越少,表示與銀行往 來關係越強。另外Ferri and Messori (2000)由義大利銀行的實證研究則顯示在不同區域間, 企業與銀行往來家數多寡對公司績效造成的影響並不相同。 (3) 銀行放款佔企業負債之比率. 政 治 大. 有些學者利用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佔其負債比率,來衡量企業與銀行的往來關係. 立. 強弱。銀行放款佔貸款企業總負債比率越高,代表貸款企業與該銀行的往來關係越強。. ‧ 國. 學. 而在台灣的企業與銀行往來的關係中,會出現企業或銀行為了維持雙方往來關係,而在 不需要資金的情況下貸款或借款。Elsas (2005)利用抽樣調查詢問企業的相關研究結果顯. ‧. 示,銀行放款佔貸款者中負債之比率,可以用來衡量企業與銀行的往來關係。Houston. Nat. sit. y. and James (2001)也有類似研究以企業的貸款佔該企業總負債的比率,來衡量企業往來關. n. al. er. io. 係的強弱。陳家彬 (2010)以及賴怡洵 (2003)對台灣的實證研究利用貸款佔負債比率顯. i Un. v. 示貸款比率愈高,銀行能提供較低的放款利率並提供流動性保險給借款企業。所以當銀. Ch. engchi. 行放款佔企業負債之比率越高,愈可以代表企業與銀行往來關係越密切。 (4) 借款銀行進入企業董事會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上,Williamson (1986)認為在市場機能不彰的區域中,公司為了 避免大股東侵害進而剝奪了小股東的權益,應該強化董事會運作的品質,以有效的內部 監督機制取代不成熟公司控制市場機能。Gilson and Rao (1993)以及Kaplan and Minton (1994)研究日本方面的實證結果亦支持上述看法,其普遍認同銀行在為了防止企業經營 失敗的市場機制上,其參與董事會的治理角色能有效的降低代理衝突之下所帶來的負面 經濟效果。因此,Triantisand Daniels (1995)以及Aoki (2004)提及銀行不論是以資金的貸 款進而成為公司的利害關係人或是經由投資持股行為成為公司的股東,其來自銀行的監 14.

(21) 督機制當中,對抑制經理人的自利行為動機以及提昇決策制訂品質上著實扮演著相當重 要的功能。 Diamond (1984)研究指出另外從降低資金成本的角度來看,銀行能夠克服資訊收集 造成搭便車的問題,可以有效的協助資訊透明度較差的企業順利募集到所需的資金。 Chahine and Safieddine (2008)提出由銀行所扮演的監督角色,可以督促公司設置內部稽 核單位、以提高資訊揭露透明度及聘請產業專家會計師簽證,從而引進較佳的公司治理 實務。賴怡洵 (2008)指出,當銀行進入貸款企業的董事會時,將使銀行同時具備債權人 及股東之身分,此時銀行股東除了追求企業之所有股東利益極大化及協助企業取得較佳. 政 治 大. 的融資契約條件外,同時亦需顧及銀行本身所擁有的債權,保護所屬銀行之各個股東的. 立. 投資權益,因此借款銀行進入企業董事會也很有可能會存在利益衝突的問題。表2-2為本. ‧ 國. 1992 年富比士. Probit model. 1、法律保障債權人與股東. n. al. i n C U 1992 年為 h e n g c(CRSP) hi. 期間:. 銀 行 擔 任 公司董事 以. 權利的多寡,影響銀行在公. sit. 雜誌前 500 大公司. io. 主題:. 研究結論. y. 研究方法. er. Strahan (2001). 樣本選取. Nat. Kroszner and. 表 2-2 銀行往來研究文獻列表. ‧. 作者&研究主題. 學. 研究整理銀行與企業往來關係的實證研究列表,如下:. 資料來源:. v. 司治理中的角色。 2、銀行傾向擔任公司規模 大、穩定或是有形資產比例. 成 員 對 公 司監督成 基礎. (Compustate). 高、短期負債較低之公司大. 本 以 及 債 權及股東. (Dealscan). 股東或董事成員。. 利益衝突的影響。. 3、隨著銀行擔任董事成員 的增加,公司的波動性也跟 著降低。. 15.

(22) Agarwal and. 德國 100 家上市、 Panel data. 緊密的銀行往來關係. Elston (2001). N未上市公司. 1、可以幫助企業取得額外. (固定效果). 的資金。 主題:. 期間:. 德 國 銀 行 往來關係 1970~1986. 資料來源:. 2、對於獲利和成長則沒有. (Bonn). 顯著的關係。. 對 企 業 融 資及投資. 3、公司利息負債比較高,. 的影響。. 支持銀行參與競租理論。. Yao and Ouyan. 日本 898 家上市公 複迴歸模型. 1、1990 年代早期銀行往來. (2007). 司. 關係密切的企業,其經營績. 主題:. 期間:. 日 本 經 濟 困頓的90 1988~1992. 立. 年代,緊密銀行往來. 資料來源: 政 治 大 (PACAP). power),會有較高的貸款. ‧ 國. 學. 支出。. ‧. 陳家彬(2010). 2、較高的MBP(main bank 率、較高的利息支付和投資. 關 係對 日 本企業造 成的不良影響。. 效普遍不好。. 373 家美國的上市公 OLS. 1、銀行進入企業董事會,. Nat. sit. 業對現金流量的敏感度。. 期間:. 資料來源:. n. al. Ch. 銀行往來關係、銀行 1997-2006 進 入 企 業 董事會對. er. io. 主題:. 會有較多的投資與減少企. y. 司資料(排除金融業). iv. n e n g cCOMPUSTAT) hi U (S&P. 企 業 投 資 與現金流 量之影響,以及是否 能 夠 增 加 企業融資 的使用效率性。. 16. 2、銀行往來關係愈強,則 企業承擔的風險會愈低,股 票報酬率波動性會愈小。.

