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The impact of Obama’s「Asia Pacific Rebalancing」Strategy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指導教授:魏艾博士 研究生:朱子宏 撰. 中華民國一O六年三月.

(2) 摘要 美國可稱為新現實主義的實踐者。在1970年代美國藉由透過拉攏中華人民共 和國(中共)形成戰略三角來維持國家安全的最佳位置。蘇聯解體後,中共成為威 脅美國的新興強權。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於1990年代提出了攻 勢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米氏認為在無政府的國際體制下,權力極大化 才能確保國家安全,中共勢必也將會為了國家安全,擴張其軍事實力,成為具區 域影響力的強權,掌握亞太區域事務的主導權。 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在2009年順利執政後,其任命的國務卿希拉蕊• 柯林頓(Hillary Clinton)於Foreign Policy發表了一篇《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文中定調亞太地區為未來美國政府在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營以及全球戰略的核 心,為歐巴馬的亞太政策鋪路,隨後歐巴馬在2012年公佈《維繫美國全球領導地 位:21 世紀國防優先事項》(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的戰略報告,正式宣告將全球戰略佈局重心移至亞太地區,即是現今國 際間熟知的「亞太再平衡」(Asia Pacific Rebalancing)戰略,而此一戰略的目標就 是對中共在亞太地區進行新世紀的區域圍堵。中共與美國競合的過程中,中華民 國(臺灣)扮演著關鍵第三者,臺灣執政當局在歐巴馬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期 間所扮演的角色與立場,也將會影響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發展。. 關鍵字:新現實主義、亞太再平衡、兩岸關係。. ii.

(3)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called Neo-Realism practitioners, and in the 197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the best place to maintain national security by forming a strategic triangle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PRC became an emerging power threatening the United States. John J. Mearsheimer, who introduced Offensive Realism in the 1990s, argues that state’s power should be maximized, in order to ensure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anarchisti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PRC is also seeking its own safety position 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level. Therefore, PRC has to expand its military strength and have the capability to influence regional affairs. The end state of PRC, is to master the Asia-Pacific regional affairs of the initiative. After the Barack Obama administration took office in 2009, hi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published an article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on Foreign Policy website.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center of gravity of U.S.’s foreign policy,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global strategy in the near futur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d an announcement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in 2012. And it became a well-known strategy “Asia-Pacific Rebalance”, and the goal of this strategy is to create a strategic containment for PRC in a new era of global competitio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plays a key role during Sino-American competition. Roles and behaviors of Taiwan's administration will affect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when Obama’s administration execute the strategy of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Key Words:Neo-Realism、Asia-Pacific Rebalancing、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iii.

(4) 目錄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 文獻回顧與探討 ............................................. 5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5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 17. 第二章「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演進與現況 .................... 1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首位「太平洋」總統 ........................................ 19 柯林頓的「第一次」亞太行 .................................. 21 從「重返亞太」到「亞太再平衡」 ............................ 24 亞太區域內國家的反應 ...................................... 27. 第三章 當「亞太夢」遇上「中國夢」 ....................... 3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歐巴馬的「亞太夢」 ........................................ 33 習近平的「中國夢」 ........................................ 35 「美」、「中」亞太角力戰 .................................. 38 當「再平衡」遇上「一帶一路」 .............................. 45. 第四章 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 ............................. 50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馬英九時期的外交政策 ...................................... 50 兩岸關係的「再平衡」 ...................................... 53 蔡英文時期的外交政策 ...................................... 59 蔡英文與歐巴馬的「再平衡」 ................................ 62. 第五章 川普百日新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 66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川普的貿易政策與經濟戰略 .................................. 66 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與軍事戰略 .............................. 70 川普政府亞太戰略的挑戰 .................................... 72 兩岸關係的現況與未來 ...................................... 74. 第六章 結論 ............................................ 82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8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86. 參考書目 ............................................... 88. iv.

(5) 表目錄 表3-1 中共與美國軍事支出統計表…………………………………48.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稱中共)於 1978 年在鄧小平採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 的經濟發展策略後,在 2010 年已經成為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也在軍事武 力上繼美國與俄羅斯之後,成為第三大武器輸出國。 1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 林頓(Hillary Clinton)2011 年於「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數位期刊網上發表了 一篇《America’s Pacific Century》2,文中定調亞太地區為未來外交、政治以及戰 略的核心,為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鋪路。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於 2011 年成功狙殺賓拉登後,隨後在 2012 年 1 月公佈《維繫美國全球領導地位:21 世 紀國防優先事項》(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的 戰略報告,旨在於全球戰略佈局重心移至亞太地區,即是「亞太再平衡」(Asia Pacific Rebalancing)戰略,等於向世界與中國宣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權力不容 挑戰,其利益更不容其他潛在強權瓜分。 3世界面對中共經濟成長帶動軍事現代 化所帶來的「中國威脅論」更是日益發酵。雖然美國大張旗鼓地推行「亞太再平 衡」戰略,被視為戰略目標的中共在回應卻是相當的平淡,相關回應如後: 首先是時任中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於 2012 年 2 月 14 日會晤美國總統歐巴馬 後,「中」、「美」雙方共同發布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經濟 對話議定的《關於加強中美經濟關係的聯合情況說明》4來當作聯合聲明的開場。 這是美國正式公佈「亞太再平衡」戰略後,第一次的中共官方聲明,並且可從聲 明中看出中共刻意淡化美國的戰略意涵。. 1. 2. 3. 4. 李潔宇、鄒立剛,「從”權力轉移”到”權力共享”-中國南海戰略的理論定位」,中國外交(北京) ,2015年10月(第10期),頁90。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11 October, 2011, <http://foreig npoli`cy.com/2011/10/11/americas-pacific-century/> (09 August 2016). DoD,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2 Janurary, 2 012, <http://www.pacom.mil/Portals/55/Documents/Defense_Strategic_Guidance.pdf>(09 August ,2016). 「《關於加強中美經濟關係的聯合情況說明》發布」。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2月15日,< http://hk.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kindid=0&docid=102011613>(2 016年6月19日)。. 1.

(7) 其次,在 2012 年 11 月 17 日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當中,胡錦濤的發 言並未對美國「再平衡」政策有特別著墨,僅僅於談話中強調與已開發國家建立 長期發展,並進而建構新型大國關係。5此舉不僅巧妙的避開敏感的「中」、「美」 競合問題,也同時向美國釋出善意,讓美國了解中共是積極尋求和平,而並非要 與美國競逐世界龍頭。 隨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於 2012 年 11 月 19 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 美國亞太戰略相關問題表示中共已經注意到美國發展「亞太再平衡」戰略,然而 中共將會就經濟合作、區域安全合作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等方面尋求與其他國家共 同努力,再度地向美國釋出善意,並且保持中共外交政策的一貫性 6。 就上述發言內容中可以發現,中共刻意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在官方 回應上進行冷處理,不願意隨著歐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起舞。但是,中共在習近 平的領導之下,無論是在國家戰略與外交政策推動上,先後強調「中國夢」、「兩 個百年」願景與「一帶一路」戰略,並積極籌建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AIIB),期能藉建立中共和平崛起的形象並積極協 助開發中國家完成基礎建設,進而拉攏亞太地區週邊國家來突破美國、日本與南 韓等亞洲國家共同進行的圍堵政策。無論中共的反應與態度為何,美國持續透過 「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軍事、政治、外交與經濟等方面積極深化亞太地區的影響 力,藉由各類型的雙邊及多邊軍事演習來展現其先進的軍事科技與多元化的作戰 能力。 中華民國(以下稱臺灣)位處第一島鍊中央,面對中共經濟成長所造成的軍事 力量不對稱,臺灣未來必須更加積極應對未來的發展可能帶來的直接和間接衝突。 臺灣對於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看法一直保持樂觀其成。2014 年 11 月 13 日,前總統馬英九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表態支持美國的「亞洲再平衡」 政策並且樂見「美」、「中」兩國出現新的互動關係。 7 5.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2年11月17日,http://ne 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12.htm(2016年6月19日)。 6 孫奕,「20分鐘回答10個問題外交部新發言人獲讚"反應快"」,中國經濟網,2012年11月20日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qqss/201211/20/t20121120_23862237.shtml>(2016年6月19 日)。 7 仇佩芬,「美國「亞洲再平衡」政策馬英九表支持”」,風傳媒,2014年11月14日,<http://ww w.storm.mg/article/24586>(2016年6月20日)。. 2.

