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陸配偶新聞報導之框架網絡研究(2003-2014)—反思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陸配偶新聞報導之框架網絡研究(2003-2014)—反思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百齡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大陸配偶新聞報導之框架網絡研究 (2003-2014) er. io. sit. y. Nat. n. 反思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 al v i n Ch engchi U. 研究生:朱蘊兒 中華民國一〇五年六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致 謝 對我來說,理想的文章必須得兼具靈氣和邏輯。靈氣好比文章的血脈,邏輯 好比文章的筋骨,缺一不可。百齡老師和區國強學長說「論文是思考的尸體」, 那我希望我的思考可以留下一具全尸,皮肉安好,四肢安在。但這只是我美好的 願景,事實和理想間總還有些距離,而時間已經來不及,儘管這篇文章我已經寫 了一年有餘,但好像還是也無法寫出理想的文章,現在只能又喜又憂、迫不及待 又依依不捨地把這具不完美的「尸體」送進畢業論文館藏區這座「公墓」裡啦~ 有幾個我一定要感謝的人,如果沒有他們我無法順利寫完這篇論文,甚至無 法來到台灣經歷這麼有趣又有挑戰性的三年: 最想感謝的就是我的恩師陳百齡老師。感謝老師在入學招生時選擇了我,一. 政 治 大. 開學就把我帶進了水火計劃這個超有活力的研究群;感謝老師在三年間給我許許 多多展示和鍛煉自己的機會;感謝老師在指導我論文時沒有手軟,始終嚴格要求 我,我覺得這是對我的一種信任,相信我經得起挑戰,事實也證明雖然每次修完 論文都好像脫了一層皮,但堅持改完後總會有種暢快的感覺,總會發現自己真的 有在進步;也要感謝老師能有這樣的耐心和我一起打磨我的論文、幫助我修剪我 的知識體系、邏輯鏈條,我這個人邏輯太散漫、好奇心又強,容易被細節吸引鉆 近旁的分岔路裡,然後慘不忍睹地跑題千萬裡,還好有老師把迷路在分岔小路裡 的我抓回大道上,提醒我最初的寫作動機。有時論文寫到乏味無力了,也會想要. 立. ‧. ‧ 國. 學. Nat. er. io. sit. y. 草草了事,但只要一想到百齡老師給我的信任,我就會覺得至少得為了不辱師門 四個字再撐一會兒,希望我做到了這四個字。 然後也必須感謝我的兩位聰明又直率的口委鄭宇君老師和趙彥寧老師。宇君 老師是我的好榜樣,有決斷力又有行動力,總是可以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的缺點與 問題,而且老師我真的好羨慕你擁有對社群媒體這麼靈敏的嗅覺!彥寧老師,兩 個月的共事真是個美麗的意外,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離田野太遠,沒有工 作經驗就遁入書本中,很擔心文章寫得不接地氣、和現實脫鉤,最後兩個月的田 野讓我有了腳踏實地的真實感,老師帶我走街串巷、認識了台灣社會的另一面, 也讓我見識到了我不曾體會的人類學研究的魅力、不同生命碰撞的魅力。. n. al. Ch. engchi. i n U. v. 還有蘇蘅老師,您的研究方法課讓我受益匪淺,老師言傳身教地向我展示了 什麼才是嚴謹的治學態度,每次想到老師您都這麼厲害了還這麼勤奮認真,就會 覺得自己努力得不夠,有老師為我加持、當我的推薦人,讓蘊兒覺得臉上有光。 謝謝水火計劃的區國強學長、瑞娟、王喆、旭峰、君孝、雅云、欣穎、易詩、 聖翔,還有超厲害但可惜來不及變熟的皓翔和邵文,可以與你們共事、成為你們 的同儕,是我的驕傲。每週的水火組會或讀書會,都是我鞭策自己的時間,你們.

(4) 的進步都會讓我不停反省自己在過去的一周都做了些什麼。 亞楠、馨方、瑞娟、劉燁、祎妮、熊西西,你們是我最好的朋友,煽情的話 不多說了,我們來日方長~借大老師吉言,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白白胖胖! 最後一定要感謝安撫了我的靈魂、餵飽了我的胃的新光路一段 72 號和 101 號兩家小吃店。學弟妹們如果看到這段謝詞,一定要去吃一次哦!去 72 號要記 得點地瓜葉、沙拉筍和滷蛋,去 101 號的話,請點乾油麵、雞腸、豬耳朵,學姐 只能幫你們到這裡了。. 對我來說,一輩子能做的不過就兩件事情,花很長一段時間認識自己,再花 更長一段時間放下自己。來台灣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我更清楚自己的邊 界,了解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學著放下自己、以更謙卑更包容的眼光看待自己 以外的人事物,於是眼界開闊了起來,遠方的山川湖泊、眼前的三姑六婆都重新 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立. 政 治 大. 未來嘛,有路且行,無路且坐。.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乾杯!. 學. 敬所有遇見和即將遇見的人~. Ch. engchi. i n U. v.

(5) 摘 要 大陸配偶台灣媳婦,她們站在台灣與中國的交界處,是想像共同體的最薄弱 最敏感的邊界,也是拷問民族主義的絕佳著力點。 本文以 2003 年到 2014 年間台灣四大報的大陸配偶新聞作為研究對象,以基 於語料庫的質性內容分析法作為研究方法,探究台灣民族共同體的構成,以及民 族與父權、階級、政黨政治之間是如何接合的。文章從四個方面分步驟處理這個 問題,它們分別是:命名差異(陸配、中配、大陸新娘、中國新娘)、媒體差異、 政黨輪替前後的差異以及三次總統大選之間的差異。 結果發現:媒體利用不同的命名方式施展出一套恩威並施的論述系統,其中. 政 治 大 確認共同體邊界;而從三次總統大選中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陸配議題作為一 立. 包括「壞新娘」與「好配偶」的典型敘事,目的在於消滅陌生者、降低不確定性、 種論述資源牢牢地掌握在了國民黨手中,國民黨會因選情的不同、競爭對手形象. ‧ 國. 學. 的不同,而以不同方式、不同強度使用陸配這個論述資源;除此之外,2008 年 政黨輪替後四大報的報導量和議題多元性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 ‧. 《中國時報》,從框架網絡來看,《中時》與《自由》的框架網絡在政黨輪替後 發生了斷裂,原因在於這兩家媒體對大中華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間的爭論更. y. Nat. sit. 為敏感,因而會隨著政黨輪替、爭論焦點切換而產生論述的斷裂,而《聯合》和. al. er. io. 《蘋果》則有一套相對穩定的報導框架,受政黨輪替的影響較少,僅有一些邊緣. n. 性框架發生了些微的變化。可見,媒體會受到它們既定的政治立場影響,以不同. Ch. 方式回應政黨輪替後政治機會結構的轉變。. engchi. i n U. v. 文章最後反思了台灣社會脈絡的特殊之處,在於台灣的民族認同是複數的而 不是單數的,台灣社會對於「我們是誰」的民族內部想像仍處在不斷凝聚、分裂、 變形、再生的過程中,還未達到穩定的完成態。複數的認同衍生出了複線的論述, 媒體會從不同的政治立場對客觀事實進行重新框架、操作不同的命名方式使現狀 得以主體所慾望的方式被再現。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複數的民族認同在得到民主 體制保護的同時,複線的民族論述也成為政黨政治動員的話語,使得台灣的民族 論述與政黨的關聯要比與國家機器的關聯來得直接、緊密。同時本研究也建議未 來的研究者可以從「道德社群」的角度來思考媒體再現的民族的內涵。. 關鍵詞:大陸配偶、基於語料庫的質性內容分析法、民族主義、新聞框架.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共同體的邊界.......................................................................... 1 第二節 大陸配偶在台灣..........................................................................................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11 第一節 大陸配偶及婚姻移民研究........................................................................ 11 一、 搭鵲橋的人:跨國婚姻市場的形成................................................ 11. 政 治 大 第二節 民族認同與新聞論述................................................................................ 17 立 一、 民族的定義與台灣民族的歷史........................................................ 18. 二、 內在的外人:大陸配偶的再現政治與民族認同............................ 15. ‧ 國. 學. 二、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的起源............................................................ 21 三、 民族建構與媒介................................................................................ 23. ‧. 第三節 新聞框架研究............................................................................................ 25. y. Nat. 一、 新聞框架與真實的社會建構............................................................ 26. sit. 二、 框架的內在構成................................................................................ 26. al. er. io. 三、 框架的外部結構................................................................................ 28. n. v i n Ch 五、 小結.................................................................................................... 31 engchi U 第四節 文獻小結.................................................................................................... 32 四、 移民的新聞框架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基於語料庫的質性內容分析.................................................................... 35 一、 斷章:去脈絡化,從文本到詞語訊息............................................ 36 二、 取義:再脈絡化,從詞語訊息到宏觀框架.................................... 38 第二節 資料前處理................................................................................................ 41 一、 資料集................................................................................................ 41 二、 前測....................................................................................................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47.

