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R:Item 987654321/634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IR:Item 987654321/6347"

Copied!
1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學位論文. 國小教職員規律運動意圖模式之驗證性研究. The Confirmatory Study on the intended model of the staff in elementary school doing the regular exercise. 研 究 生:許瑞陽 指導教授:黃彥翔博士.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 月. 臺中市.

(2) 論文名稱: 國小教職員規律運動意圖模式之驗證性研究 總 頁 數 :120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 究 生 :許 瑞 陽 指導教授: 黃彥翔博士. 摘. 要. 本 研 究 以 Ajzen (1985) 所 提 出 的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為架構,建構「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模式」,探討影響國 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因素。本研究以「規律運動行為意圖」為研究工具, 以隨機抽樣方式選取嘉義縣 28 所國小後,再以便利抽樣方式針對校內教師進行問 卷調查。本研究共發出 400 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後,回收有效問卷 263 份,有 效回收率為 65.8%。回收之資料以驗證性因素分析考驗其建構效度、描述性統計進 行現況分析、獨立 t 檢定與變異數分析響因素檢視研究變項間之差異性,最後再 以結構方程模式考驗研究變項之徑路關係。 本研究發現,不同背景變項之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在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構面上,有顯著差異。從事規律運動的態度、 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間有顯著相關。. 關鍵字:計畫行為理論、規律運動、國小教職員. I.

(3) Title of Thesis: The Confirmatory Study on the intended model of the staff in elementary school doing the regular exercise Name of Institu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Management Graduate date: Jan. 2011 Degree Conferred: M. P. E. Name of student: Hsu, Jui-yang Advisor: Dr. Huang, Yen-Hsia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construt the model of intended regularly exercise behavior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based on Ajzen’s (1985)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hich discusses the fact that influences the staff doing the regularly exercise behavior. To collect data, the “Intention of Regular Exercise Scale” was adopted by which a redomly sampling was applied to draw 28 elementary schools from Chiayi County. With the 28 selected elementary scholls, the convience sampling was then conducted to collect data from 400 teachers. Of the 400 questionnaires, 263 were valid responsed, which corresponding with 65.8% return rate.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es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applied to test construct validit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pplied to explore demomgraphic information, Independent t-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to test the mean differences among studied variables. And the last,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fit of studied mode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emographic variables on attitude toward doing regular exercise,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and behavior intention variables while taking parts in regular exercise. And behavior intention, attitude toward doing regular exercise, subjective regulation,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wa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Key word: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regularly exercis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I.

(4) 謝. 誌. 一篇論文對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說可能像喝一杯涼水般容易,但對離開大 學二十餘載、已讀完研究所四十學分,沒有加薪、考校長的動力,加上每日埋首 公文堆中的我來說,就好比像喝碗燙口的熱粥一般,難以下嚥,沒有勇氣、沒有 毅力是無法完成這學位論文。 每次端起碗來,總覺得燙手,一再地把碗放下,心中總是想「不要喝這碗熱 粥了,反正又不會加薪進爵」 ,所幸有指導教授黃博士彥翔,從不嫌棄我懶散、愚 鈍,總是笑瞇瞇的對我說: 「再撐一下」 ,就是「再撐一下」讓我完成了這篇論文, 喝下這碗熱粥。 研究所同儕們也常常笑著對我說: 「為了校長的尊嚴及班長的骨氣,所以你不 能放棄!」就這樣子在詼諧、逗趣的互動中,一起撐過研究所的修習學分、論文 寫作歲月,也把熱粥搧涼了;洪嘉文處長及導師林房儧教授時時的關心,處處的 關懷,讓我銘感在心,真謝謝黃彥翔主任、林文郎學務長、洪嘉文處長、林房儧 教授、王慶堂教授、黃世杰主任、莊木貴教授、方怡淳助教、博士同學正敏及所 有研究所的同儕們! 以前總聽到在計畫審查及畢業口考中坐在前頭的三位教授,像握了關刀一 般,不揮動幾下,無法顯示自己的功力。但實際與傳說總是那麼不一樣,我遇到 的口考教授真像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般,總在悟空技窮之時伸出援手,度災解厄, 謝謝洪嘉文教授、林文郎教授在百忙之中提供寶貴的專家意見並悉心審閱論文, 於論文口試過程中釜正謬誤,惠賜卓見。 再感謝運管系所有先進的指導與提攜,提供寶貴的專家意見,讓論文問卷得. III.

(5) 以編製完成。嘉義縣接受問卷調查的師長們填寫問卷、接受訪談,沒有你們的協 助,本論文亦難以完成。此外布袋鎮永安國小、水上鄉南靖國小兩校的同事們, 在我進修、撰寫論文期間,主動協助推展校務,分擔我不少的辛勞與煩憂,在此 一併感謝。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在我進修期間給予無限的支持及包容。內人郁真細心 料理家務,照顧我的寶貝分別是就讀大學的鈞凱、高中的智凱、國中的翔雲,格 外辛苦。回首過往,心中充滿感恩,再多、再瑰麗的文字亦難以表達我心中的謝 意與激動,此時的心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虹銷雨霽,彩徹區 明。 祝福研究所的師長、一起進修的同學、所有協助過我的教育先進及愛護我的 朋友們,永遠平安喜樂。謹以論文的完成,來答謝所有關愛過我的人,謝謝!. 願以此論文與大家共享! 許瑞陽. 謹誌. 中華民國 100 年 1 月. IV.

(6) 目 摘. 錄. 要 ............................................................................................................................... I. Abstract.............................................................................................................................II 謝 誌 ............................................................................................................................ III 目 錄 .............................................................................................................................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6 第六節 名詞解釋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小學教師工作現況 ................................................................................ 11 第二節 規律運動 ................................................................................................ 23 第三節 計畫行為理論 ....................................................................................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0 第四節 量表預試分析 ....................................................................................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方法 ................................................................................ 51 第六節 研究流程 ................................................................................................ 5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57 第一節 樣本分佈情形 ........................................................................................ 58 第二節 研究對象對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 意圖之觀點 ............................................................................................................ 60 第三節 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在不同 背景變項之差異性分析 ........................................................................................ 63 第四節 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間皮爾. V.

(7) 森相關分析 ............................................................................................................ 83 第五節 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間模式 適合度檢定 ............................................................................................................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7 第一節 結論 ........................................................................................................ 97 第二節 建議 ...................................................................................................... 10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106 參考文獻 ...................................................................................................................... 107 一、中文文獻 ...................................................................................................... 107 二、英文文獻 ...................................................................................................... 109 附錄一 .......................................................................................................................... 116 附錄二 .......................................................................................................................... 119. VI.

(8) 表目錄 表 2-1. 嘉義縣國民中小學各處組主要行政內容業務劃分原則 .............................. 15. 表 3-1. 從事規律運動態度之衡量項目 ...................................................................... 41. 表 3-2. 從事規律運動主觀規範之衡量項目 .............................................................. 42. 表 3-3. 從事規律運動知覺行為控制之衡量項目 ...................................................... 43. 表 3-4. 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之衡量項目 .............................................................. 44. 表 3-5. 從事規律運動的態度各構面之綜合分數 ...................................................... 46. 表 3-6. 從事規律運動的主觀規範之綜合分數 .......................................................... 48. 表 3-7. 從事規律運動的知覺行為控制各構面之綜合分數 ...................................... 50. 表 3-8. 從事規律運動的行為意圖各題項之綜合分數 .............................................. 51. 表 3-9. 因素負荷量與所需樣本數對照表 .................................................................. 53. 表 4-1. 人口統計變項統計表(N=263)......................................................................... 59. 表 4-2. 受查者對從事規律運度之態度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 61. 表 4-3. 受查者對從事規律運度之主觀規範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 61. 表 4-4. 受查者對從事規律運度之知覺行為控制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 62. 表 4-5. 受查者對從事規律運度之行為意圖的平均數及標準差 .............................. 63. 表 4-6. 不同年齡的填答者與從事規律運動各變項之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 79. 表 4-7. 不同性別受查者在從事規律運動各變項之差異分析摘要表(N=262)......... 65. 表 4-8. 不同學歷的填答者在態度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N=263)..................... 66. 表 4-9. 不同職業的填答者在態度各構面之差異分析摘要表(N=263)..................... 68. 表 4-10. 不同婚姻狀況對從事規律運動各變項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N=263)....... 70. 表 4-11 不同小孩數對從事規律運動各變項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N=263)........... 72 表 4-12. 不同薪資月收入對從事規律運動各變項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N=263)... 75. 表 4-13. 不同健康狀況對從事規律運動各變項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N=263)....... 77. 表 4-14.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填答者對從事規律運動各變項差異分析之結果摘要. VII.

(9) 表 .................................................................................................................................... 81 表 4-15. 國小教職員對於整體架構之相關分析 ........................................................ 83. 表 4-16. 國小教職員對於各變項架構之相關分析 .................................................... 84. 表 4-17. 各變項信度摘要表 ........................................................................................ 89. 表 4-18. 模式之從事規律運動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間結. 構方程模式係數 ............................................................................................................ 91 表 4-19. 整體模型契合度摘要表 ................................................................................ 94. 表 4-20.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 95. VIII.