(8) 於 2016 年 5 月 20 日,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第十四屆總統蔡英文女士的就 職演說在針對兩岸問題部分:「1992 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 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8, 蔡英文在最敏感的兩岸關係議題上採取了迂迴戰術,雖然使兩岸關係並未如預期 的緊張,然而在後續的兩岸執政黨的各項交流與對話卻因為雙方在以往交流的 「九二共識」基礎上沒有取得共識,造成兩岸關係現況形成「三個沒有」與「三 個緊繃」。 9 在美國方面,眾議院與參議院在總統交接典禮前持續針對關於臺灣的議題表 達更多善意。美國眾議院於 2016 年 5 月 16 日通過決議案,重申《臺灣關係法》 以及美國對臺「六項保證」。參議院接著於 5 月 20 日提出參院版的『臺灣關係 法與六項保證是「美」、「臺」關係的重要基石』共同決議案。 10此外,美國眾 議院在 2016 年 5 月 18 日通過 2017 年「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要求美國國防部長授權邀請臺灣擔任美國環太平洋軍演的觀察. 員。11當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直接威脅到中共的利益時,中共勢必會有所 反制。筆者認為在「中」、「美」雙方若均以「一個中國」政策來作為交流的前 提下,臺灣的國際地位不比戰略地位來的重要。不論是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 略或者是中共的崛起,對臺灣的長久利益來說,兩岸關係能保持和諧穩定才是關 鍵。. 二、研究目的: 自 1949 年以來臺灣一直為「美」、「中」關係角力的熱點,兩岸關係深受 影響。在外交空間上,「美」、「中」共同發布的三個公報,使「一個中國」政 策開始在國際間發酵,就如鐵籠般限制住臺灣在外交的空間,尤其是臺灣退出聯 合國後,世界各國紛紛與臺灣解除正式外交關係,使得外交困境雪上加霜。中國. 8. 劉麗榮,「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中英文全文」,中央社,2016年5月20日,<http://www.cna.co m.tw/news/firstnews/201605205012-1.aspx>(2016年5月20日)。 9 林克倫,『蘇起:現在兩岸「3 個沒有、3 個緊繃」』,聯合新聞網,2017 年 1 月 25 日,<ht tps://udn.com/news/story/7331/2250936>(2017 年 2 月 1 日)。 10 廖漢原,「支持對台六項保證美參院提共同決議案」,中央社,2016年5月20日,<http://www .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5200008-1.aspx>(2016年5月22日)。 11 廖漢原,「美眾院國防授權法邀台參與環太平洋軍演」,聯合新聞網,2016年5月20日,<htt p://www.cna.com.tw/news/aopl/201605200404-1.aspx>(2016年5月22日)。. 3.

(9) 大陸經濟的快速成長讓中共國力快速增長,使其得以透過外交手段壓迫臺灣的國 際空間,使臺灣的國際地位逐漸邊緣化。在經貿上,在亞太地區,面對三個東協 加一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的誕生,使得臺灣在經貿上的競爭力減弱。在主權議題上,近來炙手可熱 的的南海主權爭議自二次大戰後便開始增溫,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的黃岩島的 仲裁案,使臺灣及太平島登上國際版面,臺灣前總統馬英九為確保太平島在南海 的主權地位,主動登島與召開記者會來證明。此舉,雖然引來美國的關切之意, 但卻成功地將臺灣再次受到關注。不論是中共主張的九段線還是臺灣主張的十一 段線,都將會在南海主權問題中成為一個具參考價值的事實依據。在軍事上,美 國對臺軍售與擴大軍事交流也是「亞太再平衡」戰略之一,雖然使臺灣在國防與 軍事上獲得更有力的保障,但是也再次觸動了中共對臺實施軍事行動的想法。歐 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不僅僅為「美」、「中」及「美」、「臺」關 係帶來新的篇章,也牽動了美」、「中」、「臺」三方的互動。馬英九政府執政 期間以及現任蔡英文政府的未來對於「亞太再平衡」的態度,可以找出兩岸關係 發展的脈絡以及未來走向。因此本論文研究目的與重點如后: (一)分析「亞太再平衡」戰略對「美」、「中」關係之影響。 (二)分析「亞太再平衡」戰略對「美」、「臺」關係之影響。 (三)分析「美」、「中」、「臺」三方未來的競合關係。 (四)分析兩岸關係未來發展與走向。. 4.

(10)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從歷史觀點來看,美國自二次大戰結束後,便積極介入亞太地區的各項事 務,可以從美國直接或間接參與中國內戰、南北韓戰爭與越南戰爭等。美國在 1970 年代年尼克森當政期間,中共經濟改革開放的想法也正開始萌芽,美國認 為中共態度之轉變也許是能夠扭轉或緩和冷戰期間「美」、「蘇」兩強戰爭一觸 即發的關鍵因素。1972 年 2 月,尼克森接受周恩來之邀請前往中國訪問,並且 會晤了毛澤東。尼克森希望藉由訪問中共,在其建立正式外交之前先建立友好關 係,並使中共能夠配合其牽制蘇聯的戰略。 12美國在 1979 年 1 月 1 日正式與中 共建交,並與臺灣斷交,正式啟動了美國「聯中制蘇」的戰略,更在 1980 年美 國國防部長布朗(Harold Brown)訪中後,揭開了中共軍事現代化的序幕,雙方的 互動與合作一直到 1989 年天安門事變後,「美」、「中」因理念不同,導致合 作破局後才告一段落。 自 1979 年 1 月 1 日起,美國在面對中共與臺灣問題主要依據「中」、「美」 簽定「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等三個聯合公報以及美國國 內通過的「臺灣關係法」。據此,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首先必須考量 到在亞太地區於其匹敵的對手­中共的反應與反制作為,以及臺灣對此一戰略的 態度,兩者的態度與作為勢必影響到兩岸關係。不論此一戰略是否僵化「美」、 「中」關係或是深化「美」、「臺」關係,均會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為了能夠 完成本論文的研究,文獻參考必須著重在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同時, 就「美」、「中」、「臺」三方的態度不同角度來分析並且預判未來亞太地區與 兩岸關係局勢發展的走向。各方學者針對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意圖進 行諸多研究。筆者就「亞太再平衡」戰略對「美」、「中」關係、「美」、「臺」 關係以及兩岸關係的影響進行文獻回顧與探討,最後依據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後 與川普上任後的百日新政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回應與發展來預測「美」 、 「中」 、 「臺」三方互動以及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 12. Stephen E. Ambrose. Nixon, the triumph of a politician 1962-1972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1989), 439.. 5.

(11) 一、「亞太再平衡」對「美」「中」關係之影響 首先就「亞太再平衡」戰略對「美」、「中」關係之影響進行回顧與探討。 大陸學者顧煒認為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目的在於利用複合型的離岸平 衡手段來遏止中共崛起,依地緣政治與歷史文化背景影響下而產生的複合型的離 岸平衡,主要施力點就在於臺灣與日本。13顧煒認為臺灣在中共地緣上與歷史的 使命感上的意義極大,更是「美」、「中」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尤其是臺灣的 問題若無法解決,將會影響中共未來發展與安全。而臺美關係的發展將會直接影 響「美」、「中」關係。顧煒也分析,美國必須加強對臺灣的控制,一方面避免 臺海局勢的失控,一方面要提供臺灣強而有力的支持,才足以平衡中共的實力。14 金燦榮等學者認為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主要以政治、經濟與軍事三個方面 來推動,並認為其對中共未來國家利益的影響甚鉅。金燦榮文中引用了北京大學 牛軍教授的說法,認為「中」、「美」關係定位於“相互依存不斷上升的競爭關 係”。 15對於中共來說臺灣和南海主權議題是核心利益並且牽動「美」、「中」 關係的平衡。同時,美國推行戰略,不僅激化了東海跟南海議題也藉跨太平洋夥 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在經濟上減弱中共在東亞的影 響力。若美國加重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力道,將會使「美」、「中」關係 出現失衡。對於中共而言美國是否能夠持恆順利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與TPP 將會是中共未來應對雙方關係變化的依據。 16 王緝思在「“兩個秩序”下中美如何共同進化」文中提到,「美」、「中」關 係的核心問題在於“兩個秩序”或“兩個領導權”,文中所提的秩序,其內涵包含了 力量格局與規則。以美國推動TPP為例,雖然TPP追求的是制定世界貿易、投資 與金融的規則,但是在中共眼中卻極具針對性。由於兩造對於規則的看法不同, 因此未來「美」、「中」的博弈更會體現在規則之爭。王緝思認為,「美」、「中」 兩國在追求政治上的秩序,因其目標不同,所以對於政治秩序上的認知與態度也 13. 14. 15. 16. 顧煒,「美國的“亞太再平衡 ”是複合式離岸平衡戰略」,東北亞學刊(天津),2013 年 9 月(第 5 期),頁 55-59。 顧煒,「美國的“亞太再平衡 ”是複合式離岸平衡戰略」,東北亞學刊(天津),2013 年 9 月(第 5 期),頁 60。 金燦榮、劉宣佑、黃達等合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東北亞論壇(吉 林),2013 年 9 月(第 5 期),頁 6。 金燦榮、劉宣佑、黃達等合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東北亞論壇(吉 林),2013 年 9 月(第 5 期),頁 9-12。. 6.

