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崛起後中印競合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崛起後中印競合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論文. 指導教授:姜家雄博士. 中國崛起後中印競合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曾孟傑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2) 摘. 要. 自 1978 年以來,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伴隨著連年高幅度的經濟成 長,國際地位大幅上升,讓中國從自 19 世紀以來的羸弱走向富強,「中國崛起」 這個概念,已經被當前世界各國普遍接受。而正當眾人的目光置於中國崛起的同 時,印度也同樣有著突出的表現。若中國是繼美國以後,下一個有能力主宰世界 的強權,那印度則就是在中國之後下一個潛在的強國繼任者。做為毗鄰而居的兩 個發展中國家,同時又是新崛起的大國,中、印關係受到全世界的矚目,中、印 關係對於區域的發展、穩定,乃至於國際權力結構的變化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 言可喻。 長久以來,研究中、美或中、俄等大國關係的文獻可謂汗牛充棟,但對於中、 印關係的探討卻沒有相稱的比例。面對美國國力的逐漸衰頹,新興的強權將逐挑 戰它既有的霸權地位,而這兩個擁有廣大市場及發展潛力的國家,都剛好有著此 般的潛能。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印關係的發展趨勢,必將是重要的研究課題。 面對中國崛起所帶動的區域經貿整合與發展,印度調整了對中國的外交方略, 以務實的合作取代長期不友好的競爭關係,並從政治、軍事、經貿甚至逐漸外溢 至能(資)源、反恐乃至於氣候變遷等非傳統安全等領域,兩國的合作態勢趨於 明朗與頻繁;而就另一方面來看,源自於雙邊互信不足以及結構性矛盾,中、印 兩國即使逐步走向合作,但仍舊是競爭關係要較合作關係來的顯著,除了戰略利 益上的衝突促使兩國互踏對方的門戶外,美、俄、日等大國間在東亞的競逐,使 得中、印間看似的和睦更摻雜了複雜的變數。 鑒於此,本研究嘗試以中國崛起做為背景,希能歸整出中、印兩國在傳統乃 至於非傳統安全領域裡,競爭與合作關係的趨勢與消長,並藉由梳理中、印間的 競合態勢,預測兩國未來的關係走向。. 關鍵字:中印關係、中國崛起、大國關係、競爭與合作 i.

(3) Abstract Since 1978, China has been on the path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ccompanied by yearly significant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fast rising international status. This has enabled China to shed her image as a morbid state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stride toward wealth and prosperity. The concept, “The Rise of China”,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round the globe. But as all eyes are on rising China, India is also a country that has an equally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Supposedly China is the next power capable of dominating the world after the US, then India is the next potential power following the steps of China. China and India, as two adjacent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ising powerhouses, have the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riveted on their relations. It is self-evident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highly important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stability, and even to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powers. Over the long term, publications regarding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d Sino-Russian relations have arguably been abundant. Yet, there is an unproportionally scarce amount of discussion of Sino-Indian relations. With US’s power on the decline, emerging powers will, one after another, challenge US’s current dominance. And the two states, both blessed with a large market and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happen to be the potential challenger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Sino-Indian relations will undoubtedly b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study. Fac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brought forth by the rise of China, India has adjusted her diplomatic strategy to China by replacing long-term hostile vying relations with down-to-earth cooper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ich has extended from politics, military, economic and trade, to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ields such as energy / resources, counter-terrorism,. ii.

(4) and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ear and frequent. From another aspect, owing to the lack of mutual trust and the structural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sides, China and India, though walking toward cooperation, remain more of two competitors than two partners. Aside from territorial invasions caused by the conflict on strategic interest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he competition in East Asia between world powers such as the US, Russia, and Japan has complicated the seemingly peaceful Sino-Indian relations with uncertainties. Judging from the fact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with the rise of China as the backdrop, sort out the trend as well as the rise and fall of Sino-Indian cooperation in traditional security fields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ields. This study also attempts to predict China and India’s future relations by combing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Keywords: Sino-Indian relations, the rise of China, major-country relations, coopetition. iii.

(5)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 10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中國崛起與中印關係的歷史回顧 ............................ 12. 第一節 中國崛起在各領域的具體表現 ............................................................ 12 第二節 中印關係的演變 ..................................................................................... 34 第三節 中國崛起後的中印關係轉變 ................................................................ 42.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四章 第一節. 競爭下的中印關係發展 ............................................. 49 中印在政治上的齟齬 ............................................................................. 49 中印兩國在軍事領域的競爭 ................................................................ 63 中國與印度在經貿領域的摩擦 ............................................................ 75 由非傳統安全領域的矛盾看中印關係................................................ 79. 由合作觀點看中印兩國關係 .................................... 89 中印在政治領域的合作......................................................................... 89. 第二節 軍事合作下的中國與印度 .................................................................. 103 第三節 中印兩國在經貿領域的互助關係 ...................................................... 106 第四節 中印間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共同利益.............................................. 113. 第五章. 大國因素與中印關係 ............................................... 121. 第一節 美國在中印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 ...................................................... 121 第二節 俄日兩國對中印關係的影響分析 ...................................................... 127 第三節 從地緣戰略角度看其他影響中印關係的國家 ................................. 137. 第六章. 結論 ............................................................................ 145. iv.

(6) 參 考 書 目 .............................................................................. 150. v.

(7) 圖目次 圖 2-1:中、印在喀什米爾地區邊境接壤圖.......................................47 圖 3-1:中、印邊界爭議領土示意圖...................................................52 圖 3-2:中、印邊西段與中段爭議領土示意圖........................................ 53 圖 3-3:中、印邊界東段爭議領土示意圖 ...........................................54 圖 3-4:北極航道與蘇伊士運河航道比較 ................................................. 82. vi.

(8) 表目次 表 2-1:中國人口總數及成長率(2001-2012 年) ................................. 14 表 2-2:全球主要國家外匯存底(2012 年) ............................................ 16 表 2-3:全球主要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 ........................................ 18 表 2-4:中國國防預算(2004 至 2013 年) .............................................. 22 表 2-5:美國皮尤中心對中國的形象調查(2008-2013 年)............... 33 表 4-1:中印邊界問題聯合工作小組(JWG)談判時程表 ...................... 94 表 4-2: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談(SRM)談判時程表 ...................... 97 表 4-3:中印兩國 2004-2012 年石油產量及需求量 .............................. 109 表 4-4:中印有關氣候問題合作上所簽署的文件 .................................. 116 表 5-1:印度和東協進出口貿易統計(1991-2011 年) ...................... 141. vii.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2012 年全球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首度超過全球 GDP 的 50%,這代表著已開發國家的沒落和開發中國家的 振興。1而這占全世界 GDP 總值一半的開發中國家中,中國與印度是最具代表性 的大國,這兩個崛起中的大國,主宰了現今乃至於未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與方 向。這兩個相鄰的國家,不僅在人口、市場規模、經濟成長速度以及物產資源等 各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們之間的互動與競合,更是牽動著區域穩定 和權力的平衡。 憑藉著過去三十年的經濟發展,中國在國際舞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儘管國際社會對於中國崛起的路徑模式尚未形成共識,但在許多觀察家看來,中 國是未來最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候選國,2換言之, 「中國崛起」這個概念,已 經被當前世界各國普遍接受。依據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AG)在 2006 年所做的一項主題為「誰將統治世界:21 世紀未來世界強國」問卷調查顯示- 中國將在未來 20 年內成為有能力與美國競爭的世界強國。根據調查結果,55% 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屆時將是領導世界的超級強國;而即使是美國人,也有 54% 的人認為到 2020 年中國將和美國平起平坐,而這也意味著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 1. 汪戎、萬廣華, 《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形勢與戰略》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年) ,頁 1。 2 Sheng Ding, The Dragon’s Hidden Wing:How China Rise with Its Soft Power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8), p.1. 1.

