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印兩國在經貿領域的互助關係

第四章 由合作觀點看中印兩國關係

第三節 中印兩國在經貿領域的互助關係

第三節 中印兩國在經貿領域的互助關係

作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速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國與印度已經互為重要的 經濟夥伴。中國崛起後,兩國經貿關係迅速發展,到了2014年,中國已經成為印 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在2013-2014財政年的前9個月,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達到495 億美元,占印度總貿易額的8.7%。47對中、印兩國而言,深化兩國的合作關係,

46 彭念,「評印度防長安東尼訪華」,http://www.southasiawatch.tw/detail/367/39, accessed April 20, 2014.

47 中國成為印度最大交易夥伴,美國之音,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china-india-trade-20140303/1863387.html, accessed March 28, 2014.

尤其是經貿領域的合作,是符合兩國國家利益的。兩國除了在區域經濟體內共同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外,在能(資)源的合作開發上,基於成本考量,兩國更是有 著強烈的合作動機;而兩國雙邊貿易的特性與產業結構上也有著高度的互補性,

這些都促使中、印兩國不約而同的向彼此靠近。探討中國與印度在經貿領域的合 作關係,可以就以下幾點做深入的分析。

壹、東南亞國家協會

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內共擁有 19 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近 6 兆美元,貿 易總額達 4.5 兆美元,該自由貿易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也是繼歐洲 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之後,全球第三大的自由貿易區。48中國崛起後,成為亞 洲經濟以及市場的火車頭。2001 年 11 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與東協領導 人會議上,中國和東協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2002 年 11 月,在第六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東協 10 個 成 員 國 的 領 導 人 共 同 簽 署 了 《 中 國— 東 協 全 面 經 濟 合 作 框 架 協 議 》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決定到 2010 年建成中國-東協自由 貿易區;2003 年,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TAC),與東協各國更深化了合作關係。這不僅強化 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間對話與合作機制,更代表與各國間相互成為互利互惠的戰 略夥伴。2010 年 1 月 1 日,中國對東協的平均關稅從 9.8%降至 0.1%,東協自由 貿易區成立。49於此同時,中國與韓國、日本以 10 加 3 的模式加入自由貿易區。

2005 年 12 月,在馬來西亞吉隆玻召開的第 1 屆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 EAS),宣言中指出期望在涉及共同利益與安全的政經議題上,促成東亞各國更

48 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機遇與挑戰共存,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01/content_12734038.htm, accessed March 28, 2014.

49 背景資料: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31/content_12735266.htm, accessed March 28, 2014.

廣泛的對話機會,東協與中、日、韓、紐、澳、印的東協加 6 架構於是成形。

東協加六的主要在藉由納入澳洲、紐西蘭和印度的資源及市場,形塑一個更 強大而廣泛的經濟合作架構-「東亞綜合經濟夥伴」(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in East Asia, CEPEA),以此深化東亞地區的經濟整合、縮減各國的發 展差距,並使各會員國在未來數十年間享有永續發展所帶來的利益。50現階段東 協加 6 自貿協定規劃於 2015 年前完成,其最主要原因,是配合東協經濟共同體 預定在這一年掛牌成立。倘若東協 10 加 6 啟動後,將能減低東亞對歐美傳統出 口市場的依賴,提振亞洲發展中國家間貿易投資,進一步將全球經濟重心移轉到 亞洲。51這顯示中、印兩國在衝突與矛盾尚未全部化解的此時,尚能夠以較為務 實、前瞻的思維,將爭議暫時擱置,共同的面向兩國最大公約數-經貿發展前進,

藉由經貿上高度的互補性,先後加入區域國際組織,以期藉著經濟為紐帶,深化 經貿合作的層面。

貳、能(資)源開發與合作

為了確保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與印度都同時將關注的焦點放在確 保能源安全的問題上。也由於兩國多次為了能源問題在國際間惡性競爭,加劇外 交或經濟資源的不必要消耗,使得兩國政府也開始關注在能(資)源上合作的可 能性。52中國與印度雖均屬資源大國,各自也都有產油,但兩國國內石油產量均 趕不上經濟成長需求(參見表 4-3),使得兩國對能源進口需求若渴。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m, BP)在 2010 年的統計,中國與印度 2009 年的石油產量,相較於 2008 年分別減產了 2.8%及 1.8%,但需求量卻分別 增加了 6.7%及 3.7%, 預估至 2020 年,中國的石油每日需求量將增長至 11600

50 東協加六,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www.aseancenter.org.tw/ASEAN6.aspx, accessed March 28, 2014.

51 東協 10+6 自貿區協議啟動談判,聯合新聞網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74118, accessed March 28, 2014.

52 馬加力,《崛起中的巨象-關注印度》,(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年),頁 225。

千桶,印度也將達每日 3600 千桶;到了 2035 年中國更將增加至 16900 千桶,印 度則增加至 4700 千桶。53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估計,

到了 2020 年中、印兩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分別高達 77%和 92%。54依據印度官 方估算,迄至 2010 年印度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 75%,以每桶石油價格上漲 5 美元為例,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將下滑 0.5%,通貨膨脹率上升 1.4%。換言之,

能源已經成為影響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正如印度總理辛格所言:「能源安 全已經成為僅次於糧食安全的嚴重問題。」55而印度德里大學研究能源安全以及 中國問題的專家馬杜‧巴拉(Madhu Bhalla)亦曾言:「我們把中國看作為一個 非常重要的國家,雖然中國和印度是經濟上的競爭對手,但我們必須在某些方面 進行合作。」56

表4-3:中印兩國石油產量及需求量(2004-2012年)(單位:千桶/日)

資料來源: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 2013 年 6 月,

http://www.bp.com/content/dam/bp/pdf/Statistical-Review-2012/statistical%20review%20 of%20world%20energy%202013-Chinese.pdf, accessed March 28, 2014.