(12) 不同。 17 王帆認為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係造成美中的戰略分歧加大的原因之 一。為了要避免「美」、「中」關係惡化,王帆主張美中之間要堅持戰略性共識 與強化兩國相互尊重的態度。再者,「美」、「中」必須強化戰略性的有效溝通 與針對性的交流。其三,以戰略穩定促進戰略信任。其四,強化非零和的新型戰 略思維。其五,深入分析「美」、「中」競合關係的特性與實質意義,來消除惡 性競爭,推展雙方合作。最後,運用科學的戰略評估,促成相互制約與糾錯之機 制來解決雙方的問題。 18 張仕榮於「"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及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文中認為,中共 必須運用經濟合作與政治鬥爭的兩手政策,在經濟上尋求與美國合作,在政治上 面對美國的打壓應該合理的競爭,達到鬥而不破並用競爭促進合作。同時,張仕 榮認為中共目前不可能與美國發生正面衝突。因此,中共必須在非傳統安全領域 上謀求「中」、「美」合作。 19 楊仕樂於「解析中共觀點的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文中,統計並分析了 中共官方媒體與學者針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報導與看法,大部分的評析文章 與報導為負面的看法。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美國的資源無法支撐其亞太再平衡戰 略,換言之,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同時也點出美國國內部份學者對於歐巴 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抱持著反對的態度。 20 張登及認為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是為了維繫其霸主地位,然而此 一戰略持續進行中,未來發展仍有待觀察。張登及分析美中之間實力尚有一段差 距,而且中共週邊的國家便成為測試中共戰略底線的棋子,即便「美」、「中」. 17. 18. 19. 20. 王緝思、徐方清,「“兩個秩序”下中美如何共同進化」,中國外交(北京),2016 年 1 月 (第 1 期),頁 38-39。 王帆,「中美在東亞地區的戰略分歧與化解」,中國外交(北京),2016年1月(第1期),頁46-5 0。 張仕榮,「"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及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北京),20 12年7月(第4期),頁33。 楊仕樂,「解析中共觀點的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國防雜誌(臺北),第28卷2期(2013年 3月),頁33-34。. 7.

(13) 雙方關係緊張,但不至於引發雙方的軍事衝突。 21 桑德斯(Phillip C. Saunders)認為美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是具全面性的, 而並非針對中共或是任何一個單一國家。同時,「美」、「中」關係未來的發展 應該保持良性競爭,目標為追求雙贏,並非傳統的零和遊戲。在面對突發狀況之 下,「美」、「中」應該通力合作,解決問題。同時「美」、「中」兩國必須盡 到大國的責任,維持國際體系的運作並且朝向發展新型大國關係的目標前進。22 懷特(Whitten)等學者認為,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核心目的在於維 護其國家在亞太地區之利益,尤其是在南海部份,更是海上交通的樞紐。而關於 「美」、「中」關係部份,美國期藉由此一戰略,邀請中共共同參加國際事務與 軍事交流來提升中共的軍事透明度並且建立起雙方合作的管道,如:環太平洋軍 演(Rim of the Pacific, RIMPAC)。 23 哈洛德(Scott W. Harold)認為美國推行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面臨五大挑戰, 進而影響戰略的推行。第一:與美國友好的亞洲國家面臨中共與北韓的軍事威脅 時,美國無法保證其安全;第二:美國的重要友邦要求美軍自境內撤離;第三: 美國在檯面上或檯面下將亞太地區的領導地位交付給中共,並且形成兩個對立的 集團;第四:TPP 協商破局;第五:國防資源與預算不足以支撐「亞太再平衡」 戰略。 24排除美國自己本身國內的問題,「美」、「中」之間的關係與角力關鍵 在於亞太地區的國家的態度,尤其是東協成員國。就其觀察,「美」、「中」兩 國目前不至於發生衝突。. 二、「亞太再平衡」對「美」、「臺」關係之影響 在「美」、「臺」關係方面,大陸學者黄日涵及張華於《美國研究》2015 年第 4 期中所載《臺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角色及影響分析》中主要針 對臺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對「美」、「中」關係與兩 21. 張登及,「“再平衡”對美中關係之影響:一個理論與政策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臺北) ,第14卷第2期(2013年4月),頁85-88。 22 Phillip C. Saunders,“The Rebalance to Asia: U.S.-China Relations and Regional Security”, St rategic Forum,INSS, SF No. 281(Aug 2013):1-16. 23 Gregory H. Whitten and Erum R. Jilani, E. R. “Rebalance to the asia-pacific”. Kennedy Sch ool Review, 14 (2014):10-14. 24 Scott W. Harold, “Is the pivot doomed? the resilience of america's strategic 'rebalanc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37(4), (2014):85-99.. 8.

(14) 岸關係等影響進行分析。在臺灣角色定位部分,區分為美國歐巴馬政府觀點,臺 灣馬英九政府觀點以及「美」、「臺」學界觀點,有助於進行客觀的分析。筆者 認為,大陸學者對於「美」、「臺」關係的了解也有助於判斷未來「美」、「中」 關係及兩岸關係的發展。 黃日涵等認為美國配合其「亞太再平衡」戰略執行期程,自 2011 年起,透 過對臺政策聽證會、香格里拉論壇以及美國在臺協會等管道強調臺灣對美國在亞 太進行經貿活動及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任務的重要性。文中同時指出美國考量中共 的壓力與觀感等因素下,未具體將臺灣納入美國執行「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亞 太安全防護鍊。但是,文中預判,當臺灣由民進黨政府於 2016 年主政後,同時 「美」、「中」又於南海發生摩擦,美國將會提升臺灣在其「亞太再平衡」戰略 中的地位。25筆者認為美國處理國際關係事務係基於現實主義的理論以追求權力 來維持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未來美中在亞太地區競合趨於白熱化的時候,臺灣 將扮演關鍵第三方。 哈洛德(Scott W. Harold)認為美國對於臺灣來說,是執行「亞太再平衡」 的重要關鍵之一,因此就美國對臺灣持續軍售的動作以及處理克里米亞事件失敗 的前車之鑑,美國不會將臺灣當作與中共談判或是交換條件的籌碼。 26 忻懌與朱衛斌也認為臺灣是中共的國家核心利益,同時也是美國與中共博弈 過程中關鍵的棋子。然而,兩岸關係在馬英九政府的努力下有長足的進展,使得 兩岸關係較為和緩。雖然美國樂見臺海的穩定,但是,一方面卻擔心雙方交流過 於頻繁,進而使臺灣這個關鍵的棋子失效,因此使歐巴馬政府必須更加深化「美」 、 「臺」關係。 27 林岡認為「美」、「臺」關係自受到「美」、「中」發展新型大國關係的影 響而有所限制。林岡認為美國內部在對臺政策上最少有三大派系。第一為維持臺 海不統、不獨、不武的主流派;第二為是臺灣遏止中共崛起的冷戰派;第三為認. 25. 26. 27. 黄日涵、張華合著,「臺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角色及影響分析」,美國研究(北京) ,2015年7月(第4期),頁131-132。 Harold, S. W. “Is the pivot doomed? the resilience of America’s strategic 'rebalanc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37(4), (2014):85-99. 忻懌、朱衛斌合著,「“ 亞太再平衡”戰略與美臺防務關係新進展」,遼寧大學學報(遼寧)(哲 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7月(第4期),頁167-175。. 9.

