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能學習之成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能學習之成效"

Copied!
1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特 殊 教 育 學 系.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 職業技能學習之成效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the Use of Tablet PC for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to Vocational Skill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指導教授:佘永吉 博士 研究生:蔡宛靜 撰. 中華民國一○八年七月. 胡 金 枝 撰 九 十 六 年 一 月. 平 板 電 腦 應 用 自 我 教 導 策 略 對 國 中 智 能 障 礙 學 生 職 業 技 能 學 習 之 成 效 蔡 宛 靜 撰 一 ○ 八 年 七 月.

(2) 致謝 在完成研究所的道路上,回首這幾年,內心真的有說不完的感觸, 有重溫學生時期的快樂,也有趕報告及寫論文的苦,還有在教學和研究 上滿滿的收穫,五味雜陳,但都融合成了最甜美的回憶,值得一生回味。 能夠完成這篇論文,歸功於很多人的幫忙與鼓勵。首先,最要感謝 的是我的指導教授佘永吉老師,老師總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勵我們,在繁 忙的工作中還排開行程指導我們論文的方向跟內容,更允許我透過視訊 的方式討論論文,讓我免於舟車勞頓之苦,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消除 我對論文的恐懼到逐漸建構論文的脈絡,感謝老師的鼓勵和提點,才讓 我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也感謝杞昭安老師和張昇鵬老師在口試時給予 我多寶貴的建議,讓我的論文能夠修改得更加完善。 謝謝陪伴我熬過無數個暑假的卿雲、昭雯、藝馨、佳馨,因為有你 們的陪伴,我才能在暑假充實的進修生活中怡然自得,把堆積如山的作 業跟撰寫論文痛苦都變成美好的回憶,因為有妳們的鼓勵和幫忙,像是 小天使在我身邊,讓我有前進的動力,完成這項困難的任務。也謝謝佳 琪總是時常關心我、督促我,並予我許多幫助和建議,讓我可以一步步 完成我的論文。感謝親愛的家人,感謝有你們的支持與陪伴,讓我有信 心的一步步向前,讓我有滿滿的動力繼續努力。 謝謝這一路給過我鼓勵的每個人,謝謝有你們的默默相伴,我很感 謝!謹在此向所有指導與鼓勵過我的師長、同學、教育夥伴和家人,致上 最誠摯的感謝。 蔡宛靜 謹誌 中華民國一○八年七月 i.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 生職業技能學習之成效。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受試者多探試 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三名十六歲之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運用自我教導 策略的教學,透過平板電腦呈現多元的教學提示,幫助學生學習職業技 能。三名受試者在接受基線期、介入期及維持期各階段之資料蒐集,透 過視覺分析法及 C 統計加以分析資料,以瞭解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 略對職業技能學習之成效。 本研究之結論摘要如下: 一、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介入後,在自我教 導策略之學習具有立即成效。 二、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介入後,在自我教 導策略之學習具維持效果。 三、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職業技能具有 立即成效。 四、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職業技能具有 維持成效。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應用自我教導策略提升國中智能障 礙學生職業技能學習之教學實務及研究建議。. 關鍵詞:自我教導策略、平板電腦、職業技能、智能障礙、單一受試. ii.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the use of tablet PC for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to vocational skill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study of multiple probe design across subjects was used. The three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of the ninth grade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participants were taught about the vocational skills by using the tablet PC with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Data was collected based on three phases: baseline, intervention and maintenance. Visual analysis and simplified time-series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sis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the use of tablet PC for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to vocational skill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ings: First, applying the use of tablet PC for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is an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model that could help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to learn the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Seco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the use of tablet PC for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can maintain the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behavior at least 1 week. Furthermore, applying the use of tablet PC for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is effective o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vocational skill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Fourth,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the use of tablet PC for self-instructional strategy can maintain the vocational skills behavior at least 1 week.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recommendations to further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s were made. Key words:self-instructional, Tablet PC, vocational skills,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study iii.

(5) 目錄 致謝 .......................................................................................................................................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 ................................................................................ 7 第二節 自我教導策略 .................................................................................................. 13 第三節 平板電腦應用教學 .......................................................................................... 17 第四節 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教育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1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53 第一節 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分析 .......................................................................... 53 第二節 職業技能學習成效分析 .................................................................................. 69 第三節 綜合討論 .......................................................................................................... 83 iv.

(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6 第一節 結論 .................................................................................................................. 86 第一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88 參考文獻 ............................................................................................................................ 92 中文部分 ........................................................................................................................ 92 英文 ................................................................................................................................ 98 附錄 .................................................................................................................................... 99 附錄一 研究參與學生家長同意書 .............................................................................. 99 附錄二 職業技能正確率評量表一 ............................................................................ 100 附錄三 職業技能正確率評量表二 ............................................................................ 102 附錄四 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一 ................................................................ 104 附錄五 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二 ................................................................ 106 附錄六 職業技能教學活動設計表 ............................................................................ 108 附錄七 職業技能步驟及自我教導步驟詞 ................................................................ 110. v.

(7)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7 圖 4-1 受試者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得分曲線圖 ................ 54 圖 4-2 受試者甲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得分曲線圖 .............. 55 圖 4-3 受試者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得分曲線圖 .............. 58 圖 4-4 受試者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得分曲線圖 .............. 62 圖 4-5 受試者職業技能正確率得分曲線圖 ...................... 69 圖 4-6 受試者甲職業技能正確率得分曲線圖 .................... 70 圖 4-7 受試者乙職業技能正確率得分曲線圖 .................... 73 圖 4-8 受試者丙職業技能正確率得分曲線圖 .................... 76. vi.

(8) 表目錄 表 3-1 受試者基本資料 ...................................... 33 表 3-2 職業技能步驟及自我教導步驟詞 ........................ 39 表 3-3 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之觀察者間信度分析........... 46 表 3-4 職業技能正確率評量表之觀察者間信度分析 .............. 46 表 4-2 受試者甲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各階段內視覺分析摘要表 ... 56 表 4-4 受試者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各階段內視覺分析摘要表 ... 59 表 4-5 受試者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各階段間之視覺分析摘要表 . 61 表 4-6 受試者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各階段內視覺分析摘要表 ... 63 表 4-7 受試者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各階段間視覺分析摘要表 ... 64 表 4-8 受試者甲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之 C 統計結果摘要表 . 66 表 4-9 受試者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之 C 統計結果摘要表 . 66 表 4-10 受試者丙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之 C 統計結果摘要表 67 表 4-11 受試者甲職業技能正確率各階段內視覺分析摘要表 ........ 71 表 4-12 受試者甲職業技能正確率各階段間分析摘要表............ 72 表 4-13 受試者乙職業技能正確率各階段內視覺分析摘要表 ........ 74 表 4-14 受試者乙職業技能正確率階段間分析表 ................. 75 表 4-15 受試者丙職業技能正確率各階段內視覺分析摘要表 ........ 78 表 4-16 受試者丙職業技能正確率各階段間分析表 ............... 79 表 4-17 受試者甲職業技能正確率之 C 統計結果摘要表............ 80 表 4-18 受試者乙職業技能正確率之 C 統計結果摘要表............ 81 表 4-19 受試者丙職業技能正確率之 C 統計結果摘要表............ 82. vii.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探討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 能學習之成效,以下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以及名 詞釋義三節分別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目標「適性揚才」強調尊重學生個人特質,提供 適當的學習環境,拋棄傳統思維只看重學業成績,而更著重於生涯的教 育,除了讓學生了解自己,也必須認識未來所需的一般知識與能力,因 此透過職業的探索和技藝教育,使學生找到對工作的適配性,幫助自己 未來找到方向。政府端也已開始有系統性的建置職業體驗環境,提供學 生多元學習與試探的機會,職業試探教育更往下扎根至國小五、六年級。 根據《103年身心障礙勞動狀況調查》(行政院,2014),在智能障礙類就 業的人口僅占其中的23.3%,顯示智能障礙者在就業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 間。雖然十二年就學安置讓大多數智能障礙學生進入高職綜合職能科就 讀,但國中端學生在轉銜目標上以就學為主,進入高職綜合職能科普遍 在職業的基礎能力上較薄弱,影響後續高職的職業訓練及就業。若智能 障礙者能在求學過程中接受到適性的職業教育,讓他們能夠發揮他們的 職業潛能,得到工作成就,則可以有效提升自我概念並擁有更好的生活 品質與社會適應的能力(林宏熾,1996)。職業的基本技能也非一朝一夕 培養而成,近年來特殊教育積極推動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新修訂完成 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教育部,2013)提及職業教育課程的 目標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達到職業準備與獨立自主,若能在國 中階段的職業教育扎根,將能提升未來的職業訓練及就業的可能性。因 此,職業技能學習的必要性是無庸置疑的,而如何提升職業技能學習的 成效將是重要議題,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一。 1.