(10) 為,美國的全球唯一霸主地位將只能維持到 2020 年。3 正當眾人的目光置於中國的崛起的同時,印度也同樣有著令人刮目相看的突 出表現。如果中國是繼美國以後,下一個有能力主宰世界的強權,那麼,印度則 就是在中國之後下一個潛在的強國繼任者。 印度是當前國際社會中一個具有潛力也不容忽視的力量。繼中國崛起後,印 度的軍事、經濟與科技技術發展迅速,國際地位明顯的提升,吸引了國際社會的 矚目。在軍事實力方面,印度不僅常規部隊發展迅速,也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武 器進口國;在戰略性武器上,除了擁有中程彈道飛彈外,更是世界上少數擁有航 空母艦與核嚇阻能力的國家之一。在經濟實力方面,印度被視為十大新興市場之 一,更經常與「崛起的中國」相提並論。耶魯大學著名的經濟學家傑佛瑞.加登 (Jeffrey Garten)認為,中、印兩國屬於「新興的全球性大國」,並且「正取得 足以改變世界政、經格局的力量」 。42006 年 11 月 27 日,前世界銀行行長詹姆斯‧ 戴維‧沃爾芬森(James David Wolfensohn)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發表演說時亦表示,中國和印度經濟崛起,全球勢 力均衡不久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中、印兩國將是主宰未來的兩股力量。5在科 技領域方面,印度的軟體業以極高的速度不斷的發展。比爾.蓋茲(Bill Gates) 就曾預言,未來世界的超級軟體大國及軟體開發地既非歐洲亦非日本,而是印度。 6. 以印度在現今世界的快速崛起來看,印度再也不是可以被輕忽的角色。 做為南亞的第一大國,印度緊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崛起,做為毗鄰而居的兩. 個發展中國家,同時又是崛起中的兩個亞洲大國,中印關係是亞洲乃至於全世界 最受矚目的雙邊關係之一,不但具有全球與戰略意義,中印關係對於地區的發展、. 3. 4. 5. 6. 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2020 年中國將超美國,中國評論新聞 http://hk.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0&kindid=1850&docid=10015404 5&mdate=0911123624, accessed October 6, 2013. 傑佛瑞.加登(Jeffrey Garten) , 《十大新興市場-來自美國商務界權威人士的報告》 ,呂大良、 王全斌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年) ,頁 1。 楊值珍, 〈冷戰結束以來的中印關係〉 ,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年) , 頁 1。 韓康, 《21 世紀:全經濟戰略的較量》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年) ,頁 1。 2.

(11) 穩定,以及對於國際權力結構的變化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 貳、研究目的 中國與印度兩國關係的發展,可以高低起伏,歷經波折來形容。有學者曾將 兩國間的關係作出整理,將之區分為五個階段。7中共建政以後,印度是第一個 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性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又是當時第三世界兩個路線 相近的盟友,兩國在 1950 年 4 月 1 日正式建交後,曾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 原則」,這進而成為當時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提出著名的「不結 盟運動」 (Non-Aligned Movement)的基礎。在這個時期,兩國之間互動熱絡, 往來頻繁,可謂處於「友好合作時期」 。但是,1959 年西藏叛亂、1962 年發生的 「中印邊界戰爭」以及 1965 年的「第二次印巴戰爭」 ,使中、印兩國的關係急轉 直下,使得兩國原本和諧、友好的氣氛跌落到谷底。除了軍事對立以外,兩國也 同時將大使級別降低為代辦,兩國的交往進入所謂的「對抗調整時期」。冷戰結 束後,印度頓失原本蘇聯這個強大的外交支柱,面對經濟全球化以及世界多極化 的衝擊,印度修正了對中關係的敵對思維,兩國關係從僵持中慢慢回溫,兩國高 層也恢復互訪,積極修復外交關係,這時兩國處於「恢復調整時期」 。1988 年 12 月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出訪中國,印度重申西藏為中國的一 個自治區,雙方同意通過和平友好的方式解決邊界問題。在兩國關係看似即將回 穩的背景下,印度在 1998 年 5 月 11 和 13 日兩日內,共實施了五次的核試,並 且將核試歸因為「中國威脅論」 ,8使得中、印關係從修復中又重新遭受重挫,至 此,兩國關係進入了「調整發展時期」 。進入 21 世紀後,隨著中國連年穩定的高 經濟成長,國際社會轉而對中國投以注目的眼光,「中國崛起」逐漸成為世界矚. 7. 8. 慕永鵬,《中美印三邊關係-形成中的動態平衡體系》,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 年) , 頁 38-42。 史蒂芬.柯恩(Stephen Philip Cohen), 《印度-成形中的強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2003 年) ,頁 300。 3.

(12) 目的焦點。面對這個逐漸強大的鄰國,印度再次選擇修復兩國間已多次受挫的關 係,重新恢復高層互訪,此時的中、印關係回到了「雙邊關係新階段」。 從兩國曲折起伏的關係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峰迴路轉的變化中,有著大國角 力、領土爭議、民族主義意識、地緣政治考量,以及權力競合下的安全困境,而 貫穿在這其中的,是複雜的歷史因素糾葛。諸如美、日、蘇等大國對兩國關係所 造成的牽引;中、印兩國對於海洋戰略的矛盾以及核嚇阻所產生的安全困境;中、 巴關係對中、印關係所產生的影響;西藏問題與領土爭議在兩國間所種下衝突的 因數;中、印在非洲的能源與資源開發問題上的競爭等等,都不斷挑動著兩國最 敏感的神經。在這麼重要的雙邊關係之間,卻夾雜了如此錯綜複雜的內、外在變 數,這使得兩國間似乎只可能成為全面的敵人,而絕無相互合作的空間。但事實 上,中國與印度彼此間在面對恐怖主義、氣候變遷、經貿交流、中亞能源開發、 喀什米爾地位等議題上,兩國卻又像是盟友般,有著堅實而共通的利益。2003 年 10 月,美國高盛集團(Goldman Sach)發表一篇《與 BRICs 共同夢想-通往 2050 年之路》報告,指出中國與印度於 2050 年時將名列全球前四大經濟體;另 外,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DNI)在《2020 展望 報告》(Project 2020)中指出,中國與印度將在 2020 年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 量。9這顯示中、印同為亞洲崛起的國家,而且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經濟力量。 可以確定的是,中、印兩國的崛起將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中、印關係中顯著的問題將成為影響各自戰略利益、地區和全球安全的不穩定 因素。10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即是藉由對中國與印度這兩個崛起中的大國,以有 系統的歸類、分析,探究中國崛起後,雙邊在競爭與合作關係上的趨勢與消長; 研究重點則是探討三個關鍵問題: 一、中國崛起後,中、印關係的發展與變化為何? 二、影響中、印兩國競爭與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9 10. 洪鳳儀, 〈中、印 經濟崛起模式比較初探〉 ,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12 期(2005 年) ,頁 44。 張力, 〈印度戰略崛起與中印關係:問題、趨勢與應對〉 , 《南亞研究季刊》 (成都) ,第 1 期(2010 年) ,頁 4。 4.

(13) 三、美、俄、日等大國因素在中、印關係間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有關中國與印度關係間的經貿、外交、軍事、領土爭議及非傳統安全等相關 議題,一直是近年來研究中、印問題所關注的焦點,相關的文獻資料也相當豐富。 綜觀研究中、印關係之相關文獻與專書,對於兩國關係趨勢分析以及研究結果, 可概括為第一類-中、印競爭大於合作,並以競爭為主流;第二類-中、印間合 作大於競爭,以合作為主流;以及第三類-競合關係並存。11藉著文獻的回顧, 將分別分析各類研究觀點以及歷來相關研究上的不足與缺憾: 以第一類觀點為例,認為中、印關係將是競爭大於合作的態勢。此類觀點認 為,在全球層面上,印度竭力謀求大國地位的戰略,進而形成了必須與中國競爭 的態勢,儘管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有著較大的合作空間,但鑒於 中、印兩國在國際體系中沒有戰略意義上的共同對手,兩國本身又存在著諸多懸 而未決的問題,加以中國持續向巴基斯坦提供新的巡弋飛彈,以及中國佈局於印 度洋的態勢,使得即便在部分領域擁有合作的意願,但仍減緩不了兩國間所產生 的安全困境,這些決定了兩國在全球層面的國際體系中競爭大於合作的特點。此 類觀點亦認為,印度的窮兵黷武、追求軍事大國的方針,將是橫亙在中、印兩國 間良性互動的鴻溝,所以兩國關係好壞的決定權全然在印度自己手裡,中、印兩 國未來的互動將是一個競爭多於合作的關係。12這樣的視角下所提出的論述雖然 並非沒有參考價值,但仍稍嫌偏頗而不夠宏觀。另一方面,由於古老的中國朝貢 體系中並未包含了印度,相反的,印度次大陸的歷朝歷代與中國一樣「自成一個. 11. 12. 尚勸餘, 〈中國與印度:合作夥伴還是競爭對手〉 , 《南亞研究季刊》 (成都) ,第 1 期(2011 年) , 頁 2。 符勇,《世界大棋局-對 21 世紀世界形勢的觀察與思考》,(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 公司,2013 年) ,頁 110。 5.