(23) Dass and. 6585 家美國企業貸 OLS. 1、企業-銀行的地理距離、. Massa(2011). 款資料. 貸款佔負債的比率、銀行進. Probit model. 入董事會 3 者皆顯著的與 主題:. 期間:. 利用銀行-企業的距 1991-2004. 資料來源:. 公司績效呈現正相關。. (LPC). 2、銀行進入董事會能有效. 離、貸款佔負債的比. 的改善公司治理,但其在權. 率、以及銀行是否進. 益市場的資訊不對稱反而. 入 董 事 會 來衡量銀. 增加,且股票流動性明顯降. 行往來關係的強度。. 低。. Alessandro and. Italy 2478 家上市製 OLS. 1、小型企業中,存在主力. Alberto(2013). 造業. 銀行其成長比起多家關係. 立. 期間:. 銀行較慢,主力銀行減緩了. 資料來源:. 小型企業的成長;而中、大. 學. 利 用 義 大 利企業規 2001-2004. (ECB). 模探討企業-銀行的. (UCCS). 緊 密 連 結 關係對績. (Bank of Italy). 下,成長較為明顯。 2、銀行往來降低了資訊不 對稱的問題,但其他負面影. y. Nat. io. sit. 響造成企業成長較為緩慢。. er. 效的影響。. 型企業則在維持多數銀行. ‧. ‧ 國. 主題:. 政 治 大. al. 1、銀行藉由涉入公司董事. (2014). iv n 的企業(排除金融業) Tobit model Ch engchi U. 會所產生的監督功能,將會. 主題:. 期間:. 資料來源:. 的水準。. 銀行進入公司董事. 2000-2010. (TEJ 資料庫). 2、只探討實證上銀行進入. (情報贏家). 公司董事會程度與資訊不. n. 廖 益 興 、 陳 昭 蓉 7432 家台灣上市、櫃 Probit model. 會與企業資訊不對. 影響借款企業資訊不對稱. 稱程度之關聯,並. 對稱水準之關聯性,並未探. 分析此關聯性是否. 討企業-銀行間因果關係對. 因不同型態代理問. 公司績效的證據。. 題而有所不同。. 17.

(24) Golebiowska(2014). 182 家波蘭的非金融 OLS. 1、債權銀行進入董事會造. 業上市公司. 成其投資行為的限制,且債 權銀行會發揮監督者的角. 主題:. 期間:. 資料來源:. 色,改善公司績效。. 探 討 波 蘭銀行代表 1999-2002. (Warsaw Stock 2、無債權銀行進入董事會. 董 事 進 入 董事會後. Exchange). 僅提供專業知識與建議,而. 是 否 具 有 監督的功. 且會鼓勵其投資行為,進一. 能,且是否對企業的. 步讓銀行獲利。. 融資限制的影響。. 3、已開發國家跟開發中國 家的實證結果可能會不盡. 立. 相同。. 政 治 大. ‧ 國. 學. 而表2-3為衡量銀行-企業間的銀行往來強度以及衡量公司績效的方式,本研究採用 Huang and Kisgen (2012)及Malmendier and Zheng (2012)利用收益率與Yao and Ouyan. ‧. (2007)以及Dass and Massa (2011)利用累計營收成長率衡量公司績效。. . (2007). . 貸款交易次數. . . 放款銀行是否進入董事會. . . 銀行往來存續期間. . 銀行往來家數. 累計收益率. al i v累計營收成長率 銀行在董事會的比例  n Ch engchi U 建立 MBP 指數 n. . 陳家彬 (2010). sit. Yao and Ouyan. 衡量公司績效變數. er. 衡量銀行往來變數. io. 作者. y. Nat. 表 2-3 衡量銀行往來與公司績效彙總表. Tobin’s Q、ROA、營收成長率衡 量公司績效. . 以股票報酬波動性衡量銀行所 產生的監督力量. Alessandro and. . Alberto (2013) . 當地銀行子企業及銀行的. . 公司資產報酬率(ROA). 往來家數. . 公司員工人數成長. 銀行往來存續期間. 18.

(25) . 銀行-企業的距離. . Tobin’s Q. . 貸款佔負債的比率. . 營收成長率. . 銀行是否進入董事會. . 現金流量流動性. 廖益興、陳昭蓉. . 銀行是否進入公司董事會. . 以資訊不對稱PIN-資訊事件為. (2014). . 銀行在董事會持股比例. . 銀行佔董事會席次比例. . 營收成長率. Golebiowska. . 銀行是否進入公司董事會. . 公司資產報酬率(ROA). (2014). . 借款往來存續期間. . 收益率. Dass. and. Massa (2011). 3、 研究方法. 立. 交易基礎之非條件式機率. 政 治 大. 本節主要分成研究模型方法、研究假說的建立、樣本選取的來源,最後是假說模型. ‧ 國. 學. 建立與假說模型變數定義與解釋。第一節是討論資料有可能發生結構性改變而採用. ‧. Chow Test的運用以及介紹,再來是選用GLM模型的原因,以及利用GLM模型的優、缺 點,第二節是利用研究動機與過往文獻建立研究假說;而第三節在闡述本研究的資料來. y. Nat. n. al. er. io. 義以及其衡量方式。. sit. 源以及選取樣本的限制與方法。最後,第四節闡述本文假說模型的建立與所用的變數定. 3.1 研究模型. Ch. engchi. i Un. v. (1) 結構性檢定 按經濟結構之變化,通常指同一經濟變數在不同前後時期,其經濟關係有本質上的 變化;或者在同一時期裡不同的經濟變數其經濟關係有差異。測度這種經濟結構之變化, 可由代表此經濟結構之結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的係數來探討。在計量經濟學上的處 理,是利用前後兩期間的資料分別求出迴歸線,然後比較兩迴歸係數是否有差異,若此 差異相當顯著,則推論前後兩期間之經濟結構本質上有差異。 關於同一經濟單位在不同時期,其經濟關係可能有所改變。對於上述經濟結構變化 19.