(10) 研究者搜索各類的教學方法及理論,其中自我教導策略融合行為改 變技術與認知理論的作法,在各類障礙學生的研究中,都具有相當不錯 的成效(王乙婷、何美慧,2003;李佳倪,2014;林秋每,2008;陳譽 庭、蔡碩穎,2012;劉薇琳、莊素貞,2012) 。自我教導策略不但能夠促 進學生技能的培養以及類化能力,更進一步能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讓學生 展現獨立性,培養自我管理的基礎。而自我教導作為教學策略主流之一, 不論是運用在態度及行為的改善(張美華、簡瑞良,2010;徐惠玲、何美 慧,2005)、學科的學習(吳宜蓁、蕭伊倫,2015)以及技能的養成(劉薇 琳、莊素貞,2012),都有相當多的研究。但就自我教導策略應用於職業 技能的訓練較為少見,且多為針對高中職的智能障礙學生,卻較少針對 國中階段的研究,因此希望透過研究提升國中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的職業 能力,此為本研究的第二個研究動機。 研究者在偶然的機會,透過平板電腦讓學生體驗學習校園植物和英 文單字的活動,發現學生對於平板電腦操作並不陌生,且在使用平板電 腦學習時更為專注,應用這樣的工具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升了學生的 學習動機。研究顯示平板電腦應用於教學現場,不僅提供更多元的學習 方式,亦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及學習效果(李俐瑩、吳柱龍、侯禎塘、 羅日生,2013;林國欽、洪暉鈞、楊叔卿,2014;侯禎塘、張競文,2015; 劉光夏、陳首伸、王玲玲,2014) 。且平板電腦的使用越來越普遍,除在 學校學習外,讓學生能在家庭或其他場域也能隨時學習,不用受限於時 間與空間。邱美佳(2015)成功運用平板電腦結合自我教導策略,訓練學 生生活領域的食物烹煮,發現平板電腦可以重複觀看的特性,學生可自 己彈性調整學習和執行的內容,無形中增加他們學習的動機與意願,此 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三。 研究者希望透過適當的教學策略及平板電腦多元感官刺激,探討應 用於職業技能的培養,能否提升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的職業技能學習成 2.

(11) 效。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目的為: 一、探討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自我教導策略之立即成效。 二、探討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自我教導策略之維持成效。 三、探討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於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能 之學習成效。 四、探討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於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職業 技能之維持成效。.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有: 一、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介入後,學習自 我教導策略之立即成效? 二、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介入後,學習自 我教導策略之維持成效? 三、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能否提升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能 之學習成效? 四、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是否能維持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學習 職業技能之學習成效?. 3.

(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界定本研究所探討之主題,本節將針對「平板電腦應用教學」、「自 我教導策略」、「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能學習成效」等名詞 進行解釋,分述如下:. 壹、平板電腦應用教學 平 板 電 腦 應 用 教 學 係 指 研 究 者 運 用 行 動 裝 置 的 Microsoft powerpoint自編教學提示,並使用平板電腦呈現教學內容;powerpoint 允許文字、圖片、視訊、語音等多元的記錄方式,且於iOS、Android以 及windows等常見的行動裝置及電腦的作業系統下皆可通用,方便教材的 呈現與編輯。 研究者將職業技能之各步驟以數位相機拍攝呈現圖片提示,再運用 powerpoint結合口語提示進行編輯,讓平板電腦可以呈現圖片及聲音之 教學提示,提供研究參與學生在學習職業技能時,能有效執行技能的步 驟。. 貳、自我教導策略 自我教導策略是由認知的行為改變理論學者Meichenbaum和Goodman 於1971年所提出,其理論認為自我教導策略的內容重點與行為改變,是 透過個體的內在語言引導自己,讓個體面對問題情境時,能以內在話語 指導自我表現適切行為與解決問題。 根據Meichenbaum(1986)的看法,自我教導策略訓練步驟可以劃分 為五個部分:認知的示範(cognitive modeling)、外顯的外在引導(overt external guidance)、外顯的自我引導(overt self-guidance)、褪除的 外在自我引導(faded overt self-guidance)、內隱的自我引導(covert. 4.

(13) self-instruction)。 本研究的自我教導策略教學,係研究者參考Meichenbaum五大步驟編 製而成,每個職業技能的教學都依照五個步驟進行,目的在於教導學生 職業技能,提升其工作正確率與獨立性。. 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 據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三條: 「本法第三條第一款所稱智能障礙,指個人之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 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定基準為: 一、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負二個標準差 二、學生在生活自理、動作與行動能力、語言與溝通、社會人際與情 緒行為等任一向度及學科(領域)學習之表現較同年齡者有顯著 困難情形。 本研究所稱「國中智能障礙學生」,係指符合上述鑑定標準,領有 身心障礙手冊,並經過嘉義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定確認 身份為智能障礙,就讀嘉義市某國中集中式特殊教育班之三位智能障礙 學生。. 肆、職業技能學習成效 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技能,即是智能障礙者經由訓練學習到的簡易謀 生技能。職業技能的訓練與培養對於智能障礙者未來的就業及獨立生活 有重要的影響。 然而本研究中所指的職業技能之學習成效,係指參與研究的學生經 「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介入方案後,透過自編的「職業技能學 習評量表」所評量出之分數。. 5.

(14) 6.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根據本研究的研究主題來探討相關的文獻資料,分別從智能 障礙者的學習特質、自我教導策略的理論與相關研究、平板電腦應用教 學以及職業技能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第一節 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 智能障礙學生的個別差異很大,但在學習及適應上都受到其特殊的 特質影響,下列就智能障礙者的定義及學習上的特徵來探討智能障礙學 生的學習及相關研究。. 壹、智能障礙者的定義 談到智能障礙大多會以具公信力的美國智能與發展障礙協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 l Disabilities, AAIDD )提出的定義作為指標,而國內法規也以此作為依 據,以下就國內外的定義彙整,說明智能障礙的定義。 一、美國智能與發展障礙協會(AAIDD)的定義 美國智能與發展障礙協會(AAIDD)最新的修訂版本為2010年第11版 之智能障礙定義,將原本的智能障礙「mental retardation」變更名稱 為「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disability」,由於「disability」這 個意涵較能凸顯目前對於身心障礙認定的主流觀念,認為身心障礙是個 人和環境互動後的功能表現,強調找出造成障礙之環境因素,來提昇個 體的功能;希望透過更為積極的態度來取代「retardation」中過於著重 在個人本身的缺陷與限制的定義(鈕文英,2010)。 AAIDD 在 2010 年最新修訂第 11 版的內容所提到智能障礙的定義為: 「智能障礙係指在智力功能和適應行為上呈現顯著的限制,而適應行為 7.