(8) 第一節. 聲量變化 .............................................................................................. 47. 第二節. 從大選看政黨政治對陸配新聞之影響 .............................................. 49 一、 2004 年:膠著選情,陸配首投族受關注....................................... 50 二、 2008 年:民調懸殊時,陸配新聞低落........................................... 52 三、 2012 年:再次回到舞台的關鍵少數............................................... 53 四、 小結.................................................................................................... 55. 第三節. 四種命名方式 ...................................................................................... 58 一、 關鍵詞清單........................................................................................ 58 二、 宏觀框架............................................................................................ 61 三、 「壞新娘」與「好配偶」:民族主義的兩張面孔........................ 66. 第四節. 四大報的媒體差異 .............................................................................. 72. 政 治 大. 一、 三次總統大選中的差異.................................................................... 72. 立. 二、 政黨輪替後的斷裂與連續................................................................ 73. ‧ 國. 學. 三、 命名偏好............................................................................................ 88 總結 ...................................................................................................... 89. 第五節. ‧. 第五章 結論與反思 ................................................................................93 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 .......................................................................... 93. 第二節. 反思與展望 .......................................................................................... 96. sit. y. Nat. 第一節. al. er. io. 一、 命名的政治:沒有稱謂才是最好的稱謂?.................................... 96. n. v i n Ch 三、 研究方法............................................................................................ 99 engchi U 二、 冷戰記憶與符號................................................................................ 9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100. 附錄:人工分類類目表(按筆畫排) ................................................103 參考文獻.................................................................................................107.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共同體的邊界 本文的研究動機與我個人生活經驗有關。 身為一名陸生,對於媒體時不時給的關注多少有些防備與無奈。防備的是, 新聞中隱藏著的「我們」與「他們」的精緻分界,猶如毛細血管般無所不在卻又 隱而不見。無奈的是,陸生議題幾乎從來都不是一個獨立的議題,它從屬於兩岸 議題,是兩岸議題這輛環環相扣的列車中的一節,因而它的發展總是受到兩岸關 係的牽動與牽制。 例如,每隔幾個月就會重提的陸生健保問題,新聞習慣將國家主體的「我們」 具象化為「納稅人」,再將「納稅人」與「國家資源合法使用者」劃上等號,從 而將未納稅的陸生排除在合法使用者的範圍以外、塑造成只受不施的「資源擠佔 者」形象。但新聞裡沒有說的是,繳納所得稅需以從事有酬勞動為前提,而「三 限六不」政策先行禁止了陸生打工、工作。新聞裡沒有說的還有,四成保費率對 陸生來說並不是多麼誘人的優待,相較而言,現行的商業保險自付費用低1,且 考慮到陸生年紀尚輕,入台前都經過了健康檢查,總體患病風險低,商業保險已 能滿足醫療需求2。所以,加入健保與其說是陸生自己的慾望,不如說是被(媒.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體與閱聽眾的共同體)建構起來的慾望,夾帶著政治與經濟的考量——經濟上, 陸生繳納的健保費有助於健保局改善財務收入狀況(葉家興,2014),而政治上, 為了將陸生納入健保,就得將陸生身分從現行的「停留」改為「居留」,一字之 差卻足以成為一些政客進行談判、交換利益的籌碼,同時也挑戰著由前人精心構 建起的「我們」與「他們」間的分界與民族認同。. Ch. engchi. i n U. v. Anderson(2007/吳叡人譯,2010)將民族(nation)3定義為一個有邊界的想 像共同體,它是一種特殊的文化人造物,它不僅是關於有限的「我們」的想像, 同時也是對非我的他者的想像,以及他者與我們的關係、社會距離的想像。也就 目前陸生購買的商業保險每人每月需付 500 元,而全民健保以四成費率來算,每人每月需付 749 元。 1. 2. 門診 1000 元/次、住院 1000 元/日、重大傷病 12 萬。. Nation 有多種譯法,民族、國族、國民乃至國家,從側面證明了國家機器與 nation 的親近性, 本文取民族之譯法,首先是擔心若將 nation 直接譯為國族甚至國家,恐將混淆 nation 與民族國家 (nation-state)之差異,同時也是擔心將民族與國家直接連接可能會間接將民族合理化為「唯一 合法的主權國家的載體和政府最終權威的基礎」(鄭永年,1998),因而譯為「民族」比「國族」 更為貼切,也保留了更大的詮釋彈性。另外,譯為「民族」也是尊重這個理念型發展的歷史脈絡, 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中,「民族」一詞承載著如蔣渭水、林呈祿等先賢對於台灣民族的想像與論述, 這將在文獻回顧的「民族的定義」一節中回顧,同時,在歐洲的脈絡中,nation 一詞實際上是與 人民(volk, people)和公民(citoyen)這類字眼一起進入西方政治語彙中(吳叡人,2015 年 12 月 15 日),因而譯為「民族」更能體現。. 3. 1.

(10) 是說民族認同中涵納了區分「他者」的原則,且透過符號與象徵,建立起族群內 部成員共識,藉由地理空間所導致的隔閡而進一步強化這個秩序。而媒介在其中 扮演著再現與維繫共同體的角色,透過「每日讀報這種共時性儀式悄悄地(將民 族主義)滲透進現實之中」(p.71)。 找房的親身經驗讓我對想像共同體的力量有了新的認識。我們的房東太太是 個上了點年紀、心直口快的婦女,從見第一面開始,她就顯得非常焦慮,搓著手, 不安地問:「大陸人哦?我沒有租給過大陸人,很不放心誒...報紙都報你們隨地 大小便啊亂丟垃圾啊,泰國都不讓你們去了。」房東太太的不安很淳樸——這些 原本該生活在對岸、生活在報紙上、生活在我們想像中的人,居然要搬到我家來 了。我們試圖安撫她的不安,向她承諾我們會愛乾淨、守文明,但她還是放不下 心,「你們現在講的好聽,萬一飛回大陸去不回來了,我要怎麼辦」。這話一出 我們都啞口無言了,是啊,我們為期兩三年的留台時間、為數不多的行李、說話 時捲起舌頭的習慣,都讓我們看起來像個無心停留的過客,拒絕固定的認同。最 後,我們找了一個台灣同學為我們擔保,房子才終於租了下來。. 立. 政 治 大. 我很難正義凜然地指責什麼,甚至從中感受到了咎由自取的苦澀——隨著中. ‧. ‧ 國. 學. 國經濟的成長,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政治賽局中的參與空間也在縮減,「亞細亞 孤兒」式的悲情與「錢進中國,債留台灣」的恐懼蔓延著,因而台灣社會對陸字 開頭的群體(陸生、陸配、陸客)的排除多少帶了點自我保護的色彩,似是對現 狀中的外部排除與主體性消弭危險的回應。而中國對台灣問題的執著,則源於中. sit. y. Nat. 國將台灣問題視為中國與「西方列強」關係的延伸、中華民族復興夢想的最後一 站。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如此構成了一連串的不對等的權力關係鏈條。. n. al. er. io. 也是這一次的經驗讓我更加好奇:是怎樣的力量,讓面孔相似、語言相通的 我們成為了這個社會的陌生人?在全球化人口流動的環境中,媒體是如何(藉由 哪些技術)再現或塑造想像共同體的邊界?這個邊界又是如何產生排除力量的? 隨著兩岸政治局勢的變動,共同體的邊界是否發生了鬆動與再建構?還有,即便 有著相似的被殖民歷史,小魚和蝦米為什麼無法達成同情,反而積累了怨恨? Anderson 從比較歷史脈絡中回答了民族主義的起源,卻無法回答我們對當代社 會、對台海兩岸特殊地緣政治脈絡下的民族主義的疑問。. Ch. engchi. i n U. v. 要拷問民族主義,跨國社群會是個絕佳的著力點。因為跨國社群之於本土社 群,如同 Foucaultd 所說的「不名譽者」之於秩序的社會,乃是連續性的斷裂處, 是共同體的邊界,她們的在場是對本土社群習以為常的生活秩序的挑戰,因而(很 偶然也很不幸地)會與權力相撞。但「不名譽者」的宿命是被捕捉、登錄、懲罰, 「因為權力的意志只有一個:消滅他們」(楊凱麟,2008)。而跨國社群面對的 權力要懷柔、富有彈性得多,且會因政治主張的不同而分叉成自由主義與民族主 義兩條道路,前者會嘗試將其同化、吞入共同體中,而後者會嘗試將其排除、推 出共同體邊界(Bauman,1997/郇建立、李靜韜譯,2002)。 跨國社群組成多元,不一而足。其中大陸配偶尤為吸引我的注意,因為她們 2.