(10)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8. 圖 2-1. 國民小學行政執掌 .......................................................................................... 13. 圖 2-2. 多屬性態度模式(修改自 Iso-Ahola, 1980)..................................................... 27. 圖 2-3.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Ajzen, 1987) .................................................................... 28. 圖 2-4. 計畫行為理論(引自 Ajzen & Daigle, 2001) ................................................... 33.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7.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56. 圖 4-1. 路徑模型的假設模型路徑模式 ...................................................................... 86. 圖 4-2. 研究結構模式圖 .............................................................................................. 92.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六節,包括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 究問題、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流程、操作性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學不斷的進步,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科技特質影響 下,國人生活型態逐漸走向靜態化,導致身體活動機會顯著 減少。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中發現,慢性疾病已成為 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前幾名,而細究這些疾病的成因可以發 現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身體活動量不足都是這些文明病的主因 ( 行 政 院 衛 生 署,2 0 1 0 ) ,這 些 危 險 因 子,先 是 危 害 國 人 健 康 , 續則無限的耗費國家有限的健保資源。 然而,運動的重要性和益處早已是大家普遍所認同的事 實 , 美 國 保 健 及 服 務 部 門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 S. DHHS, 1996) 整 理 所 有 運 動 與 健 康相關的文獻,指出規律運動在生理方面不只可以促進心肺 耐力、預防心血管、高血壓等慢性病外,在心理方面,還能 降低憂鬱,增進安適感及生活品質的提升,而且對整個社會 而 言,亦 可 減 少 罹 病 率,縮 短 病 程,進 而 減 少 醫 療 費 用 支 出 , 使得社會成本降低。 許 多 研 究 顯 示 規 律 運 動 對 健 康 的 促 進 有 舉 足 輕 重 的 影 響 , 根 據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2 0 0 6 )公 佈 台 灣 民 國 9 5 年 1 5 - 2 4 歲 青少年的主要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 別位於第五位及第七位,顯示慢性疾病已提早在青少年時期. 1.

(12) 發生,而透過規律運動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像是心臟病、 高血壓、糖尿病等,也可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症或是癌症的機 率 , 增 加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對 於 心 理 的 健 康 也 有 正 向 的 影 響 力,可 有 效 的 降 低 壓 力、憂 鬱 、 焦 慮 等 情 形 (Bl air, Kohl, Gordon & Paffenbarger, 1992 ; Bailey&Martin, 1994; Ross & Hayes, 1998)。 儘管運動對健康有如此大的助益,但民眾的運動情形仍 不 如 期 待 。 根 據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國 民 健 康 局 ( 2002) 針 對 台 灣 地 區 15 歲 以 上 國 人 運 動 習 慣 調 查 發 現 , 年 齡 層 15-29 歲 、 30-39 歲 、 40-49 歲 、 50-64 歲 、 65 歲 以 上 男 性 沒 有 規 律 運 動 百 分 比 分 別 為 32.6%、 45.3%、 37.6%、 30.7%、 27.2%; 女 性 分 別 為 4 5 . 8 %、4 7 . 6 %、4 0 . 4 %、3 3 . 8 %、3 8 . 8 %。教 育 部( 2 0 0 6 ) 對各級學校學生運動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各級學校學生有 達 每 週 三 次 的 規 律 運 動 行 為 者 , 國 小 57.8%、 國 中 40.7%、 高 中 25.6%、 大 專 院 校 25.3%, 可 知 每 週 運 動 天 數 隨 著 級 別 的增加而逐次遞減,只有國小部分超過一半之比例,其餘各 級學校學生達此標準者皆不到一半,尤以大專院校學生規律 運動狀況較差。 有鑒於此,行政院衛生署為了鼓勵國人多運動,推廣健 康體能的概念,於民國 的活動主題,民國. 91 年 推 出 「 動 態 生 活 , 邁 向 健 康 」. 94 年 度 更 推 動 「 日 行 萬 步 , 走 出 健 康 台. 灣」系列宣導活動,希望以最簡單、最方便之健走方式,來 帶 動 國 人 之 運 動 風 氣 。 行 政 院 體 育 委 員 會 也 於 9 5 年 推 出「 運 動 人 口 倍 增 計 畫 」, 期 望 擴 增 規 律 運 動 人 口 , 讓 運 動 成 為 國 民 生活的一部分,提高國民的生活品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 0 0 6 )。 由 此 可 見 , 政 府 當 局 對 國 人 的 健 康 體 適 能 已 相 當 重. 2.

(13) 視。 Blair, Kohl, Gor don & Paffenbarger (1992) 指 出 規 律 運 動可有效的影響人類的身體系統,並且對人類的健康提供許 多利益。運動除了可預防疾病、延長壽命外,對於心理的健 康也有正向的影響,許多研究指出規律的運動可有效的降低 壓 力 、 憂 鬱 、 焦 慮 等 情 形 ( 賴 炫 政 , 1999; Nieman, 1998; R o s s & H a y e s , 1 9 9 8 ), 並 且 對 於 自 尊 與 自 我 概 念 亦 有 顯 著 的 影 響 ( C a l f a s & Ta y l o r, 1 9 9 4 ) 。 近年來由於社會快速變遷及少子化的現象,教育工作除 了講究團體教學品質,還要兼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更要發展 學生的多元潛能。因此,現今的教師工作負荷量愈來愈大, 進 而 造 成 教 師 極 大 的 壓 力;Kyriacou (2001) 認 為 教 師 是 目 前 許多工作中,壓力較大的職業之一。由於工作具有特殊性、 教 師 對 教 育 工 作 的 成 敗 具 有 關 鍵 地 位 , 因 此 教 育 目 標 的 達 成,皆有賴於教師的努力,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相對的 造 成 教 師 的 精 神 壓 力 增 加 ( 陳 素 惠 , 2 0 0 5 )。 目 前 國 內 課 程 改 革及教改實施,都是由上而下執行,甚少詢問一線教師的意 見與可行性。加上現在家長過度放縱孩子,並將孩子的一切 交由老師教導,而完全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嚴重的家 長有時會以自我的意識介入學校教育,使得教師的痛苦指數 年年升高,教師社會地會年年低落。許多研究認為,長期處 在工作壓力下會因壓力過大而造成其他併發症的產生,導致 個 人 無 法 有 效 因 應 工 作 的 壓 力 。 小 學 教 育 為 所 有 教 育 的 基 礎,國小教職員們更是孕育國家未來主人翁的重要關鍵。 A j z e n 於 1 9 8 5 年 提 出 計 畫 行 為 理 論,在 過 去 2 0 多 年 來, 許多研究者運用此理論來預測、解釋人類的行為意圖與實際. 3.

(14) 行為。影響個人行為意圖的主要因素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 覺行為控制等三個變項,其中在態度行為信念及結果評價的 交乘積和所構成,主觀規範為規範信念及依從動機的交乘積 和所構成,知覺行為控制則為控制信念所構成。而在. 1991. 年 , A j z e n 將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之 變 項 增 加 了 「 知 覺 力 量 」, 提 出 了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應 為 控 制 信 念 與 知 覺 力 量 的 交 乘 積 和 所 構 成,因而形成了完整的計畫行為理論模式。過去的研究中, 諸多例子顯示,計畫行為理論成功的應用於各種行為的研究 諸 如 運 動 (Hausenblas, Carron & Mack, 1997)、 醫 藥 (Frost, Myers & Newman, 2001)、 休 閒 (Hrubes & Daigle, 2001)、 行 銷 ( K a l a f a t i s , P o l l a r d , E a s t , & Ts o g a s , 1 9 9 9 ) 等 領 域 得 到 良 好 的 效 力 (Cunningham & Kwon, 2003)。 國內外目前尚無使用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及驗證與國小 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有關之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預期 透 過 此 理 論 試 圖 以 Ajzen (1991)的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為 基 礎 , 來 探討及瞭解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之因素,並以 嘉義縣國小教職員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希望藉由研究結果 能提供相關單位對於推行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活動宣導 之健康促進計畫時參考之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有下列四項研究目的: 一、探 討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職 員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之 態 度、主 觀 規 範 、 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之現況。 二、探討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 4.

(15) 行為意圖在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性分析。 三、驗證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 行為意圖間模式適合度檢定。.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 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之現況為何? 二、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 意圖在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為何? 三、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 意圖間之相互影響觀系及模式適適度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ㄧ、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職員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問卷 調查的方式,瞭解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參與運動之概況,及瞭 解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教 職 員( 性 別 、 職 稱 、 教 育 程 度 、 婚 姻 狀 況 、 家庭子女數等)在從事規律運動的行為、意圖、態度、主觀 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之差異與關聯情形,其他可能影響本研 究之前因後果變項如:醫療背景、生活習慣、休閒行為等部 在本研究範圍之內。. 5.