(16) 中又包含概念(conceptual)、社會(social)和應用(practical)三 方面的技能,而且這些智能障礙發生於 18 歲之前」。 其中適應行為包含概念、社會和應用三方面的技能,影響個體的日 常生活運作,進而造成其生活適應上的困難。其中「概念」包括語言, 讀和寫,金錢、時間和數量概念;「社會」則包含人際,社會責任,自 尊,遵守法律,服從規則,免於被欺騙、犧牲或受操控,以及社會問題 解決;「應用」涵蓋一般日常活動(自我照顧)、職業技能、金錢使用、 安全、健康照顧、旅行/交通、進度表/作息表的安排,以及電話使用 (鈕文英,2010)。 在智能障礙的定義中除一般智能外,應該從個人的適應行為、參與、 社會角色、健康、互動以及脈絡等方面來判定其能力表現,並使用相關 標準化的工具進行評量,並且參考個人的社會功能和背景,彙整相關的 資料進行綜合研判。. 二、國內相關法規的定義 根據我國教育部所公布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教 育部,2013)第三條,智能障礙係指個人的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遲 緩,且在學習和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定基準為: (一)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是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負兩個標 準差。 (二)學生在生活自理、語言溝通、動作、行動能力、社會人際及情 緒行為等任一個向度與學科(領域)學習等表現上較同年齡者 有顯著困難情形。 內政部(2015)在《身心障礙者權利保護法》第五條第一項中對智 能障礙的界定更詳細說明:本法所稱之身心障礙者,係指下列各款身體 功能或構造系統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功能喪失或偏離,影響個體從 8.

(17) 事活動和參與社會生活,經醫療、特殊教育、社會工作和職業評量等相 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與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1)神 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等。 綜觀國內外對於智能障礙定義的界定,對智力與適應行為上皆有相 似的看法,著重適應行為的重要性,而其中適應行為的內涵就包含了生 活、職業、健康及社會等綜合的能力表現。. 貳、智能障礙者的學習 智能障礙者為異質性高的群體,因此難以完整說明智能障礙者的特 徵,以下綜合文獻資料,整理出智能障礙者在學習上較為常見的特質, 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注意力 學習與注意力習習相關,缺乏注意力導致無法專注在學習的內容上, 因此在學習上會造成很大的阻礙,而許多研究智能障礙者注意力相關的 文獻都指出,智能障礙者通常伴隨注意力的缺陷,主要包括了注意力的 廣度較為狹窄、注意力比起一般人更不容易集中以及注意力的持續時間 較短(鈕文英,2011)等問題,且智能障礙者尤其不擅長於選擇性的注 意力(林鋐宇、劉國政、張文典、洪福源,2012) ,選擇性注意力缺乏讓 智能障礙者在學習上更容易分心,受到外在的刺激影響。 (一)、注意力廣度狹窄 何華國(2001)提出智能障礙學生在注意力廣度與普通同儕相比會 較為狹窄,且研究指出如果智力缺損的程度愈重,則其注意力上的缺陷 就會愈嚴重。因注意力的廣度與學生短暫的時間內對於刺激覺察的效率 上直接的影響,故智能障礙學生通常沒有辦法在同一時間內注意太多的 事物,然而這個特質就會影響其學習的成效(紐文英,2003)。 9.

(18) (二)、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 智能障礙學生由於容易受周遭其他聲音、光線、事物的刺激干擾, 其注意力無法集中和持續,注意力持續的時間短暫,可能在課堂上常會 做與課程無關的事,甚至會因此而影響在上課課堂的秩序(洪榮照,2015), 也會因為要持續集中注意力於當下所進行的工作或任務上有困難,分心 而中斷目前的工作,導致無法順利完成交辦的工作或任務(林惠芬, 2005)。 (三)、選擇性注意力弱 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種特殊學生中常見的問題,但卻也是導致學習效 率低下的最大原因。因智能障礙者在注意力與知覺的分配上的困難,不 會排除干擾或隔離對其他訊息的注意力,不會針對特定的刺激而選擇性 去注意,反而會注意其他比較不重要的刺激和訊息,因此在學習或工作 上無法集中注意力(王韻婷,2012;鈕文英,2003)。因此在教學上必 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讓教學內容盡量明顯,並將教材依照困難程 度編排,並適當運用增強或策略,也可協助智能障礙者在學習時集中其 注意力(何華國,2001)。 綜合以上,有鑑於智能障礙者在注意力上明顯的缺陷,教學時教材 的呈現上,需盡量凸顯教學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動機,並在教 學上善加運用適當的策略,才能有助於學生專注在學習內容中。 二、記憶力缺陷 在學習的歷程中,大腦對外在的訊息經過中樞神經系統處理,形成 我們的記憶,而這些記憶對於我們學習占有重要的地位,依照這些訊息 所保留的時間長短可區分為長期記憶及短期記憶,而短期記憶的訊息透. 10.

(19) 過反覆練習、賦予意義化、再組織後而成為長期的記憶。智能障礙者長 期記憶與普通人沒有差異,但唯在短期記憶上有較顯著的缺陷,且智能 障礙者不像一般人會透過記憶的策略幫助記憶,因此學習新事物便更加 困難。即使智能障礙者在短期記憶上的缺陷,仍可以透過方法,促進學 習效果,例如在教學時反覆呈現及練習,並提供充分練習的機會,也可 以運用適當的介入策略,並將教學內容具體化等,都能協助智能障礙者 的學習(何華國,2001)。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適當的學習策略,能 讓學生有反覆練習的機會,皆能幫助課堂的教學與學習效果。 三、學習遷移及類化能力 智能障礙者在學習新事物或技能後,無法將學習內容實際應用到現 實中,在學習的遷移及類化能力較同儕弱(林惠芬,2005)。智能障礙 者不會使用學習到的知識及技能來解決問題,無法應用到生活及解決問 題,學習若缺乏遷移及類化能力則無法發揮其作用。黃志雄(2006)認 為如果學會自我管理的策略,能使學生即使面臨不同問題和情境時,都 可以透過自己內在的言語進行引導自己,協助解決問題和適應新情境。 智能障礙學生在學習的遷移和類化能力上大多有困難,因此,透過 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的調整,並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情境,協助 他們克服在類化及學習遷移的缺陷。 四、學習動機 智能障礙學生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許多的挫折及失敗,難免較容易 有預期失敗的想法,然而在學習上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產生,智能障礙 學生自身的學習意願和學習的動機就會比較低落(林惠芬,2005)。由 於學生有預期失敗的心理,在教學上首先要讓智能障礙者得到成功的經 驗,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增加他們對教學內容的興趣,才能有較高的 學習動機和學習意願(洪榮照,2015)。 11.

(20) 引起學習動機的目的是主要在提高孩子對課程主題的興趣,除了盡 量讓教材設計及情境營造要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而在教學過程中,透 過較活潑生動的方式呈現教材內容,讓學生覺得有興趣學習,並適時提 供成功的經驗,給予學生肯定,也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重要的方法。 五、認知缺陷 陳心怡、林坤燦、廖永堃(2005)指出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較一般人 遲緩,導致智能障礙學生往往在處理較為複雜的訊息、進行抽象思考、 推理時,就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學習困難,但教師在教材中若能以圖片或 影片訊息具體呈現,再與日常生活經驗作為連結,則能提升學習效率。 因此,智能障礙學習技能與概念時,內容需盡量與生活結合,提供 具體的圖片或影片提示,在學習時增加反覆的練習機會,善用教具輔助 學習,將能提升學習的效果。 綜合以上智能障礙學生在學習上的特性,如:注意力不易集中、短 期記憶欠佳,學習後的遷移及類化的能力較弱,缺乏學習的動機等,智 能障礙學生在學習上相較於常人有顯著困難,這些缺陷嚴重影響智能障 礙學生學業學習及技能的學習。雖然智能障礙者在學習上有需多先天的 困難與阻礙,然而我們仍可以透過適當的策略及方式,協助克服他們在 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12.