(11) 融合了「婚姻移民」與「中國因素」的雙重屬性,在跨國社群中佔有特殊的位置。 首先,婚姻移民在移動的自由上受到的限制要比投資移民、技術移民、教育 移民來得多,她們4一方面受到硬性的政策的約束5,另一方面又受到軟性的母/ 妻職責任的捆綁,自由流動所需的成本更高、自決的難度更大,對於正在尋求定 居的陸配來說更是如此。 其次,從身分認同的角度看,陸配與陸生不同,她們不是過客,而是(準) 定居者。陸生可以與台灣的社會文化保持一定的距離,像個觀光客一樣免於建立 固定的認同。但對於陸配來說,建立民族認同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居留台灣、 自證其名的必要條件。台灣作為一個主權未定的擬民族國家,需要通過一套格外 嚴格的國籍認定制度來維繫所預設的民族國家建構邏輯(趙彥寧,2004)。所以, 比起其他外籍配偶,陸配在取得公民身分的過程中受到更多限制6,法源也獨立 於其他外籍配偶。. 政 治 大. 大陸配偶台灣媳婦,她們站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的交界處,是想像共同體的最 薄弱也最敏感的邊界,她們的身分與處境始終受到兩岸政治環境的牽動或牽制。 同時她們與身為陸生的我在生活經驗與媒體經驗上有著許多類同和交疊,研究大 陸配偶其實也是在回應我自己生命經驗中的困惑,使我可以將我的日常經驗轉化 為認識的基石,正如 Jackson(1989,轉引自:夏曉鵑,2002)所言:「唯有從. 立. ‧ 國. 學. ‧. 自身經驗開始,我們才能理解他人」。因此本文就選擇以大陸配偶的新聞報導作 為研究對象,分析新聞文本,通過對其中的民族想像和主體性論述策略的檢視。. er. io. sit. y. Nat 第二節 大陸配偶在台灣. al. n. v i n Ch 1987 年,是許多故事的開端,其中也包括兩岸家庭的團圓。 engchi U. 冰封了四十年的兩岸關係,在老兵「想家」的陳情中化解,蔣經國政府同意 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從此民間往來不再是政治禁忌,也無需背負「通匪」、 「叛國」的罪名。「外省老人攜帶著大堆禮物,以及望鄉情切的悸動,在舊的香 港機場過境,急切地要回去與親人重逢」(陳光興,2006,p.181)的場景,也 成了兩岸離散家庭團聚故事的開端。 此處以女性的「她們」指陳陸配是因為陸配中的絕大多數大多數為女性。內政部移民署統計數據顯示, 從 1987 年 1 月開放陸配來台至 2015 年 3 月底,以中華民國之大陸地區配偶為對象,共發放 324192 件入台 證件(包括入出境許可證、居留證與定居證件),其中有 15742 件證件發放給男性,其餘為女性,男性僅 佔陸配總體的 5.1%。這個性別樣態有其歷史性的結構原因,詳見: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 際婚姻-以台灣的 “外籍新娘” 現象爲例〉,《臺灣社會研究》,39: 45-92。 4. 根據《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規定,大陸配偶申請長期居留,需 在台依親居留滿四年,且每年合法居留時間需超過一百八十三日。申請歸化需在台長期居留蠻兩年,每年 居留至少一百八十三日。 6 目前陸配獲得定居權需要經過至少四年依親居留、兩年長期居留,且在申請前陸配需要經過一系列「忠 誠」測試,如公民考試,早期還需放棄原籍。 5. 3.

(12) 5 年後,1992 年 1 月 3 日台灣開放大陸配偶來台(黃鴻鈞,1991 年 12 月 31 日),同年 7 月 31 日,內政部公佈了兩岸關係基本法《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 民關係條例》(後文簡稱為「兩岸條例」),為陸配來台提供法理依據,台灣開 始成為中國大陸適婚者考慮的對象,跨海峽婚姻形式也開始變得越發普遍。 然而在台灣移民法的分類體系中,大陸配偶始終佔據著和其他婚姻移民截然 不同的法理位置。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對大陸領土的主權主張,大陸配偶在法理上 仍是特殊狀態下的「中華民國國民」7,特殊之處在於,分治對峙的歷史事實使 得她們被想像成對中華民國認同薄弱的「危險分子」,甚至是「婚姻統戰的陰謀 者」(趙彥寧,2004),不但比生長於台灣的一般國民更危險,也要比來自非敵 對國家、人口同質化程度低的移民來得危險。因而在處理大陸配偶問題時,就需 要召喚一套更嚴苛的國境管制機制與更彈性的主權論述,前者保障國家安全,而 後者維護或縮限對大陸的領土主權宣稱8。這兩點要求落到陸配身上,便分別演 化成:更嚴苛的入境入籍制度(方法),以及符合現狀又不與主權宣稱矛盾的法 理位置(存有)。冷戰結束十餘年,鐵幕卻似乎不曾降下。.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大時代中的小家庭,大離散中的小團圓,這是屬於陸配來台的故事底色。而 政黨輪替則影響著這個故事的走向。. ‧. 回顧 1992 年頒布兩岸條例至今,入籍途徑發生過兩次重大改革,分別在扁 政府(2003 年 10 月三讀通過,2004 年開始實施)和馬政府(2009 年 6 月)期 間,前者以「生活從寬,身分從嚴」為原則(陳明傳,2014;陳小紅,2004),. n. al. er. io. sit. y. Nat. 拉長入籍途徑9,新增三階段面談制度與財力證明,並開始嚴厲打擊偷私渡行為, 實行更為嚴格的國境管理,而後者簡化入籍途徑,取消財力證明,給予居留期陸 配工作的權力,鬆綁國境管理制度。這些變化直接影響著結婚登記與申請定居的 陸配數量。. Ch. engchi. i n U. v. 如圖一顯示,在扁政府時期新制上路的次年,也就是 2004 年,穩定上升的 登記結婚對數從上一年度(2003 年)的峰值 34,685 對驟然跌至谷底 10,642 對。 而如圖二所示,在馬政府推出新制後的第一年 2009 年,政策鬆綁的效果立竿見 影,申請定居之大陸配偶數量驟增,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次年才恢復正 在 1992 年 7 月 31 日公佈的第一版兩岸條例中,「大陸地區人民」還包括「臺灣地區人民前往大陸地區 繼續居住逾四年之人民」,因為「臺灣地區人民前往大陸地區繼續居住逾四年者,其思想及生活方式難免 受共產制度影響,如仍許其自由進入臺灣地區並與臺灣地區人民享受同等權利,不無危害國家安全及社會 安定之虞」。可見在兩岸對峙關係對於公民身分的認定、國境管制有非常大的影響。此一定義直延續 2000 年 12 月 5 日才被修改成「大陸地區設籍之人民」。 7. 8 在《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中,將大陸地區定義為:「指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 也就是說大陸仍舊是中華民國宣稱的法定領土。但也應注意,在李登輝執政期間,從 1991 年開始進行了一 系列憲法增修行動,已經將中華民國的實際主權縮限在台澎金馬,而中央民意代表、正副總統也由台灣台 灣人民選出,在法源上建構了台灣國家機器的獨立性。. 2002 年陸委會提出陸配四階段入籍新制:探親(2 年)→團聚(2 年)→居留(4 年)→長期居留(3 年) →定居,這意味著結婚未滿二年且沒有生育小孩的陸配,至少需要經過 11 年才能獲得臺灣身分證,但最終 在陸配、移民團體的抗議和政黨協商下,仍然維持原本的八年入籍制度。 9. 4.

(13) 常水平。 (單位:對).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戶政司. 圖一 台灣與大陸人士登記結婚對數的時間分佈圖. ‧. (單位:人).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移民署. 圖二 申請定居之大陸配偶人數 但如今,執政者該面對的已不僅是如何在國境國籍管制環節控制陸配的遷 移,他們還需要面對的是陸配已成長為台灣第一大婚姻移民族群這一即成事實, 她們在哪裡?過得怎樣?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有什麼話要說?有什麼政治主 張?要如何制定輔助政策來幫助這些已經到來的陸配融入台灣社會、實現自身發. 5.