(15) 美中實力拉進後,臺灣的戰略影響力降低的棄臺派。就林岡分析,倘若「美」、 「中」關係逐漸良好,美國將會在臺灣問題上收手,而中共可以在面對臺灣問題 時減少外力的干預。 28 黃日涵等也認為馬英九政府對於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保持著支持的態度, 並且表達美國的政策在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看法,馬政府也持續強調臺灣在 其戰略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馬英九政府在 2012 年 12 月與美國前助理 國務卿希爾(Christopher Hill)表達希望美國協助臺灣加入 TPP,在 2013 年時任臺 灣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亦希望臺灣在「亞太再平衡」的戰略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並且期待美國協助臺灣加入 TPP,藉以强化「臺」、「美」之間與週邊國家的合 作關係。 29馬英九政府認為,美國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時空背景與數十 年前美國採取的圍堵政策時期不同之外,仍然期盼持續改善兩岸關係並維持海峽 間的和平穩定,因此在兩岸關係、東海與南海問題上均不願意挑釁中共,更不會 加入圍堵中共的軍事聯盟。 黃日涵等提出美國部份學者如: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 (Richard Bush)和已故美國在臺協會前理事主席白樂崎(Nat Bellocchi)的觀點,均 認為臺灣是美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受益者。但是,黃日涵也引用美國馬 里蘭大學凱斯特纳(Scott L. Kastner)教授之看法,臺灣為了要能夠持續從美國「亞 太再平衡」中獲取利益,前提必須是不能挑釁中共,且中共不走民族主義之道 路。 30據文中分析,美國學者也普遍認為,「美」、「臺」依據「亞太再平衡」 戰略的目標下,存在著非公開與非官方的雙邊互動,而美國也持續提供鉅額軍售 與積極協助臺灣加入國際組織來釋出善意。 黃日涵等更指出在 2012 年,時任美國在臺協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在演講時承認美臺之間很多事情不能說。美國保守派學者則是認為臺 灣與中共具有實戰經驗,且設置於臺灣的長程雷達有助於協助美國培訓情報與偵 察的專業人才。此外,臺灣能配合美國推動災難救援與人道主義援助的任務。美 28. 29. 30. 林岡,「美國涉臺政策的變化趨势」,浙江社會科學(浙江),2015年11月 (第11期),頁:1718。 黄日涵、張華合著,「臺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角色及影響分析」,美國研究(北京) ,2015年7月 (第4期),頁133-134。 黄日涵、張華合著,「臺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角色及影響分析」,美國研究(北京) ,2015年7月 (第4期),頁134-136。. 10.

(16) 臺學者對於美國政府在「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是否要清楚指出臺灣的角色定位, 抑或是持續採戰略模糊均有不同看法。但是多數認為美國政府必須透過軍售、軍 事人員交流以及邀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等作為強化「美」、「臺」關係並且提升 整體作戰能力。筆者認為,黃日涵等係以中共角度來剖析「美」、「臺」學界對 於「亞太再平衡」戰略對臺關係之影響,也間接可以了解「美」、「臺」學者對 於中共面對「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看法以及「美」、「中」關係未來發展之趨勢。 張華認為中共位在臺灣海峽的另一端,若海峽兩岸採取的是對立姿態,臺灣的優 勢便是中共的弱勢,而「美」、「中」關係的緊張將會促使「美」、「臺」關係 的緊密,臺灣具有以下三種角色: 31 一、 穩定可控的兩岸關係的維護者。 二、 「美」、「臺」實質關係的提升者。 三、 亞洲海洋爭端低調的聲索者。 就臺灣身為穩定可控的兩岸關係的維護者而言,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對 於「美」、「中」、「臺」三方來說是最好的現況。一方面可以使美國「亞太再 平衡」戰略順利推展,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中共與亞太國家推行各項交流與促進國 內經濟發展。在臺灣方面,可以從在軍事與經貿議題上從「中」、「美」雙方獲 得必要的利益。就筆者分析,臺灣在 2016 年政黨輪替後,在不同的政黨理念的 領導下是否能夠繼續成為穩定可控的兩岸關係的維護者將值得「中」、「美」雙 方列為重點觀察項目。 其次,就「美」、「臺」實質關係的提升者方面, 2012 年 7 月薄瑞光在演 講時提出,美國過去視臺灣為一個議題來面對,而現今則是以一種關係來進行交 流,範圍涵蓋政治、經濟與軍事等層面。 32而美國也利用此一關係,透過高於市 價的軍售項目來平衡臺灣對美貿易順差並要求臺灣開放美國牛肉來換取「貿易暨 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的商談基礎。 筆者認為「美」、「臺」關係的維持與提升不僅僅在於美國重返亞太政策,而是 在 2008 年至 2016 年馬英九政府推行的兩岸政策順暢,並且與大陸簽訂多項雙邊 31. 32. 張華,「台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三重角色。」,領導文萃(福建),2014 年 11 月(第 21 期),頁 48-51。 張華,「台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三重角色。」,領導文萃(福建),2014年11月(第2 1期),頁48-51。. 11.

(17) 協議有關。美國為避免臺灣在經濟上與過度依賴中共,進而使中共有機會開創政 治統合的契機。若是兩岸最終走向統一,將對美國在推動「亞太再平衡」的戰略 造成極大的阻礙。因此,美國必須對臺釋出更多協助與雙邊交流的利多來維繫與 提升「美」、「臺」關係,避免兩岸走向統一之途。 最後,臺灣身為亞洲海洋爭端低調的聲索者部分,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 中,透過東海與南海海洋爭端持續對中共施壓,使海域內國家,包含日本、菲律 賓以及越南等國與中共產生對立。33然而,臺灣在釣魚臺與南海主權問題上也是 主權聲索方,因此立場將會與中共較為相近。因此,黃日涵等認為臺灣大概會扮 演以下三種角色:一、放棄對爭議海域的歸屬權的訴求;二、做一個言行上低调 的聲索方;三、與中共聯手。 就黃日涵等學者認為,上述第一與第三選項均不符合「美」、「中」、「臺」 三方的利益,在多方利益考量下,臺灣一定會做一個言行低調的聲索方。因此馬 英九政府當政時期,提出了南海與東海和平倡議,使得亞太地區在緊張的海洋爭 端氣氛中稍感緩和。筆者認為,近來因菲律賓針對黃岩島提出國際仲裁,並使臺 灣所屬之太平島納入黃岩島仲裁案的依據之一。對此,臺灣當局維護太平島主 權,不得不高調發聲與進行實質宣告行動,仲裁結果出爐後,無論中共承認與否, 將會使得南海海洋主權爭議持續延燒。. 三、「亞太再平衡」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在兩岸關係方面,李偉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與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一文中提及,美國在臺海的政策上採取較為保守的動作。美國對於兩岸「不統、 不獨、不武」的基本立場並沒有改變。因此,依據此分析可以洞悉美國的心態, 兩岸只要維持著對峙的現況,美國就可以從中介入,一方面從中共當局取得談判 的籌碼,一方面從臺灣當局取得各項軍售與經貿利益。因此,無論是兩岸統一還 是臺灣獨立,都會影響美國的國家利益。 隨著臺灣當局執政黨的輪替,從1995年至1996年間的臺海飛彈危機的發生, 美國首重「不武」。然而,在2002年至2008年間因為前總統陳水扁提出的「一邊 33. 黄日涵、張華合著,「臺灣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角色及影響分析」,美國研究(北京) ,2015年7月(第4期),頁140-143。. 12.