(21) 第二節 自我教導策略 智能障礙學生因障礙所造成的缺陷,而在學習上有明顯有困難,因此 相當需要較多教學策略,目前自我教導策略在實務應用上相當廣泛且有 效,因此以下就自我教導策略進行探討。 壹、自我教導策略之理論發展 自我教導策略的理論基礎發展自行為改變技術中認知本位的理論, 認知本位的理論是強調行為的改變及影響可以藉由認知的改變來達成, 而且許多的研究也都提出實證,證實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術對於許多 的行為改善及學習是有效的,認知行為改變技術能透過可觀察的外顯行 為來證實其效果,因此透過認知去改變行為的理論能被社會大眾所接受 (張世彗,2015) 。自我教導策略(self-instruction)最早來自於加拿大 的臨床心理學家 Meichenbaum 在 1974 年發表的認知行為改變技術,其中 提到個體透過自己內在的言語能引導自己的舉止、行為,這種內在言語 的引導也個體能改變行為的重要因素。自我教導策略乃指個體透過自我 對話來進行提示,進而影響自己的行為,不論是利用外在的語言,透過 放聲思考或是協助自己進行的內在思考,進一步用正向有效的認知對話 引導自己的行為。自我對話是觸發行為產生的提示,透過這樣的反應提 示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反應或行為,透過這樣的內在提示策略來改變行為 (鳳華,2012)。 而自我教導策略的實施方式則是由蘇聯的心理學家 Luria 於 1961 年 所提出的,他主張兒童運用自我內在的語言來改變自己的行為,都會有 這三個階段的歷程(邢詩涵,2013;洪榮照,2001;張世彗,2015;蔣雅 淳,2011): 一、大人引導及管理兒童的行為,透過對話讓兒童自我覺察自己的 行為和問題。 13.

(22) 二、 兒童透過模仿,使用外在的言語來引導自己的行為,觀察並監 控自己的行為。 三、兒童逐漸將外顯的語言轉為內在的語言,產生新的內在對話觀 察和控制自己的行為。 自我教導策略經過許多學者的修正及設計後,其中最常被討論的是 由 Meichenbaum 和 Goodman 於 1971 年所提出來之自我教導策略實施的五 個步驟,以下為實施的步驟(邱連煌,2000;引自廖鳳池,1989): 一、 認知的示範(cognitive modeling):教學者一邊對示範大聲說 話引導自己,一邊示範工作。 二、 外在的引導(overt, external Guidance):教學者透過口語指 導學生下執行工作,並由教學者從旁協助教學。 三、 外顯的自我引導(overt self-guidance):主要由學生透過外 在的語言引導自己執行工作。 四、 褪除外顯的自我引導(faded, overt self-guidance):這個階 段由學生小聲說話來引導自己完成工作。 五、 內在的自我引導(covert self-instruction):學生不發出聲 音,運用內在的自我對話引導自己執行工作。 使用自我教導的策略必須讓學生透過了解及覺察自己的行為和狀況, 並給予口語的線索引導自己,然而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是學習策略及技能, 更能幫助學生自我覺察(Whitman,1987)。自我教導策略的運用範圍非常 廣泛,為了要讓自我教導策略能更發揮更好的效果,在實施自我教導策 略的時候,必須根據學生的起點行為及身心的特質,擬定適當的技能目 標,透過工作分析法將工作分成數個步驟,並設計步驟的口語引導詞, 如果能搭配增強的系統,適時地給予回饋,讓學生能夠自我肯定,將更 能發揮自我教導策略的功能(張美華、簡瑞良,2003;廖鳳池,1989;藍 瑋琛,1991)。 14.

(23) 自我教導策略教導學生運用內在正向的自我引導,不僅能掌握自己 的行為,也能透過內在自我的對話,增加對自己正向的認知與肯定,增 加學生的自信心。因此,自我教導策略教學的介入過程中,也時常會搭 配其他的策略及增強系統,讓學生學習更獨立自主,能逐漸運用自我的 內在對話來協助自己克服生活的難題及困境。 貳、自我教導策略於智能障礙學生的應用 對於多數的身心障礙者而言,要學習如何自我覺察及自我管理對於 未來學習及生活來說是具有重大的意義。美國智能與發展障礙協會在 2010 年修訂了 2002 年第十版對於智能障礙之定義,其中特別在適應行為 的內涵中增加自我決策的向度,更顯示自我管理的能力對智能障礙未來 的生活及就業都相當重要的一環。 自我教導策略在特殊教育學生的教學運用上也非常廣,曾應用在學 生情緒行為的問題處理及改善上(李佳倪,2014;張美華、簡瑞良,2004; 蔣雅淳,2011)、也有助於學業學習成效提升(吳宜蓁、蕭伊倫,2015; 陳譽庭、蔡碩穎,2012),以及態度的養成(徐惠玲、何美慧,2005),甚 至是在技能的學習及培養(胡雅各,1992;藍瑋琛,1991)也有很大的幫 助。自我教導策略透過語言的描述及引導能協助認知缺陷及注意力缺陷 的學生專注於學習任務,許多研究都證實了自我教導策略技巧的學習和 認知上都有相當的成效,尤其是對於有助提升學習動機,運用於注意力 缺陷、智能障礙以及學習障礙的學生都相當的成效(林建平,2005;劉瑾 珊,2008)。國外研究顯示,如透過自我教導策略結合一些視覺或線索的 提示,能讓身心障礙學生獨立完成遊戲及生活的技能,甚至更進一步使 學生增進獨立工作的技能(Hume & Odom, 2007)。身心障礙學生通常缺乏 獨立性,容易依賴他人協助,藉由自我教導策略的介入來培養學生獨立 完成工作的能力,除了可以無形中也讓學生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和處理問. 15.

(24) 題的方法,也可以改善學生的行為,經由自我教導策略來檢視自己的行 為,進而掌控自己的表現,並在執行過程中培養自信心,降低依賴性, 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獨立自主。 自我教導策略無論應用在技能學習或工作態度方面,皆能獲致良好 效果,而於智能障礙者本身而言,無論輕、中、重度,亦多能有效學習 運用自我教導策略,部分研究更提出自我教導策略除了有助於目標的行 為學習外,更能促進學習者正向的學習態度,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而 因應學習者之特殊需求,自我教導策略若搭配其他輔助之教學提示,如 圖片、口語提示等相互配合使用,更能得相得益彰之功效。. 16.

(25) 第三節 平板電腦應用教學 資訊科技運用在教學上已有相當多的研究,透過有別於傳統教學的 多媒體課程與教學,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意願及學習的興趣(林國欽、洪暉 鈞、楊叔卿,2014);然而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上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及多 元,且強調與學生的互動性,針對行動載具(mobile device)融入教學 的研究有逐漸發展的趨勢(朱惠甄、孟瑛如,2014),學習不再侷限教室 及課堂,透過可攜式的行動載具融入教學,讓學習更彈性、多元。. 壹、平板電腦在教學的應用 平板電腦乃是一種行動載具(mobile device)通常是指劇有一般電 腦的功能而且可連接網路,提供存取網路資訊的攜帶式裝備,亦稱行動 裝置。行動載具具有一般電腦的功能,例如程式的運算與資料編輯儲存 等。行動載具可透過網路資訊、收發訊息與郵件,並可與他人線上視訊 及互動。行動載具為了攜帶方便,因此在外型上較為輕便,也會必須有 較低的耗能,方便長時間使用。現在在教學與生活中的行動裝置有:平 板電腦(tablet PC/pad)、筆記型電腦(laptop/notebook)、智慧型手 機(smart phone)及個人的行動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簡稱為 PDA)等裝置(柯惠菁、林奕君,2013)。平板電腦因其功能以及尺 寸的大小較為符合學習與教學上的使用需求,就行動學習的載具而言, 運用平板電腦能提升學習的成效(翁榮源、林宏樺,2013)。 平板電腦能夠提供多媒體的影片、圖片,提升內容的生動性,有豐 富的聲光效果,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進而促進 學生的表現及學習成效(林國欽、洪暉鈞、楊叔卿,2014;侯禎塘、張 競文,2015;劉光夏、陳首伸、王玲玲,2014;歐陽誾,2016) 。除此之 外,透過資訊科技的運用,也增加學生課堂的參與和信心,讓學生成為. 17.