(14) 展?她們又可以為台灣社會發展提供哪些助力?她們的到來是否可以成為兩岸 和解之促機? 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資料(2015)顯示,截止至 2015 年 11 月底,約有十二 萬的大陸配偶已經取得了定居證成為台灣公民,其中有 20.5%的人居住在新北 市,是最大的陸配聚集地,並非過去刻板印象中的中南部落後地區,而另兩項移 民署調查(2009, 2013)則顯示,在台陸配就業率低於社會整體標準,從事的職 業主要為服務及銷售人員、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等「3D」工作,受私人僱用, 月收入為「1 萬元至未滿 2 萬元」居多,可見在台陸配普遍缺乏經濟資本、社經 地位低下。然而移民法令長期以來都以保護國內就業市場為主要考量10,給陸配 就業增添諸多屏障,唯有取得居留證並且獲得工作許可的陸配才能合法地工作, 而且在 2011 年前,由於沒有開放大陸大學學歷認證,陸配的學歷只承認至中學, 此一規定又再次將劣勢中的陸配其推向勞力市場邊緣。. 政 治 大 陸配作為家庭照顧者之期待與規訓,使得陸配只能依夫或依親存在,更糟糕的是 立 它使得原本就位於階級底層的陸配及陸配家庭無法通過工作來實現階級流動,亦. 換言之,移民法令對戶籍、工作、學歷認定的限制,不僅強化了社會成員對. ‧. ‧ 國. 學. 無法通過工作來建立在地社會關係網絡。社會支持系統薄弱,遇到家庭暴力等不 平等情境時求助之路坎坷(內政部移民署,2013),固化了階級分層的同時,還 固化了父系霸權的宰制力與「我們」與「他者」間的族群分界。 令人遺憾的是,即便獲得選舉權的陸配群體已經頗為龐大(莊舒仲,2015. Nat. y. sit. n. al. er. io. 年 12 月 11 日),但仍鮮少站上公共論壇參與政治討論,媒體與公眾的注意力則 常常跳過陸配的主體性與生活情境,直指其原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以政黨政 治框架剪裁真實,或以陸配為中國因素之隱喻,親近陸配則親中,遠離陸配則反 中。那些想透過媒體發聲、透過民代陳情的陸配,就需要主動跳入這個框架之中 配合演出,媒體提供曝光,陸配提供滋養框架的論述資源,二者達成了主體間合 意,會形成一個短暫存在、相輔相成的策略性共同體。. Ch. engchi. i n U. v. 以 2015 年發生的台南崇明國中女生(其母為陸配)跳樓事件為例11,事件在 當事人、媒體、政治人物、閱聽眾以及為數不多的物證所構成的論述網絡間不斷 發酵,一路由「校園安全」升級為「校園霸凌」再升級為「族群歧視」最後甚至 上升到「民主體制」,焦點從輕生的國中生迅速切換到了她母親的陸配身分上, 新聞裡反復出現母親崩潰大哭的畫面,身旁兩位國民黨女性議員屢屢起身安撫, 身後站著數百名新住民女性頭綁「反歧視」布條,「反霸凌、反歧視」的呼聲蓋 參見兩岸條例第十七條之一與《大陸地區配偶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期間工作許可及管理辦法》的沿革歷 程。 11 2015 年 10 月 16 日中午,崇明國中一位女學生與康姓老師因記警告的處分而起口角,康師將其帶到學務 處寫悔過書,而後學生以上廁所名義離席,跑到行政樓五樓跳樓致重傷,事後問責過程中學生輕生前留下 的悔過書中「因為康 XX 在罵我的過程中,侮辱到了我媽媽」一句話吸引了大量關注,康師的言辭是否存 構成侮辱、與母親的陸配身分關係為何、校方是否應對未阻止學生輕生而負責都成為爭論焦點,并且牽扯 出一直存在的族群對立問題的討論。詳見:蘋果日報(2015 年 10 月 22 日),《女學生跳樓獲救 遺書: 師辱我媽》。 10. 6.

(15) 過了陸配母親對沒有霸凌的堅稱和維持政治中立的願望。幾天後國民黨總統候選 人朱立倫登門慰問,中華婦女黨主席涂明慧奔走疾呼體制不公,使得議題的政黨 色彩越發濃重,「在這片『綠色執政』的土地(指台南)上,特別是選舉前的敏 感時刻,她也隱隱擔心政治的牽連,反使人投射有色眼光」(蔣金,2015 年 12 月 19 日)。 這個事件前後燒了近三個禮拜,超越了一般「校園安全」議題的關注,讓我 們得以更清楚地了解陸配議題所鑲嵌的論述機會結構是如何構成的(discursive opportunity structure, Koopmans & Statham,1999; Holly & Courtney & Harmony & Teresa, 2007)。論述機會結構是「新聞框架的框架」,它決定了每種新聞框架 存活的可能性、框架間配置的可能性、框架內涵的情節發展。而從這個事件中我 們可以看出,陸配所鑲嵌的論述機會結構中中國因素是個炙熱的存在,而確認民 族身分與固定民族邊界的需求則是這個結構中的決定性因素,它捆綁著的注意力 資源要比性別、階級、宗教、文化都來得豐富。換言之,要吸引注意力、要動員 改革、要讓陸配議題存活得更久,主動掛靠中國因素和民族認同是最快捷、最節 省論述成本的方法,而這也是陸配議題與其他外籍配偶議題最大的差別所在。這 一點亦可由近幾年兩次大型社會運動反旺中、反服貿可知,兩次運動可以達到如 此大範圍的社會動員,均與中國因素壓迫下主體性不保的擔憂有關。.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 概而言之,大陸配偶受到了來自國族、父權、階級與政黨政治的多重限制。 入境入籍前,她們受到更嚴苛的管制,入境入籍後,又被社會與制度期待為家庭. n. al. er. io. sit. y. Nat. 照顧者,使其被勞動市場擠出,難以通過工作實現階級流動,亦難以通過工作建 立在地社會網絡,社會支持系統薄弱,因而被迫成為依賴者、面對家庭暴力與不 平等處境時孤立無援。而台南女高中生的案例向我們揭示了陸配議題所鑲嵌的論 述機會結構中國族因素的強大,與之相關的議題都能保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吸引 更多注意力、動員更多資源。因而若忽視民族問題,只討論父權、階級與政黨問 題則如隔靴搔癢,點不到痛處,既知如此,索性就別繞了,讓我們直接分析民族 認同是如何同政黨政治、父權一起影響陸配新聞的報導。.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文最主要的問題意識,就是希望從陸配新聞還原出台灣社會中的民族共同 體的構成是怎樣的,以及它是如何透過新聞媒體的中介與父權、階級、政黨政治 接合的。 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大問題,我將它細分成了四個小問題來處理,分別是: 命名差異、媒體差異、政黨輪替前後的差異以及集中展示政黨話語權的關鍵論述 時刻三次總統大選間的差異。. 7.

(16) 第一個分析對象為命名系統。陸配在新聞中有不同的名字標籤,大陸配偶(或 簡稱「陸配」)、中國配偶(或簡稱「中配」)、大陸新娘(或簡稱「陸娘」)、 中國新娘,儘管名義上都指涉著同樣一群人,但卻代表了不同的劃界方式與社會 秩序。因而,本研究的第一個研究問題就是: RQ 1: 比較陸配、中配、大陸新娘、中國新娘這四種命名方式,理解主 流媒體是如何區分「我們」與「她們」?「我們」與「她們」間是否具 有轉換的餘地?如果有,怎樣的「她們」能成為「我們」? 同時,我們還需注意共同體邊界與框架是動態變化的,會受到外部政治環境 的影響。尤其在台灣脈絡中,藍綠兩黨是中華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這兩種民 族認同的關鍵論述者,政黨政治環境會影響媒體中的民族論述,而總統大選,則 是各個政黨集中展示其媒體話語權的關鍵時刻,也是我們可以更清晰地透視政黨 政治對新聞論述之影響的關鍵時刻。由此我提出第二個研究問題:.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RQ 2: 三次總統大選中,陸配新聞的主題、論述主體、論述策略有何變 化?與外部政治機會結構的關係為何?. ‧. 政治不止於選舉。2008 年選舉結束后,政治機會結構發生了翻轉,民進黨重 回在野、國民黨重回執政,政黨輪替對於陸配新聞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是本 研究的第三個問題:. y. Nat. sit. n. al. er. io. RQ 3: 在扁政府與馬政府的兩個階段,框架的數量、外延、內涵及彼此 間的關係有什麼變和不變?. i n U. v. 最後,我還希望可以還原出媒體組織的位置,一個可行的方式就是對四大報 進行橫向比較,讓差異浮現,從而得知媒體在操作相同議題時使用了哪些不同的 框架,以此推論它們論述的出發點,這就是第四個研究問題:. Ch. engchi. RQ 4: 四大報使用的陸配新聞框架有什麼異同?框架的異同可以分成兩 個方面來看: RQ 4.1: 內在組成:這些框架由哪些觀點、標誌性象徵符號組成?哪 些框架與民族認同相關? RQ 4.2: 外部關聯:框架不是孤立存在的,框架間亦存在著競爭、結 盟、寄生、排除等等關係。四大報的框架網絡關係為何?哪些框架位 於支配性中心位置,哪些框架位於服從性邊緣位置?不同媒體的支配 性框架是否有差異? 接下來的章節安排如下:. 8.

