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美臉書溝通模式對比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美臉書溝通模式對比分析"

Copied!
1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 台美臉書溝通模式對比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aiwanese an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on Facebook                  . 指導教授:謝佳玲博士 研 究 生:孔立哲 撰 中華民國 一〇三年一月.  .

(2)

(3)  . 謝辭 寫這篇論文是一個大作業,需要許多人的支持與幫助才能完成。首先 要感謝指導教授謝佳玲老師,是老師的課程引起我對語用學以及網路溝通 的興趣,而且老師的研究題目也給我許多啟發。謝老師的教導與鼓勵讓我 能克服眾多困難;她的建議與批評也讓我更瞭解如何編寫有說服力的、有 貢獻性的論文。 其次要感謝尤雪瑛老師以及蘇席瑤老師付出她們的珍貴時間擔任論文 口試委員,兩位口委指出許多錯誤也給許多溫和的批評,讓我能改善許多 缺點,讓本論文的論點更清楚。 為了進行分析,我需要拜託許多同學與朋友拜託他們的其他朋友們讓 我收集他們的臉書語料,謝謝同學亭序、莊潔、紋萱、盈年、子洹、銀河、 佳容、昱蓉,朋友 Jenna、Larry、Brendan、Hui、Becca、Joannie、Aliya、 Esther C.以及 Esther K.,以及我的妹妹 Maggie,用自己的人脈如此幫我; 也要感謝全部 132 個受試者願意貢獻自己的近況更新以及回應給我的研究。 除此之外,要感謝跟我一起渡過華研所的痛苦的同學,一向給我鼓勵以及 建議,也一直願意跟我討論上課以及寫論文的事情;除了以上已提到的同 學,也要感謝素帉、蓉蓉、家豪、欣儒以及艾希。 我要特別感謝婉亭,一直不管自己多忙還願意跟我討論和幫我修改, 有你的鼓勵以及幫忙我才能克服編寫論文的眾多困惑。 最後要感謝父母,雖然需要不少時間但是一直無條件支持我念華研所, 也一直對我有信心。 2014 年冬,寫於臺北 . i    .

(4)

(5)  . 台美臉書溝通模式對比分析 論文摘要 關鍵詞: 跨文化網路溝通、華語教學、顏面威脅、語用、臉書 近年來網絡溝通越來越普遍,與異國人士溝通也越來越方便。然而, 即使對話者使用相同的語言,仍然必須了解對方文化圈的溝通模式,才能 進行成功的溝通。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指出美國以及東方文化之差別;主要 發現為東方文化較多透過人際關係定義自我、較多執行合作性的行為、且 傾向使用較為間接的溝通模式(Ma, 1996;Gao, 1998;Chang, 1999;Yang, 2009;許,1985;楊,1995);而美國文化透過個體的特徵定義自我,且 使用較為直接的溝通模式(Yu, 2005;Markus 與 Kitayama, 1991;Kanagawa, Cross 與 Markus,2001)。然而,許多研究依靠問卷以及其他非自然語料,. 且較少分析閒聊的溝通習慣。本研究目的為彌補此缺失,以來自社交網站 臉書之語料分析台灣人以及美國人的溝通文化之異同。 筆者收集到 133 個台灣以及美國臉書使用者的近況更新以及針對更新 之回應當語料,將近況更新及回應分類統計,再分析兩組數據所透露的文 化異同。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組以及美國組數據大致相似,僅有美國組較 多針對社會議題發表意見、較多提出自己生活之正面事件以及自己的動作; 而台灣組較多討論自己的生活哲理、生活中之負面事件以及自己遇到的事 件。在兩組更新收到的回應中,發表意見的回應比其他類型多,但美國組 收到的比例比台灣組更多,且台灣組收到較多表示親近感的回應。此結果 顯示,美國人比台灣人願意忍受積極顏面威脅,但兩組對消極顏面威脅的 容忍度無明顯差異。另外,兩組皆出現相似的間接性及合作性傾向。 在教學應用部分,本文提供一項粗略的教案,使用討論、觀察以及練 習的方法,提高華語學習者對台灣溝通文化的意識,並讓學習者更理解如 何在台灣社會中進行恰當、禮貌的人際溝通。 . i    .

(6)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aiwanese an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on Facebook Abstract Keywords: cross-cultural online communication, Chinese teaching, face threats, pragmatics, Facebook Online communication has made it far easier for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o communicate. However,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be successful, interlocutors must have adequate cultural knowledge in addition to being able to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Many studies have already compare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ers and East Asians, and most of these have found that East Asian cultures are more indirect, more cooperative and define self through relationships (Ma, 1996; Gao, 1998; Chang, 1999; Yang, 2009; Xu, 1985; Yang, 1995), while Western cultures are more direct and define self through innate characteristics (Yu, 2005; Markus and Kitayama, 1991; Kanagawa, Cross and Markus, 2001). However, this research frequently does not use naturally occurring language, and rarely focuses on casual convers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us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social network website Facebook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ow Taiwanese and Americans conduct casual conversation. The author collected status updates and responses to those updates from the Facebook webpages of 133 Taiwanese and Americans. The updates and comments were sorted according to topic and the gap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they impl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aiwanese and American. communication on Facebook is similar overall, though Americans post more opinions about social issues, more positive updates about their lives, and more updates about their actions. Taiwanese post more philosophical updates, more updates about negative events in their lives and more updates about things that happened to them. Both groups’ comments expressed agreeing opinions more. ii    .

(7)  . than any other behavior, but Americans tended to express more opinions while Taiwanese expressed more positive feelings about the poster.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Americans have a higher tolerance for positive face threats than Taiwanese, but both groups have a similar tolerance for negative face threats. Both groups also show a similar tendency to be cooperative and indirect. Finally, the author critiqued the presentation of casual Chinese-language conversation in three popular Chinese textbooks, and provided an outline for a lesson plan that uses brainstorming, exposing students to target language input and discussion to raise students’ awarenes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ii    .

(8)  . 目錄 目錄……………………………………………………………….……………………iv   表目錄……………………………………………………..……….…………………..vi   圖目錄…………………………………………………………………………………vii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定義……………………………………………………..3   第四節  本文架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禮貌概論理論……………………………………………………………..6 一、禮貌原則………………………………………………………………...6 二、面子保全論……………………………………………………………...7 第二節  中美溝通特性對比………………………………………………………..8   一、華語溝通特性…………………………………………………………...8   二、英語溝通特性………………………………………………………….10 三、小結…………………………………………………………………….11   第三節  自我形象研究……………………………………………………………11 一、東西方自我形象……………………………………………………….11   二、臉書上的自我形象…………………………………………………….15 第四節  小結………………………………………………………………………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19 第一節  臉書的歷史與功能………………………………………………………19 第二節  語料收集………………………………………………………………....22 一、研究對象…………………………………………………………….....22 二、收集方法…………………………………………………………….....23 第四章  資料分析………………………………………………………………………24 第一節  語料分類…………………………………………………………………24 一、更新分類……………………………………………………………….26 二、各更新分類的比較…………………………………………………….49 三、回應分類……………………………………………………………….53 第二節  結果分析……………………………………………………………........64 一、主要分類……………………………………………………………….64 二、次分類………………………………………………………………….68   三、特殊次分類…………………………………………………………….73 四、讚……………………………………………………………………….77. iv    .