(16)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力求研究架構周延完整,研究流程明朗流暢, 在研究方法上亦要求客觀嚴謹,整個資料之收集與分析也力 求詳實充分與科學。惟,本研究仍有若干因素造成本研究之 限制,導致無法臻於完善,茲說明如下: 1. 本 研 究 僅 針 對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進 行 調 查 , 因 此 , 所 得 之 研 究結果並無法推論於其他地區之國小教師。 2.. 本 研 究 之 重 要 變 數: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行 為、意 圖、態 度 、 主 觀 規 範、知 覺 行 為 控 制 皆 為 態 度 問 題 的 衡 量,大 多 基 於 受 訪 對 象 的 主 觀 判 斷 與 認 知,因 此 所 蒐 集 之 資 料 深 受 填 答 者 之 合 作 意 願、價 值 觀 及 對 問 題 本 身 的 瞭 解 程 度 等 因 素 所 影響。. 3.. 本 研 究 僅 針 對 從 事 運 動 的「 行 為 意 圖 」進 行 驗 證 及 分 析 , 至 於 是 否 會 產 生 實 際 的 「 行 為 」, 則 受 限 於 研 究 時 間 , 因 此無法進行持續的追蹤了解。. 第五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除了包括文獻探討之外,並以問卷調查法進行, 以 達 成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 研 究 的 流 程 如 圖 1-1 所 示 , 本 研 究 後 續的各流程內容如下所示: 一、文獻探討 蒐集國內外之小學教師工作現況、規律運動與計畫行為 理論相關文獻予以分析彙整,作為本研究理論之基礎,以及 蒐集相關行為意向之文獻等。. 6.

(17) 二、實證研究對象分析 本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職員為實證研究對象,故先進行 背景分析與現況瞭解,以利發展適當的量表。 三、題項發展 本研究運用的量表主要以計畫行為理論所發展之國小教 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向之量表,其題項則依據文獻探討 之結果修訂發展之。 四、問卷之修正與預試 編 製 與 修 訂 之 前 述 量 表 進 行 預 試,並 經 專 家 學 者 審 核 , 以求該量表有較高的適切性與完整性。 五、量表定稿 預試完成後,將回收之問卷進行信、效度分析,並進行 量表最後的修訂。 六、實地測試 本研究實地測試調查樣本之選取,採立意抽樣的方式進 行問卷施測。 七、資料分析結果 將 調 查 所 回 收 之 有 效 問 卷 資 料 進 行 整 理 , 並 以 SPSS for Wi n d o w s 1 8 . 0 版 及 L I S R E L 8 . 7 2 版 之 統 計 軟 體 , 進 行 適 當 的 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八、論文結論與建議 針對資料分析後所得到的統計結果進行現況之解讀,並 予 以 歸 納 做 成 具 體 的 結 論 及 建 議,最 後 完 成 論 文 撰 寫 的 工 作。. 7.

(18) 研究動機 相關文獻探討 確定研究目的與 待答問題 建立研究架構並 提出研究假說 文獻探討. 小學教師 工作現況. 規律運動. 研究設計 問卷施測 資料分析結果 論文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流程圖. 8. 計畫行為 理論.

(19) 第六節. 名詞解釋. 一、規律運動 所謂的規律運動,意指每週利用閒暇時間,從事同樣運 動項目或不同運動項目,三次或三次以上,每次二十分鐘以 上之運動行為。 二 、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由. Fishbein 與. Ajzen (1975) 所 提 出 的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發 展 而 來 。 Ajzen 在 1985 年,針對影響自我意志控制的因素,將理性行為論的缺失加 以 修 改 提 出 了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 並 增 加 了 「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變 項,使 其 能 用 來 解 釋 非 個 人 意 志所控制之行為能更有效的解釋和預測;計畫行為理論認為 個人的行為意圖,且是由三個重要因素所共同決定的,一是 屬於個人本身內在的因素,採行某項行為的態度;一是屬於 個人外在的因素,影響個人採行某項行為的主觀規範;另一 則是屬於時間與機會的因素,即對於知覺完成某行為難易程 度的知覺行為控制。 三 、 行 為 態 度 ( A t t i t u d e t o w a r d t h e b e h a v i o r , AT ) 指個人對於從事規律運動所預期獲得正向或負向結果的 知覺評估。 四 、 主 觀 規 範 (Subjective Norm, SN) 指 個 人 對 於 重 要 參 考 對 象( 他 人 或 團 體 ), 對 於 應 不 應 該 從事規律運動所給予正面支持或負面反對的社會壓力認知。 五 、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 指個人對於從事規律運動所知覺到困難或容易程度的主. 9.

(20) 觀評價。 六 、 行 為 意 圖 (Behavioral Intention, BI) 本研究指個人未來三個月對於從事規律運動的可能性及 想要從事規律運動的主觀判斷。 七 、 認 知 (cognitive) 指個人經由意識活動而對事物有所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 程 ( 張 春 興 , 1 9 9 9 )。 八 、 情 感 (affective) 個人對情緒、感情等心理歷程中會對針一種事物產生肯 定 或 否 定 、 好 壞 等 情 緒 的 判 斷 ( 張 春 興 , 1 9 9 9 )。 九 、 行 為 (behavior) 個 人 對 人、事、物 所 採 取 的 行 動 ( S e a r s , P e p l a u , a n d T a y l o r , 1991)。. 1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國內外相關文獻,以對本研究有關主題有 更深入的了解,以作為實證研究的理論依據。本章共分為三 節,第一節為小學教師工作現況;第二節為規律運動暨相關 研究;第三節為計畫行為理論暨相關研究。. 第一節. 小學教師工作現況. 一、國民小學行政組織編制 依據國民教育法及其施行規則中表示,學校行政組織在 編製方面,國民中小學一般均置校長一人總理校務,並視學 校規模大小,斟酌設若干處室,各處室再分設若干組,分別 管 理 統 籌 學 校 各 事 務 ( 謝 文 全 , 1 9 9 8 )。 教 育 部 於 1 9 9 9 年 修 正「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十七條:根據國民小學及國民 中學之行政組織,除依國民教育法第十條、國民小學與國民 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工額編制標準及其他相關法令之規定 外,得參照下列各款辦理: (一)十二班以下者,設教導、總務二處及輔導室或輔導教 師。教導處設教務與訓導二組,必要時得置資訊教師。 (二)十三班至二十四班者,設教務、學務、總務三處及輔 導室或輔導教師。教務處設教學、註冊、資訊三組;學 務處設訓育、體育、衛生三組;總務處設文書、事務二 組。 ( 三 )二 十 五 班 以 上 者 , 設 教 務 、 學 務 、 總 務 三 處 及 輔 導 室 。 教 務 處 設 教 學、註 冊、設 備、資 訊 四 組;學 務 處 設 訓 育 、. 11.

(22) 生活教育、體育、衛生四組;總務處設文書、事務、出 納三組;輔導室得設輔導、資料二組。 2 0 0 9 年 修 正 公 布 「 國 民 教 育 法 」, 第 十 條 : 國 民 小 學 及 國民中學,視規模大小,酌設教務處、學務處、總務處或教 導處、總務處,各置主任一人及職員若干人。主任由校長就 專 任 教 師 中 聘 兼 之 ,職 員 由 校 長 遴 用 , 均 應 報 直 轄 市 或 縣 ( 市 ) 主管教育行政機構核備。 二、國民小學行政職掌 學校是以校長為領導中心,配合各處室主任、組長等人 員負責處理學校行政及相關教學等業務的運作與管理,教師 負責教學,所架構出的一個學校行政體系。而就工作性質而 言,校長、主任、組長等行政人員,處理與學校運作有關之 各項行政事務及教學,並協助與支援教師的教學工作。依據 教 育 部( 2 0 0 4 )國 民 教 育 法 施 行 細 則 修 正 條 文 第 十 四 條 規 定 ,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各處、室掌理事項,得參照下列各款辦 理: (一). 教務處:課程發展、課程編排、教學實施、學籍管 理、成績評量、教學設備、資訊與網路設備、教具圖 書資料供應、教學研究、教學評鑑,並與輔導單位配 合實施教育輔導等事項。. (二). 學務處: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生活教育、體育衛 生保健、學生團體活動及生活管理,並與輔導單位配 合實施生活輔導等事項。. (三)總務處:學校文書、事務、出納等事項。 ( 四 )輔 導 室( 輔 導 教 師 ) :學 生 資 料 蒐 集 與 分 析、學 生 智 力 、 性 向、人 格 等 測 驗 之 實 施,學 生 興 趣 成 就 與 志 願 調 查 、. 12.

(23) 輔導及諮商之進行,並辦理特殊教育及親職教育等事 項。 (五)人事單位:人事管理事項。 (六)主計單位:歲計、會計及統計等事項。 設 教 導 處 者 , 其 掌 理 事 項 包 括 前 項 教 務 處 及 學 務 處 業 務 。 有 關 國 民 小 學 行 政 執 掌 如 圖 2-1 所 示 。. 校長. 教務處. 學務處. 總務處. 圖 2-1. 輔導室. 人事 單位. 主計 單位. 國民小學行政執掌. 三、嘉義縣國民小學行政組織 依 據 嘉 義 縣 政 府. 2009. 年. 2. 月. 17. 日 府 教 學 字 第. 0980031244 號 函 修 訂 頒 布,規 定 嘉 義 縣 國 民 小 學 學 校 行 政 組 織員額編制自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起統一設置標準: (一). 十 二 班 以 下 者,設 教 導、總 務 二 處。教 導 處 設 教 務 與訓導二組;總務處設事務與出納二組。. (二). 十 三 班 ( 含 )至 二 十 四 班 者 , 設 教 務 、 訓 導 、 總 務 三處。教務處設教學、資訊、設備三組;訓導處設訓 育、體育、衛生、輔導四組;總務處設出納、事務二. 13.