(17) 在第二章中,我將回顧已有的婚姻移民研究、民族主義研究和框架研究。 在第三章,我將詳細介紹基於語料庫的質性內容分析法的邏輯與執行過程。 此方法利用文本挖掘工具進行自動化斷詞、內容編碼、框架歸類,並且將框架間 的關係以網絡的方式進行視覺化呈現。該取徑不但可以大量節省人工編碼的成 本,適用於大規模資料,並且可以用社會網絡法分析論述的結構。 在第四章,我將分析新聞文本資料,對上述四個研究問題一一作出解答,分 析四個名稱(陸配、中配、大陸新娘、中國新娘)之意涵差異、四大報的媒體間 差異以及所受到政黨政治與政黨輪替之影響。 在第五章,我將進一步深化第四章的研究發現,回到我所關心的最核心的問 題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中,討論媒體所再現的民族共同體的構成是怎樣的,以及 它與父權、階級、政黨政治的關係為何。最後,反思本研究的限制,並且為未來 的研究者提供一點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9. i n U. v.

(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1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有三個小節,依次回顧了婚姻移民研究、民族主義研究和框架研究,這 三塊研究分別指向我的研究對象、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 第一節 大陸配偶及婚姻移民研究 一、 搭鵲橋的人:跨國婚姻市場的形成 台灣的跨國婚姻市場約莫從 90 年代初開始浮現,並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大(曾 嬿芬,1997;Wang & Chang, 2002),不僅推動了移入國(台灣)和移出國(中 國大陸、越南、菲律賓、泰國等)兩地的人口流動,還帶動了兩地移民產業的發 展。對社會網絡薄弱甚至語言不通的婚姻移民來說,複雜的移民政策與繁瑣的申 請文書都需要由專業機構來協助完成,移民仲介、跨國婚姻介紹所遍地開花,四 大報曾一度同步推出每週一次的移民廣告特刊(曾嬿芬,1997),而非法移民經 營者(俗稱「蛇頭」)亦瞄準此需求市場,提供假結婚服務,在個別地區,如「偷 渡之島」福建永樂縣,蛇頭與非法移民已成為被普遍默許的事實,而虛假結婚也 成為常態12,學者趙彥寧(2006)就曾如此記述永樂縣的偷渡生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永樂居民通常第一眼便會認出我們的台灣身分,接著主動且熱情地. Nat. io. sit. y. 說明個人或家人偷渡和假結婚赴台的經驗細節,之後往往請我們代為安排 假結婚以利其再入境台灣。就邊防和民政機構而言,譬如,2004 年 2 月. n. al. er. 我們拜訪永樂涉台單位時,某事務人員立刻親切地表示他女兒此刻也偷渡 在台;數日後訪問福州市某涉外婚姻的官方機構主管時,他亦態度自然地 指著不到五米遠且可清楚見到身影和行動的隔棟同層住戶,表示每個上班 日在機構門口聚集的『小蛇頭』會公開招攬有意以假結婚方式入境台灣打 工的『客戶』,兩岸人蛇集團並早已承租鄰棟建築,提供小三通方式來此 辦理婚姻登記的台灣『假丈夫』住宿,以便於對方在三日之內辦好所有相 關手續,如此既可壓縮成本…」(p.134-135). Ch. engchi. i n U. v. 她們為何願意飛躍重洋、只身來到異鄉組建家庭,甚至不惜冒著違法的風 險,進行非法移民?除了第一章中提到的政治環境轉暖和政策鬆綁以外,兩岸跨 境婚姻市場的形成與規模,還取決於經濟部門的枯榮、地理文化親近性、社會資 本等結構性因素。. 非法入境(即俗稱的偷渡)并不一定是建立在非自願拐賣人口的前提上,而且非法入境後從事性工作者 只佔很小的一部分,但在媒體上所呈現出來的報導框架和情節卻十分單一,即邪惡的人蛇集團拐賣無知少 女來台從事性工作,唯有拯救這些少女返鄉才能伸張正義,正如趙彥寧(2006)的研究發現:「意願的意 義不僅多變,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相當複雜,人蛇不見得有組織性,絕大多數『受害少女』也希望留臺」。 12. 11.

(20)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句話簡潔明了地總結了移入國經濟誘因對 人口遷移產生的引力(Ravenstein, 1885)。如圖三所示,根據世界銀行13與官方 公佈14的中國大陸(移出國)、中國福建省農村地區(首要移出地,考慮到中國 內部收入差距頗大而設,較前者更具參考價值)、台灣(移入國)三地人均收入 數據(Gross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來看,台灣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要顯著優 於中國大陸整體及主要移出地福建省農村。這樣的經濟差距通過大眾媒體宣傳為 大陸人民所感受,再加上赴台打工並成功脫貧致富者和出手闊綽的台商的言傳身 教(趙彥寧,2004),一海之隔的台灣成為收入高、機會多、文明開化、生活優 質等現代理想的代言,而這樣的現代性想像便成了大陸配偶赴台慾望之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三 國民人均收入比較(單位:美元) 但比中國富有的國家有許多,經濟誘因仍無法完全解釋為何她們要遷往台 灣,而非歐美、日本。 台灣和中國大陸在地理、歷史和文化上的親近性,則是另一個促使大陸配偶 來台的關鍵原因。地理接近性使得往返台灣的成本與風險低於歐美和日本,歷史 親近性指的是兩岸擁有共同的歷史記憶,使得對台灣的認同要高於歐美和日本。 另外,我想多談談文化上的親近性對遷移動機的影響。1978 年的改革開放,人 們的生活重心從政治運動轉移回了社會文化生活,被壓抑的娛樂需求得到了解 放,但經歷了十年文革的政治教化與文化真空,中國的文化產業幾乎白紙一張,. 見: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NP.PCAP.CD/countries/CN-XT?display=default,上網時間: 2015-12-28。 14 資料來源包括《福建省統計年鑒》(福建統計局,2015 年)和行政院主計處網站公佈之資料(見)。 13. 12.

(21) 通俗文化產品數量有限且製作水平低下,引進通俗文學成了唯一可行的途徑(程 紹淳,2010;楊春時,2005)。於是從 80 年代開始,台灣文化產品開始大量進 入大陸的媒介地景,瓊瑤的羅曼史小說和鄧麗君的歌聲風靡大陸,成為六〇、七 〇年代生人共同的青春印刻,而到了 90 年代後期,瓊瑤製作的電視劇《還珠格 格》、台灣綜藝節目以及周杰倫、王力宏等新生代流行歌手又陪伴了八〇、九〇 後的成長,在兩岸直接往來稀少的時代,這些文藝作品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大陸人 對台灣市民社會、人情文化的想像,以一種粉紅的、浪漫的、文藝的氣質深植於 不同時代的少男少女心中,也成為她們之中的一些人遠嫁台灣的動機。因而,除 了經濟誘因和地理空間的接近之外,不容忽視的是,許多陸配更是懷揣著極端浪 漫的異地之戀的憧憬遷移至台灣(趙彥寧,2006)。 而在移入端,台灣社會的階級分化與省籍對立構成了兩岸婚姻的兩大需求來 源。. 政 治 大 台灣不斷從東南亞國家進口廉價勞動力,使台灣本土的底層勞動力在勞力市場中 立 更難獲得生存機會,被父權色彩濃厚、講求「男強女弱」的婚姻市場擠出,必須. 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得台灣內部階級分化,從 1990 年代推行南向政策開始,. ‧ 國. 學. 往境外尋求配偶(夏曉鵑,2000)。. ‧. 而省籍對立對台灣婚姻市場的影響要比階級問題更嚴重。台灣的外省族群, 尤其是隨著國民政府遷臺的國軍老兵,因為工作上的同質性(集中在軍公教部 門) 、經濟上對國民政府的依附、逃難的集體經驗以及共有的中華民族身分認同,. Nat. y. sit. n. al. er. io. 衍生出了與本省人不同的「我群意識」(王甫昌,2002),而後省籍分界不斷被 二二八的歷史記憶和選舉動員中敵我分明的政治論述所強化,使得外省人作為中 國離散族裔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外人」與「他者」(王甫昌,2002;程紹淳, 2010;張茂桂,2008)。族群間社會距離的擴大使得族群間通婚(intermarriage) 意願下降、內婚率上升,而族群內婚的規範會進行代際傳遞。以 2011 年台灣社 會變遷調查家庭組的資料來看,父母的籍貫對子女擇偶影響很大,若父親或母親 為中國大陸籍,則子女會顯著地更傾向於選擇大陸人或外國人作為自己的伴侶 (sig=.000),反之若為父親或母親為台灣閩南人,則子女也更傾向選擇本省配 偶(如表一、二)。但在 1949 年遷臺之初,來台之外省人的性別比例失衡,男 性外省人比女性多了 50%,而適婚的外省女性大多都嫁給了社會地位高的男性外. Ch. engchi. i n U. v. 省人,經濟狀況較差的低階外省男性,儘管他們未必有和本省人通婚的意願,但 仍迫於傳宗接代的壓力娶了位於社會邊緣的本省女性如寡婦、殘疾女性或原住民 (王甫昌,1993;余光弘,1979;胡台麗,1990),有的在開放探親後回大陸娶 親,而剩下的則終生未娶。根據退輔會統計數據顯示,1985 年全台灣 64682 名 榮民中有 68%為單身,而近五年這個比例仍維持在 32%左右。 總之,在移入地台灣,階級分化與省籍對立使底層或外省籍男性在國內婚姻 市場中求偶困難轉,尤其對後者來說,對原鄉的思念加上對中國民族身分的認同 促成了他們與擁有共同民族認同的大陸配偶結為連理。 13.