(26) 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者,不再只是課堂中被動的學習者(陳錦芬,1992; 劉光夏、陳首伸、王玲玲,2014) 。綜合文獻有關平板電腦的文獻(何欣、 佘永吉,2016;吳靜宜,2014;周家賢、佘永吉,2016;劉光夏、陳首伸、 王玲玲,2014),列出平板電腦優點: 一、能夠增加使用者主動性 平板電腦能夠呈現各種多媒體檔案,增加內容的生動度,增加學生 使用的意願。學生也能透過平板電腦,自己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甚至 可透過觸控及語音的回饋,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二、立即回饋 平板電腦相較於電腦增加便利性,體積小且攜帶方便,讓學生能單 獨操作,老師能夠隨時透過平板電腦在課堂讓學生立即練習,不僅可以 透過連線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也能透過平板電腦得到立即的回 饋。 三、多元資訊與評量 平板電腦可裝載許多不同的應用程式,也可以撥放各種多媒體的教 材,透過這些軟體和程式,增加學習的互動性和立即性,提供學生有別 傳統教學上更多元的學習內容與評量方式。 四、適應學生個別化 平板電腦設計上採用直覺式操作系統,透過觸控的螢幕,提升操作 的便利性以及簡易性,學生也不用電腦的基礎也能輕鬆操作。學生能反 覆學習課程的內容並根據自己的學習速度調整自己的學習步調,提供學 生個別化的學習。 五、環保節能 由平板電腦所呈現的教材及評量,由於紙張輸出及列印,無形中減 少浪費,更能達到環保的效果。. 18.

(27) 綜合上述優點,平板電腦可以說是在教學上的一大幫手,讓教室內 的教學更為活潑有趣,讓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增加了學習的自主性,提 高他們的學習意願與效率。也因平板電腦的方便性,讓教師在教學上可 以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不僅是課堂上的教材呈現及隨堂練習,甚至戶 外教學時可透過平板電腦跟實際情境結合,作為補充資料或評量的工具。 也可以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分組活動,讓學生檢索資料或是小組競賽搶答。 更可以透過線上的教學平台,提供學生課後、課外的輔助教材與練習。 因此,平板電腦在未來教學上應用將是課堂上相當重要的一環。 貳、平板電腦在特殊學生的教學應用 運用數位科技的數位學習及行動學習將會是未來的教學上重要的趨 勢,平板電腦在教學上的應用及輔助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而針對學習 因先天的缺陷或障礙而在學習上困難的特殊學生,更需要有效的教學輔 助工具搭配適當教學的策略,來提高這些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意願與成 效。 特殊學生的學習強調差異化及個別化,然而藉由平板電腦可依據學 生個別差異,讓學生自行彈性調整學習內容及速度,也可以提供學生重 覆練習的機會,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吳雅齡,2009),平板電腦提供互 動式的聲光效果亦增加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而這些特點應用於特殊教 育上,不僅能夠達到適性教學,透過運用平板電腦立即互動回饋和豐富 的聲光效果也能提增學生專注力及興趣。平板電腦在特殊教育運用上亦 有相當多的研究,在各種障礙類別上也都能發揮不同的作用。(Van Laarhoven, Johnson, Van Laarhoven- Myers, Grider and Grider,2009) 透過 iPod 來呈現示範影片教導多重障礙學生工作相關的技能,研究結果 發現透過 iPod 呈現視頻和音頻等相關的提示工具,能大幅提高受試者任 務完成度。而平板電腦應用於改善自閉症兒童溝通能力,證實平板電腦. 19.

(28) 輔助教學能夠協助自閉症學生注意力集中並增加學習意願,透過這種方 式也能提升自閉症學生的互動性(林霓苗,2012) 。然而,Flores(2012) 以智能障礙及自閉症、多重障礙者為受試者,進行溝通的成效比較,研 究顯示受試者對於使用 iPad 展現高度的興趣,並且對於 iPad 的在使用 上的便利性及溝通的效率感到滿意。 綜合文獻可發現,使用平板電腦確實能提升學習的成效,由於便利 性及聲光的效果,較能引起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因此,平板電腦對於特 殊教育學生來說,不單單提供教學上的多元刺激相當適合的教學提示工 具,其簡易的介面讓特殊教育學生能自己使用,不僅能夠反覆練習及學 習,也可增加學生學習上的獨立性與成就感,因此對於特殊學生而言, 也是相當適合的教學工具,因此在教學上有相當廣泛的運用。 叁、平板電腦結合自我教導策略 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在智能障礙學生上,其提示多以口語提示或是圖 片提示的方式呈現(林秋每,2008;孫珮嘉,2012),應用在教學的研究 都顯示具有不錯的成效,若結合兩者之優點,透過平板電腦的呈現,不 僅能呈顯圖片,也能透過語音的輸出來達到提示的效果,讓學生能在更 獨立的狀況下,以自我教導策略學習新的職業技能,則學習的場域就能 擴大至家庭及工作環境。 目前國內研究僅邱美佳(2014)利用平板電腦結合自我教導策略進行 生活管理領域的教學,探討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使用電鍋進行烹飪的學 習,而結果證實此方法有相當的維持與類化效果。 由於平板電腦對智能障礙的學生在教學及學習上,不單單是增加學 習動機的提示工具,也能讓學生能獨立反覆學習及訓練。因此,研究者 希望透過平板電腦結合自我教導策略,以提升智能障礙的學生在職業技 能之學習,增進學生基本的職業能力與未來可能就業的機會。而平板電. 20.

(29) 腦結合自我教導策略的方法,能否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學習成效,也將 會是本研究要探討瞭解的重點之一。. 第四節 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教育 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教育相當重要,透過職業能力的提升,在未來的 獨立生活及就業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成功。以下就職業教育課程及職業教 育的相關研究進行說明。 壹、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教育課程 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教育應以建立良好的職業能力為首要目標,使其 發揮職業潛能,並從中獲得成就感,以增進他們對自我的概念,透過獨 立生活與經濟上自主,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改變社會大眾對於智能障礙 者的負面觀感或印象(何華國,1994)。在未來能否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協助經濟獨立的職業技能就顯得相當重要。 即便研究指出智能障礙者就業困難,但仍有不少在一般工廠及企業 中就業的成功案例(高馨玲、任麗華,2005;孫瑜華、張雯惠、陳建中, 2011;彭素卿,2015;謝佳蓁,2005),且能獲得與一般人相同的工資。 由此可見,智能障礙者雖然受限於障礙,但具有不同程度的職業潛能, 如果能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透過職業技能教學及訓練,就能在職場發 揮他們的能力,獨立工作,相對減輕對家庭和社會負擔及依賴。 根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總 綱》(教育部,2015),特殊教育之職業教育目的在於提升就業的基本技 能,使身心障礙的學生也能有適性的職業生涯發展,達到自主生活的目 標,在職業教育的課程綱要則強調特殊需求學生以發展未來的就業為主 的轉銜方向,具體行為目標與基本的職業能力是強調的重點。在職業教 育的內涵中,包含三個向度,分別為工作知識、工作技能及工作態度。 21.

(30) 而陳曉瑩、王智弘(2007)研究中南部的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就業準備度, 發現學生在工作能力上明顯不足。而在《2011 年身心障礙者需求調查》 (內政部,2014) ,也顯示影響身心障礙者就業困難的因素中,除刻板印 象及工作內容不適合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是身心障礙者的工作技能不足, 如這些職業技能和工作技能如能在畢業前做好準備,將能在獨立生活及 就業表現有很大的改善,工作及職業技能在就學期間的學習跟訓練更顯 重要。在十二年就學輔導安置的實施之後,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學生選擇 繼續升學,而在高中職階段的學習以培養就業及獨立生活能力為主,而 國民教育階段銜接高中職教育的職業教育上,若能提早培養學生的基本 職業的能力,將能使高中職的職業能力學習與訓練能力更為順利。除此 之外,亦有少數學生因家庭或經濟考量,不選擇升學而投入就業市場, 因此在國民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有其必要性。 《技術及職業教育 法》 (教育部,2015)發布後,規範國中小課程綱要須納入職業教育的內 涵,說明職業教育向下扎根的重要性。 職業教育對智能障礙者之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設計符合智障者身 心特質及職業潛能的職業教育與訓練內容,並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 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技能之學習與保留效果,則是身為特殊教育工作者應 該要思考及解決的重要目標。 貳、 智能障礙職業教育的相關研究 為讓智能障礙者能發揮所長,訓練其職業能力,職業教育的教學往 往使用許多教學策略以增進學生的學習,以下就職業教育相關的研究進 行說明。 在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教育大多採用工作分析法(Task Analysis)來進 行教材的編製,將訓練內容分為數個小步驟,再設計與發展有效的教學 策略與方法(林坤燦,2001)。而工作分析法作為教學輔助的方法,若能. 22.