(18) 一國」、「正名」或是「修憲」的偏向獨立行為時,美國改變成以「不獨」為主 要訴求。美國雖然讚許馬英九政府在2008年執政後,持續與中共維持良好互動, 但避免改變兩岸的現狀,美國的主要訴求變從「不獨」改變成為「不統」為首重。34 李偉也認為,若是美中兩國積極發展新型大國關係、深化兩岸協商成果以及強化 兩岸關係的獨立性,將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35隨著臺灣執政黨的輪替, 對中共的交涉也持續地改變,然而這種持續改變的路線使美國有了操作三方關係 的空間。 張孟湧認為在希拉蕊•柯林頓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America’s. Pacific. Century)一文後,等同正式宣告美國「亞太再平衡」的外交政策與決心,而兩岸 關係取決於「美」、「中」關係所帶來的影響。 36因此臺灣在面對兩岸關係的發 展與走向,勢必會受到「美」、「中」兩大國之間互動的影響。 林紅在2013年於觀察雜誌中發表了一篇「美國亞太戰略再平衡與台灣的地 位」,文中提到中國的崛起和美國重返東亞兩大因素,進而牽動「美」、「中」 關係與「美」、「臺」關係,同時也是影響兩岸關係的外部因素;文中同時引用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的報告,臺灣問題仍然具有導致兩個大國直接衝突的影響 力。 37由這段分析可以看出「美」、「中」關係影響兩岸關係之外,臺灣也會影 響兩個大國的互動,就如同一個迴圈,不斷地影響三方之間的互動以及國與國之 間的關係發展。 邵宗海在鏡報撰寫了一篇「美國「亞洲再平衡」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文中 針對兩岸關係的議題中提到,臺灣問題是「美」、「中」關係的核心問題,而在 兩岸關係上,臺灣應採取的立場應是:兩岸關係應容許歧見,但卻不容兵戎相 見。 38這段分析可以看出,臺灣的角色是「美」、「中」關係的重心,而兩岸關 係也因「美」、「中」關係的影響產生變化。 34. 35. 36. 37 38. 李偉,「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與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中央社會主義學報(北京),2014 年 2 月(第 1 期),頁 82-83。 李偉,「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與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中央社會主義學報(北京),2014年2 月(第1期),頁84。 張孟湧,「美國重返亞洲後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走向之研究」,國家發展研究(臺北),13卷1期( 2013年12月),頁161。 林紅,「美國亞太戰略再平衡與台灣的地位」,觀察(臺北),2013年9月(第1期),頁58。 邵宗海,「美國「亞洲再平衡」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鏡報文化(香港),2014年12月22日。< http://www.themirror.com.cn/article_x.asp?id=452> (2016年7月13日) 。. 13.

(19) 回顧三方關係發展的歷史來看,2012年美國正式宣告執行「亞太再平衡」戰 略後,在馬英九政府期間,兩岸關係發展穩定和諧,使得兩岸關係十分熱絡。同 時。美國避免臺灣與中共的交往過從甚密,也頻頻運用軍售及高階官員訪臺的機 制替兩岸關係降溫。然而2016年5月20日後,臺灣政權由民進黨主政的新政府接 任,美國也於2017年1月20日後由共和黨的川普接任。因此在新的國家戰略與新 的外交政策影響之下,「美」、「中」、「臺」關係與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與轉 變將是值得關切的議題。 綜合分析因美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後相關的「美」、「中」、「臺」 三方研究文獻,可以見得,兩岸關係除了受到「美」、「中」兩國之間的互動影 響之外,臺灣執政當局的兩岸政策與對美交流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發展 及兩岸交流互動的活躍度。同時,執政黨的政黨理念以及領導人的企圖也將會影 響外交政策與國家戰略的發展。.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途徑: 本論文將運用國際關係中的新現實主義理論作為研究途徑。坎尼斯•沃茲 (Kenneth N. Watlz)為首的學派提出了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因其強調透過國 際體系結構進行國際政治的研究與分析,因此又稱為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其理論結合了以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為首所主張的霸權穩定 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強調權力是確保國家安全的必要手段 39。在現實 主義中,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狀態,而國家為主要的行為者,由於基於國家意圖未 定論,因此在理性的前提下,國家必定會擴張自己權力來確保國家安全,而權力 平衡理論以及霸權穩定論為新現實主義中最重要的兩項論述。美國推行「亞太再 平衡」戰略意涵,符合了新現實主義內的攻勢現實主義,主要是在於國家為了求 生存與利益,必須藉由權力最大化來保障自身安全,而當前中共是美國當前的威. 39. Gilpin, Robert. "The Theory of Hegemonic War".Th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18, NO.4 (1988): 591–613.. 14.

(20) 脅,為了要弱化中共就必須採用積極的圍堵戰略。同時,兩岸關係的互動則是符 合新現實主義守勢現實主義的觀點,臺灣在無法追求權力最大的環境之下,必須 從「美」、「中」之間取得利益來求取兩岸關係的穩定,進而保障臺灣的生存與 利益。因此,筆者希藉由新現實主義之論點為來分析「美」、「中」、「臺」三 方的互動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將透過文獻研究來了解「美」、「中」、「臺」三方對歐 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正面與反面看法,以及透過「美」、「中」關係、「美」、 「臺」關係以及兩岸關係等論著來分析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走向與可行之建議。 筆者將當前所有與本論文相關之專書、新聞、報章雜誌、研究論文與期刊等進行 研究,從各階段歷史的角度來了解「美」、「中」、「臺」三方在亞太地區的競 合關係並且就近期發展現況來了解三方在外交與戰略的意向,重點置於美國「亞 太再平衡」戰略分別對臺灣與對中共之影響,進一步探討兩岸關係與「美」 、 「中」 、 「臺」三方之外交與戰略關係。文獻來源除了新聞與各類型電子與網路期刊外, 亦包含政治大學館藏專書、報章雜誌、各類型期刊與學報等。.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論文之範圍主要區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 2009 年歐巴馬就任後,任 命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卿至 2016 年 5 月 20 日馬英九政府執政期間,歐巴馬 政府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背景與發展以及對於亞太地區週邊國家的影響, 進而探討「美」、「中」關係、「美」、「臺」關係與兩岸關係。第二階段為蔡 英文政府執政後,先後面臨歐巴馬任期尾聲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與充滿變數的 川普百日新政,這些因素將會影響「美」、「中」關係、「美」、「臺」關係以 及兩岸關係。. 15.

(21) 二、研究限制: 臺灣與中國大陸僅僅相隔一道臺灣海峽,但兩岸關係的演進卻受到位處東太 平洋的美國影響。2009 年迄今,針對「亞太再平衡」戰略相關研究文獻與資訊 不在少數,不論是針對「美」、「中」關係、「美」、「臺」關係還是兩岸關係 均有正反兩面的看法,但是此一議題的研究仍受到諸多限制,相關的限制如后: 首先,影響兩岸關係的要素眾多,且美國歷年來的對中與對臺政策均因為時空不 同有所修正。在中共的崛起與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交互作用上,本論 文將重點聚焦於美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對於主要的亞太地區國家所造成的 影響,以及此戰略對美中、美臺以及兩岸關係互動帶來之影響。其次,對於本論 文限制因素在於文獻本身的立場,部分「東」、「西」方學者所著作的文獻均會 受到政治立場與出版著作的時空因素所影響,在分析「美」、「中」關係、「美」、 「臺」關係與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可能過於主觀或偏頗。因此,在整理文獻與研 究分析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客觀的態度去分析各方看法。2016 年 5 月 20 日後,由 於臺灣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又 2017 年 1 月 20 日後美國總統由川普當選,因此 針對兩者之外交政策與國家戰略尚未成熟,且尚待修正,因此相關研究論著較為 稀少。因此,筆者將依據 2016 年 5 月 20 日後各項重大事件與新聞實施分析論述。 最後,研究國際關係的學派眾多,分析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本論文主要以新現實 主義來進行論述與分析,因此將無法涵蓋所有的國家行為與國家政策推行的目 的。. 三、預期結果: 本論文預期結果將以文獻分析與未來趨勢分析來獲得,找尋未來兩岸關係發 展的脈絡並且提供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建議。中共屬大陸型國家,地大物博、 人口眾多且具有龐大的市場;臺灣則是島嶼型國家,必須仰賴貿易、精緻農業、 科技發展與精密科技代工來增加經濟實力。臺灣受制於「美」、「中」共同支持 16.