(24) 組。 (三). 二 十 五 班 ( 含 )至 三 十 六 班 者 , 設 教 務 、 訓 導 、 總 務三處及輔導室。教務處設教學、資訊、設備、註冊 四組;訓導處設訓育、衛生教育、體育三組;總務處 設文書、事務、出納三組;輔導室得設輔導、資料二 組。. (四). 三 十 七 班 ( 含 )以 上 者 , 設 教 務 、 訓 導 、 總 務 三 處 及輔導室。教務處設教學、資訊、設備、註冊、課程 五組;訓導處設訓育、衛生教育、體育三組;總務處 設文書、事務、出納三組;輔導室得設輔導、資料二 組。. (五). 特 教 班 級 數 2 班 ( 含 )以 上 之 學 校 , 得 以 外 加 方 式 設置特殊教育組。. 其它說明事項如下: (一). 上 開 總 班 級 數 係 指 本 府 核 定 有 案 之 國 小 普 通 班( 含 體 育 班 )、 特 教 班 ( 含 資 源 班 ) 及 附 設 幼 稚 園 之 班 級 數 總和,但已以外加方式設置特殊教育組之學校,特教 班級數不予計入。. (二). 各 處 室 及 分 校 置 主 任 1 人,除 輔 導 室 主 任 得 由 教 師 專任外,其餘由教師兼任。. (三). 各 組 置 組 長 1 人,除 文 書、出 納 及 事 務 3 組 組 長 得 由 職 員 專 任 或 相 當 職 級 人 員 兼 任 外,其 餘 由 教 師 兼 任。. (四). 上 開 組 別 總 額 係 採 總 量 管 制 原 則,由 各 校 依 校 務 發 展需要,在組別總額內選設。. (五). 請 各 校 依 各 學 年 度 核 定 班 級 數,聘 兼 主 任、組 長 , 惟如因增減班須調整組織編制,請秉撙節原則,依實. 14.

(25) 際工作量及需求,在組別總額內選設組別。 (六). 各 校 依 法 設 立 之 處 室 別 及 組 別,其 職 稱 以 本 標 準 表 之職稱為限,並依相關規定鐫刻各處室別、組別職章 運用,不得有其他非法定職銜之職稱。. (七)人事及主計單位及人員之設置,另依相關法規辦理。. 四、國民小學行政工作內涵 總體而言,學校組織的行政型態,乃遵循著科層體制的 結構模式來運作。在國民小學的組織結構下,國民小學兼行 政主管教師除了擔任教學工作外,各處、組之主要行政內容 如 表 2-1 所 示 。 表 2-1 嘉 義 縣 國 民 中 小 學 各 處 組 主 要 行 政 內 容 業 務 劃 分 原 則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1.擬 定 有 關 圖 書 管 理 各 項 章 則 及 調 製 圖書各種應用表冊。 2.處 理 圖 書 之 借 用 、 登 記 及 保 管 。 3.規 畫 圖 書 閱 覽 室 及 辦 理 圖 書 請 購 。 4.辦 理 教 科 書 之 請 購 、 分 發 及 統 計 等. 教務處. 設備組 全般事宜。 5.辦 理 課 外 讀 物 借 閱 事 宜 。 6.辦 理 各 種 雜 誌 報 紙 之 裝 訂 保 管 事 宜。 7.出 刊 學 校 刊 物 。 8.指 導 各 班 級 小 圖 書 館 事 務 。. 15.

(26)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9.各 種 刊 物 報 紙 畫 報 照 片 資 料 之 蒐 集 揭示剪輯保管。 (續 下 頁 ) 10.教 具 及 有 關 教 學 設 備 之 需 求 、 保 管、分發及登記。 11.資 訊 教 師 維 護 電 腦 相 關 設 備 維 護 及有關電腦教室之管理措施。 12.智 慧 財 產 權 業 務 。 13.辦 理 全 校 教 科 書 選 購 版 本 會 議 , 並 依會議決議訂購教科書 14.其 他 有 關 圖 書 、 教 材 、 教 具 及 臨 時 交辦事項。 1. 擬 定 有 關 註 冊 業 務 各 項 章 則 及 應 用 表冊。 2. 辦 理 有 關 義 務 教 育 推 行 事 項 。 3. 辦 理 學 生 入 學 註 冊 編 班 事 宜 。 4. 辦 理 學 生 轉 學 、 休 學 、 復 學 、 及 升. 教務處. 註冊組 學等事項。 5. 辦 理 有 關 學 籍 之 調 查 統 計 及 陳 報 事 項。 6. 核 發 學 生 畢 業 證 書 及 各 項 證 明 。 7. 保 管 學 生 學 籍 及 成 績 登 記 、 統 計 考 查事項. 16.

(27)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8. 填 發 學 生 各 種 證 明 書 及 學 生 證 相 關 作業。 9. 學 區 各 年 級 學 生 人 數 之 調 查 統 計 。 (續 下 頁 ) 10.辦 理 有 關 學 籍 證 明 、 獎 助 學 金 之 申 請事項及功勳榮軍及低收入子女就學 優待。 11.編 造 學 校 及 學 生 各 項 概 況 表 。 12.辦 理 月 終 學 籍 統 計 及 學 生 異 動 報 表。 13.辦 理 校 務 行 政 系 統 業 務 。 14.彙 整 學 校 概 況 資 料 並 填 報 。 15.其 他 有 關 學 籍 及 臨 時 交 辦 事 項 。 1. 擬 定 訓 導 各 項 章 則 、 工 作 計 畫 , 並 負責執行、考核及改進事項。 2.生 活 教 育 、 時 事 教 育 、 新 生 訓 練 等 之計晝及實施。 3.訓 導 處 行 事 曆 及 編 製 教 師 值 週 表 。. 訓導處. 訓 育 組 4.冬 令 救 濟 活 動 。 5.防 火 、 防 災 、 防 震 、 兵 役 、 軍 校 升 學、教育月、租稅月等宣導。 6.民 族 舞 蹈 訓 練 、 管 樂 隊 訓 練 。 7.辦 理 學 生 社 團 活 動 、 週 會 。 8.舉 辦 模 範 生 之 選 拔 、 民 主 自 治 及 好. 17.

(28)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人好事表揚。 9.辦 理 推 行 各 項 社 區 活 動 。 10.策 劃 童 軍 活 動 及 其 他 社 團 相 關 活 (續 下 頁 ) 動。 11.辦 理 紀 念 節 日 壁 報 出 刊 事 項 。 12.輔 導 學 生 實 踐 生 活 須 知 及 國 民 禮 儀規範。 13.辦 理 拾 遺 物 品 及 學 生 品 德 考 查 及 獎懲事項。 14.辦 理 各 班 級 生 活 指 導 及 有 關 生 活 輔導及臨時交辦事項。 1.辦 理 交 通 安 全 教 育 並 組 訓 學 生 交 通 隊及通學路隊。 2.規 劃 執 行 導 護 工 作 並 組 訓 學 生 糾 察 隊。 3.交 通 志 工 之 聯 繫 及 相 關 事 宜 。. 訓導處. 生 活 教 4.學 生 生 活 管 理 、 與 輔 導 室 配 合 實 施 育組. 生活輔導。 5.辦 理 春 暉 專 案 有 關 尿 液 篩 檢 、 檳 榔 菸害防治、法律常識會考等事項。 6.辦 理 安 全 教 育 宣 導 有 關 性 侵 害 防 治、意外傷害處理、校安通報處置、 安全檢查等事項。. 18.

(29)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7.學 生 獎 懲 事 項 。 8.實 施 生 活 競 賽 。 9.辦 理 新 生 訓 練 。. (續 下 頁 ). 10.學 生 缺 (曠 )課 作 業 及 通 報 。 11.臨 時 交 辦 事 項 。 1.擬 定 體 育 活 動 有 關 章 則 、 計 畫 及 辦 理。 2.辦 理 運 動 會 及 各 項 體 育 表 演 競 賽 活 動。 3.體 育 設 備 增 添 、 保 管 及 規 劃 。 4.運 動 場 及 體 育 設 備 之 管 理 。 訓導處. 體 育 組 5.主 持 早 操 及 課 間 活 動 。 6.辦 理 學 生 體 適 能 測 驗 。 7.有 關 體 育 分 組 活 動 之 規 劃 與 執 行 。 8.督 導 及 訓 練 學 生 之 各 項 體 能 競 賽 編 組。 9.其 他 有 關 體 育 活 動 、 團 體 活 動 及 臨 時交辦事項。 1.擬 定 衛 生 保 健 工 作 、 環 境 教 育 計 畫、辦理及有關報告。. 訓導處. 衛 生 組 2.規 劃 全 校 衛 生 保 健 工 作 及 設 備 。 3.規 劃 學 校 環 境 衛 生 及 主 持 整 潔 活 動。. 19.