(26) 之檢測,鄒至莊 (1960)年曾利用變異數分析法提出 Chow Test,可用檢定一迴歸式在一 段時間之內,迴歸係數是否保持不變。Chow Test 是用在檢定同樣的變數在二個不同估 計期間是否具有差異;利用此種檢定方法,可以得到變數之間的關係是否有所改變。 根據 Peterson (1989)的建議,如果要研究的事件不會造成預測模式上的改變,則估 計期之轉折點可以選在事件期之前;而如果要研究的事件,可能會造成預測模式結構上 的改變,則估計期間可以選在事件期發生之時或同時選取事件期前、後作為估計期。陳 易成 (2002)運用 Chow Test 檢驗我國 132 家上櫃轉上市公司,在轉上市前後股價是否產 生結構性改變,研究結果發現轉上市後顯著改變的只有極少數的 4 家,佔總樣本數的 3%,. 政 治 大. 顯示即使公司符合上櫃轉上市之條件並成功轉換掛牌市場後,此改變無法大到足以造成. 立. 其公司股價與大盤報酬率間的關係發生變化,所以上櫃轉上市事件不至於造成預測模式. ‧ 國. 學. 之結構上的改變。沈中華及李建然 (2000)認為估計期間的選取並無客觀的標準,多由研 究者主觀的決定。本研究利用 Chow Test 檢測,將變數資料區分為二個時段區間,二者. ‧. 所得知迴歸式若不具顯著性,表示該二個時段區間的觀測值可合併進行分析;若迴歸係. Nat. sit er. io. Chow Test 的公式:. y. 數間具有顯著性,表示本研究之估計係數會因為區間不同產生結構性之改變。以下為. al. n. v 𝑌 =𝛼 +𝛽𝑋 +𝑒 (4.1) C h𝑖 0 𝑖 𝑖 U𝑖 n i e n g c𝑖 為銀行往來變數、公司治理綜合指標與控制 hi 𝑌𝑖 為收益率以及營收成長率,𝑋. 本研究. 變數,𝛼0 與𝛽𝑖 是待估計參數,本研究以各年分之間作為結構轉折點,將樣本變成兩條迴 歸式,公式如下: 𝑌1 = 𝛼1 + 𝛽1 𝑋11 + 𝑒1. (4.2). 𝑌2 = 𝛼2 + 𝛽2 𝑋21 + 𝑒2. (4.3). 4.2 式代表結構性轉變前的模型,4.3 式代表結構性轉變後的模型,運用兩式可進行 結構性轉變的實證分析。虛無假設 𝐻0 : 𝛽1 = 𝛽2 ,建立一 F 統計量:. F=. (𝑆𝑆𝐸−𝑆𝑆𝐸1 −𝑆𝑆𝐸2 )/𝐾 (𝑆𝑆𝐸1 +𝑆𝑆𝐸2 )/(𝑁−2𝐾). 20. (4.4).

(27) SSE 是由 4.1 式之迴歸所估計的殘差平方和,𝑆𝑆𝐸1 及𝑆𝑆𝐸2 分別代表 4.2 式與 4.3 式 之迴歸所估計的殘差平方和。K 是個模型內所估計參數的數目,N 是全部樣本觀測值的 總數目,F 分配的自由度是( K, N-2K)。若 F 分配的統計量大於臨界值,表示拒絕虛無假 設發生結構性轉變。. (2) GLM模型 1972年Nelder 和 Wedderburn 提出廣義線性模型(generalizes linear model,GLM),為 資料分析提供了絕佳的工具,現今已被廣泛的使用。GLM模型是以線性模型為基礎,應. 政 治 大. 變數(量)的值透過預測變數(量)的線性組合來預測得到,應變數和預測變數之間透過一. 立. 個連結函數(link function)連接起來,藉由聯結函數可進一步解釋其相關性,廣義線性模. ‧ 國. 學. 型放寬了模型的限制,使之更適合用於資料的分析上面。. ‧. 一般而言,隨機成分、系統成分和連結函數為廣義線性模型主要的三元素,可依議 題的特性決定,不需要考慮三個元素間彼此的關係。而廣義線性模型的隨機成分在於機. y. Nat. io. sit. 率分配屬於指數族群(exponential family),是指機率密度函數(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n. al. er. 可以表示成下列型態之族群:. Ch. engchi. i Un. v. 𝑦𝜃 − 𝑏(𝜃) 𝑓𝑌 (𝑦;𝜃;∅) = exp⁡{ + 𝑐(𝑦, ∅)} 𝑎(∅) 其中,θ 稱為典型參數(canonical parameter)或自然參數(nature parameter);ϕ 稱為尺 度參數(scale parameter)與變異數有關係,故又稱離散參數(dispersion parameter);a(𝜙) 常 以a(𝜙) = 𝜙/𝜔 的型態呈現,𝜔 為權數,例如反應變數以平均數呈現則𝜔 為此平均數的 樣本個數。上述之指數族群具有兩個重要的性質:. 21.