(9)  . 五、回應…………………………………………………………………….85 六、回應分類……………………………………………………………….89 第三節  小結………………………………………………………………………99 第五章  結果討論…………………………………………………………………......101 第一節  話題偏好……………………………………………………………......101 第二節  自我形象……………………………………………………………......101 一、台美兩組的相似之處………………………………………………...101 二、台美兩組的相異之處………………………………………………...102 第三節  交際策略……………………………………………………………......104 一、美國組尋求較多意見共通性……………………………….………..104 二、台灣組尋求較多人際親近感…………………………………….......105 三、美國人對積極顏面威脅容忍度較高…………………………….......107 四、台美兩組對消極顏面威脅容忍度相似.………………………..........109   五、台美兩組在其他方面之相似性……….………………………..........110   第四節  小結……………………………………………………………...….......111 第六章  教學應用……………………………………………………………...….......113   第一節  語用教學………………………………………………………...….......113 第二節  現行教材檢視…………………………………………………...….......114 第三節  教學建議與設計………………………………………………...….......117 一、熱身活動………….……………………………………………..........117 二、提供輸入………….……………………………………………..........118 三、討論………….…………………………………………………..........119 四、練習………….…………………………………………………..........123 第四節  小結……………………………………………………………...….......124 第七章  研究限制與展望……………………………………………………...….......125 參考書目……………………………………………………………………...….…...127      . v    .

(10)  . 表目錄 表三-1 表四-1 表四-2 表四-3 表四-4 表四-5 表四-6 表四-7 表四-8 表四-9. 研究對象.........................................................................................................23 特殊次分類.....................................................................................................25 容易混淆話題之比較表.................................................................................50 回應分類.........................................................................................................54 台美兩組對話題的偏好—以按讚比較.........................................................80 台美兩組對「公開言語行為」各次分類的偏好—以按讚比較.................81 台美兩組對「分享內容」各次分類的偏好—以按讚比較.........................82 台美兩組對「發表意見」各次分類的偏好—以按讚比較.........................82 台美兩組對「描述生活」各次分類的偏好—以按讚比較.........................83 台美兩組對「分享內容」文字次分類的偏好—以按讚比較.....................84. 表四-10 表四-11 表四-12 表四-13 表四-14 表四-15 表四-16 表四-17 表六-1 表六-2 表六-3 表六-4. 台美兩組對「描述生活」語氣次分類的偏好—以按讚比較.....................85 台美兩組對話題的偏好—以回應比較.........................................................86 台美兩組對「公開言語行為」各次分類的偏好—以回應比較.................86 台美兩組對「分享內容」各次分類的偏好—以回應比較.........................87 台美兩組對「發表意見」各次分類的偏好—以回應比較.........................87 台美兩組對「描述生活」各次分類的偏好—以回應比較.........................88   台美兩組對「分享內容」文字次分類的偏好—以回應比較.....................88 台美兩組對「描述生活」語氣次分類的偏好—以回應比較.....................89 現行對外華語教材對話中之話題以及行為...............................................115 練習單 1........................................................................................................119 練習單 2........................................................................................................121 練習單 3........................................................................................................123. vi    .

(11)  . 圖目錄 圖三-1 圖三-2 圖三-3 圖四-1 圖四-2 圖四-3 圖四-4 圖四-5 圖四-6 圖四-7. 臉書的首頁,中文版......................................................................................20 臉書的首頁,英文版......................................................................................20 近況更新……………......................................................................................21 話題分類..........................................................................................................25 近況更新之主要話題統計圖..........................................................................65 公開言語行為話題之次分類統計圖..............................................................69 分享內容話題之次分類統計圖......................................................................69 發表意見話題之次分類統計圖......................................................................71 描述生活話題之次分類統計圖.......................................................................72 分享內容話題之文字次分類統計圖...............................................................74. 圖四-8 描述生活話題之語氣次分類統計圖...............................................................75 圖四-9 對分享內容之回應統計圖...............................................................................89 圖四-10 對發表意見之回應統計圖.............................................................................92 圖四-11 對描述生活之回應統計圖.............................................................................97 圖六-1 近況更新範例...............................................................................................118 圖六-2 台灣人跟美國人展現自我的差異...............................................................122 圖六-3 台灣人跟美國人的文化差異.......................................................................122. vii    .

(12)

(13)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 究動機   臉書( Facebook )是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網站之一。各式各樣的訊息透 過臉書得以快速傳播,用戶不只依賴臉書與朋友保持聯絡,也透過臉書獲 取各種社會議題的相關訊息。由於臉書已經成為網路上的主要社交平台, 人們初次見面除交換名片外,也可能互相詢問臉書帳號,以便日後聯繫。 臉書帳號內的內容成為用戶在網路上的社交門面,一方面延伸自己在真實 生活中的樣貌,另一方面也試圖形塑出自我理想的形象。 Boyd 與 Ellison(2007)提出社交網站之定義,他們認為「社交網站」. 是指一個以網路為基礎的服務,使用者可以利用該服務進行以下的活動:1 )建立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資料網頁,2)展現自己與其他使用者的社會關 係,3)藉由網路為基礎的社會關係網絡尋找更多使用者。總結上述,社交 網站的特點為展現使用者的社會網絡。每個社交網站都有其特殊功能及術 語。在臉書上,屬於個人社會網絡的成員叫做「朋友」;臉書的主要特殊 功能為提供各種各樣的方法與自己的朋友互動,包括:私人的非即時通訊 (與電子郵件相似)、公開的非即時通訊、即時通訊、遊戲、戳戳樂1。 臉書最特殊的互動方式,也是最核心的互動方式,叫做「近況更新」 。使用者可以用近況更新的功能寫一篇簡短通訊給全部或部分的朋友看。 此功能在理論上,為跟朋友分享自己最近的情況,但是使用者經常使用近 況更新分享許多其他類型的通訊。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附上圖片、照片、影 片以及其他網站的連結,若附上此種內容,使用者不用加上文字。近況更 新發出後,會出現在朋友的「動態消息欄」網頁上。「動態消息欄」是臉 書使用者與朋友互動的主要場合,上面顯示朋友最近在臉書上的動作以及 近況更新,最新的消息出現在網頁的上面,較舊的消息往下瀏覽就可以看 到。使用者可以在朋友的近況更新下留言或者按「讚」。「讚」表示對朋                                                                                                                 1. 一種打招呼的方式:當使用者「戳」對方,對方會立即收到通知。對方可以選擇兩個 反應方式:不理會或者戳回去。  . 1    .