(22) 表一 父親籍貫與配偶籍貫之交叉表 父親籍貫 台灣客家人. 台灣原住民. 大陸. 觀測值. 1038. 190. 23. 96. 期望值. 1000.2. 186.5. 25.4. 134.9. 個數值. 104. 23. 6. 58. 期望值. 141.8. 26.5. 3.6. 19.1. 1142. 213. 154. 154. 1538. 總和. 台灣 配偶 籍貫. 總和. 台灣閩南人. 1347. 大陸或國外. 191. 總和. 治 政 表二 母親籍貫與配偶籍貫之交叉表 大 立. * 數據來源:台灣社會變遷調查家庭組(2011). 大陸. 1082. 189. 23. 53. io. 1049.2. 187.9. 25.5. 113. 25. 期望值. n. al. 145.7. 26.1. 6. er. 個數值. 大陸或國外. 台灣原住民. 214 C1195 hengchi Un * 數據來源:台灣社會變遷調查家庭組(2011) 總和. 1347 84.3. y. Nat. 配偶 籍貫. 台灣客家人. sit. 期望值. 台灣閩南人. ‧. 觀測值. 台灣. 學. ‧ 國. 母親籍貫. iv. 43 187. 3.5. 11.7. 29. 96. 1534. 簡單來說,兩岸婚姻市場運作機制是這樣的: 在供給端,有著許許多多懷抱著現代性想像的待嫁/娶人群,而在需求端,則 有大批被國內婚姻市場擠出的低階勞動力與族群對立下求偶無門的外省籍男 性,於是,牛郎與織女各就各位,只待「鵲橋」搭起。而搭「鵲橋」的人,可能 是自己,可能是親朋好友,可能是合法婚姻仲介,也可能是蛇頭(陳小紅,1994)。 親朋好友,鵲橋免費,仲介蛇頭,收點過路費15。 如此一來,兩岸婚姻就有了市場,而且這個市場的規模會隨著兩岸經濟差 距、台灣內部貧富差距以及族群對立的擴大而擴大。. 15 這過路費價格高昂,根據趙彥寧 2006 年的調查,大陸配偶需付三到十萬人民幣不等的費用給蛇頭,而 根據 Wang & Chang 2002 年的調查,臺越跨境婚姻仲介亦向臺籍配偶索取三十萬台幣的仲介費。. 14.

(23) 二、 內在的外人:大陸配偶的再現政治與民族認同 回到本文的研究場域——新聞媒體。 媒體作為大陸配偶形象的主要論述者,在形塑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的過程中 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們透過媒體報導與再現,來想像自己以及生活周遭出現的 外來族群(陳春富、殷美香,2015)。 目前台灣媒體中仍舊普遍存在問題化外籍配偶(家庭)的現象,媒體一方面 將外籍新娘塑造成進退維谷的形象,她們既是天真、愚昧的美嬌娘,也是狡詐、 引人入性的蛇蝎女,另一方面將跨國婚姻中的男性塑造為「社會所不欲者」(夏 曉鵑,2001)。而林嘉源(2005)針對 2003 年至 2004 年中時、聯合與蘋果三大 報中的外籍配偶報導的內容分析,發現報導主題多為社會問題,最常出現的版塊 是政治焦點時事(版面分佈情況會因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較不穩定,在陳春富 和殷美香的研究中,70%的外國移住者新聞出現在地方版),以時效性新聞為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缺乏深度報導、社論或專題式討論,在形象框架部分,媒體更常以「社會弱者/ 受歧視」、「婚姻買賣中的商品」、「知識水平低落」、「忠誠度低」等負面形 象框架外籍配偶,且使用負面形象框架之報導比正面報導更可能出現於更重要的 版面。黃浩榮、黃靖芬(2002)和夏曉鵑(2000)的研究則進一步表明,儘管報 章中仍會出現外籍配偶的正面報導,但這些報導有個人化、例外化、地域化的傾. sit. y. Nat. 向,而負面形象則多以集體方式呈現,這樣的反差在向閱聽大眾傳遞著「這個外 籍配偶之所以好,是因為她跟其他外籍配偶不同」的訊息。. n. al. er. io. 研究者們還會從消息來源的引用比例來一窺這個社會中話語權的分佈情 況。夏曉鵑(2001)、林嘉源(2005)均發現政府官員(尤其是警方)是最主要 的消息來源。政府官員的高引用率與記者的常時依恃以及外配問題化框架有關。 記者受到制度壓力要維持一定的新聞產出量,因而習慣於依賴黨政機關、政府官 員提供資料與新聞素材,這使得政府在建構社會真實的這場權力鬥爭可以輕鬆勝 出,同時也使得反對性質的民間團體甚至外配本身都難逃被消音的命運(夏曉 鵑,2001),尤其在犯罪新聞的報導中,記者高度依靠警方提供一手消息,包括 警方對事件的解釋和定義,使得記者的報導框架從屬於警方的議題框架,記者內. Ch. engchi. i n U. v. 化了警察的眼光,而且犯罪事件常與弱勢族群、他者關聯(Hall et al., 1977;轉 引自:張錦華,1987)。更有趣的是,陳春富、殷美香的(2015)對不同國別的 移住者報導進行了細分比較,發現媒體在報導西方及東北亞移住者時,最常引用 的是移住者本身(46%),而在報導東南亞移住者時,最常引用的是政府官員 (43.5%),移住者主體被引用的比例僅為 24.7%。 可見,移住者擁有多大的話語權、是否被消音,與之原生地在世界經濟分工 體系中的地位有關,台灣媒體對西方及東北亞這些先進地區的移住者更友善,允 許其為自己發聲,將其視為同類,而將落後地區移住者視為外來者、社會問題來. 15.

(24) 源、亟需輔導的對象。 由此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有的再現實踐都與發言者所處的位置有關 (Hall, 1996),而所有的真實建構都是為情境所限的(situated)、局部的(local), 與發言者的身分歸屬、經驗、身處的權力網絡相關。因而為了更好地理解新聞產 出了什麼知識,研究者必須先了解知識產出者的權力位置(以及他們與被報道者 的相對權力關係),「由誰來說」、「為誰而說」是「說了什麼」的前提。 而關於生產陸配知識的媒體,從前文所引述的消息來源的研究發現中我們可 以知道,話語權和媒體近用權在社會中的分配是十分不均,遵循著階級的、國族 的、性別的篩選原則,社會地位高的人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權威者享有更大的表 意自由,而處於社會底層的外配和陸配可以直接進用媒體來發出主體性聲音的機 會少之又少。 然而,現有的外籍配偶新聞研究,包括本小節前兩段引述的幾篇,或以非大 陸籍的外籍配偶為主要研究對象,或對大陸配偶與其他外籍配偶進行無差別討 論,專門討論大陸配偶在傳媒中的形象建構的文章寥寥無幾。.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究其原因,與大陸配偶在台灣社會脈絡中的特殊性有關。台灣的族群傳播之 研究仍舊是多以民族國家為思考框架,以「國家認同一體化」為底線(蕭新煌, 2005)。使得許多高舉「尊重多元文化」旗幟為外籍配偶搖旗吶喊的學者,遇到 大陸配偶問題時頓然變得猶疑,懷疑其是否可以成為「可包容、尊重的本土文化 構成人口之一」。張茂桂(2008)曾直指台灣多元文化主義的一大難題就是「在. Nat. er. io. sit. y. 國家定位有重大歧見的情形下,要如何處理大陸新移民的問題」,這一難題一日 不解決,多元文化主義的學者們就只能排斥思考大陸配偶問題。 而作為僅存的碩果林妙玲(2005)的碩士論文《探討台灣媒體中的國族想 像——以「大陸配偶」公民權的平面報導為例》,對陸配公民權的平面報導進行 了批判論述分析,發現自由時報的「台灣優先論」缺乏人權論述、以台灣利益為 唯一優先,而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儘管採取「人權優先論」,但由於其追求的是破 國族主義(post-nationalism)式的普世人權,在台灣仍自我再現為民族國家的現 狀中破國族理論的效力有限,而且在涉及「三階段面談制度」時中國時報和聯合 報又回歸到民族國家框架之下,以國家安全為首要考量,人權論述完全缺席,可.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見中時與聯合兩報的「人權優先論」是有選擇的,只適用於某些議題,無法貫徹 普世人權的理想。 這篇文章對三家媒體報導框架的概念化、脈絡化的努力值得肯定,但令人遺 憾的是,儘管以批判國族想像為始,作者卻在結論部分十分務實地回歸了民族國 家的框架,建議媒體順應「民族國家-公民身分」,將大陸配偶還原為「婚姻移 民」,多談公民權少談國族身分。但我認為,陸配的公民權困境很難通過順應民 族國家的治理邏輯來解決,原因在於台灣儘管擁有實質國家機器,但台灣民族國 家仍舊是未完成的夢想與慾望,不是已完成的事實(關於台灣的民族運動進程會. 16.