(14) 世界體系,並為其內的核心」,並且「本身就是一個自成一格的文明」,13加上 在對外政策上的獨立性,使得印度絕不會輕易扈從於中國。依照印度學者馬力克 (Mohan Malik)的看法,印度一方面希冀加速國家的發展以縮小與中國的實力 差距;另一方面,印度透過與大國結盟的方式來抗衡崛起的中國,以圖維護其南 亞強權,以及區域事務主導的地位。14這使得印度「聯美防中」的態勢益加明顯。 而第二類觀點認為,中、印兩國將循合作大於競爭的趨勢前進。中、印之間 雖然有著競爭,但都是屬於利於兩國發展的良性競爭,畢竟兩國在產業結構上的 高度互補,以及在環境、反恐等議題上的合作趨勢,透過兩國建立「戰略合作夥 伴關係」,15更加速了雙邊合作的推展,進而成為合作大於競爭的態勢。中、印 關係雖有矛盾亦偶有緊張,但其發展趨勢勢將合作大於競爭,無論印度選擇以正 面還是負面的角度來看待中國崛起,都不會從根本上阻礙兩國關係在摩擦中繼續 開展,畢竟面對西方所主導的國際體系,兩國尚存有諸多的共同資源、共同利益 和面臨類似的挑戰。16所以無論兩國是貧弱還是崛起,利益衝突乃屬常態,即使 是面對美國這樣的大國因素,衝突亦將止限於不危害國家根本戰略,絕不會高過 於雙方合作的意願。17此外,部分的文獻觀點更是樂觀的主張,中、印間有太多 互利共生的合作要件,兩國皆意識到參與國際多邊合作機制對於維護國家利益、 擴大外部發展空間及促進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意涵,這其中,一致的立場將更有利 13. 14. 15. 16. 17. 齊文譯, 《印度的發現》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著,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 社,1956 年) ,頁 64。 Malik, J.Mohan, “India’s Response to China’s Rise”, in Kevin J. Cooney and Yochiro Sato, Rise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e America and Asia Respond, vol.31, no.2 (2009): pp.199-206. 中印發表聯合聲明:中印結成戰略夥伴,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world/wjb0503/, accessed October 14, 2013. 衛靈, 〈中印關係在中國外交戰略中的地位及發展趨向分析〉 , 《國際觀察》 (上海) ,第 3 期(2007 年) ,頁 3;張春燕,〈中印戰略關係中的制約因素與動力〉 ,《南亞研究季刊》(成都),第 2 期(2006 年),頁 95;樊明方、盧素格,〈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的美國因素〉 ,《雲南 社會科學》(昆明),第 1 期(2008 年),頁 41;趙干城,〈印度如何估量中國崛起〉, 《東 南亞南亞研究》 (成都),第 3 期(2011 年),頁 24;趙干城,〈中印關係的地緣政治特點與 發展景〉 , 《南亞研究季刊》(成都) ,第 1 期(2010 年),頁 21;羅會鈞、許淳凱,〈中印關 係的回顧與思考〉 ,《雲夢學刊》(岳陽),第 6 期(2010 年),頁 63-64;張力,〈印度戰 略崛起與中印關係:問題、趨勢與應對〉, 《南亞研究季刊》 (成都) ,第 1 期(2010 年),頁 3-9。 王蘇禮。〈中國對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0 年,頁 136-137;楊值珍。 〈冷戰結束以來的中印關係〉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 博士論文,2007 年,頁 200-203。 6.

(15) 於兩國在國際上取得話語權及規則制定權,亦可藉由國際的多邊合作,加深兩國 的相互認知,並通過機制內其他國家之溝通協調,以減少歧異,提高兩國政治互 信,提升彼此間的貿易額,進而解決氣候變遷、糧食及能源等挑戰,最終促進中、 印雙邊關係穩定發展。18 第三類觀點則主張,兩國關係將呈現「競中有合,合中帶競」的競合關係並 存態勢。這類觀點認為兩國的關係特性,互補性等量於競爭性,即使在競爭與摩 擦中,中、印兩國仍能夠從國家利益的視角出發,將競爭控制為「管理中的競爭」。 19. 面對國際社會的制約因素,雙方若能屏除冷戰思維,從國家根本戰略來思考,. 降低結盟對抗的模式與可能性,將形成「合作下的競爭」抑或「競爭下的合作」 關係。這類文獻指出,中印、中美及印美間尚未形成戰略意義上的三角關係,其 作用和影響層面目前還主要在地區層面,主因為在中、美、印三國間尚未形成全 面的合作或全面的競爭關係,故而呈現出特殊的「非對抗競爭性」。20另外,中、 印兩國間在文化上、戰略目標上甚或在決策意圖上充滿了理解上的歧異,也因此 產生了衝突與對抗,但在國家利益的理性考量下,卻又不乏合作與發展。部分研 究觀點認為,中國因素推動了美、印關係的升溫,在美、印都試圖主導印度洋的 「印度洋觀」潛藏結構性衝突的態勢下,美、印卻也都不願意公開與中國為敵。 中、美、印做為印度洋三大關鍵力量,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保障海上通道安 全、聯合開發海洋經濟等領域擁有諸多共同利益。據此,中、美、印三國在印度 洋上將呈現「非盟非敵、相互牽制、競合並存、矛盾可控」的態勢。21除此之外, 面對國際社會的制約因素,雙方多能考量國家的根本利益,將對抗與衝突降至最 低的限度,競爭中存在著合作是兩國不可逆的趨勢,若將中、印兩國間現今的博 18. 19 20. 21. 尚勸餘, 〈多邊主義視角下的中印國際合作〉 ,《南亞研究季刊》(成都),第 1 期(2011 年), 頁 1-5;許澤桃,〈中印關係進程中的美國因素〉 ,《綏化學院學報》(綏化) ,第 2 期(2008 年),頁 37-38;黃正多、嚴曉風, 〈多邊主義視角下的中印國際合作〉 , 《南亞研究季刊》 (成 都) ,第 2 期(2012 年),頁 23。 馬加力,《崛起中的巨象-關注印度》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年) ,頁 210。 慕永鵬,《中美印三邊關係-形成中的動態平衡體系》,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 年) , 頁 7-8。 汪戎、萬廣華, 《印度洋地區藍皮書-印度洋形勢與戰略》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年) ,頁 225。 7.

(16) 弈態勢做出一精確的闡述,即是「可控狀態下的競爭」22。 綜理前述研究結果,相關內容大多由政治、經濟與外交等角度切入,較少見 透過傳統與非傳統安全視角實施全面的分析,例如在面對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的成 軍、印度「烈火-5型」中程彈道飛彈的試射成功以及非傳統安全領域,例如能源、 資源、恐怖主義、氣候變遷等議題上,均未能加以整合並廣泛述及。另外,相關 文獻所涵蓋的時空範圍,多僅及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前,面對金融海嘯後的世 界局勢權力消長,例如中國在國際社會所扮演日顯重要的角色、2010年中國GDP 正式躍居世界第二等變化對中、印關係的影響,均未能加以詳述及探討。故本論 文希望可以補充此部分的研究缺口,以較客觀的視野探討在中國崛起後的中、印 兩國的競爭與合作關係。.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中、印關係在 21 世紀進入了全面合作的局面,但卻又同時是亞洲最曲折、 矛盾的雙邊關係。近年來,中、印兩國關係的發展走向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兩國的關係雖然緩步的朝向穩定發展邁進,但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障礙卻仍未消 除,儘管國際間為中、印間的新合作關係創造了”CHINDIA” 這樣的一個新字彙, 但在雙方在經濟關係不斷增強的同時,政治互信卻停滯在相當不對稱的低點。在 中、印建交 63 周年再次凸顯出幾個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中國崛起後,中、印 關係的變化與發展將呈現甚麼樣的走向?什麼是牽動中、印兩國競爭與合作的因 素?本文的研究希藉由比較兩國在中國崛起後,於國際社會的競爭與合作的例證 中,找出其這些問題的答案。另外有關「中國崛起」之定義,兼有經濟、軍事、 22. 馬加力,《崛起中的巨象-關注印度》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年) ,頁 210。 8.