(14) 台美網路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友的更新有好感。不過,因為一般的近況更新不像電子郵件或者其他通訊 有明確的對象,朋友沒有義務回應。 臉書在美國和台灣都擁有大批使用者,數量龐大的語料每日都在臉書 上不斷更新,理應可成為研究文化和語言的寶庫,然而使用臉書平台進行 語言學相關研究的期刊論文還不多見,也尚未有學者通過臉書對比英語與 華語的溝通。因此,筆者希望能通過臉書研究社交網站中英語與華語的語 言溝通和文化特性,以探究目前語言及文化研究尚未積極關注之領域。 雖然有研究發現臉書及其他社交網站的主要功能為幫助使用者加強人 際關係(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Kim & Yu, 2007),但是尚未有學 者通過臉書研究加強人際關係之語言策略。其次,大部分分析華人溝通原 則及文化的研究,主要為探討社會權勢、社會距離、以及親戚關係對溝通 的影響,較少分析地位平等的人之間的溝通。筆者認為臉書相當適合進行 此題目的研究,因為臉書上之溝通對象主要是熟識的朋友;另外,除非使 用者主動刪掉自己的通訊,否則臉書會自動儲存訊息,因此收集語料相當 方便。. 第二節  研 究目的與問題   學習者經常為之困擾的問題之一是他們不容易加入一群華語母語者的 談話。此交際障礙除源於學習者本身語言能力的限制,也經常受到文化的 影響。由於不同文化圈的人,其所偏好的話題和回應話題的策略有所不同 ,因此若要能不突兀地加入母語者的談話圈,勢必要了解背後的語用原則 。 研究者欲利用目前相當普遍的交際網站「臉書」收集語料,對比中美 文化加強人際關係的溝通策略。研究對象包括華語母語者和英語母語者, 研究範圍限於臉書上的個人近況更新以及對他人近況的回應。研究者欲從 台美兩組在話題偏好和回應策略兩方面的選擇異同,歸納兩組在網路言談 中的交際原則,並將此原則應用在華語會話教材與課堂上,例如設計更道 地的對話以及給學生更實用的文化知識,特別是與母語者維持良好關係相. 2    .

(15) 第一章  導論    . 關的知識。筆者希望如此可協助美籍華語學習者了解如何主動與華語母語 者攀談、引發話題、延續話題,並利用各種支持言談加強與對方的關係。 本文之研究問題以對比英語母語者與華語母語者兩組在臉書上加強人 際關係的語用策略異同為主,具體研究問題有以下三點: 1.. 台美兩組在臉書上的話題偏好有何異同?. 2.. 台美兩組在臉書上欲建立的自我形象有何異同?. 3.. 台美兩組在臉書上的交際策略有何異同? 本研究透過回應以上的研究問題探討台灣人與美國人在臉書上的溝. 通習慣為何,並檢視語料是否確實反映出前文獻所觀察到的文化差異。在 教學方面,本研究提出簡單的教案,建議華語教師可以透過提供母語者輸 入、將華人的行為與自己的做比較、進行討論,讓學習者對華人的溝通習 慣與文化有更深的瞭解,並瞭解如何解讀華人的行為,如何以適切的方式 與華人溝通。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定義 本文研究對象年齡限制於 20 到 35 歲,教育水平皆為大學畢業。本研 究所收集之語料完全取自臉書的近況更新、留言和按讚次數,藉由分析研 究對象的言談話題和回應,討論文化與性別變項造成的差異。由於臉書上 的溝通行為大多來自平輩之間,而且親疏遠近的關係較難清楚劃分,因此 本文不將相對權勢和社會距離納入討論。以下為貫串本文的重要名詞定義: 1.. 近況更新 近況更新為臉書的核心功能,使用者會寫下一段自身的近況或想法,. 分享給全部或部分的朋友。但使用者也經常利用此功能分享圖片、照片、 影片或網站連結。使用者寫下近況更新後可指定能接收訊息的朋友群,之                                                                                                                 2. 感謝口試委員謝佳玲老師給予修改建議。. 3    .

(16) 台美網路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後這些訊息就會出現在這些朋友的臉書最動態消息欄上,使他們一登入臉 書後輕易地就能閱讀這些訊息。 2.. 讚 使用者每次登入臉書後,會接收到一連串他人分享的近況更新。使用. 者可隨意挑選有興趣的近況更新閱讀並回應。回應的方式有兩種選擇,一 種是在該近況更新底下直接留言,另一種方式就是按下「讚」的按鈕。按 讚雖然不似直接留言可表達閱讀者的明確意見,但至少表示閱讀者對該近 況更新所呈現的訊息有好感。一筆近況更新收到多少的回應和多少的讚, 都會留下清楚的紀錄。 3.. 張貼者 本文主要語料為使用者在臉書張貼的近況更新,筆者在分析時為了討. 論近況更新的使用者和其他回應者的互動關係,統一稱近況更新作者為 「張貼者」。 4.. 閱讀者、回應者 「閱讀者」是指所有閱讀過某筆近況更新的人。如果閱讀者以留言或. 按讚的方式回應,會留下記錄,可供筆者分析;此種閱讀者則稱為「回應 者」。 5.. 臉書朋友 每位臉書用戶的帳號都存有一些聯絡人,臉書平台給這些聯絡人的名. 稱為「朋友」,但這些聯絡人不一定為用戶真正認可的朋友,有些可能只 是有過一面之緣的人,有些則為同事或家人。儘管如此,在本研究中並未 探討張貼者與回應者在真實生活中的親疏關係,因此一律將用戶與聯絡人 的關係稱為「臉書朋友」。. 第四節 本文架構 本論文共分七章,筆者於第一章導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 與研究範圍。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回顧禮貌原則和面子保全論,並探討中. 4    .

(17) 第一章  導論    . 美溝通特性,比較東西方自我形象,建立後續資料分析之基礎。第三章為 研究方法,依序說明本文的研究對象和語料收集。第四章為資料分析,筆 者說明本文的分類方法,再一一檢視各組在主要話題和次分類中的數據異 同,其次比較各組獲得讚的次數,最後對比各組得到的回應。第五章為結 果討論,總結資料分析結果與文獻之互動,以回答研究問題。第六章為教 學應用,首先回顧教學相關文獻,其次檢視現行教材,最後應用本文研究 結果設計跨文化溝通之補充教材。第七章為結論,總結本文研究限制,並 提出未來研究建議。. 5    .