(31) 搭配其他有效教學技巧的執行,將能成為一種更為理想的教學策略(林千 惠、賴美智,2000)。李秀卿(2010)和劉怡吟(2015)運用工作分析為基礎 編製相關的職業技能教材,以提升學生餐飲製作及飲料調製的技能學習, 都有相當好的成效。除此之外,搜尋國內職業教育部分的研究,以工作 分析法針對技能或是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再輔以其他教學策略進行教學 (許靜娟,2003;林秀雲,2007;洪珮妤、林惠芬,2012;詹詠文,2007; 郭宜芳,2010;邢詩涵,2013),大多以搭配圖片提示、電腦多媒體輔助 教學、自我管理教學方案以及自我教導策略等各種教學策略的實施,將 運用工作分析在相關技能的教學上,包含烹飪、餐飲服務技能、汽車美 容、清潔工作、操作收銀機及衛生技能等等,應用的職業技能範圍相當 廣泛。 林坤燦(2001)更進一步提出智能障礙的職業教育方案實施,除了運 用工作分析程序來編製相關教材,若配合各種增強及教學策略,如:提 示、自我管理、類化、示範模仿等等,則能增進智能障礙者的職業技能 及工作效率。雖然本研究採用自我教導策略進行職業技能的教學,但在 教材的編製也參照工作分析的方式,將工作任務步驟化,搭配步驟的圖 片進行教學。 研究發現透過提示策略或輔助器材的教學能提升學習的動機及效果。 其中常見的策略中,應用圖片提示輔助的學習策略對身心障礙學生在技 能學習有相當好的成效,在職業教育由於較多技能性的學習,往往是由 許多步驟及程序組成,透過圖片的提示,讓學生更能清楚教學的重點, 因此在許多的職業技能學習以圖片作為輔助的提示策略,不論是在中餐 烹調丙級檢定的衛生技能(洪佩妤、林惠芬,2012)、清潔工作技能(陳怡 君,2006)或是烹飪技能(許靜娟,2003)。相較其他的提示策略,使用圖 片提示策略除了增加學生對步驟的理解,更能在沒有他人協助時,仍可 獨立完成工作任務,增進他們獨立自主的工作能力。而王怡婷(2008)運 23.

(32) 用掌上型電腦提供圖片加上聽覺的提示作為教材,不僅有效地教導職業 技能,也降低了其學生的依賴性。 然而以上多數方式均需要透過教師協助下達成,雖然能提升學生的 技能學習,但仍需旁人協助,缺乏學生的獨立性,而應用自我教導策略 將能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更有研究指出在自我教導策略 教學介入之後,能促使學生快速習得目標行為,且在有系統的自我教導 策略逐步褪除提示的步驟後,促使學生自我管理,達到即使教師不在現 場,也能夠維持一樣的成效(李文琪,2004;陳淑芬,2010;Hume & Odom,2007)。 Rusch、Martin 和 White 於 1985 年回顧有關教導智能障礙者維持及 增進工作表現的文獻及案例,歸納出兩種有效的策略(引自林坤燦, 2001): 一、由外界獲得提示策略:結合提示和教學者為主的介入教學。 二、由自我獲得的提示策略:透過自我提示與自我管理的策略。 教導智能障礙者職業能力的方法除了提示與相關策略的介入之外, 自我管理策略的介入也能有效增進其學習的成效。而自我管理的介入策 略包含自我監控、自我評量、自我增強及自我教導等,介入的範圍除職 業技能,在學業、生活管理、行為及態度養成等也都有所應用,是應用 相當廣泛的教學策略之一。 林秋每(2008)結合圖片與自我教導方案,在特殊教育學校之高職部 中重度智能障礙的學生學習清潔工作技能進行研究,以及郭宜芳(2010) 以圖片提示搭配自我教導策略,探討高職智能障礙學生餐飲製備技能與 工作態度成效的相關研究。林家麒(2013)以自我教導策略指導學生學習 大型清潔機具的操作,研究發現將圖片提示及自我教導策略互相搭配, 對於增進職業技能的學習有相當的助益。. 24.

(33) 綜觀國內職業技能的研究對象以高中職綜合職能科的學生居多(李 文琪,2005;林秋每,2008;洪佩妤,林惠芬,2012;黃美慧,2008; 鐘幼玩,2010;郭宜芳,2010),針對國中階段的研究(王怡婷,2009; 陳怡君,2006;許靜娟,2003)相對較為少見,一般人認為職業教育是從 高中職開始訓練,但實際上職業教育越早訓練,對於未來的就業及適應 更有幫助(陸莉,2000)。 職業能力對於智能障礙者來說相當重要,若能以適當的教學策略與 方法進行訓練,及早培養其職業能力,對於將來獨立自主的生活及就業 都有很大的益處。 綜合以上所述,從智能障礙者的學習特質、自我教導策略的理論、 平板電腦應用教學以及職業教育的相關研究,發現智能障礙者在學習上 相較於常人有顯著困難,而自我教導策略運用在職業技能的學習皆能獲 致良好的效果,有助於培養學習者獨立自主的能力,因而希望透過自我 教導策略的學習,搭配平板電腦呈現多感官的教學提示內容,提高智能 障礙學生對於職業技能的學習成效,增進其獨立的工作能力。. 25.

(34) 26.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之多試探設計,探討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 略對於學習職業技能之成效,本章共分為五節,分別為研究的架構、研 究對象、研究設計、研究工具以及資料處理與分析,分節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壹、研究架構 為探究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於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能 學習之成效,其研究架構圖如圖 3-1 所示。本研究採單一受試研究法 (single subject research)中跨受試者的多探試設計(multiple probe across subject design),為了避免因基線期過於冗長容易造成的負面 效應,採以探測的方式間斷地蒐集基線期的評量資料,來降低評量資料 的時間以及精力的浪費(鈕文英,2015) 。研究中安排三位參與學生進行 教學實驗,探討不同受試對象在接受相同的實驗介入後,是否能有相同 的學習成效,提升研究之內在效度(杜正治,2006)。 本研究的主要教學者由研究者一人擔任, 防止因為教學者不同所造 成研究結果的誤差,而為了避免受試學生因受到個體成熟因素的影響而 造成研究的誤差,盡量將實驗處理時間控制在兩個月內完成。. 1. 2. 3. 4.. 控制變項 教學者 評分者 教學時間與地點 同時事件. 自變項. 研究對象. 依變項. 平板電腦應用自我.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 職業技能的學習成效. 教導策略教學設計. 27. 圖3-1 研究架構. 自我教導策略學習成效.

(36) 貳、研究變項 由於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階段智能 障礙學生職業技能之學習成效,因此自變項為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 略教學設計,依變項為職業技能學習的成效及自我教導策略的學習成效, 控制變項為教學時間與地點、教學者與協同觀察者、受試者流失、同時 事件,以下詳細說明。 一、自變項 本研究之自變項為「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導策略教學設計」 ,教學者 運用平板電腦呈現教學提示內容,透過一系列的自我教導策略的教學步 驟,使研究對象能逐步學習以內在語言的自我引導下執行教學內容,獨 立操作職業的基本技能。 (一)、自我教導策略 本研究之自變項為自我教導策略,乃是根據Meichenbaum和Goodman 提出的自我教導策略與步驟(Meichenbaum,1977)分別為:認知示範、外 在的引導、外顯的自我引導、逐漸褪除的外在引導與內在的自我引導五 個步驟;教學內容乃是將學習之職業技能內容,以工作分析分解成若干 個步驟,依照自我教導策略實施的五個步驟進行教學方案之設計,希望 透過受試學生能運用自我教導策略學習自己完成連續的工作流程,進而 提升工作的獨立性和正確率。 (二)、平板電腦應用教學 研究者運用Microsoft Powerpoint 編輯之教學提示,透過平板電腦 呈現職業技能中的步驟圖片及語音提示語來輔助受試學生學習,讓受試 學生在執行職業技能時能有所依循,逐漸學習運用自我內在語言,引導 自己獨立操作技能。. 28.