(30)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4.出 版 衛 生 保 健 畫 刊 及 有 關 比 賽 測 驗。 5.學 校 資 源 回 收 、 能 源 教 育 、下 垃頁 圾 )減 (續 量及環保有關事項。 6.配 合 總 務 處 校 園 之 綠 化、美 化 工 作 。 7.各 種 疾 病 之 宣 導 及 防 治 。 8.衛 生 工 作 之 執 行 和 督 導 。 9.健 康 教 育 及 意 外 處 理 。 10.其 他 有 關 衛 生 保 健 及 臨 時 交 辦 事 項。 1.衛 生 保 健 器 材 及 藥 品 之 使 用 與 管 理 事項。 2.衛 生 保 健 資 料 統 計 分 析 、 彙 報 、 宣 導等事項。 3.學 生 疾 病 保 健 及 缺 點 矯 治 事 宜 。. 訓導處. 護理師 (護 士 ). 4.辦 理 健 康 檢 查 及 協 助 預 防 接 種 事 宜。 5.辦 理 推 廣 家 戶 衛 生 工 作 有 關 家 長 參 觀事項。 6.督 導 廚 房 清 潔 及 營 養 午 餐 營 養 分 析。 7.全 校 師 生 之 救 護 及 緊 急 傷 病 處 理 。 8.辦 理 學 生 平 安 保 險 。. 20.

(31)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9.尿 液 篩 檢 工 作 。 10.傳 染 性 疾 病 的 預 防 及 衛 生 教 育 。 11.協 助 校 園 衛 生 維 護 及 臨 時 交 辦 事 (續 下 頁 ) 項。 1.現 金 出 納 保 管 登 記 。 2.公 庫 現 金 票 據 及 有 價 證 券 之 保 管 。 3.代 辦 費 之 收 支 保 管 。 4.預 收 、 暫 付 款 項 之 收 支 。 5.教 職 員 工 薪 津 請 領 發 放 及 代 收 、 代. 總務處. 出納組 扣、代繳事項。 6.編 制 現 金 結 存 表 。 7. 各 項 經 費 表 冊 、 所 得 稅 扣 繳 、 及 員 工各項扣繳清冊、公保及退撫基金繳 費清單之編製。 8. 其 他 有 關 經 費 及 臨 時 交 辦 事 項 1.辦 理 公 文 收 發 、 登 記 、 分 文 繕 校 。 2.管 理 公 文 (公 報 )及 檔 案 。 3.典 守 學 校 印 信 。. 總務處. 文書組. 4.辦 理 公 文 查 詢 、 稽 催 及 研 考 業 務 。 5.擔 任 全 校 性 之 會 議 紀 錄 及 綜 合 性 業 務。 6.記 載 學 校 大 事 。 7.信 件 之 點 收 及 分 送. 21.

(32)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8.全 校 性 會 議 、 活 動 請 東 、 感 謝 函 、 學校簡介之印製及發送 9.印 製 資 料 文 件 及 印 刷 用 具 之 保 管 與 (續 下 頁 ) 調配。 10.公 文 書 橫 式 推 廣 。 11.雙 語 化 相 關 資 料 彙 整 、 陳 報 。 12.新 聞 資 料 剪 貼 及 整 理 。 13.彙 整 本 校 行 事 曆 。 14.校 長 交 接 資 料 之 彙 整 及 各 處 室 (各 職 務 )交 接 資 料 保 管 。 15.其 他 有 關 文 書 及 臨 時 交 辦 事 項 。 1.學 校 門 禁 管 理 及 安 全 防 護 事 項 。 2.辦 理 民 防 、 消 防 業 務 。 3.財 產 購 置 、 分 配 與 管 理 。 4.學 校 營 繕 工 程 相 關 事 宜 。 5.學 校 宿 舍 保 管 及 相 關 業 務 事 項 。. 總務處. 事務組. 6.國 家 賠 償 案 件 資 料 之 彙 整. 、填報. 7.學 校 綠 化 有 關 業 務 。 8.學 校 辦 理 紀 念 日 及 各 項 活 動 會 場 佈 置等事項。 9.替 代 役 男 及 工 友 之 管 理 。 10.設 備 、 器 材 及 一 般 消 耗 品 之 購 置 、 保管、分發。. 22.

(33) 承辦單位 一級處 (室). 公務項目. 二級組. 項目 11.廚 房 有 關 行 政 業 務 督 導 及 學 校 勞 保業務。 12.水 電 及 資 訊 設 備 之 管 理 、 維 修 。 (續 下 頁 ) 13.保 管 鎖 鑰 及 協 助 防 疫 管 制 。 14.協 辦 各 班 級 業 務 管 理 。 14.其 他 有 關 事 務 及 臨 時 交 辦 事 項 。. 第二節. 規律運動. 一、規律運動之意涵 健身運動. (exercise) 是 指 一 種 有 計 畫、有 組 織 且 重 複 性. 的 身 體 活 動 (physical activity), 其 目 的 在 於 促 進 健 康 、 維 護 體 能,並 被 證 明 運 動 與 體 能. (physical fitness) 有 高 度 的 相 關. ( C a s p e r s o n , P o w e l l & C h r i s t e n s o n , 1 9 8 5 )。 為 促 進 健 康 、 維 護 體 能 , 美 國 運 動 醫 學 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 簡 稱 ACSM) 從 1978 年 起 , 對 於 運 動 量 的 建 議 如 下 : 在 1978 年 , ACSM 對 於 運 動 量 的 建 議 , 健 康 的 成 人 應 執 行 每 週 3∼ 5 天,每 次 持 續 15∼ 60 分,強 度 達 最 大 心 跳 數 的. 60∼ 90% 的 有 氧 運 動 , 方 可 改 善 或 維 持 心 肺 適 能 。 到 了. 1990 年 , ACSM 進 一 步 提 出 的 運 動 量 之 建 議 為 : 每 週 3∼ 5 天 , 每 次 持 續 20∼ 60 分 , 強 度 達 最 大 心 跳 數 的 60∼ 90% 的 有 氧 運 動;到 1998 年 時,ACSM 再 提 出 的 運 動 量 之 建 議 為 :. 23.

(34) 每 週 3∼ 5 天 , 每 次 20 分 鐘 ∼ 60 分 鐘 的 連 續 性 或 間 斷 性 之 有 氧 運 動 , 強 度 達 最 大 心 跳 數 的 55∼ 65% 。 另 外 , 運 動 持 續 時 間 在 一 天 當 中 可 以 累 計 (每 次 最 少. 10 分 鐘 ), 低 強 度 活 動. 應 持 續 較 長 的 時 間 ( 3 0 分 鐘 或 以 上 ), 對 健 康 體 適 能 是 有 幫 助 的 (ACSM, 2000) 。 此 外 , 國 外 對 於 運 動 行 為 的 相 關 研 究 ( F r u c h t , 1 9 9 8 ; M a r c u s , P i n t o , S i m k i n , A u d r a i n & Ta y l o r , 1 9 9 4 ; M u r p h y, 1 9 9 2 ) , 也 都 將 規 律 運 動 行 為 定 義 為 每 週 從 事 至 少 3 次 、 每 次 至 少 20 分 鐘 以 上 的 運 動 。 為鼓勵青少年學生,除了重視學業成就之外,也要重視 體能,因此,國內行政院衛生署和教育部也曾分別針對國人 的規律運動提出不同的建議。首先教育部提出「運動. 333」. 計 畫 (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 2 0 0 2 ), 建 議 運 動 量 為 : 每 週 運 動. 3. 次 , 每 次 持 續 時 間 30 分 鐘 , 心 跳 達 每 分 鐘 130 次 。 行 政 院 衛 生署於「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運動的指引」中,將規律運 動定義為每週從事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二十分鐘以上的運動 (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 2 0 0 2 )。 而 教 育 部 為 培 養 學 生 兼 具 智 慧 與 活 力 , 於 民 國 八 十 八 年 推 動「 三 三 三 學 生 體 適 能 向 前 走 」活 動 , 建 議 青 少 年 每 週 至 少 運 動 3 天 , 每 次 至 少 30 分 鐘 , 運 動 時 每 分 鐘 的 心 跳 數 達 130 次 , 以 養 成 規 律 運 動 習 慣 。 綜合上述,其實可以發現對於規律運動建議的改變,包 括;運動時間由持續改為可間斷累計、運動強度也稍微減弱 至和緩的程度。因為運動本身並非是全有全無律的活動,其 實是希望能夠藉由足夠運動時間來達到健康體能的目的。. 二、規律運動習慣與健康的關係 依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 2010) 的 調 查 顯 示 , 因 運 動 量 不 足 而. 24.