(28) . 𝑑. 兩 個 參 數 可 以 完 全 決 定 平 均 數 μ = E[Y] = 𝑑𝜃 𝑏(𝜃) 及 變 異 數 𝜎 2 = 𝑉𝑎𝑟(𝑌) = 𝑑2 𝑑𝜃2. . 𝑏(𝜃) ∗ 𝑎(∅)。. 變異數可以是平均數的函數,可表示為Var(Y) =. ∅∗𝑉(𝜇). 。其中,V(.)稱為變異數函數。. 𝜔. 然而在眾多的機率分配和連結函數組合中,有些分配與連結函數的組合所產生的模 型在數學上具有良好的性質,這些函數即稱為典型連結函數(canonical link function)或自 然連結函數(natural link function),而其它的機率分配與連結函數因未具有數學上的良好 性質,可參考配適文獻之建議或依powerlink family 轉換方法判定各分配可接受之連結 函數,如表3-1-1所示:. 連結函數. ‧ 國. 學. 機率分配. 政 治 大 表 3-1-1 常用機率分配與連結函數 立. Identity,Log,Inverse. Poisson. Log, Identity,Square root. ‧. Normal. sit. y. Nat. Inverse, Log,Identity. io. Inverse Gaussion Binomial. v, Log,Identity,Inverse ni 1. n. al. er. Gamma. Ch. engchi U. 𝜇2. Logit,Probit,Log,Compelementary log. 而依Mccullagh and Nelder (1989)解釋傳統線性模型與廣義線性模型均含有三個系統 成分:為隨機成分(random component)、系統成分(systematic component)以及連結函數(link function)。下表為傳統線性模型與廣義線性模型之比較:. 22.

(29) 表 3-1-2 成分 隨機成分 (反應變數隨機的特性). GLM 模型比較表. 傳統線性模型. 廣義線性模型. 1. 獨立. 1. 獨立. 2. 具常態分配. 2. 機率分配屬於指數族. 3. 變異數均相同 系統成分. 以線性關係預測. 以線性關係預測. (解釋變數可預測η). η=Xβ. η=Xβ E[Y] ≡ μ = 𝑔−1 (η) , 其 中 g. 連結函數. 可微分且嚴格遞增(或嚴格 遞減)函數. 由上表可知廣義線性模型放寬傳統線性模型的限制有二:. 學. ‧ 國. 立. η 政 E[Y]治≡ μ =大. ‧. sit. Nat. 2. 連結函數由單位函數放寬到任何一對一嚴格遞增函數。. y. 1. 隨機成分的機率分配假設放寬,由常態分配擴展到任一指數族分配。. al. er. io. 第一點是針對各個不同的資料型態所建立,廣義線性模型可以將機率分配的假設不. v. n. 再侷限於常態分配,而是可以放寬到任一指數族的機率分配(常用的指數族分配有常態. Ch. engchi. i Un. 分 配 (normal distribution) 、 二 項 分 配 (binomial distribution) 、 浦 瓦 松 分 配 (Poisson distribution)、珈瑪分配(gamma distribution)以及反高斯分配(inverse Gaussian distribution)) 。 本研究的被解釋變數並不確定是常態分配,若直接以常態分配描述常有削足適履之嫌, 因此利用Jarque-Bera(1987)所提出衡量常態性檢定的方法來檢測是否為常態分配,其 衡量公式如下:. JB =. 𝑇−𝑛 2 1 2 (𝑆 + ∗ (𝐾 − 3)2 ) ~𝑋(2) 6 4. 其中,Skewness 為偏態統計量,T 代表觀察值的數目,Kurtosis 為峰態統計量。. 23.

(30) 第二點意涵著 GLM 模型是以線性模型為基礎,將隨機成分(random component)與系 統成分(systematic component)之間可以透過一個連結函數(link function)連接起來,藉由 連結函數進一步描述其相關性。傳統的線性模型在變數之間具有交互項時,常因為變數 之間的高度相關性破壞了傳統迴歸假設,也可能會出現線性重合的問題,傳統線性模型 假設 E[Y]= μ =Xβ,當解釋變數間具有交互項時,就會變成 E[Y]= μ≠Xβ,此時使用傳統 線性模型就會產生偏誤。而 GLM 模型中,連結函數可以將隨機成分與系統成分之間的 關係不再侷限於單位函數,而可以放寬成一對一的嚴格遞增函數,眾多非線性的關係可 由此產生,例如 g(𝜇) = 𝑙𝑛(𝜇) = 𝑋𝛽,則 μ = exp(𝑋𝛽) 即為非線性的組合,也就是說可以將. 政 治 大. μ 經過某種轉換後為解釋變數之線性組合,本文當中的隨機成分與系統成分之間的關係. 立. 就非單位函數,因此才為選用 GLM 模型的原因之一。. ‧ 國. 學. 3.2 研究假說. ‧. Dass and Massa (2011)利用1993到2004年間的美國有貸款的企業中,銀行進入企業. y. Nat. io. sit. 董事會是否會改變改善司治理進而影公司績效,且研究顯示當銀行-企業的連結強度愈. n. al. er. 強,銀行會提供更好的監控與專業知識進而提升了公司治理,而Laond and Watts (2008). Ch. i Un. v. 也提出,如果企業的公開資訊愈少則銀行進入董事會愈能降低資訊不對稱問題。Chahine. engchi. and Safieddine (2008)的研究也提及銀行能夠扮演著監督的功能,可督促公司設置內部稽 核單位(設立審查委員會)、提高資訊接露的透明度及聘請產業專家會計師簽證,從而引 進較佳的公司治理。張瑞當和方俊儒 (2006)也提及,企業資訊透明化是提升公司治理的 重要源頭。陳昭榮 (2013)以台灣股市2000到2007年的上市、櫃公開資料,衡量銀行進入 董事會所帶來的資訊不對稱與公司績效的影響,提出銀行藉由進入董事會其所產生的監 督功能,支持銀行扮演公司治理的角色。陳家彬 (2010)表示當銀行往來關係所產生的資 訊獨佔力越高,則代表銀行往來所產生的監督力量越大,故銀行往來關係所產生的資訊 獨佔力與借款企業現金流量的變異性及借款企業的股票波動性呈現負向關係。然而銀行. 24.