(17) 政治等意涵,這些意涵的內容是出入極大的,加以「中國崛起」是一個持續性的 動態意義,各領域有關數據自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均呈現穩定而漸進式的增長, 並非在某一時間點直接躍然而起。故我們僅能從中國在國際間一些具有指標性意 義之作為來界定,這其中又以 2001 年較具有明顯的指標性與代表性。2001 年 2 月中國在南海成立「博鰲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同年 6 月,在中國 主導下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這顯現了中國開始扮演區域經濟與安全協調者的角色,也顯現在政治、經濟及安 全上將負起更多的國際責任,發揮更廣泛的大國影響力。而同年底中國加入世界 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更代表中國邁向市場經濟,與世界 有著更加緊密的接軌,象徵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無法離開中國。中國自加入 WTO 後,外貿總額大增,中國在世界貿易地位的排名,在短短兩年間由第 6 大 迅速躍升至第 3 大。23故本論文研究的時間範圍,將設定於 2001 年中國加入 WTO 全面開放國內市場後迄至 2014 年。另考量國際社會權力的博弈對中、印兩國雙 邊關係的影響,亦須將大國及國際組織等因素導入。. 貳、研究限制 有關中國的研究涵蓋範圍可謂相當廣泛,但研究者經常會面臨文獻的限制, 相關資料雖然相當豐富,公開出版的書籍、文獻及資料,多存有主觀而帶有愛國 立場的思維視角,使得內容的真實性及可參考性受到質疑,若僅由中國官方所公 佈的典籍、資訊中,來分析中國與印度兩國之外交互動及戰略立場,難免偏頗或 失真。其次,礙於筆者之身分與當前法規之限制,無法親赴中國大陸與印度進行 實地考察,加以中共對具機敏性資訊的高度保密,難免影響部分諸如軍事、核武 能力等相關數據之取得。對於上述之缺憾,筆者期藉廣泛而即時的文獻交互比對 中,透過分析檢證予以補強。本論文因探討的對象不涉及兩岸,較無主權及名稱 23. 〈大陸經濟步向入世『後過渡期』的挑戰〉 ,《經濟日報》 ,2004 年 12 月 6 日,版 A2。 9.

(18) 上的爭議,為便於區別與統一,以「中國」代替「中共」或「中國大陸」作為本 文主體的統一稱謂。.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壹、研究方法 本論文將採用「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 Method)作為主要研究 方法,24其最大的優點是容許研究者選擇無法親自接觸研究對象的議題進行研究。 透過廣泛的研究與探討中共官方出版品、專書、期刊、學位論文、報章雜誌以及 網頁資訊,輔以參考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以獲得系統而客觀的研究結 果。 本論文首先針對中國的崛起的時空環境,以及中、印兩國合作與衝突的歷史 淵源進行分析,進而蒐整中國崛起後的中、印關係變化,比對競爭與合作因素的 背景,再導入美、俄、日等大國變數,試著推導出對中、印兩國關係的影響,經 過資料鑑定、分類與歸納、資訊比較與分析、總結等四個程式步驟,使論文呈現 更客觀、清晰的結果。. 貳、研究途徑 本論文採歷史研究途徑,從歷史事件及經驗探討影響中、印關係的因素,並 作系統之整理以及邏輯性的因果分析與辯證。透過歷史研究途徑,探討中國崛起 之後,中、印兩國於政治、軍事、經濟以及其他各個領域的競合關係,歸納中、 印關係的變化與發展。 24. 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 (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7 年) ,頁 384。 10.

(19) 第五節 研究架構. 本文研究的章節安排將以「中國崛起後中印競合關係之研究」為核心,全文 共區分六章,章節的安排如後: 第一章為緒論,共區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文 獻探討;第三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的研究方法與途徑以及第五節的研究 架構等。 第二章探討中、印關係之歷史背景,共區分為三節,第一節是中國崛起在各 領域的具體表現;第二節為中、印關係在不同時期的差異;第三節為中國崛起後 的中印關係轉變。 第三章將從政治、經濟、軍事以及非傳統安全等視角切入,探究競爭關係下 的中、印關係發展,共區分為四節,第一節為中、印在政治領域的齟齬;第二節 為中國與印度在經貿領域的摩擦;第三節為中、印兩國在軍事領域的競爭;第四 節則透過非傳統安全領域的矛盾看中、印關係。 第四章將承接第三章,以相同的視角,探究合作關係下的中、印兩國在政治、 經貿、安全與軍事、能(資)源開發以及非傳統安全等領域的合作關係,共區分 為四節,第一節為中、印在政治領域的合作;第二節為中、印兩國在經貿領域的 互助關係;第三節為軍事合作下的中國與印度;第四節為中、印間在非傳統安全 領域的共同利益。 第五章則將就美、俄、日等幾個主要大國,對兩國關係的影響,共區分為三 節,第一節為影響中、印關係的主要國家;第二節為美國因素對中、印關係所起 的作用;第三節為俄、日兩國在中、印關係中的影響分析。 第六章為結論。. 11.

(20) 第二章. 中國崛起與中印關係的歷史回顧. 中國與印度是兩個開發中國家,除了人口龐大、資源豐饒外,兩國亦接壤著 漫長的國界,交往歷史更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可謂源遠流長。1而在這漫長的 關係與淵源中,雙邊關係多處於和平與友好的狀態下,在 20 世紀 1940 年代末期 的國際情勢下,印度和中共政權先後成立。因為相似的歷史背景和共同的反帝國 主義訴求,中、印在建國初期曾有過一段「蜜月期」。而要理解中、印兩國間關 係由友好的基調轉變為現今這種錯綜複雜,似敵似友的交往模式,則須藉著兩國 在建交後的關係發展歷程來進行回顧。. 第一節 中國崛起在各領域的具體表現. 自1978年以來,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伴隨著連年高幅度的經濟成長, 國際地位大幅上升,讓中國從自19世紀以來的羸弱走向富強,由於中國有著龐大 的人口,加以快速增長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因此,從一個原本即被視為是一個潛 在的大國,蛻變成一個沒有人能夠忽視的新強權。作為經濟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 家之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經濟成長, 中國也擁有世界上最豐沛的人力資源,依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統計數據, 迄至2012年,中國的總人口數已經達到十三億五千餘萬人(參見表2-1) 。除此之 外,中國是世界上少數擁有航空母艦以及戰略核子武器的國家,更有著世界上最 龐大的軍隊編制,解放軍兵力總數達230萬人,2若依據世界銀行在2011年對中國. 1 2. 牛方禮, 〈中印修好預熱雙邊貿易〉 ,《中國對外貿易》(北京),第 7 期(2003 年),頁 1。 中國軍隊總兵力 230 萬 海空軍和陸軍機動兵力共 148.3 萬,人民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3/0416/c1011-21155073.html, accessed March 2, 2014. 12.

(21) 武裝部隊(包含武警)人數統計,總數更高達2,945,000人。3另外,中國的聯合 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身分,更是讓它在國際社會有著關鍵的影響力。 「中國崛起」 這個概念,是原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於 2003年11月3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 洲的未來」的講演,首次提出了「和平崛起」這一個名詞及概念。他指出,「近 代以來的歷史反覆說明,一個後興大國的崛起,往往導致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的 急劇變動,甚至引發大戰。中國的抉擇只能是:奮力崛起,而且是和平的崛起。 也就是下定決心,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 平。」4作為一個原本已然列身為大國的中國來說,連年在外交、軍事、經貿及 軟實力等各領域持續高速而穩定的發展,更讓中國坐實了一個繼續向上躍升的強 國形象。全世界即便對於崛起的意涵仍有歧見,但卻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崛起」 這樣一個動態事實。要探究中國崛起,常讓人聯想到的是霸權興衰的過程,也就 是國力(national power)對比出現急遽的變化。國力的概念,經由許多指標綜合 而成,例如蘭德(Rand)公司發展的國力評估指標,就分為三類:國家資源、 國家表現與軍事能力。5本節將就中國在外交、軍事、經貿及軟實力等方面,分 別探討中國崛起前後呈現出甚麼樣的變化。. 3. 4. 5. 中國武裝部隊人員統計,世界銀行,http://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china, accessed March 2, 2014.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的新道路,文匯報,http://big5.china.cn/chinese/OP-c/520713.htm, accessed March 2, 2014. 高朗, 〈如何理解中國崛起〉 ,《遠景基金會季刊》 ,第 2 期(2006 年),頁 55。 13.

(22) 表2-1:中國人口總數及成長率(2001-2012年). 年份. 人口總數. 成長率. 2012. 1,350,695,000. 0.487%. 2011. 1,344,130,000. 0.479%. 2010. 1,337,705,000. 0.482%. 2009. 1,331,260,000. 0.497%. 2008. 1,324,655,000. 0.512%. 2007. 1,317,885,000. 0.522%. 2006. 1,311,020,000. 0.558%. 2005. 1,303,720,000. 0.588%. 2004. 1,296,075,000. 0.593%. 2003. 1,288,400,000. 0.622%. 2002. 1,280,400,000. 0.669%. 2001. 1,271,850,000. 0.726%.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World bank) ,中國人口總數暨年成長率,http://www.worldbank.org.cn/, 筆者自行整理製表。. 壹、由經貿領域看中國的崛起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30多年來,以市場經濟取代計畫經濟體制,開放對外 貿易、吸引外資,中國的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讓它一躍成為規模最龐大、 成長最迅速的經濟體,這也使得中國在國際間的地位及影響力大幅提升。而不管 從甚麼角度來看,中國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經濟大國。自1978年迄至2004年,中 國經濟年均成長9.4%,居民的消費水準年均提高7%,進出口貿另額年均遞增. 14.