(25) 在下一節中介紹),因而要完成「台灣-民族國家」的證成,劃清共同體邊界就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要劃清同中國之間的邊界,因而越是順應民族國家 的治理邏輯,台灣社會裡的民族認同焦慮越深,陸配就越難取得公民身分。因此, 「 民 族 國 家 - 公 民 身 分 」 的 邏 輯 是 帶 有 烏 托 邦 色 彩 的 公 民 民 族 主 義 ( civic nationalism),懸空了公民身分的政治面向,脫離了台灣的內外部現實,而且會 使得在公民身分的取得與民族認同間的捆綁更加緊密,抑制多元情感認同表述。 而本研究認為更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是「民主國家-團聚權-公民身分」的論述邏 輯或「憲政民主-多元公領域-多元認同」。 陸配的新聞研究不僅數量稀少,而且對民族與國家機器、民主政體之關聯的 反思不足,習慣將民族國家當作唯一合法的主權國家的載體和政府最終權威的基 礎16(鄭永年,1998),將民族國家視為憲政民主的前提條件17,反而,忽略了 全球化人口跨境流動中,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治理體系浮現出的不足之處,也忽 略了民族國家體系是如何將無國家的弱小民族與台灣民族這樣「遲來的民族」一 步步逼迫到無路可走、孤立無援:. 立. 政 治 大. y. Nat. 人,2012). ‧. ‧ 國. 學. 「未能在反殖民民族主義浪潮中建立自己國家的弱小民族,則大多被 永久排除於當代主權民族國家體系之外,無路可出。當新帝國以民族 國家形式借屍還魂,並以『民族或解放之名』對這些『歷史領土』或 『無主地』虎視眈眈的今日,他們只有受困、掙扎、坐以待斃,或者 盲目等待某種歷史偶然的發生─比方說,帝國的突然崩解。」(吳叡. sit. n. al. er. io. 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大陸配偶的新聞文本時,將對民族主義論述採取更為基 進的批判態度,呼籲從公民社會而非國家的角度來思考陸配問題,將公眾而非民 族視為歷史的主體,以填補此領域之空白,這也是本研究的價值所在。. i n U. Ch. v. engchi 第二節 民族認同與新聞論述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民族認同在台灣的論述機會結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 色,但我們還不是那麼了解民族、民族國家、民族認同為何物,也不知道它們是 從何時開始變得這麼重要。. 其實民族未必需要創建自己的國家,如 David Miller 等文化民族主義者並不以建國為民族目 標,只要民族的文化傳統與社區尊嚴能夠維持,自治與聯邦都不失為安頓民族的好方法(江宜樺, 2001),而且國家也未必需要民族來加持自身,前現代的封建帝國、城邦國家都沒有創建民族以 自證,民族是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產物。 16. 公民身分與民主制度並非民族國家的產物,但成功地將公民身分、民主制度和民族國家體系捆綁,卻是 民族國家的成就。公民(citizen)指的是某一政治實體的成員,享有權利也承擔義務,它可以是城市、國 家的成員,也可以是超國界團體的成員,如歐共體公民,甚至還可以是無國界團體的成員,如世界公民。 公民身分及民主制度濫觴於古希臘的城邦國家,但卻在民族創建(nation-building)的過程中,被塑造成必 須以民族國家為前提才能存在(Hobsbawm, 1990/李金梅譯,2000)。 17. 17.

(26) 唯有知道了民族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現狀。接下來,我將分別用三 個章節來回顧:①民族是什麼?民族從何而來?②民族為何變得如此重要?它的 問題出在哪裡?③媒體如何參與民族建構? 一、 民族的定義與台灣民族的歷史 民族的出現在人類歷史上是相當晚進的事情,我們可以從「民族」一詞的出 現及含義轉變的軌跡中證明這一點。 在歐洲,直到 18 世紀末,尤其在經歷了 1789 年法國大革命中民族意識的「頓 悟」後(Kohn, 1944),具有現代性意涵的民族(nation)概念才開始被系統性 地運用(Hobsbawm, 1990/李金梅譯,2000),在此之前,民族的邊界是依賴血 緣、地域、語言來劃分,在此之後,國家主權、領土成了定義民族的基石。《西 班牙皇家學院辭典》 (The Dictionary of Royal Spanish Academy)對「民族(nación)」 一詞的定義沿革便體現了這一轉變,1884 年前,民族尚指的是「聚居於一省、 一國或一帝國境內的人群」,而到了 1884 年,它的定義開始和政權連結在一起, 轉變為了「轄設中央政府且享有最高政權的國家或政體」或「該國所轄的領土及 子民,兩相結合成一整體」,而「地域」也從一個中性的空間概念,轉變成強調 主權所有的「領土」概念。.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在中國,根據韓錦春、李毅夫(1984,轉引自:郝時遠,2005)編寫的《漢 文「民族」一詞考源資料》記載,儘管中國古籍中大量使用「族」與「民」二字,. n. al. er. io. sit. y. Nat. 卻極少將這二字並置使用,即便是在少數使用了「民族」二字的個案中18,「民 族」一詞乃用於區分宗族之屬或華夷之別,強調血緣和地域文化,而未與國家、 政權、認同連結。直至 1895 年甲午戰敗後,危機空前,亟需一套新的政治學說 以救搖搖欲墜的國家於滅種亡族,梁啟超在流亡日本時發表《東籍月旦》(1899) 引薦了日文對西文 nation 的翻譯——「民族」(「日本十年前,大率翻譯西籍... 其自敘乃至謂東方民族」),被民族研究學者視為「民族」一詞大量使用之濫觴。 1905 年孫中山於《民報發刊詞》中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的 主張之後,民族主義達到了高潮(金天明、王慶仁,1981)。可以說, 1905 年 以後中文中「民族」一詞的現代性意涵已經確立。但在之後的使用中,民族一詞 仍常與宗族、人種(race)、種族(ethnic)概念混用,例如,中文裡的「少數民. Ch. engchi. i n U. v. 族」,對應的英文其實是 ethnic minority,指的是種族意義上的少數,強調的是 血統與文化,而民族強調的主權與領土,二者並不等同,但混用也並非無來由, 種族與民族之間的連結十分緊密,不少民族都是以種族為核心建立起來(Anthony, 2001/葉江譯,2006),例如稍後會介紹到的台灣社會中存在的台灣民族主義與 中國民族主義便是以不同族群作為基礎發展出來的(王甫昌,2002)。 在台灣,具有現代性意涵的「台灣民族」論述最早是由林呈祿、蔣渭水和蔡 如:南朝道士顧歡的《夷夏論》中的「今諸華士女,民族弗革」,以及唐代李荃的《太白陰經》中的「愚 人得之,以傾宗社、滅民族」。 18. 18.