(31) 進入公司董事會除了降低代理問題以及發揮監督的功能,也可能發生利益衝突問題。 Kroszner and Strahan (2001)提出當借款銀行進入董事會後,有可能選擇會傷害股東權益 的決策,進而導致公司價值降低。 藉由上述的文獻我們假定企業借款給銀行之後,銀行為了確保企業能夠還款,因此 會持續的追蹤企業的營運狀況,而在企業持股進入董事會之後,銀行便發揮監督者的角 色,使的公司治理的品質提高,進而改善了公司績效。綜合以上論點,利用公司治理的 方式與銀行往來間的關係建立假說一如下: H1: 銀行往來與企業間的公司治理為正向關係,銀行往來關係愈強愈能提升公司績效。. 政 治 大. H1-a: 銀行往來與公司治理的交互項對收益率呈現正相關。. 立. H1-b: 銀行往來與公司治理的交互項對營收成長率呈現正相關。. ‧ 國. 學. Alessandro and Alberto (2013)以 2001-2004 年間的義大利製造業有向銀行貸款的企. ‧. 業研究指出,與銀行長期往來的企業,其公司績效並沒有隨著長期往來的關係而顯著的. Nat. sit. y. 提升,特別是在中、大型企業。. n. al. er. io. 像日本與德國的企業文化就顯示了銀行與企業之間往來關係強烈。日本的特色是一. i Un. v. 個以銀行為主的財務及公司治理結構。一家日本銀行可持有同一家企業最高5%的股權;. Ch. engchi. 而一群相關的金融機構,共計可持有同一家企業高達四成的股份;德國的公司治理架構 中,由於地方性政府的角色以及銀行業者所掌握的權力,私人股東鮮少在一個企業中擁 有重要的所有權地位(較少發生利益衝突事件)。Agarwal and Elston (2001)在研究德國100 家上市公司顯示,緊密的銀行往來關係對於獲利和成長沒有顯著影響,反而呈現負相關。 在與銀行往來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可避免的成本,黃慶堂 (2012)在中小企業發展期刊 的論文指出,銀行往來的期間隨著時間增加,借貸雙方關係的強度益增加,銀行較易取 得企業內部的獨特資訊,降低資訊蒐集成本並達到監督的效果,也可能會造成銀行獨佔 企業資訊的情形,特別是當企業只與主力銀行往來時。Degryse and Van (2000)實證研究 指出,借貸雙方的往來期間越長久,會使授信合約條款變差,並使放款利率越高。 25.

(32) 藉由上述的文獻回顧與實證研究,利用台灣企業向銀行借款的貸款類別,來探討研 究當企業-銀行來往的期間愈長,是否會造成公司績效下降。建立假說 2 如下: H2:銀行往來的關係愈長久,對公司的績效呈現正相關。 H2-a:銀行往來的關係愈長久,對收益率呈現正相關。 H2-b:銀行往來的關係愈長久,對營收成長率呈現正相關。. Yao and Ouyang (2007)研究日本的銀行-企業的以亞洲金融風暴企業所遭遇的情況 顯示,銀行往來關係愈強烈長期以來對公司績效沒有顯著提升,而在衝擊發生之後,反. 政 治 大. 而因為與銀行關係強烈導致了公司績效下降。. 立. Gilson (1990)也指出當公司經營不善面臨大環境變遷因而產生倒閉風險時,銀行可. ‧ 國. 學. 藉由整頓經營階層及董事會的監督方式,讓企業營運脫胎換骨,像是1998發生東隆五金 的大股東鉅額掏空案,匯豐銀行藉由重整取得股權,並在改選取得董事會席次,使的東. ‧. 隆五金在2006重新掛牌。王健安 (2002)探討集團企業的附屬銀行所扮演的財務角色,發. Nat. sit. y. 現附屬於集團之銀行,其價值在於金融風暴期間提供流動性,即在不景氣銀行採信用緊. n. al. er. io. 縮政策時、或是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時,集團內的銀行較願意伸出援手,協助其渡過難關。. i Un. v. 而主力銀行針對財務危機的企業會提供的救濟,包括資金的援助、降低或延遲利息的支. Ch. engchi. 付等;主力銀行會對企業重整,淘汰無效率的管理者,透過重整使企業更具效率。 在目前台灣的實證中,較無探討到由衝擊面比較銀行往來關係的強度與否,因此, 我們利用金融風暴前後兩期以及公司面臨的危機來探討銀行往來與公司的績效影響,研 究假說 3 建立如下: H3:在金融風暴發生後,銀行往來強度與公司的績效呈現負相關。 H3-a: 金融風暴發生後,對收益率呈現負相關。 H3-b: 金融風暴發生後,對營收成長率呈現負相關。. 26.