(23) 16.7%。 6 到了2005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若用購買力平價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衡量,調整各國匯差,則中國在當時即已成為僅次於 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7對外貿易是中國經濟成長最主要動力,更讓中國近年出 超日益擴大,其在2005年的進出口貿易部分,出超就已經突破了1,000億美元, 貿易持續出超的另一效應是,中國累積的外匯存底持續攀升,2005年8月中國加 上香港的外匯存底已達8,379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打破了日 本自1986年以來,蟬聯了19年世界外匯存底第一的地位。8至2006年1月,中國官 方正式表示中國的外匯存底在當年10月底已突破了1兆美元。9(如表2-2)中共 領導人在1982年訂定目標,要讓中國的經濟發展在2002年要翻兩番,當時沒有人 認真看待中國訂下的這個目標,卻沒想到中國比預定的時間還提早兩年就達到預 定的標準。10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廠,一如19世紀的英國。中 國製造業總產出已僅次於美國,設立在中國的工廠生產了全世界三分之二強的影 印機、微波爐、DVD放映機、衣服、鞋子等。中國也已超越美國,成為行動電 話、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等資訊通訊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國。11. 6. 中國人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data.stats.gov.cn/viewchart/index?m=hgnd, accessed March 4, 2014. 7 溫洽溢譯,謝淑麗著,《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 年) , 頁 21。 8 各國外匯存底,中央銀行金融統計,http://twbusiness.nat.gov.tw/old/pdf/sec5.pdf, accessed March 4, 2014. 9 中國經濟升級大門或開啓,中國評論新聞網, http://hk.crntt.com/doc/1002/3/7/9/10023797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237977, accessed March 4, 2014. 10 溫洽溢譯,謝淑麗著,《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 年) , 頁 26。 11 溫洽溢譯,謝淑麗著,《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 年) , 頁 21。 15.

(24) 表2-2:全球主要國家外匯存底(2012年)(單位:美元) 排名. 國家. 外匯儲備額. 1. 中華人民共和國. 33,875億. 2. 日本. 12,680億. 3. 沙烏地阿拉伯. 6,737億. 4. 美國. 5,742億. 5. 俄羅斯. 5,378億. 6. 瑞士. 5,313億. 資料來源:世界各國外匯總儲備,世界銀行, 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FI.RES.TOTL.CD?order=wbapi_data_value_2 012+wbapi_data_value+wbapi_data_value-last&sort=asc, 筆者自行整理製表。. 經濟的高度發展使得中國對能、資源的需求若渴。不間斷的基礎建設需求, 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消耗國;在2010年中國還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 大石油進口國,但到了2013年10月,依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統計,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淨進口國。12依據美國能源部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的統計,過去數年來,光是中國一個國家 就使得世界石油需求拉高了40%以上,到了2030年,中國的石油消耗將由現在每 天650萬桶,提高到每天1700萬桶,成為最大的石油消耗國。13 另外在資源需求 部分,中國的經濟擴張,對於金屬、礦物及原物料的需求更是大幅上揚,同時間 亦推升了各類原物料、資源的價格。中國的需求不但墊高了其他國家進口是類商 品的價格,卻也同時提高了非洲各生產國所得到的利潤。以2004年為例,當年中 國買下了全世界14%的橡膠、15%的棉花、18%的銅、20%的鋁。到了2005年, 中國政府有意放緩已經過熱的經濟,於是逐步放慢了各類原物料的進口,這使得. 12. 13. 國際能源署報告:中國將成最大石油消費國,BBC 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business/2013/08/130813_china_us_oil.shtml, accessed March 8, 201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3,(Paris:IEFS books, 2013), p.33. 16.

(25) 全世界的原物料均價全數應聲下滑,14即可一窺中國在經濟上大大小小的政策轉 向都造成世界不小的震動。 中國在經濟上的影響力,除了龐大的進出口貿易額外,中國的貨幣-人民幣 (RMB) ,也因著中國的崛起及其管制機制,讓中國在國際間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由於人民幣轉換成外國貨幣並非易事,其匯率是在狹窄的幅度內浮動,中國政府 通過買賣外匯來設定浮動動的界線。加上資本帳戶上貨幣自由兌換的限制,讓國 際炒客更難對人民幣進行炒作。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幾個亞洲國國家的 貨幣貶值到崩潰,泰國、印尼及南韓等許多國家的經濟因而停滯,而中國不可兌 換的貨幣讓它免於受到國際投機客炒作的壓力。同時因為中國的出口穩定而強勁, 讓北京不必思索是否應貶值貨幣,而中國沒有為了競爭出口市場而貶值貨幣,也 使它贏得了亞洲鄰國的感激。15 時至2012年,中國的外匯存底已達3.38兆美元,領先了第二名的日本2兆美 元以上的差距,穩居世界第一,16到了2013年更成上升為3.82兆美元。17而中國又 將這些龐大的外匯存底購買美國政府所發行的公債與其他美元資產,這使得中國 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而即便在全球一片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在2012年的 經濟成長率仍保持7.8%的穩定成長;中國的國民總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在2012年亦達到8.18兆美元,成長率高達8.25%。而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自2006至2011年這5年間,成長了3倍以上,來到8.22兆美元之譜,僅次 於美國的14.99兆、高於印度的1.84兆美元。(如表2-3). 14. 15. 16. 17. 溫洽溢譯,謝淑麗著,《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 年) , 頁 30。 何大明譯,黎安友、施道安著,《尋求安全感的中國》, (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13 年) , 頁 346。 全球主要國家 GDP 總值,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gjnd, accessed March 8, 2014. 外匯與黃金儲備,中國人民銀行, http://www.pbc.gov.cn/publish/html/kuangjia.htm?id=2013s09.htm, accessed March 4, 2014. 17.

(26) 表2-3:全球主要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單位:百萬美元) 國家. 美國. 中國. 印度. 德國. 日本. 法國. 澳洲. 韓國. 2011. 14,991,300. 8,227,102. 1847,981. 3,600,833. 5,896,794. 2,779,719. 1,384,145. 1,114,472. 2010. 14,419,400. 7,321,935. 1684,323. 3,284,473. 5,495,379. 2,548,315. 1,138,262. 1,014,890. 2009. 13,898,300. 5,930,529. 1,361,057. 3,298,636. 5,035,141. 2,619,685. 923,499. 834,060. 2008. 14,219,300. 4,521,827. 1,224,096. 3,623,686. 4,849,208. 2,831,794. 1,052,255. 931,402. 2007. 13,961,800. 3,494,055. 1,238,700. 3,323,807. 4,356,329. 2,582,389. 850,516. 1,049,236. 2006. 13,314,500. 2,712,950. 949,116. 2,902,748. 4,356,761. 2,255,705. 744,959. 951,773. 年度. 資料來源:全球主要國家GDP總值,中國國家統計局, 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gjnd, 筆者自行整理製表。. 貳、中國在外交上的崛起 胡錦濤上臺後,提出「大國外交是關鍵、周邊外交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 礎」的外交戰略基本方針,與過去的戰略方針並無重大差別,而觀察胡溫體制上 台後的外交行為,可以發現中國在睦鄰外交、多邊外交及以歐洲為主的大國外交 上著力甚深。其中,又與周邊國家關係這方面的發展最值得關注,提出「睦鄰、 安鄰、富鄰」政策,並且以多邊與雙邊外交並行。可以說,在面對美國這個交往 對手時,中國在外交手段上保持「韜光養晦」;而面對次於美國這樣層級的交往 對象,例如東協各國、中南美洲或是與美國關係出現裂痕的國家等,在手段上則 更加「有所作為」。18. 18. 吳佩霖, 〈冷戰後的中日關係:中國崛起與日本邁向正常國家的觀點分析〉 , (國立政治大學東 18.