(22) 的「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在政治上長期以來受到中共藉文攻武嚇之手段打壓。 另一方面,美國為貫徹「一個中國」的政策,且受制於中東戰事,長期以來僅視 臺灣為非官方的合作夥伴。然而,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政策推動後,使得臺灣 的地位再度提升。歐巴馬政府多次在公開演說上提及臺灣是美國的盟友。美國為 了能夠制衡中共的崛起,與臺灣的合作關係上必然會更加積極與緊密。從現今的 條件下來看,短期內亞太地區局勢和平與戰爭就在一線之間,朝鮮半島、南海以 及臺灣海峽便是區域和平關鍵的重要指標,而兩岸關係絕對是最重要的關鍵。所 幸,中共崛起的同時,內部仍有疆獨、藏獨與香港民主意識抬頭所帶來的隱憂。 中共在內部問題尚未解決之前,將不會輕易地對外挑起戰端。美國則是甫將重心 轉移回到亞太地區,自中東戰場所耗損的國力也尚待恢復中,短期之間也會避免 發生大規模的區域軍事衝突。因此,臺灣要如何從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以及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中國夢」中取得最大利益並且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穩定, 以及後續面對川普新政所主張的「美國優先」、貿易保護政策以及移民政策等, 是否會導致「美」、「中」、「臺」三方之間的關係生變,進而導致兩岸關係重 回到 1949 年兩岸對立分治的緊張情勢,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本論文所預期的研 究結果。.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本論文研究架構以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新現實主義為途徑,針對美國推行「亞 太再平衡」戰略的目的與動機進行研究與分析,另一方面依據美國在亞太地區的 歷史背景與「美」、「中」關係與「美」、「臺」關係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探討兩岸關係發展的脈絡。本論文第一章,主要在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回顧相關 文獻對於美國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後對「美」、「中」關係、「美」、「臺」 關係以及兩岸關係的分析與未來趨勢的預測。第二章針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 略推動的起源、戰略背景以及對於「美」、「中」、「臺」三方的影響。第三章 針對美國歐巴馬與中共習近平的國家戰略進行分析與比較,找出雙方戰略利弊衝 17.

(23) 突,進而探討「美」、「中」關係的走向。第四章針對臺灣馬英九政府與蔡英文 政府的外交政策與兩岸政策以及面對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相關作為進行 分析比較,進而探討馬英九政府與蔡英文政府在兩岸關係立場的差異。第五章針 對川普當選後的百日新政對與兩岸關係之影響實施分析與探討,最後於第六章結 論部分,分析整體「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川普百日新政對於「美」、「中」、 「臺」三方關係的影響,且著重在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趨勢,最後依照研究發現 提出合宜的研究建議。. 18.

(24) 第二章「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演進與現況 第一節 首位「太平洋」總統 歐巴馬於2008年總統大選勝利後,成為了第一位非美國本土出生的總統,又 其出生地在夏威夷州,當歐巴馬於2009年11月14日出訪日本時,於演說的中發表 強調自己是美國第一位的「太平洋」總統,同時也暗示美國未來將視太平洋地區 的領導地位為未來戰略重要的目標。 1 國家的外交政策除了受到時空與政治及經濟因素外,也會受到領導者的生平 背景與個人特質所影響。歐巴馬不僅僅是第一位出生於太平洋地區的總統,因為 家庭的因素,歐巴馬曾經到過印尼就學,使其更具備亞太色彩。同時,他也是第 一位美國的非裔總統。這兩個先天的因素,使得亞洲地區的國家降低了與美國的 距離感,這使歐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具有其天生的優勢。 歐巴馬當選時的美國,不論是在經濟、軍事以及外交上都面臨了新的挑戰。 在經濟表現上,美國甫歷經了次貸危機以及遭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2008 年跟 2009 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0.30%以及-2.80%,但是中共挾帶著舉辦北京 奧運的利多,其經濟成長率於 2008 年 2009 年分別為 9.60%以及 9.20%。2亮眼的 經濟成長率以及其廣大的市場更在 2010 年使中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緊追 在美國之後。在軍事上,美國仍然陷於伊拉克與阿富汗的泥沼,一直無法完全自 戰場中撤軍。在外交上,由於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執政期間不斷在中東地 區窮兵黷武,在區域安全問題上又沒有一個解決的方案,這個部份從小布希執政 期間邀請中共成為六方會談主辦國,以「美」、「中」兩國為首邀請俄羅斯、北 韓、日本及南韓共同進行談判,以達到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的。然而經過了六輪 的六方會談依舊沒有達成共識,為歐巴馬政府留下了一個需要解決的燙手山芋。. 1. 2. Barack Obama, “Remarks by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t Suntory Hall” The White House,19 Nov 2009, <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remarks-president-barack-obama-suntor y-hall>,(30 Oct 2016). 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部統計處,「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2016年10月30日,<http://dmz9.mo ea.gov.tw/GMWeb/common/CommonQuery.aspx> (2016年10月30日)。. 19.

(25) 歐巴馬了解到中共在亞太區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因此他必須任用一位具有 外交經驗的資深官員,成為他的亞太外交政策的推手,並且為朝鮮半島的核問題 找出解套方案。因此,歐巴馬相中具有豐富的外交經驗的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然而,在希拉蕊•柯林頓還沒來的及解決北韓的核武問題,北韓先於 2009 年的 4 月 14 日宣布退出了各懷鬼胎的六方會談。 3 六方會談的促成,最早源自於北韓於 2002 年宣布發展核武而導致的核武危 機,北韓求與美國進行雙邊會談。然而美國不願意在這個敏感問題上單獨面對, 因此邀請中共等其他四國一起加入會談。筆者認為而中共願意接受邀請與美國共 同主導六方會談來解決北韓核問題的原因有三: 一、北韓是中共鄰國,發展核武未來對中共也有所威脅。 二、藉由主導六方會談,展現中共追求和平與發展,對於區域安全有貢獻。 三、利用六方會談,在各國談判當中獲取一定的外交利益。 中共的經濟發展快速,也使其軍事實力與區域影響力大幅提升,「中國威脅 論」不斷地使區域內國家備感不安,然而美國的反恐戰爭以及「中」、「美」主 導的六方會談讓中共藉機推廣其一直秉持著五項原則與區域內國家和全世界和 平共處,五項原則臚列如下: 4 一、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二、互不侵犯 三、互不干涉內政 四、平等互利 五、和平共處 六方會談讓中共可以將這五項原則付諸於實際行動,以和平崛起的態勢來取 代「中國威脅論」,來拓展與區域內國家交流合作的空間。歐巴馬就任後,不論 要面對的是中共的和平崛起還是中共的威脅,都將需要一個全面性的戰略來因應, 來維護美國長期以來的領導地位並且維護其國家核心利益。希拉蕊•柯林頓如何 為歐巴馬擘劃此一全面性的戰略,將於第二節中進行敘述。 3. 4. 趙元穎,「北韓試彈/北韓退出六方會談,驅逐核檢人員」,TVBS新聞網,2009年4月1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4/14/content_11184071.htm>(2016年10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000年11月7日,<http://www.fmpr c.gov.cn/web/ziliao_674904/wjs_674919/2159_674923/t8987.shtml>(2016年10月30日)。. 20.

(26) 第二節 柯林頓的「第一次」亞太行 前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為美國第四十二任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之妻子,於第一夫人期間,除了隨同比爾·柯林頓出席國際場合的外交活動外, 在內政部分也積極參與各項政策與措施的推動。於2000年褪下第一夫人的光環後 ,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並投身競選紐約州參議員,順利當選後成為第一個具有公 職的前第一夫人。但是,希拉蕊•柯林頓的野心不只於此,希拉蕊•柯林頓在2007 年表態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雖然於初選敗給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但其政治 生涯並未因此結束,因為歐巴馬於2008年12月1日提名希拉蕊•柯林頓擔任國務 卿5 希拉蕊•柯林頓於2009年1月就任國務卿後,其幕僚團隊就開始著手規劃2 月份前往亞洲進行參訪,使其成為自1961年以來第二位以國務卿身分的美國官員 以亞洲國家為首站進行參訪,受訪的國家計有日本、印尼、南韓及中國大陸。6筆 者認為,此次出訪的規劃深具意義,因為有別以往美國重歐輕亞的政策,選擇亞 洲成為出訪的第一站,代表歐巴馬政府的確計畫將其外交重心調整至亞洲地區。 相對地,各方也期待希拉蕊•柯林頓本次走訪亞洲所帶來的紅利。 希拉蕊•柯林頓這次亞洲行的第一站設在日本,也許能讓日本在小布希時期 以及六方會談時所受的委屈,得以獲得平復。 7同時,對於日本而言,美國長期 在國際合作議題上為了借重中共的影響力而採取「親中疏日」的作法。日本方面 在歐巴馬當選後,也正在聽其言、觀其行。美國的亞太政策一定要有具體的行動 才有可能贏回日本人民的心。 第二站是印尼,最具指標性的東南亞國家,因為印尼不但與歐巴馬的童年有 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外,同時也是影響力日增的東協會員國。1976年在印尼舉行的 首屆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高峰會,會. 5. 6. 7. 蔡筱雯,「希拉蕊任國務卿,歐巴馬「豪賭」」,蘋果日報,2008年12月2日,<http://www.ap 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international/20081202/31191782/>(2016年10月30日)。 “Hilrary says hello to Asia”, The Economist , 19 Feburary 2009, <http://www.economist.com/ node/13145069> (30 Oct 2016). 劉必榮,「希拉蕊到亞洲面面俱到」,天下雜誌(臺北),2011年4月28日,<http://www.cw.com. 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9330 >(2016年10月30日)。. 21.