(18)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文研究目的為對比華語母語者與英語母語者兩組在臉書上加強人際 關係的語用策略異同。筆者依研究取向,於本章第一節先回顧禮貌概念理 論,以了解人際交往過程中所遵循的語用原則,作為本文主要分析基礎。 第二節討論中美溝通特性的對比研究,目的是將前人研究與本文研究結果 做一對照。在第三章探討東西方自我形象的研究,以分析研究對象在臉書 平台上欲為自身建立的形象。. 第一節 禮貌概念理論 為達成溝通目的,人際言談之中除了要能準確地表達和接收訊息,還 要透過禮貌維持雙方之間的和諧關係。以下回顧 Leech(1983)的禮貌原則 和 Brown 與 Levinson(1978)的面子保全論。. 一、 禮貌原則 Grice(1975)提出「合作原則」(cooperation principles),欲解釋交際. 雙方成功達成溝通目標的會話原則,但此理論未能解釋例外—即真實會話 中經常出現違反合作原則的例子。因此 Leech(1983)提出「禮貌準則」 (politeness principles)進一步補充合作原則的不足。Leech 認為交際雙方的 互動過程中,有兩個基本因素在不斷變化,即「受惠」( benefit )和「受 損」(cost)。根據這個損益的概念,他提出六個「禮貌準則」:「得體準 則」( tact maxim )、「慷慨準則」( generosity maxim )、「讚揚準則」 ( approbation maxim )、「謙遜準則」( modesty maxim )、「贊同準則」 (agreement maxim)及「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 得體準則是盡量讓人少受損、多受益;慷慨準則是盡量讓自己少受益、 多受損;讚揚準則是少貶損人、多讚美人;謙遜準則是少讚美自己、多貶 損自己;贊同準則是減少雙方分歧性、多增加雙方的一致性、;同情準則 是減少雙方反感、增加雙方的同情。 禮貌準則說明交際雙方為了顧及對方感受,可能會故意違反合作原則, 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說話。換言之,在真實世界的言談中,禮貌原則的使用. 6  .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優先於合作原則。然而,Leech 的禮貌準則只解釋委婉言語的動機,卻未說 明人們在進行委婉言談前需考慮的社會因素,例如社會地位的高低或社會 距離的遠近;Leech 也未探討溝通媒介對禮貌表現的影響。另外,Leech 未 討論禮貌準則如何表現在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本文以 Leech 的部分概念 分析台灣人跟美國人臉書上的交際策略,探討不同文化的成員如何在社交 網站上與社會地位相似、社會距離偏近的對象運用禮貌準則溝通。. 二、 面子保全論 Brown 與 Levinson(1987)深入分析人們遵循禮貌原則的背後目的,其. 實是為了保全雙方的面子。他們因此提出顏面保全論(face-saving theory)。 這個理論假設社會中每個典型人(model person)都希望為自己建立良好的 公開自我形象(public self-image),這個形象又稱顏面(face)。顏面可分 為積極顏面(positive face)和消極顏面(negative face),前者指希望自己 得到別人的認同或喜愛,後者指希望自己的行為自由、不受到他人的強加 干涉。 Brown 與 Levinson 認為許多言談行為會威脅會話雙方的顏面,例如反對、. 批評、抱怨會威脅聽話者的積極顏面,建議、勸告、承諾、提供、讚美和 羨慕會威脅聽話者的消極顏面;另一方面,道歉、悔過會威脅說話者的積 極顏面;而表示感謝、接受感謝和接受道歉則可能威脅說話者的消極顏面。 典型人為了避免威脅雙方顏面,必須以理性( rationality)判斷如何使 用禮貌準則。此過程頗為複雜,說話者一方面要維護對方的顏面,一方面 又要顧及自己的顏面,必須有能力採取可達到目的的最佳手段,而聽話者 也必須依照一般的禮貌準則推理出說話者的真實語意內涵。 典型人為避免顏面威脅,可能採取的禮貌策略,Brown 與 Levinson 將 之稱為補救策略(redressive strategies),可分為五項:「公開策略」(baldon-record strategy)、「積極禮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消. 極禮貌策略」( 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非公開策略」( off-record strategy),以及「放棄策略」(refraining from the act)。. 7    .

(20)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有三個情況下,說話者可能會採取公開策略,意即直接威脅聽話者顏 面,一是緊急情況,二是話語對聽話者的顏面威脅極小,三是聽話者的地 位較低。積極禮貌策略則用於滿足聽話者的積極顏面需求,例如贊同和表 示高度興趣。消極禮貌策略用於滿足聽話者的消極顏面需求,維護聽話者 的自我決定權力,以迴避( avoidance )為基礎,例如利用情態詞「會不 會」、「能不能」等表現出迂迴、模稜兩可和尊重對方的語意。非公開策 略則以暗示、暗喻、模糊、反問等方式,讓聽話者自行理解。而放棄策略 是根本不做出可能威脅雙方顏面的行為,但聽話者就未必能了解說話者的 真實想法。 此外,Brown 與 Levinson 也提出影響面子威脅行為的三個因素,為社 會 距 離 ( social distance ) 、 相 對 權 勢 ( relative power ) 和 文 化 強 加 級 別 (absolute ranking of imposition)。說話者在衡量言語禮貌程度時,需綜合三 個因素才能選擇最適合的禮貌策略和語言形式。 雖然 Brown 與 Levinson 認為「面子保全理論」具有普遍性,能解釋任 何文化的禮貌現象,但是此理論也被批評過度依靠英美語料,是以英美文 化的觀點建立的理論(Wierzbicka, 1991)。另外,雖然 Brown 與 Levinson 討論社會權勢以及地位對禮貌的影響,但未探討性別、年齡以及溝通媒介 的影響。筆者同意 Hsieh(2009)的立場,認為雖然 Brown 與 Levinson 的 「面子保全理論」有缺點,但仍有助於對比不同的文化,可以作為文化對 比框架的一部分;因此本文使用「積極顏面」以及「消極顏面」的概念檢 視中美文化對禮貌的態度。. 第二節 中美溝通特性對比 一、 華語溝通特性 甲、 以含蓄間接的方式溝通 中國文化極為重視人際關係的和諧,而因為面子是中國人自我形象中 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若要維持人際和諧,就必須避免威脅他人的面子。 Ma(1996)曾指出維護人際和諧為中文溝通的重要原則和目標,因此中國. 人需要使用不直接的話語,如此一來才能維護他人的顏面、避免公開對抗. 8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和維護和諧的人際關係,即使不直接的話語可能會造成訊息模糊化,但訊 息的正確性遠比不上人際和諧的重要性。 Gao(1998)也指出要維護人際關係和諧,必須知道如何與他人協商面. 子,而「含蓄」就是協商面子時的一大利器,含蓄的表達方式可使雙方在 協商意義時,不致傷害雙方之間的關係。也因為中文具有含蓄性的特稱, 因此與中國人交談時,說話的方式與內容一樣重要,同時非語言的溝通比 語言溝通更重要。筆者在本研究中,將檢視台灣人的溝通方式是否具有明 顯的間接性,並觀察台灣組語料中對他人顏面威脅的狀況。 乙、 解讀話語的能力很重要 由於中國人習慣以含蓄的方式表達,因此話語中難以避免出現不確定 性。Chang(1999)指出,中文的不確定性會造成「不確定的語言空間」, 為了配合此空間的使用,中文溝通中聽話者的解聽能力比說話的精確性重 要,方便於說話者不用直接說出真正的意思,但是聽話者還能掌握。因為 「不確定的語言空間」,中國人可以管理與他人的衝突,也不用公開破壞 社群的和諧。筆者在本研究中,將觀察張貼更新者語回應者之間的對話, 確認雙方對語意模糊的更新或回應是否具備良好的解讀能力,以及他們如 何在不確定的語言空間中適切回應對方。 丙、 與自己人的溝通較直接 Gao(1998)指出,中國人與自己人說話較直接,與外人說話才會比較. 委婉,因此可以說客氣是外人的標誌。例如,中國人向外人提出要求時, 使用疑問句式,向自己人提出要求時,用的是命令(imperative)句式。此 外,「自己人效果」是指中國人較願意和自己人透露較為隱私的想法。相 比之下,西方人經常會和較陌生的人透露較為隱私的事情,以拉近與他人 的關係。 丁、 較少突出自我,強調與他人的關係 Gao(1998)提出華人的文化特性,特別是與社會架構有關的特性,會. 影響到華人的溝通方法。Gao 指出,華人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在於, 「自我」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而是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固定的角色所. 9    .