(33) 3.3 研究樣本與資料來源 (1) 研究期間與資料來源 本文研究以上市、櫃公司有與銀行借款的為主,研究期間為 2005 至 2010 年為止共 計 6 年。公司向銀行借款與銀行往來家數的資料來自「台灣經濟新報(TEJ)」的長短期借 貸明細資料庫取得,以有與銀行借款的上市、櫃公司為主要研究對象。而銀行進入公司 董事會則是由「彭博資料庫 (Bloomberg)」所取得。公司治理指標的資料主要來自台灣 經濟新報,有缺失的財務資料則由各公司的年報以及公開資訊觀測站獲得。公司的財務. 政 治 大. 資料主要來自台灣經濟新報,有缺失的資料則由各公司的財務報表取得。. 立. ‧ 國. 學. (2) 選樣標準. 銀行進入企業董事會的資料由彭博資料庫所取得,銀行往來家數及借款比率由台灣. ‧. 經濟新報長短期借貸明細資料庫中取得,以 2002 到 2014 年間的資料作為基準,探討銀. Nat. sit. y. 行與企業的往來關係。. n. al. er. io. 接著,公司治理指標的資料台灣經濟新報以及公開資訊觀測站獲得,而台灣經濟新. i Un. v. 報的資料只有 2005 至 2010 年間的資料,其中公司治理綜合指標的子項目由台灣經濟新. Ch. engchi. 報的「控制持股」及「董監結構」項目(TEJ company DB)得到董事總人數、獨立董事人 數、常董人數、設立審計委員。現金股利由 TEJ company DB 子項目「股利政策」所得。 董事長是否兼任總經理由 TEJ 公司治理的子項目「資訊透明度」所得到。而其中有缺失 的資料,約有 30 幾筆資料是由公開股市觀測站以及各家公司的年報所獲得。 最後,再將 2005 到 2010 年間的資料進行交叉比對,以利研究分析,得到 Panel Data 的資料,一共 6 年,每年 182 筆,總共 1092 筆數據。. 27.

(34) 3.4 研究模性變數之定義與衡量 (1). 假說模型解釋 假說一為驗證公司績效,分別從收益率(H1a)與營收成長率(H1b)來衡量,故被解. 釋變數有兩種,而且分開探討,接下來假說二與假說三亦同。 假說一當中,探討銀行與企業所形成的交互作用是否對公司的營收成長率以及收益 率呈現正向影響,因此建立假說模型如下: Y=f(公司治理指標 1~2,貸款比率,銀行往來家數,銀行是否進入董事會,公司治理指標. 政 治 大. i銀行往來變數,公司規模,公司成立年數) 變數解釋:. ‧ 國. 驗證假說 1a. y. Nat. 解釋變數. i=1 , 2. io. n. al. er. CGI i:公司治理綜合指標 i Banks: 銀行往來家數. ‧. 驗證假說 1b. Sgr:年營收成長率. sit. Profi :收益率. 立. 學. 被解釋變數 Y(分開討論). Ratio:貸款佔負債比率. Ch. engchi. i Un. v. BIB:貸款銀行是否進入董事會 Scale:公司規模 Age:公司設立年數. 假說二當中,觀察往來存續期間的不同,是否會對營收成長率以及收益率呈現正向 影響。與假說模型一相同,當中多了銀行往來存續期間的虛擬變數與公司治理指標與銀 行往來變數的交替項。其中,銀行往來存續期間的長短以貸款類別加以區分,L 為長期, 表示一年以上,則 Duration=1;而 S 為短期,表示未滿一年,Duration=0。. 28.

(35) (2). 模型變數定義與衡量:. 1、 應變數 1.. 收益率 Huang and Kisgen (2012)及 Malmendier and Zheng (2012)指出,節稅前的收益率反映. 出該公司當年度的表現與績效,因此,本研究採用稅前的收益率來當作公司績效的表現, 其衡量方式如下: 收益率(Profitability)= 稅前淨利 / 前一期的總資產. 立.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由 TEJ/TEJ company DB /財務(累計)-一般產業/的子項目-稅前淨利。. ‧ 國. 學. 2.. 營收成長率. ‧. Ahmed and Duellman (2013)以及 Hirshleifer et al. ( 2012)將營收成長率用來衡量公司 績效,其衡量方式如下:. y. Nat. n. al. er. io. sit. 營收成長率(Revenue growth rate)= (累計營收/去年累計營收 -1)*100(%). Ch. i Un. v. 資料來源:TEJ/TEJ company DB/累計營收成長率,其與 TEJ 當中年度累計營收計算出的 資料結果相同。. engchi. 2、 自變數 探討銀行往來的關係對公司所造成的影響,分成公司治理與銀行往來兩種。建構公 司治理綜合指標來做為公司治理的變數,而銀行往來則用銀行持股比率、借款額度、銀 行往來家數來當作衡量變數。. 1. 公司治理綜合指標 本研究採用兩種公司治理的方式來建構公司治理綜合指標,並參考葉銀華 (2002)對 29.

(36) 公司治理的定義以及研究,用來衡量各公司的公司治理情況,一共用兩個 CGI(Corporate Governance Index)衡量一家公司治理的好壞,其綜合指標如下:. 1.1 CGI-1 由 Romilda and Stefania (2012)研究股權資金成本與公司績效以及公司治理的關係中 建構的 CGI 當作衡量方式,CGI-1 的量測方法為加總原先定義的三個分量變數,分量變 數分別為外部董事會比例(board independence)、董事會規模(board size)以及是否設立審 計委員會。外部董事會比例(board independence)、董事會規模(board size)用虛擬變數代 表,當 D=1 代表選取的變數超過其中位數(較強的管理);當 D=0 則表示有變數沒超過其. 政 治 大. 中位數。當有設立審計委員會為 D=1,否則為 D=0。其各自的權重皆為相同因三個變數. 立. 同等重要,CG index 為三個二分量變數。因此,最高的 index 數值為 1,最低的則為 0。. ‧ 國. 學. CGI-1(Index)= (外部董事會比例+董事會規模+設立審計委員會 )/3 資料來源:由 TEJ/TEJ company DB /上市(櫃)董監事全體持股狀況 /子項目得到董事總人. ‧. 數、獨立董事人數、是否設立審計委員會。. n. al. er. io. sit. y. Nat. 1.2 CGI-2. Ch. engchi. i Un. v. 圖 3-1 證劵櫃買中心-公司治理構面圖. 30.