(37) 二、依變項 (一)職業技能的學習成效 本研究所探討的依變項為職業技能的完成率,職業技能是指烘焙麵 包中吐司製作的工作流程。職業技能的完成率是指受試者利用平板電腦 結合自我教導策略,依照正確步驟完成指定工作的分數,換算成百分比, 若工作步驟完成率連續三個資料點呈現上升趨勢或是達到85%以上的水 準,即算達到標準。研究者將連續工作流程經工作分析後自編「職業技 能正確率評量表」 ,以錄影觀察記錄三名受試者於基線期、介入期以及維 持期的工作情形。「職業技能正確率評量表」評量表總分為100分,研究 者依照步驟分別記錄受試者得分,評分方式為獨立完成得分5分;若無法 獨立完成,則先給予由少至多的提示,能在口語間接提示下完成則得4分, 口語提示下完成則得3分,而手勢提示下完成2分,肢體提示下完成1分, 提示下仍未完成則是0分,再將計分結果換算成百分比即為受試者職業技 能的學習成效。介入期結束1週後評量其職業技能的維持成效,三位受試 者分別接受三次的維持期評量,研究者以自編之「職業技能正確率評量 表」、「自我教導略使用情形評量表」對受試者之工作表現來記錄評分, 以評量受試者在介入期後1週,是否能夠維持學習的成效。 (二)自我教導策略習得成效 本研究在各實驗階段使用研究者自編之「自我教導略使用情形評量 表」 ,觀察評量這三位受試者在完成職業技能過程中,是否能有效使用自 我教導策略協助自己完成各項工作步驟。評量表總分為100分,將計分結 果轉換成百分比後即得受試者自我教導策略之習得成效。. 29.

(38) 三、控制變項 (一)教學者與協同觀察者 在教學的部分,為了避免不同教學者介入造成實驗結果可能的誤差, 故僅由研究者擔任教學者。評分部分,評分者由研究者擔任,以及協同 評分者則是請校內另一位教師擔任。該教師為合格特教老師,工作至今 已二十七年,在職期間也教導職業教育的課程時間也長達二十年,不論 在理論或是實務上,都具相當程度的經驗。研究者以觀察者間一致性信 度考驗評分之客觀性。 (二)教學時間與地點 教學的時間是每週一、三、四的社團及藝能課程時間,教學介入期 為期2個月,共15次教學。教學地點為學校職業教室,評量地點與教學地 點相同。 (三)受試者流失 進行研究前,研究者先取得受試者之家長的同意並填妥家長的同意 書(附錄一) ,確保受試者在實驗期間的出席狀況,避免出現轉學或缺席 狀況。 (四)同時事件 研究者在進行實驗教學前,確認受試者之前並未受過自我教導策略 相關課程訓練。實驗期間也會取得受試學生所有任課教師與家長之同意, 確認在研究過程中不會對受試者進行相同或類似的教學活動與策略。. 30.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抽樣,由嘉義市某一所國中集中式 特教班中選擇出參與學生,除了以研究者兼導師身分對學生平日觀察與 瞭解,並兼採用與參與家長訪談的方式, 確定參與學生對職業技能均有 明顯的學習興趣,經溝通與說明後取得家長同意,選出四位參與學生, 其中一名作為研究的預試對象,三名為正式參與學生。 壹、篩選 本研究篩選研究對象之標準如下: 一、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經特殊教育鑑定安置及就學輔導委員會鑑定為 智能障礙之學生。 二、研究對象為目前就讀國中階段的學生,年齡介於 13-15 歲之間。 三、未伴隨其他明顯感官障礙及情緒行為問題,且情緒行為穩定,能正 常參與課程。 四、能注視圖片、聽從指令,具備口語能力,可以仿說;肢體沒有嚴重 缺損或障礙,具備粗大動作能力與基本動作能力,具能模仿他人肢 體動作之能力。 五、學習上因缺乏適當的學習策略,工作過程常須依賴教學者的提示, 在職業技能上未能有較佳的表現。 六、從未受過自我教導策略的相關訓練與教學。 七、研究對象的家長同意子女參與研究,並簽署家長同意書(詳見附錄 一) 八、平常出缺勤表現正常,並未無故請假者。 根據上述的篩選標準,挑選出本研究的三位研究參與學生,事前取 得家長同意書,接著利用社團時間和藝能課時間,透過平板電腦應用自. 31.

(40) 我教導策略進行教學教學及評量。在研究過程中,提醒研究參與學生盡 量不要討論研究的課程內容,也請家長在家避免進行相關的技能指導或 練習。. 貳、受試者基本資料 以下就研究參與的學生職業技能的相關表現,包括障礙程度、粗大 動作、精細動作及職業工作能力等說明之。 一、預試者 該生為智能障礙中度,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專注力較弱,容易分心, 遇到較為困難或多步驟的任務,會愣在原地,等待他人協助。動作協調 較弱,精細動作較差,動作較為緩慢,工作需要叮嚀和較長時間完成任 務,在動作的確實度和完成度較差。 二、受試者甲 該生為智能障礙中度,識字量多,能認字,但理解能力較弱,學習 動機較低,交辦事情需要將較複雜的行為分段,且須反覆確認理解,對 於自己沒有信心,依賴他人協助。手部的精細動作尚可,但動作緩慢, 容易做到一半分心停下工作。 三、受試者乙 該生為智能障礙中度,生活適應能力好,學習能力佳,反應能力及 操作能力很好,但識字量相當少,平時在家協助爸爸搬家公司的工作, 每次的職業課程都是教師的最佳助手,但做事衝動易分心,許多步驟及 操作需要多叮嚀即提醒,在操作的完成度和確實度不佳。識字量少,閱 讀上有困難,對於學科學習沒有興趣,秤重的部分由於數學數感差,容 易分不清數字大小。 四、受試者丙. 32.

(41) 該生為智能障礙中度,由於腦部腫瘤開過刀,導致反應較慢,學習 動機強烈,學科能力佳,且家中父母較為保護,顯少做家事,對自己的 能力沒有自信,做事過於謹慎小心,在操作性的能力上較差,習慣性會 尋求他人協助。專注力佳,精細動作能力好,但由於理解力差,任務交 代需要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不過,由於該生較為細心,若工作任務較為 熟悉之後,其完成度和確實度都很好。 叄、受試者能力現況描述 表 3-1 受試者基本資料 代號. 預試學生. 受試者甲. 受試者乙. 受試者丙. 性別. 女. 女. 男. 男. 15(九年級). 15(九年級) 15(九年級) 15(九年級). 年齡 (年級) 智商. 中度智能障礙 中度智能障礙 中度智能障礙 中度智能障礙 1. 容 易 分 1. 學 習 動 機 1. 衝動,經常 1. 專 注 力. 學習特質. 心,做事情. 低,對自己. 無 法 等. 高,學習態. 被動、緩. 較沒有信. 待,也常分. 度佳,可以. 慢,對於交. 心,需要多. 心。. 聽指令拿. 辦的事情. 給 予 機 會 2. 遇 到 困 難. 取不同食. 反應較遲. 且給予肯. 不會主動. 材,屬於聽. 緩。. 定以增加. 表達或尋. 令 做 事. 其信心。. 求協助,學. 型,但主動. 習動機弱。. 性較低。. 2. 對 於 較 困. 難 的 任 務 2. 習 慣 以 眼 或較長的. 神 尋 求 師 3. 學 習 較 被 2. 由 於 腦. 指令,容易. 長的肯定. 動,做事隨. 傷,反應較. 停住,等待. 或協助。. 性 較 散. 慢,缺乏自. 33.