(35) 引發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已成為國人十大死亡 原因中的第二、三及五名。不良的生活型態導致健康品質的 低落,這已是個不爭的事實,資料指出一般人的心肺耐力, 25 歲 以 後 便 逐 年 減 少 , 75 歲 時 心 肺 耐 力 只 有 年 輕 時 的 50%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 2003); 除 此 之 外 , 缺 乏 運 動 者 罹 患 冠 狀 動 脈 心 臟 病 的 機 會 較 平 常 有 運 動 者 多 1.5 至 2.4 倍 ; 而 得 到 大 腸 癌 的 機 率 則 增 加 2- 5 倍 , 發 生 糖 尿 病 的 機 率 增 加 至 2- 4 倍. ( Tw i s k , 2 0 0 1 ) 。 Bailey 與. Martin (1994) 針 對 青 少 年 的 運 動 行 為 與 骨. 骼健康的研究中也發現,活動的青少年比不活動的青少年擁 有更健康的骨骼狀態。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中老年人有規 律 的 運 動 可 以 改 善 機 能上 的 狀 態 以 及 限 制 身 體 失 能 & Patrick, 1994)。 Armstrong 與. (Sallis. Morton (1994) 研 究 結 果 指. 出,對於肥胖、糖尿病或有心臟病與高膽固醇家族史的青少 年 , 可 透 過 規 律 運 動 而 有 效 的 增 加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 High Dentisity Liopoprotein, HDL) 的 膽 固 醇 。 美 國 保 健 及 服 務 部 門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 S. DHHS, 1996) 整 理 所 有 運 動與健康相關的文獻,指出規律運動在生理方面不只可以促 進 心 肺 耐 力、預 防 心 血 管、高 血 壓 等 慢 性 病 外,在 心 理 方 面 , 還能降低憂鬱,增進安適感及生活品質的提升,而且對整個 社會而言,亦可減少罹病率,縮短病程,進而減少醫療費用 支 出 , 使 得 社 會 成 本 降 低 。 盧 俊 宏 ( 2002) 亦 指 出 規 律 運 動 除了能帶給身體和心理、社會上之益處,進而增加生活滿意 度,提升生活品質。 綜 合 上 述 文 獻 可 知,若 有 規 律 性 的 運 動,則 對 個 人 生 理 、. 25.

(36) 心理及社會關係的互動具有很大的助益,同時若能藉由持續 的體能運動讓威脅身體疾病的因素降低,則可以創造一個高 品質的人生。因此,提升個人對於身心健康的認知及瞭解規 律運動後所帶來的健康利益,此對於個人營造幸福的人生是 相當有益的。. 第三節. 計畫行為理論. 本 研 究 運 用 Ajzen 於 1985 年 提 出 之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 vior, TPB) 進 而 預 測 人 們 的 行 為 意 圖 。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是 由 多 屬 性 態 度 理 論 (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 和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發 展 而 來 的 。 以 下 將分別針對多屬性態度理論、理性行為理論與計畫行為理論 加以描述。 一、多屬性態度理論 心 理 學 者. (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Vr o o m. 提 出 多 屬 性 態 度 理 論 (Theory. of. M u l t i - A t t r i b u t e ), 又 稱 為 期 望 值 模 式 ( e x p e c t a n c y - v a l u e m o d e l ) 或稱為多重屬性態度模式. (multi-attribute attitude model);. 多 屬 性 態 度 理 論 認 為 個 體 在 不 明 確 的 決 策 環 境 中, 其 決 定 受 自 己 採 取 該 行 為 可 能 導 致 結 果 ( e x p e c t e d o u t c o m e s , B i ), 及 對 這 些 結 果 的 評 價 (attributes. evaluation,. Ai) 加 權 和 ( 就 是. Bi×Ai) 的 影 響 , 此 結 果 可 能 是 以 成 本 (cost) 或 報 酬 (rewards) 的 期 望 值 高 低 進 行 衡 量 (Ajzen & Fishbein, 1980)。 亦 即 認 為 人類的行為意向取決於人們對該行為的態度,而態度的決定 因子為該項行為的預期結果,與對各項預期結果的評價,其 模 式 架 構 如 圖 2-2 所 示 。. 26.

(37) 參與者 社會規範 過去經驗 個人特質差異. 信念. 圖 2-2. 態度. 意圖. 實際 行為. 多 屬 性 態 度 模 式 (修 改 自 Iso-Ahola, 1980). :表對目標的態度. :表對目標歸因的信念強度. :表對歸因的評價 n: 表 所 有 的 歸 因 個 數. 隨後根據. Fishbein 與. Ajzen 的 研 究 發 現 : 行 為 可 由 態. 度 及 主 觀 規 範 加 以 解 釋,因 此,便 由 此 多 屬 性 態 度 理 論 ( 模 式 ) 再加上測量規範因素的部分而發展出. Fishbein 理 性 行 為 理. 論。由此可知,多屬性態度理論為理性行為理論的前身。. 二、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Fishbein 與 Ajzen 在 1975 年 提 出 理 性 行 為 理 論,此 模 式 主要源自於. Dulany 命 題 控 制 理 論. (theory of propositional. c o n t r o l ), 意 指 敘 述 個 人 所 表 現 出 某 一 種 行 為 的 傾 向 是 基 於 :. 27.

(38) 他 (她 )對 於 某 一 特 殊 情 況 下 表 現 出 行 為 的 態 度 與 在 當 時 情 況 下左右行為的規範和他想順從. (依 從 ) 規 範 的 意 願. ( D u l a n y,. 1968)。 換 言 之 , Ajze n 和 Fis hbein 將 早 期 的 多 屬 性 態 度 理 論 (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溶 入 行 為 意 向 與 主 觀 規 範 兩 項 變 數 而 成 此 模 式. (如 圖. 2-3) 。 該 理 論 是 一 個 以 期 望 值. (expected value)理 論 為 出 發 點 、 並 試 圖 解 釋 人 類 行 為 決 策 過 程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且認為,當人們有時間去思考他們所 要 表 現 的 行 為 時 ,「 行 為 意 圖 」 是 檢 視 其 行 為 的 最 好 方 法 。 此 外 , 該 理 論 主 要 有 兩 個 基 本 假 設 , 假 設 內 容 為 (Ajzen Fishbein, 1980):. (一). 人們大部分的行為表現是在自己的意志控制 ( Vo l i t i o n a l C o n t r o l ) 之 下 , 且 合 乎 理 性 。. (二). 人們是否採行某項行為的行為意向. (Behavior. Intention) 是 該 行 為 發 生 與 否 的 立 即 決 定 因 子 (Immediate Factors)。. 態度 AT 行為 意圖 BI. 行為 B. 主觀 規範 SN 圖 2-3.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架 構 (Ajzen, 1987). 28. &.

(39) 就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之 內 涵 而 言 , “ 行 為 意 圖 (behavior intention, BI) ”反 映 個 體 對 從 事 某 種 行 為. (behavior, B) 的. 意 願。行 為 意 圖 受 到 兩 項 因 素 的 影 響,一 是 源 自 於 個 體 本 身 , 對於採行某項特定行為所抱持的態度. ( A t t i t u d e To w a r d t h e. b e h a v i o r , AT ) ; 二 是 源 自 於 外 在 , 即 影 響 個 體 採 取 某 項 特 定 行為的主觀規範. (Subject Norm, SN)。 除 了 多 屬 性 態 度 理 論. 中涵蓋的態度以外,應將社會規範. (social norm) 納 入 影 響. 行為的考量因素中,而此理論的數學模式表示如下:. BI: 個 人 採 取 特 定 行 為 的 意 向 A :個人對從事特定行為的態度 SN: 重 要 他 人 對 個 人 是 否 應 採 取 特 定 行 為 的 看 法 (一)行為 Ajzen (2002) 研 究 指 出 , 行 為 應 包 括 四 個 條 件 : 背 景 脈 絡. ( c o n t e x t )、 時 間. ( t i m e )、 行 動. (action) 與 目 標. (target),. 這四個條件若改變,則行為也會改變。 (二)行為意圖. (Behavior Intention, BI). 所謂行為意圖,指個人對於採取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機 率判定,其反映個人對於某一項特定行為的採行意願。此理 論認為,個人是否採取某一特定行為最直接的決定因素就是 行為意圖,並且認為所有可能影響行為的因素都是經由行為 意圖來間接影響行為的表現。 過去有許多的研究文獻指出,在特定的狀況之下,行為 意圖是預測個人行為的最好方法,並且行為意圖與行為之間 存在有高度的相關聯. (Ajzen, 1991)。. 29.