(22)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構成的。由於在中國文化中自我是由人際關係構成的,溝通的主要功能為 維護和加強人際關係,而不是自我表達。因此,華人與英美文化圈的人相 比,較不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說話時多提到他人意見,也比較關心他人 對自己的意見。Gao 認為不僅是華人行為反映此概念,中文的語法也受到 此文化概念之影響。例如,在中文語法中,指示對象一旦決定,就可以省 略代名詞,如此可以減少個人突出,而促進人際關係,因此可以說中文的 焦點為「情況」。相反地,英文一般不能省略代名詞,因此可以說英文是 以「施事」為焦點。此差異反映出兩個文化中對自我意識的不同概念。 戊、 傾向合作性的溝通方式 Yang(2009)研究中國人談話時如何修改他人的話語,場合為學術討. 論版。Yang 發現討論版使用者經常修改其他使用者說的話,然而使用者使 用的是頗為委婉又客氣的方法,可看出使用者仍希望儘量不威脅對方顏面。 Yang 認為在中國文化中,修改他人的話是合作性的行為,可證明中國人溝. 通是合作性的。筆者將在本研究中,檢視張貼更新者與回應者之間的溝通 行為是否具有明顯的合作性。. 二、 英語溝通特性 (一)透過溝通表達自我 Katriel 與 Philipsen(1981)討論美國文化中「溝通」的意義。他們認為. 溝通是一個建立自我意識以及尋找和他人的共識的過程。他們指出,美國 文化強調「當自己想要當的人」,但是實際上自我不僅是自己構成的,也 是受他人的影響。溝通是協商這個矛盾的過程,因為人可以透過溝通表達 自己,但是同時讓他人影響到自我意識。在 Katriel 與 Philipsen 描述的模式 中,雖然美國文化的溝通和中國文化一樣重視他人對自我意識的影響,但 是美國文化中的溝通還是以自我表達為核心功能。另外,在美國文化的溝 通中,固定角色不太重要,與中國文化剛好相反。 (二)以讚美拉近人際關係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美國文化有比較「民主性」的人際關係理想,強 調人和人之間沒有地位差別,然而實際上美國仍有地位的差別,也有社會. 10  .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距離。Yu(2005)對比中文與英文的讚美語,發現英文的讚美語比中文的 多。他認為在美國文化中,讚美語的功能為建立人和人之間的團結關係, 如此可以協商理想與實際情況的差別。 至於讚美的內容,Yu 發現美國對話中,較常讚美的為對方的外貌以及 所有物,原因也許為美國文化對新奇事物的評價較高,因此看到對方有新 的東西較適合提出讚美。最後,作者發現,美國人比台灣人多讚美地位較 高以及地位較低的人,原因也許為美國的地位差別較不明顯。. 三、 小結 以上文獻簡單描寫中美溝通文化之差別,指出幾個學者普遍認同的差 異,如華人較間接而美國人較直接、華人較少發表意見而美國人較多發表 意見等論點。然而,其中幾篇研究使用較少實際語料,而多依靠討論宗教 以及哲學支持論點,如 Ma(1996)、Gao(1998);其餘研究則限制在較 狹 窄 的 範 圍 , 如 Chang ( 1999 ) 、 Yang ( 2009 ) 、 Katriel 與 Philipsen (1981),但全都未討論朋友以及熟人之間的閒談。本文為了彌補此缺失, 將使用臉書的實際語料檢驗文獻描寫的差異是否出現在台灣人與美國人的 臉書溝通裡,以對中美文化差異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三節 自我形象研究 一、 東西方自我形象 大 部 分 學 者 使 用 「 互 依 我 」 ( interdependent ) 與 「 獨 立 我 」 ( independent )的概念描述東亞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此兩個概念基本上與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概念相同。根據此論述,西方文化是獨立 我文化,屬於此種文化圈的人們專注於發掘和表達個人的獨特性,認為自 我是獨立存在,與他人是相對的概念。此種文化中的人們將自我概念獨立 於外界,而且面對他人時,想到的是他人的特徵,而非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Markus & Kitayama, 1991;楊國樞,1995;許烺光,1985)。獨立我文化 視個體為世界之中心,而與他人對立(許烺光,1985)。東亞文化是互依 我的文化;在此種文化中,所謂的個人特質並非發自於個人本身,而是隨 者情境改變的,其參考點是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而非自身的獨特人格。因. 11    .

(24)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此,互依我文化的自我概念與外界做緊密的連結(Markus & Kitayama, 1991; 楊國樞,1995)。互依我文化視個體為整體中的部分,是隨關係網變動而 非固定的實體(許烺光,1985)。 在獨立我文化中,表達自我相當重要(Katriel & Philipsen, 1981)。表 達情感的目的常常是為了反映自己的個人特質受到壓抑或得到滿足,當個 人特質受到壓抑時,個體會表現出生氣或挫折的情緒,而當個人特質得到 滿足時,個體也會出現正面的情緒。人際互動中的情感表達,是為了更突 出自己的內在特徵,並確認這些特徵獲得他人的認同。因此,獨立我文化 圈的成員會表現出更多強烈的情感,例如炫耀,也試圖表現得更正面、表 達更多個人意見,而較少表現出合作傾向(Markus & Kitayama, 1991;Heine, Lehman, Markus & Kitayama, 1999;Kanagawa, Cross & Markus, 2001)。. 在互依我文化中,人們的行動多是為了利他,個人的選擇和行動多依 據他人的期待和社會規範,而非出於自己如何看待自己。這是由於互依我 文化重視社會互惠和同理心,因此人們會持續地關注他人的目標,將他人 的目標當成自己的目標去努力,以維護自己與他人的和諧關係(Markus & Kitayama, 1991;楊國樞,1995)。互依我文化圈的成員更關注他們的「觀. 眾」的意見。例如互依我文化會出現較多個人的自我批評,如此可以表示 這個人願意為團體的共同利益更加努力。不同於獨立我文化希望突出自己 個人特質,互依我文化圈的成員不希望自己的個人特質受到關注,也不希 望使自己看起來比團體中的其他人更加優秀。因此,互依我文化圈的成員 表現得比獨立我文化圈成員負面,對自尊的重視也不如獨立我文化成員多 (Heine, Lehman, Markus & Kitayama, 1999;Kanagawa, Cross & Markus, 2001)。 此外,在互依我的文化中,個人情感的表達會與他人有密切的聯繫, 例如因為他人的輕視感到羞恥,或是因他人的悲慘遭遇而產生同情心。由 於個人表達情感時需要考慮較多社會因素,因此更容易出現矛盾或壓抑。 這也造成個人所表達出的情感可能是為了符合社會情境之期待,而非真實 的情感(Markus & Kitayama, 1991)。 然而,這樣的行為僅限於親密人際關係中,例如家人、好友、情誼深 厚的同事等等;如雙方的關係較為疏遠,個人就不會事事考量他人的期待。. 12  .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在此文化中,人們面對他人時,視他人為自身社會網絡中的一員,關注的 並非他人的獨特人格特質,而是彼此之間的關係( Markus & Kitayama, 1991)。 獨立我與互依我的文化差異也反映在溝通方式上,例如獨立我文化圈 成員比較習慣用抽象的詞彙描述自己,而互依我文化圈的成員較習慣用情 境描述自己。(Markus & Kitayama, 1991;Kanagawa, Cross & Markus, 2001)。 不少研究發現美國文化表現獨立我文化的特徵,如 Kanagawa、Cross 與 Markus(2001)以及 Heine、Lehman、Markus 與 Kitayama(1999)發現美國. 人希望展現出獨特、自主獨立的一面,傾向表現得正面,還有 Markus 與 Kitayama (1991)發現美國人常常表達相當強烈的情感,例如炫耀,也常. 常發表意見。另外,不少學者發現華人文化表現出互依我文化的特徵,如 許烺光(1985)分析中國文化的「親屬至上」特點,還有楊國樞(1995) 觀察中國人期待與他人建立互惠互依、互相回報的和諧關係。 然而,部分研究也出現反駁東亞文化為「互依我」、西方文化為「獨 立我」的聲浪。如 Li(2002)發現在友情方面,西方人與朋友的親密感更 甚於亞洲人。先前的研究都認為亞洲人的相互連結性更強,但 Li 指出歐洲 人比華人更親近朋友。Kanagawa、Cross 與 Markus(2001)雖然認同「互依 我文化」與「獨立我文化」的分類法,但是他們的對比美國文化和日本文 化的研究卻發現美日兩組在描述自己時,所使用的社群相關詞彙數量相當 接近,而且美國人更多地提到家庭和朋友。作者試者解釋這意料之外的結 果,他們認為日本人較少提及家人朋友,是因為他們更加重視親密關係圈 中的隱私。 Fernández、Páez 與 González(2005)則提出另外一個分類方法。他們分. 析 29 個國家的文化特性,認為以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解釋文化差異經常會 過度簡化文化的面貌。他們也指出較少被提及的平等主義(egalitarian)和 階級主義(hierarchical)其實也是比較文化的重要準繩。依據他們對這四種 文化特性的解釋,平等主義的特點是宣揚群體的忠誠、相互依賴和合作, 並且將個人放在人際關係的脈絡中;階級主義重視個人的獨立性和獨特性,. 13    .