(42) 他 人 協. 漫,容易遺. 信心稍,遇. 助。. 忘老師所. 到困難會. 交待事情。. 尋求老師 協助。. 1. 粗 大 動 作 1.雙手協調尚 1.. 動作能力. 能 做 如 1. 能 雙 手 握. 及 基 本 的 可,精細動作 捏 、 握 攪 拌. 持不同物. 協 調 動 作 的操作需較長 棒、剪等需協. 品,手眼協. 較弱,動作 時 間 方 能 完 調性的精細動. 調功能良. 緩慢。. 好。. 成。. 作。. 2. 較 精 細 的. 2. 能 雙 手 握 2. 手 部 精 細. 動作需較. 持不同物品,. 長時間完. 專注時手眼協. 成。. 調功能良好。. 動作佳。. 較複雜的工作 工作仔細但動 工作態度隨性 動 作 仔 細 確 需分段解說, 作較慢,理解 且 較 粗 心 大 實,但動作較 工 作 職 業 執行任務易分 力較差,複雜 意,須提醒確 慢,須隨時提 技能. 心 須 時 時 提 的工作須分段 實 度 與 正 確 醒速度。 醒。. 解說。. 性。. 34.

(43) 第三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工具有平板電腦教學提示、自我教導策略教學方案及記錄工 具,分述如下: 壹、平板電腦教學提示 以下就本研究之平板電腦教學提示內容及平板電腦教學提示編製工 具進行說明。 一、平板電腦教學提示內容 在職業教育由於較多技能性的學習,往往是由許多步驟及程序組成, 透過圖片的提示,讓學生更能清楚教學的重點,因此在許多的職業技能 學習以圖片作為輔助的提示策略,因此參考坊間烘焙證照輔導書籍附圖 及研究者自行拍攝之步驟圖互相搭配,在每個步驟圖附上自我教導之步 驟詞。考量部分學生識字能力較弱,在自我教導步驟詞部分提供選擇性 播放之語音提示系統部分,原本由研究者自行錄音製成聲音檔案加入提 示系統,但實際操作後發現錄音音質及清析度效果不佳,在預試時測試 後,預試者需多聽幾次才能跟著覆誦,後改用線上語音發音系統「工研 院文字轉語音 Web 服務」 ,再加以下載聲音檔加入提示。. 二、平板電腦教學提示編製工具 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編輯圖片及文字、語音,該程式可提供 行動裝置及電腦中使用,在iOS、Android以及windows等常見的作業系統 中皆可通用,方便編輯與檔案傳輸運用。. 貳、自我教導策略教學方案. 35.

(44)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技能學習 的成效,下列就自我教導策略的教學程序、教學與評量時間、教學者、 教學策略及教學提示分別說明。 一、教學程序 (一)認知示範 在「認知示範」的程序中,研究者先向受試者說明現在要進行之職 業技能教學內容,利用平板電腦呈現該項職業技能的工作分析步驟,搭 配圖片及語音的提示。 教學者先示範操作平板電腦各步驟之圖片及口語提示,每一個步驟 透過「看→說→做→按」的程序,由教學者示範看著步驟圖片後,念出 步驟的內容,執行該步驟的動作,一個步驟完成後按下一個頁面,依照 這樣的程序將每一個步驟完成。受試學生則在旁觀看教學者的示範動 作。 (二)外在的引導 在「外在的引導」的程序中,教學者示範每次操作平板電腦後,一 邊大聲唸出自我教導策略的步驟詞,一邊示範正確的操作方式,在該步 驟完成後,就會讓學生模仿教學者的方式跟著操作一遍。學生在操作的 時候,教學者在一旁觀察學生的表現,教學者會視學生工作狀況給予不 同程度的教學提示,讓學生能完成的全部流程。 (三)外顯的自我引導 在「外顯的自我引導」的程序中,學生自行操作平板電腦,每一個 步驟透過「看→說→做→按」的程序,由學生透過平板電腦看著步驟圖 片後,大聲唸出步驟的內容,完成該步驟的動作,一個步驟完成後按下 一個頁面,依照這樣的程序將每一個步驟完成。該階段教學者在旁邊觀 察學生的表現情形,並且適時地給予提醒,確認學生可正確地完成流程。 36.

(45) (四)逐漸褪除外在自我引導 在「逐漸褪除外在自我引導」階段中,學生在藉由平板電腦應用自 我教導策略教學之下,自己以輕聲的言語,來引導自己獨立完成工作步 驟,而這個階段教學者僅在一旁觀察看學生的表現情形。 (五)內在自我引導 在「內在自我引導」程序中,受試學生在藉由平板電腦應用自我教 導策略教學模式的狀態之下,自己嘗試不發出聲音,透過內在的語言來 引導自己完成工作步驟,而這個階段中教學者只在一旁觀察看學生的表 現情形。 為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於教學的過程亦會同時搭配增強系統,當 學生能正確完成動作時,立即給予增強,如手勢或口頭讚美,並在課程 後根據今日的觀察表現,跟該學生討論給予班級增強點數。 二、教學與評量時間 教學實施時間每週三次,於社團與藝能課程進行。研究者會先進行 自我教導策略的五階段訓練之教學。評量部分,研究者會於每一階段的 教學後,使用職業技能正確率評量表和自我教導策略使用情形評量表觀 察評量之。 三、教學者 為避免不同教學方式影響受試者的學習成效,本研究統一由研究者 擔任教學者的角色,研究者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 業後擔任教職至今已第七年,目前在任教學校擔任導師,同時也為職業 教育的任課教師。為確認教學過程符合程序,且教學程序及流程一致, 在教學過程中會以錄影機全程錄影。 四、教學策略 本研究利用自我教導策略設計教學活動進行實驗教學。研究者將連 續工作流程經工作分析後,分為攪拌麵糰、分割整型兩個部分,逐一進 37.

(46) 行教學,再簡化各階段內的步驟之工作內容編輯自我教導步驟詞。教學 過程中,教學者會要求三名受試者能嘗試複誦自我教導的步驟,逐漸減 少被提示次數,透過這些自我教導的步驟詞來協助自己做出正確的動作 技能,以完成職業技能之步驟流程,希望逐漸讓受試者達成獨立完成工 作的目標。 五、教學提示 在教學進行過程中,將以平板電腦呈現步驟圖片及語音提示,如果 受試者在過程中出現操作錯誤或是沒有動作的狀況,教學者會給予 5 秒 鐘的等待時間,經過 5 秒後,教學者再根據受試者的工作狀況給予不同 程度的提示,例如:口語的提示、手勢協助、肢體協助等。在評量部分, 根據不同程度提示而有所差異,如果學生獨立正確完成動作則給予 5 分, 教師口語間接提示下完成 4 分,而教師口語的提示下完成得 3 分,教師 手勢的提示下完成則得 2 分、教師肢體的提示下完成 1 分、教師提示下 仍無法完成則是 0 分。 六、教學目標選擇 本研究主要的教學內容,由研究者蒐集仿間食譜、高中職綜合職能科 課程內容及職業類別的相關資料,並考量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特質與實用 性,與職業課程老師討論之後,決定採用烘焙麵包中的山形白吐司作為 教學內容。工作分析法能夠協助教學者將較為複雜的教學目標切割成一 系列的教學步驟,時常被運用在教導職業或操作性的技能,可設計出省 時又省力的動作流程,也能讓教學者精熟整個工作流程。而工作分析的 每個步驟應該簡潔、清晰、可測量且易於執行,基於以上特性,先將製 作山形白吐司的操作步驟進行工作分析並簡化用詞,共分為三十項操作 步驟及十八個自我教導步驟詞,作為自我教導策略時的步驟詞及平板電 腦教學提示,自我教導步驟詞以簡單易記為原則,乃以第二章文獻探討 中之自我教導策略為主要設計其操作步驟及內容如下表。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This article was compared with the survey results from the article, “Skills requirements for MIS staffs – the study of enterprises’ requirements for the high school,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