(27) 培火等人提出。1920 年代,台灣出現了要求殖民地自治的議會情願運動,為了 論證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同化政策是不可能也是不正當的,林呈祿於《臺灣青年》 上發表了〈六三問題的歸著點〉一文,引述了岩崎氏的文字「祖先不同,歷史不 同,風俗不同,言語不同,思想觀念不同之日本民族,與台灣民族,固知其不能 相同化」,蔣渭水也在治警事件後的法庭辯論中強調民族不同於國民也不同於人 種,「國民是對政治上、法理上看來的,民族是對血統的、歷史的、文化的區別 的,人種是對體格、顏貌、皮膚區別的」19,依循這個分類,蔣推導出臺灣人只 能是以漢民族的身分來做日本國民。要注意的是,此處的「台灣民族」和 90 年 代經歷了本土化後的「台灣民族」不同,不但保留了對日本的國家認同,也保留 對漢民族的文化認同,將台灣民族定位於「日本公民中的漢民族」,「游移於台 灣人、漢人、中國人、日本人等主體位置之曖昧的『民族認同』」 (方孝謙,2001), 不挑戰日本統治的正當性,不提出對國家機器、主權的慾望,而是採取相對溫和 的文化民族主義邏輯,要求「以文化來界定政治權利」(吳叡人,2001),爭取 有限政治空間中的民族自決。在力量懸殊的政治現實中,如此定位不失為一個務 實的選擇。.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而到了 90 年代,台灣經歷了國家定位轉型,李登輝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以 及國民黨完成了本土化的結構性轉變,通過一系列憲法增修條文,將中華民國的 統治效力縮限在台灣澎湖金馬,明定中央民意代表及正副總統只由台灣人民選 出,從而使「所建構出來的國家機關只代表台灣人民,國家統治權力的正當性也 只來自台灣人民的授權,與中國大陸人民完全無涉」(江宜樺,2001),並且通. Nat. y. sit. n. al. er. io. 過國家機器大量傳播如「新台灣人」、「生命共同體」的符碼,強化台灣民族意 識、弱化中國民族意識,賦予台灣民族主義更大的能量(李坤城,1999)。李坤 城(1999)將這一階段與 80 年代中期民進黨推動的台灣獨立建國運動進行比較, 認為 80 年代的民間民族運動雖然推動了台灣原型民族主義的發展,但更多地是 將省籍不平等問題導向反抗國民黨外來政權,主要影響的是本省人族群,他者化 的對象是國民黨,直到 90 年代後,才將「四大族群」20一起想像成一個新的政 治共同體。然而這一時期由上而下的台灣民族主義運動卻激化了族群矛盾,外省 人因為人口比例較少、沒有土地、受到本省人排斥而產生了相對剝奪感,透過新 黨的動員,外省人弱勢意識漸漸成形,族群對立及不信任達到新的高峰(王甫昌, 2002),這也導致了不同省籍間通婚率的下降,並成為陸配來台的一大動因。. Ch. engchi. i n U. v. 總而言之,不論在西方、中國或台灣脈絡中,「民族(nation)」這一概念 經歷了一個現代化的過程,表現為民族的劃界標準從先天的血緣、地緣關聯,轉 向後天的政治認同、共同記憶,且都伴隨了不同程度的主權訴求,主權是民族的 慾望對象,民族想要擁有國家機器,而國家機器需要創建民族來凝聚群眾、延續 個人認為,此處民族的分類標準中的歷史、文化和血統存在邏輯不一致處,血統為先天的人群分類標準, 乃體格、顏貌、皮膚區別的生物性來源,應更靠近蔣渭水對人種的定義。 19. 1993 年由民進黨立委葉菊蘭和林濁水提出的取代「省籍」的人群分類方法,指的是原住民、閩南人、客 家人和外省人。. 20. 19.

(28) 其符號上的神聖與古老以自證其名(過去,這一使命曾由宗教擔任,而後,在某 些時空範圍內,也曾由階級擔任),同時也需要危險他者來合法化它對暴力的壟 斷,國家與民族難分難捨,這也是現代民族國家與前現代封建國家的差異所在。 本文對民族的定義沿用 Anderson(2007/吳叡人譯,2010)的觀點——「民 族乃想像的共同體—並且它被想像為本質上是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 體」。該定義有三個重點「想像」、「共同體」及「有限的」: 「想像」乃民族形成的主觀條件,是想像使得民族認同可以超越地域,讓人 們將素未謀面的人視為「同胞」,而且這種想像往往是去階級化的,是平等的、 充滿同志愛的,驅使人們前赴後繼甘為民族赴死。而血緣、歷史、文化、神話、 法律、制度等都可以成為激發民族想像的素材。 「共同體」則在強調群體內的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e),民族是一個意志 整體,使他們成為一個群體的是彼此之間的相互承認,而非有別於其他民族的外 在特徵。居上位者需要設計一套的宣傳和制度手段,來讓「民族那既短又緊的皮 膚可以撐大到足以覆蓋帝國的龐大身軀」(Anderson, 2007/吳叡人譯,2010, p.136),標準化民族語言行動(如新文化運動和日本的皇民化政策)與無名英 雄紀念碑都是例子。.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而「有限」首先意味著「他者」的存在,人們知道本民族是位於多民族體系. ‧. 中,且常以戰爭框架想像民族間、自我與他者間的關係,深諳此道 Billig(1995). n. al. er. io. sit. y. Nat. 便總結道「民族認同若沒有敵人,是不可能被想像出來的」。以中國為例,民族 主義是從戰爭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抗日史實被不斷挪用、再發明,衍生出抗日 英雄、抗日傳說、抗日歌謠等文化果實,並且催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類型化電影 /電視劇——抗日劇,如快消品般維持著高產量和高銷量。即便到了 2015 年,紀 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旋律仍舊是反日而非反戰,社交網絡中,中日兩國元首 的尷尬握手圖片又再度被炒熱,反日情緒同民族自豪感一起水漲船高,彰顯了共 同體的有限性為其帶來的生命力,正是有了日本他者形象的在場,中華民族「同 呼吸共命運」的共同體想像才能圓滿。. Ch. engchi. i n U. v.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對 Anderson 的民族理論只是批判性部分採納,我十分 認可 Anderson 對民族的定義以及印刷物中介效果的分析,他的定義更好地捕捉 了民族之所以可以存在的感受性基礎,而「民族需要依賴想像存在」這個大膽的 前提改變了以往實證唯物主義的傲慢,更正視人類對歸屬感的需要。 但本文對民族的理解與 Anderson 不同之處在於更強調民族內部的異質 性——民族之內還存在階層、性別、族群的不平等,甚至民族的內部還有民族, 而這是 Anderson 的反殖民民族主義所忽視的,這一點將在文章的下一小節的結 尾部分展開討論。. 20.

(29) 二、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的起源 這一小節我們要解決的是:民族如何、為何會變得如此重要這兩個問題,文 章會先簡單回顧兩波民族主義運動的歷程,正是在這個歷程中,民族國家正式被 塑造為國家存在形式的範本,接著,再以民族的宗教性來談它的情感療愈作用, 民族對人類的死亡和苦難具有強大的回應力,還能滿足人類對歸屬感的需求,這 使民族在情感上為一般大眾所親近。最後,在這一小節的結尾部分,我引用了不 同學者的觀點與觀察對民族進行批判,批判的著力點放在民族共同體對內部異質 性的忽略上,它讓我們只看得到千里江山,卻看不到一個個活著的人。 從世界範圍來看,民族主義運動有兩波高潮,第一波民族運動推翻了超民族 封建帝國、奠定了民族國家作為國家範本的合法性地位,而第二波民族運動反法 西斯和反殖民、建立了東亞民族國家體系。. 政 治 大. 第一波民族主義運動指的是法國大革命(1789)到一戰結束(1918)期間, 是由新興資產階級領導、以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族國家為目標的社會革命,其 中也包括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在當時的歷史脈絡下,「為了使商品獲得完全. 立. ‧. ‧ 國. 學. 勝利,資產階級必須奪得國內市場,必須使操著同一種語言的人所居住的地域用 國家的形式統一起來,同時清除阻礙這種語言發展的一切障礙」(列寧,1914), 資本主義順利與民族主義聯手,建立了民族國家。在民族主義運動勝利後,資產 階級迅速收割了運動勝利的果實,在國內,佔有了國家機器,建立起資本主義國 家體制,為資本市場發展清除了阻礙,在國際,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統一了國家. Nat. sit. y. 主權的存在形式,建立起民族國家作為國家範本的合法性。. n. al. er. io. 但戰後,推翻封建帝國的歐洲民族國家,又重蹈殖民擴張之覆轍——民族自 決只是動聽的口號,一戰的本質仍是率先完成了資本主義轉型的國家要求重新分 配權力,因而戰後秩序是帝制的延續,而非帝制的終結,是殖民的擴張,而非對 殖民的反動。. Ch. engchi. i n U. v. 而東亞民族國家體系的建立是第二波民族運動(1919-1945 年)的結果,殖 民關係在二戰的戰火中鬆動,大東亞共榮圈瓦解,菲律賓、緬甸、錫蘭等殖民地 紛紛脫離帝國統治,建立了獨立的民族國家。但不幸的是,百廢待興的東亞國家 還沒來得及發展國家經濟,又被捲入了冷戰之中。美國和蘇聯在東亞拉起戰略防 線,互相圍堵。解除日本殖民的朝鮮,由美蘇分別接管,以三八線為界斷裂成南 北韓,並在 1950 年爆發韓戰。而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也希望利用美國勢力 鉗制中共,因而與美國簽署雙邊防禦條約,並加入圍堵共產主義的前鋒島鏈,台 海分治對立的關係也在冷戰中定格下來(尹者江,2003)。冷戰將原本多元的地 緣國家關係,簡化為「資本主義陣營」和「共產主義陣營」,進一步加深了「我 們」與「他們」的二元劃分。 三次大戰後,東亞各民族的現狀仍舊是受挫的,民族間爭端不斷。日本民族 主義渴望成為有軍備權的「正常國家」,朝鮮和韓國的大韓民族主義渴望完成南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二、 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與在中華民國設 有戶籍之國民結婚且獲准居留之外國人或 大陸地區人民,提供有效之居留證明文件 及配偶戶口名簿影本。. 三、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批判性思考 + 創造力 創造力示例二 創造力 創造力 示例二 示例二: 示例二 : :環境調查 : 環境調查 環境調查 環境調查..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