(27) 中並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奠定了東協會員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原則。8 希拉蕊•柯林頓的訪問,除了向印尼招手之外,也等同於向所有會員國打開歡迎 之門,展現出歐巴馬政府的友好態度。然而,印尼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美 國甫自中東戰場離開,而美國在戰場上的敵人也是穆斯林同胞的一個分支。因此 ,美國是否能夠依靠宣布與印尼成為全面夥伴關係來贏得印尼人民的心,是歐巴 馬政府必要下的功夫之一。 9 第三站為南韓,希拉蕊•柯林頓走訪的目的不外乎是針對六方會談中的朝鮮 半島無核化的問題與「美韓自由貿易協定」(U.S.-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KORUS FTA)的受阻而來。南韓為美國在東北亞最為依賴的盟友,因為南韓 不僅是六方會談的談判方之一,同時也是面對中共跟北韓的最前線。無論在軍事 合作還是經貿交流,南韓都比其他國家來的積極與配合。因此,希拉蕊•柯林頓 的到訪,除了穩固美、韓關係外,也希望透過表達善意將北韓拉回六方會談的談 判桌上,來解決現在東北亞潛在的核武危機。 希拉蕊•柯林頓亞洲行的最後一站為中國大陸,這也代表歐巴馬政府視中共 為重要競爭對象與合作夥伴。自「中」、「美」於1971年進行秘密外交後,中共 於這數十年內成為美國亞太外交政策的最大核心利益與關鍵。不論是冷戰時期的 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透過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牽線 而形成的聯「中」制「蘇」戰略三角,繼而後之的就是「中」、「美」透過三個 公報來確立了國際政治上「一個中國」的地位,拉抬了中共的聲勢,同時種下臺 灣爾後退出聯合國以及與美國斷交的前因。而近年來不論是在美國遭受911攻擊 之後的反恐議題、北韓核武問題、全球經濟復甦問題、氣候暖化以及解決非傳統 安全議題上,美國都需要尋求中共的支持與合作。因此,與中共建立起一個戰略 對話的管道或是成為全面性的夥伴關係,都是歐巴馬政府掌權後首要的任務。 綜觀希拉蕊•柯林頓的「第一次」亞太行,訪問的國家包括了美國在外交、 政治、經濟、軍事以及非傳統安全合作議題上具有影響力的國家。在地理上,「 日」、「韓」是「中」、「美」兩國在東北亞的緩衝區與角力區;在經濟上,是 8. 9. 臺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東協發展簡介」,2014年3月31日<http://www.aseancenter.or g.tw/ASEANintro.aspx> (2016年11月4日)。 威廉森,「希拉蕊訪印尼受熱情接待」,BBC中文網,2009年2月18日,<http://news.bbc.co.uk /chinese/trad/hi/newsid_7890000/newsid_7897900/7897959.stm>(2016年11月4日)。. 22.

(28) 「日」、「韓」也是主要的貿易夥伴;在外交上,為使朝鮮半島無核化,六方會 談上「日」、「韓」與「美」也被視為同一陣線;在軍事上,「日」、「韓」一 直與美國交流密切,無論是軍事交流或演習,強度跟頻率都遠超過其他亞洲國家 ,因此,「日」、「韓」絕對是歐巴馬執政後的重點出訪國家。 印尼之所以被納入,在地理上,其領土的分布使其具有「千島之國」的地理 特性外,其廣大的領海與領土成為其經濟發展的優勢;在經濟上,印尼不但是東 協成員國中的骨幹外,也將會是協助美國搭上東南亞經濟發展列車的關鍵,來與 中共在經貿上競爭;在外交上,美國可以運用印尼在宗教與種族的和解上使力, 降低美國在亞太地區穆斯林的敵意;在軍事上,印尼的軍事實力也因為與美國跟 南韓採購武器,成為一方之霸,對於未來海上及陸上的軍事合作都有發展性。如 此一來,美國可以透過位居東北亞的「日」、「韓」兩強以及東南亞的印尼形成 一個左右合擊的態勢。 中共在西方世界的「中國威脅論」下成為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但是,中共 所在的中國大陸具有龐大的市場與天然資源,除了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規模十分亮 眼,中共也積極地將其軍事實力透過厚實的經濟基礎來培植,成為足以左右亞太 地區情勢的一方之霸。尤其是中共成立了東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 ) 的 上 海 合 作 組 織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後,更使其在亞太區域的影響力大增,也等同為中共未來的區 域戰略及全球戰略奠定基礎。美國歷經了使其元氣大傷的兩場中東戰爭,依當前 的國力並無法同時兼顧亞太地區的利益或是避免區域性的衝突發生,才會有小布 希執政時,邀請中共一起來主導六方會談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中共近年也藉著 六方會談及北京奧運,打造出其愛好和平、追求經濟發展、承擔世界責任的形象 ,這些行為讓美國不得不正視中共日益壯大的事實。美國也十分清楚,依照世界 追求和平發展的共識下,中共的發展與茁壯已經是不可逆的,要如何減緩或是限 制其發展的速度與範圍,便是需要靠歐巴馬政府來擬定一個兼顧經濟發展、軍事 交流以及國際合作的全面性戰略,而這個戰略在希拉蕊•柯林頓訪問亞洲的同時 ,已經悄悄的在歐巴馬與希拉蕊•柯林頓的幕僚團隊中成型,也就是爾後的「亞 太再平衡」戰略。. 23.

(29) 第三節 從「重返亞太」到「亞太再平衡」 雖然歐巴馬政府的國家戰略於上任後就藉著出訪亞洲及積極參加亞太地區 各項會議等方式來修正與調整,但是並沒有非常明確地賦予一個代名詞。無論是 歐巴馬2009年11月出訪亞洲四國(日本、新加坡、南韓及中國大陸)時所發表的演 講中,還是2009年2月希拉蕊•柯林頓出訪亞洲四國(日本、印尼、南韓及中國大 陸)所發表的談話,均在在表示加強與亞太地區國家合作以及維護區域安全是美 國的外交核心。直到希拉蕊•柯林頓在2011年10月11日於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數位期刊網站上所發表的《America’s Pacific Century》一文發表後,「重返亞太 」(Pivot to Asia)一詞開始被各界學者關注,也是未來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 (Asia Pacific Rebalancing)的前身。 1希拉蕊•柯林頓這篇文章是自歐巴馬政府上 任之後,第一次清楚地闡述美國未來全球暨外交戰略的方向,也明確指出亞太地 區是未來國際政治的重心,不論是外交經濟、或是軍事戰略都會一併調整。因此 ,美國與亞太地區的學者們開始研究此戰略未來對全球情勢與區域安全所帶來的 影響,其中研究最多的莫過於「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 「重返亞太」一詞具體化了歐巴馬政府整體的經濟、外交以及軍事戰略方針 ,這也足以稱為歐巴馬政府國家戰略的三叉戟。這三個面向,歐巴馬首重的就是 外交戰略,國際關係是人際關係的延伸,外交戰略的成敗將會影響歐巴馬政府在 世界的領導地位,軍事以及經濟戰略便是輔助其外交戰略的重要因素。歐巴馬與 希拉蕊•柯林頓兩人都深知美國在小布希執政期間於伊拉克與阿富汗發動的兩場 戰爭,其所耗費的成本大於國家利益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並且嚴重影響到國家 經濟實力。 在軍事戰略的調整上,美國軍隊士氣因為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場上陣亡與傷殘 的人數日漸攀升而受到重挫,使得美國人民開始浮現越戰時期的陰影。因此,中 東地區對歐巴馬政府來說,就像是一個滿佈政治地雷的危險區域,稍有不慎就會 讓歐巴馬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中丟掉政權。歐巴馬上任不久後,美國國內以及伊 拉克當地政府開始出現了要美國撤軍的聲音。但是歐巴馬政府為了不被國際看笑. 1. Hillary Clinton,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11 October, 2011, <http://foreig npolicy.com/2011/10/11/americas-pacific-century/> (04 November 2016).. 24.