(26)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也宣揚競爭、成就和直來直往的作風;集體主義關注的焦點在親密群體內; 個人主義重視個人的獨特性以及人際間的相連性和歸屬感。 換言之,個人主義文化中的人們依賴更大範圍的朋友群,並且將身份 認同與社群間的共同特質連接起來,而另一方面集體主義依賴的是更小範 圍的親密群體。如果一個文化裡同時崇尚個人主義和平等主義,那麼這文 化圈中的人們可能會更多地依賴朋友並重視自己的獨特性,但是卻不會崇 尚競爭和直來直往的作風。 作者在文中承認有些部分的描述不太清楚,例如集體主義強調的「親 密團體忠誠性」與平等主義強調的「人際關連性」之間的差異為何?此外, 個人主義強調的「個人獨特性」與階級主義所強調的「低社會脈絡自我」 之間的差異也未解釋清楚。 此外,部分研究發現東亞與西方的文化差異逐漸減少。楊國樞(1996) 的研究發現中國人在現代化的衝擊下,社會取向減少,而個人取向增加。 楊的研究結果正呼應其他國家的族群文化研究。 Mishra (1994)發現高教 育水平、年輕的印度都市人口在集體主義上的傾向較弱。陸洛等人(2003) 的跨文化研究顯示台灣年長世代的「互依我」與「和諧信念」均比年輕世 代強。而英國人年長世代的「獨立我」比年輕世代強,但年輕世代的「和 諧信念」卻比年長世代強。 這種世代差異和東西文化交融的現象,正是全球化帶來的轉變。各國 的年輕世代出生在網路無國界的資訊時代,接受的訊息沒有文化界線。東 方年輕人從小耳濡目染西方文化傳播的價值,逐漸重視個人的獨立自主和 獨特性。而另一方面,西方年輕人所成長的環境也與以往不同,不只提倡 個人獨立,也更強調合作和社群的力量。在上述研究中,我們可看出東西 方國家都在經歷各自的價值與態度的轉變。Sampson(1989)對此現象曾做 出分析及預言,他認為西方傳統的自由式個人主義(liberal individualism) 將 逐 漸 式 微 , 取 而 代 之 的 會 是 新 的 構 成 式 個 人 主 義 ( constitutive individualism)。. 14  .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另一方面,黃光國(1995)分析台灣大學生所認知的世代價值差異。 結果發現,儘管某些傳統價值正在淡化,但重要的核心價值仍然在世代間 完整地繼承下來。陸洛(2003)也提出西風東漸後,中國人的自我可能已 非文化原型中的互依我,但也不全然轉變成西方的獨立我,而是一種「折 衷自我」(composite self)。折衷自我的人我關係是彈性的,一方面重視個 人的獨特性、追求個人的成就和潛能發揮,另一方面又重視個人對他人的 依賴,強調個人在團體中的責任和義務。華人文化圈中的年輕世代,採取 折衷自我,可能將不同的生活圈加以區分,在與家人、好友等重要他人互 動時,行為規範仍依循互依我,強調情義責任;但在面對陌生人或非重要 他人時,則可能遵循獨立我,強調法理、競爭和公平性。 雖然學者對東西文化差距的論點有差異,但還是有助於設立一個對比 台美兩國在臉書上塑造的自我形象的框架。例如,按照「獨立我/互依我」 的觀點,台灣人的臉書近況更新和回應應該表現出更高的合作性、更多的 同理心,而更少表達自己的意見、更少炫耀;並且台灣人應該更願意示弱、 他們所表現出的情感也應該較為含蓄。而美國人則會表現出更強烈的競爭 性,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意見,而且更常炫耀。筆者在第四章和第五 章的資料討論和分析將驗證這些假設;如果本研究的分析結果不支持這些 假設,就表示「獨立我/互依我」的論點有缺失,無法準確解釋所有東方 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 至於階級主義和平等主義,筆者認為或許可帶來不同的視角,但應該 先檢視階級主義和平等主義在文化脈絡裡是否夠明顯?是否是分析文化的 實用基準?在臉書近況更新上呈現的合作性可能是平等主義的表現,而誇 耀和利己行為可能反映出競爭文化的特徵。. 二、 臉書上的自我形象 使用者在臉書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目標不僅限於與舊識聯繫感情,也 是要透過各種訊息的發布,建立某種公開的自我形象。蔣昕(2010)即描 述一般人在臉書上的「朋友」,經常混合著生張熟魏,除了真正的好友, 也包含不太熟的朋友、點頭之交甚至只有一面之緣的人。因此張貼訊息前, 張貼者必須再三衡量內容的適當性,考慮這些訊息會給閱讀者留下何種印. 15    .