(27) 2001年6月15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 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及《打擊恐怖主義、 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 「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這個被稱之為「東 方北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近3018.9萬平方公里,成員國總人口達15.25 億。2011年,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約9.39兆美元。19這是中國第一個促成的 多邊組織,也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政府間組織,成員國包括中國、俄羅斯、 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及烏茲別克等6個國家。另外尚包括蒙古、巴基斯坦、 伊朗、印度、阿富汗等5個觀察員國,以及白俄羅斯、斯里蘭卡和土耳其等3個對 話夥伴國。「上海合作組織」創立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該組織內的和平、安全與穩 定,打擊「三股勢力」20、毒品及走私等非法交易。並認知當前的國際安全必須 建立在各國平等、互信、互利及合作的基礎上,藉由每年定期舉行的元首峰會、 總理會議、外交部長會議及不定期舉行的國家協調員會議、各部門領導人會議形 成組織運作機制。21上述成立宗旨話雖說得漂亮,國際間普遍認為,這個組織的 成立,很明顯的就是站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的相對面,中國在崛起後冀圖與 俄羅斯藉一個新興的軍事政治集團力量,與西方陣營互別苗頭並適時發揮區域的 影響力。22 2004年11月29日中國與東協在寮國首都永珍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 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朝推動成立自由貿易協議區(東協十加一)的方向邁 進。為達到2010年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物流零關稅的目標,雙方決定自2005 年開始,針對部分貨品開始協商免稅,再逐漸擴大到2010年時達到全面免稅的目 標。中國與東協關係的締結,促使日本與韓國的邊緣化危機感,也宣佈將自2005. 19. 20 21. 22. 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頁 40。 張根海, 〈「上海合作組織」區域合作機制:一個新的視角〉 , 《學術論壇》 (南寧) ,第 9 期(2012 年),頁 53-54。 所謂三股勢力是指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 背景資料:上海合作組織,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2/04/c_113902041.htm, accessed March 9, 2014. 莊國平, 〈上海合作組織接納阿富汗 美「中」交鋒中亞〉 , 《青年日報》 ,101 年 6 月 19 日,版 A7。 19.

(28) 年起,將與東協十國協商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東亞自由貿易區十加三(中 國、日本及南韓等三國)的起步。23到了2010年,中國與東協各國達成區域內貨 物全面零關稅的目標,形成規模為全球人囗數最多,開發中國家最大的自由貿易 區。 在大國外交的方面, 面對來自美國「中國威脅論」的戰略防堵,中國以化 被動為主動,化口號為行動的戰略方針,一方面力求維持與美國的穩定關係,以 減少在利益矛盾下所產生的的衝突;另一方面,對於美國積極的在亞洲重新布局, 中國的因應之道是積極與美國之外的各大國推展關係,尤其是與俄羅斯建立具有 準軍事聯盟性質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實行對美國的「制衡」戰略。特別是美國 在2009年歐巴馬政府宣示「重返亞洲」後,不但接連與亞太各國密集的軍演、在 澳洲佈署海軍陸戰隊、增加西太平洋國家的軍售、強化其海空軍力,更將軍事預 算投資重點置於亞太地區,在在都帶有瞄準中國之勢。 美國的宣示重返,造成了中國的警覺,不但習近平在2013年全面接班後出訪 的首站即是俄羅斯,並宣佈建立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意圖抵銷美國重返 亞太後的戰略衝擊; 245月底更穿梭美國的後院-拉丁美洲,並與墨西哥、千里 達及哥斯大黎加等三國簽署合作協議,等同宣示中國在掌握世界能源主導權方面 具有重要的地位,大有「再平衡」拉丁美洲之勢; 256月更大方的應邀訪美與歐 巴馬晤談,並提出「新大國關係」,展現出國力強盛後大國從容的自信,以及在 應對國際事務上更高與更大的影響力; 269月出訪中亞土庫曼、哈薩克、烏茲別 克和吉爾吉斯等四國,除了促進上海合作組織的合作機制,更強化能源合作的共 識,展現出全方位的外交思維;27除了將觸角伸向美國的後院外,中國也不忘向 鄰近國家遞出橄欖枝。2013年10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出訪越南,與越南總理阮晉. 23. 24 25 26 27. 葉自成, 〈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交戰略的幾點思考〉 , 《世界經濟與政 治》 (北京) ,第 1 期(2000 年),頁 5-10。 樊廣志, 〈中共拉攏俄國致力戰備 亞太安全添變數〉 , 《青年日報》 ,102 年 4 月 17 日,版 A7。 鄧中堅,〈習近平再平衡拉美〉 ,《聯合報》 ,102 年 6 月 11 日,版 A14。 〈習近平:新型大國關係『一山可容二虎』〉 ,《聯合報》 ,102 年 6 月 9 日,版 A3。 〈習近平出訪中亞〉 ,《聯合報》,102 年 9 月 4 日,版 A13。 20.

(29) 勇達成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共識,除了強化雙邊貨幣、經貿與投資 合作以及成立中、越工作小組外,更宣示共同開發越南北部灣口外海。28 眾所周知,中、越兩國兩國除了有領土主權爭議,更有著嚴重的經貿問題, 越南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237美元,29此次中、越雙方的友好合作聲明,代表 著中國長期以來對越南以鴨子滑水式的談判交涉有了具體的結果。這顯示了即使 美國在面對中國這個新霸權提出了「重返亞洲」或「再平衡」的戰略方針,以全 方位的圍堵之勢以圖維持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與獨霸的地位,中國也能夠以 其外交及經濟影響力,力破美國重重圍堵之勢。事實上,若時間倒推30年,美國 不需要花這麼大的力氣來面對中國,中國也沒有這麼雄厚的本錢與資源來應對, 美國的重返亞洲顯而易見的是針對中國而來,這反卻突顯了中國崛起的事實,崛 起後的中國在國際外交上,已是美國不能再輕忽的角色。. 參、中國崛起在軍事領域的表現 隨著經濟高速的成長,中國的軍事能力也同時有了飛躍式的變化,同時也讓 中國從一個純陸權國家,漸而走向海權國家。解放軍的建軍思維,從「小米加步 槍」的八路軍思維,演進成「人民戰爭」的總體戰思維,到進入現在跨島鏈的遠 洋「藍水海軍」的海權思維,讓解放軍從破舊落後走向科技戰爭。加上國防預算 每年平均以二位數百分比成長,預算規模已達世界第二。30(如表2-4)除了常備 部隊的驚人發展,中國另在太空科技方面也出現傲人的成就,不僅接連發射載人 太空船,更將預備設立太空站。31 28. 29. 30. 31. 李克強與越南總理阮晉勇舉行會談,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0-13/5373595.shtml, accessed March 12, 2014. 越陸貿易逆差 達 237 億美元,中央社,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170288-1.aspx, accessed March 11, 2014.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 《中華民國 102 年國防報告書》 , (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民國 102 年) ,頁 44-46。 英媒:中國發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BBC 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3/06/130612_press_china_shenshi.shtml, accessed March 12, 2014. 21.

(30) 表2-4:中國國防預算(2004至2013年)(單位:人民幣億元). 年度. 預算總額. 增長率%. 佔財政總支出%. 折合美元(億). 2004. 2,200.0. 15.3. 7.7. 262.4. 2005. 2,476.0. 12.5. 7.3. 302.2. 2006. 2,979.4. 20.4. 7.4. 381.5. 2007. 3,555.9. 19.3. 7.1. 482.4. 2008. 4,182.0. 17.6. 6.7. 572.9. 2009. 4,951.1. 18.5. 6.5. 725.8. 2010. 5,335.0. 7.8. 5.7. 796.3. 2011. 6,027.7. 13.0. 5.5. 956.0. 2012. 6,703.7. 11.2. 5.3. 1,064.0. 2013. 7,201.7. 7.4. 5.2. 1,163.4. 資料來源: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 《中華民國102年國防報告書》 , (臺北:中華 民國國防部,民國102年) ,頁44,筆者自行整理製表。. 由於其國防預算與龐大隱藏性經費遠超出其防禦所需,且戰略意圖不明,使 中國被美國視為潛在而首要的威脅。事實上,中國自1990年代起,即一直維持非 常可觀的國防支出,根據Global Security在2011年的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的 軍費支出排名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322013年4月中國發表《中國武裝力量的多 樣化運用》國防白皮書,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為中共加強國防 建設之目的。中國雖稱不侵略不擴張等宣傳之作為,刻意消除伴隨著中國崛起而 來的「中國威脅論」之疑慮,33但是不透明的軍費預算以及非民主的政治體制,. 32. 33. “World Wide Military Expenditures – 2011,” Global Security,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spending.htm, accessed March 11, 2014.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 《中華民國 102 年國防報告書》 , (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民國 102 年) ,頁 43。 22.