53 李渤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能源合作模式》(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 年),頁 61-62。

54 馬加力,《崛起中的巨象-關注印度》,(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年),頁 228。

55 馬加力,《崛起中的巨象-關注印度》,(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年),頁 225。

56 李渤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能源合作模式》,(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 年),頁 246。

年度 國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中國

產量 3,441 3,662 3,720 3,742 3,814 3,805 4,077 4,074 4,155 需求量 6,738 6,944 7,439 7,823 7,947 8,229 9,272 9,750 10,221

印度

產量 819 734 837 809 809 796 873 903 894

需求量 2,556 2,606 2,737 2,941 3,077 3,237 3,319 3,488 3,652

由於中、印兩國在國際能源的激烈競購,造成兩國在能源採購的成本大幅上 升,兩國可以說都沒有討到任何便宜。因此,雙方都認識到對話與合作的重要性。

2005 年 4 月,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印,兩國政府發表了《聯合宣言》,雙方同意在 節能與能源安全領域進行合作,這包含了兩國可以共同探勘、開採第三國石油及 天然氣資源。578 月初,印度一個工作小組訪問了中國,探討與中國國營企業共 同在第三國收購資產。12 月,中石油與印度 ONGC 公司就聯合以 5.78 億美元收 購加拿大最大的的石油公司 Petro-Canada 在敘利亞的油氣田 37%的股份。582006 年 1 月,時任印度石油與天然氣部長的艾亞爾(Mani Shankar Aiyar)率領印度 天然氣代表團訪問中國。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了 5 份有關加強雙方石油及天然氣 合作的協議,包含了兩國在能源資訊共用、強化能(資)源開發,以及加強在非 傳統油氣資源方面的合作共識,59這促成了同年 8 月,中石化與印度 ONGC 公司 再次合作,以大約 8 億美元的價格,共同收購了哥倫比亞 Omimexde Colombia 公司油田 50%的股權,兩國各持有該公司 25%的股權。60

此外,中國與印度在中亞地區的能源合作也有突破性的進展。作為油氣蘊藏 量僅次於中東地區的中亞地區,為中、印兩國長期仰賴海運的原油來源提供了另 一個較為安全的供輸選項,印度甚至將目光投注在裏海能源管道的建設上,印度 石油天然氣公司甚至表示,有意參加中國與哈薩克間石油管道的鋪建。612004 年 9 月,印、巴兩國討論了修建從伊朗經巴基斯坦到印度的跨國天然氣管道的合作 議案,對印度而言,這個議案最大的窒礙即在於管線必須過境巴基斯坦,使能源 的安全供應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為此,印度甚至設計了一條避開巴基斯坦以及 阿富汗,而經過中國新疆再至印度的替代路線,對印度而言,考量到中、巴兩國

57 印度概況,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rdzt/content_2406064_4.htm, accessed April 26, 2014.

58 李渤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能源合作模式》,(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 年),頁 274。

59 印度石油部長訪華前表示中印應加強能源合作,人民網,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42773/4012499.html, accessed April 26, 2014.

60 李渤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能源合作模式》,(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 年),頁 275。

61 余建華,〈中南亞能源政治博弈中的大國競合〉,《外交評論》(北京),第 5 期(2011 年),頁 22。

間關係的密切,中國的加入將有助於確保這條管線的能源供輸安全。622005 年,

印度舉辦亞洲石油經濟合作部長圓桌會議,邀請中國參加。會議中,亞洲各主要 石油消費國包括中國、印度、南韓及日本一致同意,面對石油溢價與能源安全問 題,將採取一致的應對立場。2006 年 12 月,中、美、印、韓、日五個能源需求 大國的能源部長在北京舉行能源合作會議,共同探討如何維護能源安全以及國際 能源市場的穩定,以期達成多邊的合作而非競爭的關係。63事實上,除了中亞地 區以外,印度也甚為重視中、印、俄三國在能源議題上的合作。2002 年 11 月,

印度學者在中、印、俄三邊學者論壇第二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了開展三邊能源合 作的建議後,此後三國政府也益加重視能源合作與對話。642010 年 11 月,中、

印、俄三國外長在武漢舉行的第 10 次會晤時重申,要確保能源穩定的供應以及 價格的平穩。2011 年,中、印、俄三國甚至提出了 5 個從俄羅斯途經中國再至 印度的輸油管道鋪建的建議方案,這些方案一旦進入實質運作,將建構出世界上 最大的區域能源運輸體系。65正如印度前石油與天然氣部長艾亞爾所說:「中、

印兩國在能源方面是合作大於競爭的」。66

除了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外,中、印近年來也開始共同開發印度洋所蘊藏的資

除了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外,中、印近年來也開始共同開發印度洋所蘊藏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