(28)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象。儘管臉書提供為每筆訊息設定閱讀權限的功能,但對使用者來說,每 發布一次訊息就要挑選或剔除某些聯絡人,是相當麻煩的事。因此使用者 寧可小心斟酌,以最合宜語言,為自己戴上一張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臉譜。 在臉書這個表演舞台上,使用者每一次發布的近況更新,其實都是一場形 象的展演。 許多研究顯示美國人在臉書上的活動,實際上就是一場形象的展演。 例如 Carr、Schrock 與 Dauterman(2012)的研究指出大多數美國人習慣使用 臉書進行社交互動、自我表達以及形象塑造。他們調查臉書上的言語行為, 發現主要的兩種言語行為是斷言( assertives)和表達( expressives)。他們 並進一步分析,認為前者用於塑造自我形象,而後者用於表達自我和社交。 換言之,臉書使用者在近況更新留下的文字訊息,不僅僅限於表面上的文 字意義,更深層次的目的是為了塑造和表達自我形象。 臉書使用者也會利用近況更新分享連結,例如連結新聞、文章、音樂、 照片或影片等內容,但其分享動作的背後目的,仍是為了彰顯自己在臉書 上的理想形象。Baek、Holton、Harp 與 Yaschur(2011)即指出美國人利用 臉書張貼連結,主要是用以表達自我和建立自我形象。使用者張貼的連結 內容,展現使用者的思想、品味和社交網絡中的地位(Boyd, 2006;Correa, Hinsley, & Gil de Zúñiga, 2010;Livingstone, 2008)。. 然而,臉書使用者透過文字訊息或連結展現的自我形象,並非反映出 他們對真實自我的認識。他們透過網路想展示的是一種「隱惡揚善」、大 眾想望的理想形象。Zhao、Grasmuck 與 Martin(2008)發現臉書使用者以 暗示而非明示的方式建立一個大眾所想望的形象。他們暗示的方式為在臉 書上顯示自己的興趣、品味或與朋友的關係,此形象為使用者希冀成為的 形象,而非他們真實的形象,例如深度思考為大眾想望的特質,也可見於 許多使用者張貼的引言中。 使用者為了符合社會規範的自我形象,會避免討論宗教、學術或同性 戀的話題,也會盡量避免展現悲觀、憂慮、做作、思考狹隘的一面。例如 Bazarova、Taft、Choi 與 Cosley(2012)比較美國使用者在臉書近況更新、. 他人臉書牆上以及私人訊息中,表達情感的不同方式,發現比起臉書牆和. 16  .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私訊,近況更新較少被用來表達負面情感。依據他們的分析,這可能是因 為近況更新不針對特定對象,所以主要功能為建立自我形象,而美國臉書 使用者偏好開朗積極的自我形象,因此較不願意在公開場域表達負面情感。 自我概念是溝通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而語言反映出文化行為傾向, 換言之,在網路上描述自我的語言也能反映出獨立我和互依我的特徵。 DeAndrea、Allison 與 Levine(2010)通過臉書使用者的個人資料網頁,分. 析使用者的自我概念,發現自我概念的一個基本分類法為獨立我以及互依 我。歐美文化強調獨立我,而東亞文化強調互依我。獨立我的核心概念為 將自己以及他人分離,達到此目標的方法是以自己的想法、感情、動作為 導向。雖然獨立我導向文化的成員會受到社會的影響,主要目標仍為堅持 自己的特性以及目標。例如,美國人說明自己身分時較常提及自己的心理 特性以及意見,而東亞人較常提及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人際關係。互依我 導向文化的成員較希望與他人同化,因此自我介紹時較少提及自己的意見、 特性、能力。 儘管 DeAndrea、Allison 與 Levine(2010)宣稱歐美文化和東亞文化在 社交網站上的自我概念上分別為獨立我和互依我,但也有其他研究提出相 異的研究發現。Bouvier(2012)研究英國威爾斯人如何使用臉書的習慣, 發現西方文化在表達自我上也展現集體主義感:例如臉書的重點不在於表 現個體獨特性,而在於表現個體屬於什麼社群。使用者透過暗示自己和某 社群的人的關係或共通興趣建立形象,因此該形象的本質並非個體的獨特 性,而是奠基於社群。 Qiu、Lin 與 Leung(2013)比較住在新加坡的華人使用臉書和人人網的. 經驗,發現使用者感覺人人網比較集體主義,因為在人人網上的使用者分 享更多連結,且這些連結也更偏向實用性,使社群之間形成一種集體合作 的氛圍。臉書使用者雖不會分享那麼多連結,但主要用途為與朋友保持聯 繫。他們並解釋,儘管網路文化有其特殊性的,但主要特徵仍是由使用者 的原有文化發展而來,換言之,使用者在網路上的互動其實是原有文化特 性的再現。范懿文、方毓賢、吳政杰和劉昌輝(2011)的研究結論則提出 台灣人使用臉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增加歸屬感,他們調查台灣使用者. 17    .

(30)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對臉書的滿意度,發現台灣人對臉書使用經驗感到滿意,多出於個人得到 社群的贊同。 以上的文獻顯示塑造自我形象是臉書的比較突顯的功能;因此可以推 論上一小節所討論的東西文化自我形象的差別也出現在臉書上。部分文獻 也描述東西方的幾項差異,支持東方為互依我文化、西方為獨立我文化的 觀點(Zhao, Grasmuck & Martin, 2008;Bazarova, Taft, Choi & Cosley, 2012; DeAndrea, Allison & Levine, 2010;Qiu, Lin & Leung, 2013),但也有部分文獻. 的論點似乎反駁此觀點(Bouvier, 2012;Barker & Ota, 2011)。從本章所回 顧的文獻可知,儘管「互依我/獨立我」的分法看似準確,但是在不同的 文化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呈現。本文可以用實際語料驗證「互依我/獨立我」 的分法是否能準確描述台美兩國文化的差異,也可以指出兩個文化塑造的 自我形象是否有「互依我/獨立我」無法解釋的特徵。. 第四節 小結 本 章 第 一 節 由 語 用 理 論 出 發 , 介 紹 Leech ( 1983 ) 以 及 Brown 與 Levinson(1987)提出的禮貌理論;雖然該理論有缺失但是可以當作跨文化. 研究的工具之一。第二節的文獻為探討華人與美國人的文化差異,部分研 究不依靠實際語料進行分析,其餘研究則不討論閒談或者僅討論固定狀況 的溝通,本研究將嘗試彌補此缺失。第三節文獻探討東方人與西方人自我 形象以及指出自我形象在社交網站的角色。大部分研究皆發現東西方人所 塑造的形象有所不同,東方人傾向「互依我」形象、西方人傾向「獨立我」 形象。然而,部分研究指出如此分析過度簡單。 至今尚未有研究透過分析臉書近況更新以及回應,檢視華人跟西方人 的文化差異、自我形象差異、或者網路溝通差異,也尚未有研究使用實際 語料分析台美兩國的閒聊文化差異。本文計畫在前研究的基礎上彌補此缺 失,檢視前研究所提出的各個現象是否也出現在臉書的閒聊裡,如此能更 好地教華語學生如何跟母語者進行閒聊3。                                                                                                                 3. 感謝口試委員尤雪瑛老師給予修改建議。  . 18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臉 書的歷史與功能   臉書於 2004 年在美國建立,原來僅開放給有美國大學電子郵件地址的 人士註冊,2005 年允許高中生以及美國以外的大學生註冊,2006 年開放所 有人皆可註冊。臉書原來僅提供英文版本,但從 2008 年開始推出其他語言 版本之後,便快速發展成世界最流行的社交網站之一。目前臉書總共提供 七十種語言的版本。到 2013 年九月為止,全世界的臉書使用者已達到十一 億人;在所有使用者當中,每天平均有七億人登入臉書。換言之,全球人 口將近十分之一是臉書的使用者,而百分之八十的臉書使用者居住在北美 之外的地區4。台灣也跟上這股潮流,台灣地區的臉書用戶從 2009 年開始 因小遊戲風潮而快速增加,至 2013 年為止已達到 1300 多萬人5。 為了跟其他臉書使用者互動,需要先請他們加入自己的社會網絡。屬 於自己的社會網絡的成員叫做「朋友」;臉書的功能主要與跟臉書朋友互 動相關。臉書的主要互動界面為首頁,請見圖三-1 中文首頁,圖三-2 英文 首頁。首頁中間顯示動態消息欄,上方跟右方顯示臉書的各功能以及設定。 動態消息欄顯示使用者臉書朋友的公開動作,如張貼近況更新、針對近況 更新按讚、針對近況更新留言、臉書朋友在他人的近況更新或者留言被標 記、或者在他人的動態時報留下訊息;圖三-1 及圖三-2 的動態時報顯示一 個近況更新。首頁上面顯示通知,每次其他人寄訊息給使用者、針對使用 者的近況更新留言或者按讚、在使用者動態時報張貼訊息、或者標記使用 者,使用者就會收到通知。                                                                                                                 4.  Facebook 官方網站統計數據. https://newsroom.fb.com/Key-Facts  (2013/8/15 擷取)   5. Dimension 網站:《Facebook 台灣地區用戶數分布》. http://dimension.tw/2013/01/28/facebook%E5%8F%B0%E7%81%A3%E5%9C%B0%E5%8D%80%E7%94%A8%E6%88%B6% E6%95%B8%E5%88%86%E5%B8%83/ (2013/8/15 擷取)  . 19    .