(31) 反倒加深了世界對中國崛起的疑慮。 「中國威脅論」之所以會影起這麼大的反響, 其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近年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國際競爭力增強,憑藉著其經濟 上的成就而投入於國防建設,使西方和亞太周邊國家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因而心 存芥蒂;另外,中國以發展航空母艦、隱型戰機等具體作為,使得西方國家明顯 察覺一個崛起的強權預主導區域事務強烈的企圖心。34而這其中,中國一直以建 構強大的軍事武力,做為其涉足國際事務的籌碼與後盾。. 一、陸軍軍事能力 由於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長的國界線,總長度約2萬2千餘公里,更有著世界最 多的陸地邊境鄰國,共與14個國家邊界相接壤,35這使得它需要一支龐大的戰略 常備部隊以及邊界守備軍,即使經歷多次的裁減,解放軍陸軍仍擁有著近125萬 的兵力,36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武裝力量。它除了正大幅進行地面部隊現代化、機 械化與扁平化,也進行組織調整及裝甲、防空、陸航、陸空協同與電子戰等科技 化組訓,以強化整體打擊、防護及指通能力。37當前解放軍正朝向擴建14個師級 或旅級快速反應部隊的目標邁進,使其能夠針對事端快速反應和擁有更強大的遠 端投射能力,其中包括3個空降師、2個兩棲步兵師、2個海軍陸戰旅和7個特種作 戰大隊。38 為了確保快速反應部隊具備足夠的火力,解放軍也大量購買了A-100和WS-2 等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有效射程可達100-200公里。39解放軍地面部隊已由「地區 防衛向跨地區機動作戰」的方向轉變,並努力提升「空地一體化作戰、遠程機動 34 35. 36. 37. 38. 39. 文馨, 〈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 ,《中共研究雜誌》,第 8 期(1995 年),頁 67。 中國與鄰國邊界問題現狀:約 90%陸地邊界已劃定,搜狐新聞網, http://news.sohu.com/20050831/n226833010.shtml, accessed March 12, 2014.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 《中華民國 102 年國防報告書》 , (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民國 102 年) ,頁 51。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 《中華民國 102 年國防報告書》 , (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民國 102 年) ,頁 51。 西方評解放軍:陸軍發展全域機動 空軍轉向進攻,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8/content_7384189.htm, accessed March 12, 2014. 西方評解放軍:陸軍發展全域機動 空軍轉向進攻,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8/content_7384189.htm, accessed March 12, 2014. 23.

(32) 作戰、快速打擊和特種作戰」的能力。而為能夠提升快速打擊的能力,解放軍陸 軍積極加速攻擊性武器裝備的性能提升,例如在攔截阻擊的武器系統上,遠程多 管火箭一直是解放軍陸軍的一個重點項目。 40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射程最遠的 WS-2「衛士」多管火箭,射程可達200公里以上;而提升型的WS-2D其射程更達 350-400公里以上,遠勝於美國的HIMARS、MRLS,或是俄羅斯的「龍捲風」 (Smerch)多管火箭系統。41更重要的是,此型多管火箭有著體積小、速度快的 優勢,一旦交戰,以現今俄羅斯的防空飛彈系統根本無法攔截,即使佈署最先進 的S-400「凱旋」防空飛彈系統,以飛彈來攔截火箭亦有著不符成本的顧慮。 2011年初,由中國自行研製的武直-10式攻擊直升機正式在珠海航空展中現 身,除展現強大的反坦克、反登陸能力外,也等同向外界展現大陸近年來不斷提 升的自主國防工業實力。據瞭解,該型攻擊直升機已配發部隊,正式進入陸軍的 戰鬥序列。42 除此之外,目前解放軍擁有2500-3000輛96式,以及至少600-800輛的99式戰 車。這兩型戰車年產量至少200輛,甚至高達400-500輛。43近20年來,北約國家 戰車報廢與新增的比例大約為15比1,而中國的比例則是1比1,也就是說,中國 現役的戰車總數從未低於8000-10000輛。44即便在性能上仍與歐美各國有一段差 距,但機械化作戰有時質量的不足,尚可由數量上來取得優勢,加以中國的戰車 出廠年分較之西方國家為新,數量更有著巨大的優勢。使得解放軍陸軍在面對潛 在的領土進犯衝突時,有著數量的絕對優勢與不可小覷的嚇阻能力。. 二、海軍軍事能力 40. 41. 42 43. 44. 林宗達, 《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陸海空三軍暨二砲部隊》 , (臺北:黎明文化出版,民國 91 年) ,頁 91。 蘇武, 〈強龍利爪-不可低估的中國軍事力量〉, 《亞太防務雜誌》 ,第 56 期(2012 年),頁 39。 琿春, 〈武直 10 攻擊直升機〉 ,《亞太防務雜誌》 ,第 56 期(2012 年) ,頁 23。 蘇武, 〈強龍利爪-不可低估的中國軍事力量〉, 《亞太防務雜誌》 ,第 56 期(2012 年),頁 38。 蘇武, 〈強龍利爪-不可低估的中國軍事力量〉, 《亞太防務雜誌》 ,第 56 期(2012 年),頁 38。 24.

(33) 解放軍海軍可以說是軍力提升最快速的軍種,更是未來中國競逐海權國家最 重要依憑。解放軍海軍從毛澤東時期,近岸防禦的「黃水海軍」,演進為近海防 禦的「綠水海軍」 ,一直到1990年代後,由鄧小平與劉華清等「海權派」主導下, 加速艦艇的科技化與大型化,意圖大步走向遠洋,成為真正的海權國家,也就是 「藍水海軍」。邁向遠洋海軍最重要的軍力標誌,即是航空母艦以及大型作戰艦 艇。 2012年9月25日,中國宣佈自烏克蘭購進的前蘇聯未完成航空母艦「瓦良格」 號已經整修完畢,正式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服役,並命名為「遼寧」號。雖 然該艦尚未正式搭載艦載機,也未編成航空母艦戰鬥群(CVBG)出海巡弋,但 已引起極大的關注,因為這是東北亞第一艘能夠搭載傳統固定翼戰機的航空母艦。 45. 自二戰以來,海戰是否能夠取勝,端看雙方誰能奪取並掌握制空權,進而掌控. 制海權,而解決遠洋海軍制空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無疑就是航空母艦,是現代化遠 洋海軍必須擁有的戰略性力量。跟上一個世代不同的是,航空母艦相較之下比戰 鬥艦需要更為複雜的軍事科技、現代化工藝等配合,才可能將戰力發揮的淋漓盡 致。46所以能跨入這個門檻的,始終是屈指可數的少數國家。而為了加速航空母 艦艦載機的佈署與訓練,中國於2013年底開始大量生產自製的殲-15戰機,該型 戰機乃參照俄羅斯SU-33戰機為藍圖自行研改設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已建造 20架殲15艦載機用於測試,47除已開始正式量產外,部分已撥交部隊,正式加入 戰鬥序列。48據美國國防部預測,中國將在未來15年間建造數艘航空母艦,49而 推測建造中的航空母艦將非遼寧艦之滑跳式甲板,極有可能使用平甲板以彈射器 輔助艦載機起飛,顯示殲-15戰機將有可能發展彈射型號,也顯示解放軍海軍將 45. 46 47. 48. 49. 張國城, 〈從現實主義看中國航空母艦的外交和軍事影響〉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 3 期(2013 年) ,頁 138。 區肇威,〈解析遼寧號航空母艦〉, 《亞太防務雜誌》 ,第 55 期(2012 年) ,頁 26。 殲 15 到去年底已產 20 架,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1190151-1.aspx, accessed March 12, 2014. 遼寧艦艦載機 殲 15 量產交付,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312030328-1.aspx, accessed March 14, 2014. 徐兆民譯,安德魯‧艾瑞克森(Andrew S. Erickson)著, 〈美國 2013 年中共軍力報告評析〉, 《國防譯粹月刊》 ,民國 102 年,第 10 期,頁 19。 25.