(40) (三)態度. ( A t t i t u d e T o w a r d t h e b e h a v i o r , AT ). 在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中 ,「 態 度 」 是 影 響 行 為 意 圖 的 因 素 之 一 。「 態 度 」 是 指 個 體 對 該 項 行 為 所 抱 持 的 正 面 或 負 面 的 感 覺。意即由個體對此特定行為的評價經過概念化後所形成的 態度,因此態度的組成要素經常被視為個體對此行為結果的 顯著信念. (salient beliefs) 的 函 數 。 且 此 一 態 度 指 的 並 非 人. 們對於一般事物的廣泛態度,而是指對於所關切行為的『特 定 態 度 』。 根 據 過 去 學 者 研 究 指 出 , 特 定 行 為 的 態 度 對 於 預 測 人們的行為比一般的態度更準確,而且衡量態度的問題越明 確,則越能以受測者的態度來預測其實際行為。而態度的衡 量 , 指 對 該 行 為 的 正 向 或 負 向 感 受 , 並 可 藉 由 ( 1 )「 行 為 信 念 」 ( B e h a v i o r a l b e l i e f , B ): 指 個 體 對 採 行 某 項 特 定 行 為 所 可 能 導 致 某 些 結 果 的 信 念. (belief, Bi) , 及 (2) 結 果 評 價. (outcome. e v a l u a t i o n , E i ) 的 乘 積 和 構 成 。 換 句 話 說 ,「 態 度 」 是 「 行 為 信念」和「結果評價」的函數,其函數式如下:. Bi: 對 採 行 某 行 為 後 , 所 導 致 第 i 項 結 果 的 信 念 Ei: 個 人 對 第 i 項 結 果 的 評 價 l :行為信念的數目 例如,當某人相信從事規律運動可以得到快樂或是愉悅 (Bi 高 ) , 且 參 與 規 律 運 動 對 他 而 言 具 有 很 高 的 評 價. (Ei. 高 ), 則 表 示 該 人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有 很 正 面 的 態 度 。 (四 )主 觀 規 範. (Subject Norm, SN). 在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中 ,「 主 觀 規 範 」是 另 一 項 影 響 行 為 意 圖. 30.

(41) 的因素,意指的是個人對於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感受到 的社會壓力;亦即在預測個人的行為時,那些對個人的行為 (salient individuals or groups). 決策具有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體. 對於個人是否採取某項特定行為所發揮的影響作用。 主觀規範的衡量是由. (1「 ) 規 範 信 念 」 (Normative Belief,. N B ) 和 ( 2 )「 依 從 動 機 」 ( M o t i v a t i o n t o C o m p l y , M C ) 此 兩 項 因 素 的 乘 積 和 所 構 成 。 所 謂「 規 範 信 念 」(NBj)指 個 體 知 覺 到 重 要參考群體. (reference group) 認 為 他 或 她 是 否 應 採 該 項 特. 定 行 為 的 壓 力 ;「 依 從 動 機 」. (MCj) 指 個 人 在 是 否 採 取 某 項. 特定行為時,對於這些重要的個人或團體對其所抱有期望的 順從意願。其函數式表示如下:. NBj : 個 體 覺 得 第 j 個 參 考 對 象 認 為 他 是 否 應 該 採 取 某 項 特定行為的信念 MCj : 個 體 依 從 第 j 個 參 考 對 象 的 動 機 m :參考對象的數目 例 如 , 某 人 相 信 他 的 朋 友 期 望 他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NB 高 ), 且他絕對依從朋友的意見. (MC 高 ), 則 主 觀 規 範 對 此 人 的 行. 為將能有強烈而正面的影響力。. 三、計畫行為理論. (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 or, TPB).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主 要 是 由 Fishbein 與 Ajzen (1975) 所 提 出 的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發 展 而. 來 。 在 過 去 二 十 幾 年 中 , 很 多 的 研 究 者 應 用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31.

(42) (Fishbein & Ajzen, 1975) 來 預 測 、 解 釋 個 人 行 為 意 圖 及 行 為,在各種不同的行為模式與理論中,它是一個相當著名的 理論,用來瞭解和預測社會行為,主張行為的完成或成功主 要是受個人意志所控制;但在實際情境中,有許多行為並非 完全受個人意志控制,也受部分非意志因素. (Nonvolitional. factors) 所 影 響 , 例 如 完 成 該 行 為 所 需 的 機 會 和 資 源 等 因 素 , 因 此 Ajzen 在 1985 年 , 針 對 影 響 自 我 意 志 控 制 的 因 素 , 將理性行為論的缺失加以修改提出了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 havior, TPB) , 並 增 加 了 「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變 項 , 使 其 能 用 來 解 釋 非 個 人 意志所控制之行為能更有效的解釋和預測;因此,計畫行為 理論主要包括:個人對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 控制等三個因素;而意圖要能預期預測行為,必須符合兩個 條件,即研究者必須在受試者執行行為前先行測量受試者的 意圖,和行為必需是在意志控制下,基本假設是認為個人採 取某 一定 行 為 最 直 接 的 決 定 因 子 就 是 行 為 意 圖. (Behavioral. i n t e n t i o n ), 而 所 有 其 他 可 能 影 響 此 行 為 的 因 素 都 是 經 由 此 行 為意圖間接影響行為表現,計畫行為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意 圖,且是由三個重要因素所共同決定的,一是屬於個人本身 內在的因素,採行某項行為的態度;一是屬於個人外在的因 素,影響個人採行某項行為的主觀規範;另一則是屬於時間 與機會的因素,即對於知覺完成某行為難易程度的知覺行為 控 制 , 如 圖 2-4 所 示 。 計畫行為理論假設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三個 預測變項間彼此會相互影響。行為意圖受到個人對行為的行 為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所影響。. 32.

(43) 行為信念與 結果評價乘 積. 態度 AT. 規範信念與 依從動機乘 積. 主觀規範 SN. 控制信念與 知覺力量乘 積. 知覺行為控 制 PBC. 圖 2-4. 行為意圖 BI. 行為 B. 實際行為控 制 ABC.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引 自 Ajzen & Daigle, 2001). 行為意圖第三個決定因素:知覺行為控制,亦即個人預 計採取某一特定的行為時自己所感受以控制(或掌握)的程 度。因此可能促進或阻礙行為表現的因素之個人能力評估信 念 (Control. belief). 和 這 些 因 素 重 要 性 考 量 的 催 化 知 覺. (perceived facilitation) 之 交 乘 積 和 。 其 函 數 式 表 示 如 下 :. PBC :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CBk : 控 制 信 念 CFk : 便 利 性 認 知 m :控制信念的個數. Ajzen 將 原 有 的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TRA) 增 加 「 知 覺 行 為. 控制」變項後而形成行為理論,隨後更多的研究結果都支持. 33.

(44) 了此新理論. (TPB), 且 比 原 理 論. (TRA) 更 能 完 整 的 解 釋 及. 預 測 個 人 的 行 為 , 因 而 更 具 有 預 測 力 。 A j z e n ( 1 9 8 7 ) 提 出『 個 人對所執行的行為有更有利的態度和主觀規範,並且有更大 的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 個 人 就 將 有 強 烈 的 行 為 意 圖 』。 因 此 , T P B 對實際行為的衡量是可以以行為意圖來代替,故稱之為意圖 模式. (Fishbein & Ajzen, 1975)。 所 以 從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觀 點 ,. 我 們 可 以 很 清 楚 知 道 要 增 強 一 個 人 的 意 圖 或 行 為 , 需 從 態 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的改變和獲得著手。如此將有 助益於教育相關單位推廣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並可藉由態 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的增強,強化參與的意圖,使 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的頻率。 另 外 , 相 對 於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的 基 本 假 設 , Ajzen 主 張 將 個人對行為的意志控制力視為一個連續體,一端是完全在意 志控制之下的行為,另一端則是完全不在意志控制之下的行 為 , 而 人 類 大 部 分 的 行 為 落 於 此 兩 個 極 端 之 間 的 某 處 ( A j z e n , 1 9 9 1 )。 因 此 , 要 預 測 不 完 全 在 意 志 控 制 之 下 的 行 為 , 顯然有必要增加知覺行為控制這個變項。但是,當個人對行 為的控制越接近最強程度,或控制問題並非是個人的重要考 量時,則計畫行為理論的預測效果與理性行為理論相近。 基於從事規律運動是不完全由意志可以控制的行為,因 此,本研究選擇以計畫行為理論為研究核心,來探討影響行 為產生的相關因素。由上述文獻可知,計畫行為理論對於規 律運動行為的預測能力不錯,但在方法學上,許多研究者限 於統計的素養,都只單純運用迴歸分析為基礎進行推論的統 計 分 析 及 徑 路 分 析 建 構 模 式 , 但 是 由 於 測 量 的 皆 屬 潛 在 概 念,並未考慮多次執行檢定所造成統計錯誤膨脹的問題,許. 34.