(32)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圖三-1 臉書的首頁,中文版. 圖三-2 臉書的首頁,英文版 . 20  .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圖三-3 近況更新 臉書的主要功能是近況更新,在圖三-3 中,近況更新的文字框及相關 功能都出現在首頁上方。近況更新的功能為將短訊息寄給全部或者大部分 臉書朋友;使用者也可以調整設定讓任何人看到更新,或者限制只有一部 分臉書朋友才可以看到。除了寫訊息之外,使用者也可以用近況更新分享 各種媒體的內容,如圖片、影片、文章、或者其他網站的超連結;想分享 網頁(如在圖三-1、圖三-2、圖三-3 中的近況更新)可以將網頁地址直接 貼在近況更新文字框裡,分享圖片、影片可以用近況更新文字框上方的連 結。近況更新寄出之後會出現在張貼者朋友的動態消息欄上,如在圖三-1 、圖三 2 內。張貼者可以在近況更新裡標記臉書朋友;被標記的人會收到 通知,而且近況更新會出現在被標記者的臉書主頁上。張貼者也可以標記 自己當時的地點。 當臉書朋友看到近況更新,可以使用更新下方的按鍵選擇兩個回應方 法。最簡單的回應方法是「讚」;如果按讚,臉書會自動寄訊息給張貼者 ,告訴他誰按「讚」。近況更新下方顯示按讚人數以及部分按讚者的名字 。第二個回應方法是留言,即在近況更新下寫訊息或者分享多媒體內容給 張貼者。任何接收近況更新的人都能看到全部留言,而任何看到留言的人 都可以針對該留言按「讚」。. 21    .

(34) 台北溝通原則之跨文化語用分析—以臉書語料為例  . 除了以上兩個回應方法以外,接收近況更新的人也可以按近況更新下 方的「分享」按鍵,將近況更新轉貼、寄給自己的臉書朋友看。分享者可 以加上自己的文字,但是被分享的近況更新的上方會標記是轉貼的,以及 原來張貼者的名字。 除了近況更新之外,臉書有另外兩個傳送訊息的方法。一個是將訊息 寫在臉書朋友的個人主頁上,也可以與近況更新一樣附上多媒體內容,臉 書會自動通知該位臉書朋友查看訊息。任何人都可以針對此類訊息按讚、 留言。另外的傳送訊息方法為私人訊息,此類訊息與電子郵件一樣,寄到 收件人的收件匣,僅有寄件人指定的收件人看得到。私人訊息功能出現在 臉書主頁的左方。 臉書有幾個其他功能以及應用程式,也出現在首頁的左方。「社團」 是指一群臉書使用者設立的網頁,社團的成員可以在網頁上寫訊息或者分 享內容;每次有人留言臉書會自動通知成員。「社團」的功能為討論固定 話題或者處理社團的事情。與社團頗為相似的是粉絲專頁,是組織或者明 星在臉書上的專頁。想加入粉絲專頁的臉書使用者可以針對專頁按讚,每 次專頁更新訊息時,粉絲都能自動收到通知。臉書的另外一個功能是「活 動」,使用者可以設立活動網頁,透過該網頁邀請其他使用者參加某一個 活動。邀請人也可以透過網頁更改活動的細節、觀察幾個人要參加活動, 而受邀請人可以在網頁上留言、分享內容。臉書也有部落格功能,叫作「 網誌」,可以寫部落格並透過近況更新分享。臉書也提供許多應用程式, 如遊戲;使用者可以將此類應用程式加到自己的首頁。 . 第二節  語 料收集   一、 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台灣華語母語者 64 人以及美國英語母語者 69 人,分 別以代號標記為台灣華語母語者-男性(TM)、台灣華語母語者-女性( TF)、美國英語母語者-男性( UM)、美國英語母語者-女性( UF),. 各組人數如表三-1 所示。. 22  .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表三-1 研究對象 組別. TM. TF. UM. UF. 人數. 32. 32. 33. 36. 本文研究變項為國籍。因為筆者找到的受試者年齡及教育水平皆相似 ,筆者不將年齡、教育水平為變項。受試者年齡範圍限制為 20 至 35 歲, 教育水平皆為大學畢業。筆者透過親友協助尋找符合條件的受試者,徵求 其同意後再收集語料。. 二、 收集方法 本文所採用的語料皆收集自受試者的臉書頁面,包括:近況更新、讚 的次數、回應留言,並將社會距離納入分析。 筆者向每位受試者收集臉書上的五個近況更新、近況下收到讚的次數 及留言。為了確保所收語料準確地反映受試者在臉書上的常態行為,每筆 近況更新都至少間隔 30 天以上。筆者也排除收集日期前一個月內張貼的近 況更新,以避免收集語料之後還有人繼續留言。此外,受試者也需要標記 自己與留言人的關係,筆者提供六個選項供其選擇:家人、好朋友、一般 朋友、熟人、陌生人、其他。 由於臉書規定,收集使用者張貼之訊息前,需得到使用者許可並解釋 收集目的,因此筆者先向受試者請求許可,待其回應後才進行語料收集。 筆者提供受試者兩種語料收集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受試者將筆者加為 臉書朋友,便於筆者收集,筆者將收集好的語料寄給受試者,確認是否可 作為研究資料。若受試者指出有不便公開的語料,筆者將再收集其他語料 代替之。 第二種方法是筆者向受試者解釋收集近況更新之條件,如每個月僅可 收集一個近況更新,然後由受試者自己挑選近況更新內容,寄給筆者。上 述兩個方法可盡量使受試者不受打擾並保護自己的隱私;不管選擇哪一種 方法,筆者都會保證不使用受試者不願公開的資料。. 23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erformance metrics, such as memory access time and communication latency, provide the basis for modeling the machine and thence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Do you agree with the proposed change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gree Disagree

第七組 吳仁捷 吳佳芷

BhaktiYoga Counseling and Training Centre Limited.. Kinesics and Context: Essays on Body Motion Communication.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oto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Network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internet addiction factor, data collection factor, entertainment media factor, affection.. communication factor, and online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H2-7:不同 Facebook 得知管道的 Facebook 遊戲使用者在 Facebook 遊戲動機有顯著 差異。. H2-8:不同 Facebook 平均每次使用時間的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