(30) 話,苦尋為中東戰場劃下完美句點的關鍵,直到2011年5月2日美國海豹部隊突襲 奧薩瑪•賓拉登(Usāmah bin Lādin)在巴基斯坦藏身處並將其擊斃後,歐巴馬政府 妥善利用這個強而有力的理由,開始著手將駐守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軍隊開始分 批撤離,不僅使歐巴馬政府在得以從軍事戰略上的難題中解了套,也能配合其國 家軍事戰略的轉變,進而將軍事部署的重心移至亞太地區。 在歐巴馬於2012年公佈《維繫美國全球領導地位:21 世紀國防優先事項》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中明確的指出美國 現在屬於一個戰略機遇期,是調整美國政府長期的重「歐」戰略與政策的絕佳時 機點,並強調美國的軍事力量一直為了維持世界安全而努力,然而亞太地區的區 域安全面對的挑戰與困境日益增加,美國樂意且願意為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提 供協助。這也是歐巴馬首度將「再平衡」(Rebalance)一詞運用在此篇文章中,更 定調了歐巴馬政府未來的國家戰略方向,就是「亞太再平衡」(Rebalance to Asia Pacific)。其中在軍事上最強而有力的證明就是在美國國防預算逐年縮減的窘境 中,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下轄的陸軍指揮部指揮官編階,自2013年前的三星上將編 缺擴編成為四星上將編缺,不論是在象徵上還是實質上的戰略調整都展現出非常 強而有力的決心,使得美國在亞太地區總共有了三位四星上將,讓歐巴馬政府在 亞太地區的軍事曝光率大為提高。 由於軍事戰略的限制因素較多,相形之下經濟戰略較容易形塑與調整,因此 歐巴馬政府上任後就開始積極著手國內與國外的經濟戰略,無論是振興國內經濟 還是要與中共競爭極具潛力的亞太市場,都是當務之急。當歐巴馬首次於2009 年11月14日訪問日本時所發表的演說中,除了將重心放在與亞太地區國家的安全 合作外,其餘主題均環繞在經濟貿易的合作以及協助全球與亞太地區經濟復甦, 無論是全球性的二十國集團(Group Twenty, G20)還是區域性的亞太經濟合作會 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都是可以促進經濟合作的平臺, 同時也強調與中共的經濟競爭與合作的不是零和遊戲,經濟的成長也不需要藉由 損害他國利益換取,而最具亮點的部分就是以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來強化區域經濟合作為目標。 2. 2. Barack Obama, “Remarks by President Barack Obama at Suntory Hall” The White House,19 November, 2009, <https://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remarks-president-barack-obamasuntory-hall>,30 October 2016.. 25.

(31) 由歐巴馬的主張中可以了解,美國既然是一個太平洋國家,就必須與亞太地 區的國家與組織進行整合,並且同時呼應其在2009年11月在日本提出致力於推動 美國加入TPP 3的宣言。因此,在2010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領袖宣言中表達, 建立起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Asia-Pacific, FTAAP)的基礎將建立於 東協加三(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東協加六(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 西蘭及印度)或者是類似TPP的區域經貿組織與自由貿易協定。 4無論是東協加三 或是東協加六,均沒有美國的一席之地,因此對於歐巴馬政府2010年當時的亞太 經濟戰略來說並無實質的幫助。歐巴馬政府的經濟戰略若需要與亞太區域接軌, 除了APEC以外,就是美國長期以來興趣不高的TPP。同時,由於TPP的成員國中 並沒有中共,因此歐巴馬政府可以藉由TPP的締約與推行可以使美國自成一派, 與躍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共保持經濟上的競爭,甚至可以拉開兩國之間的距 離。 從希拉蕊•柯林頓親手擘劃的「重返亞太」到歐巴馬團隊修正後所提出的「 亞太再平衡」,雖然在用詞上有了改變,但是戰略意涵同樣是將美國的外交、經 濟以及軍事重心移回亞太區。筆者認為,相較於希拉蕊•柯林頓的「重返」(Pivot) ,歐巴馬的「再平衡」(Rebalance)在用詞上顯得比較柔性,也比較不會使中共產 生被威脅感。同時,「再平衡」一詞可以一語雙關,可以代表美國政府在歐巴馬 的領導之下,將歐亞大陸上的外交關係定義出新的平衡點,不再是重歐輕亞;另 一方面則是要平衡美國政府長期失衡的亞洲政策,因為自二戰結束,美國雖然在 日本、南韓以及菲律賓均有駐軍。但是,自美國在1992年從菲律賓全面撤軍之後 ,美國的亞洲政策往往都是重日本以及韓國為首的東北亞而忽略東南亞地區的國 家,這種情形也將不利於歐巴馬政府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無論是歐、亞兩區 的戰略平衡還是亞洲區域內的戰略平衡,歐巴馬都希望在他領導的美國能夠保持 其世界的領導地位,讓日益壯大的中共能夠在國際政治中多擔負大國應有的責任 ,而非無限制地發展軍事力量,造成區域的動盪與不安。. 3. 4. TPP 的起源係來自於 2005 年 5 月 28 日,汶萊、智利、紐西蘭及新加坡四國協議發起泛太平洋 夥伴關係,發起國與其他五國正進行磋商,其中包含澳洲、馬來西亞、秘魯、美國及越南。 APEC, “2010 Leaders' Declaration,” 13 November, 2010, <http://www.apec.org/Meeting-Papers /Leaders-Declarations/2010/2010_aelm.aspx>(12 November, 2016).. 26.

(32) 第四節 亞太區域內國家的反應 柯林頓以及歐巴馬的亞洲行以及兩者先後提出的「重返亞太」與「亞太再平 衡」戰略皆會對亞太地區境內的國家造成正負兩面的影響,而歐巴馬的「亞太再 平衡」戰略是否能夠奏效,也端賴亞太境內國家的支持與配合。本節的主要論述 內容係彙整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競爭對象(中共)與美國二次大戰後重要合作 的盟(友)邦國家(日本、南韓、臺灣)對於歐巴馬政府所採行的「亞太再平衡」戰 略之態度。. 一、中共的態度 中共的「和平崛起」使得世界各國開始對於其存在以及壯大逐漸有感,不同 於美國將自己定位為世界警察的身份介入各國事務,中共致力於發展經濟、開發 市場、吸引外資以及拉攏週邊國家,以經濟力量來擴展軍事實力。柯林頓在2009 年2月第一次以亞洲國家為首訪的最後一站就是中國大陸,同時讓歐巴馬政府開 創「中」、「美」雙方競合的新篇章。2009年正好也是中共建立政權的第六十週 年以及「中」、「美」建交的第三十週年,使得柯林頓以及歐巴馬的出訪更具戰 略意義。雖然歐巴馬政府在2012年1月才正式定調了「亞太再平衡」。但是,歐 巴馬政府在亞太的一舉一動都看在中共的眼裡,筆者列舉了中共官方自2009年歐 巴馬亞洲政策初創以及正式宣告「亞太再平衡」戰略後,中共在這兩個時期重要 的回應。 中共對歐巴馬亞洲政策初期的回應,首度回應係在柯林頓於2009年2月訪中 行程結束後。雖然中共官方並無立刻針對柯林頓訪問期間的言論進行評論與發表 看法,但是從2009年3月13日,時任中共外交部長的楊潔篪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 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發表《努力推進 21世纪中美全面合作關係》中可以明白中共對於美國亞太戰略的期望是合作大於 競爭。文中不僅僅強調和平發展,更提及基於「中」、「美」面對重大與急迫性 的問題時,擁有更廣泛的共同利益與合作基礎,秉持互相尊重的原則提升雙邊關 係,攜手解決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遷、能源環境、反恐、朝核以及臺灣問題, 在演說的最後用「和則兩利,鬥則俱傷」來作為結語,彰顯「中」、「美」雙方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A factorizatio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an impenetrable obstacle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Helmholtz equation) using the spectral data of the far-eld operator was developed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 ESO created by five Member States with the goal to build a large telescop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  Belgium, France, Germany, Sweden and

專案執 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