(34) 繼美國、法國後,世界上第三個操作平甲板式航空母艦的國家。 在水面主作戰艦部分,解放軍海軍研製大型水面艦,源自於1959年仿製前蘇 聯的柯特林級(Kotlin class)驅逐艦進而產生051型「旅大級」驅逐艦,研製能力歷 經約30年磨練後逐漸成長。近20年來陸續研製一系列新艦,計有旅海級(051B 型)驅逐艦、旅洲級(051C型)驅逐艦、旅滬級(052型)驅逐艦、旅洋級(052B) 驅逐艦與號稱中華神盾的旅洋二型(052C型)驅逐艦,以及號稱中華拉法葉的 江凱二型(054型)護衛艦,先後加入中國海軍服役,不僅逐步增強其海軍戰力, 也反映其海軍戰略的轉變。50這除了象徵中國的造艦工藝已臻至成熟,更重要的 指標性意義,是這一艘艘陸續服勤的艦隻,隱約將逐漸編成未來的航空母艦戰鬥 群,為甫成軍的航空母艦預先配置了初步的外、中、內層屏衛。一旦航空母艦戰 力成型,面對東海及南海的領土爭端,甚或是涉足印度洋事務,一個完整的航空 母艦戰鬥群將能有效的發揮其嚇阻的效果。 另外在解放軍海軍的潛艦戰力部分,據美國2013年中共軍力報告指出,中國 除了現役的3艘晉級(094型)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nuclear-powered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 SSBN),另可能有2艘正在建造中。而且只要射程7400公里以 上的巨浪-2型潛射彈道飛彈能有效部署,晉級潛艦就能讓解放軍海軍擁有可恃的 海基核子嚇阻能力。 51在《美國2013年中共軍力報告評析》中指出:「在2012年 一連串的成功測試後,巨浪-2型飛彈已在2013年達成初期戰備,而部署在中國南 海的海南島晉級核子動力彈道潛艦屆時便可從事核武嚇阻巡弋。」在5艘晉級潛 艦全數服役後,預期中共將在「未來10年間開始發展下一世代的唐級(096型) 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52預料這款新型的潛艦將有更佳的靜音效果以及更高 的戰略核武運載量,大大的提升中國核嚇阻能力。此外,中國正在建造4艘改良. 50. 51. 52. 應天行, 〈從近年中國新艦研製看其海軍戰略的轉變〉 , 《全球防衛雜誌》 ,第 319 期(2011 年) , 頁 32。 徐兆民譯,安德魯‧艾瑞克森(Andrew S. Erickson)著, 〈美國 2013 年中共軍力報告評析〉, 《國防譯粹月刊》 ,第 10 期(民國 102 年) ,頁 15。 徐兆民譯,安德魯‧艾瑞克森(Andrew S. Erickson)著, 〈美國 2013 年中共軍力報告評析〉, 《國防譯粹月刊》 ,第 10 期(民國 102 年) ,頁 16。 26.

(35) 型商級(093型)核子動力攻擊潛艦(nuclear-powered attack submarine, SSN) ,而 報告中也指出, 「未來十年內,中國可能開始建造隋級(095型)核子動力飛彈潛 艦(nuclear-powered guided-missile submarine, SSGN) ,屆時可能具備潛射攻陸戰 力。」隋級潛艦不僅具備「更佳的靜音科技」,也能運用魚雷與攻船巡弋飛彈滿 足傳統攻船任務。傳統動力攻擊潛艦方面,《美國2013年中共軍力報告評析》指 出元級(039A型)潛艦數量可能增加至20艘,並擁有水下絕氣動力裝置(AIP)。 53. 這些發展將為共軍海軍提供更多的戰略部署選項,也大幅增進其水下作戰與打. 擊能力。. 三、空軍軍事能力 過去20年來,解放軍空軍的戰力獲得了長足的提升。隨著蘇聯解體與後冷戰 時期的到來,俄羅斯藉著解禁並出口高性能的軍備,以填補國內經濟缺口,解放 軍空軍因此抓住了戰力躍升的契機,從而成為蘇聯解體後最大的獲益者。54 自 1992年中國自俄羅斯購入了第一批的Su-27戰機後,陸陸續續添購了各式新型戰 機,除了換裝第一線部隊外,更投入大量人、物、財力開始航空工業自製的進程, 解放軍空軍可謂正式開始脫胎換骨。目前解放軍海、空軍已擁有超過300架的 Su-27、Su-30和殲11等重型戰機,估計未來數量將高達500架以上。未來仿Su-27 自製的殲-11B戰機將取代全數的殲-8戰機,以及部分的Su-27戰機。依據《亞太 防務雜誌》的統計,解放軍所擁有的重型戰機總數已接近美、俄,遠超過印度與 日本。55 而為了考量應對與美國或是印度發生重大衝突的可能性,解放軍空軍除了發 展殲-11、殲-15、殲-16等第四代戰機外,更致力研發第五代的隱型戰機-殲-20 及殲-31。2011年1月11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茲(Robert M. Gates)訪問北京時, 53. 54. 55. 蘭寧利, 〈赤龍崛起 2011-檢視大陸的海、空軍及太空發展〉 , 《亞太防務雜誌》 ,第 46 期(2012 年) ,頁 15。 林宗達, 《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陸海空三軍暨二砲部隊》 , (臺北:黎明文化出版,民國 91 年) ,頁 193。 蘇武, 〈強龍利爪-不可低估的中國軍事力量〉 , 《亞太防務雜誌》 ,第 56 期(2012 年) ,頁 38。 27.

(36)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當面向他證實,大陸自製的殲-20隱形戰機試飛成功。56這種 外型與美軍最先進的F-22戰機雷同的實驗機,其試飛讓美國及所有西方國家震驚, 除了過度低估中國航太工業能力外,更低估了中國對未來追求優勢兵力的決心。 57. 在殲-20戰機出現後,各國軍事專家甚至認為殲-20戰機是自前蘇聯推出MIG-15. 和Su-27後對美國空權最新的挑戰。美國的中國國防問題專家Richard Fisher及澳 洲的解放軍研究學者Dr. Karlo Kopp等人甚至認為,殲-20戰機將是「game changer」 或是F-35戰機的殺手,破壞了美國和其盟國空軍的現代化計畫。58 另外,中國亦大量購置運輸直升機,研發運-20長程戰略運輸機,做為武力 投射的載具。其中運-20戰略運輸機已於2013年1月26日試飛成功,這標誌著中國 航空工業在研製能力上的重大突破。59因為大型的運輸機的關鍵性指標,是其航 程與載重,而這兩項指標的核心即是發動機的技術,顯示中國航空工業除了能以 逆向工程,摸索出新式戰機的設計脈絡,針對戰略性武器更能開發創新,讓國防 工業全自主而不仰賴他人。運-20這類長程戰略性裝備的擴編,對於未來中國解 決區域領土爭議時有極大的嚇阻性,大型運輸機不但是一個運輸平臺,亦可改裝 成加油機、電偵機、預警機或是反潛巡邏機等多種用途,這除了代表了大陸建立 戰略空軍的第一步,也暗示了解放軍空軍的遠程作戰能力正在提升,同時還有能 力投射重裝的機械化兵力。因為據估計,運-20運輸機最大載重將高達66-70噸重, 優於它的仿製機型俄製IL-76的60噸;運-20滿載航程亦高達5000公里,略勝於美 製C-17運輸機的4600公里。60未來無論面對核心利益衝突,抑或是來自釣魚台、 南中國海或與印度的領土爭議,運-20這樣的長程戰略武器,將能確保中國擁有 更大量、遠距離的投射能力,也象徵著軍事力量的雄厚足以做為交涉的後盾。. 56 57. 58 59 60. 張作錦,〈大國崛起與電焊工〉 ,《遠見雜誌》 ,第 296 期(2011 年) ,頁 6。 蘭寧利, 〈赤龍崛起 2011-檢視大陸的海、空軍及太空發展〉 , 《亞太防務雜誌》 ,第 46 期(2012 年) ,頁 11。 蔡翼, 〈長空利劍 淩空出鞘〉 ,《尖端科技雜誌》 ,318 期(2011 年) ,頁 5。 劉敏, 〈運 20 深度解析-鯤鵬展翅九萬裡〉 ,《全球防衛雜誌》 ,354 期(2014 年) ,頁 72。 劉敏, 〈運 20 深度解析-鯤鵬展翅九萬裡〉 ,《全球防衛雜誌》 ,354 期(2014 年) ,頁 74。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anceling the dt’s) enables us to find the slope dy/dx of the tangent to a parametric curve without having to eliminate... This can be found by replacing y by dy/dx in

The importation should conform to the regulations of "Consolidated List of Conditional Import Items of Mainland China Origin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Import of Mainland

The Tibet controversy involved confrontations of theories and believes in Lasa between a sect of Longshu Buddhism, which derived form India, and zen Buddhism from the China

After the Opium War, Britain occupied Hong Kong and began its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Hong Kong has also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and trading port. In a society

中國春秋時期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in China) (770-476BC).. I am from the state of Lu in the Zhou dynasty. I am an official and over 60 years old. Her name is Yan

She has to face all these life choices by herself, makes her own decisions and face the consequences...I was told the other day that I could not even make an appointment for

“Water control and useful knowledge: river manage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in China, Northern Italy and the Netherland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Global Economic

y Define  clearl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can  simply  be  defined  as  a  rise  in  GDP  or  GDP  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