(37) 由證劵櫃檯買賣中心及台灣證劵交易所建立公司治理的評等系統,由六大構面所可 以量化以及重要的部分加以探討。其所得到的構面歸納如下:. (1). 公司是否設置至少 5 人以上之適當董事會席次衡量董事會規模,超過 5 則 D=1, 否之則 D=0。. (2). 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是否由同一人擔任、是否設立審計委員會,是則 D=1,否 之則 D=0。. (3). 獨立董事比例由是否設置不少於董事席次五分之一之獨立董事,超過則 D=1, 否之則 D=0。. (4). 政 治 大. 公司是否設立審計委員會,是否全由獨立董事擔任審計委員,是則 D=1. 立. 否之則 D=0。. ‧ 國. 學. 經由上述四個構面,CGI-2 由 4 個虛擬變數而得,得到的數值並加以平均化,其得到的 值介於 0~1 之間。其衡量方式如下:. ‧. CGI-2(Index)=(董事會規模+董事長是否兼任總經理+獨立董事比例+是否設立審計委員. Nat. sit. y. 會)/4. n. al. er. io. 資料來源:由 TEJ/TEJ company DB /上市(櫃)董監事全體持股狀況 /子項目得到董事總人. i Un. v. 數、獨立董事人數、常董人數、設立審計委員會;董事長是否兼任總經理由 TEJ/TEJ. Ch. company DB /資訊透明度所得。. engchi. 2. 衡量銀行往來關係 Chahine and Safieddine (2008)也提及,銀行對公司扮演著監督的功能,可督促公司 設置內部稽核單位(設立審查委員會)、提高資訊接露的透明度及聘請產業專家會計師簽 證,從而引進較佳的公司治理。來自日本方面的實證證據顯示也支持此看法,普遍認為 在防止企業經營不善或失敗的市場機制上,銀行參與董事會的治理角色,能有效的降低 代理衝突對公司造成的傷害。由三個方面來衡量公司及企業之間的關係,銀行有無在企. 31.

(38) 業持股、公司與銀行貸款金額(千元)、銀行往來家數,來衡量公司治理以及公司績效。. 2.1 企業向銀行貸款比率 國外實證研究Dass and Massa (2011)利用企業與銀行貸款比率來說明銀行往來與企 業績效呈現正相關,Elsas (2005)也將貸款比率用來當作往來關係的方式。利用銀行放款 佔貸款者中長期負債之比率,衡量企業績效與銀行的往來關係,其公式如下: Ratio=企業貸款/負債比率 資料來源:由 TEJ/ TEJ 長短期借款明細資料庫/子項目-借款金額(單位:仟元)所得。.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2 銀行往來家數. ‧. Tumer Alkan and Von Westernhagen (2010)表示銀行家數往來愈多,則表示銀行與企. sit. y. Nat. 業的往來強度呈現負相關,而Ferri and Messori (2000)在義大利的實證則顯示不同區域間. io. er. 企業銀行往來家數多寡造成的影響並不相同。由過去文獻可以發現,企業與銀行往來家. al. 數可衡量企業與銀行往來的強度。. n. iv n C hengchi U 長短期借款明細資料庫/子項目-借款銀行,經由手動整理計算得. 資料來源:由 TEJ/ TEJ 到。. 2.3 銀行進入公司董事會 國外實證研究 Kroszner and Strahan (2001)銀行進入公司董事會可扮演認證功能, 在市場上傳遞公司經營體質正面的訊號及緩和代理衝突的成本,進而提升公司績效。 Golebiowska (2014)在波蘭的研究亦顯示債權銀行進入公司董事會會發揮監督者的角色, 改善公司治理並提高公司績效,但同時也說明了開發中的國家跟已開發的國家結果可能 不同。陳家彬(2010)研究美國上市公司結果顯示債權銀行進入董事會所帶來的監督效果 32.

(39) 以及績效呈現正相關。借款銀行持股進入董事會的持股比例,設立虛擬變數表示銀行是 否持股進入董事會,有則為 1,反之為 0。 資料來源:由彭博資料庫的銀行持股資料得到貸款銀行是否進入企業董事會所得。. 2.4 借貸雙方往來關係期間 Alessandro and Alberto (2013)研究說明當銀行往來關係愈長,則表示銀行往來關係 愈密切,其銀行因為關係能提供更多的好處,像是借貸利率較為優惠、提供融資管道。 而Yao and Ouyan (2007)研究日本的企業顯示,銀行往來關係愈長久,其所帶來的壞處多. 政 治 大. 於好處。本研究利用假說二來研究台灣的借款期別對企業的影響為何,研究利用借款類. 立. 別來區分銀行往來與企業的來往期間,根據TEJ的分類,其S代表1年以下,L帶表1年以. ‧ 國. 學. 上。. ‧. 資料來源:由 TEJ/ TEJ 長短期借款明細資料庫/子項目-借款類別(L:長期,一年以上;S:短 期,未滿一年)得到。. sit. n. al. er. io. 1. 公司規模. y. Nat 3、 控制變數. Ch. engchi. i Un. v. 在國外多篇研究資本成本的相關論文中,本研究參考 Reverte (2012)、El Ghoul et al. (2011)、Goss and Roberts (2011)的方式,以總資產取自然對數的方式作為衡量公司規模 之指標,避免公司規模大小影響實證結果。其計算方式如下:. 公司規模(SIZE)= ⁡ ⁡(總資產) ⁡ = ⁡ (流動資產⁡ + 投資及基金⁡ + 固定資產⁡ + 其他資產)。 資料來源:TEJ/TEJ Finance DB/財務(累計)-一般產業 IV/子項目-資產總額(單位:仟元) 所得。. 33.