(45) 多測量上的誤差,應該同時加以估計,並且應該區分出直接 與間接的影響,對於行為背後的因果關係才能有更進一步的 瞭 解 。 故 本 研 究 將 以 結 構 方 程 式 模 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對 假 設 模 式 中 各 變 項 間 關 係 進 行 整 體 因 果 分 析 , 建構成一個有意義的模型,最後,本研究運用. Ajzen 的 想. 法,並結合國內外從事運動行為相關研究作為設計測量工具 的基礎。. 35.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 圖之建立與分析模式,並以計畫行為理論建構「國小教職員 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模式」的可能性與適用性,並進一步 瞭解模式中各構面對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的預 測 力。本 章 共 分 為 五 節,包 括:研 究 架 構、研 究 對 象 與 抽 樣 、 研究工具、研究流程及資料處理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 圖,綜合及歸納過去研究文獻結果發現,目前已有許多研究 證實將信念區分為多面向之型態時,除能構增加模式的解釋 能力外,更有助於瞭解信念與行為意圖之間的特定關係,並 藉由模式分析之結果瞭解影響行為意圖之最重要影響因素, 因此本研究架構以. Ajzen (1985) 所 提 出 的 計 畫 行 為 理 論 為. 理 論 基 礎 , 並 根 據 Ta y l o r & To d d ( 1 9 9 5 a , 1 9 9 5 b ) 的 看 法 , 將 信念因素解釋為多構面型態後,進而提出行為意圖模式的架 構 , 經 由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中 針 對 理 論 文 獻 所 進 行 歸 納 知 結 果 ,「 態 度 」、「 主 觀 規 範 」 與 「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 為 影 響 行 為 意 圖的三項信念因素,且在不同情境下,影響意圖之因素也會 有所不同。而以下將針對此三項因素之組成因素進行描述。 首先在「態度」部分,影響態度形成的因素分為:認知 (cognitive) 、 情 感 (affective) 與 行 為 (behavior) 等 三 種 因 素 ( S e a r s , P e p l a u , & T a y l o r , 1 9 9 1 ) ;「 主 觀 規 範 」 部 分 , 影 響 主. 36.

(47) 觀 規 範 形 成 的 因 素 分 為 : 主 群 體 (primary group) 與 次 群 體 (secondary group) 二 個 因 素 (Schiffman & Kanuk, 2000), 本 研究主要針對家人及親朋好友進行探討,因此在形成因素上 針對主群體進行探討。在「知覺行為控制」部分,影響知覺 行 為 控 制 形 成 的 因 素 分 為 : 自 我 效 能 (self-efficacy)與 便 利 條 件 ( f a c i l i t a t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 二 因 素 ( Ta y l o r & To d d , 1 9 9 5 b ) ; 在 「行為意圖」部分,其定義為:個人希望從事某種行為的主 觀 機 率 (Fishbein & Ajzen, 1980)。 依 研 究 動 機 、 研 究 目 的 及 參考相關文獻後,發展之研究架構如下:. 圖 3-1. 研究架構圖. 根 據 研 究 架 構 圖 3-1 所 示 , 國 小 教 職 員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之間有正 向因果關係,意即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態度、主. 37.

(48) 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會影響到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意圖。 本研究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相關文獻 整理及研究架構,提出以下假設: 一、不同背景變項對於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之差異性。 假設. 1: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對 於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之 態 度 有 顯 著 差 異 存在。. 二、不同背景變項對於從事規律運動之主觀規範之差異性 假設. 2: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對 於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之 主 觀 規 範 有 顯 著 差異存在。. 三、不同背景變項對於從事規律運動之知覺行為控制之差異 性 假設. 3: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對 於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之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之 差異性存在。. 四、不同背景變項對於從事規律運動之行為意圖之差異性 假設. 4: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對 於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之 行 為 意 圖 有 顯 著 差異存在。. 五、影響從事規律運動態度的因素 假 設 5 a: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認 知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態 度 有 顯 著 正向關係。 假 設 5 b: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情 感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態 度 有 顯 著 正向關係 假 設 5 c: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行 為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態 度 有 顯 著 正向關係 六、影響從事規律運動主觀規範的因素 假設. 6: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主 群 體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主 觀 規 範 有顯著正向關係. 38.

(49) 七、影響從事規律運動知覺行為控制的因素 假 設 7 a: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自 我 效 能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知 覺 行 為控制有顯著正向關係 假 設 7 b: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便 利 條 件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知 覺 行 為控制有顯著正向關係 八、影響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圖的因素 假 設 8 a: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態 度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行 為 意 圖 有 顯著正向關係 假 設 8 b: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主 觀 規 範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行 為 意 圖有顯著正向關係 假 設 8 c: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行 為意圖有顯著正向關係.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嘉義縣國小教職員為母群體,已有從事運動之 教職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驗證計畫行為理論是否能夠應用在本 研究所界定的範圍內,樣本的選取或許不具代表性,重點在 於要證明此模式是否可用,因此樣本之間的差異僅反映在變 項影響意圖的強度,並不會影響研究的可信度;因此,本研 究為讓樣本儘量具有代表性,選取有運動習慣之教職員,以 增加本研究樣本的代表性,以避免無預期的偏差。 二、問卷抽樣方式: (一)問卷數量. 39.

(50) 本研究採用「絕對精密度」估算所需樣本數(黃俊英, 2 0 0 0 ), 估 算 公 式 如 下 :. 本 研 究 考 慮 容 許 樣 本 與 母 體 的 誤 差 為 5 %,在 信 賴 區 間 為 95%的 條 件 下 0.05,. (p 值 母 體 比 例 為. Z值為可靠度的標準差. 知,有 效 問 卷 數 需 達. 0.5, e 值 為 可 容 忍 的 誤 差 1.96), 經 由 上 面 公 式 計 算 可. 385 份 才 能 確 保 研 究 之 精 確 度,故 為 了. 讓 有 效 問 卷 能 準 確 回 收 到 385, 因 此 預 計 發 放 問 卷 400 份 。 (二)抽樣方式 本研究研究對象為嘉義縣國小教職員,為讓問卷施測更 具 代 表 性,本 研 究 針 對 嘉 義 縣 內 1 8 個 鄉 鎮 之 國 小 進 行 隨 機 抽 樣,利 用 籤 筒 的 方 式 隨 機 抽 出 28 所 學 校,再 採 便 利 抽 樣 方 式 於校內進行問卷施測。.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縣國小教職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意 圖之建立與分析模式,並已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經彙整相 關文獻之後,發展初步的結構式問卷,並將結構式問卷之結 果經由預試,找出結構式問卷中不適切的問題,進行題項修 正與增減,以提升問卷之信、效度。 因 此 本 研 究 採 用 之 量 表 包 含 五 部 份,共 39 題,第 一 部 份 為從事規律運動之認知、情感、行為;第二部份為從事規律. 40.

(51) 運動之主群體;第三部分為從事規律運動之自我效能、便利 條件;第四部份為行為意圖;第五部份為填答者基本資料。 二、問卷編製 (一)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 本 研 究 影 響 態 度 形 成 的 因 素 主 要 參 考 Sears, Peplau, and Ta y l o r ( 1 9 9 1 ) 區 分 為 : 認 知 ( c o g n i t i v e ) 、 情 感 ( a f f e c t i v e ) 與 行 為 (behavior)等 三 種 因 素 , 並 依 據 Ragheb and Beard (1982) 所 編 製 的 休 閒 態 度 量 表 為 基 礎 , 並 參 考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之 特 性 , 針 對 問 項 中 的 字 詞 加 以 修 改 而 成 , 其 構 面 包 含 : 認 知( 6 題 問 項 )、 情 感 ( 6 題 問 項 ) 與 行 為 ( 4 題 問 項 ) 等 三 個 構 面 , 共 1 4 題 問 項 ( 參 考 表 3 - 1 )。 在 量 表 之 計 分 方 式 上 , 各 題 項 採 L i k e r t 五 點 量 表 法 , 依 序 為「 非 常 同 意 」 、 「同意」 、 「 普 通 」、 「 不 同 意 」 與 「 非 常 不 同 意 」, 分 別 給 予 5 、 4 、 3 、 2 、 1 分 ; 整體構面分數愈高表示填答者對從事規律運動之態度表現愈 好。 表 3-1. 從事規律運動態度之衡量項目. 構面. 題項 我認為從事規律運動有益於個人健康 我認為從事規律運動可增進生活幸福. 認知. 我認為從事規律運動可提高工作效率 從事規律運動對我來說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方式 規律運動對我來說是重要的 我有從事規律運動的需求. 情感. 從事規律運動能帶給我歡樂 我重視規律運動的參與 從事規律運動能讓我獲得愉快的體驗 (續 下 頁 ) 41.

數據

表 3 - 7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的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各 構 面 之 綜 合 分 數   構 面 名 稱 題 項 平 均數 標 準差 刪 題 後該 題 項 之 信 度 決 斷 值 因 素負 荷量 1   4
圖 3 - 2     研 究 流 程 圖
表 4 - 7     不 同 性 別 受 查 者 在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各 變 項 之 差 異 分 析                 摘 要 表 ( N = 2 6 3 )   層 面 類 別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t 值   P 值   男 4
表 4 - 1 2     不 同 薪 資 月 收 入 對 從 事 規 律 運 動 各 變 項 之 差 異 性                   分 析 摘 要 表 ( N = 2 6 3 )   層 面 類 別 平 均 數 標 準差 F 值   事 後 比較 3 萬 元 以 下 4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1. Based on th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the bus- related lesson plans 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of the 3 rd to 6 th grad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building the virtual reality learning system for surveying practice of 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 based on triangular

The campus of an existed elementary school was this object of research which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evaluation tables of biodiversity, greenery and on-site water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