(40) 2. 公司設立年數 Bernardo and Chowdhry (2002)指出新成立的公司通常較沒有機會與能力進入新的產 業,故公司設立年數應與多角化呈正相關。Khanna and Palepu (2000)以及 Zhao and Luo (2002)公司的成立年數也可能會影響公司經營績效。Petersen and Rajan (1997)公司歷史越 悠久,代表該公司商譽越好,並廣泛被市場所信賴。另一方面,Cunat (2007) 以及 Niskanen and Niskanen (2006) 研究顯示著歷史悠久的公司,因為信用及穩定度皆高,往 往可擁有較長的付款條件,以及較短的收款條件。Chiou et al. (2006) 認為公司歷史對於 營運資金需求有正面的影響,Berger and Udell (1988)在籌措資金方面,歷史悠久的公司. 政 治 大. 可以在更好的借貸條件下,更容易的獲得外部融資。總而言之,公司歷史越長的公司,. 立. 學. ‧ 國. 績效表現上會越好。故本研究控制公司的設立年數,衡量方式如下: 公司設立年數 =⁡⁡Age. ‧. 資料來源:由 TEJ/TEJ 審計品質分析資料庫/查核任期及經驗模組 /子項目-成立年數得到。. y. Nat. n. er. io. al. sit. 4、 實證結果與分析 4.1 迴歸分析. Ch. engchi. i Un. v. 此節將以多元迴歸模型來探討銀行往來關係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首先本節將先 針對研究樣本,來探討公司治理綜合指標以及銀行往來變數的交互作用效果對公司經營 績效的影響;接著再利用企業與銀行往來的存續期間探討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最後, 利用金融風暴發生的前、後期,探討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對銀行往來關係以及公司經營 績效的影響。 本研究的樣本期間為 2005 到 2010 年,為 Panel Data 的資料,共 1092 筆。上市、 櫃公司當中的產業分布樣本包含了 25 種不同產業,產業分類的依據是根據台灣經濟新 報(TEJ)公布的產業類別進行分類,其中傳統產業有 117 家,電子產業有 65 家。本研究 34.

(41) 的資料屬於 Panel Data,且被解釋變數有可能非為常態分配以及變數之間具有交互作用 效果因此不能採用傳統的 OLS 迴歸分析法,因此在進一步利用 GLM 方法作為研究方 法,並分別對三個假說加以討論。本研究利用 Jarque-Bera(1987)所提出的常態性檢定 結果其卡方值為 3.274,在α=0.05(自由度為 2,卡方值 5.99)下不拒絕 H0:為常態性檢定, 因此被解釋分配仍假設為常態分配。 本研究之資料因包含了金融風暴事件,因此資料有可能發生結構性轉變,導致以整 體資料來進行迴歸分析可能會因此有所偏誤,如果有找出發生結構性改變的轉折點,須 將資料區分兩段以進行比較。本研究以 Chow Test 來檢定資料結構是否有發生結構性轉. 政 治 大 表 4-1-1Chow Test 結果. 變,並以各年份的時間點來當作發生結構性轉變的轉折點,跑出結果如下:. 1.3576. 1.6427. 07-08 年間. 08-09 年間. 1.5831. 2.9832**. 09-10 年間. 學. F值. 立06-07 年間. ‧ 國. 05-06 年間. 1.7472. *顯著水準為 10%,**顯著水準為 5%,***顯著水準為 1%。. ‧. 由表 4-1-1 可以得知,本研究資料在 08-09 年間有發生結構性改變,而發生結構性. Nat. sit. y. 改變的年間為金融風暴發生的時間點(2008 年 9 月),也就是說金融風暴發生之下,對經. er. io. 濟結果有著很大的改變,因此本研究將以 2008 與 2009 年間作為分界點,以 2005-2008. n. al. i Un. v. 為前期,而 2009-2010 為後期來探討本研究假說的實證結果。. (1). Ch. 驗證假說一與假說三. engchi. 表 4-1-2 假說一&三迴歸分析 前期 Variable 被解釋變數. 後期. Coefficient 收益率 營收成長率. Coefficient 收益率 營收成長率. C. -58.3682 (-3.3969)***. 1542.0452 (13.2605). -25.4665 (-1.5222)*. -33.2580 (-9.8693)***. CGI2. 36.0885 (1.6629)*. 20.4942 (11.1285)***. 22.8954 (1.0919). 10.0395 (1.8869)**. CGI3. 13.6799 (3.6446)**. 15.7472 (2.1836)**. -4.3158 (-2.2081)**. -5.0431 (-1.6232)*. BIB. -2.9012 (-1.1271). 4.3132 (1.4325)*. 1.0216 (3.4721)***. -42.0547 (-2.9229)***.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訊系 助理教授 張宏裕 冠捷科技公司 主任工程師 許景富 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課長 李弘鈞 牧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理 陳政宏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教授 吳宗霖

最新的權威性的美國市調公司─鮑爾市場研究公司 J.D.Power. 1)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and Jorgensen, P.l.,(2000), “Fair Valuation of Life Insurance Liabilities: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 Guarantees, Surrender Options, and Bonus Policies”, Insurance: Mathematics

Radiographs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s 廖振焜 林大弘 吳長晉 戴 瀚成 傅楸善 楊榮森 侯勝茂 2005 骨科醫學會 聯合學術研討會. • Automatic Digital PE

The study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distres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verall, this paper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Limited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 Hong Kong Interbank Clearing Limited 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